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

举报
开通vip

科学小品文人类还有多少好时光 人类还有多少好时光?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永远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可我们是否意识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如同我们所熟知的众多物理定律,也是有章可循的?至少在作者看来是如此。(《飞碟探索》编者按,此文被评为1998年《飞碟探索》优秀作品)   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关注超过其他任何动物。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世界末日”的预言,尽管都是子虚乌有,但仍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最耸人听闻的要数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预言的“1999年世界大劫难”,可以肯定这个预言只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悲观情绪而不是事实。那么,人类到底有没...

科学小品文
人类还有多少好时光 人类还有多少好时光?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永远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可我们是否意识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如同我们所熟知的众多物理定律,也是有章可循的?至少在作者看来是如此。(《飞碟探索》编者按,此文被评为1998年《飞碟探索》优秀作品)   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关注超过其他任何动物。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世界末日”的预言,尽管都是子虚乌有,但仍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最耸人听闻的要数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预言的“1999年世界大劫难”,可以肯定这个预言只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悲观情绪而不是事实。那么,人类到底有没有末日?如果有的话,人类还有多少好时光呢?     人类是地球历史发展的产物,地球上其他物种的兴衰规律也应该适用于人类,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生物是怎样兴盛和灭绝的。     一个物种存在于地球上,一般要经历“诞生——兴盛——灭绝”三个阶段。按照传统的生物进化理论,生物的演化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渐变的,但近20年来,突发式的演进方式更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可以这么认为:38亿年以来,地球历史上每个阶段都有旧的物种灭亡和新的物种诞生,渐进式的演化是存在的,但有那么几个相当短的时期,新的高级生物门类突然爆发式地出现在地球上,而在另外一些时期,各种门类的生物却突然大规模地灭绝。这种突发的诞生和灭绝有什么规律呢?这就要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说起。      银河系是一种涡旋星系,太阳领着其“臣民”处在其中一个旋臂上,围绕银心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近似一个椭圆。这个椭圆上有4个特殊的点,分别是近银心点、特征点、远银心点和特征点。当太阳经过这4个特殊的点时,向银心力(G值)不一样。太阳过近银心点时G值最大,过远银心点时G值最小,过特征点时,G值的变化速率最大。      太阳围绕银河系的银心旋转一周,称为一个银河年。对银河年的估值出入很大,从2.1亿年到3亿年都有,一般认为2.88亿年是较精确的值,但这只是对最近一个银河年的估计。太阳绕银心旋转,不是严格的圆周,而是成螺旋状向银心靠近,因此一个银河年的时间长度是越来越短。前一个银河年是从寒武纪初(约6亿年前)到石炭纪末(约2.8亿年前),历时3.15亿年。25亿年前一个银河年的长度为3.98亿年。     天文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地史上的古生物大灭绝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关。寒武纪末(5亿年前)三叶虫的60个科有 2/3死亡;奥陶纪末(4.4亿年前)海生脊椎动物面貌发生急剧变革,造礁类生物大量灭绝;二叠纪末(2.3亿年前)估计有96%的物种死亡,这是地史上古生物的一次最大劫难;白垩纪末(0.65亿年前),统治地球1亿多年的恐龙以及菊石、箭石等大量生物门类突然灭绝,事前似乎连一点征兆都没有。这4次大灭绝正好发生在最近两个银河年内太阳经过特征点时。可以说,特征点是地球生物的“鬼门关”。      重要生物门类的诞生和繁盛也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动有关。一种情况是,在生物发生大灭绝稍后一段时间,大量较高级的生物门类开始出现,或者,早已出现的较高级生物突然大规模繁盛起来。如泥盆纪末的大灭绝后出现了两栖类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陆生植物开始繁盛;二叠纪大灭绝后出现了真蕨类和恐龙;白垩纪恐龙大灭绝后结束了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时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得到大发展,这个时候太阳系刚刚越过特征点。      另一种情况是,在太阳经过近、远银心点时,大量新的高级物种诞生并突然繁盛,这种情况在近银心点特别突出,如寒武纪初,海洋中的硬壳动物群突然大量出现并占据了统治地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叶虫,以致于有人把寒武纪称作三叶虫的时代;石炭纪末出现了最早真正征服陆地的动物——原始爬行类林蜥,并诞生了裸子植物;最近300万年里诞生了地球上的智慧之花——人类。这几个时间太阳正好位于近银心点附近。      在远银心点诞生的生物门类有半淡水动物、陆地植物(志留纪)﹑鸟类、哺乳类﹑被子植物(侏罗纪);在远银心点繁盛的有恐龙(侏罗纪)等。    这样,生物的演化规律可概括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太阳经过特征点,大量生物灭绝后,地球上满目苍荑,一派劫后余生的景象。这时,新的高级生物开始出现,当太阳经过近(或远)银心点时这种生物达到最大繁盛,然后开始缓缓走下坡路。当太阳再次经过特征点时,一场灾变发生,这种生物便立即灭绝。如恐龙在三叠纪出现,这时二叠纪末的大灭绝刚刚过去。到侏罗纪中后期太阳经过远银心点,恐龙达到鼎盛时期。白垩纪末,太阳经过特征点,恐龙灭绝。一般认为,恐龙死于一颗小行星抱击地球,理由是在白垩纪末沉积的地层中发现了铱含量异常,地球上的铱很贫乏,而宇宙空间物质中的铱却很丰富。在同样发生了大灭绝的二叠纪地层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可以这样理解,当太阳经过特征点时,周围的宇宙环境使得地球上发生巨大灾变的可能性急剧增加。     