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举报
开通vip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1]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著 艾 彦 译 无论在质朴的外行那里、还是在专业学者那里,“传言”(gossip)和“都市 传说”都经常被当做可以和“流言”(rumor)互换的术语来使用。把我们那些 学生当做质朴的外行来考虑一下吧:当他们被要求在某些方面对“流言”和 “传言”加以评价的时候,他们几乎对其不加区分。当他们被要求“考虑一下 流言”的时候,他们时常报道的是某种令人厌恶的轶事。我们的某些同事, 那些研究流言、传言以及/或者都市传说的专业学者,也同样都倾向于互换...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1]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著 艾 彦 译 无论在质朴的外行那里、还是在专业学者那里,“传言”(gossip)和“都市 传说”都经常被当做可以和“流言”(rumor)互换的术语来使用。把我们那些 学生当做质朴的外行来考虑一下吧:当他们被要求在某些方面对“流言”和 “传言”加以评价的时候,他们几乎对其不加区分。当他们被要求“考虑一下 流言”的时候,他们时常报道的是某种令人厌恶的轶事。我们的某些同事, 那些研究流言、传言以及/或者都市传说的专业学者,也同样都倾向于互换 地使用这些术语。例如,参加最近举办的一次关于流言和传说的跨学科学 术研讨会的与会者们,便没有对究竟什么把流言与传说区别开来达成任何 共识;在最近举行的一次社会心理学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上,研究流言和传 言的学者们也对是否有可能把流言与传言区别开来争论不休。人们注意到 这种概念方面的模糊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欧嘉,1973)。而且,虽然人们在 确切说明流言的建构过程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法恩,1985;罗斯诺和 乔治欧迪,1985;罗斯诺和基梅尔,2000),但是,其中的各种含糊之处依然存 在。 ·49·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然而,富有重要意义的各种差异的确存在着。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 澄清流言这个概念,并把它与它的两个堂兄堂弟,即传言和都市传说区别开 来。这些概念方面的困难,既是由人们对这些非正式沟通体裁所具有的脉 络和功能注意不够造成的,反过来说,也是因为人们对它们的内容注意得过 多了o[2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以各种脉络、功能和内容为注意中心的流言 定义。我们还对传言和都市传说的脉络、功能以及内容进行了考察,因而对 这三种社会话语形式所具有的各种相似之处和差异进行了探讨。让我们从 流言开始吧。 1、流言 我们把流言界定为“在各种含糊不清的、具有危险或者潜在威胁的脉络 之中产生的,未经证实和处于流传中的、具有工具相关性的信息陈述,这些 陈述的功能有助于人们理解和应付风险”(迪方佐和博尔迪亚,2007:13)。 这个定义强调了社会话语所具有的三个方面:脉络(话语从其中产生的情境 以及/或者心理需求)、功能(人们通过参与这种话语试图做到什么)和内容 (人们所说出的各种陈述的类型)。接下来让我们依次考察一下它们。 流言的各种脉络 流言是从情境性脉络之中产生出来的,这些脉络要么含糊不清,要么具 有威胁,要么危机四伏,因此,人们正是在其中产生了对理解或者对安全感 的心理需要。当一种情境的意义或者含义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时候,一个脉 络就是含糊不清的。这些办公室为什么要翻新呢?(没有任何备忘录告诉 过我们;迪方佐、博尔迪亚和罗斯诺,1994)。是谁制造了这种只在市中心贫 民区(主要是非洲裔美国人)的邻里之间销售的软饮料?(弗里德曼,1991)。 隐藏在不断攀升的汽油价格背后的是什么?人们对此具有极其强烈地要求 理解的心理动机(菲斯克,2004);这样一来,不理解状态就会让人觉得反感 和不舒服。对于1994年在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市的通用汽车制造厂工作 的工人们来说,某种含糊不清的情境性脉络就变成过孕育流言的肥沃土壤。 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宣布这家工厂很快就会关闭,但却对诸如何事、为何、何 时、何人、如何之类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未置一词。于是一时之间流言四起:“这家工厂不 ·50·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会关闭,还会继续生产土星牌轿车或者下一代雪佛莱蒙特卡罗轿车,或者日 本人将会接管它”(赖默,1992:40)。著名社会学家T.涩谷曾经把这些情境 叫做“未界定的”情境。当人们无法获取信息、或者当信息来源得不到信任 的时候,这样的情境就会出现(涩谷,1966)。 当人们迫切需要安全的时候,在那些具有威胁或者危机四伏的情境性 脉络之中,流言也会出现。威胁有可能是实实在在的,就像一个人的生命处 于危险时那样(“杰维斯港的大坝就要决口了——现在赶快跑吧!”:R.H. 特纳,1964);一个人的资产可能会受损(“‘欢乐时光’计算机病毒将会抹去 你的硬盘驱动上存储的信息”:博尔迪亚、迪方佐、海恩斯和沙瑟琳,2005); 个人的安全感非常脆弱(“美国人计划在伊拉克任命_位国王”:斯莱克曼, 2003);以及/或者一个人的安康受到了威胁(“腋下除臭剂会导致乳腺癌”: 米里克、戴维斯和托马斯,2002)。在这些情境下,人们都会感受到实实在在 的不安全,因而希望增强他们的安全感。下面这个非常经典的办公室流言, 即“我听说部门要裁员了,你听到了什么?”,主要是在人们认为一个人的工 作保障以及/或者质量将会受到威胁的脉络之中表现出来的(迪方佐等, 1994)。在2004年致命的印度洋海啸和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之后出现的 各种流言,都是在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的脉络之中产生出来的。