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

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

举报
开通vip

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 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 LD-GMAXTMreservoir V2.0 培训教程 恒泰艾普石油石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LandOcean Energy Services Co., Ltd 2010 年 11 月 目 录 第一章 GMAX系统指南 ...................................................................................... 1 1.GMAX系统简介 .....................

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
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 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 LD-GMAXTMreservoir V2.0 培训教程 恒泰艾普石油石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LandOcean Energy Services Co., Ltd 2010 年 11 月 目 录 第一章 GMAX系统指南 ...................................................................................... 1 1.GMAX系统简介 .................................................................................... 1 2.GMAX系统特色及核心技术 ................................................................ 2 叠前地震数据处理及应用范围 .................................................................... 4 开始 ................................................................................................................ 5 第二章 数据加载 ................................................................................................... 6 1.数据说明 .................................................................................................. 6 练习1.创建三维工区 ................................................................................. 7 练习2.加载叠后SEGY地震数据 ............................................................ 8 练习3.加载叠前SEGY地震数据 .......................................................... 10 练习4.加载GMAX_demo工区井综合信息 ......................................... 11 练习5.加载GMAX_demo工区地质数据 ............................................. 12 练习6.加载GMAX_demo工区测井曲线数据 ..................................... 14 练习7.定义GMAX_demo工区层位信息 ............................................. 15 练习8.加载GMAX_demo工区的层位数据文件 ................................. 17 第三章 数据准备 ................................................................................................. 18 测井数据处理基本原理 .............................................................................. 18 练习1.测井曲线显示 ............................................................................... 19 练习2.测井曲线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 ........................................................................... 21 练习3.层位解释 ....................................................................................... 22 第四章 叠前地震数据显示、分析及入射角道集生成 ..................................... 25 练习1.显示叠前地震数据 ....................................................................... 25 练习2.显示叠后地震数据 ....................................................................... 