另一种情况是,太阳经过近(或远)银心点时,新的高级生物门类诞生并繁盛,太阳经过特征点时这种生物灭亡,但其中的某些科目也有可能躲过灾变,幸存下来。这些“幸存者”如果躲过了第二次特征点的灾变,一定躲不过第三次、第四次。如海生节肢动物三叶虫在寒武纪早期(太阳过近银心点)出现并很快遍布世界,到寒武纪末(太阳过特征点)灭亡2/3的科,到泥盆纪末太阳再次过特征后,三叶虫仅剩下几个类别。到二叠纪末三过特征点,三叶虫终于全部灭绝。     人类是在太阳经过近银心点附近时出现的,这一点与三叶虫相似。如果按最保守的估计,人类在第一次随太阳系经过特征点时就灭绝,目前仅300万年历史的人类应该至少还有6 000万年大好时光。如果人类能像某些三叶虫一样躲过第一次过特征点的灾难,则到下一个特征点还有至少1.3亿年时间。有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的生物平均生存时间为1.89亿年,从这一点讲,人类不应该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     但是,这只是根据生物演化的一般规律进行的推测。有一般就有例外,人类目前的演化似乎已经偏离了地球生物的演化方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太阳处在近银心点附近,应该是多种生物大繁盛时期。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一支独秀”,其他多种生物或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在动物分类学中,人类是灵长目人科中的一种,是非常“窄”的一个生物门类。在地史上,如果有某种生物很繁盛,那么和它同类的生物也应该非常兴旺。如寒武纪三叶虫在海洋中占统治地位(当时没有陆地生物),而同时其他海生无脊椎动物也很繁盛;中生代基本上是恐龙的时代,可恐龙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名词,它是多种门类的爬行动物的总称。按照这个规律,如果人类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那么和它在分类上相近的灵长目应该繁盛,至少哺乳动物应该昌盛。可目前,哺乳动物除了老鼠和人工饲养的外,其他处境都不妙.这是严重违反地球生物演化规律的。     地球的生态圈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圈的最底层是植物和浮游生物,这两类生物利用太阳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其他生物存在的基础。可目前地球上的森林和植被在急剧减少,海洋浮游生物由于污染而大量消失。这种情况在地史上也是罕见的。中生代的陆海空都被恐龙占领,很多恐龙都是吃植物的,可当时并没出现植物大量消失的现象。中生代沉积的地层发育着大量的煤和石油,说明当时的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十分兴盛。人类对植物的消费是掠夺性的,也是灾难性的。     人类建立了受人工控制的理智圈,而人类未必能管理好它。理智圈指人类按自己的要求控制和影响的特殊生态圈,城市是离自然最远的理智圈,农村则是对自然生态圈改造程度较小的理智圈。理智圈的特点是单一、失衡、不稳定。大规模农业所种植的品种越来越少,年轻的农民也“五谷不分”,城市更是植被稀少,空气污浊。为了维护这个系统的稳定,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等,这些能源实际上是地球在亿万年的历史中储存在岩石圈中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自然生态圈要“节约”得多,它只利用源源不断的太阳光就足够了。在原始社会,人类是自然生态圈的一分子,一个人对自然的影响和一个同体积的动物差不多。自从建立了理智圈,人类把自己从自然生态圈中“分离”出来,搞“特殊化”,并对自然施加强大的影响力。可人类对自然的操纵和影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吗?从目前的迹象看,答案是悲观的。 石油还能采多久? 现代人的生活一分钟都不能离开石油。看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田里种的,身上穿的,家里用的,厨房里烧的,哪一样离开了石油?全世界每天消耗的原油如果用油罐车装起来,首尾相连,要绕地球好几圈。石油是在亿万年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的,虽然现代的底层里还在继续着生成石油的过程,但要等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后,新的石油才会真正生成,对人类来说,石油就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那么,现在地层里的石油还能开采多久呢?石油用完了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石油科学家们远比一般公众要乐观。     1980年,当时全球探明的石油储量为899亿吨,20年来,累计采出石油699亿吨,如果石油探明储量停留在1980年的水平,我们现在的石油就基本枯竭了。实际上到2001年底,全球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400多亿吨,采出了1000亿吨,还有探明但未采出的石油剩余储量1400多亿吨。2002年全球采出了35.6亿吨原油,按这个速度,现在全球探明的石油储量还可以开采40年。而科学家们预测,全球累计可采石油储量应该在4100亿吨以上,所以,有人乐观地估计,石油还可以正常开采100年。 随着科学的进步,原先没有条件开采的石油现在可以开采了(例如深海石油);原先无法提炼的石油现在可以提炼了(例如某些特别稠的重油);原先几乎报废的油井又恢复了活力(通过注水、加药、注气、火烧等三次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等等,这些都延长了地层内石油的开采期限。 所以,在未来30年以内,石油都将是供大于求,油价总的趋势是稳中有降(由于政治因素影响,油价在某些时间会暴涨暴跌,但总的趋势不会改变)。 那么,100年后怎么办呢? 要知道,石油并不是在一天之内突然用完的。某一天早晨,我们睁开眼睛,突然发现世界上没有石油了,这种事情不会发生。随着地球内石油资源的减少,石油开采成本增加,油价会逐渐上涨。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石油作能源的成本会慢慢高于别的能源,比如,太阳能,核能等等,这些能源就会逐渐取代石油。石油逐渐枯竭的过程,也是人们逐渐寻找新的能源替代的过程,而且,有远见的企业家会比较早地预见到这一天的来临,从而未雨绸缪。例如,现代跨国汽车公司都在积极研究电瓶车。电瓶车的原理比现在内燃机汽车的原理要简单的多,也更安全(不容易起火),更清洁(不排放尾气),驾驶更方便。如果将来每辆车里都配备五块电池,每块电池能跑500公里,速度更快,动力更足,那有多爽?可由于技术的原因,电动车动力小,跑不快,跑不远,载重轻,只能用在游乐场所和高尔夫球场。这其中关键因素是电池过不了关,如果将来解决了电能的储存问题,让满世界跑的都是电瓶车,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将大大降低。这时候,全球的石油生产设施将严重过剩,石油企业和石油生产国恐怕要急得吐血。实际上,这种现象也不大可能出现。电能的储存技术将会是逐渐提高完善的,电瓶车取代汽车也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石油公司和石油生产国调整步伐的过程。