在伊拉克 平民百姓中间流传的各种流言,时常存在于某种对可能发生的令人恐惧事 件的忧虑所构成的脉络之中(凯利,2004);纳普(1944)则早就把这样一些流 言称之为令人恐惧的流言。 或者,这种威胁也许本质上是心理方面的,就像当一个人的自我感、身 份或者事实上其所珍视的一切东西受到挑战的时候所出现的情况那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就会从心理上觉得不安,因而希望增强这种自我 感。受到威胁的自我感有可能是个体性的,就像当一个人的个别“状态”(也 就是说,以情境为基础的)下的自尊心由于与其他相似、但更加成功的人进 行“攀比式”比较而受到压抑的时候,或者当一位老板嘲弄、恫吓、或者不断 骚扰一位受雇者的时候,所出现的情况那样。就这些例子而言,从这些脉络 之中产生的各种负面流言所针对的目标,很可能分别是那个更加成功的他 人和进行恫吓的老板。在近来进行的一次以流言为话题的广播访谈中,一 位对其老板怒火中烧的来访者就承认曾经传播过一则关于其老板有疱疹的 ·51·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虚假流言;这则流言至少流传了两年。受到威胁的自我感也有可能是集体 性的(也就是说,是有关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的),就像当一个人觉得其所在 的群体一贯受到歧视的时候所出现的情况那样。有关三K党制造的热带 奇幻果汁潘趣酒包含着使黑人男子绝育的成分的各种虚假流言(弗里德曼, 1991),就是在非洲裔美国人的身份受到威胁的脉络之中产生的。非洲裔美 国心理学家洛兰·黑尔令人信服地表达过这种集体性威胁感:“由于具有某 种奴隶背景,由于我们曾经受到残忍对待的时间过久,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所 具有的恐惧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认为这里的人的目标就是尽可能轻而 易举、尽可能快地把我们斩尽杀绝这样一种群众性偏执狂⋯⋯这导致了全 身心的戒备、警惕和怀疑,而后者足以使我们质疑某种软饮料所包含的成 分”(转引自勒宾格,1997:159,黑体为引者所加;也可参见特纳,1993,以及 特纳和法恩,2001)。 流言的各种功能 流言发挥着在某种模棱两可的情境中造成集体感的功能。在各种不明 确的脉络之中,人们首先试图从个人角度出发进行理解——通过根据他们 自己个人化的理解框架进行思考。当这种做法无效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和 一个又一个人——集体地——一起提出、讨论和评价各种非正规的假设,而 这些具有集体色彩的假设和这种联带的讨论便是流言(罗斯诺,1974)。在 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的一周里,人们讨论了许多诸如此类的流言性假设,例 如:“盟军使用了某种汽油雾来摧毁这座城市。”其中的一个假设实际上是正 确的:“爆炸是由那些微小的粒子被分裂的时候所释放出来的能量造成的” (米勒,1985)。第二个例子:生活在前苏维埃集团控制国家的公民们并不信 任官方新闻机构,而是时常诉诸某种充满生机的流言工厂以获得信息(鲍尔 和格莱彻,1953)。当代阴谋理论的拥护者们也同样缺乏对官方媒体的信任 (阿巴拉吉纳一帕普和斯蒂芬,1999),因而构成了一个拥有众多流言讨论参 与者的、庞大的网络(库格林,1999)。这样一来,在那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或者令人困惑的情境之中,人们都觉得有必要寻求理解,而流言则发挥了某 种集体性进行的理解意义建构的功能:人们非常热衷于讨论各种流言,以便 对他们的情境性脉络做出某种群体性解释。正如R.H.特纳所指出的那 ·52·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样,流言是“正常的集体寻求信息过程”的组成部分(1994:247,原文黑体), 在这种过程中,这种群体试图通过“对它的许多构成性行为进行程度较低的 形式化”来界定某种模棱两可的情境(涩谷,1966:23,原文黑体)。虽然证实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消息来源的可信性时常受到削弱,不过,流言仍然是一个群体性意义 建构活动。 在各种具有实际威胁或者心理性威胁的脉络之中出现的流言,都发挥 应付这种威胁的作用。在存在各种实际威胁的情况下,人们都拥有某种控 制其环境的核心性社会动机,以便能够有效地行动(菲斯克,2004)。由流言 提供的控制有可能是“积极的”,因为流言能够使接受者获得主动避免这种 威胁、或者抵消这种威胁的机会。听说了大坝即将决口,人们就有机会快速 逃离城镇。听说了某种计算机病毒将会抹掉我的硬盘驱动上存储的信息, 我就有机会删除那些带有“欢乐时光”标记的电子邮件信息。听说了美国计 划在伊拉克任命一位国王,我就有机会援助那种将制止这种做法得逞的抵 抗运动。听说了腋下除臭剂会导致乳腺癌,我就有机会避免购买这种产品。 听说了某人所在的部门有可能裁员,这个人就有机会分发其履历——完全 是为了以防万一。就这些情境而言,参与传播流言的人都寻求进行“一级控 制”(沃克,1996)。由某种流言提供的控制也有可能是“二级的”,因为这则 流言使参与者能够以某种减轻其在情感方面的影响的方式来对可怕的负面 事件做出解释,诸如通过降低人们的预期、做最糟糕的预期以避免失望、或 者把这种事件归因于偶然性(罗特鲍姆、魏斯和斯奈德,1982;沃克,1996;沃 克和布莱恩,1991)。例如,当面对一场极为恐怖的海啸所造成的房倒屋塌、 人们流离失所状况的时候,我很可能急于参加有关这个地区为何和如何遭 受如此蹂躏的各种流言式讨论。在2001年9月11日出现的各种毫无理智 的行为之后,通过倾听有关某个人沿着正在坍塌的世贸中心大厦的残砖碎 瓦、从80层的高处安全地滑下来的惊险故事,我也许可以重新获得希望(马 克斯,2001)。虽然各种流言都是未曾经过调查的,但是有研究表明,它们的 首要功能是提供这种类型的控制:沃克所分析的所有大学校园之中的流言 的内容(沃克,1996),都包含着与二级控制有关的论题。希望式流言——有 关所希望出现的某些事件的流言(纳普,1944)——通过使人们在面临所有 各种挑战的时候燃起希望,有可能提供二级控制。比如说,诸如“战争结束 ·53·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了f’’、“今年我们可以获得一大笔年终红利!”