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第三章 科技文体

10-第三章 科技文体

举报
开通vip

10-第三章 科技文体null第三章 科技文体第三章 科技文体null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般认为科技英语可以泛指一切有关科学和技术的书面语和口语,大致可分为七类,其中包括: 一、科技著作、科技论文和报告、实验报告和方案; 二、各类科技情报和文字资料; 三、科技使用手册的结构描述和操作规程; 四、有关科技问题的会谈、会议、交谈的用语; 五、有关科技的影片、录像等有声资料的解说词; 六、科技发明...

10-第三章  科技文体
null第三章 科技文体第三章 科技文体null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般认为科技英语可以泛指一切有关科学和技术的书面语和口语,大致可分为七类,其中包括: 一、科技著作、科技论文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实验报告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二、各类科技情报和文字资料; 三、科技使用手册的结构描述和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下载怎么下载操作规程眼科护理技术滚筒筛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 四、有关科技问题的会谈、会议、交谈的用语; 五、有关科技的影片、录像等有声资料的解说词; 六、科技发明、发现的报道; 七、科学幻想小说。(刘宓庆.1998∥325;陈新.1999:230) 不过也有人认为 (黄振定.2001) 科技类文字,还应该包括商务和法律文书及应用性文本等非文学非人文学科类的、非编译非摘译的笔译。可见科技文体至今也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又严格的界定。 本章选用的单元为一般性科普文章、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普及读物。null原文来源:本单元选自英国L.G.Alexander编New Concept English第4册第56课The Age of Automation。 译文来源: 译文l来自《新概念英语》[课文中译本:1~4],黄次栋等译,1982,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 译文2来自《新概念英语》[英汉对照本],张德富等译注,1986,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3> 译文3来自《新概念英语》[英汉对照],陆英士、韩益译,1988,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语体特征与翻译策略语体特征与翻译策略 篇章 本单元为一般性的 (非专业类的) 科普文章,属于语域中的正式语体。科普文章的任务是叙述事实和论证推断,因而要求言简意明;同时也强调摆脱科技文体的因袭文风 (stereotype),力求洗刷科技文章的枯涩与沉闷感 (dullness and heaviness),使文章更具可读性。null<2> 句式 含有复句或并列句的长句仍然占大多数,本单元只有四个简单短句。科技英语的时态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在十六种时态中,本单元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仅仅涉及五种时态,出现率依次为: 现在一般时二十三次; 现在完成时六次; 现在进行时五次; 过去一般时两次; 将来一般时一次。 由此可见,现在时、尤其是现在一般时是科技文体的主要时态。因为,在阐述某一现象或表达某一科学定义、原理时,一般性叙述(general statement) 是具有无时间性意义的(timeless),这样便于排除任何与时间牵连的误解。null<3> 语义 科技文体的语汇特征是: (1) 常用语汇的专业化。 (2) 同一词语语义的专业化。 (3) 语义的专一。 (4) 词缀使用率高。这几个特征在前面单元中都已经涉及。 本单元则重于科普,文体学上也称之为科学散文 (scientific prose)。除了不同程度地具备上述特征之外,语义的名词化 (nominalization) 也是其中的显著特征之一。名词化倾向主要是指广泛使用能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如本单元中的 explosion,bondage,mobility,conquest,automation,development,extension,transportation,telecommunication,mechanization,generation,transmission,observation,implication,direction等; 或起名词作用的非谓语动词,如本单元中的 living,creating,thinking,decision-making,far-reaching等。 因为,科技文章的任务是叙述事实和论证推断,要求言简意明,而名词化可以使语言结构简化。null<4> 翻译策略 科普文章中新出现的有关概念,译语的措辞仍然需要考究。如原文physical mobility及intellectual mobility是一对相互呼应的新概念,“人体机动性”及“智力机动性”似乎比“物质的机动性”及“智力上的机动性”或“人体流动能力”及“智力流动能力”更加达意和容易接受。 