首页 客家

客家

举报
开通vip

客家客家 客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客家人)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Globe_important.svg" \o "Globe icon" 此条目或章节仅具有一部分地区的观点或资讯,无法完整表达普世通用,并包含广泛区域的观点。请协助补充以避免偏颇。 欢迎改善本文,或讨论本文任何问题。 客家 Hakka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Hong_Xiuqu...

客家
客家 客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客家人)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Globe_important.svg" \o "Globe icon" 此条目或章节仅具有一部分地区的观点或资讯,无法完整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普世通用,并包含广泛区域的观点。请协助补充以避免偏颇。 欢迎改善本文,或讨论本文任何问题。 客家 Hakka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Hong_Xiuquan.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Xiucheng_Li.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Sun_Yat-sen_2.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Ba003169211170469464_short_1407020209924.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Zhu_De.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Songmayling.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DengXiaoping.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Lee_Kuan_Yew.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Li_Peng.pn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Thaksin_crop.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Lee_Teng-hui_2004-cropped.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TIBE2007Opening_TCSu.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DPP_LongForever2007_SKYu.jpg"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Tsai_Ing-wen_2009.jpg" 由上至下左起: 文天祥 洪秀全 李秀成 孙中山 罗福星 朱德 宋美龄 邓小平 李光耀 李鹏 塔克辛 李登辉 苏贞昌 游锡堃 蔡英文 总人口 全世界约有4000万人。[1] 分布地区 江西、广东、福建、广西、四川、重庆、湖南、贵州、海南、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柬埔寨 语言 客家话、当地国家或地区的语言 宗教信仰 大部分为大乘佛教、儒教、道教、中国民间信仰。相对少数的其他宗教人口。 相关种族 汉族、赣民系、畲族、闽南人、京族、瑶族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中国河源 - 2010年11月29日 本届大会已圆满闭幕 以当地时间计算 客家,或称客家人、客家民系,是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不过亦有民族学者和部份客家意识强烈的人,认为客家人应是单一民族。 唐末宋初,中原汉族居民再次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里百越族原住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人。此后,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而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广东的梅州市则因其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区而被称为“世界客都”[2]。 目录  [隐藏]  ​ 1 起源 o​ 1.1 名称的由来 o​ 1.2 六次中原迁徙说 ​ 2 文化 o​ 2.1 风俗 o​ 2.2 信仰 o​ 2.3 语言 o​ 2.4 音乐 ​ 2.4.1 传统音乐 ​ 2.4.2 流行音乐 o​ 2.5 服饰 o​ 2.6 民居 o​ 2.7 饮食 o​ 2.8 表演艺术 o​ 2.9 武术 o​ 2.10 旅游景点 ​ 3 客家人的分布 o​ 3.1 中国大陆客家人分布 o​ 3.2 港澳地区客家人分布 o​ 3.3 台湾客家人分布 o​ 3.4 世界各地客家人分布 ​ 3.4.1 亚洲 ​ 3.4.2 美洲 ​ 3.4.3 欧洲 ​ 3.4.4 非洲 ​ 3.4.5 大洋洲 ​ 4 客语媒体 o​ 4.1 客家广播电台 o​ 4.2 客家广播联播网 o​ 4.3 客家网络电台 o​ 4.4 客家电视台 ​ 5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o​ 5.1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由来 o​ 5.2 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 6 注解 o​ 6.1 注解一 o​ 6.2 注解二 o​ 6.3 注解三 ​ 7 参见 ​ 8 参考文献 ​ 9 外部链接 o​ 9.1 学术网站 [编辑] 起源 File:Aiain group.jpg 客家族群和其他亚州民族的血缘分析研究 客家为汉族的一个民系或“次民族”。