26 叠前地震数据管理 ...................................................................................... 28 练习3.偏移距叠加数据提取 ................................................................... 28 练习4.角道集叠加数据提取 ................................................................... 30 第五章 地震属性计算 ......................................................................................... 32 基本原理 ...................................................................................................... 32 练习1.AVO/FVO计算 ............................................................................ 34 练习2.AVA/FVA计算 ............................................................................ 36 第六章 岩石物理模拟 ......................................................................................... 38 基本原理 ...................................................................................................... 38 练习1.横波测井数据反演 ....................................................................... 40 练习2.褶积模型计算 ............................................................................... 42 练习3.正演结果显示 ............................................................................... 43 第七章 叠前弹性阻抗(EI)反演 .......................................................................... 46 基本原理 ...................................................................................................... 46 练习1.测井EI反演 ................................................................................. 47 练习2.测井EI曲线子波求取 ................................................................. 49 练习3.地震弹性波阻抗反演 ................................................................... 50 练习4.地震弹性参数反演 ....................................................................... 51 第八章 扩展弹性阻抗(EEI)反演 ........................................................................ 53 基本原理 ...................................................................................................... 53 练习1.EEI曲线计算 ................................................................................ 54 练习2.EEI曲线井震标定 ........................................................................ 56 练习3.扩展弹性波阻抗反演 ................................................................... 50 练习4.弹性参数反演 ............................................................................... 51 第九章 叠前叠后混合反演 ................................................................................. 60 基本原理 ...................................................................................................... 60 练习1.选择控制点位置并在数据库中建虚拟井 ................................... 60 练习2.虚拟井纵横波速度及密度曲线反演 ........................................... 62 第十章 成果平面成图及三维显示 ................................................................... 65 练习1.平面作图 ....................................................................................... 65 练习2.