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

举报
开通vip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 《语文研究》2010 年第 1 期 (总第 114 期)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 姚振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所 ,北京 100732)   摘  要 :文章认为 :人类语言的共性支持人类“非洲单一起源说”。人类语言最初的表达就是“指称 - 陈述”的 分化。从语法的角度看也就是本体名词和实义动词的分化。人类最初的表达形式 (指称 - 陈述) 、思维形式 (本体 - 属性)和逻辑形式 (主词 - 谓词)是高度一致、三位一体的。因此 ,根据人类基本的思维形式和逻辑形式 ,我们可 以认为 ,人类最...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
《语文研究》2010 年第 1 期 (总第 114 期)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 姚振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所 ,北京 100732)   摘  要 :文章认为 :人类语言的共性支持人类“非洲单一起源说”。人类语言最初的表达就是“指称 - 陈述”的 分化。从语法的角度看也就是本体名词和实义动词的分化。人类最初的表达形式 (指称 - 陈述) 、思维形式 (本体 - 属性)和逻辑形式 (主词 - 谓词)是高度一致、三位一体的。因此 ,根据人类基本的思维形式和逻辑形式 ,我们可 以认为 ,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一种只有本体名词和相应的实义动词的语言。其他语法成分都是后起的。古代汉语是 一种较为接近人类语言初期状态的语言。它的基本语法形式与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是高度一致的。相对于迄今 为止建立在以印欧语为主要事实基础的、以“分”为主要特点的语法学 ,我们似可建立一种以古代汉语为主要事实 基础、以“合”为主要特点的语法学。 关键词 :语言起源 ;古代汉语 ;中国特色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2979 (2010) 01 - 0006 - 15   我们知道 ,科学理论的一个特点 ,就是原理上的 简洁性 ,这是指科学理论的简单形式与其深广内涵 的统一。也就是说 ,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设或公理出 发 ,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例如 ,物理学上 ,爱 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关系式 E = mc2 深刻地揭示了自 然界微观、宏观、宇观无数质能变化的规律 ,但形式 却十分简洁。再如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 ,生物学中 的基因学说 ,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商品和商品交换等等 ,所有这些 ,无不具有形 式简洁而内涵深广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 那么 ,语言学呢 ? 语言学中是否存在一个以至 简驭至繁的公理 ? 如果有 ,它是怎样的 ? 好像不太 有人探究这个。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 人类起源的单源性与人类语言的单源性 当今人类的语言复杂多样 ,要想探讨语言中的 至简公理 ,恐怕最好是看看人类语言的初期状态。 因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任何事物的初期总是简单 的 ,但这简单之中却蕴含着即将发展出来的复杂现 象的一切因素。人类在思考语言问题之初 ,就开始 了语言起源的思考。然而 ,这种思考的成效及命运 , 却一直不佳。1866 年 ,巴黎语言学会甚至发表通 告 ,禁止在学术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 ,有关期刊也不 再发表此类论文。就是在今天 ,主流的看法依然认 为“某些学者在谱系分类的基础上 ,企图重建‘人类 共同的语言形式’(有的学者称作‘化石语言’) ,以此 来证明世界诸语言同出一源的假说。这种构拟建立 在层层假设之上 ,多半是无法验证的”。[9 ] 语言起源研究的这种命运并不奇怪。长期以 来 ,人们根据世界各地均有古人类化石发现这一事 实 ,认为人类是由多地区起源、进化而来的。这种学 说认为人类共同的祖先 ,是二三百万年前的非洲猿 人。面对这种情况 ,以现有的历史语言学研究方法 , 无论是谱系分类法 ,还是类型比较法 ,抑或语言的内 部构拟法 ,要想重建人类的原始语言 ,几乎是不可能 的。因为在漫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内 ,人类语言 所经历的情况完全无法知道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是也。[2 ,8 ] 然而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分子生物 学研究的深入 ,古人类学研究发生了重大的革命性 的变化。科学家们广泛比较现代人类各个个体之间 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差异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亲缘 关系 ,然后根据基因的突变率 ,计算出这些个体的共 同祖先生活在什么时候。用这样的方法 ,科学家们 得出结论 ,现代人类是来自同一地区、同一时代、同 一种类 ,甚至可以涉及到某一个体 ,即所谓的“夏娃” 和“亚当”。这就是大约十万年前生活在东部非洲的 晚期智人。大约五六万年前 ,这种人来到欧亚大陆 , 取代了原来生活在那里的原始人类 ,成为现代人类 的唯一祖先。这就是现代人类的“非洲单一起源 说”。[21 ]最近 ,以色列和美国科学家发表于《美国人 类遗传学杂志》的一份遗传研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表明 ,大约 7 万 年前 ,人类祖先曾经只有 2 千人左右。