、以及“她将根据‘成绩分布曲 线’给我们分班”这样的希望式流言,都可能分别有助于人们应付战争、个人 财务和大学考试方面的种种紧张性刺激。 在从心理方面威胁一个人的个体性自我感或者集体性自我感的脉络之 中产生出来的流言,时常发挥保卫这种自我感的作用。这种情况频繁地以 关于人们已经觉察到的威胁的负面流言的形式出现。恼怒的传播其老板长 有疱疹的虚假流言的雇员,会因为他的上司的“罪有应得”而感到高兴。就 一些使参与者想象他们自己就置身于车间工作场面之中的受控试验所取得 的初步结果而言,我们发现,那些与其管理者在精神方面的接触一直有摩擦 的参与者,往往更可能传播有关该管理者的负面流言。这种流言可以发挥 防止伤害一个人的个体性自我感的作用。流言也可能发挥防止伤害一个人 的集体性自我感的作用。就那些以伊斯兰教作为其身份感的核心要素的人 而言,所谓以色列特务机关曾经告诫4000名犹太人不要在2001年9月11 日去世贸中心上班的虚假流言(美国国务院,2005),无疑有助于防止下列令 人不快的观点,即所有攻击者都是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所谓黑人常常变 卖租借来的用具以购买毒品的流言,无疑可以发挥抵制下列观点的作用,即 一个人作为白人在社会之中所具有的身份受到攻击。这些诸如“埃莉诺俱 乐部”流言之类的流言类型——比如,“有人发现黑人女仆正在用‘女主人’ 的梳子”(由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以文件证明,1947)——可以发挥抵制下列 观点的作用,即一个人所属的群体(就这个例子而言即白人)正在被另一个 群体(即黑人)进行负面描绘,从而遭受全面伤害。相比较而言,这有助于宣 传一个人对于其所属群体的观点,并且可以进一步宣传他/她对于自己的观 点。简而言之,这些脉络之中的流言发挥通过贬低其他群体而抬高自己的 作用。这些导致分裂的(wedge.driving)流言——贬损其他群体的人们的流 言——是非常常见的(凯利,2004;纳普,1944)。 流言也可以发挥其他作用,诸如娱乐、交流群体的各种规范,以及界定 社会网络的权力结构和边界,但这并不是其首要作用。传播有关果味汽水 对黑人男子具有优生影响的各种流言,也许确实可以改善我和非洲裔美国 人群体中的其他人的关系(博尔迪亚和迪方佐,2005),但是,传播这种流言 的主要目的却是告诫其他人不要喝这种汽水——这是一种集体性的应付威 .54. ‘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胁的功能。总而言之,在各种模棱两可、不确定,或者对实际的或精神方面 的资产构成潜在威胁的脉络之中,流言的功能是理解和应付威胁(或者潜在 的威胁)。 流言的内容 流言的内容当然是由它们的脉络和功能产生出来的。就人们在其中为 了理解和应付威胁而讨论各种流言的、模棱两可或者充满威胁的脉络而言, 这些流言都是一些流传中的、被参与者认为有用的、未经证实的信息陈述。 让我们解释一下这些内容的意义吧。首先,各种流言都是信息陈述,也就是 说,它们都是宣言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或者询问性的。“乔治·w.布什又 开始酗酒了”(迪方佐,2005),“约翰·克里言不由衷地宣称他最钟爱的一节 圣经经文是‘约翰福音’16:3”(“经文,再次受到践踏!”,2004),以及“乌萨 马·本·拉登在犹他州被发现”(坎特拉,2002),首先都是一些进行讲述、描述 或者说明的名词和动词。当然,流言讨论的某些部分也可能提出质疑或者 发出指令(博尔迪亚和迪方佐,2004),但是,流言本身却是包含信息的某种 观念或者某组观念。其次,这些信息陈述都是通过人得到传播的——它们 从来都不仅仅是某种存在于孤独的个体心灵之中的静态思想。显然,如果 意义建构过程是集体性的,那么,所建构的“意义”就必定会四处传播。因 此,流言的根本特征就是它不断得到传播。这种传播具有某种连续的(无论 是不是进行讨论,都是A告诉B,B告诉c等等,并沿着这条链不断进行下 去),群集的(A告诉一群人,然后后者再告诉一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或者 “多重互动的”(流言能动地重新循环)结构(迪方佐和博尔迪亚,2007,即将 出版);这里的关键在于它不断地运动。就这个方面而言,流言与文化基因 (memes)很相似:它们都是一些能够在——或者不能够在——某种由心灵构 成的“环境”之中继续存在的观念(希思、贝尔和斯滕伯格,2001)。 第三,这些流传中的信息陈述的“主人”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相对有 用(罗斯诺和乔治欧迪,1985)。这个结论来自我们前面对流言的脉络和功 能的讨论——流言有助于集体构建意义以及/或者应付威胁。人们并不主 要把流言看做有趣的花絮(传言),也不认为它们通常包含着道德说教的有 趣故事(都市传说);毋宁说,参与者们倾向于把它们看做是意味深长的、或 ·55·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者“与结果相关的”(罗斯诺,1991)。它们可能和消息相似,因为它们时常会 给人们正试图有效地理解或处理的某种情境增添一点新信息。的确,涩谷 (1966)曾经把流言称为“临时拼凑的消息”,以表示当各种群体面对消息来 源不存在或者不可信时,这些流言当时所具有的意义。流言也许与某些具 有长久意义的事项有关(罗斯诺和基梅尔,2000),诸如妖术、魔鬼崇拜和施 虐受虐狂;就它们有助于各种集体理解或者应付威胁而言,它们都是流言。 例如,杰弗里·维克托曾经以文件证明了纽约州西部的“魔鬼恐慌”流言(例 如,“警察发现了有关用动物做祭品的血腥仪式的证据”),认为它们是理解 社会态度和风俗习惯的快速自由化的尝试。 集体性意义建构和应付威胁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对信息加以证实——确 定事实究竟如何,以及如果事实就是这样则应当如何采取行动。因此,流言 所具有的第四个特征、或许是最具特色的特征,就是它们都是未经证实的。 我们这样说所指的意思不过是流言在证据方面的依据是很薄弱的。进行证 实也就是“通过论证过程、证据等等来证明是真实的;也就是加以确认”(阿 格尼斯,1996:683)——因此,未经证实的各种陈述都是尚未证明的、未经论 证是真实的,因而是没有“可靠的证据标准”相伴随的(奥尔波特和波斯特 曼,1947:ix)。正如罗斯诺所指出的那样,流言是“围绕未经证实的信息建 构起来的”(1974:27)。理解流言的这个方面的关键在于“可靠的”这个形容 词。考虑一下那些对于你具有某种程度的重要意义的陈述吧。