空间三维显示 ............................................................................... 67 附录一 LandOcean数据类型说明 ................................................................... 71 附录二 GMAXTM reservoir储层描述所需收集资料 ....................................... 73 附录三 GMAXTM reservoir软件常见问题(FAQ) ...................................... 74 一.工区及数据管理 .................................................................................. 74 二.层位及井震标定 .................................................................................. 74 三.建模及反演 .......................................................................................... 75 四.平面成图 .............................................................................................. 76 五.其他 ...................................................................................................... 77 第一章 GMAX系统指南 随着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的改进及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充分挖掘叠前地震资料所包含的储层及孔隙流体信息,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叠前地震属性技术在基础理论研究、分析解释技术已日趋成熟并成功应用在油气藏勘探及评价各阶段,如典型的叠前属性技术是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GMAXTM reservoir叠前储层描述软件包是由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LandOcean Energy Service Co., Ltd.)自主研发的功能强大的综合性叠前地震储层描述和解释软件系统。 GMAXTM reservoir利用地质、叠前地震、测井和岩石物理等信息,可以实现对储层空间几何形态、物性和含流体特性等各项参数的描述。 1.GMAX系统简介 GMAXTM reservoir软件由十个模块组成(图1-1),包括工区管理、数据(地震、地质、测井、试油等)管理及叠前地震数据(方位角、偏移距、入射角)分析、地震偏移、AVO/FVO属性分析、岩石物理和地震正演模拟、无井约束反演、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储层参数综合分析、三维可视化: 工区管理(GMproject) 数据管理(GMbase) 地震构造解释(GMstru) 地震偏移(GMmig) 岩石物理和地震正演模拟(GMmodel) AVO/FVO属性分析(GMavo) 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GMei) 无井约束高分辨率地震混合反演(GMhybrid) 储层参数成图和综合解释(GManaly) 储层参数三维可视化(GMview) GMAX系统利用叠前地震资料信息研究的特征,在处理过程中综合运用与裂缝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测井和岩石物理等信息,实现对裂缝方位、裂缝密度、流体饱和度等各项参数的描述,解决裂缝油气藏勘探所面临的难题。 2.GMAX系统特色及核心技术 (1)岩石物理模拟和叠前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技术 利用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测试数据,并利用钻井资料和岩石物理理论建立关键井的储层地质模型和岩石物理模型,正演模拟储层的叠前地震波场特征。利用模型叠前地震正演模拟结果,结合油藏特征,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水等流体所产生的叠前地震波场特征。关键技术包括: . 流体置换模型技术 . 模拟孔隙形状与纵横波速度的关系 . 模拟流体压力和地应力与纵横波速度的关系 . 模拟流体饱和度与纵横波速度的关系 . 叠前地震正演模拟技术 (2)AVO/FVO技术 GMAX采用AVO/FVO技术, 对储层的含流体特性进行精细描述。关键技术包括: . 基于多信号频率估算技术的频率随偏移距变化(FVO)特征分析 . AVO属性分析 .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AVO属性和岩石弹性模量的交汇解释 (3)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技术 GMAX采用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技术反演纵横波阻抗、泊松比、拉梅常数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对储层的几何、物性和含流体特性进行精细描述。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的关键技术包括: . 基于流体替换模型的井中横波速度反演技术 . 与偏移距有关的子波反演技术 . 复杂地质构造情况下弹性阻抗建模技术 . 