在对句子作深层结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时候,注意词汇意义、语法关系和主题关系这三个互相制约的层次仍然是关键的一步。 比如像there + be这样一些变式句型,expectation of life等一些固定搭配,主语的省略以及副词、定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的制约关系等,如果分析不透彻,就会造成误译或病句。nullIV 比较分析与译法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come to pervade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and, as a result, society is changing at a speed which is quite unprecedented. There is a great technological explosion around us, generated by science. 译文l 科学与技术已经开始浸透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结果则是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在我们周围由科学导致了一个伟大的技术爆发。 译文2 科学和技术已经开始渗透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结果,社会正以空前的速度改变着。科学在我们周围引起了技术爆炸。 译文3 科学和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结果,社会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由科学所引起的技术爆炸在我们周围发生。null14.1 变通:转换(句式) 句式转换的基本作用机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原语与译语句子的各种变式都很多,各式句子的对应转换很难说具有某种一成不变的对应句式及作用机制。一般说来,句式转换是出于句法结构、惯用法、行文中的表达方式和语感上、情态上的要求。 语用功能常是转换的基本作用机制。 null根据句子转换机制,三种译文对原文“There is a great technological explosion around us, generated by science.”一句的理解与表达似乎可以再商榷。 英语there + be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变式句,它以引导词there (由副词there变来)开首,后接be的各种形式,再后才是主语,主语之后又常有表地点和时间状语。 原句如果不用变式there + be而用常式结构表示,那么可以表述为SVC名词主语句:A great technological explosion generated by science is around us. (另外great一词也许理解为large in amount or degree非常的更恰当,而不一定指of excellent quality or ability伟大的。)根据这个深层结构的推导,译文l与原文语义有出入;译文2有明显不妥;译文3的语言(句式)风格也略有偏差。下面利用句式转换机制的改译也许更能够体现原文语义及风格: 由科学导致的大量的技术爆炸弥漫在我们周围。null (2)This explosion is already freeing vast numbers of people from their traditional bondage to nature, and now at last we have it in our power to free mankind once and for all from the fear which is based on want. 译文l 这个爆发已经把大量的人从传统的受自然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而现在我们终于有力量一劳永逸地把人类从基于缺乏所产生的恐惧中解放了出来。 译文2 这爆炸正在把数目庞大的人们从传统的自然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今我们已经终于能化科学技术为力量,一劳永逸地使人类彻底摆脱基于贫困的恐惧。 译文3 这种科技爆炸已经在把为数众多的人从传统的自然枷锁中解放出来,于是我们现在终于有力量一劳永逸地把人类从因贫乏而产生的恐惧中解放出来。null14.2 创新:时态 原文is already freeing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其中又插入了一个副词already,表示“已经”。 译文1的表达为“已经把……解放了出来”, 译文2为“正在把……解放出来”, 译文3为“已经在把……解放出来”。 不难看出,译文3的顺译最贴近原文。但是译文3的这种表达在汉语中却是一种创新。 在汉语思维中,时间模糊度很大,缺乏从精确意义上与英语对应的时态形式,因此总是以词汇手段表示时态范畴。 汉语时态一般是单项时间概念,如“现在”、“将来”、“过去”、“已经”、“正在”等。正因为如此,对于原文所表达的两项时间概念“已经”和“正在”,译文1只表达出了“已经”一项,译文2也只是表达出了“正在”一项,而译文3的“已经在”包含了原文“已经”和“正在”这两项时间概念。译文3的顺译带有创新意识,其表达也是可以接受的。