对这些陈述 的信任可能来自各种各样的“证据”:你希望这种陈述是真实的,它与你已经 信任的其他陈述有多么一致,运用这种陈述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多么“有效”, 你所在的社会集团有关它而形成的共识,你具有的关于它的直接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这种 陈述的来源的可信性,或者这种陈述究竟是否是有效地从各种真实前提之, 中推导出来的。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这些证据方面的依据之中的某些依 据比其他依据更可靠;某些依据可以经得起更加严格的审查,而其他依据则 不行。我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相信下列虚假陈述、或者按照这种陈述行事,即 如果和果味汽水一起咽下去,流行摇滚乐糖果就会在我的胃里爆炸(法恩, 1985),因为其他的六年级学生都这样,而且这种陈述似乎与我所具有的、有 关这种糖果和碳酸饮料的化学成分的基本观念相一致。但是,这些证据类 型不是强有力的——当某种可信的信息源(比如说一位教师)告诉我这根本 ·56· ,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不是真的,或者当我自己用这种混合物做试验而并没有感到胃痛的时候,它 们马上就彻底崩溃了。 人们把许多(也许是大多数?)流言称之为不具有可靠的证据依据,这是 正确的。流言的这种子集时常以某种具有告诫性的陈述作为开始:“我并不 能肯定这是真的,不过⋯⋯”或者“我听说⋯⋯”。其他流言则只不过是在没 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流传着,因而不言而喻是不可靠的。不过,还有一些流 言是被人们当做事实来传播的,它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没有受到丝毫怀疑,并 且时常涉及后来才受到人们怀疑的证据。后者的一个例子是有关2005年 的卡特里娜飓风所导致的混乱、骚动、强奸和杀戮的虚假流言——根据新奥 尔良市长和警长的陈述,新闻媒体将此报道为真实的;后来的事实却证明这 些陈述都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德怀尔和德鲁,2005;吉林,2005)。 从概念角度来说,证据的可靠性仅仅是与虚假陈述的真实性联系在一 起的。也就是说,虽然一个真实陈述——与实际相一致的陈述——既有可 能伴随着可靠的证据、也有可能伴随着不可靠的证据,但是,一个虚假陈述 却只可能伴随着不可靠的证据。我也许听说过一份名为《第欧根尼》的杂志 做了一期有关流言的专辑,由于我的同事实际上阅读过这期专辑(可靠的依 据),或者由于我那上六年级的孩子从她的同学那里听说过这期专辑(一个 不可靠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一则流言也许确实是一个真实陈述;使这 则真实的流言作为一则流言而与众不同的,是它那不可靠的依据。相形之 下,如果假定真实陈述所描述的是各种更加持久的现实情况,那么,虚假陈 述就只可能由不可靠的证据相伴随了(就像卡特里娜飓风这个例子所表明 的那样)。也就是说,一个虚假陈述是不可能伴随着某种值得信赖的可靠依 据的。再说一遍,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一则流言可能是真实的或者可能是 虚假的;使它作为一则流言的原因在于有关其真实性的证据不可靠。在这 里,这种存在于消息和流言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有用的;消息总是(有希望)能 得到确认,而流言则总是未经确认的(涩谷,1966)。 2、传言 我们把传言界定为:“在社会网络的形成、变化和保持过程的脉络中出 现的⋯⋯(可以实现)包括娱乐,维持群体的凝聚力,以及建立、改变和维持 ·57·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包括群体规范、群体权力结构和群体成员资格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络 基本功能的社会上对个体的品头论足”(迪方佐和博尔迪亚,2007:19)。让 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传言的脉络、功能和内容,然后再把它和流言加以具体比 较。 传言的各种脉络 正像流言的出现是人们为了对那些并不明确或者具有威胁性的、把人 类对理解和安全的需要突出表现出来的情境做出回应那样,传言的出现是 人们为了对那些社会孤立情境(或者潜在的情境)——这些情境把人们对归 属的需要突出表现了出来——做出回应。(因此,流言的功能是减少模棱两 可、威胁或者潜在的威胁;而传言的功能则是减少社会孤立或者潜在的社会 孤立。)孤立是令人厌恶的、适应不良的和不健康的。因此,人类的核心动机 之一就是归属——形成并保持与他人的各种联系(菲斯克,2004)。人们通 过为自己创造、适应、维持,或者重塑某种社会关系网络来做到这一点。传 言有助于他们这样做。简而言之,传言是在这样的情境化脉络——人们在 其中试图满足归属需要,也就是说,人们在其中形成、改变或者维持他们的 社会网络——之中出现的(史密斯、卢卡斯和拉特金,1999)。如果人们希望 发现、创造或者保持他们在一个群体之中的地位,那么社会网络的某些特征 对于他们来说就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特征包括:有关处于这种网络之中的 人们的原始信息,有关这些人之间现存的或者潜在的联系,有关这种作为一 个整体而存在的群体的信息(规模、历史、意图、各种活动和态度),特别是有 关这种群体用于发挥作用的各种非正式规则(规范)的信息,有关这种网络 的权力结构(比如说,谁是领袖,谁是被驱逐者)、沟通结构(比如说,谁和谁 交谈),以及群体成员资格(谁是“局内人”,谁是“局外人”)。传言所发挥的 某些功能以及构成传言的内容就来自社会网络所具有的这些特征。 传言的各种功能 人们使用传言来实现使社会网络形成、发生变化或者得到维持的某些 功能(福斯特,2004)。首先,人们使用传言来获知有关群体之中的其他个体 的重要社会信息,这种信息获知时常并不需要与这些个体见面。人们私下 ·58· 万方数据 流畜、传言和都市传说 里告诉新到者:“喂,你千万不要招惹哈里——他非常敏感”。或者,“你见过 萨莉了吗?她非常和蔼可亲。”就形成我的社会网络而言,这是一种相当有 用的信息:我接下来会回避哈里而接近萨莉。更加宽泛地说,与直接要求一 个人自己与人们进行接触相比,传言使这个人能够“监视”到数量更多的人。 