纵横波阻抗、泊松比、拉梅系数和剪切模量反演技术 (4)无井约束高分辨率地震混合反演技术 GMAX首先在一些控制点进行精细的叠前地震波形反演构建虚拟井曲线,然后以虚拟井作为控制信息进行叠后反演, 采用叠前和叠后混合反演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实现无井约束高分辨率地震反演。叠前和叠后混合反演方法利用了叠前反演分辨率高,叠后反演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成为GMAX的一个亮点。特别对于深海无井的情况,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技术包括: . 基于遗传算法的叠前地震波形反演构建虚拟井曲线技术 . 无井情况下的地震子波估算技术 . 复杂地质构造情况下波阻抗建模技术 . 基于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技术 (5)地震偏移 GMAX用本模块实现角道集抽取叠加后的保幅偏移成像,为叠前地震储层描述提供保幅地震数据。GMAX采用波动方程频率空间域偏移技术,能适应较剧烈横向速度变化,采用了偏移振幅校正技术,具有高精度,保幅的特点。关键技术包括: . 速度谱插值构建速度场 . 地震道/线插值加密 . 波动方程偏移FX算法 叠前地震数据处理及应用范围 GMAX系统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一般要求输入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动校正后的CDP道集,最好是叠前时间偏移输出的CRP道集,处理过程严格遵循保幅原则。叠前保幅处理的基本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和分析各个数据的基本目的可参考图1-2所示处理流程: 处理过程应遵循原则: . 在处理过程中,严格保幅、保真。除显示外,对数据尽可能不使用动平衡等非保幅手段。 . 处理过程中要求使用地表一致性的方法。 . 对信噪比的要求:采用不改变振幅相对关系的去噪方法,提高信噪比,压缩各种干扰。 . 最终处理结果要保持目标层位频带的宽度至少在一个倍频程以上。 开始 桌面上的GMAX图标,弹出GMAX主控板(如图1-1)。另外一种启动GMAX主控板方法是在HOME目录下,直接输入gmax命令并回车。GMAX主控板用于启动GMAX系统各应用模块。 本教材中,我们将加载系统随机所带的三维示例数据,并应用各个模块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力求使用户对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有一个基本的熟悉掌握,并对叠前储层描述的思路及流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章 数据加载 1.数据说明 本教材中,我们将加载系统随机所带的二维和三维示例数据,并应用各个模块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力求使用户对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示例数据存放在EPS用户指定的EPT主目录下,查看该目录的命令为: %echo $EPTPATH 在本教材中称之为主目录。该手册只包括三维演示数据,其存放在主目录下的demo_data/3D_demo_data中,其中又分seis和well两个子目录,目录中文件分别为: seis---地震数据目录 project.coord---工区坐标及数据体道头信息 _mig.sgy---三维纯波数据体 angle.sgy---三维入射角道集数据 T1.hor ---层位h1的ASCII文件(ASCII格式) T2.hor ---层位h2的ASCII文件(ASCII格式) T3.hor ---层位h3的ASCII文件(ASCII格式) T4.hor ---层位h4的ASCII文件(ASCII格式) Fault.dat ---断层F的ASCII文件(ASCII格式) well---测井数据目录 .coord---井名及井位坐标数据 w1.data---w1井曲线数据 w3.data---w3井曲线数据 w4.data---w4井曲线数据 well.formation---井地质分层数据 well.lithology---井岩性数据 well.payzone---井油层数据 练习1.创建三维工区 双击GMAX主控板上的GMproject图标(见左图),弹出工区项目管理对话框,见下图(图2-1): 按下列步骤创建一个三维工区: . 确认当前用户的主目录路径。本示例中,我们假设为/home/ept5 . 在图2-1的Project Name文本区内键入GMAX_demo . 在Project Data Path文本区内键入$EPTPATH/project,即/home/ept5/project。 . 在Project Description文本区内键入说明文字,比如for 3D demo . 在X_min,X_max,Y_min,Y_max文本区内分别键入694800,699200,3154000,3160200。(该工区范围数据可在$EPTPATH/demo_data/ 3D_demo_data/seis/project.coord文件中查到) 练习2.加载叠后SEGY地震数据 地震数据加载要从SEGY文件开始。GMAX系统提供了两种加载方式,一种是SEGY格式,一种是EPS格式。在本练习中,我们使用GMbase中的Import功能加载SEGY格式文件。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双击图1-1中的GMbase图标(见左图),弹出GMbase主窗口(图2-2)。 选取File–Import: 2D/3D SEGY Data键,弹出三维SEGY数据加载对话框(图2-3)。 . 按下...键,在文件选择对话框的Directories列表中,用鼠标点击改变目录路径,直到进入/home/ept5/demo_data/3D_demo_data/seis目录,则Files列表中列出SEGY数据文件名seis3D_mig.sgy。在 Files列表中选seis3D_mig.sgy,按Apply键确认,此时程序会自动扫描SEGY数据文件的格式和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然后显示在加载对话框中各数据区域内。