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物志》神话研究

《博物志》神话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博物志》神话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博物志》神话研究 姓名:李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林岩 20070509 内容摘要 在西晋历史上,张华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在文坛,无疑都是一个重要人物,声名 显赫。晋初张华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力劝武帝排除异议,定灭吴之计。统一后 张华被封广武县侯,封邑万户,至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后被赵王(司 马伦)、孙秀所杀。在学问方面,张华被称为当时的奇才,其诗歌以抒情小诗为主, 其《鹪鹩赋》因得到阮籍的赞赏而闻名,但总体而言诗...

《博物志》神话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博物志》神话研究 姓名:李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林岩 20070509 内容摘要 在西晋历史上,张华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在文坛,无疑都是一个重要人物,声名 显赫。晋初张华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力劝武帝排除异议,定灭吴之计。统一后 张华被封广武县侯,封邑万户,至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后被赵王(司 马伦)、孙秀所杀。在学问方面,张华被称为当时的奇才,其诗歌以抒情小诗为主, 其《鹪鹩赋》因得到阮籍的赞赏而闻名,但总体而言诗歌成就并不高,钟嵘评张华 诗歌“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张华博闻强识,对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大干世界、人间百态均有兴趣,他撰 写的《博物志》,今存十卷,分为三十八类,内容包罗万象,有山川地理知识,有 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也有神仙方技记录,《博物志》体例 内容均深受‘山海经》的影响。 论文主要探讨《博物志》中记载的各类奇特怪诞的神话故事,第一部分对《博 物志》的神话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进行全面梳理,而经过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后会发现《博物志》的神话有两种传 统的神话题材是没有的,包括英雄主题和爱情主题,第二部分将对这种两大主题的 缺失及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具体到三个主要神话篇目,包括“八月槎”、“猕 猴盗妇”、“千日酒”的流传演变从而探讨‘博物志》中神话形象的价值。 关键词:张华;《博物志》;神话 Abstract InthehistoryofWesternJin,Whateveratpoliticsorliterature,ZhangHuaisa personofimportance,heisfamousandflamboyant.EarlyofJin,ZhangHuawas accreditedbezhongshuling,ChangSift.Hepersuadedemperortodefinitetheplanof puttingdownWuKingdom.Afterreunification,zhangHuawasaccreditedbeGnangWu marquis.ToHIliemperor,beShiZhong.SiKong.Later,HebekilledbySiMaLunand SunXin.HunZhangwascalledwonderinlearning.Hispoemsismainlyfocusedon lyric。hewasrecognizedfor‘‘JiaoLiao”byRuanJI.Atapoet,hedidn'tcometomuch. ZhongRongmadetheevaluationofhispoem“excessivesentimentality,littleshowof strength’i hisgreatknowledgeconcludegeography,astronomy,history,politics,geography, sociologyetc."RecordofBatnlalhistory"ofZhangHuabedividedinto38kinds,ten volumesaltogether.ItContainingknowledgeofgeography.mountainsandrivers, legendsabouthistoricalfigure.Remarkedanimalandplant,andmysterystory.Notonly content,butalsoform,the"Recordofnaturalhistory"wasclassicallyinfluencedof "RecordsofthemountainsandRivers”. 