邓巴(2004)曾经指出,正是传言能够使各种社会群体变得更大;我能够投入 到人际关系之中的时间、精力和脑神经元回路只有这么多;而传言则向我提 供了对这个更大的部落、村庄或者共同体进行了解——以及被其了解—— 的机会。 其次,通过使人们彼此联系起来,传言有助于人们建立各种社会网络。 它是通过提供共同的娱乐消遣而做到这一点的——我们对其他人的滑稽动 作一起哄堂大笑(罗斯诺和法恩,1976)。“你听说过马特在圣诞聚会上耍的 花招吗?”我们大家都得到了快乐(格卢克曼,1963)。更加宽泛地说,传言使 我们觉得我们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史密斯等,1999)。和另一个人共享 社会信息与灵长目动物的修饰打扮很相似——它可以使我们紧密联系起来 (邓巴,2004)。考虑一下“你通常向谁散布传言?”这个问题吧:肯定是你的 朋友或者你希望接近的那些人,而不是你的敌人。当其他人和我们共享某 种有趣而罕见的传言的时候,我们便知道我们已经被他们接受了。因此,散 布传言使我们获得了友谊和盟友。 第三,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变化并不仅仅是通过形成各种联系而实现的; 它也是通过打破各种现存的竞争性联系而完成的(比如说,使塔玛拉成为我 最好的朋友、而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众所周知,我们也通过负面传言排斥 第三方(史密斯等,1999),通常当他们并不在场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埃 德和恩克,1991)。“布里塔尼用的化妆品太多了!”、“弗兰克是同性恋者!”、 “阿格尼斯是自命不凡的势利小人!”这些评论通常都被认为具有贬义,它们 意味着人们不应当与布里塔尼、弗兰克或者阿格尼斯形成密切的关系。在 这种情况下,传言便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关系侵犯”的途径(克里克等, 2001)。当我们和我们的学生们讨论传言话题的时候,他们时常谈到借助于 传言而出现的社会性排斥的某些令人极端痛苦的情节。 第四,在一个群体内部,传言可以使人的社会地位、权力和声望得到提 升(库尔兰和佩勒德,2000)。通过贬低其他人,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抬高自 ·59·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己。与此相关的某些证据是存在的。例如,在近来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参与 者们用一周的时间每天记录和评价他们进行的社会交往,散布传言使他们 觉得自己变得更有力量、更受欢迎,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了(霍姆和 海德,2002)。克勒斯对一所小学的社会结构进行的参与观察研究,也表明 了女生是如何运用传言来保持她们的社会派系所具有的排他性的:使用传 言的主要是“领头的一伙”,而不是“中间分子”或者“被遗弃者”(1992:138— 40)。不仅如此,一项实验室试验的参加者们往往更倾向于传播有关其非盟 友的、负面和伤害性的信息,并且传播有关其盟友的正面信息;这项研究的 作者们所得出的结论是,传言发挥了某种提升地位的功能(麦克安德鲁和米 伦科维克,2002)。某个大学女生联谊会中频繁散布传言的人,要比那些一 般散布传言和较少散布传言的人更加活跃,也更有影响(耶戈尔、斯克莱德、 林德和罗斯诺,1994)。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传言具有某种提升地位的功 能。 最后,传言可以告诉我们,为了获准进入一些社会网络并且作为这些网 络的组成部分而继续存在,我们应当做什么(鲍迈斯特、张和福斯,2004;努 恩和德尔布里奇,1993)。通常,传言通过与其他人进行的社会比较,使我们 了解这个群体的规范是什么(萨尔斯,1977;沃特和萨洛维,2004)——不论 是那些我们认识的人(有关那些存在于我们的具体环境之中的那些人的、最 近的传言),还是那些我们不太可能认识的人(有关著名人士的、远端传言)。 “凯里太火辣了!”(身材苗条并富有魅力)。“杰里米‘拍’他老师们的‘马 屁”’(没有讨好你的教授们)。“麦当娜是一个风流女人”(不要乱搞)。这类 规范性控制很可能是非常强的(蒙德尼,2001)。一类与查明和处罚“不劳而 获”行为有关的特殊规范——这种行为不公平地占群体利益的便宜(福斯特 和罗斯诺,2006)。“雅克很懒惰”(做好你应做的那份工作)。 传言的内容 为了能够发挥这些使社会网络形成、发生变化并得以维持的功能,传言 的内容便需要是有关个体行为或者私人行为的、通常是负面的、评价性的社 会性闲聊(福斯特,2004)。虽然传言既可能是正面的评价、也可能是负面的 评价,但是,大多数传言很可能是负面的、贬损性的、或者诬蔑性的(罗斯诺 ·60·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和乔治欧迪,1985)。沃克和斯特鲁泽克(1998)曾经对在大学校园里听到的 一个传言样本进行过内容分析:其中68%的传言往往会侮辱其所针对的目 标,只有2%的传言对其目标表示尊崇(尽管如此,有关与此相反的发现可 以参见邓巴,2004)。传言也涉及到属于更加私人/个人生活领域化的个体 行为(“特里西娅正在和一个已婚男人约会”,“巴特酗酒”,“塞尔玛在她的计 算机上安装了儿童色情图片”)。这些特征都来自传言所发挥的功能:分享 有关另一个人的私人行为的令人兴奋的(通常是负面的)趣闻可以告知其他 人,强化我和倾听者的联系,通过比较提升我的地位,排斥传言所针对的目 标,并且交流什么是群体规范。 流言对传言 流言和传言如何相似?就普通的用法而言,人们时常互换地使用流言 和传言(罗斯诺,1974);而且,正像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我们的学生通 常对“流言”和“传言”这两个术语并不加以区分。传言和流言之所以相似, 是因为人们可能把它们都视为可以用来交换有用物品的商品(罗斯诺和法 恩,1976)。人们一直把它们叫做“非官方沟通”(卡普费雷尔,1987/1990)、 “非正式沟通”(米切尔森和穆利,2000),或者“道听途说”(法恩,1985)。 但是,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流言和传言是有所不同的。流言是在 各种模棱两可、具有威胁性或者潜在威胁性的脉络之中产生的,未经证实 的,很可能有用的信息陈述,可以帮助人们建构意义和应付威胁。