仔细浏览各个数据区的内容,如果与下面要求的内容不符,请检查道头字设置。 . Data Loading Parameters内容为: First Line Number文本区内容为300 Last Line Number文本区内容为500 First CDP Number文本区内容为1450 Last CDP Nunmer文本区内容为1650 First Time(ms)文本区内容为1000 Last Time(ms)文本区内容为3000 Sample Rate(ms)文本区内容为2 . Survey Parameters的6个文本区的内容为 X: 695837.0 Y: 3154504.0 X: 698321.0 Y: 3154779.0 X: 695287.0 Y: 3159473.0 . 确认Data Type为Amplitude . 修改Type Name文本区内容为amp . Loading Mode选New选项 . 按Importing键,弹出加载进程条,进程条消失,数据体加载完毕 . 按Cancel键,退出三维SEGY数据加载对话框 练习3.加载叠前SEGY地震数据 选取File–Import: 2D/3D SEGY Data键,弹出三维SEGY数据加载对话框(图2-4)。 . 按下...键,在文件选择对话框的Directories列表中,用鼠标点击改变目录路径,直到进入/home/ept5/demo_data/3D_demo_data/seis目录,则Files列表中列出SEGY数据文件名angle.sgy。在Files 列表中选入射角道集angle.sgy,按Apply键确认,此时程序会自动扫描SEGY数据文件的格式和内容,然后显示在加载对话框中各数据区域内。注意在Format Custom面板的Import data type选项中选择Incidence traces。仔细检查这些参数,如果与下面的参数和内容不一样,可以修改这些内容: . Data Loading Parameters内容为: First Line Number文本区内容为300 Last Line Number文本区内容为500 First CDP Number文本区内容为1450 Last CDP Nunmer文本区内容为1650 First Time(ms)文本区内容为1000 Last Time(ms)文本区内容为3000 Sample Rate(ms)文本区内容为2 . Survey Parameters的6个文本区的内容为 X: 695837.0 Y: 3154504.0 X: 698321.0 Y: 3154779.0 X: 695287.0 Y: 3159473.0 . 确认Data Type为Amplitude . 修改Type Name文本区内容为amp_inc . Loading Mode选New选项 按Importing键,弹出加载进程条,进程条消失,数据体加载完毕 按Cancel键,退出三维SEGY数据加载对话框 练习4.加载GMAX_demo工区井综合信息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双击图1-1中的GMbase图标(见左图),弹出GMbase主窗口,然后选取File–Manage:Geology Data键,GMbase主窗口中的主菜单切换成地质数据管理项(图2-5)。 . 选取File - Open/Edit: Well Information键,主窗口显示区变成数据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形式,如果数据库内没有数据,则为一组空表格。 . 选取File – Import: Well Information键,弹出加载对话框(如图2-6) . 在图2-6中用鼠标点击...,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 . 进入$EPTPATH/demo_data/3D_demo_data/well目录,则Files列表中列出该目录下所有文件 . 在Files列表中找到well.coord文件,并用鼠标单击,然后按OK键,测井信息显示在主窗口内的列表中 . 选取Apply键,完成测井综合信息加载。 . 点击Cancel退出窗口。 练习5.加载GMAX_demo工区地质数据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双击图1-1中的GMbase图标(见左图),弹出GMbase主窗口,然后选取File–Manage:Geology Data键,GMbase主窗口中的主菜单切换成地质数据管理项(图2-5)。 . 选取File–Open/Edit: Well Geology Data键,弹出地质数据加载对话框(图2-7)。用鼠标单击井名w1,在右边单击Formation Tops键,再按Apply键,主窗口显示区变成w1井的Formation Tops数据表格形式,当前应为空的数据表格。 . 选取File–Import: Geology Data键,弹出加载对话框。(如图2-8) . 选择Geology Data Type 为 Formation Tops. . 单击右上角...键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 . 在文件选择对话框的Directories列表中,用鼠标点击改变目录路径,直到进入$EPTPAH/demo_data/3D_demo_data/well目录,则Files列表中列出该目录下所有文件 . 在Files列表中找到well.formation文件,并用鼠标单击,然后按OK键,该井的地质分层数据显示在主窗口内的列表中 . 单击Apply键完成Formation Tops加载。 . 然后选择Geology Data Type 为 Lithology. . 选择文件well.lithology加载。 . 然后选择Geology Data Type 为 Pay zone. . 选择文件well.payzone加载。 练习6.加载GMAX_demo工区测井曲线数据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双击图1-1中的GMbase图标(见左图),弹出GMbase主窗口,然后选取File–Manage:Well Data键,GMbase主窗口中的主菜单切换成测井数据管理项(图2-9)。 . 