[20 ] 对于“多地区起源说”和“非洲单一起源说”这两 种假说 ,近些年在人类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 ·6· 多数人类学家在全面权衡各种依据后 ,较倾向于“非 洲单一起源说”, 于是这种学说逐渐占据了上 风。[21 ,50 ] 人类起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甚至可以推测人 类语言的起源时间。王士元说 :“令人鼓舞的是 ,分 子基因学开始指出 ,哪些基因学上的事件与语言的 产生有高度相关。最近《科学》杂志上的两篇文章 , 就把两件这样的事追溯到距今 37000 与 58000 年 前。”[27 ] 李讷从古人类解剖学和古人类考古学角度关于 语言产生时间的推测也与上述分子基因学关于语言 起源时间的推算不谋而合。[11 ] 显然 ,人类发展史上 ,发生在 4 - 6 万年前①的 人口首次激增、艺术大爆炸、工具的爆炸性发展以及 穿越横亘于亚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激流深海等飞跃 性事件 ,与大约发生于同一时段的语言的产生 ,有着 密切的内在联系。 语言学研究从来是支持人类单一起源的。德国 语言学家洪堡特 (Baron von Wilhelmvon Humboldt) 早就指出 :“语言实际上只有一种 ,也只有这种语言 才是人类语言 ,它在世界上无数具体语言中得到了 不同的显示 ( sich of fenbart ) 。”[36 ]96J . G. 赫尔德也 说 :“假如人类是一群群民族动物 (Nationaltiere) ,每 个群体都在隔绝和独立于其他群体的情况下发明了 自己的语言 ,那么 ,人类语言的差异想必会像土星人 与我们地球人在语言上的差异一样巨大。”[10 ]105事 实上 ,从“普遍唯理语法”到“转换生成语法”,都是以 人类语言的内在统一性为其理论基础的。 对于人类进化来说 ,5 - 6 万年是个什么概念 ? 韦尔斯 ( Spencer Wells) 说 :“对生活在当下的人来 说 ,6 万年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但不要忘记我们是 在人类进化的领域谈论时间。考古发现的化石表 明 ,猿出现在 230 万年前 ,这是一个我们的想象力无 法企及的遥远过去。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形象的叙 述 ,从中对进化的时间产生具体的概念 :在新年的第 一天 ,猿出现了 ;到 10 月底 ,出现了最早直立行走的 原始人类 ———猿人 ,到 12 月初即距今 200 万年 ,直 立人离开了非洲 ;直到 12 月 28 日 ,还没有出现现代 人 ;而到新年之夜 ,他们还没有离开非洲 ! 人类仿佛 是进化的雷达刚刚在地球上搜寻到的一个微弱的 点 ,他们将走出非洲 ,开始对这个世界的征服之 旅。”[21 ]74 - 75 二“指称 - 陈述”的分化与人类语言的产生 从进化的角度看 ,我们与我们的共同祖先仅仅 有一天之隔 ,这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关于人类起源以 及语言起源遥不可及的旧有观念 ,重新燃起了我们 对于语言起源的兴趣 :人类原始语言可能是什么样 的 ? 这种语言现在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保留 着 ? 尽管如此 ,以现有的历史语言学的方法 ,要想重 建数万年前的人类原始语言 ,依然是绠短汲深 ,必须 另辟蹊径。 我们知道 ,人类的思维与人类的语言是与生俱 来的关系。诸如“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是 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同时产生”等等 ,早已列入 教科书 ,成为常识的一部分。既然就语言而研究语 言难以构建语言的原始面貌 ,那么我们不妨先想想 , 如果上述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是正确的 ,那么从 思维产生的角度看 ,人类的语言 ,其初期可能、甚至 必然是个什么样子 ? 说到思维 ,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古希腊亚里士 多德的范畴说。杨寿堪指出 :“哲学范畴是人们的思 维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普遍、最本质的概念。”[35 ]34亚 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是联系语法形式来研究哲学范 畴的。他认为 ,每一个不是复合的词 (比如“白的 人”) ———即单一的词 ,总是各表下列十个范畴中的 一种 ,即 : 范畴名称       例子  本体      “人”或“马”  数量      “二尺长”或“三尺长”  性质      “白的”或“懂法语的”  关系      “二倍”或“一半”或“较大”  地点      “在市场里”或“在某个地方”  时间      “昨天”或“去年”  姿态      “躺着”或“坐着”  状况 (具有)   “穿鞋的”或“武装的”  动作      “开刀”或“烧灼”  遭受      “被开刀”或“被烧灼” 这十个范畴并不是并列的 ,其中“本体”占有特 殊的位置 ,它指现实世界不依赖任何其他事物而独 立存在的各种实体及其所代表的类 ,其他范畴则只 存在于本体之中 ,是本体的属性。上述范畴反映到 语言中 ,就是本体表现为主语 ,本体的属性 ———其他 九个范畴表现为谓语 ,从而构成一个判断。因此 ,主 语总是和名词相联系 ,谓语总是和动词、形容词相联 系。这就是古希腊先人对人类语言本质的朴素而又 深刻的把握 ,也是传统语法的基础。这个观念 ,后来 被归结为“谓语包含在主语中”这样一个在西方哲学 史上 不 断 被 讨 论、产 生 了 重 大 影 响 的 命 ·7· 题。[14 ]118 - 120杨寿堪说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从语法 的主词和宾词的关系来解释和阐明范畴的涵义 ? 我 们认为这是由下面几个原因决定的。第一 ,范畴和 语法是紧密相联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或表达对事 物的看法 ,总是离不开对事物的定义和概念 ,正如他 说的 :‘我们必须注意事物的本质和它的定义 ,若无 定义 ,我们的研究就会徒劳。’这是因为‘“定义”是一 个表示一物本质的短句’。给事物下定义就必然牵 涉到语法问题 :主词和宾词。例如‘人是两脚的动 物’这个定义里 ,‘人’是主词 ,‘两脚的动物’是宾词 , 因此作为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概念的哲学范 畴 ,当然也就同语法问题直接发生联系。