传言则是 在形成、改变或者保持社会网络的脉络之中产生的,关于个体的、评价性的 社会性闲聊,其功能是告知、建立联系、排斥、提升地位和传达各种规范。这 些差异通过这两种社会交往形式的内容,并至少在三个方面最清楚地表现 出来(罗斯诺,1974;罗斯诺和乔治欧迪,1985;罗斯诺和基梅尔,2000):流言 都是未经证实的,但传言则既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坚实可靠的证据基 础。而且,讨论者认为流言是一个具有某种紧迫性、重大意义、或有用性的 话题;而传言虽然是社会生活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参与者通常 却认为它们并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流言之所以与消息相似,是因为它对 于人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传言则被认为是“懒散的喋喋不休”(萨比尼和 西尔弗,1982)。而且,第三,流言既可能涉及、也可能不涉及个体;传言则总 ·61·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是与个体的私人事务有关。 它们虽然有这些不同,但“界限模糊的形式”也确实存在——这些形式 就是无论归为流言或归为传言都很困难的混合物(罗斯诺,2001:221;也可 以参见法恩,1985)。克林顿总统和莫妮卡·莱温斯基之间的桃色事件具体 表明了这种观念:对这种事件的讨论是具有评价性和趣味性的社会性闲聊、 是关于私人行为的讨论,这一点证明这种讨论就是传言;不过,由于克林顿 仍然是在任的美国总统,所以这个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人们便通过四处 传播各种未经证实的信息陈述,亦即流言,做出了理解这个事件的、严肃的 集体性尝试。在其他地方(迪方佐和博尔迪亚,2007),我们曾经提议运用信 息维度量表,对在这类界限模糊的形式中展示出来的、既与流言又与传言相 符的各种差异模式所达到的程度加以量化。 3、都市传说、现代传说或当代传说 我们把都市传说、现代传说或当代传说界定为“有关一些异乎寻常、风 趣幽默、或者令人惊惧的事件的故事,它们包含着与现代世界有关的各种主 题,被人们当做确实发生或者有可能已经发生的某种事情来讲述;人们往往 能够在很多时间和地点找到这些故事的包含着各种道德意蕴的变体”(迪方 佐和博尔迪亚,2007:23)。首先必须强调的是,“都市”(urban)这个术语的确 不是非常准确的——与其说这些传说与某个世界性地点有关,还不如说,与 传统题材(骑士风度、吃人魔鬼、巫婆、酣睡的公主)相反,它们与现代,当代 主题(约会、技术、致癌物、搭便车)有关(马伦,1972)。因此,“现代”和“当 代”这些术语都是在可以和“都市”互换的意义上使用的。 都市传说的各种脉络 维克托·弗兰克尔曾经提出,人类所具有的首要动机是发现意义或者制 造意义。他将我们现代这个时代——其中,由教会、邻里关系和学校组成的 各种意义制造体系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许多人所感受到的漫 无目的或者无意义诊断为“心灵性神经官能症”,并且开发了言语疗法(1090- therapy,字面意思是语词疗法或意义疗法)来对其加以治疗(弗兰克尔, 1959)。人们也许会认为现代传说是言语疗法的一种类型,因为它们主要是 ·62·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作为有关制造意义、价值认可和改良民俗民风的故事而发挥作用的。因此, 都市传说是在人们通过讲故事制造意义、以某种使人快乐的方式解释生活 的方方面面的脉络之中产生或者得到传播的(布伦万,1981)。许多社会遭 遇都为人们讲一个好(制造意义并且使人快乐)故事提供了机会,包括偶然 的对话、篝火晚会、哄孩子上床睡觉、互联网聊天情节、布道,以及社会性集 会。虽然流言和传言也可能在这样的社会遭遇场合得到传播,但是在这里, 注意到它们的动机性脉络有多么不同是非常有益的:与都市传说有关的脉 络是人们对意义的一般性需要(这种需要所导致的是人们通过讲述都市传 说来制造意义),而既不是对归属的需要(这种需要所导致的是通过传言使 社会网络得以形成、改变或者得以保持),不是人们在某种模棱两可的情境 之中对理解的需要(这种需要所导致的是通过流言进行理解),也不是人们 在一个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之中对实施控制或者自我提升的需要(这种需 要所导致的是通过流言来应付威胁)。 都市传说的各种功能 当代传说的功能是,通过讲述能够使我们快乐并使道德价值观和文化 价值观得到改善的各种故事来制造意义。关于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 顿曾经公开承认他砍倒过一棵樱桃树——“我不能说谎”——的美国传统传 说便具体证明了诚实这种美德,并且表达了对这种美德的珍视(奥尔波特和 波斯特曼,1947)。这样的故事指向了更加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比如说,诚实比个人的得失更有价值)。现代传说也不例外;它们也具有某 种主题或者意义。这些故事中都包含了道德寓意。卡普费雷尔指出(1987/ 1990:123),各种都市传说都是“模范故事⋯⋯因为和寓言一样,其功能都是 列举出一些可以从其中引出各种道德意蕴的例子”。在有关“男朋友之死” 的当代故事中可以找到一个例子:在去参加一个聚会的路上,一对青少年听 到一则迅速传播的消息,即一个精神错乱的杀手正在逍遥法外;就在这时, 这对青少年的汽车抛锚了。由于无法重新发动汽车,这个男朋友决定独自 去寻求帮助(他的女朋友穿的是聚会盛装和高跟鞋)。他督促她待在车里并 且盖上毯子,直到她听到车窗上的三次敲击声——这是他回来的信号。她 后来听到了敲击声——不过这些声音持续不停、远远超过了三次——它们 ·63·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是她男朋友的尸体敲击汽车而发出的令人恐惧的声音,因为他被挂在了汽 车上面的一根树枝上。关于这则当代故事如何不仅传达了必须避免危险情 境的道德教训,而且表达了有关处于家庭的安全范围之外的——特别是对 于年轻女人来说——无助和恐惧的主题(这个世界并不安全),布伦万对此 做了说明(1981)。类似地,有关学生们在服用LSD(麦角酸二乙基醯胺,一 种致幻荆——中译者注)之后,由于直接看太阳而致盲的现代传说,也表达 了“不要服用毒品!”这样一种告诫(维尔克,1986)。