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

举报
开通vip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 王江 编著 目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专题三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四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专题五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国共关系 专题六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专题七 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和思想解放) 专题八 世界经济现代化 专题九 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 专题十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主要国家特定时期的外交政策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行政、选官、监察和法制、文化专制、疆域) 总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总论:中央集权制度(专制...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
高中历史专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复习讲义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 王江 编著 目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变迁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专题三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四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专题五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国共关系 专题六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专题七 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和思想解放) 专题八 世界经济现代化 专题九 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 专题十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主要国家特定时期的外交政策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行政、选官、监察和法制、文化专制、疆域) 总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总论: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专制主义:皇帝专断独裁,皇位终身世袭; ②中央集权: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 ③二者关系:凡皇权加强之时,也是集权有效之时。始终贯穿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皇权与相权。 ④认识:该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对君主专制的认识(以明、清为例):君主专制的加强,有利于纠正前朝弊病,提高行政效率。但其消极作用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中西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对中央集权的认识(以北宋为例):从权、钱、兵入手,权归中央,避免了兵变割据,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但“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进步性:维护统一;组织工程建设;促进交流(中原与边疆、中外交流)、抵御侵略(明:戚继光抗倭;清;中俄雅克萨之战,签订平等的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消极性: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抑制科研(如八股文、文字狱);皇权暴政、官场腐败;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中央: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地方: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1、中央行政制度 ①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承秦制,开创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新局面。 ②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沿用。(三省:尚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省掌行政,领导六部;中书省掌政令草拟;门下省掌政令审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制约;六部尚书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③宋承唐制,亦又甚焉,分化事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 ④元朝;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⑤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清初(顺治年间)设内阁,置六部,受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康熙→乾隆: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相互制约;雍正时,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皇帝大权独揽,标志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认识:中央行政制度演变,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逐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其实质是封建专制的逐步加强。 相关问题 Ⅰ.三省六部制影响(评价): ①创立于隋,完善于唐,是古代官僚制度成熟的标志。这一制度为后世基本沿用; ②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 ③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繁荣; Ⅱ.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区别: ①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集行政、军事、监察于一体,家国不分;三省六部是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②前者丞相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权力单一,相互制衡;六部尚书由尚书省宰相领导,分工明确。 2、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形成于奴隶社会时期的西周,以井田制为基础,受封诸侯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的独立性,其义务是向周王纳贡,拱卫王室。作用:扩大了西周疆城,加强了井田制,维持了诸侯国的相对独立。 (2)郡县制:战国时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宰任免,不能世袭,在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郡县制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郡国并行制:汉初为维护刘家于下,实行郡国并行制,同姓王侯在地方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尾大不掉。汉武帝颁“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二者作用?) (4)行省制度:为加强对辽阔疆土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隶属中书省,行省长官称“平章政事”,行省制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后世沿用。明初废行省,设三司,但基本保留行省制度的架构,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清朝设有25个省级行政区。 认识: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日益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察和考核。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沿革 (1)奴隶社会:官位均由贵族、大夫和士以血亲世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战国时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触及了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 (3)汉代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征召。以察举为主,前期重“孝”、“廉”(即德才兼备);后期看重门第、族望,由此形成门阀士族;三国曹操“唯才是举”。 (4)科举制:意即分科选拔官吏。历朝所开科目虽多,但士人所趋,唯 “进士”科。北宋王安石开设“明法科”,清末戊戌变法开增“经济特科”(云南历史上唯一状元袁嘉谷即中此科)。 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实行。隋文帝开科取士,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代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太宗时以进士、明经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玄宗任用高官主考。北宋发展:科考分乡试、省试(明清称会试)、殿试三级,省试由礼部主持,殿试是省试的复试,由皇帝主持,举人通过殿试称为进士,也叫“天子门生”;科目减少,名额增加,实行糊名法;王安石变法时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明清:以八股取士,趋于僵化,1905年清末新政正式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创立的意义: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扩大了官吏来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因此,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认识:(1)古代选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由血缘、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趋向公平、客观;(2)历代统治者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完善和严密,目的在于将社会各阶层的人吸引到封建官僚体系中,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体权制度;(3)科举制在唐宋时,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日趋僵化(联系《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对科举制的讽刺),但在近代被西方借鉴,成为今天的公务员制度。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法制 1、监察:秦朝设御史大夫监察中央官吏;汉代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北宋派通判监督知州;元朝设立御史台;明朝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和司法,同时,明朝还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监视官民,充当“秘密警察”。 2、法制:战国韩非提出“以法为本”、“法不阿贵”的思想,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秦朝建立后,颁布《秦律》体现地主阶级的意志;北宋时将死刑核准权收归中央;明朝初年,制定《大明律》,主张“重其重罪、轻其轻罪”(体现罪刑一致原则,是法制的进步),增加经济立法,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对法制建设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增加经济立法,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对法律建设的反映。 四、文化专制政策 秦: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西汉:提倡大一统,神化皇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明: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培养奴仆。清:大兴文字狱。 五、辽“蕃汉分制”(汉人任南面官,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契丹人任北面官,管理契丹人。实质是阶级统治。)、金“猛安谋克”、后金“八旗制度”(女真族兵农合一、军政合一制度,促进其封建化。) 六 五、中国古代疆域变迁: 长城一带 秦朝: 陇西 (临)大海 (濒)南海 唐朝: 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 咸海 大海 南海 清朝: (接)西伯利亚 (包)南海诸岛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力(劳动工具) 春秋:开始使用铁农具 战国: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 唐朝:曲辕犁的使用,解放了农业劳动力,提高耕作效率,扩大耕地面积 2、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桔槔(汲水工具 中原);芍陂(楚 淮水流域);都江堰(秦 成都平原);郑国渠(秦 关中平原)。 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联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隋炀帝开通(北→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春秋时,吴王夫差就已开凿)和江南河,连成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唐朝:派专人管理水利,出现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多用于南方)。 3、农作物的种植和引进 ⑴农作物的种植: 南北朝:品种增多。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是重要产粮区。南方开始种茶。 唐朝: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陆羽著《茶经》。 明清: 棉花(明朝由江南推广到江北)、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⑵新品种的引进: 两汉: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等移植内地 唐代:天竺的郁金香、菩堤树;中亚的名马;波斯的胡椒、枣;东罗马的医术和杂技传入中国。 北宋:越南的占城稻,传到江淮地区,部分地区可以种植双季稻或三季稻。 明朝中后期: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 4、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战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孝文帝创均田制,隋唐沿用,评价均田制:保证了农民获得部分土地,但没有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不能从根本上制止土地兼并。 5、古代重要经济政策(以赋税制度为主) 春秋齐相管仲“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相地而衰征”,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 战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朝建立后: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南北朝;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推动了江南农业的迅速发展。 隋朝:实行均田制、租调制,设仓库、开运河、修驰道。增加了收入,改善了交通,沟通了南北经济。 唐朝:前期沿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贞观年间强调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俭;武则天时重视农业生产;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 北宋:王安石变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明清: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以人丁和田亩为依据,以银两(说明明朝商品经济发达)为形式交纳赋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驰。清康熙年间:更名田;法:“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 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和财产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并最终被废除以两税法和摊丁入亩为标志;(2)由劳役、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3)税种由繁化简,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5)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纳绢或布、钱、银两代役,以“庸”、募役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以重税。 从总体上理解赋税制度 1)征税标准的变化:由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 2)变化的影响: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对农民从事工商业的限制有所放松,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3)按税种分类:①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编户齐民、租庸调;②以田亩为主田赋: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③以户为主的征收货币的资产税: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④以丁男为主的兵役、徭役和杂役等。 