第二 ,从亚 里士多德的著作 ,以及他对具体范畴的规定中清楚 地表明 ,他的范畴学说首先是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 出来的 ,或者说是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可以说这 是亚里士多德研究范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对逻辑 的研究和思维过程的分析 ,是以语法为其出发点的。 他的逻辑学著作‘解释篇’的第一句话就是 :‘首先 , 我们必须把“名词”和“动词”加以定义 ,其次把“否 定”和“肯定”,然后把“命题”和“句”这些词都加以定 义。’因此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从语法中来了解哲 学范畴的涵义问题 ,也就不难理解了。”[35 ]35 “范畴”的原意是什么 ? 就是“分类”“类别”。亚 氏的范畴说说明 ,人类是通过分类的方式进行思维 的。最初的“分类”就意味着最初的概念 ,意味着最 初的逻辑判断 ,同时也就意味着最初的语言形式。 正如汪子嵩所言 ,亚里士多德 ,“在人类认识史上 ,他 是第一个研究思维和语言的形式 ,找出其规律 (‘逻 各斯’,由此得出‘逻辑’) 的人”。[24 ]17J . G. 赫尔德也 说 :“第一个有意识的思考行为 (Besinnung) 发生的 那一刻 ,也正是语言内在地生成的最初时刻。”[10 ]73 显然 ,在这里 ,最初的思维形式、语言形式、逻辑形式 是三位一体的。其底层就是“本体 - 属性”的概念 , 其语言表达就是“指称 - 陈述”的分化 (以下有时按 一般的习惯 ,粗略地称为“名词 - 动词”) ,这是人类 思维、语言、逻辑发展史上的根本性事变。也就是我 们所追寻的语言学的最简公理。正如 J . G. 赫尔德 所言 :“亚里士多德谈到过希腊语的情况 :在一开始 也只有动词和名词 ,其他词类是后来语法家从动词 和名词中发展出来的。”[10 ]2 英国哲学家罗素 (Bert rand Russell)也说 :“一个形容词其存在乃是有 赖一个专名词所意味的东西的 ,然而却不能反之亦 然 , 我 以 为 这 就 是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意 思。”[13 ]21 ,[33 ,37 ,40 ] 说到原始语言 ,现今的观点可谓五花八门。有 说黑猩猩也有语言的 ,有说其他动物也有语言的 ,甚 至还有说植物也有语言的。这些说法与语言的定义 有关。如果说语言的定义就是传递信息 ,那么我们 认为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是 ,如果说把一个 统一的对象分解为“本体 - 属性”这两方面来认识 , 从而形成一个概念 ,并且用“指称 - 陈述”这样的形 式表达出来 ,那么显然只有人类具有这种能力 ,如果 语言的定义就是这种“指称 - 陈述”两分的表达 ,那 么显然只有人类才具有语言。 我们所能肯定的是人类语言表达形式具有“指 称 - 陈述”的分化 ,至于作为语言形式 ,二者最初的 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是“名 - 动”还是“动 - 名”,抑或 二者兼有 ,以及它们与语义内容的对应关系 ,这存在 多种可能性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 ,根据“生物重演律”,儿童语言获得过 程可以看作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浓缩性重演。如果 我们上面从思维形式的角度对语言产生之初的状况 的推定是正确的 ,那么它有没有在儿童获得语言的 过程中得到重现 ? 据 Moskowitz 介绍 :“在儿童语言 的第一阶段 ,其句子最长只有一个词 ;其后的阶段最 长句为两个词。”“最初学会的词汇基本上都是具体 名词和动词。”[3 ]显然 ,这个单词句阶段就相当于历 史上的“动物的叫唤”,而“双词句阶段”则相当于“指 称 - 陈述”的两分。后者才是真正的语言。这就意 味着 ,随着“指称 - 陈述”的瞬间分化 ,名词、动词、语 法三者也在瞬间同时诞生。 王士元开始是主张词汇、语法先后出现的。王 士元、柯津云说 :“我们认为从没有语言演化到现代 的语言 ,主要是要跨越两个大门坎。第一个是词汇 的形成。⋯⋯第二个门坎是语法的形成。”[28 ]但几 年之后 ,鉴于语言产生的计算机建模所显示的情况 , 王士元明显改变了看法。他说 :“我们工作的一个主 题 ,与语言中的句法组配相关。关于这一问题的早 期猜测 ,常常假定句法是一个独立的相变 ,很晚才出 现 ,且其出现在词汇系统达到最大化之后 ,而我们的 建模研究显示 ,词序的运用几乎跟词汇项目的首次 常规化一样早。也就是说 ,人类从整体话语 (holistic utterances)中提取重现模式的可观能力 ,在语言产 生之初就派上了用场。我们的假设是 ,词汇和句法 是共同演进的。”[27 ] 我们从思维产生的角度对语言最初形式的理论 推定 ,与王士元用现代手段对语言产生的仿真结果 高度一致 ,这是令人欣慰的。 ·8· ·9·   我们认为 ,此后 ,也许因为特殊地理条件的阻 隔 ,进入东亚的这一支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同类从此 绝少交流 ,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们的文 化幸运地得以一脉相承 ,他们的语言也幸运地较多 地保留了原始特点。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人和他们的 汉语 (也可扩大为汉藏语系诸语言) ,也就是汉语在 世界语言中显得非常另类的原因。历史语言学认 为 ,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 ,其中离开原始 母语的语源中心越远的 ,受语源中心的变化的影响 就越小 ,因而可以在这种语言中找到同源语言中最 古老的语言特征。汉语正是如此。汉语语法的保守 性 ,至少可以从目前可考的将近四千年的历史得到 证实。在这四千年中 ,汉语基本的语法格局始终保 持不变。萨丕尔说 :“我们发现汉语比我们可能找到 的任何其他例子都更接近完全的孤立语。”[1 ]128 J . G. 赫尔德说 :“我们人类的语言是在一个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而且 ,不仅是语言的形式 ,就连跟人类 精神的进程有关的一切也都出自同一个基础 ;因为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的语法几乎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构 成的。据我所知 ,唯一重要的例外是汉语的语法 ,但 我敢说 ,我能解释汉语之所以成为例外的原因。假 定地球上遍地都是会发明语言的动物 ,那就会有多 少类似中国人的那种语法啊 !”