因此,当代传说和寓言 一样,它们所集中关注的都是“恐惧、告诫、威胁和前景⋯⋯”(贝内特,1985: 223)。 由于按照这种风格不断发展,都市传说时常既包含有趣、也包含恐惧的 成分,但是,“恐惧的成分时常‘惩罚’蔑视各种社会准则的人”(范德林顿和 陈,2003)。“裸体惊喜故事”便具体证明了这一点:一天早晨,一个男人为自 己感到难过,因为他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忘了今天是他的生日。不过,在他上 班时,他的秘书记得今天是他的生日,提出和他共进午餐并佐以马提尼酒。 此后,她又邀请他前往她的公寓接着喝马提尼酒。她走进了自己的卧室“穿 了件舒适的衣服”;她不久就带着他的妻子、孩子和一个大蛋糕回来了,以便 为他举办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给人以惊喜的生日庆祝聚会,结果她却发 现,期望着不同庆祝方式的这个男人把自己脱了个一丝不挂(布伦万, 1981)。这位主人公由于心怀不轨想搞一次婚外调情而受到了惩罚,因而这 个故事包含着下列道德信息:“不要招蜂惹蝶!”还需要注意的是,都市传说 的功能虽然是传达道德观和价值观,但它们却是以某种有趣和富有魅力的 方式来这样做的。在这一部分所详细叙述的这些故事,在各种社会环境之 中讲述的时候也会是非常有趣、特别容易使人快乐的。 都市传说的内容 正像在这一部分所详细叙述的故事所表现的那样,都市传说首先包含 着一个故事——某种具体环境、情节、高潮和结局。其次,这些故事所讲述 的事件都是异乎寻常的、恐怖的或者令人快乐的。当你在一家中国餐馆吃 饭、把你的爱犬委托给一位不会说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的侍者照管之后,你的爱犬却——成 了语言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误解的牺牲品——被放在一个银托盘上端上来供你享用,这个 ·64·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发现是相当令人恐怖的(布伦万,1984)。这些故事都属于这种“离奇但真实 的”故事类型(法恩,1992:2)。第三,构成都市传说的素材本质上都是当代 的(法恩,1992),它们所探索的话题都是现代公民感兴趣的(比如说,技术、 食物污染、约会、汽车、器官移植、避孕药物和互联网)。 流言对都市传说 流言与都市传说有多少相似之处呢?两者都是通过集体过程实现的口 头表达(马伦,1972)。两者都是某种非官方的信息类型(卡普费雷尔,1987/ 1990)。两者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受到歪曲;有时会被补充各种具体细节,以 使其所传达的信息更加貌似合理(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1947;马伦,1972)。 不过,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流言与都市传说并不相同。流言是在 模棱两可、具有威胁或者潜在威胁的脉络之中产生的,处于流传中的未经证 实、可能有用的信息陈述,流言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应付威胁。都市传说则 是一些与现代世界有联系的、关于有趣事件、恐怖事件或者异常事件的故 事,它们产生于故事讲述的脉络之中,其功能是传播意义、道德观和价值观。 这些区别在它们试图加以连贯的东西中、在它们的结构和它们的多变性中 最清楚地表现出来了。让我们分别考察一下这些方面。 首先,我们注意到,虽然它们都试图进行连贯的理解——流言试图理解 模棱两可的情境,而都市传说则试图理解这个世界(马伦,1972),但是,流言 所试图加以理解的范围却往往具体得多。例如,都市传说通常并不会在公 司裁员的过程中传播,因为尽管它们或许有助于理解这种情境具有的、更加 宽泛的意义(比如说,“所有生命都是短暂的”,“公平对待人们,因为他们都 是宝贵的”,“富人变得越富,穷人变得越穷”),但是,它们对于理解这种特殊 情境来说所具有的价值却是有限的(比如说,谁将会被解雇?解雇的决定是 如何做出的?什么时候进行第一批裁员?)。因此,就其内容而言,流言比都 市传说更多地涉及人们对时事性的、当前的、紧迫的和具体的问题的关注。 其次,由于流言的意义制造时常是同时的,而都市传说的意义制造时常 是事后的(posthoe),它们的结构往往有所不同。流言都比较短,由不像故 事的信息片段组成,并且没有确定的情节。它们很像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 发生的日常事件,因而它们的首要意义并不清晰。都市传说则往往比较长, ·65·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具有环境、情节、高潮和结局,并且它们在某个构思精巧的故事中一起讲述 出来(卡普洛,1947;法恩,1985;马伦,1972;P.A.特纳,1993)。 最后,都市传说的变化非常引人注目,而流言就地点和时间而言则是固 定的(卡普费雷尔,1987/1990)。具有适合于当前地点和时间之诸细节的同 一个都市传说,会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出现。因此,有人把都市传说 称为流动性的——它们都“包含了最新的信息”并且落脚于本地(卡普费雷 尔,1987/1990:29)。有关被俘的、把秘密信息放在一封信的邮票背后加以 传送的士兵的故事,在各种战争之中曾经一再出现(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 1947)。有人已经提出,流言有时候是不时地重复出现的都市传说——当其 在某个具体地点和时间被讲述时,它们是流言(丁沃尔,2001;罗斯诺和法 恩,1976)。也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流言在持续存在很长时间之后就会转 变成传说(米勒,1985)。无论其发展方向是什么,下面这一点是很特别的, 即都市传说往往包含着故事家族,而流言则是某个地点和时间所特有的。 4、结论 我们是通过指出人们有时候把“流言”与“传言”和“都市传说”互换地使 用(即使一些学者也同样如此)来开始本文的。通过尝试从概念角度澄清这 三种社会话语体裁之中的每一种体裁所具有的意义,我们力图探索每一种 话语体裁的三个方面,并且把这些方面并置:它们从中产生出来的各种情境 性和动机性脉络,它们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内容。 