3)按税种分类:①以人丁为主:编户齐民、租庸调;②以田亩为主: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③征收货币: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冶炼铸造 (1)春秋战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金银错技术、雕铸艺术, 代表作品:莲鹤方壶。 (2)两汉:西汉时,煤成为冶铁燃料,还发明了淬火技术; 东汉时,水力鼓风,低温炼钢和冶铜、铸铜。 (3)魏晋时期: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 (4)唐朝:采用切削、抛光、焊接工艺。 (5)明清:广东佛山冶铁业和云南个旧锡矿开采业规模大、分工细。 2、纺织业 (1)战国:麻布纤维细密。 (2)两汉:丝织水平很高。 (3)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分工细,品种多;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4)明清:江南丝织业:1)生产工具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纱绸机);2)、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种类增加(双色套印技术);3)、分工日益细密(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4)、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提高;5)、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制瓷业 (1)商周:开始出现。 (2)魏晋:工艺成熟(南方产青瓷、北方产白瓷)。 (3)唐朝:出现唐三彩,青瓷中出现秘色瓷。 (4)宋元:宋朝出现五大瓷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称。 元朝,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4、造船:唐代能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南宋泉州是造船业中心和最大海港。 5、手工业:战国的《考工记》和明朝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特点:①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②技术不断进步,分工渐趋细化;③规模扩大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出现。 三、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1、商品经济发展 商朝:商民善经商,后被称为“商人”,以贝为币,商都繁荣,重视商业。 战国:中原市场形成,商业兴盛;封建城市兴起,基本依附于政治中心。服务对象是贵族和大商人。 隋唐: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邸店、柜坊、草市普遍。市场较前代发达,政府派专人管理物价、税收。呈现繁荣景象。 宋元:①北宋时城市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界限,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②镇的兴建和发展,如景德镇;③北宋时四川出现了纸币“交子”。 明清:①国内市场扩大;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当时的全国性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③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历史影响: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这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②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是对传统“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④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⑤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2、重要的商业城市 春秋战国: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是新兴的封建城市、繁华的商业中心。 隋唐:①长安、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全国的商业大都会;②扬州、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都市中心;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称;“扬一益二”反映了成都重要的工商业地位;③广州、登州、扬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北京、南京全国性商贸城市。 3、重要的历史现象 ⑴经济重心的南移: 过程:奠基于魏晋,开始于唐末,完成于南宋。 转移规律:。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转移是指从关中地区向黄河、长江流域的转移;由北向南转移是指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转移。两种趋势相互交织。 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隋大运河的开凿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晋室偏安建康,宋室南渡临安)。 启示:政局的稳定是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重要因素;及时引进、吸收最先进的技术是重要保证。 ⑵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明朝中后期,一些“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的出现。特征: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人别地区、个别部门;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⑶“重农抑商”和“工商皆本”经济思想的比较 “重农抑商”思想产生于战国时代,并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政策指导思想。其原因是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为积累财富,壮大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控制人口,巩固统治。 表现:(1)统治者强调本未意识;(2)注意减轻农民税收负担,防止其大量破产而成为流民;(3)抑制土地兼并;(4)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动;(5)限制商人和其商业活动,从仕途、赋税、主营行业(盐铁官营)、日常生活等方面加以限制。 形成原因:(1)农业是封建国家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2)田税是封建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3)农民在土地上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稳定;(4)封建社会商品贸易不发达,从事商业的生活保障不稳定;(5)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根本原因。 评析: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有积极作用。在后期(明、清)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未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冲破封建体制和思想的束缚,有很强的创新性,但在封建社会直至20世纪上半叶始终没能成为主流经济思想。 专题三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注:清代关于西藏地区的知识点较多,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亦叫金奔巴瓶制)。 近代晚清政府基于海防需要,于1883年将台湾设为行省,首任巡抚:刘铭传。 二、民族融合 1、特点:①范围广: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全国范围;②程度深: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少数民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③规模大: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各民族间的融合,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④影响深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基础;⑤中心内容: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封建化,经济上农耕化;⑥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2、基本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汉、唐、元、清;②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文成公主进藏,俺答汗与明修好;④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班超经营西域;⑤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如生产工具,经验技术的推广,边境榷场(宋)和互市(明)互市和榷场;⑥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关系; 3、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古代的对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西汉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大秦安敦王遣使来汉)。 ②唐朝时,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 (2)海上“丝绸之路” ①西汉后期开通。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出马六甲海峡,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②唐代发展,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达波斯湾。 ③明朝进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④明末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受到限制。 2、中外交流 (1)文化交流 科学技术:①唐朝时,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②宋元时期,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火药和火器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③明清之际,中国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产技术:①两汉时,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法、井渠法传往西亚和欧洲。②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传入新罗。③元朝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传到高丽,日本从中国招聘雕印工匠,发展日本的印刷业。 思想文化:①两汉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②唐朝时中国传统文化传入日本、朝鲜。③明末清初,一些传教士东来,把中国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启蒙运动时,伏尔泰推崇儒学)。 科学技术:①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和熬糖法传入中国。②明清之际,传教士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欧洲的水利技术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应用于圆明园的喷泉——大水法)。 物种传播:①唐朝时,天竺的郁金香、菩提树传入中国。②北宋时,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南方。③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思想文艺:①佛教在西汉传入中国。②唐朝时高丽乐,中亚舞蹈,印度佛教、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传入中国。③明清之际,传教士把西方的科技、音乐和绘画等介绍到中国,“西学东渐”。 (2)人员往来 ①互派使臣: 两汉时期:三韩多次派人赴汉;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 隋朝:与波斯互谴使节 唐朝时期:中日互派使臣;中国与东南亚互派使节;中亚遣使来唐;太宗时,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还 ②派留学生:唐朝时期;新罗留学生最多;日本留学生学习中国制度,推动大化改新,仿长安建都城。 ③西方传教士来华: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士宁等为宣传天主教来华,客观上向中国介绍了西方近代科技、艺术。 3. 汉、唐对外交往的比较 相同点:①朝鲜、日本都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②都对外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③政府是对外活动的参与者。 不同点:①汉代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唐朝对外交往水陆并举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互派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贸易为主,唐朝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品种增多。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科技、生产技术和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⑤唐朝比汉代更注重对外交往,政策更开明,交往国家更多,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题四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出现絮、麻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制造植物纤维纸。 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11世纪中,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司南;后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 火药:唐末出现火器,金的火器制造业发达,南宋发明“突火枪”。 四大发明的外传时间:造纸术与汉代以后即传入朝鲜、日本;其他三项发明均在宋元时外传。指南针对近代世界历史的进程影响甚大。 2、其他科技成就 天文历法: ⑴春秋: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⑵西汉:《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解释。 ⑶唐朝:《大衍历》标志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作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实测。 ⑷北宋:沈括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安排农事。 ⑸元朝:郭守敬编定《授时历》,比现行先行公历早300年。 ⑹清朝:康熙仿制西方天文仪器,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人修订历法。 地理: ⑴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⑵西晋:裴秀提出绘图原则,制《禹贡地域图》。 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⑷明朝:《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比欧洲早200年;(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反映了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和地圆学说。) 数学: ⑴春秋战国:九九乘法表。 ⑵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我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⑶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近1000年;《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日的教科书。 医药学: ⑴战国:扁鹊提出四诊法,成为中医传统诊病法。 ⑵西汉:《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医学文献,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药物学专著;“神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⑶唐朝:孙思邈著《千金方》总结历代和唐朝医药学成果;高宗时编修《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官修药典;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是藏医药的奠基之作。 ⑷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农学: ⑴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是6世纪以前北方农牧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⑵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综合介绍我国传统农学成就,还介绍欧洲先进水利技术和工具,建立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建筑: ⑴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阿房宫。 ⑵隋朝: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⑶元朝:大都(今北京)建筑宏伟,有完整排水系统。 ⑷明朝: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成祖时营建紫禁城。 综合类著作: ⑴战国:《墨经》记录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和“光学八条”。 ⑵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的里程碑”。 ⑶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二、李约瑟难题:古代中国科技独领风骚上千年,但为何自近代以来,西方科技遥遥领先,中国科技发展缓慢? 