一般而言,客家民系是于唐末宋初的南迁汉族人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融合了部分百越地区的畲族、瑶族、百越族、南越族、闽越族等(“越”又通“粤”,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指华南的百越地区。)等东南亚的土著居民。客家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继承了中古时期的中原汉族文化,也混合了百越族文化,进而形成特别的客家文化。因此,“客家”的说法是作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并非是一个种族的概念,乃文化的概念。 [编辑] 名称的由来 在客家话中,普通话的“客人”被称为“人客”,客家人中的“客人”并非单纯的Guest含义。[3] “客家”之称出于明清代的一次大规模族群在广东土客械斗,是由当时在广东西部(粤西)的江门地区(时称四邑)相对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广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个他称。“客家”这个他称名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所知,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来源请求]。但部分人并不喜欢这个名词。在台湾的部分,清朝和日据时期以广东祖先和福建祖先来区分,福建客家人被列入“闽籍”。 [编辑] 六次中原迁徙说 综合海内外(含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的汉人(包括客家)从各家各族的族谱统计[1],总计有六次主要的迁徙时期:(其他说法,参见注解二) ​ 第一次在秦始皇统一全国时期:秦始皇为了巩固新取得的南方国土岭南地区(南粤国\南越国、闽越国),派遣了大批军民到粤北(南粤国的北部)。后代子孙被称为北江客家。 ​ 第二次在东晋永嘉年间:因为五胡乱华,使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带的汉人纷纷渡过黄河,由皖渡长江经赣北; ​ 第三次在唐朝僖宗乾符二年:因为黄巢之乱,使江西北部的居民再迁往江西西部、福建西部(闽西)及南部(闽南)和广东东部(粤东)及北部(粤北); ​ 第四次在南宋末年:这是客家民系南迁到广东的关键时期。随着蒙古军的南进,赣闽客家先民随败退的宋皇室进入广东东部(粤东)、北部(粤北); ​ 第五次是明末清初:粤、闽地区部分客家人由于湖广填四川的政策迁徙到川渝;尤其以川东地区重庆居多。 ​ 第六次是清朝中期:广东客家地区田寡人稠情况日趋严重,大量客家人移民至南洋、台湾等地。 [编辑] 文化 主条目:客家文化 客家人非常团结合作,在中国大陆多居于闽粤赣地区,故有浓厚的山区文化,客家人也被称为“丘陵上的民族”。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台湾客家委员会在广征客家人士意见后,宣布将把具客家独特性的“天穿日”(农历正月二十),订为中华民国“全国客家日”[4]。 [编辑] 风俗 ​ 客家人唱山歌,并且在不同的场合、节庆时有对歌的风俗。 ​ 客家人与明清时代的其他汉族人不同,历来从没有裹脚的习俗,穷人家女子一般赤脚或穿木屐,与男子无异。 ​ 客家人有在清明节做艾粄的习俗,各地的扫墓时间不同(见扫墓条)。 ​ 客家人有拾骨葬的习俗,拾骨葬是客家文化继承百越文化的一部份。 [编辑] 信仰 ​ 三山国王 ​ 义民爷 ​ 三界爷:即三官大帝[5] ​ 土地伯公:即土地公[5] ​ 龙神 ​ 定光佛:闽西汀州客家人的信仰 ​ 观世音菩萨等佛教神明:闽西永定客家人的信仰 ​ 五显大帝:闽南漳州诏安客家人的信仰,现今在台湾的彰化、台中、云林、屏东、台北、宜兰、台东等18个县市,共有从诏安分香的五显宫或五通宫,目前彰化大村乡、员林镇、埔心乡、溪湖镇等4个乡镇,共有10个庄头,为轮流值年炉主,故依帝别划分奉祀区域[5]。 ​ 惭愧祖师 [编辑] 语言 主条目:客家语 客家人使用的语言,通常称为客家话、客家语、客语、客话,在广西也叫作“涯话”、“新民话”、“麻介(gai)话”、“艾话”,在四川则被称作“土广东话”。在台湾,教育部命名为台湾客家语[6]。 客家话在客家族群认同上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客家人素有“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的祖训[7]。 客家话有一种由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于19世纪创立,使用罗马字母拼写的文字,由闽南语白话字改造而来。传教士用这种文字印刷了不少基督教刊物。现代这种文字已经少有人会用,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大部份通用汉字。 [编辑] 音乐 [编辑] 传统音乐 主条目:客家山歌 主条目:客家八音 [编辑] 流行音乐 主条目:客语流行音乐 近年来,客家音乐有了新面貌,加入了年轻一辈的创意,更活泼生动;混合了民谣、爵士、流行、摇滚等风格。更增加了可听性。代表作品:客家世界、客家本色。 [编辑] 服饰 客家传统服饰为“上穿大襟衫,下穿大裆裤”,其颜色以青色、黑色为主,给人素雅而严肃的印象,恰似其沈稳隐敛之民族性[8]。现代客家人基本上都穿西式服装,与其他汉族人无异。粤东北、赣南等地还保留有一些小孩子穿戴的客家传统服饰。 [编辑] 民居 振成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 客家人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福建客家土楼群已经成功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 福建土楼建筑是以永定、梅州与南靖、平和这一交界地区为界限。既不是客家人所专有,也不是闽南人所专有。[9] ​ 围龙屋 ​ 客家土楼:福建、广东一带。客家人所居住的大型民居,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围屋(围龙屋):“围龙屋”在台湾南部较多,在中部石冈、东势地区客家人则称作“围屋”,江西龙南县有全世界最多的客家围屋。 ​ 伙房(伙房):伙房为“ㄇ”字型设计,正中央则是“厅下”﹙祭祀祖先的厅堂﹚,以屋顶高低作为辈份之区分,厨房共用,共用一口灶,一起伙食。 ​ 家庙(公厅):祭祀共同祖先的建筑物。 [编辑] 饮食 主条目:客家菜 因为客家族群多迁徙且居住华中、华南丘陵的丘陵山地地区,劳动出汗多,需补充盐分以维持体力,因此饮食倾向多油多咸的重口味菜(香油咸为特色),为下饭以应付大量劳力,并且好用各式处理过的腌制菜类(如酸菜、梅干菜、芥菜、福菜)作为食材入菜。 [编辑] 表演艺术 ​ 采茶戏(三脚采茶戏) ​ 平安戏(收冬戏) ​ 木偶戏 ​ 广东汉剧 ​ 山歌剧 ​ 客家布袋戏以客语发音的布袋戏,其中台湾云林县为最著名 ​ 诏安客家开口狮 ​ 九腔十八调 ​ 客家唢呐 ​ 荣兴客家采茶剧团 [编辑] 武术 ​ 客家龙形拳 ​ 客家流民拳 ​ 布鸡拳 ​ 金鹰拳 [编辑] 旅游景点 ​ 客家桐花祭 ​ 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 ​ 桃园县客家文化馆 ​ 新竹县竹东竹东镇 ​ 新竹县北埔新埔 ​ 新竹县湖口老街 ​ 新竹县竹北市新瓦屋 ​ 新竹县横山乡内湾 ​ 苗栗县大湖乡 ​ 苗栗县南庄乡 ​ 苗栗县三义乡 ​ 苗栗县铜锣乡 ​ 台中市东势石冈新社 ​ 高雄市美浓 ​ 屏东县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 花莲县凤林镇烟楼 ​ 龙岩市永定县承启楼 ​ 龙岩市永定县振成楼 ​ 梅州市大埔县花萼楼 ​ 河源市东源县南园古村 ​ 河源市东源县苏家围 ​ 赣州市龙南县关西围屋 ​ 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客家祖地 ​ 深圳市龙岗区鹤湖新居 ​ 深圳市龙岗区大万世居 ​ 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 仪陇县马鞍镇朱德故居 ​ 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 [编辑] 客家人的分布 客家 [编辑] 中国大陆客家人分布 赣闽粤交界客家地区,客家原乡被分三省而治(客家中心区) 客家地区根据过去和近年各地学者的调查资料排列出来。下列县市是中国客家人分布的县市,由于属于阶段性研究,所以只能作现时的参考。 ​ 广东: o​ 梅江、花都区、梅县、大埔、饶平、蕉岭、平远、兴宁、五华、丰顺、揭西、源城、东源、紫金、龙川、和平、连平、陆河、新丰、始兴、南雄、仁化、乐昌、陆丰(潮汕语系为主, 部分客家人)、普宁、惠城、惠阳、惠东、博罗、龙门。 o​ 韶关市曲江(含下属乡镇)、韶关市翁源、深圳市龙岗、盐田、石岩街道办、观澜街道办、龙华街道办、西丽街道办、宝安西乡福永部分区域、东莞市樟木头镇、清溪镇、凤岗镇、塘厦镇部分区域、厚街镇部分村庄、虎门镇部分村庄、香港广九铁路以东、中山五桂山地区、台山市的赤溪镇为客家地区,另外,云浮市、肇庆市、茂名市、阳江市、湛江市等各地均有客家村镇分布。 ​ 福建: o​ 长汀、宁化、清流、明溪、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建宁、将乐、泰宁等11个。 o​ 非纯客家县市:诏安、云霄、南靖、平和等4个。 ​ 江西: o​ 上犹、大余、崇义、安远、信丰、龙南、全南、定南、兴国、瑞金、会昌、寻乌等15个。 o​ 非纯客家县市:永丰、吉安、万安、遂川、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等。 ​ 四川: o​ 非纯客家县市:通江、达县、巴中、仪陇、广安、合江、泸县、泸州、内江、富顺、隆昌、威远、资中、安岳、仁寿、简阳、成都、新津、双流、新都、温江、金堂、广汉、彭州、什邡、西昌、会理等32个。 ​ 重庆: o​ 非纯客家县市:重庆、巴县、涪陵、合川、荣昌 ​ 广西: o​ 非纯客家县市:博白县、陆川县、防城港市、合浦县、浦北县、贺州市等15个。 ​ 海南: o​ 非纯客家县市:儋州市、临高县、澄迈县、琼中县、万宁市、陵水县、屯昌县、海口市、 ​ 贵州: o​ 非纯客家县市:遵义、榕江。 ​ 湖南: o​ 非纯客家县市:临湘、平江、浏阳、醴陵、茶陵、炎陵、攸县、安仁、常宁、耒阳、永兴、桂东、汝城、江永、江华、郴州、宜章等18个。 ​ 河南: o​ 非纯客家县市:信阳 [编辑] 港澳地区客家人分布 香港原属广东省的宝安县,是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地之一。17世纪末,客家人就开始向香港迁移,该地区因而被人叫做“客家村”。在英国殖民香港以前,香港336个村落中(例如孟公屋),客家人的村落多达128个[10]。一直到1930年左右广州移民的广府人人数才渐渐多于客家人。目前香港的客家杂居各处,约占当地居民三分之一。 [编辑] 台湾客家人分布 台湾客家文化重点发展区 台湾客家人来台相当早,德国史学家Riess研究荷兰史料发现:荷兰人来台与原住民沟通时,多由客家人居中翻译[11]。客家人后来因施琅惮于东南省份之客家人在明郑尚存时期常义助明郑军队并记恨其攻台时东南省份客家人常消极抵制清兵,因此严禁粤中惠、潮之民渡台,人口数逐渐不如闽籍,而在闽客械斗失利,被迫退出平原,迁至靠山的丘陵地[12]。于是丘陵地多形成客家人为主的村庄,保有浓厚的客家文化,亦有部份地区的客家人在人口数居上风,得以居住在平原或沿海乡镇。主要客家地区为桃竹苗、高屏六堆、花东纵谷(客家庄分布图、客家人口分布图)。 详细分布如下: ​ 台湾客家语诏安腔 o​ 云林县:仑背乡、二仑乡,西螺镇。 o​ 台中市:西屯区、北屯区部分地区。(前议员廖学澍、前议长张廖贵专.现任议员张廖乃纶.张廖万坚家族)《张廖家族族谱》 o​ 桃园县:八德市部分地区、大溪镇的黄兴村,大溪南兴的黄姓。 o​ 新北市:新店区的安坑庄。 o​ 南投县:中寮乡部分地区。 o​ 嘉义县:中埔乡境内的诏安厝。 o​ 台南市:白河区境内的诏安厝。 o​ 宜兰县:部分地区[5]。 ​ 台湾客家语大埔腔 o​ 苗栗县:卓兰(中街、内湾、水尾)。 o​ 台中市:丰原区部分地区、东势区,石冈区,新社区(除了新五村以外),和平区部分地区。(前县长.人事行政局长陈庚金、前立委林丰喜家族) ​ 台湾客家语饶平腔 o​ 桃园县:中坜市(芝芭里、兴南庄、三座屋、过岭里)、平镇市(南势庄)、新屋乡(犁头洲)、观音乡(新坡村);八德市(宵里)。八德关路缺袁、张、邱姓,大园乡许姓、邱姓,南崁、中坜南势、大仑王姓,中坜、芝芭里(前县长刘邦友、刘兴善家族)、双连坡刘姓(刘璞珍、刘奕坤家族),中坜邓姓,国立中央大学三座屋邱姓(现桃园县议长邱奕胜家族)、张姓,过岭、新坡、芝芭里许姓(前县长许信良、前内政部次长许应深家族),新屋冨源陈姓,新屋刘姓,杨梅、山子顶许姓,龙潭邱姓,龙冈后寮陈姓的饶平话。 o​ 新竹县:芎林乡纸寮窝、上山地区。竹北市六家地区。 o​ 苗栗县:卓兰镇(老庄)。 o​ 彰化县:永靖乡、员林镇多数邱姓人为福佬客。 o​ 云林县:斗六刘姓、莿秱乡饶平村。 o​ 花莲县:部分地区。 ​ 台湾客家语永定腔(汀州腔):散居各地。 o​ 新北市:三芝区。 o​ 彰化县:员林、永靖、溪湖。 o​ 桃园县:龙潭,观音江姓(前国大代表江瑞添家族),中坜吴姓(前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家族)、胡姓。 o​ 嘉义县:部分地区("刘文科公"派下) ​ 台湾客家语平和腔 o​ 台中市:北屯区赖姓来自福建省平和县。 o​ 桃园县:桃园市吕姓、黄姓。 ​ 台湾客家语海陆(海丰、陆丰)腔 o​ 桃园县:观音乡(沿海乡镇、平原地形)、新屋乡(沿海乡镇、平原地形)、杨梅市富冈。 o​ 新竹县:全县(除了关西镇部分地区)。 o​ 花莲县:花东纵谷平原,凤林镇、吉安乡、寿丰乡、新城乡、玉里镇、瑞穗乡部分地区。 ​ 台湾客家语四县腔 o​ 桃园县:中坜市、龙潭乡、平镇市、杨梅市。 o​ 新竹县:关西镇部分地区。 o​ 苗栗县:不靠海的内陆地区,苗栗市、公馆、头份、大湖、铜锣、三义、西湖、南庄、头屋、卓兰(大部份)、通霄、后龙(部份)。 o​ 高雄市:六堆地区的美浓平原、杉林、六龟。 o​ 屏东县:六堆地区的竹田、万峦、内埔、长治、麟洛、新埤、佳冬、高树。 o​ 花莲县:部分地区。 o​ 台东县:花东纵谷部分地区,台东市、池上、鹿野、关山、成功、太麻里、卑南。 ​ 混合区域 o​ 彰化县二林镇、竹塘乡、埤头乡:日治时代日本人为了种植甘蔗招募苗栗、新竹等地的客家人前来移垦,而形成的客家新聚落,虽然聚落颇多,但都在源成农场范围的七界之内,因此,这些客家庄,才都被称为“七界内”。 o​ 南投县国姓乡:来自台中东势、苗栗卓兰和新竹等地前来的客家人,占了境内族群的75%。 o​ 南投县埔里镇:一百年前,来自台中东势、苗栗、桃园和新竹等地移居来的客家人,占了镇内人口结构的80%。 o​ 花莲县凤林镇:是一个客家镇,目前全镇客家人口约占百分之八十,系一百年来,相继自西部的台北、宜兰、新竹、苗栗等地迁入者。 ​ 未知区域 o​ 彰化县溪洲乡部分地区。 o​ 南投县的鱼池、水里、信义。 o​ 嘉义县的中埔乡境内中埔、牛稠埔等地,还有枋子林、诏安厝、海丰厝、客庄等地,尚有疏疏落落的客家人。 o​ 台南市白河区:相对于白河大排竹村民以“福佬庄”自称,白河店仔口村民以“客庄内”自称。 o​ 宜兰县的员山乡及三星,苏澳、冬山、礁溪、罗东部分地区。 o​ 花莲县:花莲市部分地区。 ​ 其他区域 o​ 桃园县:桃园市,吕姓(前任副总统吕秀莲家族)南靖话。 o​ 嘉义县:水上乡境内的南靖。 早期影响台湾客家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为闽粤械斗及樟脑采集,客家人并没有来台较晚,也不是主动选择类似原乡地形之丘陵地来居住[13]。道光十年(1830年)台北盆地闽粤二族因争地盘发生械斗,客家人人数较少械斗失败,被迫迁至开垦较晚、较贫瘠的山麓与丘陵地带。美浓平原,则是客家人在原汉冲突中,从平埔族手中得来的。新屋乡属沿海乡镇、平原地形,原有平埔族及泉州人先后开垦,后因客家移民日增,成为客家乡镇,永安渔港亦成为台湾唯一以客家籍为主体的渔港。花莲县客家人多为日治时期樟脑业盛行时,自台湾西部迁居,台南市楠西区亦有同例,南投县埔里镇在一百年前台湾日治时期,来自台中东势、苗栗、桃园和新竹等地的客家人,从事樟脑业因而迁徙,占了境内族群的80%。 原本嘉南平原也零星分布著许多客家聚落,但由于被闽南族群聚落包围,形同“语言孤岛”。经过数代之后,不少人已只讲闽南语而不通晓客语,也可能影响到文化认同,成为被闽南人(福佬人)同化的客家人,习称“福佬客”。另外,迁居到大台北、台中市、高雄市等都会区的客家人,因为没有说客语的环境,往往到了下一代,即被闽南化,变成仅使用闽南语的“福佬客”。客家委员会曾于2004年举办“福佬客文化节”,活动地区以全台福佬客聚集最密集的云林县、彰化县两县为重点,并增加宜兰县、台中县及南投县等三个县[14]。 1950年代以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大力消灭“方言”,推广国语,年轻一代客家人的母语表达能力大幅衰退。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客家人,有相当大的比例系直接以国语作为“母语”,造成更大的客家语言危机。 依据中华民国行政院客家委员会2010年至2011年的调查,在“客家基本法定义”的条件下[15],台湾的客家人占18.1%,约419.7万人,其中新竹县71.6%、苗栗县64.6%是客家人。其次桃园县39.2%、花莲县31.7%、新竹市30.1%、屏东县23.7%、台东县19.9%、台中市16.4%、台北市16.4%、南投县16.0%、新北市14.1%、高雄市11.6%、基隆市10.0%,其余县市比例不足10%。客家人口数最多的县市依序为桃园县(78.5万人)、新北市(54.9万人)及台中市(43.6万人)[16]。 显示▼ 查  ·  论  ·  编 台湾客家文化重点发展区 [编辑] 世界各地客家人分布 1994年中国梅州市为在梅州举行"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通过多渠道,包括国内外函调、采访、采摘报刊材料等方面汇总统计,客家人在国内外分布人数共6562.429万人,其中国内6107.8万人,国外454.629万人。 [编辑] 亚洲 国家 人数(万) 印度尼西亚 120 马来西亚 100 泰国 21 新加坡 12 菲律宾 0.68 越南 15 国家 人数(万) 缅甸 5.5 柬埔寨 1 印度 2.5 老挝 0.5 沙特阿拉伯 0.22 日本 1.2 文莱 0.9 巴基斯坦 0.2 国家 人数(万) 尼泊尔 0.24 斯里兰卡 0.017 科威特 0.017 朝鲜 0.1 韩国 2 土耳其 0.05 孟加拉国 0.05 [编辑] 美洲 国家 人数(万) 美国 11.4 牙买加 5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0.2 巴拿马 25 哥伦比亚 0.01 危地马拉 0.01 多米尼加 0.12 国家 人数(万) 加拿大 2.1 玻利维亚 0.01 秘鲁 11 巴西 0.24 智利 0.12 圭亚那 0.6 阿根廷 0.05 国家 人数(万) 古巴 0.81 厄瓜多尔 0.02 苏里南 0.41 委内瑞拉 0.02 墨西哥 0.01 [编辑] 欧洲 国家 人数(万) 法国 1 荷兰 0.21 俄罗斯 0.12 丹麦 0.12 挪威 0.03 英国 6.2 国家 人数(万) 德国 0.5 意大利 0.1 瑞士 0.1 比利时 0.043 葡萄牙 0.05 瑞典 0.24 国家 人数(万) 南斯拉夫地区 0.24 捷克 0.01 奥地利 0.05 冰岛 0.01 西班牙 0.02 卢森堡 0.02 [编辑] 非洲 国家 人数(万) 马达加斯加 0.02 莫桑比克 0.03 尼日利亚 0.02 塞拉利昂 0.006 赞比亚 0.006 国家 人数(万) 加纳 0.02 留尼汪 1.8 毛里求斯 3.5 肯尼亚 0.01 南非 2.5 国家 人数(万) 民主刚果 0.02 安哥拉 0.02 塞舌尔 0.05 [编辑] 大洋洲 国家 人数(万) 巴布亚新几内亚 0.12 瑙鲁 0.12 腊色尔 0.12 所罗门群岛 0.12 国家 人数(万) 澳大利亚 4.3 新西兰 0.1 塔希提 1 斐济 0.5 国家 人数(万) 马绍尔群岛 0.05 西萨摩亚 0.03 [编辑] 客语媒体 [编辑] 客家广播电台 ​ 苗栗客家文化广播电台FM91.7(收听范围:北起杨梅、湖口,南至三义、大湖。) ​ 全球之声广播电台FM92.5(收听范围:台中地区。) ​ 新客家广播电台FM93.5(收听范围:桃园、新竹地区及部分苗栗、台北地区。) ​ 财团法人宝岛客家广播电台FM93.7(收听范围:大台北地区以及桃园、基隆和宜兰局部地区。) ​ 大汉之音调频广播电台FM97.1(收听范围:桃园、新竹、苗栗。) ​ 高屏溪广播电台FM106.7(收听范围:高雄、屏东及部分台南。) ​ 中广i go 531AM531(收听范围:台北、桃园。) [编辑] 客家广播联播网 大汉之音电台、宝岛客家广播电台、新客家电台、新竹劳工之声电台、苗栗客家文化广播电台、高屏溪广播电台、花莲之声电台联合播出[17]。 ​ 《大家恁早》:每天早上七点;主持人黄晨龙、[黄竹樱]、心玲 ​ 《轻松生活家》:每周一~周六傍晚五点 ​ 《9354咖啡馆》:周日早上十点至十二点 [编辑] 客家网络电台 ​ 好客ING-客家影音网络平台可上网即时收听客家广播,现有高屏溪电台、新客家电台、宝岛客家电台、大汉之音电台。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客家之声 [编辑] 客家电视台 台湾客家电视台是目前全球唯一以客语为主要播音语言的电视台,该电视台提供网络节目观赏服务(Hakka Television)。 [编辑]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编辑]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由来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它缘起于一九七一年,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举行一届。[18]。  客家是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族群,自古以来形成一种敦亲睦族、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由于历史的原因,客家人播衍于世界各地,所谓“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为有助于乡谊的沟通、乡亲的互助,特别是客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从上世纪起,不少客属有识之士就积极探索和实践以适应于这种要求和目的的载体,所以,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大大小小各种血缘、地缘、族缘和业缘的客属社团和组织,但长期以来一直没能形成为世界客属乡亲欢聚、联谊的合适舞台。  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八日,香港乃至亚太最具影响的客属组织——香港崇正总会为庆祝其成立五十周年暨“崇正大厦”落成,特邀请世界各地四十七个客属团体共二百五十位乡亲代表,于香港九龙弥敦道“国际大酒楼”及设在跑马地的“香港崇正总会”大礼堂举行庆祝活动。其中与会代表决议:将这次活动定为“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并且以后每隔两年轮流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召开一届。从此,这一国际性民间活动及其程序便正式确定下来并延续至今。 [编辑] 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序届 年份 城市 国家 1 1971 香港  英国 2 1973 台北  中华民国 3 1976 台北  中华民国 4 1978 旧金山  美国 5 1980 东京  日本 6 1982 曼谷  泰国 7 1984 台北  中华民国 8 1986 波累  毛里求斯 9 1988 旧金山  美国 10 1990 沙巴州亚庇  马来西亚 11 1992 高雄  中华民国 12 1994 广东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3 1996 新加坡  新加坡 14 1998 苗栗  中华民国 15 1999 吉隆坡  马来西亚 16 2000 福建龙岩  中华人民共和国 17 2001 雅加达  印尼 18 2003 河南郑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 2004 江西赣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 2005 四川成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 21 2006 台北  中华民国 22 2008 陕西西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 23 2010 广东河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 24 2011 广西北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注解 [编辑] 注解一 先前其起源存在多种说法,其说法不尽正确,几近“神话”,主要有中原说和土著说 ​ 中原说[来源请求]认为现代客家人是中原移民后代,与南方土著民族无关,是血统最为纯正的汉族人。 ​ 土著说。根据《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19]。 [编辑] 注解二 另有五次中原迁徙说。 1930年代的客籍民族学家罗香林为代表的研究学者认为,客属民系自晋朝以来,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并在这五次迁徙过程中繁衍发展而来。这五次大迁徙的大致过程是: ​ 第一次在两晋时期,始于永嘉之乱,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 第二次始于唐代,大批汉民为躲避安史之乱,由长江流域迁往相对安宁的闽粤赣交界地区; ​ 第三次在两宋时期,北方民族入侵,又有一批汉民迁往赣闽粤地区,与当地畲、瑶等少数民族逐渐交融,最终在宋朝后期定型,发展成为客家民系; ​ 第四次是清朝初年,赣南由于满族统治者的蹂躏以及瘟疫发生,人口锐减,加之闽西和粤东人口膨胀,清政府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一部分沿海客家人又回迁赣南,另有一部分由粤东迁往四川; ​ 第五次在清朝中后期至近代,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往沿海,大量移居海外。 [编辑] 注解三 尹章义(1989,358-66;1991,212-4),认为客家人与福佬人几乎是同时抵达台湾,甚至于可能更早。 [编辑] 参见 ​ 客家地区 ​ 客家文化 ​ 客家人物列表 ​ 台湾客家语 ​ 客家基本法 ​ 客家方言 ​ 客家基因族谱 [编辑] 参考文献 1.​ ^ 汤锦台,千年客家,台湾:如果出版社 2.​ ^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简介. 