首先,我们提出,流言是在各种模棱两可的情境性脉络之中产生的,这 类脉络所突出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理解的心理需要,所导致的是运用流言来 加以理解。我们还提出,流言是在具有威胁或者潜在威胁——这些威胁既 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的情境性脉络之中产生的,这 类脉络所突出表现的是人们对实施控制和自我提升的心理需要,所导致的 则是有助于人们恢复控制感和保护受到威胁的自我感的流言。这些脉络和 功能产生的流言,都是由未经证实的、具有工具相关性的、处于流传中的信 息陈述。 其次,我们假定,传言来源于人们对归属的需要,产生于人们试图形成、 改变和保持各种社会网络的脉络之中。传言的功能是提供有关处于这种网 ·66·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络之中的人们的社会信息,使他们紧密联系起来,排斥其他竞争对手,提升 人们的地位并传播各种群体规范。因此,传言是有关个体的个人/私人行为 的、具有评价性的——并且通常是负面的——社会性闲聊。 最后,我们论证的是,与现代传说或者当代传说同义的都市传说来源于 人们对意义的需要,产生于人们为了产生意义而讲述故事的脉络之中。因 此,都市传说的功能是传播各种道德观和价值观,并且它们是通过某种娱乐 性的方式进行这种传播的。所以,都市传说的内容都是有趣的、恐怖的、幽 默的事件,并且这些事件被构思成适合于不同的地点和时间的故事。我们 希望,在将来对这三种社会话语类型进行研究和理论说明的过程中,本文所 提供的这些探索结果能够有所助益。 N记holasDlFoNzoandPrashantBoRD敞: RUMOR,GOSSIPANDURBANLEGENDS (DIOGENES,No.213,2007) ·67· 万方数据 尼古拉斯·迪方佐和普拉尚·博尔迪亚 注: [1]本文的某些部分所详细阐述和扩展的观点,最初是在迪方佐和博尔迪亚 2007年的著作的第一章中提出来的。 [2]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脉络主义论断的引导,即对某种人类行动的更加 充分的理解,是与这种行动的脉络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的(乔治欧迪和罗斯诺,1985; 罗斯诺和乔治欧迪,1985)。与此相类似,我们通过本文进行的这种初步探讨,也像法恩 (1985)所界定的那样是“情境性的”。 参考文献: M,阿巴拉吉纳一帕普和W.G.斯蒂芬,Abalakina.Paap,M.andStephan,W.G.(1999) ‘BeliefsinConspiracies’。JournalofPoliticalPsychology20:637—47。 M.阿格尼斯主编,Agnes,M.(ed.)(1996),Webster’sNewWormDi以iouaryand死啪“一 n格.NewYork:Simon&Schustero G.W.奥尔波特和L.J.波斯特曼,Allport,G.W.andPostman,L.J.(1947)‘AnAnaly一 8isofRumor’,PublicOpinionQuarterly10:501—170 R.A.鲍尔和D.B.格莱彻,Bauer,R.A.andGleicher,D.B.(1953)‘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intheSovietUnion’,PublicOpinionQuarterly17:297—3100 R.F.鲍迈斯特、L.张和K.D.福斯,Banmeister,R.F.,Zhang,L.,andVohs,K.D. (2004)‘Gossip黯CulturalLearning’,RevicwofGeneralPsychology8:111—21。 G.贝内特,Benneu,G.(1985)‘What’8ModemabouttheModemLegend?’FabMa26: 219—29。 P。博尔迪亚和N.迪方佐,Bordia,P.andDiFonzo,N.(2004)‘ProblemSolvinginSocial InteractionontheInternet:Rumor聃SocialCognition’,Soda/PsychologyQuarterly67:33—490 P.博尔迪亚和N.迪方佐,Bordia,P.andDiFonzo,N.(2005)‘PsychologicalMotivations inRumorSpread’,收入G.A.法恩、C.希思和V.康皮翁一樊尚主编.inG.A.Fine,C. HeathandV.Campion—Vincent(eds),RumorMills:TheSocialImpactofRumorandLegend,PP. 87—101.NewYork:A|dinePress。 P.博尔迪亚、N.迪方佐、R.海恩斯和L.沙瑟琳,Bordia,P.,DiFonzo,N.,Haines, R.andChaseling,L.(2005)‘RumorDenialsasPersuasiveMessages:EffectsofPersonalRele- vance,Source。andMessageCharacteristics’,Journa/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35:1301—31o J.H.布伦万,Branvand,J.H.(1981)TheVanishingHitchhiker.NewYork:Norton。 ·68· 万方数据 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 J.H.布伦万,Brunvand,J.H.(1984)TheChokingDoberman.NewYork:Norton。 K.坎特拉,Canters,K.(2002)‘VigilantUtahns’,TheSaltLakeTribune,P.A1,3January。 T.卡普洛,Caplow,T.(1947)‘RumorsinWar’,SocialForces25:298—302。 P.
本文档为【流言、传言和都市传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859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8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8-13
浏览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