[10 ]105 洪堡特进一步指出了汉语语法形式与人类思维 逻辑形式的关系 :“拿汉语来说 ,我们得承认它的形 式或许比任一其他语言的形式都更好地突出了纯思 维的力量 ,正是由于汉语摒弃了所有细小的、会起干 扰作用的联系音 ,才使得心灵能够更全面、更有力地 把握纯粹的思想。”[30 ]299姚小平这样阐述洪堡特的 观点 :“普遍语法以逻辑为基础 ,但并不等于逻辑。 任何语言的任何一个句子都具有两层关系 ———逻辑 的关系和语法的关系 ,借用现在的说法 ,可以称为深 层结构关系和表层语法关系。这两层关系一定程度 上是有可能重合的 ,在有些语言里重合得较多 ,在另 一些语言里重合得较少。在洪堡特看来 ,希腊语属 于后一种情况 ,汉语则属于前一种情况。何以见得 呢 ? 他分析了逻辑判断 ———‘最基本构思总形 式’———与句子的对应关系。每一个逻辑判断不是 肯定就是否定两个概念 (主项和谓项) 的一致 ,所以 可以被看作一个‘数学等式’。对这种逻辑判断 ,希 腊语的处理办法是用一个屈折动词把两个概念联系 起来。屈折形式本不见于逻辑判断 ,而为语言所添 加 ,逻辑关系遂与语法关系不完全重合。而汉语由 于不使用屈折形式 ,没有那么多的添加物 ,逻辑关系 与语法关系的重合程度就远远高于希腊语 ,汉语的 句子 总 是‘尽 可 能 少 地 偏 离 数 学 等 式 的 形 式’。”[36 ]98罗宾斯 (R. H. Robins) 也指出 ,洪堡特“他 赞扬汉语句子跟思想的简单明确的顺序是密切对应 的”。[19 ] 为什么汉语语法形式与人类思维逻辑形式高度 重合 ? 原因就在于 ,人类的语言形式、思维形式、逻 辑形式最初本是三位一体的 ,而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 语 ,只不过较多地保留了人类语言初期的形式特点 而已。 关于汉语与人类原始语言的关系 ,西方人很早 就有非常感性的推测。罗宾斯 ( R. H. Robins) 介绍 说 :“J . Webb (1611 - 1672)争论说 :汉语是亚当的语 言。他在对《圣经》的历史重新做适当的解释时认 为 :说汉语的人在巴别塔的建造和毁掉之前 ,就已跟 人类的其余部分分开了。Webb 从结构方面论证 说 ,因为汉语是单音节语言 ,其结构又最简单 (比希 伯来语简单得多) ,所以显然必定是最原始的语言。 这正是汉语及其据说是独一无二的、明显地简单的 结构的发现对 17 世纪的欧洲语言学界所产生的深 刻影响的一个方面。”[19 ]语言谱系学说的鼻祖施莱 哈尔 (August Schleicher)也设想 ,人类语言的发展最 初发源于类似汉语那样的简单状态 ,然后通过粘着 期 ,最后进入最高形式的屈折状态。[32 ]18 关于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 ,早在 19 世纪初 ,洪 堡特就做出了天才的推测。“他设想 ,语言在形成阶 段 ,产生和发展了屈折形式 ,然后又逐渐退化 ,结构 变得像英语那样更具分析性。但是汉语由于其强烈 的语言保守性 ,保留了原始的孤立结构。”[36 ]163J . G. 赫尔德也说 :“语言越原始 ,其语法就越少。”[10 ]65 人类起源是单源的 ,因此人类语言也是单源的。 原始语言距今只有数万年 ,古代汉语语法形式非常 简单和保守 ,并且与人类思维形式密切对应 ,有鉴于 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 ,古代汉语的语法形式 ,也 许是现存的一种比较接近人类原始语言的语法形 式 ,或者说是人类原始语言语法形式的“活化石”。 一种语言只有名词和动词 ,这可能吗 ? 如此“简 单”的语言 ,能承载人类那么丰富的思想内容吗 ? 古 代汉语虽然没有简单停留在“两词句”阶段 ,但也许 是最接近“两词句”阶段的语言。下面我们系统地看 看古代汉语简单的“动词”和“名词”的组合(N - V(名 - 动) 、V - N(动 - 名) 、VA - N (形 - 名) ) ,到底可以包含 多少语义关系 ,从而看看它的语义承载能力。 1. N - V 语义关系 ·01· ·11·   (4) 项王则夜起 ,饮帐中。(《史记·项羽本纪》) ———处 所 (5)孝文时 ,吴太子入见 ,得侍皇太子饮博。(《史记·吴 王濞列传》) ———方式 (6)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 时间 (7)对曰 :“臣饮一斗亦醉 ,一石亦醉。”(《史记·滑稽列 传》) ———数量 (8)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 (《史记·滑稽列传》) ———疑问 (9)季孙曰 :“请饮彘也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 使动对象 如果有多个“名”,这些“名”也可以直接排列在 动词后面 ,体现复杂的语义关系 ,没有任何形式标 记 : (1)王 缴兰台 ,饮马西河 ,定魏大梁 ,此一发之乐也。 (《史记·楚世家》) (2)九月 ,晋灵公饮赵盾酒 ,伏甲将攻盾。(《史记·晋世 家》) 上文所列的甲骨文例句 ,也属于这一类。古汉语的 这种性质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例如 ,我 们除了可以说“吃饭”“吃菜”外 ,还可以说“吃父母” “吃食堂”“吃小碗”“吃大桌子”以及“靠山吃山 ,靠海 吃海”等等。似乎可以说 ,凡是与“吃”有关的语义关 系 ,都可以用“吃 + 宾语”这种极为简单的句法形式 来表现。正如吕叔湘所说 :“动词和宾语的关系确实 是说不完的。”[16 ]60 萨丕尔说 :“没有一种语言完全忽略名词和动词 的区别 ,虽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这种区别的性质不 容易捉摸。别的词类就不同了 ,没有一类是语言非 有它就活不了的。”[1 ]107我们以上列举的事实表明 , 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能以至简的句法形式和句法 结构 (“动·名”或“名·动”等) 表达至繁的语义关系 , 没有任何形式标记。由此可知萨氏的论断是完全正 确的。我们相信 ,这大概体现了人类原始语言的特 点。Moskowitz 说 :“所有小孩最先都是过分广泛地 应用某一条规则 ,然后才学会在较窄的范围内应用 这条规则 , 并构造应用范围不那么广的其他规 则。”[3 ]也许 ,古汉语正具有人类初期那种“过分广 泛地应用某一条规则”(即“动·名”或“名·动”等规 则)的“小孩”脾气的残余。这种残余在印欧语等形 态丰富的语言中可能很难看到。这是汉语 ,尤其是 古代汉语的幸运。萨丕尔还说 :“最简单的 ,至少是 最经济的 ,表达某种语法观念的方法 ,是把两个或更 多个词排成一定的次序 ,联结起来 ,而绝不改变这些 词本身。”[1 ]54“我们假定所有造句关系的表达最后 都能追溯到顺序和音势这两种语言的不可避免的动 力因素。