也许,我们的后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石油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小,开采成本却越来越高,随之人们对石油开采的兴趣越来越低,地层内将会有大量石油永远没有人去开采。从这个角度讲,石油将永不枯竭。因为等不到枯竭的那一天,人们已经不再开采它了。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理性智慧,人们会逐渐解决一些现在看起来难以解决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人类生存困境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对人类的未来作了非常悲观的预测。但30年来,罗马俱乐部预测的情形并没有发生,人类的生活质量总的来说是在提高,预期寿命更长,对生活得满意度更高。当然,正因为有这样的人士提出警告,让人们更早地正视这些潜在的危险,人类才会比较健康地发展。 现代人起源之谜(上)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人与猿是在700万年前互道珍重、分道扬镳的。距今400万年~300万年,在东非大裂谷一带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南方古猿,他们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类人动物。大概在250万年前,南方古猿中的一支进化成了能人,脑量明显增大,学会了制造工具,从此踏上了向人进化的历程。大约在200万年前,能人进化成了直立人。    直立人非常强壮。他们身材高大、体格结实、肌肉发达,即便今天最优秀的摔跤手也不是一般直立人的对手。他们的脑量达到了900毫升,比现代人的平均1350毫升要小,但比南方古猿的要大的多。所以,直立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很快由非洲扩散到了整个欧亚大陆。    这些直立人散布到各地后,又经历了一百万年的进化,变成了早期智人(又称远古智人)。在世界各地发现的早期智人有很大差别,但都有两个共同特点:比直立人进步,例如脑量较大,在1300毫升以上;又比智人(现代人)原始,头骨较厚且骨骼粗壮。    早期智人中,发现化石最早、也最丰富的是尼安得特人。      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里,人们发现了一个成年男性的颅顶骨和一些肢骨化石,取名为尼安德特人。后来,又发现了大量尼安德特人的化石,许多都是在洞穴堆积物中发现的,因为在这种环境中骨骼易于保存。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年代最早可达20万年左右,最晚则在4万年左右。     这些化石表明,尼安德特人分布很广,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中东的部分地区都曾有尼安德特人在活动。     从1856年最早的尼安德特人发现以来的一百多年,尼安德特人的形象一直被描绘成迟钝的、弯腰曲背的“笨伯”,是明显的进化上的失败者。50年代以后,经过新的研究,改变了尼安德特人的形象。尼安德特人不再是双腿弯曲、两眼呆呆地向前凝视的模样,而是腰杆挺直、眼神贯注的形态,虽然他们的面部和我们有所不同。     在我国的陕西、辽宁、广东等地都发现了早期智人的化石。在印度尼西亚梭罗河沿岸的昂栋发现的12个头盖骨,后定名为昂栋人,也叫梭罗人,有人把他归如早期智人,也有人认为他是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的过度类型。     早期智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普遍都能用火,可能还会自己取火。     这时期的人类已经开始有埋葬死者的习俗。在西欧曾发现最早的墓葬。     比早期智人更晚的人类是晚期智人。从解剖结构上看,晚期智人就是现代人。         1868年,一批工人为铺设法国西南部铁路挖掘路基时,挖通了一个叫做克罗马农的山洞,在洞穴里挖出5具人的骨骼。古生物学家立即赶到山洞进行了搜集整理,研究表明,这些骨骼至少有3.5万年的历史。后来又发现的一些骨骼则可能是5万年前留下来的。这就是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人类学家称之为克罗马农人。克罗马农人和现代欧洲人十分想象,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们只比现代人稍微高一点,脑容量也稍微大一点。他们也能制造很多石器,并在岩洞壁上留下一些洞穴画。距今比较近的是史前人类是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生活在1.8万年前现今我国北京地区一带。其遗骨是在北京附近的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所以叫“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洞穴分上下两室。下室埋葬死者,还有个地窖,用来储藏食物。洞里还发现了鱼骨和海螺壳,说明山顶洞人时常到水里捕捉鱼、蚌等当作食物。洞穴里还发现了一枚骨针,长82毫米,相当于火柴棍那么粗。他们还把钻了孔的兽牙、海螺壳和小石珠联成串,当着装饰品。佩带在身上。山顶洞人的活动范围很广,他们沿着河流和海岸,散布到很远的地方。     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大量的晚期智人化石和生活遗迹。这些发现表明,晚期智人使用的工具有了重大改进,埋葬死者的习俗更隆重,居住的条件更完善。特别重要的是他们的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出现各种各样的形式如绘画、雕刻等。而作品的主要内容以他们所狩猎的和赖以为生的动物为对象,如驯鹿、野牛、马、鹿、熊、犀牛、象和野猪等。同时,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如用象牙、贝壳、煤块和各种石块制成的装饰品等。    在世界上发现了大量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化石之后,人们自然会想到:晚期智人是由早期智人进化而来的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自己(也就是晚期智人)从哪里来的问题。     有人类学家认为,各地的早期智人独立地进化成了当地的晚期智人(现代人)。也就是说,欧洲的尼安德特人进化成了以后的克罗马农人(现代欧洲人的祖先);中国的大荔人、金牛山人、马坝人(都是我国境内的早期智人)进化成了柳江人、贵阳人、山顶洞人、河套人(都是我国境内的晚期智人)等等。这种观点称为多地区进化假说。     这种观点要求一个地区的各种人类化石在解剖结构上具有连续性。中国的古人类学家多半持这种观点,如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在《人类的由来》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说:“从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来说,从直立人到现代人,可以看到明显的形态上的连续性。不仅头骨形状、尺寸和厚度的变化符合于总的人类进化的规律,而且许多特殊性状也有着明显的连续性。例如前突的颧骨,上颌骨突根部的下缘接近于水平位,低陷的鼻梁和眉间区,额鼻缝与额上颌缝成平缓的曲线,头骨有矢状脊,印加骨的出现率和第三臼齿先天性缺失的百分率特大等等。