null(3)Now, for the first time, man can reasonably begin to think that life can be something more than a grim struggle for survival. 译文1 现在人可以第一次有理地开始相信生活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艰苦的斗争。 译文2 现在,人类第一次有理由开始认为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痛苦挣扎。 译文3 现在人类第一次开始能够有理由地认为生活并非仅仅是一场为了谋求生存而进行的严峻斗争。null14.3 直译:陌生化的状语 原文man can reasonably begin to think中的reasonably是修饰谓语动词begin的方式副词。 译文l、2都是这种理解,并采用直译的手段将这个副词处理为一个副词性短语,去修饰谓语动词begin。不难看出,译文l、2的直译,使译文带有一定程度的陌生化味道,原因就在于谓语动词“开始”前面有两个状语——“第一次”和“有理由(地)”。 译文3读起来似乎比译文1、2更顺,两个状语——“第一次”和“有理由(地)”被分别安置在两个动词(开始/认为)前面,使得状语与动词靠得更紧密,这种处理是很符合汉语传统表达的。但是问题在于:译文3的这种归化性处理,使得译文本身的部分信息与原文不合,即原文修饰谓语动词begin(开始)的reasonably被换置成为宾语to think (认为)的修饰语。 这种换置,虽然从翻译语言本身的角度来看也是流畅通顺的,但是却改变了原文副词与被修饰语之间的关系。由此看来,译文l、2“有理由地开始相信/认为”这种直译虽然显得有点陌生——事实上也没有陌生到难以接受的地步——但对原文表达得确切,因此还是可取的。 null (4) Even in this elementary effort millions of human begins each year die unnecessarily and wastefully from hunger, disease, or flood. 译文1 即便是在这种基本的努力之中,每年都有千百万人不必要地和无谓地死于饥馑、疾病或洪水。 译文2 甚至在这种起码的谋生努力中,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每年无谓地和痛惜地死于饥饿、疾病或水灾之中。 译文3 即使是在这种基本的努力中,每年还是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不必要地、无谓地死于饥饿、疾病或洪水。null14.4 创新:语汇 像unnecessarily及wastefully这样的副词,英语都是“形容词+1y”结构;与此相应的汉语副词“不必要地”及“无谓地”,也是“形容词+地”结构。 就汉语本身而言,这两个副词(或一些类似的副词)是很难被汉语本土人士首先使用的,因为这与汉语某些语汇搭配上的不习惯或者陌生有关,如“必要”、“无谓”这两个词,通常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的;如果作为副词使用,便会产生一种不习惯或者说陌生。 尽管如此,在面对翻译的时候,汉语显示了它的宽容与灵活,通过直译,汉语由此而丰富了自己的语汇系统,增加了一些新的表达方式与搭配,这就是汉语的创新,也是汉语的生命力之所在。null(5)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instance, one man on the land produces more than enough food to feed fifteen men in the cities, and in fact, there is a surplus of food grown even by this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American labour force. 译文1 例如,在美国一个农民所生产的食物足够供给城里十五个人的食用而有余,而事实上就是这么一小部分的美国劳动力所生产的粮食还有剩余。 译文2 例如,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生产足以供城市15个人的食物,而事实上,即使这小部分的美国劳动力亦形成了粮食的过剩。 译文3 例如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所生产的食物超过十五个城市居民的食用所需,而且即使只是美国劳动力的一小部,事实上所生产的食物已经过剩。null14.5 结构歧义:不定式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少数语言结构引起的歧义都是可能发生的如英语的不定式。英语不定式可以作定语、状语和宾语,其结构形式都可以表述为 “主语+谓语动词+名词+不定式”。 (当然,不定式状语也可以用于 “主语+谓语动词+不定式”结构; 不定式宾补也可以用于 “主语+谓语动词+代词+不定式”结构) 不定式作定语时,位置在被修饰词的后面;不定式作状语时,可以表示目的、结果或原因;不定式作宾语时,常常位于宾语之后。 如:(张道真,1992:234~242)nullEg. [1] We need someone to help with typing. [2] Have you got enough room to seat all of us? [3] I'll get someone to repair the recorder for you. 这三句中的不定式被认为是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因此三句的语义是有所不同的。