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举报
开通vip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摘要:本文从形合意合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对比。通过例句证明了英语重形合而轻意合,汉语重意合而轻形合的特点,并且分析了形合与意合形成的原因及区别的表现和辩证关系,最后指出了这种区别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形合,意合,语境  一、 形合与意合的概念  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语言表现法。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形合”英语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意合汉语注...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摘要:本文从形合意合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对比。通过例句证明了英语重形合而轻意合,汉语重意合而轻形合的特点,并且分析了形合与意合形成的原因及区别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和辩证关系,最后指出了这种区别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形合,意合,语境  一、 形合与意合的概念  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语言表现法。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形合”英语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意合汉语注重意义上的连贯。  二、 英汉语形合、意合的成因   形合指的是词与句子的组合主要是通过显性的形态标志体现出来的,当形态标志不充分的时候,还可以用其他语法手段来显示词组、句子、句群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合指的是语言中词与词、句子和句子的组合主要是凭着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达成的。词语句子的组合往往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标志,交际双方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下依据自己的语感,对语句做出正确的语义解码。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形合和意合兼而有之的,没有一种语言会是纯形合或纯意合的语言,所不同的只是它们表现趋势上的差异。形合和意合两种手段通常都存在于一种语言中.在汉英双语对比中,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①在言语交际层面上,说汉语的人能够依靠汉语话语对上下文包括情景上下文[包括情景上下文(situational context)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强烈承继性来进行交际,而一旦这种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言语交际双方就可以不求话语语句的形式完备,说出一些言简意赅、"残缺不全"的句子来。这些独特的"汉语精神"和英语对应表达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相比汉语而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句子以限定动词为中心,各种语法范畴在英语中都有全面体现。英语话语交际中句法形式要求比较严格。  陈宏薇的看法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一个句子可由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连;对比之下,英语句子往往要求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与形式珠联璧合的整体.②  三、英汉语形合、意合的表现  汉语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通过语序、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紧缩句等来实现语义连贯。    例1:      1) 吃苹果 to eat an apple      2) 吃食堂 to have one's meal in the mess      3) 吃了一嘴油 to be left with the oil or grease on one's mouth after a meal     例2:      1) 吃素 to abstain from eating meat      2) 吃劳保 to live on pension    3) 吃老本 to live off one's past gains      从例1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词组的形式制约很弱。三个例词都是动宾结构,但只有"吃苹果"是支配式的。"吃食堂"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吃了一嘴油"表示动作的结果。在形态丰富的语言里,这三个例词的不同语义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法形式如"格"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在英语中则用虚词"in", "with", "on"体现出各自的语义特点。从例2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汉语语词组合的随意性和简洁意合的特点,与之对等的英语译文则需借助虚词来明确词语间的关系或用意。相比之下,英语的表达因此也显得繁琐,有失简约。  从句子分析的角度来说,汉语也是一种形式制约比较弱的语言。"汉语的语义结构,通常采用一种直接反映思维程序的对接是直接组合,十分简约"(刘宓庆,1991)。汉语的主语提挈功能很弱,语法结构常常寓于语义结构之中。我们从下面的三组例句说明上面的观点。      例3:      1) 昨晚抓住了三个小偷。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last night.      2) 公共汽车上抓住了三个小偷。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on the bus.      3) 这么快就盖好了一栋教学楼。    The teaching building was built at an admirable speed.    从意义上讲, 1)例句中的句首副词和动词之间隐含着一个名词性成分,可以成为主语。同样的句子用英语表达,主语就不可缺少,而句首的副词只能译为状语。2)例句中的副词不是主语,而是状语。在副词和动词之间隐含着一个名词性成分,做主语。3)例句中的方式词在句首时,也隐含着一个名词性成分做主语。    由此可以看出,英语在表达上比较精密,语法关系较为严谨,而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许多逻辑关系是靠意义来表达的,而语法关系则被处于次要的地位。难怪王力先生曾戏称说,"英语是法治的语言,而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四、形合与意合的辩证关系  汉语中也存在形合现象,英语中也有意合结构。它们之间只是存在程度上的不同。英汉语中形合和意合的应用包含丰富的辩证法:在一般情况下,形合与意合是对立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中,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其功能又会发生变化。具体说来,意合和形合的研究必须包括两个层面:句子以下和句子以上。在句子及以下层面,英语语法关系主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态或标志来表示,从而稳稳地控制着内部各语言要素间的关系。这时英语呈现出显性和刚性的特点,形合成为其重要的组织手段。汉语的情况则相反,由于汉语文字体系的巨大差异,在这一层面上表现出的语法几乎是相对的:没有形态上的变化,用"意脉"贯串全句,表现为隐性和柔性,意合就是汉语组词造句的最佳手段。所以英汉语在句子及以下层面可以说,"英语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formal cohesion),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汉语重意合,造句注意意念连贯(semantic coherence),采用的是散点句法。"③  语言研究单位的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舍,以便得出更科学,更客观的结论。如在讨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时,汉语要以"字"为基本单位,英语则要从"词"开始,在研究意合形合时,既要注意短语和句子间的情况,更不能忽视句群或篇章内的意合形合现象。对语言的研究,只有多层面,多视角去考察,才能更全面,科学和客观,才能更好地研究形合意合的辩证关系。如果只从句子以下的层面去考察,就会更多强调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而忽视或"否定两种语言各自的对立面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④如果只考虑句子以上(篇章)的语言特点,可能会舍弃这两种语言最根本的东西,研究基础会摇摇欲坠。辩证法突破了形合和意合研究的局限性,也为英汉/汉英翻译研究提供新思路。奈达指出:"清楚地理解源语是成功译成接受者语言的关键。翻译者不是译语言,而是译语篇"。"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⑤语篇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单位,是语言交际的载体,是语用意义的体现。在篇章中,形合与意合的语用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体价值,主题意义和凸显价值。根据形合和意合的辩证关系,语用价值和英汉语篇章特点,在英汉互译时,我们要采取这样的策略:第一,一般情况下,尤其在讨论句子翻译实践时,采用常见的做法:英译汉时,变形合为意合,汉译英时,变意合为形合,或者说采用与原文相反的手段。  五、形合与意合对翻译的影响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的基本区别,形合的语言模式反映了西方重形式逻辑、重实证的思维模式,意合的语言模式反映了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表达简约、不重逻辑、意义模糊的思维模式。对形合和意合的把握有益于汉英互译的操作,译者应仔细揣摩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形”、“意”差异,既要忠于原作,又要兼顾读者,令译文取得同原文尽可能相近的效果。傅雷先生说得好,理想的外译中作品让读者感到作者仿佛在用中文写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意合的汉语句子都要译为形合的英文,反之亦然。究竟如何翻译才恰当关键还是要根据具体的原文来决定。同时,汉语并非绝对意合,英文并非绝对形合。有时也有英语用意合,汉语用形合的情况。只不过是汉语以意合见长,英语以形合见长而已。  形合与意合是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基本不同点,把握好形合与意合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好的解决英汉互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P144  2  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P37  3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P4    4 申连云 《意合与意合的语用意义及翻译策略》,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2003,P8  5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P1 
本文档为【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47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英语四级
上传时间:2011-09-23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