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地经济学第九章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经济学第九章 土地集约利用

举报
开通vip

土地经济学第九章 土地集约利用nullnull第九章土地集约利用主讲人:王占岐 教授null第一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形成及演变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早期表述 威廉·配弟(Willam Petty,1623—1687)在17 世纪中叶发现一定面积土地的生产力有一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之后,产量就不可能随着劳动的增加而增加了。null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早期表述 杜尔阁(R.J.Turgot,1727—1781)在18世纪70年代所写的短评中谈到:“撒在一快天然肥沃的土地上的种子,如果没作任何土地的准备工作,这将是几乎...

土地经济学第九章  土地集约利用
nullnull第九章土地集约利用主讲人:王占岐 教授null第一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形成及演变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早期表述 威廉·配弟(Willam Petty,1623—1687)在17 世纪中叶发现一定面积土地的生产力有一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之后,产量就不可能随着劳动的增加而增加了。null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早期表述 杜尔阁(R.J.Turgot,1727—1781)在18世纪70年代所写的短评中谈到:“撒在一快天然肥沃的土地上的种子,如果没作任何土地的准备工作,这将是几乎完全损失的投资。如果增加一个劳动力,产品产量就会提高;第二个、第三个劳动力不是简单地使产品产量增加一倍或两倍,而是增加五倍或九倍。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资增加的比例,直到产量增加与投资增加的比例达到它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时为止。超过这一点,投资增加,产量也增加,但增加的会越来越少”。第一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形成及演变第一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形成及演变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1.“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土地报酬是土地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而土地肥力是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并没有正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动规律”。null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而是就某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不变要素的条件下,因投入变动要素(如劳动力)的数量不同,而导致的总产量和变量要素的边际产量不同。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它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5.由于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提高不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研究”之列。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理论依据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理论依据一、土地肥力 土地肥力是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的客观属性。 以前研究土地肥力时,只考虑土地的客观属性,如土地位置、有机质含量、土壤的团粒结构等,而没有和土地的用途结合起来,一般来讲,研究土地肥力,应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一田块的土地肥力,应和其有关用途结合起来分析。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理论依据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理论依据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所谓报酬是指一切在付出之后,所得到的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所得到的物质或精神的享受统称为“报酬”,报酬分为三种:实物报酬;价值形态报酬;价格形态报酬。其公式分别为:第三节 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第三节 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技术状况给定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在数学意义上说,即是产品数量为投入资源(生产要素)的函数,一般可用下列数学式表示:       Q=f(X1,X2,X3,……Xn) 式中:   X1,X2,X3,……Xn——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如农业生产的土地、种子、肥料、农具等的数量;   Q——任一既定数量的投入品组合在给定技术条件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如小麦)的最大产量。一、报酬变化阶段的数学分析第三节 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第三节 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一、报酬变化阶段的数学分析 为了揭示其中资源组合与产出的关系和数量界限,在经济分析中,除考察总产量趋势外,还要考虑平均产量(即平均报酬或平均生产力)趋势及边际产量(即边际报酬或边际生产力)趋势。平均产量,系指变量资源的平均产量而言,用A代表平均产量,X代表变量资源施用量,Y代表总产量,则平均产量可用:A=Y/X表示。null    边际产量,系指每增加一单位变量资源所能增加总产量的数量。用M代表边际产量,△Y代表总产量的增加量,△X代表变量资源的增加量,d代表一次导数,则边际产量可用: M=△Y/△X   或 dy/dx表示     现假定生产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资料如下:第三节 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第三节 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表9-1  资源和产出的相关性*生产弹性=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反映边际报酬的大小。第三节 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第三节 报酬变化的阶段分析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集约经营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集约经营      人们利用土地资源,就要在土地上投入劳动(劳力)和资本(物资)。而每单位土地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多少称为集约度。以公式表示为:       式中:I——经营集约度:                A——工资费用;                 K——资本消耗;                 Z——经营资本所需支付的利息;                 F——用地面积。一、集约度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集约经营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集约经营二、正确认识投入 研究土地报酬递减和土地集约利用对指导我们正确把握土地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们要想获得土地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投入。在投入达到最大点之前,这些投入会引起递增的报酬。 第二,如果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了。 第三,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把所有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入)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变动生产要素类,按照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求得这些投入的最适量。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集约经营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集约经营三、正确认识土地集约经营 土地集约度须适应当时的土地产品的社会需要量、农业技术水平、农业投资能力;同时,也要看土地资源本身的生产力(肥力),包括土地的质量、人地比例、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和利用土地所得收益的大小等。这些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就土地生产力对其利用集约度的制约作用来说,土地生产力决定于土地自身的受容力(capacity)与生产效率(production efficiency)。null三、正确认识土地集约经营 从经济学原理的观点说,土地利用的集约经营应有一定的限度,逾越限度总是不利的。因此土地经济学家把集约度的最高限度称为利用的集约边际(intensive margin),把集约度的最低限度称为利用的粗放边际(extensive margin)。前者是指同一单位土地上纵的加深集约度的界限,后者是指横的扩展耕作范围的界限。在各种土地利用中,区分集约利用与粗放利用及其边际界限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节  我国土地集约经营的对策第五节  我国土地集约经营的对策一、中国人地关系国情和实行集约经营的必然 趋势二、我国实行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及其途 径null (2)实行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农业增产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改善农业和土地集约经营的内在和外在环节问题。1. 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结合人地关系国情和资源环境问题,从宏观角度谋求农业增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1)首先应普及和强化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资源、环境意识,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合理集约利用资源、寓保护资源与环境于发展之中,并置于首先位置,这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增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出发点和长期任务。二、我国实行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及其途径null2. 依据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结合土地用途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强化以土地增产方式和耕地保护为中心,逐步积累和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和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主要是:     (1)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各省、区的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强化国家对各类用地结构与土地供求量的协调平衡。     (2)对现有的已利用土地,采取配套措施,实行土地增产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和综合效益。null    (3)立足内涵挖潜,节约用地;并开发新资源,扩大土地利用的范围和规模。     (4)深化土地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加强国家对资源、资产的管理,提高土地和房地产等不动产的资产功能和价值。     (5)采取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制止土地粗放利用。第五节 我国土地集约经营的对策第五节 我国土地集约经营的对策1. 苏南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大趋势与“新苏南模式”。 2.无锡新区追求土地集约化利用——强调园区产业高度聚集,克服粗放经营土地弊端。三、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达地区城 乡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本文档为【土地经济学第九章 土地集约利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6170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15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1-09-20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