句[1]中的不定式结构to help with typing被认为是someone的后置定语。但是实际上仅仅从不定式结构上来判断,我们有时很难说[2][3]两句中的不定式就不具有后置定语的语法功能, null因为三句同样都可以扩展成定语从句: [1a] We need someone who can help with typing. [2a] Have you got enough room that can seat all of us? [3a] I'll get someone who can repair the recorder for you. 另外,像句[1]中的不定式,有时也很难判断说它不具备像句[2][3]中的不定式功能(如表示宾补或目的状语)。所有这些歧义,都是因为语法结构形态的相同造成的。这种歧义也同样反映在翻译里。对one man on the land produces more than enough food to feed fifteen men in the cities句中的不定式的理解与翻译,三种译文的倾向应该说有点不一样。译文2理解并翻译成为定语;译文1、3理解并翻译成为宾补,其原因就在于上面所分析的那种情况,即不定式具有多种语义功能。null (6) We have considerably extended our expectation of life. 译文1 我们估计寿命已经大有提高。 译文2 我们已经在相当的程度上延长了我们的 平均寿命。 译文3 我们的估计寿命已经延长。 14.6 误译:固定搭配 原文expectation of life为固定搭配,也可以表述为life expectancy,意思是the average number of years that a person is expected to live平均寿命。除译文2之外,其他都为误译。null(7) We have enriched our lives by creating physical mobility through the motor-car, the jet aeroplane, and other means of mechanical transport; and we have added to our intellectual mobility by the telephone, radio, and television. 译文1 我们通过汽车、喷气式飞机以及其他的机械运输工具创造了物质的机动性,从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以电话,无线电和电视加强了我们智力上的机动性。 译文2 通过汽车、喷气飞机和其他运输手段创造了人体的机动性,从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由于有了电话、无线电和电视,我们增加了智力的机动性。 译文3 我们通过使用汽车、喷气式飞机和其他机械运载工具而创造出人体流动能力,从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使用电话、无线电和电视,从而增强了智力流动能力。null14.7 创新:语汇 英语中会经常出现一些新概念或新术语,尤其是在科技文体中,这使得我们在翻译时要具有创新意识。为了使创新获得成功,翻译时应该尽量从各个方面考虑全面。 原文physical mobility及intellectual mobility是一对相互呼应的新概念。 译文l表达为“物质的机动性”及“智力上的机动性”; 译文2为“人体的机动性”及“智力的机动性”; 译文3为“人体流动能力”及“智力流动能力”。 相比之下,译文l的“物质”与“智力”相对应不如译文2、3的“人体”与“智力”这一对概念更对应,一则是“物质”一词与原文语义不对应,因为physical在这里的意思是of or concerning the body身体的,而不是of or concerning matter or material things物质的。二则是在概念上不如译文2、3的“人体”与“智力”这一对概念更对应。就mobility一词而言,译文1、2的“机动性”比译文3的“流动能力”可能更贴切一些。 null14.8 病句:因主语残缺 译文2是一个病句。译文2的整体句子结构原本应该是:“通过……我们创造了……;由于……我们增加了……”但是由于谓语动词“创造”前面的主语的空缺,使得“通过汽车、喷气飞机和其他运输手段创造了人体的机动性,从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一句成为一个病句,因为介词结构“通过汽车、喷气飞机和其他运输手段’’不能成为句子的主语。 在译者的潜意识中也许是将与原文we对应的“我们”省略去了,因为汉语的传统的确是常常省略去主语,但是省略也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 另外,即使是从原文“We…and we…’’这样一种排比的句式风格上来讲,译文2“通过……( )创造了……;由于……我们增加了……” 这样的表达格式也与原文句式风格不吻合。无论怎么说,译文1、3比译文2更贴近原文。null(8)Not content with these advances, we are now thrusting forward to the stars, and the conquest of space no longer strikes us as Wellsian or Jules Vernian. 译文1 我们并不满足于这些进展,我们现在正在走向星球,而对于空间的征服也不再使我们觉得是韦尔斯或朱尔斯·维恩所写的幻想小说那样的了。 译文2 不满足于这些先进成就,我们现在正向星球挺进,征服宇宙已不再像威尔斯或朱尔斯·贝尔纳的作品那样使我们吃惊了。 