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种群生态学模型

种群生态学模型

举报
开通vip

种群生态学模型nullnull种群生态学模型 所谓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特定时间里占据一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有机体的集合。种群生态学主要就是研究种群的时间动态及调节机理,即研究某一生物群体或某些生物群体个体数量或密度的变化规律。 null1 单个种群增长模型 单个种群的增长模型,主要是讨论单个生物群体个体数量或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为方便起见,我们总是假设种群数量(种群中所含个体的数量)是时间 t 的函数 N(t),并认为它关于时间 t 是连续且充分光滑的,则 :表示...

种群生态学模型
nullnull种群生态学模型 所谓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特定时间里占据一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有机体的集合。种群生态学主要就是研究种群的时间动态及调节机理,即研究某一生物群体或某些生物群体个体数量或密度的变化规律。 null1 单个种群增长模型 单个种群的增长模型,主要是讨论单个生物群体个体数量或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为方便起见,我们总是假设种群数量(种群中所含个体的数量)是时间 t 的函数 N(t),并认为它关于时间 t 是连续且充分光滑的,则 :表示这个种群的增长速率; :表示种群个体的平均增长率。 null 此外,令 b 为种群个体的繁殖率,d 为死亡率,则 r = b  d 也为个体的平均增长率。 注:由于r只依赖于种群的繁殖和生存能力,因此它是种群本身增长的内在特征的度量,称之为内禀增长率。 nullMalthus(马尔萨斯)模型 假设条件 (1) 把种群数量仅仅看成是时间 t 的函数N(t),不考虑个体间的差异(如年龄、性别、大小等)对种群增长的影响。 (2) 认为 N(t) 是连续且充分光滑的。这个条件仅对一个大的种群,如果其生育和死亡现象的发生在整个时间段内是随机的,可以认为是近似成立的。null (3) 生育和死亡对任何个体来说都是随机发生的,即利用个体的平均增长率建立模型就相当于只研究一个大群体平均效应的确定性变化的侧面。 (4) 内禀增长率 r 为常数,即每个个体的增殖行为独立于其它个体的存在,不受其它个体存在与否的影响。 (5) 生物体处于一种不随时间改变的定常的环境中,即环境(如温度、湿度等)的变化不会对种群的增殖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6)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是封闭的,即在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内不存在迁移(迁入或迁出)的现象。null 在上述的假设条件下,容易看出 如果 N0 = N(t0) 为初始时刻 t0 时的种群数量,则单个种群增长的模型为null上述初值问题称为单个种群增长的 Malthus 模型。不难求得 Malthus 模型的解析解为 null 关于 Malthus 模型,我们有如下的一些说明: (1) 由于 t 时,N(t),所以这个模型只适宜于描述某些特定的生物种群增长初期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动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尽管如此,由于这个模型的简单明了的特点,仍不失为描述生物动态种群的一个基础模型。 (2) 虽然建立模型所作的假设条件对于生物种群来说时苛刻的,不现实的,但是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可以建立一个相当简单的模型,而且构成了一条使得模型逐步现实化的途径。null (3) 内禀增长率 r 表示的是个体的平均增长率,通过观测直接得到它的估计是困难的。通常我们用种群的倍增期 Td 来估计 r。所谓种群的倍增期 Td 就是当 r > 0时种群增长一倍所用的时间。因为且 N(t0 + Td) = 2N(t0),所以 2N(t0) = N(t0)erTd,从而 Td = (ln2)/r,即 r = (ln2)/Td。Td 是非常便于观测的,也可以直接使用Td来描述种群的增长行为: nullLogistic(罗杰斯蒂克)模型 我们对自然界长期观察所得到的结论是:在一个有限资源的环境内,种群是不可能无限增长的,它总会存在一个饱和水平。当种群增长到接近于这个饱和水平时,其增长速度应逐渐减慢而渐近于零。这样一来,Malthus 模型中关于种群增长时相互独立的假设条件 (4) 就与事实相矛盾了。