选取File–Import Well Log Data键,弹出测井曲线数据加载对话框(图2-10) . 填写文件所在的路径和名字的共有部分$EPTPATH/demo_data/ 3D_demo_data/well/*.dat*,然后按下Filter键 . 点选要加载的井和曲线 . 在图2-10中按Apply键,片刻后听到“嘟”声,而且右下角的信息区提示信息变为Loading…successfully!,则井曲线加载完毕 . 在图2-10中按Cancel键,退出测井曲线数据选择对话框 . 在GMbase主窗口(图2-1)中选取File–Exit 键,退出GMbase主窗口 练习7.定义GMAX_demo工区层位信息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双击图1-1中的GMbase图标(见左图),弹出GMbase主窗口,然后选取File–Manage:Seismic Data键,GMbase主窗口中的主菜单切换成地震数据管理项(图2-1)。 . 选取File – Import: Horizon/Fault Data – Horizon/Fault Definition键,弹出定义层位信息对话框(图2-11) . 在Horizon/Fault Name文本区键入h1 . 选择Picking Type为Horizon. . 按下Picking Line Color旁的颜色键,弹出颜色编辑对话框(图2-12)。调节一个满意的颜色,然后按OK键 . 在图2-11中,按Apply键,完成对h1层位的定义 . 重复上述操作,再定义一个层位h2 . 在Horizon/Fault Name文本区键入F1(以下定义三个断层层位) . 选择Picking Type为Fault. . 按下Picking Line Width旁的下拉菜单键,选择一条较粗的线型 . 选择红色。 . 按下Apply键,完成对F1的定义。 . 重复上述操作,再定义一个断层层位F2 . 按Cancel键,退出定义层位信息对话框 练习8.加载GMAX_demo工区的层位数据文件 从GMbase主窗口(如图2-1)中选取File – Import: Horizon/Fault Data – Horizon/Fault Data,弹出层位文件加载对话框(图2-13) . 在最上部的选取加载的文件T1.hor.dat在$EPTPATH/demo_data/ 3D_demo_data/seis/下面 . 选择数据格式为ASCII . 选择层位名T1.hor . Project Type选3D,弹出剖面选择对话框。在剖面名列表中,用鼠标单击剖面名amp,然后按OK键,退出剖面选择对话框 . 按Preview Loaded horizon data键,弹出层位数据预览窗。从中可看到部分层位数据,检查是否正确,然后按Close键,退出预览窗. 按Apply键,完成对h1层位数据的加载 . 重复上述操作对h2、F1、F2层位数据进行加载 . 按Cancel键,退出层位文件加载对话框。 注意:层位必须在系统定义之后加载,而且完成加载后须检查每一层的加载结果。 第三章 数据准备 测井数据处理基本原理: 对测井数据进行质量检测、曲线编辑、环境校正、标准化、测井解释、矩形化等处理操作功能,以消除非地质因素对测井曲线数据的影响。 测井曲线环境影响校正: 对实际测井曲线进行环境影响校正,以消除各种测量环境影响。 对于密度测井曲线,采用逐点检验与校正方法,对密度曲线ρb进行井眼校正。其原理为:设正常井径条件下,解释井段的地层密度的下限值为ρmin ρmin = Vshρsh+(1—Vsh)ρp 式中,ρsh为解释井段的泥岩密度;Vsh为当前采样点处地层的泥质含量,它可由自然伽吗测井曲线等计算;ρp为解释井段中孔隙度最大的纯地层密度值。当ρb< ρmin时,则认为由于井径扩大或井眼不规则,致使所测的ρb<ρmin,此时,令ρb = ρmin,作为该采样点处地层密度的近似值。反之,若ρb≥ ρmin,则不变。 对声波测井曲线,设正常井眼条件下解释井段的地层声波时差的上限值为△.tmax .△tmax = Vsh .tsh+(1—Vsh).tp 式中,.tsh为解释井段的泥质声波时差值;. △tp为解释井段中孔隙度最大的纯地层声波时差值;Vsh为当前采样点处地层的泥质含量,它可由自然伽吗测井曲线等计算。 当. △t>. △tmax时,则认为由于井眼扩径影响,使所测. △t比. △tmax还大,此时令. △t = . △tmax,作为该点处的近似声波时差值;当. △t≤. △tmax,则不作校正,仍采用原. △t值。 测井曲线标准化 原始测井数据含有两种潜在的测量误差,即系统误差与非系统误差。非系统误差的消除由环境影响校正完成,而消除系统误差正是数据标准化的任务。我们采用均值方差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 设关键井标准层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和,第i个校正井标准层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和, 第i个校正井的第j个采样点处校正前和校正后的测井值分别为Xij和XCij,则 在标准层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时间漂移校正 地震波旅行时Ts与声波旅行时Ta之差称之为时间漂移,△Tf = Ts – Ta,正常时差△Tf > 0。这种时间漂移如果不给予校正,将会影响子波的提取。采用滑动时窗扫描和交互迭代拉伸对比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时间漂移校正。 练习1.测井曲线显示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如果GMbase没有被打开,则双击GMAX主控板上的GMbase图标(见左图),弹出GMbase主窗口,选择File->Well Data,将GMbase主窗口从缺省的地震数据管理窗口切换到测井数据管理窗口(图3-1)。 选择测井数据管理窗中创建井曲线显示板图标(见左图),或选择Track->Creat Track,程序将在主窗口中产生一个空白的井曲线显示窗。 然后选择Display->Display Single Well Logs(这里我们选择单井曲线显示,也可以选择多井曲线显示),或者单击主窗口中显示井曲线图标(见左图),弹出井曲线显示对话框(图3-2)。按下列步骤显示测井曲线: . 