译文3 我们并未满足于这些进步,现在正在向星球挺进,而征服宇宙空间已不再使我们感到是威尔斯或儒勒·凡尔纳小说中的幻想了。null14.9 人名的译名 Jules Verne (儒勒·凡尔纳,1828—1925)法国小说家,写了五十七部科幻小说。Herbert George Wells (威尔斯,1866—1945)英国科幻小说家,被认为是儒勒·凡尔纳的继承者。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作品早就通过翻译被介绍到了中国,关于这一点只要查阅过中文版的英国或法国文学史就知道。null除译文3外,译文1、2对原文人名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自己的译法。对于那些已经定型的外国人名最好不要随意变更,的确认为需要重译的,现在比较提倡的是在中文译名之后将原名附在其后的括号里,以免引起读者的歧义或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在有的场合下(如学术论文里),可以直接用外国人原名;或者将原名附在括号里,即使在现今的报刊里我们也可以常见列这种处理方式,如: [1] 威顿(Witten,又译为威腾或魏廷)是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李虎军、朱也旷《被冷落的“当代牛顿”》《南方周末》2002-09-05) null14.10 “名词① + of + 名词②”结构 句中the conquest of space是一个 “名词① + of + 各词②” 结构。 需要注意,虽然of前后的名词可以表示多种语义关系,但是在the conquest of space短语中,名词①与名词②关系应该是动宾关系,这一点从含有他动性的conquest一词中也可以看出。 所以,译文2、3将这个短语翻译为“征服宇宙”是贴切的。 译文l翻译为“对于空间的征服”就是把 “of + 名词” 结构当成了第一个名词的修饰语,即定语,虽然深层的逻辑语义也是动宾关系。 但是比较而言,译文2、3的处理在语言信息及简约的风格上更接近原文。null(9)And with advent of the new phase of technology we call automation, we have the promise both of greater leisure and of even greater material and intellectual riches. 译文l 随着我们称之为自动化的技术新阶段的到来,我们可望享有更多的闲暇和甚至更大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财富。 译文2 随着我们称之为自动化技术的新阶段的来临,我们有希望既享有更为悠闲的生活,又得到更为巨大的物质及精神财富。 译文3 而随着我们称之为自动化的技术新阶段的到来,我们可望享有更多的闲暇和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null14.11 炼词 原文greater leisure and of even greater material and intellectual riches,译文3译为“更多的闲暇和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与原文一样的准确与简洁。相比之下,对原文greater一词的翻译,译文l的“更大的”、译文2的“更为巨大的”,都不如译文3的“更丰富的”准确;对原文leisure一词的翻译,译文2的“悠闲的生活”,不如译文l、3的“闲暇”的准确与简洁,因为人们有“闲暇”,不一定等于会去过那种“悠闲的生活”,人们可能会利用这种“闲暇”去做一些并不“悠闲”的事情,因此这种生活不一定就是“悠闲的生活”。null (10) We shall need to apply ou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to literally every aspect of our society, to our commerce, our industry, our medicine, our agriculture, our transportation. 译文1 我们还需要把我们的科学和技术资源应用于我们社会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应用在我们的商业上,我们的工业上,我们的医药上,我们的农业上,我们的运输上。 译文2 我们需要把科学技术资源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应用于商业、工业、医药、农业和交通运输中。 译文3 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科学技术资源切实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运用于我们的商业,我们的工业,我们的医疗事业,我们的农业,我们的交通运输事业。null14.12 误译:副词 原文literally在这里是exactly的意思,修饰谓语动词apply。译文3 “切实地运用” 一语,准确地体现了原文语义。而译文1、2将literally理解为一个与every aspect发生修饰关系的副词,翻译为“几乎每一个方面/领域”。 这种理解与翻译显然与原文不合。 第一,literally没有“几乎”的意思; 第二,every是个不定代词,表示“每一个”的意思时,虽然只能作定语用,但是它本身没有被副词修饰的功能。 因此译文l、2对原文literally一词的翻译为误译。