如果这实在是言之成理的 ,那么我们就能 得出一个有趣的论题 :说话的现实内容 ,它的元音和 辅音所结成的各音组 ,原先只限于是具体的 ;关系原 先不用外表形式表达 ,只是暗含在顺序和节奏里说 出来。换句话说 ,关系是直觉地感到的 ,是从本身也 在直觉平面上活动的动力因素里‘泄漏出来’的。” “把词序和音势看做原始的、表达一切造句关系的方 法 ,而把某些词和成分的现有关系价值看做由价值 转移引起的后起情况 ,这样的看法有点冒险 ,但不是 完全没有道理的空想。”[1 ]101 - 102萨氏的话是针对印 欧语说的 ,说得很深刻。不过我们认为 ,其实不必 “追溯”,更不必“冒险”,印欧语的“原先”,很大程度 上呈现在古代汉语之中。 在印欧文化中心主义心态的影响下 ,语言学中 历来有关于“先进”语言形式和“落后”语言形式的偏 见 ,就连洪堡特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有时也难免含糊。 姚小平评论说 :“正如在其他人文现象中一样 ,在语 言中洪堡特也看到了一个抽象的理念。语言的发展 具有目的性 ,所有的语言都朝着一个目标 ,即一种最 有利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形式发展。这种高度规律的 形式就是纯粹的、适度的屈折变化。虽然没有任何 一种现实语言能完全达到这一目标 ,但有些语言已 经非常接近于它 ,更多的语言则还距离它较远或很 远。‘一旦人们认识到了抽象的、可能的语言形式与 现实存在的具体语言形式之间的这种差别 ,就不难 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有些语言是唯一完善的语 言 ,其他语言则是不太完善的语言。’在构想一种抽 象的形式并视之为范本的时候 ,实际上不可能不依 赖于某种现实的形式。洪堡特所谓‘抽象的、可能的 语言形式’,不用说是从屈折形式脱胎而来的。但我 们不也同样可以根据汉语来构想一种抽象的语言形 式 ,然后拿它作为标尺来衡量其他语言完善与否吗 ? 假如有理由这样做 ,汉语当然就成了最接近于完善 的语言 ,而印欧语言的屈折形式则应被视为蛇足。 显然 ,以任何一种类型的语言为本 ,去为人类语言树 立一个抽象的发展模式和单一的评价标准 ,都是不 可取的。”[36 ]99 - 100 这种评论是非常中肯的。事实 上 ,后来萨丕尔已完全抛弃了这种偏见。他说 :“在 文明进化的任何水平上都有形形色色的单纯类型和 复杂类型的语言。就语言形式说 ,柏拉图和马其顿 的牧猪奴是同伙 ,孔夫子和阿萨姆的猎取人头的野 人是同行。”[1 ]196 古代汉语 ,以极其简单的语法形式承载了一个 ·21· 极其伟大的人类文明 ,这本身就是对语言形式优劣 论的最有力的否定。萨丕尔曾略带调侃地说 :“一个 聪明而敏感的中国人 ,习惯于彻骨地使用语言形式 的 ,很可以说这拉丁句子是‘何等学究式地闹玄虚 !’ 当他第一次面对欧洲语的不合逻辑的复杂性时 ,一 定会感觉到 ,把说话的素材跟形式格局这样大量地 混成杂拌儿 ,或者更正确地说 ,把某些基本上是具体 的概念转用为虚薄的关系概念 ,这种态度实在叫人 难受。”[1 ]86分子基因学的研究表明 ,现代人类 ,无论 人种 ,无论肤色 ,约 5 万年前都是一家 ,哪来优劣之 别 ? 当代某些认知语言学论著认为同一客观世界 , 各民族约定而成的概念结构或认知过程有很大差 异 ,映照概念结构的语言结构也有很大差异。[39 ]这 样的观点 ,不仅经不住语言事实的检验 ,也经不住人 类发展历史的检验。 洪堡特说 :“每一语言的语法都有一个得到明确 标记 的 部 分 和 一 个 潜 藏 的、依 赖 于 联 想 的 (stillschweigend hinzugedachten) 部分。在汉语里 , 前一个部分要比后一个部分所占的比重小得多。每 一语言都必须利用话语的内在联系 ( der Zusamme hangder Rede)为其语法服务。在汉语里 ,这种内在 联系是理解的基础 ,结构关系往住只能据之推演出 来。只有从动词性概念中才能识辨出动词本 身。”[36 ]98这是正确的。这说明 ,人类语言形式只有 表达方式的侧重不同 ,而没有价值上的优劣之别。 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足够的办法来承载人类的思想 内容。 四 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 :“合”的语法 从总体上看 ,人类语言语法形式的发展有一个 由简单到复杂 (当然之后可能还会由复杂到简单)的 过程。其中有的语言分化出比较复杂的形态系统 , 如印欧语 ;有的则还较多地保留了人类语言初期的 “彻骨”特质 ,如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 荀子曰 :“故善言古者 ,必有节于今。”(《荀子·性 恶》)上面关于人类语言起源以及古代汉语性质的探 讨 ,促使我们站在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的立场上思 考一些理论问题。正如朱德熙所说 :“现代语言学的 许多重要观点是以印欧语系的语言事实为根据逐渐 形成的。采用这种观点来分析汉语 ,总有一些格格 不入的地方。这是因为汉语和印欧语在某些方面 (最明显是语法) 有根本性的不同。由此可见 ,如果 我们不囿于成见 ,用独立的眼光去研究汉藏语系语 言 ,就有可能对目前公认的一些语言学观念加以补 充、修正甚至变革。从这方面看 ,汉藏语研究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51 ] 我们认为 ,因为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比较接近 人类语言的初期状态 ,所以它能较明显地体现人类 语言的某些尚未被复杂的形态系统所遮蔽的共性。 我们所说的“共性”,不是建立在少数服从多数基础 上的“优势”现象 ,它要求的是尽可能无例外。如果 出现了“例外”的事实 ,哪怕为数极少 ,我们的理论就 要修正。下面略加表述。 4. 1“合”的语法的概念 我们认为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西方传统语言 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特点 ,那就是 :“分”。大的方面 , 从音位的区分 ,到词类的划分 ,再到句子的切分 ;小 的方面 ,每一种词类内部的进一步细分 ,乃至解决具 体问题的更为“细分”的办法 ,总之 ,无不体现一个 “分”字。德·索绪尔说 :“语言中只有差别。”“人们通 常所称的‘语法事实’最后分析起来 ,实与单位的定 义相符 ,因为它总是表示要素的对立。”[4 ]167 - 168孙 良明引述高名凯《语法理论》的话说 :“印度人称语法 为 vya- karan · a ,意思说是‘分离 ,分析’,即对语言的各 种语法形式加以分离或分析。”[23 ]152赵元任也指出 : “语法描写的很大一部分是语言形式的分类。”[48 ]1 似乎可以说 ,重分析、重对立、重差别 ,这是西方语言 学的特点。