在图3-2中Select Logs栏内,我们选择Well为W4,选择Logs为AC,也可以多选,如果是顺序多选,可以按鼠标左键向下拖拉,如果是任意选择,按住Ctrl的同时,使用鼠标左键来选择,比如我们采用该方式,选择AC、GR、SP三条曲线。 . 在Display in栏内,可以选择多条曲线放在一起显示或分开显示,这里我们选择分开显示的方式。 . 在Select Geology Data栏内,可以选择在显示测井曲线的同时,显示地质数据如岩性数据、地层数据、分层数据或试油数据。在这里,我们选择岩性数据与测井曲线一起显示。 . 按OK,我们选择的测井曲线和地质信息就显示在主窗口上(图3-3)。 练习2.测井曲线标准化 . 在测井数据管理主窗口上,选择Process->Normalization->In Depth Range,弹出测井曲线标准化对话框(图3-4),该方式表示在每个指定的深度内标准化,如果选择的是Process->Normalization->In Zone,则表示是在指定的分层内做标准化。 . 在Log and Well Selections栏内,首先选择Log为AC,表示我们将对AC曲线进行标准化,然后在Reference Well内选择一口或若干口井作为标准井。 . 当我们选择好标准井后,在Process Parameters栏内,Reference Range下会自动将标准井的均值和方差统计出来,同时我们可以修改统计的起始深度值。同时各口井的统计数值也会出现在对话框下部的Note栏内(最多给出10口井的统计数值)。 . 当标准井选择和统计数值都完成后,在Process Wells选择所要处理的井。在Processing Range下,我们还可以修改处理井的深度范围,只在所要求的深度范围内对井数据进行标准化。 . 在Output Parameters栏内,给定标准化后的曲线名,如AC1,选择Save new curve to database。 . 按Apply,标准化后的新曲线将自动保存进GMAX数据库内。 . 如果没有其它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则按Cancel退出该对话框。 练习3.层位解释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如果GMstru没有被打开,则双击GMAX主控板上的GMstru图标(见左图),弹出GMstru主窗口(图3-5)。 单击GMstru主窗口上显示图标(见左图),或选择File->Display Seismic Data,弹出地震数据显示对话框,显示一条叠后偏移主测线剖面。 选择GMstru主窗口上的Interpretation->Horizon/Fault Interpretation,或GMstru主窗口上的层位解释图标(见左图),打开层位拾取对话框(图3-6),如果已有解释的层位,则已解释的层位会自动地显示在地震剖面上(图3-7)。按下列步骤开始层位解释: 按图3-6中的Help,弹出层位拾取操作帮助窗口,在该窗口内,提供了如何使用鼠标进行层位解释的详细说明。下面具体讲解操作步骤。 . 按下A键,然后将鼠标指向主窗口剖面中任一层位点击鼠标中键,则该层位被激活为当前层位,并将每个解释点显示出来。 . 按鼠标左键,产生一个新的解释点,并与当前层位的其它点相连。 . 按下R键,鼠标指向当前层位任一解释点按鼠标左键,该点被删除。 . 鼠标指向当前层位任一解释点,按住鼠标中键并拖动,然后放开,该解释点被移动。 . 按下C键,鼠标指向当前层位线中部某一个解释点按鼠标左键,当前层位被分为两段。左段仍为激活状态,右段为非激活状态。移动鼠标到右段的左端,按鼠标左键,两段层位又被接成一段。 . 按下B键,按鼠标中键,刚才的当前层位变成非激活状态。在剖面任一处按鼠标左键,产生一个新解释点,在不同位置重复几次,产生一段新的解释线。 . 按下D键,按鼠标左键,刚解释的一段解释线被删除。 . 移动鼠标到任一层位,按鼠标中键整体移动该层位。 . 在图3-6中按Save键,本次修改内容被保存到数据库。然后按Cancel键,退出层位解释对话框。 . 需要显示刚解释的层位时,在GMstru主窗口中,选取View–Display Horizon键,会弹出选择层位对话框,选择需要的层位或选择ALL,则解释过的层位显示在当前剖面上。 . GMAX系统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右键操作方式。在拾取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在解释剖面上单击右键的快捷方式,来快速地切换操作模式和操作功能。 第四章 叠前地震数据显示、分析及入射角道集生成 练习1.显示叠前地震数据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如果GMstru没有被打开,则双击GMAX主控板上的GMstru图标(见左图),弹出GMstru主窗口(图3-5),按下列步骤显示叠前地震道集数据: 单击GMstru主窗口上显示图标(见左图),或选择File->Display Seismic Data,弹出地震数据显示对话框(图4-1): . 在Seismic Selection框内,选择Prestack。 . 在Data Name框内,选择seis3D,在Type Name框内,选择amp_inc。 . 在Display Parameters框内,我们选择一条主测线来显示。选择Inline,在Inline输入框内,我们输入398或用鼠标将滑动条拖到398处,其它参数保持缺省。 . 按Apply,我们就可以在GMstru主窗口中看到Inline398测线叠前道集的显示了(图4-2)。 . 在图4-1地震数据显示对话框内,我们还可以改变各种不同的输入参数来显示,在对话框内,程序提供了三种限制参数:CDP范围、时间范围和入射角范围。 .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图4-2地震数据显示对话框中Display Parameters框内为Xline,来显示横测线的叠前道集。 练习2.显示叠后地震数据 单击GMstru主窗口上显示图标(见左图),或选择File->Display Seismic Data,弹出地震数据显示对话框(图4-3)。 . 在Seismic Selection框内,选择Poststack。 . 在Data Name框内,选择seis3D,在Type Name框内,选择amp。 . 在Display Parameters框内,我们选择一条主测线来显示。