这些性状从北京猿人等直立人直到现代人都保持着,因此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支持现代人的多地区起源说。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是这种理论的主要根据,我们中国的古人类学家支持这种理论。”     但目前在国外,很多古人类学家支持另外一种假说:第一批现代人大约于2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他们向各地迁移,逐渐散布到其他地方,替代了那里已经存在的人群(主要是早期智人)。这一假说曾被称为“诺亚方舟假说”、“伊甸园假说”或“出自非洲说”。也就是说,曾经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早期智人都灭绝了,现代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是20万年前非洲某个部落的后裔。     争论还是从尼安德特人开始的。     在以色列,人们在60多年时间里断断续续发现了一些洞穴,有的洞穴里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有的洞穴发现了现代人化石。直到80年代以前,这些化石的发现都有利于多地区进化假说。当时测定的这些化石年代,尼安德特人标本年代较早,大约在6万年以前,而现代人标本大约在5万年~4万年以前。从这个顺序看,似乎是这一地区的尼安德特人进化成了现代人。     可在80年代后期,这个顺序被推翻了。英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采用了两种新的、也更准确的测定年代的方法——电子自旋共振和热释光年代测定方法,来测定以色列山洞中发现的化石。结果发现,有两个地点的现代人化石年代比大多数尼安德特人化石年代早4万年之久。如果这些结果正确,那么至少在以色列,尼安德特人不可能是现代人的祖先。     理查德.利基等古代人类学家这样推测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关系:尼安德特人是四肢短、身体矮小而粗壮的人。这样的身材适应寒冷气候条件。在尼安德特人生存的大部分时间和地域范围中,寒冷气候是占主导地位的。可是同一地区的第一批现代人的解剖结构是很不相同的。这些人身材瘦高、四肢细长,轻巧的身体适应于热带和温带气候,不适应冰期欧洲干冷的气候。如果第一批现代欧洲人是从非洲来的移民后裔,而不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这个难题就可以解释了。     在各地发现的化石也基本上支持“来自非洲说”。如果多地区进化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各地区最早出现的现代人(晚期智人)化石应大致在同一个年代。但实际上,最早的现代人化石基本出现在非洲(早于10万年),欧洲的现代人化石一般晚于5万年,亚洲东部和北部的现代人化石年代与此相当。中东也发现了早于10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但大多数古人类学家全面衡量各种依据,还是倾向于认为现代人起源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多数群体遗传学家也支持这个假说,认为它在生物学上似乎是最合理的。如果一个物种被分为两个群体,在地理上长期隔绝,那么,这两个群体的遗传结构会逐步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经过较长时间的变化,本属同一个物种的两个群体最终会变成两个亚种,甚至会变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他们之间已无法进行交配。但是,如果一个物种的各群体经常保持接触,则由突变引起的遗传变异借助于杂交可以传播到整个地区。这样,尽管这个物种和遗传结构会随时间而改变,但整个物种在遗传上将保持一致,各群体不会变成各不相同的新亚种,或全新的物种。     我们现代人在遗传结构上是一致的,尽管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之分,但差别是微小的,各人种之间的婚配不成问题。如果多地区起源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在世界各地的直立人与直立人之间、远古智人与远古智人之间,必须保持地理上的频繁接触,否则他们不会进化成现在的同一物种。     可是直立人在200万年前就离开了非洲,分布范围也相当广泛,要在这么长时间(200万年)内、这么广泛的范围内(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和部分太平洋岛屿)保持基因交流而不中断,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石器时代的人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而地理上的艰难险阻并不比现代更少。所以,更大的可能性是产生地区上的变种,而不是最终都朝现代人方向进化。实际上也是这样,各地的早期智人很不相同,除了比直立人进步、比现代人原始这以共同点之外,其他在揭破结构上差距甚大,所以有人称,贴上“早期智人”或“远古智人”这个标签的是一个大杂烩的解剖类型。     如果我们离开化石,来考察一下人类的进化历程中留下的有形的产物、工具和艺术品,也会发现他们有利于“起源于非洲说”。     最早会制造工具的是能人,但那是非常简单的石块,很可能打出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没有一定之规;直立人的水平就高多了,他们制造的石器已很复杂,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用途,并能根据预先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形状和要求来制造。     直立人的石器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停滞了,一百多万年的时间里没有大的进步,一直到50万年前远古智人的出现。远古智人出现后,直立人的简单的手斧就让位于一种用大石片制作的较复杂的工具。     可是新的技术一旦出现,就很少改变,远古智人的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停滞的。     但是,当变化到来时,变化又太大了,简直令人感到吃惊。理查德.利基说:“在欧洲大约3.5万年前,人们开始用仔细打下的石叶制作形状精细的工具。骨和鹿角首次用作原料来制作工具。工具种类在100种以上,包括用以制作粗糙衣服的和用以雕刻的工具。工具首次成了艺术品。例如在角制的投掷器上装饰上了雕刻得活生生的动物。珠子和垂饰出现于化石记录中,这是新的用以身体装饰的物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洞壁深处的绘画,表达出一种正象我们自己一样的精神世界。与先前的停滞占主导的时代不同,现在革新是文化的本质,变化是以千年而不是以万年来计量。这个被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的总的考古信号,是现代人心智在起作用的清晰的证据,”     这就说明,在3.5万年前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人种,他们掌握了远比尼安德特人先进的技术。     对于最近5万年来的考古记录,欧洲是最丰富的。这些记录表明,现代人曾和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共同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现代人从东到西横扫整个欧洲,逐步取代了尼安德特人。