111ispaperinvestigatesmythspartsof‘'Recordofnaturalhistory'’.Theopening chaptergiveageneraloverviewofthesubject.Byaseriesofthcoreticalanalyses,wecan findthatshortbytwoimportantthemeofheroandlove.n圮reasoniswhathasbeen statedinChaptertwo.Chapterthreethespecificmythsstorieswillbeanalyzed.Include "Augustship'-‘'Monkeyskidnappingwomen”and‘‘athousanddaysLiquor'’. Keywords:ZhangHua;‘'Recordofnaturalhistory'’;Myths ⑨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 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入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歹冬I嚣 日期:≯,7年夕月夕日/吖bj、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入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仑 t囊l茹诲3’》B 、 昏 指导教师签名:社茄 日期:种,月夕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L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 的学位论文提交“CALL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口半年;口一年;G-"年发布。 指导教师签名:孝丰易 日期:’一庠,月7日萍彦加~夕 者 LLl作弘 文 .撕/一垆 导言 对于什么是神话,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袁珂先生在《从狭义的神话到广 义的神话》中指出,所谓广义的神话就是把神话的范围扩大一些。他认为“广义神 话应包括如下九个部分,即一,神话;二,带有神话性的传说;三,神话化了的历 史人物;四,仙话(主要指道教神话);五,怪异;六,带有神话意味的童话;七, 佛经神话;八,关于节日、法术、宝物、风习和地方风物等的神话传说;九,少数 民族的神话传说。”回神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化瑰宝,神话是一切意识形态的始祖,包 括小说,以及所有的文学艺术,所有的意识形态如宗教、道德等等,都发端于神话。 鲁迅先生指出“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o正是 说明了这个道理,中国古代神话虽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形成系统的神话谱系,但内 容却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蕴含着中国古代人民的精神特质。本文所研究的《博物志》 中的神话正是基于袁珂先生的广义的神话的概念而来的,文章研究的主体《博物志》 中的神话包括了传说、怪异、法术、仙话及一些神化了的历史。 1.‘博物志》之前的中国古代神话发展脉络 在张华‘博物志》之前,中国神话走过了先秦两汉三国的重要发展时期,中 国古代神话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中,如‘诗经》、‘山海经》、《左传》、《国语》、 《楚辞》以及《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得到了记载,汉代及三国的《淮南子》、《史 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等也零星的保存着一些颇具文学价值的 神话传说。 早在中国第一部诗经总集《诗经》中,就有了以神话为题材的诗歌,如《商颂·玄 鸟》和《大雅·生民》两篇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奇 经历;另一部诗歌集《楚辞》则更具有神话学研究价值,《天问》一篇,作者全文 采用了问句的形式,提及了相当丰富的神话内容,但是因为往往只是只言片语,不 是很容易完全理解。在一些史书中,包括《左传》、《国语》等也有一些零散的神话 故事,如‘左传》中讲到高辛氏两个儿子的故事,谈及二人因为不能好好相处,被 分别迁往两个地方分别掌管商星和参星,这则神话正是上古人民对自然现象,即商 星参星不能见面的解释。在<左传》中,神话故事已经开始大规模历史化的发展, 禹、羿、尧、舜成了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所以“左丘明只能拾些小玩意。例如说 。袁珂:‘从狭义的神话到广义的神话',‘袁珂神话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鲁迅t‘中屋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l ⑨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11IESIS 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羽渊”o.