1、近代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 ⑴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技的研究积累物质基础,提供原动力;⑵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普遍确立为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培养了探求真理、注重思辩、实证、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 2、明清以来,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⑴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⑵文化专制和科举考试形成了循规蹈矩、“重文轻理”的畸形人才观和教育观;⑶“重农抑商”传统思想和后期“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⑷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根本原因。 三、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⑴创立:春秋时孔子 ①社会背景:春秋时奴隶制逐渐解体(“礼崩乐坏”);封建制逐渐形成。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位动摇。②主张:“仁”: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积极);恢复西周的制度,贵贱有序(保守)。③地位:不适应春秋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遭冷落。 ⑵发展:战国时孟子 ①社会背景:战争连年,人民痛苦,发起反抗。②主张:“仁政”(给农民一些土地、一定时间,轻徭薄赋),“民贵君轻”,反对苛政。③地位:战国纷争的局面,只能接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不是“仁政”。 ⑶打击: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⑷正统:西汉董仲舒 ①社会背景:秦朝“法治”过度,暴政而亡;汉初“无为而治”不利中央集权。②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⑸巩固:宋代理学(朱熹)明代心学(王阳明,也叫王守仁) ①社会背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佛、道思想逐渐适应封建统治。②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等级制度。③性质: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⑹受到批判: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①社会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和封建社会衰落。②主张: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提出政治应“趋时更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否定理学的空洞,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③地位:儒学仍是正统思想。 2、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导的原因: ①儒家思想在哲学上宣扬“天命观”,伦理上以“三纲五常”严格等级次序,主张忠孝一致;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②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观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在历史的发展中吸收各派学说,顺应时代需要。西汉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手段和道家清净无为相辅助的治国思想,即儒表法里。 四、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与教育 1、文学——诗词歌赋和小说 ⑴诗赋: 1、《诗经》收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战国:屈原创造“楚辞”体,代表作《离骚》。 3、汉代:①乐府诗语言朴素、清新自然、反映现实。代表作:《十五从军征》;②汉赋讲究韵节、辞藻华丽。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 4、魏晋南北朝(承上启下):①建安文学内容充实、风格苍凉。如:曹操《蒿里行》、《观沧海》;②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③南朝民歌缠绵婉转,如《采桑度》;北朝民歌慷慨爽朗,如《敕勒歌》、《木兰辞》。 5、唐朝(黄金时代):①初唐:陈子昂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代表作《登幽州台歌》;②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诗仙”李白(诗作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诗圣”杜甫(诗作深沉浓郁、跌宕有致,现实主义风格);③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新乐府运动,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④晚唐:杜牧、李商隐咏史诗反映唐朝衰落,流露失意颓丧。 6、南宋:陆游爱国诗《示儿》 ⑵词:①南唐后主李煜后期词多抒发亡国悲痛,代表作《虞美人》;②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 ⑶小说:唐代传奇、宋代话本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市民社会的闲暇生活,明清小说成就最大(四大名著)。 ⑷戏剧:元曲分为元杂剧(关汉卿)和散曲。 2、艺术——音乐、绘画、雕塑和书法 ⑴音乐:春秋战国时“编钟”说明当时音乐达到很高水平;唐朝时,西域、中亚乐舞传入,《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曲》。 ⑵绘画: 1​ 春秋战国:《妇女风鸟图》和《御龙图》是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2​ 魏晋南北朝:绘画带有宗教色彩,曹不兴是佛像画的始祖。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最著名。 3​ 隋唐: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著名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 4​ 宋朝: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街市。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⑶雕塑:①秦汉:秦始皇陵兵马俑突出表现了秦汉文化的恢弘气势,再现了古代大兵团作战的许多场面和细节;东汉成都说唱俑和洛阳杂技俑造型生动活泼;秦砖汉瓦也极具艺术价值。②南北朝—隋唐:由于佛教的传播,石窟艺术在南北朝有较大发展,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隋唐时开凿的敦煌莫高窟(近甘肃境内)体现了鲜明的古印度佛教艺术和西域民族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唐代丰富的社会生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⑷书法艺术: 1​ 汉字字体演变(非考点):商周:甲骨文(兽骨、龟甲)、钟鼎文(青铜器)→秦汉:小篆、隶书(布帛、竹木简)→魏晋以后:楷书、行书、草书(纸)。 2​ 书法艺术: 东汉末年(开始)—蔡邕; 魏晋南北朝(发展、创新)—曹魏钟繇创立楷书;东晋“书圣”王羲之创作的行楷《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神品”;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过渡书体是魏碑,其特点是古朴多变,气势雄浑。 唐朝(鼎盛,以楷书为主):初唐三大家——虞世南、欧阳询《九成宫碑》、褚遂良,承袭“二王”潇洒俊逸书风,崇尚瘦硬之美,笔力沉劲,法度严谨;盛唐—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笔法遒劲、丰腴雄伟、端庄浑厚,有“颜筋”之称;中唐——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俊逸书风,崇尚瘦硬之美,笔力沉劲,法度严谨;盛唐—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突破王氏书风,笔法遒劲、丰腴雄伟、端庄浑厚,有“颜筋”之称;中唐——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融欧、颜之长,自创新意,其结字端严、笔力挺拔、清雅刚正,被称为“柳骨”。唐代的草书大家有“癫张、狂素”之称的张旭和怀素(狂草《自叙帖》)。 3、史学著作 ⑴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至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 ⑵东汉:班固著《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西汉一朝的历史。 ⑶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启战国,下至五代。 4、教育 ⑴春秋:孔子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⑵西汉: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学,确立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⑶北宋:王安石变法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书院兴盛。 