在东欧大约从5万年前开始,生存在那里的尼安德特人消失了,为现代人所取代,最后完全取代发生于大约3.3万年前欧洲最西边的地方。     那么,取代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非常熟悉的方式是屠杀,就像欧洲人到达美洲后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到达澳洲后对澳洲土著人的屠杀。现代人取代尼安德特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发生的?     对此,古人类学家没有证据,他们便开始寻找别的解释。一位名叫埃兹拉.朱布罗的人类学家发展出一种互相影响的计算机模式,其中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具有稍大的竞争优势。他用这样的模拟能够决定一个占优势的群体需要什么样的有利条件才能很快的取代另一个群体。答案完全叫人想不到:一个群体只要具有2%的优势就能导致在1000年内消灭另一个群体。现代人究竟是怎样取代了远古智人的,特别是现代人是怎样在中东和欧洲取代尼安德特人的,还是一个谜。 自由落体与比萨斜塔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玻璃弹子就比羽毛落得快。伽利略认为: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相同。很多人反对这个观点,为了让人们相信,伽利略跑到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于是伽利略胜利了。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首先,当时没有理想的计时工具,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时是用自己的脉搏记时的,可见当时科学仪器的缺乏。如果做这个实验,很难做到让两个球同时抛出,即使做到了同时抛出,落地时间也无法准确判断;其次,空气阻力会对球的下落产生影响,玻璃弹子比羽毛下落得快就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羽毛下落的影响较大。两个铁球受空气阻力影响,落地时间很可能不一样,实验结果对伽利略不利。所以,在伽利略本人留下的记录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比萨斜塔实验。     实际上,伽利略批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从逻辑推理开始的。他设想一个重物(如铁球)与一个轻物(如木球)同时下落,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然是铁球落得快,木球落得慢。现在,试想把铁球与木球绑在一起,同时抛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方面,铁球和木球组成了一个比铁球更重的物体,应当下落的比铁球更快;另一方面,铁球下落被木球拖住,其速度应该介于铁球与木球之间。这样,从同一个理论推出了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正确结论应当是: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      伽利略这位真正的近代实验之父,近代实验科学的创造者,并不满足于逻辑推理,他要用实验来验证他的设想。但不是跑到比萨斜塔抛下两个铁球,而是在室内用精心设计的斜面做实验。他做了很多不同坡度的斜面,斜面尽可能光滑。然后在不同斜面上滚下各种重量的铜球,他发现,物体从斜面上滚下,作加速度运动。但只要斜面坡度不变,无论什么重量的铜球滚下,加速度都一样;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但与坡度有关,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完全水平,加速度为零,物体若不受外力,他就应该永远沿直线作匀速运动,这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斜面完全垂直,就相当于自由落体,这时加速度最大,但对无论什么重量的物体,加速度都一样。      伽利略做比萨斜塔实验这一传闻来自伽利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他在写伽利略的传记中提到伽利略曾做此实验。但历史学家考证,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伽利略做过这一实验。事实上,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利略,真的于1612年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材料但重量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到达地面,伽利略在《两门新科学》中对此有一个辩护,意思是说,重量1:10的两个物体下落时只差一个很小的距离,可亚里士多德却说相差10倍。为什么忽视亚里士多德如此重大的失误却盯住我小小的误差不放呢?这也表明伽利略没有做那个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158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用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10的铅球,让它们从高30英尺的高度落下,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在地面的木板上,围观者可以听到两个铅球撞击木板时发出的声音。 谁知天高地厚?   说一个人“不知天高地厚”,是说他浅薄无知,自不量力。可扪心自问,我们真的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明白什么是“天”,什么是“地”。古代中国人把“天”想象为一个半球形的大罩子,“地”则如同一个方形的棋盘,这就是中国最著名的“盖天说”。所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宇宙模型之下提出来的。我们知道,这样的“罩子”和“棋盘”是不存在的,可在生活中,我们还在使用着“天”和“地”这样的词汇,我们就在日常词汇的层面上,试着回答“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问题(请不要怪作者不知天高地厚啊!)。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那么,蓝天有多高呢?蓝天是太阳光和大气中的水气、尘埃等一起给我们变的魔术。太阳光穿过空气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透射力最大,能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到地面,而波长较短的紫、蓝、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这样,在晴朗的天空,如果没有污染,我们抬头就能看见蔚蓝色的天空。前苏联的三位科学家乘坐汽球对天空颜色作了一次详细观测。当他们从地面上升到3.5公里的高度时,天空成了暗蓝色;再上升到13公里时,天空呈暗紫色;在超过18公里之后,由于空气非常稀薄,光不发生散射,天空呈一片暗黑色。这时,出现了人们在地面上从未见到过的景观:太阳和星星同辉。