null (11) It is fascinating and encouraging 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mmense process, a process in which man appears all the time to be engaged in the act of creating an extension of himself. 译文l 观察这种伟大过程的发展是令人感到神往和鼓舞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似乎一直都在从事使人本身得以延伸出去的创造性劳动。 译文2 看到这个巨大进程的发展是迷人的和令人鼓舞的,在此进程中,人类似乎自始至终投身于开拓自身新天地的运动中。 译文3 观察这一巨大过程的发展不禁使人神往、感到鼓舞;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似乎在不断地从事于创造自身的延伸物。null14.13 变通:转换(逗号为分号) 原文是一个主从复合句,其主句为 It is fascinating and encouraging 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mmense process, 定语从句(in which一句)被包含在同位语a process之中。这个同位语a process有起到强调并进一步补充说明、解释this immense process的作用。 因为这种形式的用法为汉语空缺,所以翻译时需要在断句时调整一下标点符号。译文l、2在同位语处使用的是逗号,而译文3为分号。相比之下,译文3的分号比较妥当。这是因为在并列句中,用分号来分隔并列句中的第一层分句容易使句际关系清楚明了、尤其是当第一层分句内部本身用逗号的时候。null14.14 变通:转换(句式) 原文It is fascinating and encouraging 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mmense process是一个SVC动词主语句的变式。 其中不定式短语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mmense process是句中真正的主语,it为形式主语。 因此这句也可以还原为常式句: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mmense process is fascinating and encouraging.三种译文都对原文进行了句式转换,翻译得简洁明了,与原文吻合。null14.15 炼词 原文to be engaged in the act of creating an extension of himself一语, 译文l为“从事使人本身得以延伸出去的创造性劳动”; 译文2为“投身于开拓自身新天地的运动中”; 译文3为“从事于创造自身的延伸物”。 to be engaged in the act of…可以直译为“从事……劳动/活动”,如译文1、3。译文2“投身于……运动”与原文语义有出入。 另外,原文creating an extension of himself一语,译文l表述得既不够简洁又不够准确;译文2的“开拓自身新天地”,也显得太过于发挥;译文3“创造自身的延伸物”,似乎比译文1、2表述得更贴切与简洁一些,尤其是将抽象名词extension引申为具体名词“延伸物”这种处理。null (12) He is extending his eyes with radar; his tongue and his ear through telecommunications; his muscle and body structure through mechanization. He extends his own energies by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power and his nervous system and his thinking and decision-making faculties through automation. 译文1 人以雷达延伸他的眼睛;以电讯延伸他的舌头和耳朵;以机械化延伸他的肌肉和身体结构。他以动力的产生和传送来延伸他自己的精力,以自动化来延伸他自己的神经系统以及他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译文2 人类借助雷达来扩大视野;借助电讯来言谈听闻于千里之外;借助机械化来弥补人类肌体的短处。人类通过电力的生产和输送来增加自身的力量;通过自动化扩展了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并扩展了人类思维和决断的才能。 译文3 人类用雷达来延伸自己的眼睛;通过电讯来延伸自己的舌和耳;通过机械装置来延伸自己的肌肉和身体结构。人类用电力的发生和输送来延伸自己的精力,通过自动化来延伸自己的神经系统和自己的思维、决策能力。null14.16 呼应 原文有个重要动词extend,这个词与前面提到的an extension of himself有语义上的联系或呼应。译文l、3都注意到了这个词,并直译为“延伸+宾语”结构,以示前后呼应,因而使得译文在语篇意义上更具有整体的连贯。译文2在前面就没有很好地处理extension一词,因此在这里面对extend时,也无法树立语篇呼应的意识,从而只能不确切地处理为其他。null14.17 创新:泛指的代词 原文中的代词he/his都是泛指人类,并非指特定的某一个。 译文1在将句首的第一个he译为泛指意义的“人”之后,其他的he/his都相应地直译为“他/他的”。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他”一般只用来称男性;“他”可以用于泛指,但只是在性别不明或者没有区分性别的必要时。