null 为了描述在有限资源环境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假设条件 (4) 需要订正为:种群个体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时种群大小的一个减函数,即为r(N),并且存在一个饱和水平K > 0使得r(K) = 0。 为简单起见,设 r(N) 为 N 的线性减函数:r(N) = r(1N/K),则前面的 Malthus 模型修改为 这个初值问题称为有限资源环境中单个种群增长的Logistic 模型。 null需要注意的是: ① 显然,当 K 时 Logistic 模型退化为Malthus 模型。 ② r 仍表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③ K 为种群在特定环境内的饱和水平,生态学上也称之为环境对这个种群的承载力。 使用分离变量法,不难求得Logistic模型的解析解为 null 从 Logistic 模型的解,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当 t 时,N(t)K。即不管开始时种群数处于什么状态,当时间无限增加时,总数总是趋于环境的承载力。 (2) 当 N(t) > K 时,dN/dt < 0,当 N(t) < K时,dN/dt > 0。这说明当总量超过承载力时,种群数量将减少,当总量小于承载力时,种群数量将增加。null 下面的图分别描述了N ~ t、dN/dt ~ N的关系。 nullnull 从实际实验和观测看出,作为短期预测,Malthus 模型和 Logistic 模型不相上下。但作长期预测时,Logistic 模型更为合理些。当然,Logistic 模型也有其局限性: ① 没有反映出生态学上的 Allee(艾雷)效应:当种群数量过小时,它并不利于生物种群的增长(如难于寻找配偶、抵御恶劣环境和天敌的能力差等)。这时 r(N) 不再是 N 的减函数,从而大大增加了种群动态行为的复杂性,用现有知识无法讨论。 ② 参数 K 的估计很困难,至今还没有一个好的方法。 nullMcKendric(麦肯迪里克)模型 当描述仅仅由于繁殖和死亡而导致的种群增长行为时,假设条件 1 中“不考虑个体间的差异”的要求显然不合适。在此,我们讨论带有年龄结构的种群的增长模型。 设 u(x, t) 表示 t 时刻年龄为 x 岁的种群数量,(x) 为 x 岁的个体的死亡率,(x) 为 x 岁个体的生育率。 如果时间与年龄的计量单位是相同的(例如都是以年为单位),那么 t 时刻年龄为 x 的个体到 t + h 时刻年龄也增加到 x + h。 null因此,t 时刻年龄为 x 的个体到 t + h 时刻除去死亡者之外,都将存活到年龄 x + h,故有 记null则于是由微分中值定理有null因为新生儿是 0 岁的个体,因此有边界条件 (0 意味着所有年龄的个体都有 生育能力,生育率为 (x)) 此外,还有初始条件 u(x, 0) = u0(x) 于是我们得到描述具有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的McKendric 模型,为null u(x, 0) = u0(x) 其中是一个一阶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null2 种群的相互竞争模型 当某个自然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生存时,基本上可以用 Logistic 模型来描述种群数量的演变过程。如果一个自然环境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群生存,那么它们之间就要存在或者是相互竞争,或者是相互依存,或者是弱肉强食(食饵与捕食者)的关系。在此,首先讨论两个种群竞争同一种有限资源的情形。 null 设甲乙两个种群,当它们独自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生存时,数量的演变均遵从 Logistic 规律,记 N1(t),N2(t) 是t时刻两个种群的数量,r1、r2 分别是它们的内禀增长率,K1、K2 分别是它们的饱和水平。于是对于种群甲有其中因子 1N1/K1 反映由于甲对有限资源的消耗导致的对它本身增长的阻滞作用,N1/K1 可解释为:相对于 K1 而言,单位数量的甲消耗的供养甲的资源(设资源总量为 1)。 null 由于乙消耗同一种有限资源对甲的增长产生影响,可以合理地在因子 1N1/K1 中再减去一项,该项与种群乙的数量 N2(相对于 K2 而言)成正比。于是,当两个种群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生存时,种群甲增长的方程为 这里 1 的意义是:单位数量乙(相对于 K2 而言)消耗的供养甲的资源为单位数量甲(相对于 K1 而言)消耗的供养甲的资源的 1 倍。 null 类似地,甲的生存也影响了乙的增长,种群乙增长的方程为 对 2 可作相应的解释。 