5、中国古代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原因 ⑴地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⑵作用: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⑶发展原因: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有经济决定的政策提供社会环境;教育培养人才,促进封建文化的发展;统治者开放的外交和包容的民族政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丰富;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积累奠定了基础;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根本原因。 专题五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国共关系 一、中共党史分期 三阶段 时期 主要事件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 1949年) 创立初期 (1921—1923年) 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制定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国共合作领导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7—1937年) 建立黄埔军校(办学方针?) 武装反抗 国民党 反动派时期 (1927—1937年) 南昌起义、科收起义等武装起义,五次反围剿斗争等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重要会议:洛川会议、中共七大中共七天 坚持抗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大反攻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政协会议; 解放战争过程: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挺进中原、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三军挺进中原、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重要会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 1978年)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北平政协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巩固政权:解放全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 恢复发展经济: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54年“新宪法”的制定。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巩固政权:解放全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恢复发展经济: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叫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56—1966年) 中共八大、整风运动、七千人大会、全面整顿; 失误:反右或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反右倾”斗争。 文化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粉碎林彪和江青不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至今)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十二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三大、十四大、十五中共十二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事件 主要内容 影响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 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 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使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方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七届二中 全会 毛泽东告诉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指明了方向,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作了准备。 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教育了干部,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1957年 整风运动 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 后来转入反右派斗争,结果严重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的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国共关系发展演变历程 1、概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2、演变历程 (1)合作(1924~1927年):革命统一战线 (2)对抗(1927~1937年):十年对峙 (3)再合作(1937~194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再对抗(1946~1949年):解放战争 3、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基本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专题六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一、近现代不同阶段的中外关系 1、晚清时期 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60年);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开端,林则徐等开明地主士大夫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阶段(从1861年到甲午战争之前):“和局”,清政府办洋务以自强。 第三段(从1894年至1912年);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中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华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在成立以后颁布的《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于1915年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条部分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1924年,孙中山北上时明确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的中国的势力。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 3、新中国时期 阶段 特征 概况 1949年至 20世纪 50年代末 “一边倒” 战后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等,为保卫新生人民政权,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0世纪 60年代 “一大片,反两霸”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反华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与亚、非、拉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即“一大片”的方针,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在世界的影响。 20世纪 70年代 “大三角” 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到恢复,1972年中美关系的缓和和中日建交,此后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打破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 20世纪 80年代 至今 “全方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的友好关系。中国的发展对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Ⅰ、正确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本质及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阶级属性;国家利益;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至少有一个正常关系。 (3)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我交政策的立足点;③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过程;④转变与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建国以来的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由原来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②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③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外界对我国发展的疑虑。