在诸子著作中,以《庄子》中所涉及 神话最多,《庄子》自称“寓言十九”袁珂先生评价<庄子·天地》中“黄帝游赤 水”的故事时谈到:“《庄子》的寓言,常有古神话的凭依,是古神话的改装,并非 纯属虚构。这段寓言也是如此”o。《庄子》中含有极丰富的神话材料,这些神话是 构成这部文学经典奇异幻想风格的重要元素,也正是《庄子》的重要艺术魅力之一. 另外,在《墨子》、《列子》、《韩非子》等书中也存有部分神话材料。上古神话发展 至秦汉两代,《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两书最为重要,其中存有大量的神话材料, 尤其是《淮南子》,中国古代四大神话经典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及嫦娥 奔月,就是始见于《淮南子》的记载,但是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列子》、 《淮南予》中的神话材料与‘山海经》、<楚辞》相近之处甚多,《淮南子》中许多 神话是对《天问》一篇的解说和回答。《列子》虽然材料中也有可取之处,可惜是 一部伪书。至西汉及三国,还有一些文献著作中仍然有一些零散的新的神话出现。 纵观晋前中国古代神话的发展,真正集大成者非《山海经》莫属。 胡应麟称《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祖”,是我国保存远古神话最多的一部书。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至汉代初年之间,虽然只有三万一千多字,却涉及到 方方面面,包括地理、天文、历史、气象、动物、植物、医药、矿物、民族学、地 质学、人类学等等,这部书虽然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它的神话价值被发现直至 被推崇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时期。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山海经》列入《数术 略》的形法类;<隋书·经籍志》中则归入地理类,以至于《山海经》在很长的一 段时期被称为地理类书籍;至《宋史·艺文志》将其改在事部五行类,偏离得更远 了,直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终于将《山海经》划入小说类。现当代学者对《山 海经》的研究已有回归“地理说”的趋势,但是对于《山海经》的神话价值是不论 是何种论说都不可磨灭的。 在《博物志》前的所有这些神话篇目的记载中,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形象已经呈 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他们大致可以划归为英雄神、祖先神、创世神、功能神。女 娲、精卫、夸父、黄帝、炎帝、尧、舜、禹、嫦娥、后羿等众多神的形象就是各类 别的代表,而且他们的形象已经较为饱满,多彩多姿,神话中的英雄们都是救世于 水火、拯民于煎熬,为民请命的一身正气和豪气。神话的主题有关于开地辟地人类 起源的神话,也有关于自然万物、日月星辰的,更有根据先民的生活境遇长盛不衰 的洪水神话,还有一些民族神话,充满民族情调、异域风格,也是构成中国古代神 啊:盾:‘茅盾说神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袁珂:‘中国神话通论'.巴蜀书社,1993年 2 话的重要部分。 2.‘博物志'的作者及成书 在西晋政坛和文学史上张华无疑都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张华,字茂先,范阳方 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他小傅玄15岁,生于魏明帝曹毅太和六年(232年)。 据《晋书·张华传》载:“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o张华出生 贫苦,还曾经放过羊,卢钦是东汉大儒卢植的孙子,魏司空卢毓的儿子,而张华与 之一见面就取得了好感,并令卢钦刮目,可见他自小的才气。在入世做官之前,张 华已经小有名气,这成名源于阮籍的赏识,“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陈 留阮籍见之叹日:‘王佐之才也。’由是声名始著”。阮籍长张华23岁,在魏末声名 显赫,得到阮籍的称赞正是张华以后平步青云的重要筹码。在郡守鲜于嗣的举荐下, 张华踏入仁途,但在曹魏政权中,张华只做到长史兼中书郎。 至西晋初年晋武帝时期,东吴还未灭亡,张华的政治生涯的春天就从这里开始, 他极力赞成晋武帝和羊祜的灭吴大计,并积极参与,“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 及量计运漕,决定庙算”,在这场平吴战争中,张华还担任度支尚书调度钱粮兵草。 平吴之后,张华却曹苟勖嫉妒,而且适逢武帝问“谁可托后事”中稍违帝意,被外 放贬谪。虽然武帝念张华有才,有心想召回重用,但因冯兢进谗言,未能成行。至 晋惠帝司马衷时期,朝廷内的朋党之争愈演愈烈,惠帝无能,贾后开始逐渐掌控大 局,张华在此期间确有明哲保身之举,协助贾后除掉楚王玮,得到贾后的信任,贾 后任他为侍中、中书监,并委以朝政,元康六年(296年),张华升任司空。永康元 年(300年),赵王伦和孙秀欲讨伐贾后,派司马雅告知张华,希望张华支持,被张 华回绝。同一年,张华被诬为“太子之废,不能死节”o的罪名,被赵王伦和孙秀 所杀。 张华撰写而成‘博物志》与他本人的渊博学识是密不可分的,他在西晋可谓是 “博学强识”的代表人物,他对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大干世界、人间百态都有着 广泛的兴趣。