在那里 ,我们只看到对立 ,很少看到统 一。显然 ,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事实 之上的。 那么 ,如果主要以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事实为 根据 ,来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它应该是什么 特点呢 ? 同样一言以蔽之 ,那就是“合”。“合”的语 法意味着 ,所有复杂的语法现象 ,最终都可以由本体 名词和相关实义动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至简 公理得到最大限度的说明。 “合”的语法是一种通过回归原始来理解现状的 语法 ,是一种由简单驾驭复杂的语法 ,或者用哲学语 言来说 ,是一种从对立中寻求统一的语法。达尔文 的进化论看到了不同物种之间的统一性 ,从而更深 刻地把握了物种的本质 ;同样 ,“合”的语法看到不同 语言之间 ,或同一语言内部不同成分、不同结构之间 的内在的统一性及其表现 ,从而也能够更深刻地把 握相关语言现状的本质。而体现人类语言这种统一 性的最好标本也许就是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同 样可以说 ,重综合、重统一、重兼容 ,这应该是建立在 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这样极度缺乏形态的语言事 实之上的语言学观念。 下面从“合”的观点出发 ,讨论一些有关问题。 ·31· 4. 2 关于句子 从上面关于语言的起源的论述可以看出 ,所谓 “句子”,最初其实就是体现“本体 - 属性”关系的“指 称 - 陈述”的分化 ,或者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 , “‘定义’是一个表示一物本质的短句”,[35 ]35这是句 子的实质。 什么是句子 ? 到目前为止 ,语言学家们还没有 一致的认识。据说外国语言学家曾经给句子下过一 百多种不同的定义。中国语言学家给句子下的定义 至少也有几十种 ,几乎是一家一说 ,甚至一家数说。 最常见的有如下一些 : 马建忠说 :“凡字相配而辞意已全者 ,曰‘句’。” 又 说 :“凡 有 起 词、语 词 而 辞 意 已 全 者 , 曰 ‘句’。”[16 ]24 刘世儒说 :“句子是用词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 整意思的语言单位。”[12 ] 吕叔湘说 :“‘句’是语言的通常的独立表现单 位。”[15 ]23 王力说 :“凡完整而独立的语言单位 ,叫做句 子。”[25 ]64 丁声树等说 :“句子是说话的单位。只要单独站 得住 ,能够向对方传达一定意思的话 ,不论长短 ,都 是一个句子。”[5 ]18 张志公说 :“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 ,语言运用 的单位。”[47 ]24 朱德熙说 :“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 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52 ]21 上述各家定义 ,虽或有不同 ,但在句子必须表达 一个完整意义 (或者说“独立表现”) 这一点上 ,却都 是相同的。其实只要“意义完整”,也就意味着可以 “独立”,也就意味着前后有一定的停顿 ,带有一定的 语调等等。所以我们认为 ,上述各家定义 ,可以简单 归结为 :句子就是意义完整的一段话。看来意义完 整是句子的最主要的特征。然而一段话 ,凭什么说 它意义完整或不完整 ? 其标志是什么 ? 就目前的解 说来看 ,除了说因为它是 (或不是) 一个句子这种循 环论证式的解释以外 ,恐怕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我们曾指出 :任何语言的任何一段意义完整的 话 ,都至少有一个本体名词作为语义基础 ,这个本体 名词或者直接出现在句子里 ,或者虽未出现 ,但可以 明确推知。任何没有、也不能明确推知相关本体名 词的一段话 ,都是意义不完整的 ,因而不能成为句 子。这个概念可以简单概括为 :句子必须至少包含 一个本体名词。有了本体名词 ,也就意味着有了相 关的实义动词 ,因为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因此 ,我们 可以把句子从形式上定义为 :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 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 ,至少包含一个本体名词的语 言形式。这个本体名词 ,或者直接出现 ,或者可以明 确推知。[40 ] 传统语法强调名词是句子的中心 ,其实并无大 错。其缺点是“名词”的概念太泛 ,容易引出问题。 如果说本体名词是句子的中心 ,我们认为是不错的。 指出本体名词是句子存在的基石 ,就可以有效 避免结构主义语法学在句法分析中实际存在的循环 论证的弊端。赵元任说 :“既然形式类是用框架来规 定 ,而框架本身又是由形式类组成的 ,这岂不是循环 论证吗 ? 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第一个形式 类和第一个框架呢 ?”[48 ]8对此 ,赵先生以及多数语 法学家的解决办法是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就 得求助于 Bloomfield 所说的‘选择性’。‘选择性’这 个语法概念的涵义相当复杂 ,但主要的意思是这样 一个事实 :某些形式以某种方式活动 ,另一些形式以 另一种方式活动。可是要想使‘选择性’在语法书上 见于实用 ,就得编成某一语言的全部词汇 ,在每一个 形式之后注明它所属的类。事实上 ,多数语法学家 都承认有这个必要 ,因为这是选择性这个问题的最 终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48 ]8 我们认为 ,这个“最终答案”是建立在一个难以 做到的理论假设之上的。因为“某一语言的全部词 汇”永远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 ,新质不断加入 ,旧质 不断褪去 ,怎么可能囊括无遗呢 ? 即便采用宽容的、 近似的做法 ,这种办法至少也是繁琐的、不严密的。 封闭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是结构主义的特点 ,也是 它的主要弊端。 我们关于句子的观念没有循环论证的尴尬。因 为本体名词 ,它的所指 ,即客观世界不依赖任何其他 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各种实体及其所代表的类 ,是不 产生于句法框架的 ,相反 ,句法框架由它而产生 ,即 “本体 - 属性”概念在表达上的体现 ———“指称 - 陈 述”的分化 ,这种分化的结果就是最初的句子。