null于是,两个种群的相互竞争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上述模型无法求出解析解,只能通过数值解法来求数值解。但是,根据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可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t 时 N1(t) 和 N2(t) 的趋向。null 对两个种群的相互竞争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1 < 1,2 > 1。1 < 1 意味着在对供养甲的资源的竞争中,乙弱于甲,2 > 1 意味着在对供养乙的资源的竞争中甲强于乙,于是种群乙终将灭绝,种群甲趋于饱和水平。 (2) 1 > 1,2 < 1。情况恰好与 (1) 相反。 (3) 1 < 1,2 < 1。因为在竞争甲的资源中乙较弱,而在竞争乙的资源中甲较弱,于是可以达到一个双方共存的稳定的平衡状态,这是种群竞争中很少出现的现象。null (4) 1 > 1,2 > 1。在竞争甲的资源中甲较弱,在竞争乙的资源中乙较弱,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个种群要灭绝,而另一个种群将继续生存。至于哪一个灭绝,哪一个继续生存,不仅取决于模型中各系数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两个种群竞争开始时刻数量的大小。 种群竞争模型的上述四种情况可以解释生态学中的一个原理——竞争排斥原理:若两个种群的单个个体消耗的资源差不多相同,而环境能承受的种群甲的最大容量(饱和水平)比种群乙的大,那么种群乙终将灭绝。 null3 种群的相互依存模型 自然界中处于同一环境下两个种群相互依存而共生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植物可以独立生存,昆虫的授粉作用又可以提高植物的增长率,而以花粉为食物的昆虫却不能离开植物单独存活。人类与人工饲养的牲畜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 null 设种群甲可以独立存在,按 Logistic 规律增长,种群乙为甲提供食物,有助于甲的增长。类似于竞争模型中的第一个方程,种群甲的数量演变规律可以写作其中 r1、N1、N2 的意义同前。1 前面由“”变成“+”,表示乙不是消耗甲的资源而是为甲提供资源。 null 再设种群乙必须在种群甲的帮助下才能生存,其死亡率为 r2,则乙单独存在时有 加上甲对乙增长的促进作用,有 null 显然仅当 2N1/K1 > 1 时种群乙的数量才能增长。与此同时乙的增长又会受到自身的阻滞作用,所以在添加一个 Logistic 项,就有 null 于是,两个种群的相互依存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null 与竞争模型类似,无法求出上述模型的解析解,只能通过数值解法来求数值解。而且利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分析可以得到:只有当 1 < 1,2 > 1,12 < 1 时,种群甲、乙可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即两个种群在同一环境里相互依存而共生。 null4 种群的食饵—捕食者模型 处于同一自然环境中的两个种群之间,除了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常有趣的既有依存、又有制约的生存方式:种群甲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生长,而种群乙靠捕食种群甲为生。食用鱼和鲨鱼、美洲兔和山猫、落叶松和蚜虫等都是这种生存方式的典型。生态学上称种群甲为食饵(Prey),称种群乙为捕食者(Predator),二者共处组成食饵—捕食者系统(简称P—P系统)。 null 设食饵和捕食者在时刻 t 的数量分别为 N1(t) 和 N2(t),则与前面的分析类似,食饵的增长方程为 而捕食者的增长方程为null于是,食饵—捕食者模型为: 利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分析可以得到:当 2 > 1 时,食饵对捕食者的供养充分大,系统趋于二者共存的稳定状态;当 2 < 1时,食饵的供养能力不足,最终捕食者种群将会灭绝。
本文档为【种群生态学模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415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3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1-08-25
浏览量: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