选择Inline,在Inline输入框内,我们输入398或用鼠标将滑动条拖到398处,其它参数保持缺省。 . 按Apply,我们就可以在GMstru主窗口中看到Inline398测线叠后剖面的显示了(图4-4)。 . 在图4-4地震数据显示对话框内,我们可以改变输入的CDP范围和时间范围来显示。 .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图4-4地震数据显示对话框中Display Parameters框内为Xline来显示横测 线剖面、改变为Well-tie来显示连络线、改变为T-slice来显示时间切片、改变为H-slice来显示沿层位切片。 叠前地震数据管理 GMAX系统可同时管理叠前和叠后地震数据,包括方位角、入射角、偏移距道集数据管理。地震数据管理系统能交互地或批量地从磁盘读取地震数据,加载数据到系统内部地震数据库中,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日常维护,如提供了地震数据和测线位置的加载、浏览、地震测线位置编辑、地震数据处理(如抽共入射角道集、共方位角道集、共偏移距道集等)等功能,以及将内部格式的地震数据按标准SEGY格式输出的功能。 GMAX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叠加处理功能和方位角分析功能。 GMAX系统中方位角的定义:正北方向为0度,顺时针方向变化到360度,回到正北方向。由于方位角的对称性,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0~180度的方位角即可,而180~360度的方位角则对称折叠到0~180度中来。GMAX系统在加载叠前道集数据时,会自动根据道头中的炮点和检波点XY坐标来计算各方位角。 一般来说,GMAX系统要求输入的叠前CDP道集经过了叠前偏移,这样可以在随后的处理中更为方便有效。但叠前偏移一是成本高,二是技术要求高,考虑到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一条有效的推荐方式,即在GMAX系统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叠前属性数据,如共入射角道集、共方位角道集、共偏移距道集等数据体,然后输出到外部的处理系统中,分别进行叠后偏移处理,数据体偏移处理完成后,再输入到GMAX系统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工作。GMAX系统也提供了这样的功能,即将多个叠后数据体合并成一个叠前数据体。 练习3.偏移距叠加数据提取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如果GMbase没有被打开,则双击GMAX主控板上的GMbase图标(见左图),弹出GMbase主窗口,选择Utility->View Seismic(CMP) Layout,弹出叠前地震数据方位角和偏移距分析管理窗口(图4-5): . 在Prestack Data Selection列表中,选择seis3D.nmo_cdp,则该叠前数据体的炮线、接收线、覆盖次数、偏移距、方位角等基本信息以直观图形显示。 . 选择Utility->Seismic Data Stacking,弹出叠前地震数据叠加对话框(图4-6),按下列步骤分析: . 在Processing Parameters一栏内: Super Bin Size in Inline(m)表示测线方向(线距)的超面元大小; Super Bin Size in Xline(m)表示CDP方向(道距)的超面元大小; Starting Azimuth表示起点方位角数值; Ending Azimuth表示终点方位角数值; Starting Offset表示起点偏移距数值; Ending Offset表示终点偏移距数值; . Mean Square Stack Weight表示均方根叠加的权系数(用n表示)。 在给定时间覆盖次数为p时,缺省的叠加结果被√p所除,这是我们所常说的均方根叠加。而该权系数可以修改: 当n=100时,为标准模式(缺省),它假定叠加振幅完全由随机噪音所决定,叠加结果被√p所除; 当n=0时,假定叠加振幅完全由信号组成,叠加结果被p所除; 当n=0~100时,叠加道由下面公式计算得到的值所除: . 在Output Parameters中,填写输出的文件名,如stack等。 . 按Apply,GMAX系统开始执行叠加计算。 . 当使用缺省值叠加时,叠加的结果就相当于我们在常规处理中的叠加结果。 . 对于AVO分析来说,要求至少有三个数据体,才可以进行梯度分析。对于图4-6中实例来说,我们选择偏移距范围分别为200m~600m、600m~900m和900m~1200m进行叠加,叠加后偏移距的值取中间值,如本例中,我们可以认为叠加后的偏移距分别为400m、750m和1050m。 . 在进行偏移距叠加时,一般地,我们不考虑在超面元状态下叠加。 练习4.角道集叠加数据提取 单击图1-1软件主面板中左下角Current Project:右侧选件,软件会列出所有已建立的工区,在工区列表中选GMAX_demo。 如果GMbase没有被打开,则双击GMAX主控板上的GMbase图标(见左图),弹出GMbase主窗口,选择Utility->Offset to Angle Transformation,弹出叠前地震数据角道集叠加管理窗口(图4-7),按下列步骤实施叠加处理,叠加出来的角道集数据仍为叠前属性: . 在Data Selection框内,选择3D CMP Data栏内的seis3D.nmo_cdp,在Stacking Velocity栏内,选择seis3D.vel。 . 在Processing Parameters栏内的参数可以保持,不用修改。 . 在Output Parameters栏内,Number of Angle表
本文档为【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描述软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378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0-13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