‘晋书·张华传》载“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武帝尝问汉 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帝甚异 之,时人比之子产。”将张华的才学传为奇谈,并比于子产,可见张华在西晋文化 界的地位似乎不亚于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太炎先生.而且每每还有人将无法只辨的器 物呈于张华鉴定。“惠帝中,有人得鸟毛三丈以示华,华见惨然日: ‘此谓海凫毛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 也,出则天下乱矣。’”张华见三丈鸟毛即可断言是海凫(野鸭)毛,一出现就会 天下大震。 “陆机尝饷华酢,于时宾客满座.华发器便日: ‘此龙肉也。’众未之信。华 日: ‘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既而五色光起。机还问蚱主,果云园中茅积下得 一白鱼,质状殊常,以作蚱过美,故以相献。武库封闭甚密,其中忽有雉锥。华日: ‘此必蛇化雉也。’开视雉侧,果有蛇蜕焉。”似乎陆机也尽信张华“龙肉”之谈。 “吴郡临平岩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日: ‘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 扣之,则鸥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连皇帝有什么不懂,也得向张华请 教。“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 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 日: ‘可共寻在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日: ‘朴察之久矣,惟斗牛之 间颇有异气。’华日:“是何祥也?”焕日:“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日: “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 与!”因问日:“在何郡?”焕日:“在豫章丰城。”华日:“欲屈君为宰,密共 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 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日龙泉,一日太阿。其夕,斗牛 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 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日:“得两送一,张公 岂可欺乎?”焕日:“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 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 土,报焕书日:“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 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 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问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 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 华叹日:“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华之博物多此类,不可详 载焉。 ‘晋书·张华传》中此断张华与焕的双剑奇缘最为奇特,首先将张华赞成 平吴之计用道术来加以阐释,而且称张华与雷焕得到龙泉太阿剑,两人各得一剑, 雷焕死后,张华的剑也自己跃出坠入水中,并再也寻不到,而且还能见两条长龙飞 舞。这段记叙中张华也成为了传奇故事的主角。翻查这些文献,张华的确给入一种 神通广大的印象。虽然这些记载只是传闻不可尽信,而《晋书》的史料价值也不足, 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就是张华在西晋武帝和惠帝时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在博学方 4 面,的确傲到当时无入能及,并且通过一些民间搜集及友人交往取得了大量的材料, 这些都为他撰写《博物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博物志》并非伪书,但现存本是残本 ‘博物志》一书成书年代不详,现存十卷,分为三十八类,内容包罗万象,有 山川地理知识,有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记载,也有神仙方技 记录,鲁迅先生称《博物志》“殊乏新异,不能副其名”回,认为《博物志》多是 因袭其他典藉,名不副实,但《博物志》今存本并不完整,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不堪, 因此令其“博物”价值大受影响,但它仍然不失为魏晋志怪小说中独具特点的一种 体裁,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明代游潜的《博物志补》均承张华《博物志》而 来,形成了后世文言小说的一个流派。 . 一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云:。<博物志》称张华撰,唐殷文奎为注日: ‘张华 读三十车书,作《博物志》四百卷,武帝以为繁,止作十卷。’案此书浅猥无足观, 决非华作。殷之所云,正以饰是书之陋耳。魏晋间人何尝有著书四百卷者?且从中 选得十卷,不知当若何佳,今乃尔耶2”o姚际恒称‘博物志》是伪书,原因有三, 其一张华学富五车,不可能写些浅猥之作;其二,魏晋问鲜有入著书四百卷;其三, 唐殷文奎作注称存十卷是因武帝嫌繁琐,但今十卷本中,并不曾有择优而选的痕迹。 同样持此书为伪书观点的还有宋代朱胜非,在《秀永闲居录》中他谈到:“张华《博 物志》世止十卷,事多杂出诸书,或本书久佚,后人掇拾为之耳。”明代韩敬也同 意,但并无证据。清纪晓岚《泺阳续录》卷四“张华<博物志》更诬及尼山,不应 悖妄至此,殆后人依托。”在《四库提要》中称:“或原书散佚,好事者掇取诸书 所引《博物志》而杂采他小说以足之,故证以《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所引, 亦往往相符,其余为他书所未引者,则大抵剽掇<大戴礼》、《春秋繁露》、《孔 子家语》、‘本草经》、<山海经》、<拾遗记》、《搜神记》、《异苑》、《西 京杂记》、《汉武内传》诸书,短仃成帙,不尽华之原文也。”o纪昀称《博物志》 为后人掇拾。并且指明是从哪些典籍中援引而来,这种说法源自胡应麟《笔业绪论》, 但事实上‘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所引‘博物志》不见于今本的条目很多, 如果确实为后人掇拾,这种掇拾也太大意了,竟有如此的遗漏。因此, 《博物志》 伪书一说无实据,应为张华所作。 另外,我们能看到的也有支持姚际恒先生所谈“删削说”的,称《博物志》四 百卷是由张华自己删选至十卷,即王嘉的《拾遗记》,记云:“张华字茂先,挺生 母鲁迅:‘中嗣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ff年 。姚际恒著,黄云眉朴正i‘古今伪书考补正',齐鲁书社,1980年 。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81年 5 ⑨ 硕士学位论炙MASTER’STHESIS 聪慧之德,好观秘异图纬之部,采捃天下遗逸,自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间里所 说,造<博物志》四百卷,奏于武帝,帝诏诘问: ‘卿才综万代,博识无伦,远冠 义皇,近次夫子,然记事择言,亦多浮亡,宜更删剪无据,无以冗长成文。昔仲尼 删《诗》<书》不及鬼神幽味之事,不言怪力乱神,今见卿此志,惊所未闻,异所 未见,将恐惑乱于后生,繁芜于耳目,可更芟载浮疑,分为十卷。’”4这段记载 将武帝令张华删改的圣言描述得绘声绘色,但故事看似精彩,并不能作为实据。首 先,张华在西晋虽博学名声在外,但正如《拾遗记》中所言,张华的确好神仙方技, 《博物志》中还有宣扬服食导引之法;《博物志》为张华“天下采遗,录之为用”, 也就是讲此书本为采集编撰而成的,今人读来的确浅猥,但与《山海经》对比研究, 就会发现《博物志》的语言风格与《山海经》类似:其次,关于《博物志》的删削 问题,首先可以肯定今本《博物志》与原本有差距,但四百卷的可能性并不大,诚 如姚际恒先生所言,魏晋时期鲜有四百卷的著作,范宁校证本《博物志校证》收录 佚文二百一十二条,包括<三国志》、郦道元《水经注》、《齐民要术》、《后汉 书》刘昭注、李善注《昭明文选》、《史记》三家注、‘艺文类聚》等重要典籍及 其注本中所援引条目,即便是现在的十卷再加上这些佚文,也难圆四百卷之说。而 且称武帝不满,由张华删削也很难说通,我们可以看到今本《博物志》文字脱误处 非常多,文中还有一些长篇的语句上的重复。范宁先生考证宋时张华旧本以及常景 删本(《魏书》卷A--、《北史》卷四二《常景传》载北魏常景曾“删正晋司空张 华《博物志》”)尚并存,至晁公武《读书志》知周、卢注《博物志》十卷用常氏 之简本,即今本。因此根据相关的材料,可以知道‘博物志》的确经过了后人的删 削,因为疑是今本乃两套删削本简单合成的,所在造成了今本的众多脱误。 o王嘉撰,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 6 第一章 《博物志》的神话主题 张华在《博物志》卷一开篇云:“余视<山海经》及《禹贡》、《尔雅》、‘说文》、 地志,虽日悉备,各有所不载者,作略说。出所不见,粗言远方,陈山川位象,吉 凶有征。诸国境界,犬牙相入。春秋之后,并相侵伐。其土地不可具详,其山川地 泽,略而言之,正国十二。博物之士,览而鉴焉。”从这段中我们可以见出张华编 著《博物志》的意图是一是弥补《山海经》、‘禹贡》等著作中“不载者”,记它们 所未记,其二是春秋至西晋,时代变迁,山川民俗均有变化,《博物志》希望能记 录这种变化后的情状。作为地理博物志怪体小说,张华的《博物志》显然是深受《山 海经》的影响,全书地理博物知识及传说,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了解,《山海经》 的地理博物是巫术化和方术化了的,而张华的<博物志》“陈山川位象,吉凶有征” 也多有图谶占b与神仙方技之说,也是同样的性质。《博物志》“虽多奇闻异事”也 还是《山海经》式的,不过有了浓厚的魏晋风格。 今本《博物志》共十卷三百二十条,范宁校证本中另收入逸文二百一十二条, 全文共计五百三十二条,其中神话传说的记载一百零四条,这些神话材料根据叙述 的内容大抵可以分为五大类主题: 第i节承上古神话而来的天地、山河、日月神话 《博物志》中的神话故事有一部分援引自古书,以这一类天地、山河、日月神 话为甚,所有这类条目多是杂取旧说,这部份神话并非是‘博物志》神话的主体。 