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蓝天(或者青天)的高度为10公里左右。至于天上的白云就更低了。坐飞机时,我们常常看到白云飘在飞机下面;登山时,也会发现白云在脚下,或者环绕在半山腰。白云的高度从500米到一万米不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为什么要问青天?因为月亮也在青天之上。实际上,月亮距地球表面的距离,可比“青天”远多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数字是大约38万公里。可并不总是如此。月亮绕地球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离地球最近的近地点大约距离地球36万多公里,离地球最远的远地点大约距离地球40万公里左右。据说,有科学家在月球上安置了反射镜,通过激光测距,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测绘工程师们听到这个消息,恐怕不会吃惊吧? “天上的太阳红彤彤”。太阳距离我们有多远呢?这可不是一个一般的数字,这个数字为149597870公里,即大约1.5亿公里。科学家们把这个数字作为一个天文单位,也就是把它作为测量天体(特别是太阳系天体)之间距离的“尺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是椭球,所以,太阳距地球的距离也是时刻在变化的。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天上的星星有多远呢?这就看说的是什么星了。距离我们最近的星星是太阳系里的行星,这些行星的排列是有规律的。1766年,一位名叫体丢斯的德国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述太阳系概况时,要求学生将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记住。可学生怎么也记不住这些毫无规律的数字。体丢斯仔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了这些数据,发现并非无规律可循。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列,从第二个数开始,后一数正好是前一数的两倍,即:   0,3,6,12,24,48,96,192……   在每个数上加4,再除以10,便得到:   0.4 0.7 1.0 1.6 2.8 5.2 10 19.6 ……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 木星 土星 ?   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其它数字正好是五个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只有2.8个天文单位处没有行星,土星以后也没有行星, 因为当时知道的最远行星就是土星。   体丢斯并没有认为这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不过把它当做一个教学生巧妙记忆数据的方法,所以当时没有传开。直到1772年,德国天文台台长波德发现了它,觉得很有意思,才将它发表。因此一般称它为“体丢斯—波德”定则。天文学家就是以此为线索发现了天王星,后来又发现了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根据上面提供的数字推出地球距离这些行星的距离。不过,根据上面这些数字只能推导出各大行星距离地球轨道距离,行星个体距离地球的距离是随时变化的。以火星为例,火星轨道距离地球轨道距离为0.6个天文单位,当地球和火星位于太阳同一侧,并且日、地、火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最小,为0.6个天文单位。当地球和火星位于太阳两侧,并且日、地、火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最大,为2.6个天文单位。其他情况的地球与火星距离介于两者之间。2003年8月27日,火星运行到近6万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火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5576万公里,仅有0.37个天文单位。 上面说的都是行星。在夏日的晴朗夜晚,我们抬头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恒星。除太阳之外,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叫做比邻星,它位于半人马座,离太阳系的距离是4.22光年。那么最远的恒星呢?1999年4月,利用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深空图像,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宇宙边缘附近有一个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遥远的天体。 你看,要回答“天有多高”还真是困难。从500米高的云层到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哪一个数据是“天高”? 再说“地厚”。“地”无疑是指我们的地球。有人说“地厚”就是指地壳的厚度,这倒不难回答。地壳指的是地球最外面薄薄的一层固体的硬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公里,最厚的地方可达60-70公里,而大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6公里,最薄的地方只有1.5公里。 可只把地壳的厚度当作“地厚”,似乎有点“厚此薄彼”。地幔、地核都是我们地球的一部分,它们的尺寸怎么就不算“地厚”的一部分呢?所以,“地厚”应该指地球的直径。可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怎么能计算它的直径呢?如果仅仅想知道一个大概的数字,那倒不难。早在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一位名叫埃拉托色尼的学者就利用几何原理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他发现在埃及色尼城夏至正午时,阳光直射井底,而同一时刻在亚历山大城太阳向南偏出7.2度,由此得出亚历山大与色尼纬度相差7.2度。利用当时经商驼队行走的时间估计两地的距离约为5000斯塔第(1斯塔第相当于157.5米),据此推出地球半径为6300公里。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得出这样精确的数字是相当不简单的。现在我们一般简单地说地球半径为6370公里,直径当然是它的两倍了。 可这只是一个概数。要准确地描述我们的地球,只知道这样一个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我们就要用一个参考椭球来模拟地球,这个椭球要尽可能地与地球形状符合,但它却是规则的,以利于在上面建立坐标系统,完成一系列的计算。根据不同的模型和要求,测量学家们建立了很多种这样的椭球。我国1954年北京大地坐标系,曾采用了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它的长半轴a=6378245,扁率f=1/298.3。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是WGS-84椭球,它的长半轴a=6378137,扁率f=1/298.257223563。 