中国宁化在线. 2008-12-29 [2010年7月26日] (简体中文). 3.​ ^ 传统客家话仅称“客人”,翻成普通话会与来访之客混淆,故多个“家”字。 4.​ ^ 农历正月廿日 全国客家日 5.​ ^ 5.0 5.1 5.2 5.3 徐正光,《台湾客家研究概论》 6.​ ^ 台湾客家语常用词辞典 7.​ ^ 中华民国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官方网站讨论区 8.​ ^ 于侑妏,《客家心--蓝衫情》,台北大学客家文化研究网站 9.​ ^ 《客家源流新论:谁是客家人》/陈支平 第一版 台北市:台原 民87页146 承启楼 10.​ ^ 钟山,《走向海洋的优秀民系—漫话港澳台的客家人和客属组织》,你好台湾客家乡亲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 11.​ ^ 邱彦贵、吴中杰,2001年,台湾客家地图。猫头鹰出版社。 12.​ ^ 客家人是什么时候来台湾的?为何大多分布在丘陵?参见客家地区 13.​ ^ 清代台湾的社会变迁 14.​ ^ 2004福佬客文化节 15.​ ^ 客家人:指具有客家血缘或客家渊源,且自我认同为客家人者。 16.​ ^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99年至100年全国客家人口基础资料调查研究 17.​ ^ 2010客家桐花祭 《大家恁早》、《轻松生活家》带您“桐”游客家! 18.​ ^ http://www.hakkasky.cc/wiki/doc-view-347.html 19.​ ^ 转引自辛德勇,《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客家语维基百科 相关的维基共享资源: 客家 ​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编辑] 学术网站 ​ 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 ​ 国立中央大学客家研究中心 ​ 国立交通大学国际客家研究中心 ​ 国立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 ​ 国立联合大学全球客家研究中心 ​ 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 ​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 ​ 客语教师进修网 ​ 台湾客家数位图书馆 显示▼ 查  ·  论  ·  编 台湾主要族群 广东诸民系 粤语族群 闽语族群 客语族群 其它 广府 | 五邑 | 粤西 | 疍家 | 其它 潮州 | 海陆丰 | 雷州 | 其它 客家 | 东江本地| 涯 海外华人主要族群 福建 | 潮州 | 客家 | 广府 客家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客话、客家语、客语重定向至此,另见客话 (消歧义)以及客语 (消歧义)。 客家话 (Hakka, or Kakka) Hak-kâ-fa / Hak-kâ-va 使用国家及地区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印尼亚齐省、印尼苏北省及其它客家人社群  区域 主条目:客家地区 中国大陆分布: 广东、江西南部、福建、广西、川、海南、浙南等地 主要地区人口: 广东(2100万) 江西(900万) 福建(500万) 广西(500万) 台湾分布: 主要集中于桃竹苗、台中东势一带、六堆地区、花东纵谷 使用人数 3400万以上  排名 30 [1] 语系 汉藏语系 ​ 汉语族 ​ 客家话 (Hakka, or Kakka)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无[2] 管理机构 中华民国客家委员会 (仅限台湾,非强制性机构)[1] 语言代码 ISO 639-1 zh ISO 639-2 chi (B)  zho (T) ISO 639-3 hak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客家话,又称客话、客家语、客语(其余称呼见此),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客家话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3]。 客家话地区主要集中在粤东、闽西、赣南交界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台湾、马来西亚及一些华人社区(香港原居民的客家人因为粤语广府话的强势已经甚少人使用客家话,或只有老人家会说)。此语言历史悠久,但正式被定名为客家话,是20世纪的事情。 目录   [隐藏]  ​ 1 简介 o​ 1.1 属性和分布 o​ 1.2 称谓 o​ 1.3 现状 ​ 1.3.1 中国大陆 ​ 1.3.2 台湾 ​ 1.3.3 其他地区 o​ 1.4 特殊作用: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 o​ 1.5 客家话与古汉语的关系 o​ 1.6 客家话与兄弟语言的关系 o​ 1.7 客家话代表音与客家方言 ​ 1.7.1 客家话之间的互通性 ​ 2 客家话的方言 ​ 3 历史 o​ 3.1 语音的发展 ​ 4 语音特点 ​ 5 书写形式 ​ 6 使用人口 o​ 6.1 台湾 ​ 7 注释 ​ 8 参见 ​ 9 外部链接 [编辑]简介 [编辑]属性和分布 客家话是汉族客家民系的母语 ,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南部、西部包括西藏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区、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区(如毛里求斯、台湾、印度等等)。比较集中的中心文化区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文化,客家话在中国北方的知名程度远不如粤语、闽南语高。在某些地区,说客家话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所说的语言是客家话,也有专家认为狭义的客家话指的是粤东地区的客家话,其他地方的客家话和其他的语言(闽语、粤语、壮语)有大程度的混合。 [编辑]称谓 客家话分布的地区很广,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在广东的西部和广西称之涯话、麻介话、新民话,湖南一些地方称客姓话,在江西则称之为“怀远话”。 称谓 分布地区 称谓由来 附注 客家话 广东的东部、北部和福建、江西 源自于客家人的称谓。 