再复 杂的句子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并且永远也离不开 本体名词这个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说 ,所有其他的 句法成分 ,或者说所谓“形式类”,其性质都要或直接 或间接地由它们与本体名词的关系来确定。④ 4. 3 词类问题 长期以来 ,“词”的概念一直是语法学最基本的 概念 ,它本身就是分类的结果。一切在分类的基础 上谈 ,“进一步细分”,这似乎成了解决语法问题的不 ·41·        ·51· ·61·   上述名词、动词的互相为用 ,充分提示了二者之 间的内在联系。难以想象 ,两个只有对立、没有统一 的对象之间 ,会有这么密切的、成规律性的对应现 象。然而过去学界关于这种现象的理论解释却极为 薄弱。其实 ,清代《虚字说》作者袁仁林早就说过 : “凡实皆可虚 ,凡死皆可活 ,但有用不用之时耳。从 其体之静者随分写之 ,则为实为死 ,从其用之动者以 意遣之 ,则为虚为活。”袁氏所谓“实字”“死字”,大致 相当于今之名词 ;“虚字”“活字”大致相当于今之动 词。袁氏还举例说 :“‘耳’‘目’,体也 ,死实字也 ; ‘视’‘听’,用也 ,半虚半实字也。‘耳而目之’句 ,配 以‘而’字‘之’字 ,则死者活 ,实者虚矣。口中‘耳 目’,而意已‘视听’矣。”袁氏进一步指出 :“虚用活 用 ,亦非修辞者勉强杜撰如此。盖天地间虚实恒相 倚 ,体用不相离 ,至静之中而有至动之理 ,凡物皆 然。”[45 ]131 (着重号为姚振武所加。依据此理 ,我们 也完全可以说 :“至动之中而有至静之理。”) 早在几 百年前袁氏就有了这种思想 ,为什么会如此 ? 原因 很简单 ,汉语的事实更易于抽象出这种动、名相合的 思想。中国历来有“体用”之说 ,与西方的“范畴说” 相通。中国人和西方人都用这样的思想来解释语言 现象。这说明 ,真理是客观的 ,只要忠实地面对语言 事实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 ,都将不期而遇 ,不 谋而合。只是由于所根植的语言“土壤”不同 ,二者 侧重点有所不同。西方思想侧重于“分”,中国思想 侧重于“合”,西方重分化 ,中国重统一 ,二者都具有 普遍意义 ,完全应该相互启迪 ,相互借鉴。袁氏的思 想 ,是很值得中国人骄傲的。 一种语言 ,可以只有本体名词和相关的实义动 词 ,但不会没有本体名词和实义动词 ,因为本体名词 和实义动词的分化是人类语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 现象 ,概莫能外 ;本体名词和实义动词之间 ,可以没 有以形式标记为手段的相互为用 ,但一定会有无形 式标记的相互为用 ,因为后者更为本质。即使形态 再丰富、分类再严密的语言 ,也总是能找到二者之间 无标记互用的“马脚”。这种无标记互用的结果之一 就是兼类词。赵元任坦言 :“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比例 的词是兼属两类或三类的 ,不管你怎么分都难于避 免。”[48 ]228英语的例子 : cheat  (动 :欺骗 ;名 :骗子) help   (动 :帮助 ;名 :帮手 ,助手) 这是动词名词化指称施事的例子。再如 : find   (动 :发现 ;名 :发现物) exhibit  (动 :展览 ;名 :展览物) 这是动词名词化指称受事的例子。 名、动之间的无标记互用 ,是二者“合”的本质使 然 ,以上所举的英语例子以及“执政、饮、饭、系蹄、 酒、筐、 、肘”等等古汉语例子 ,就是名、动之间无标 记互用的产物。其中有些则固定为名、动兼类词。 过去学者之所以为兼类词问题而苦恼 ,是因为 他们头脑中总有一个企图 ,就是希望区分得清清楚 楚 ,最好没有“例外”。其实这是长期以来受西方语 法观念影响 ,主于“分”,而疏于“合”而陷入的误区。 极端的看法甚至认为“凡是真正的名词化都有实在 的形式标记。所谓‘零形式名词化’,对于汉语来说 , 只是人为的虚构”。[53 ]事实表明 ,有分就有合 ,分与 合的统一 ,才是词类系统完整的、本来的面貌。明白 了这一点 ,那么所谓“活用”问题、“转化”问题 ,就不 仅不是困难 ,反而是不可或缺的现象了。就“分”而 言 ,印欧语等形态丰富的语言是最佳示例 ,并且做足 了功课。就“合”而言 ,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则是最 佳示例。从外部看 ,它最为接近人类统一的原始语 言 ;从内部看 ,除名词、动词的统一外 ,还有介词与动 词的统一 ,连词与介词的统一 ,形容词与名词或动词 的统一 ,副词与形容词或动词的统一 ,第三人称代词 与指示代词的统一 ,名量词与名词的统一等等。不 仅如此 ,在语义相同或相通的条件下 ,甚至不同的句 法结构在语用上也可以相互为用 ,即有某种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也可导致新语法形式的产生。例如汉语 真正的被动式“为 N 所 V”的产生 ,“数 + 量 + 名”结 构的产生 ,第三人称代词“其”的产生 ,以及连词 “以”,动词“以为”的产生等 ,都与这种统一性密切相 关。[38 ,42 ,44 ]所有这些 ,都使我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 度加深了对人类语言相关现象的本质的理解 ,从而 更深刻地把握相关成分的实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 还很不够 ,还缺乏应有的理论意识。 “合”就是形式简单 ,“分”就是形式复杂。每一 种语言 ,每一种语法成分 ,每一种语法现象 ,都有它 的由合而分的历史 ,这种历史必然时时影响到现实。 因此“合”与“分”实际上是一对互为依存的、同样重 要的范畴。一部语法 ,即便是所谓“共时语法”,如果 只讲分 ,不讲合 ,原则上说也只讲了一半 ,是不完整 的 ,对语言事实的解释也必然难以透彻。 4. 4 本体名词与动词的配价 理解了句子的本质 ,我们又可以清楚地看到 ,所 谓动词的配价 ,其实讲的就是实义动词与它所依附 的本体名词的关系。 上世纪 40 年代 ,吕叔湘提出了“动词中心观”, ·71· 认为“句子的重心就在那个动词上 ,此外凡动作之所 由起 ,所于止 ,以及所关涉的各方面 ,都是补充这个 动词把句子的意义说明白 , 都可以称为‘补 词’”。[15 ]53差不多同时 ,法国学者吕西安·泰尼埃尔 (Lucien Tesnière)也提出了几乎完全相同的学术见 解 ,并明确提出了动词的“价”的概念。泰氏指出 : “可以把动词比作一个带钩的原子 ,能根据用以钩住 人物语使其处于依附状态的钩子的数目 ,就是我们 所说的动词的价。”[31 ]222这就是当前从属关系语法 和格语法的理论基础。