关于地球的数据,还有很多很多,它们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有多厚”的问题。可是,你如果要问:“那么,地到底有多厚?”我无法回答。 这都是站在地球上看问题。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站在月球上仰望天空,你会看到,我们的地球,一个硕大的蓝色星球,静静地挂在天边。如果有一天人类登上火星——这一天并不遥远,脚踏火星的土地,在没有火星尘暴的夜晚,仰望天空,你会看到,我们的地球只是茫茫星空中一个不起眼的暗淡蓝点。在这种情形下,何处是天?何处是地?如果连“天”和“地”都分不清,就更不要怪我不知“天高地厚”了。  万有引力与苹果落地 一个炎热的中午,牛顿在他母亲的农场休息,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正好打在牛顿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可能是地球的引力吸引了苹果掉下来。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这个故事的真伪已不可考,但牛顿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的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来看一看牛顿是站在哪些巨人的肩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就会明白,牛顿看不看到苹果落地,对万有引力的发现不是那么重要。     第一巨人应是开普勒。1600年,开普勒接收了第谷毕其一声所观测到的无比丰富的天象资料。利用第谷的观测数据,开普勒巧妙的算出了当时所知道的六大行星的运行轨道。有了轨道数据,开普勒以火星为突破口,进一步总结出了行星运动所遵循的数学规律。这就是:     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运动规迹是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论断,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一致相信星球的运动轨迹是正圆。     开普勒第二定律:由太阳到行星的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划出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开普勒是天空的立法者。     第二个巨人是伽里略。在伽利略之前,人们没有加速度概念,连速度的定量定义都没有。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更是错误的,人们认为,物体之所以运动是受到某种外力的作用。伽利略在做斜面的实验中发现,必须首先建立匀速运动与匀加速运动的定量概念。有了这两个新的概念,两条重要的定律便被总结出来了:     一、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外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是地面物体运动的立法者。     伽利略和开普勒是好朋友,他们有着很多年友好的通信联系,这些信件后来成了研究这两位巨人的重要材料。但是,很遗憾,他们都没有把对方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研究结合起来,这项工作留给了牛顿。     在伽利略逝世的那一年。牛顿出生了。     1687年,牛顿因在光学问题上与皇家学会会员兼实验总监胡克发生争论,深受刺激,不在考虑光学问题,转而思考行星运动。     伽利略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保持运动的原因,但他把这一天只限制在地面,没想到行星运动也遵循这个规律。牛顿和其他科学家想到了。既然行星绕太阳沿椭圆形轨道运动而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那它一定每是每刻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这是一种什么力呢?     现在我们知道这就是万有引力,它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当时人们不知道,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并一步一步的接近了问题的本质。     1687年,那位与牛顿争论光学问题的胡克向当时的皇家学会主席雷恩和天文学家哈雷声称,他发现了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他给不出数学证明,雷恩因而决定悬赏征解。哈雷是牛顿的好朋友,他于1684年8月专程去剑桥,请教牛顿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力的作用下行星作何运动。牛顿肯定地回答说运动轨道是椭圆,并说他几年前就作过计算,但一时找不到,并答应三个月后将计算从新写出来。当年11月,牛顿写出了《运动论》手稿,就行星运动轨道与按距离平方成反比的作用力之关系作了透彻的数学证明。     事实上,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以很容易推出向心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牛顿在1665年大学毕业那年回故乡伍尔索普,在母亲的农场躲避瘟疫时就得出了这一结论,只是当时牛顿不敢肯定,地球吸引外部物体时,是不是就像全部的质量集中在球心一样,而当时的计算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的(后来牛顿利用自己发明的微积分证明,这一假设是正确的)。所以牛顿没有发表他的成果。将近20年后,胡克、雷恩、哈雷也都独自发现了这一关系。但他们都没有给出逆命题:在平方反比距离的作用下,行星必然作椭圆运动,只有牛顿给出了这一数学证明。     但是,即使确认了椭圆轨道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力的关系,也并不等于发现了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关键在于“万有”,即所有的问题都存在吸引其他物体的力,支配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力与地面物体的重力是一个力。牛顿最先想到这一点。     如果让一个对科学史不太了解的人来讲苹果落地的故事,他一般会这样讲:牛顿看到苹果熟透后落到地上而不是飞上天去,就想可能是地球有吸引力,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假如苹果落地的故事是真的,那很可能是这样的:一天牛顿在母亲的农场里思考行星运动问题,他已经证明,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是受到某种力的作用,这种力的大小与行星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很可能还与质量成正比。而且月球绕地球运行与行星绕太阳运行遵循同样规律。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力呢?这时,一个苹果在他眼前落下,他想:促使苹果落地的重力与促使月球在轨道上运动的力是不是同样的力呢?于是,万有引力的伟大思想便萌发了,“宇宙的全部奥秘就展现在他面前了。” 