译文l的“他/他的”显然是一种创新的用法,虽然这种用法还没有普遍使用开来。如果要避免英语he/his在翻译语言中的直接影响,那么就可以像译文2、3那样,用名词“人类”或代词“自己/自身”来对译he/his。null(13)If this observation is accurate, as I believe it is, the implications are far-reaching. 译文1 如果这种观察是正确的话,就像我认为是正确的那样,其含义是深远的。 译文2 如果这个见解正如我所自信的那样是正确的话,其意义是深远的。 译文3 如果这一论断是正确的话,我认为它是正确的,其含义是深远的。null14.18 汉字规范:“象”与“像” 由于历史的原因,汉字在使用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象”与“像”是其中一种。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简化汉字总表》时取消了以“象”代“像”的规定,也就是恢复“象”和“像”原来的分工。“象”和“像”用法上有些地方容易相混,特别是在图形、形状这一义项。根据汉字简化以前的使用习惯,并参考有关辞书,将这两个字在易混义项的分工,用列举例词的办法,表达如下:null象,形状,样子:~表/~征(徵),~尊,表~, 抽~,观~,旱~,幻~,迹~,假~。 像, ① 比照人物做成的图形:~片(=相片), ~素, 雕~,佛~,负~,画~,腊~,录~, 偶~,群~,人~,摄~,神~,声~,实~, 塑~,铜~,头~,图~。 ② 相似:好~/活~/如~/相~/四不~/ ~那么回事/ ③ 比方,如同:~小李这样的人才真难得/他真胆 小,~小狗、小猫这样的动物都怕/~圆明园这 样的地方,可以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据此, 译文1中的“象”应该修改为“像”。null(14)It might be reasona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direction of mod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owards the creation of a series of machine-systems based on man as a model. 译文1 也许我们有理由可以得出结论说,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方向是趋向于以人作为样本,创造出一系列机械系统来。 译文2 这将有理由得出结论,即现代科学技术的方向是朝着以人类本身为模特儿创造一系列机械系统。 译文3 我们很可能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创造一系列以人为原型的机械系统。null14.19 创新:前置复指代词 相对英语而言,汉语很少使用代词,即使使用代词,也是将代词置于所指代的成分之后。 但是在英语或英语翻译语言的影响下,这个复指代词现在有时还使用在被指代的成分出来之前,如句[1]。 如果按照比较传统的用法,这个代词一般用不定代词“一个”,如句[2]。 这种新式的用法也可以与传统用法结合起来,如句[3]。nullEg. [1] 中国大部分肿瘤病人都在重复这样的故事,先是用廉价的、 国产的、毒性可能跟农药差不多的化疗药物,然后眼看着 体力不支,化验单上的数字直线下降,满头黑发一夜枯 尽,然后,遵医嘱去医院门口的药店或是某公司购买辅助 药物,止呕吐的、升白细胞的、增强体质的,它们都有一 个特点:量少价高。 (陆幼青《生命的留言》) [2] 年轻记者问我一个问题:哪个更重要——事业? 还是情? 包括乡情、友情、亲情、爱情。(舒乙《情似根》) [3] 在路上,车又经过这样一个地方:四山环绕,又高又黑, 山下溪水潺潺,像在朝鲜的山中。(方令孺《在山阴道上》) 三种译文对原文动词conclude都作了变通性处理,处理为“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动宾结构,但是译文2表达为“这样的结论”——此为新式用法,因为其中使用了前置复指代词。null14.20 结构歧义:过去分词 在…is towards the creation of a series of machine-systems based on man as a model一语中,过去分词短语结构based on man as a model很可能会引起两种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会引起歧义。先看三种译文。 译文l相应的表达是“是趋向于以人作为样本,创造出一系列机械系统来”, 译文2为“是朝着以人类本身为模特儿创造一系列机械系统”, 译文3为“是创造一系列以人为原型的机械系统”。 译文3是将based on man as a model理解为名词machine-systems的后置定语,汉译后为名词“机械系统”的前置定语——这是一种理解与表达;译文l、2是将这个短语变通性地理解并表达作为动词“创造”的修饰语。比较分析起来,译文3应该是更贴近原文一些,虽然译文1、2的变通也是可读的。
本文档为【10-第三章 科技文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078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5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10-12
浏览量: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