(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谋求对外扩张的霸权,特别是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面临着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上述情况决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至少有一个正常关系。 (3)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别;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我交政策的立足点;③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过程;④墨迹与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建国以来的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我部条件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由原来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②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③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外界对我国发展的疑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以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专题七 中国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也叫近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现代化的内容包括:经济方面的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核心)、信息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观念的理性化、多元化;社会城市化等。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时,现代化的过程是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的演进。现代化发端于西欧,后影响至美洲、亚洲等地区。 现代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原生型或内源型现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hin),其特点是自发、自上而下、渐进持续的变革过程。如近代以来的欧美国家;传导型或外源现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ithout),它是在自身内部因素较弱或不足的条件下,外来因素的冲击和压力形成重要的推动力。国家内部各种矛盾和动荡集中、急速、大幅发生,且暴力斗争频繁,其现代化的进程曲折、反复,不容易保持连续性,有时出现“断裂”。如亚、非、拉国家,尤其是中国。 说明:1、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当今更应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2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完全复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更不能引进发达国家弊端;3、现代与传统并非二元对立,而是需要对话。 一、经济现代化——工业化 1、起步(1840—1911年) ⑴历史背景:①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和资本市场、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中国自然经济瓦解,为近代工业的产生提供客观条件。③魏源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⑵表现:(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2)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 ⑶特点:①中国经济近代化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种反应,不是自愿的;②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③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④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 ⑷局限性:主要局限于经济领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不敢触及。 ⑸积极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局部工业化(1912—1949年) ⑴背景: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工业发展创造客观条件,实业救国成为两大思潮之一。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③帝国主义掠夺、封建主义阻碍、官僚资本压制,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⑵表现:①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也发展迅速。 ⑶特点:①担任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②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③突出特点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和进一步发展。 一、经济现代化 1、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 表现:(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 (2)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 特点:①中国经济近代化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种反应,不是自愿的;②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③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④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 局限性:主要局限于经济领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期。 积极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整体发展和曲折前进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表现:①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2)特点:①担任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②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展开;③突出特点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和进一步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从政治上看,它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较慢,各部门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并受排挤合格;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3、全面工业化(1949年以来) ⑴背景: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经济向信息化、多极化方向发展。②从两极格局到当前一超多强。③中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趋势。 ⑵发展状况: 3、当代经济现代化(1949年以来)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等措施,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在工矿企业,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到经过努力,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超历史最高水平。 “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提前完成,成就突出。主要的成就:鞍山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新建兰新、包兰铁路;包头、武汉钢铁厂;大庆、大港和胜利油田。 文革十年: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昆、湘黔铁路,湖北二汽,南京长江大桥。 “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提前完成,成就突出。主要的成就:鞍钢无缝钢管厂、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
本文档为【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261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3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1-09-28
浏览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