涯话、艾话 广东西部及广西南部地 因客家话第一人称为涯(ngai)而得名。 新民话 广西地区 相对于壮族和粤族人,客家人是新移民,所以当地人称客家话为新民话。 另有一说是明朝时期,王守仁把原居潮汕地区的畬民、𪨶民重新“编户齐民”,因此而称“新民”。 粤东语 台湾 日治时期为了称呼和记录的方便,都将籍贯广东省的台湾土民记载为“粤籍”或者“粤东人”,而“粤籍”或者“粤东人”的语言称之为粤东语。 目前台湾地区已少用此称谓。 台湾客家语、客话[4]、台语[5] 台湾 专指台湾地区客家人所使用的客家话。 土广东话 四川地区 土广东话的名称是来自广东省山区移民至四川省对自己的语言的理解。“土”字的意思是代表原来定居于广东省山区的居民。 [编辑]现状 [编辑]中国大陆 客家话现时情况不乐观。在中国大陆,由于各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增加,人们广泛使用普通话,传统客家地区也一般不使用客家语授课,年轻一代自小接受普通话教育。同时,由于电视媒体的普及,客家话又极少用于新闻传媒和大众娱乐。目前年轻一代客家人已经很少使用客家话。以口头方式流传的传统的客家童谣现时已经极少人能完整诵唱。另一方面,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方言岛”形式存在的客家话同时受普通话和相对强势的粤语影响,部分客家人家庭生活用语转向普通话或粤语。 不过,现在中国大陆一些地区,开始有客家话电台,希望客家话可以变得有生命力。 [编辑]台湾 主条目:台湾客家语 而在台湾,闽南移民比例压倒多数,除华语外,闽南语成为台湾的强势语言之一。因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即使平常以客家话互相沟通的客家人,大多可略通闽南语。部份地区客家人集体转用闽南语,成为福佬客,而转向使用华语的客家人也不少。有资料显示,客家话被认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6] 近年来,台湾居民意识到保护母语的重要性,台湾客家人也不例外,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行政院客家委员会,订定《客家基本法》[7],在学校推行台湾客家语教学,同时设立了客家电视台及客家广播电台、举办客语认证,并立法规定火车、捷运等大众运输工具需提供客家话播音服务[8]。 [编辑]其他地区 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当中也有不少的客家人,除沙巴州地区,很多客家人已经不会客家语,就算还会客家语的华人,可能受到当地文化跟语言的影响,因粤 语文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部编版八上语文文学常识部编八上语文文学常识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 化(特别是港剧)在马来西亚普遍流行,他们的广东话能力可能比客家话的能力还要高,情况跟在珠江三角洲的客家人相似。 [编辑]特殊作用: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 客家话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华人地区的客家人的民系认同。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四川,还是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只要会说客家话,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而不会说客家话,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 客家话的这个特点,导致在客家人占多数的地区,其它族群往往学习客家话,以争取客家人的自家人认同。在台湾、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学习客家话以期获得客家人的支持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情形在选举活动期间尤其明显。 [编辑]客家话与古汉语的关系 客家话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如完整的入声韵尾[-p]、[-t]、[-k]。一般认为,客家话和后期中古汉语(唐宋二代为准)之间的承袭关系较为明显。用客家话朗诵中古汉语的作品,如唐诗、宋词,韵律方面比官话、普通话要吻合得多。 粤语同样保留有中古汉语的入声IPA [-p]、[-t]、[-k]。比较起来,则是客家话比粤语更趋古老、更接近中古汉语。试以声母为例,疑母IPA [ŋ-](/ng-/)字在官话完全消失,客家话保留了疑母字,最明显例子是“鱼”,无论普通话或粤语都丢失疑母[ŋ-]而读 /yu/ (IPA [jy]),但是客家话仍然读[ŋu]。在粤语则因为不分疑母和喻母、难以判断是否古音。又如非母[f-]在唐末之前并未出现,即所谓“古无轻唇音”,客家话大部分有[f-]音,为数甚多。个别例外如“饭”,无论粤语或普通话同读[fan],但客家话则读[pʰan],可见客家话仍然保留了少量“古无轻唇音”的状态,芳母[pʰ-]仍极少分化出非母[f-]。 进一步比较—— “吠”字:客家话[pʰui],日本吴音[bai],日本汉音[hai],闽南语的潮州话[pui],闽东语的福州话[pui]、[hie],吴语的温州话及上海话为[vi],粤语的广州话[fai],北京话、南京话及兰州话[fei]。[9] “肥”字:客家话[pʰui],日本吴音[bi],日本汉音[hi],潮州话及福州话[pui],吴语的上海话文读[vi],白读[bi],粤语的广州话[fei],北京话、南京话及兰州话[fei]。[10] [编辑]客家话与兄弟语言的关系 由于客家话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因此与兄弟语言之间有着较多的相互影响。 在音韵方面,赣语与客家话是最为接近的。一般认为,在(古代)客家话的形成和发展中,客、赣两者有着发生学的关系。这就导致现代客家话和现代赣语在发音特点上有较大的接近。 在词汇方面,粤语与客家话是最为接近的。根据语言学家连春招博士的研究,抽取日常基本词汇3000条对客家话、赣语、粤语、闽南语进行对比,客家话与粤语共同词汇率最高,达733条,远高于客家话与赣语的543条、客家话与闽南语的435条。闽南语也与客家话有大量同源基本词汇,如朘、膣屄、汝、毋等。 