20年后,牛顿倾全力写作了一本书,系统总结了他关于动力学和引力问题的研究,这就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唐诗、地图与测绘 身为中国人,又生活在唐朝,做一名诗人,是最骄傲的。他们心智健全,个性张扬,即使是离别呀,思念呀,那么愁苦的事情,经他们一吟一唱,竟也美不胜收,流传千古。他们绝不像一棵树一样呆在一个地方,他们知道,再美的地方,呆久了也会“审美疲劳”,他们边走边唱,边唱边走,但他们又不是行吟诗人,他们也会停下来,为了功名,或者爱情、家庭,这些世俗的东西他们不拒绝,但一旦时机来临,他们又要走,又要唱。 我是做测绘的。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测绘,仅仅是这样一个朦胧的梦想:将来,我会亲手绘制很多很多地图,在这些地图上,有些地名就是我起的。读完大学,才知道,这样的机会对我们这一辈测绘工作者来说,是极少的,我做了15年测绘,从未遇到过。 可是唐朝的诗人们,根本不需要绘制地图,他们只要在那里题一首诗,或者仅仅是吟一首诗,那个地名就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甚至这个地名因诗而改。 那一年,一个科举落榜生,坐船回家,心情极度郁闷。晚上,船停在苏州城外的封桥,听着寒山寺沉重的钟声,他吟道: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很快名扬天下,“封桥”也因此改成了“枫桥”,并永远与“张继”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一千多年之后,竟还有很多日本友人要在除夕那天夜里跑到寒山寺来听钟声。那真是一个诗意的时代,地名因诗而改,人们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很多地名就和诗人联系在了一起。例如,成都——杜甫,白帝城——李白,黄鹤楼——崔颢、李白,巫山——元稹,庐山——李白,秦淮河——杜牧,扬州——杜牧,等等等等。 过去的年代,交通和通信都不便,出行远方是一件大事,很可能从此一别,永难相见。所以,离别就特别伤感,唐诗里因此留下大量伤别之诗。其中最著名的是: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其他还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请”(李白,《赠汪伦》)等等。陕西的灞桥,是唐人送别分手的地方。唐人喜欢攀折杨柳的枝条来赠别亲人,柳的谐音为“留”,寓示挽留。柳枝随插随活,生命力强,以此祝愿亲人随遇而安。由于离别的人多,杨柳攀折过度,所谓“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王之涣,《送别》),“今年还折去年枝,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柳枝》)。 现在人们不会那么伤离别了。过去被视为畏途的西域,从北京坐飞机也不过三个小时。手机通讯,随时给家人报平安,说是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电影《手机》里费墨因手机暴露了自己的婚外情,指着手机说:“太近了!” 然而,测绘工作者却有可能进入交通和通讯都极不方便的地方,去体验千年前的离别和思念之苦。一九九二年早春,我进入柴达木深处的花土沟油田搞测量。过当金山时,突降大雪,汽车被困在半山腰,动弹不得。晚上冷得钻心刺骨,把汽车座位的布套都取下来绑在身上保暖。好在第二天油田派来铲雪车,解了围。那时我正在热恋中,到了花土沟就给女友(现在已是吾妻)写了一封信,可一个月以后,同来的人都收到回信了,我还没有。又过了两周,终于收到回信。原来,女友见我的信封上的地址为:青海省芒崖镇花土沟××招待所,很奇怪,省后面应该是州、县或者市,怎么直接就是镇,以为我写漏了,直到收到第二封信,地址还是这样写,才回信。其实当地人都这样写,在地广人稀的青海,这样写不会错的。据说花土沟现在建设得很不错,可当时是很荒凉的,没有任何娱乐,再加上海拔高,气候极度干燥,身体不适,远方的家书是最好的安慰。当时收不到信,很有些生气,还拟了一首三句半:“出差已一月,家中音信绝。若再不回信,永别!”当然只是自嘲,她从未看到这首打油诗。 唐人写诗,并不苑于情愁哀乐,就是吃,也写得很美。一杯小酒,一碟小菜,就能体会出真正的食欲美。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蚁新醅酒”,不会是掺了敌敌畏或者用酒精兑的假酒;“故人具鸡黍”也不会是养鸡场用激素催大的洋鸡。现代人吃的要比唐人丰盛的多,什么黄金宴,美人宴,堆满了金钱和物欲,就是没有食欲,更体会不到唐人那种充满了温情的食欲美。 然而,测绘工作者却有这样的机会。二零零一年冬天,我带着一支测绘队伍在鄂西山区进行一条输气管道的测量。天冷、山高、路陡。虽然是寒风凛冽,每天衣服却要汗湿好几次。爬一座山汗湿一次,风一吹,汗很快就干了;再爬,再汗湿,再干。工作虽然辛苦,却有美味犒赏。山里土鸡,无疑是散养的,就连很多猪都是放养的。蔬菜种在山坡上,极少施化肥农药(山区气温低,虫害少,无需农药。化肥贵,蔬菜贱,施化肥划不来)。这地方靠近重庆,当地人做菜接近川味,又不似川味那般热辣,正合我和多数同事的口味。晚上收工回到招待所,找一个小餐馆,买一壶农家酿的土酒,点一个鸡火锅,再加一条清江鲢鱼,配上刚摘回来的蔬菜,或麻辣浓烈,或清淡鲜美,让人回味无穷。孟浩然“过故人庄”美食也不过如此吧?中午进了山,找不到餐馆,就提前联系一农家,请他们做一顿农家菜,也别有风味。 唐人爱出行,现代人爱旅游。现代人的旅游,方便倒是强过唐人千百倍,可一大群人跟在摇旗子的导游后头,听导游指着这座山说:这里是不是像个仙女?那里是不是像领袖的卧姿?放眼望去,尽是人头攒动,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诗意呢? 只有测绘工作者还能体会唐人的意境。我的同事中,极少有喜欢随旅游团旅游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旅游。我们的“旅游”没有导游,我们更像唐朝诗人,在那人迹罕至却又风景秀丽的地方“旅游”。如果我们当中有诗人,一定也能写出好诗。一九九七年春节期间,我在陕北吴旗县搞测量。一天因大雪困在老虎沟的老乡窑洞里,五个人只有三床被子,炕烧得不热,晚上睡不着,起来找柴火,突然看到天上的星星那么多,一个一个如斗一般大,密密地挤在一起。这样夜空,不说整天灰蒙蒙的北京看不到,我走了多少沙漠戈壁,也没见过。如果是唐人,他能不吟诗吗?二零零一年的春天,我在山东聊城搞测量,有一个国家二等三角点名为“孔塘村”,用手持GPS找到大致位置,是在孔塘村边的一块菜地边。去找三角点的保管人,过去曾是孔繁文,现在是孔令辉,真的与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同名。做GPS时,与村民聊天,知道这个村都姓孔,是孔子后代,已传75代了。村民多务农。看到孔圣人的后代在这里本分地务农,如果是唐人,他能不有所感慨,诗兴大发?还有,1999年我在非洲的苏丹做测量,我们请了两个当地民工,一个民工和妻子住在简陋的草棚里,另一个连草棚都没有,他一个人住在一棵树下!苏丹的旱季,气候炎热,也不下雨,树下可以安身,但传播疟疾的蚊子却是要人命的。见到这种情形,杜甫能不再次吟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其实,测绘工作者就是在写诗,地图就是我们的诗篇。唐人用文字写,用音符吟。我们用线条写,用数字吟。我们和唐代诗人一样,边走边唱,边唱边走。这个时代还有谁在诗意地生活?测绘工作者。
本文档为【科学小品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871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1-09-20
浏览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