吕先生把动词的补词分为起 词、止词、受词、关切补词、交与补词、凭借补词、时间 补词、方所补词等等。他说 :“可是所有的补词和动 词的关系并非同样密切 ,起词和动词的关系最密切 , 止词次之 ,其他补词又次之 ,如时间补词及方所补 词 ,和动词的关系就疏得很 ,有它不嫌多 ,无它不嫌 少。但是如果没有起词 ,那个动词就悬在半空中 ,代 表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不成一个具体的动作了。止 词有时也有同样的重要 ,所以我们才把他们另外提 出来 ,不和其余补词一律看待。”[15 ]53泰氏则把动词 的直接从属成分分为人物语和情景语。“人物词⑤ 指的是参与情节的人或事物 ,不管它以何种身分、何 种方式 ,甚至包括配角的身分和最消极的方式参与 这个过程。”“情景语表示情节过程发生的时间、地 点、方式等等环境。”[31 ]221 我们看到 ,两位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在与动词相 关的各种成分中 ,把时间、地点、方式等等放在次要 位置 ,而突出人物语 (或起词、止词) 。泰氏更是直接 把动词所能“钩住”的人物语的数目定义为动词的 “价”。从上文亚氏的诸范畴可以看出 ,除去时间、地 点、方式、数量以及其他可以概括为述谓性的动作遭 受、性质等等 ,剩下的几乎只有“本体”了。据此我们 认为 ,在两位学者的观念中 ,使动词得以成为中心的 “补词”或“人物语”,应该主要指名词中最基本的、最 能代表名词特色的部分 ,即本体名词。由此看来 ,所 谓“动词中心”与我们所说的“本体名词中心”,实际 上是同一件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罗素在讨论亚 氏范畴说时说 :“‘实体’(姚按 :即我们所说的‘本 体’)的概念也像‘本质’的概念一样 ,是把纯属语言 学上的方便的东西转移到形而上学上面来 了。”[13 ]259“事实上 ,‘实体’仅仅是把事件聚集成堆 的方便的方式而已。我们关于史密斯先生能知道什 么呢 ? 当我们看他的时候 ,我们就看到一套颜色 ;当 我们听他说话时 ,我们就听到一串声音。我们也相 信他也像我们一样地具有思想感情。但是离开了这 些事件而外 ,史密斯先生又是什么呢 ? 那只是纯粹 想象中的一个钩子罢了 ,各个事件都被想象为挂在 那上面的。”[13 ]260无独有偶 ,同样以“钩子”作譬 ,泰 尼埃尔把“钩子”放在动词上 ,钩住名词 ;而罗素却把 “钩子”放在名词上 ,钩住动词 (事件) 。这有矛盾吗 ? 如果理解了句子的本质就可看出 ,这不仅没有矛盾 , 反而恰恰是“动 - 名”关系的完整图景。因此所谓配 价 ,其实质应从“动 - 名”相互关系来理解。二者互 为配价。动词的配价 ,是指动词所联系的本体名词 所能充当的不同语义角色的数目 ,并由此引出“动词 中心说”;名词配价 ,是指在“动 - 名”关系中 ,本体名 词也相应地联系着一定数目的、充当不同语义角色 的动词 ,因此也可以相应地引出“本体名词中心说”。 在语义上 ,动词总是说明所联系的本体名词的。在 只有一个本体名词和一个动词的句子里 ,本体名词 之为语义中心最为明显。无论是动词的配价还是名 词的配价 ,都须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说获得统一的 理论支持。动词的配价 ,因有中外名家的关注 ,已为 长久的热点。而与此相应的名词的配价研究 ,却几 乎还是空白。事实表明 ,缺少相应的名词配价的研 究 ,动词配价研究也难以深入。 当代一些学者对动词配价问题的研究可以在不 同程度上印证我们的看法。王玲玲认为只有与动词 共现的必用论元的数目才是动词的“向”,而时间、处 所则不是必用论元。但同时她又承认 ,什么是必用 论元 ,“语义上的限制就模糊了”。[26 ]张国宪指出 : “如何确定必有补足语 (姚按 :亦即所谓“必用论元”, 这是配价语法理论的首要问题 ,也是尚未得到根本 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窘况 ,有些学者认为 ,在实践 中可以凭语言自觉区别。尽管语言直觉在大多数情 况下起作用 ,然而语义的分析在语法上要求必须找 到形式上的表现。否则没有一个客观的依据 ,也就 很可能各行其是。”[45 ]171我们认为 ,不妨把必用论元 的语义特点理解为具有本体性 ,而所谓动词的价 ,就 是一个动词联系的本体名词所能充当的语义角色的 数目。周国光则指出 :“我们对谓词的价的定义如 下 :‘VP 的’表转指 ,且可以指称若干语义成分 C ,则 成分 C 是 V 的配价成分 ,成分 C 的个数是 V 的价 (向) 。”[49 ]而我们的研究恰恰表明 ,“VP 的”在一般 情况下只能指称本体名词。[39 ,40 ]二者正好互相证 明。由此可见 ,判断一个名词性成分是不是与某一 动词性成分关系密切的核心格 (或说必用论元、必有 补足语) ,是否本体名词是一个重要的语义参考 项。⑥ ·81· 4. 5 关于“非根本成分” 从“合”的观点看 ,语言的根本成分 ,就语法成分而 言 ,就是本体名词以及相关的实义动词 ,其他如时间、 地点等都是非根本成分。就语法关系而言 ,根本成分 就是语序和音势(如节奏、语气等) ,而体现一致关系的 “形态”以及各种虚词、词缀等等 ,都是非根本成分。 考察古代汉语 ,从“合”的立场出发 ,可知所有非 根本成分都不是必需的。这有两个意思 ,一是所有 非根本成分都是后起的 ;二是所有非根本成分都可 以找到不出现的形式 ,也就是说 ,所有的非根本成分 都不具有绝对的强制性。似乎可以说 ,所有“根本成 分 + 非根本成分”所体现的 ,都只是其中的“根本成 分”诸功能中的一种。我们认为 ,这种观点对于语言 研究 ,尤其是形态丰富的语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就汉语 ,尤其古代汉语来说 ,这比较容易证实 ,如介 词、“ - 的”“ - 者”“所 - ”“ - 子”“ - 儿”“ - 头”等等 , 莫不如此。因为汉语是比较接近原始语言的“最彻 骨的语言”。[1 ]122 - 123 ,[32 ]19但对于形态丰富的语言 , 要说明这件事可能就比较费周折 ,因此也更显示出 它的重要意义。我们已经注意到了一些有关的事 实 ,如上述的英语中的 cheat 、help、find、exhibit 等 等 ,作为名词都不后接“er”为标志。water 作为动词 “浇水”也没有形式标志。但我们毕竟难以大规模搜 罗有关事实。不过好在前辈语言学家已为我们做了 重要的理论提示。萨丕尔说 :“差不多相当于 the man kills the duckling 的汉语句子‘人宰鸭 (子)’,照 字面翻译是 man kill duck ,可是中国人绝
本文档为【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659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7-17
浏览量: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