各地区方言语音相似度表: 北京(%) 济南(%) 西安(%) 汉口(%) 成都(%) 扬州(%) 太原 60.8 60.7 61.4 58.2 61.6 63.1 苏州 49.9 51.1 54.8 54.9 54.5 60.8 温州 39.4 42.8 44.1 42.2 44.1 40.7 长沙 60.9 55.6 59.3 67.6 66 52.9 双峰 49 48.1 48.8 53 50.6 45.9 南昌 58.2 49.8 53.3 60.2 61.8 54.3 厦门 48 43.9 47.1 50.7 47.7 45.9 潮州 44.3 41.5 46.5 46.8 49.9 47.5 梅县 52.8 46.5 47 56.2 57.2 50.2 广州 47.5 45.4 45.5 47 45.4 46.7 [11]。 同时,与闽南话受古越族(百越族)语言影响之情况相同,客家地区在客家人到来之前往往有一定的少数民族存在,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用词)也影响了客家话。如客家话表示“家”的“屋家”(vuk ka)或者(ō kao,ō kéi),相传就是来自畲语。[来源请求] [编辑]客家话代表音与客家方言 语言学家一般把广东梅县话作为客家话的典型代表。在台湾以四县话为典型代表,大众运输之客语广播多从之。但是并不存在一个公认的标准口音。民间对梅县话作为标准音缺乏认同,多数使用非梅县口音的客家人都不会说梅县话,甚至跟说梅县话的人交流时还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 [编辑]客家话之间的互通性 客家方言内部有相似的一面,也有差异巨大的地方。包括梅县话、惠阳话、四县话等在内的75%(以使用人口计)的客家话可以共通。这75%的客家话也称为主流客家话,包括: ​ 广东省梅州市各县(除丰顺县汤南镇外) ​ 广东省惠州市各县(除惠城和东江沿江部分地区) ​ 广东省东莞市的清溪镇与樟木头镇 ​ 广东省河源各县(除东江沿江部分地区外) ​ 广东省揭阳揭西县、汕尾陆河县 ​ 粤北部分客家地区(韶关新丰、乐昌等县) ​ 江西省赣州南部各县(龙南等三南地区、安远、寻乌) ​ 四川省、重庆的大多数客家话 ​ 江西省赣州中北部部分县市 ​ 江西省吉安部分山区乡镇 ​ 湖南省浏阳东乡山区乡镇(主要分布于张坊、大围山)汝城县盈洞乡、热水镇等 ​ 福建省龙岩客家地区南部各县(永定、上杭、武平,以及连城南部,长汀南部) ​ 广东珠三角、粤西;广西;海南的大多数客家话 ​ 港澳客家话 ​ 大多数台湾客家话 [编辑]客家话的方言 主条目:客家方言 客家话分布区域广泛,具有多种方言。中国大陆、台湾、海外各有不同的客家方言划分方法,详见主条目。 [编辑]历史 有人认为,客家人最早是随着历史上几次战争和时局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华北迁移到华南的。他们的祖先是从现在的河南省和山西省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时所在地语言的特色。(从那时开始这些地区的语言开始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官话方言)。客家人祖辈原是中原汉族。 亦有人认为客家人起源于赣粤山区,受汉化之民族 甚至还有中国学者认为客家人非汉民 而现在客家话中仍在使用的许多古汉语语音特点,包括同样也能在其他南方方言中找到的字尾辅音[-p] [-t] [-k],却在一些北方官话中消失了。 由于客家人的迁移,客家话会受到客家先民迁移到地区的方言的影响。例如,在客家话、闽南语和粤语中能发现许多共用词汇。例如: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粤语方言围头话之用语“掌牛”(看管牛只),与客家话之“掌牛”(zon ngiu)相同。 [编辑]语音的发展 客家话的语音在继承古汉语的基础上,发生了有规律的音变。例如,中古汉语当中,“人”、“日”部的汉字声母(即日母),在今日普通话和大多数汉语方言里发为[r],客家话则为[ng];“武”的中古汉语发音是[mvu],客家话则音变为[vu]([v]在大多数汉语方言里并不作为音位存在,而这也就成为了客家话的特色)。 [编辑]语音特点 古浊音声母清化为送气清音声母。 [编辑]书写形式 客家话过去一直都使用汉字来书写。19世纪中期,基督教教士为了方便传教,为文盲的平民创立了多种客家话的拉丁拼音字母。这些拼音字母,大都依照每个地方的乡谈来设计,所以,变成了不同地方的客家话的写法都不同。 世界名著《小王子》亦于2000年从英文转译成客家话出版。该书是基于苗栗的方言,一种演变自四县话的方言。该书亦是双语版本,不过采用的是通用拼音。 除了以上讲述的汉字、教会罗马字及通用拼音方案以外,其他机构亦有自己的客语拼音方案,如台湾语文学会就有台湾语言音标方案:客音标方案。 [编辑]使用人口 [编辑]台湾 据中华民国行政院客家委员会于2004年所做之调查,30岁以下年轻客家人有3成能听解客语,而仅1成可流利使用;在家庭语言方面,30岁以下约有60%使用华语、20%使用台湾闽南语、未满10%使用台湾客家语。 [编辑]注释 1.​ ^ 截至2005年9月,客委会对五种台湾客家话的常用字词作了读音、用字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这种规范施行于客家语言能力认证考试中,但不对日常使用进行强制。 除客委会外,香港崇正总会、广东省教育厅、台湾语文学会、中华民国教育部等机构亦进行了一些规范,但都没有达到正音正字的高度。 2.​ ^ 在台湾,客家话、闽南话等本土语言享有官方地位,但并没有取代国语成为官方语言。 3.​ ^ 传统的“汉语七大方言”是否为各自独立的语言,语言学界一直有争议。参见汉语语族。 4.​ ^ 台日大辞典. 台湾总督府. 1931-1932. 5.​ ^ 黄玉振. 不仅只有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也是“台语”!.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2011-05-25. 6.​ ^ 吴伯雄的客家情结,《南风窗》 7.​ ^ 客家基本法. 中华民国司法院. 2010-01-27 [2010-02-15]. 8.​ ^ 大众运输工具播音语言平等保障法. 中华民国司法院. 2000-04-19 [2010-02-15]. 9.​ ^ 高本汉B. Karlgen著,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中国音韵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1994,2003),页586。 10.​ ^ 高本汉B. Karlgen著,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中国音韵学研究》,页565。 11.​ ^ 《方言间系统相似度测度研究》陈海伦
本文档为【客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28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0-14
浏览量: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