李剑国先生在《唐前志怪小说史》中谈到‘博物志》“前三卷全是记地理动植物, 材料大都取自旧书《淮南子》、‘山海经》、‘括地图》、<河图玉板》等”。这三卷可 以归为一类,均讲述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即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民风民俗及出产.这 三卷中有广为流传的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两个神话故事。在后面的几卷中,还有夸 父逐日、泰山天孙、渤海神山、五岳四渎、西王母、九天君的记载:这些内容大多 取自‘山海经》等先秦典籍。<博物志》采上古此类神话往往不拘泥于一部书,而 是杂取两三部合拼为己用,编者尽可能选取关于神话内容中最有代表性的条目挑选 出来。 如卷一中“女娲补天”一条,。天地初不足,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 龟足以立四极。”出自《淮南子·览冥训》,紧接后一句“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帝, 而怒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出自王充《论衡·谈天篇》。关于女娲的神话 。李剑圈:‘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牡,1984年 7 内容,在‘博物志》之前记载的条目就当相多,与“女娲补天”同样盛传的还有“女 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在《史记》、‘太平御览》及‘山海经》中均有记载,而张华 博览群书,不可能未曾读过其他女娲神话,但专取此两条,应该是代表了当时人们 对此条神话记载的一般认识。 另一条关于河伯的记载在《博物志》这里,同样有这样的“择取”性质,而且 这种择取也正是上古神话中的神话人物由神灵境界迈入世俗人间的一个 标志 禁止坐卧标志下载饮用水保护区标志下载桥隧标志图下载上坡路安全标志下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下载 。《博 物志》在第七卷有两条是关于河伯冯夷的内容。二百四十二条。昔夏禹观河,见长 人鱼身出日:‘吾河精。’岂河伯也?”二百四十三条“冯夷,华阴潼乡人也,得佃 道,化为河伯,岂道同哉?仙夷乘龙虎,水神乘鱼龙,其行恍惚,万里如室。”上 古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而称为“河伯”最初见于<楚辞》,《楚辞》中有 《河伯》一篇,“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这是一篇祭祀河伯的祭歌。据考讲的是河伯与洛水女神相恋的故事。另外《楚辞·天 问》中也有“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两句,讲尧派遣 冯夷和后羿降l临,是为了消除忧患抚慰夏民,而后羿的箭却射向了河伯冯夷,去夺 取冯夷的妻子洛嫔,这里就提出了疑问;《庄子·大宗师》有“冯夷得之,以游大 川。”《尸子辑本》日:“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日:‘吾河精也’授 禹河图,而还于渊中。”由此,《博物志》第二百四十二条全取自<尸子辑本》,张 华在《博物志》开篇讲编此书承《山海经》而来,但据‘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 的这位水神却完全不是‘博物志》所载外貌,“朝阳之谷,神日天吴,是为水伯。 在虹虹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他应是八个头、八 只脚、八条尾巴的怪兽。而《博物志》中的河伯却是“长人鱼”形,而且还是华阴 潼乡入,有家底可寻。由此可见《博物志》在材料上的择取性。《清泠传》日:“冯 夷,华阴潼乡堤首里人也,服八石,得道为水仙,是为河伯。”‘博物志》二百四十 三条全取《清泠传》此目,而且河伯也不是独立的高高在上的朝阳之谷的天神,而 是世俗之人得道为仙,在《博物志》第二百五十三条有子羽击鲛的记载,《博物志·异 闻》写道:“澹台子羽渡河,赉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蛟挟船, 子羽左掺璧,击鲛皆死。既渡,三投壁于河伯,河伯跃而归之,予羽毁而去。”这 则神话之前在其他典籍中并未见到。从记载中可以看到,这则神话中的河伯与我们 俗入并无二样,贪财恋宝,拦路抢劫。但技不如入,打不赢子羽,而且这位子羽也 是侠义到莫名其妙,赢了之后又投璧于河,河伯反倒不好意思,于是放弃抢壁的念 头.到东晋葛洪‘抱朴子·释鬼》:“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河伯,华阳潼乡人,姓冯氏,名夷。浴于河中而溺死, 遂为河伯也。”两则都取冯夷溺死为河伯之说,又与《博物志》不同,但是相比<博 物志》河伯与我们人的距离又近了一步,他也不是得道成仙,而是溺死河中后的机 缘巧遇才为河伯。 第二节历史人物的因果、征兆神话 魏晋佛道并存,世人更加相信征兆,认为身边的一件小事可以预示着另一件事 的发生,两件看似并不相干的事情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因果联系,例如喜鹊叫就是吉 祥到,而且做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这种类型的神话在《博物志》卷七异闻类 中较多。‘博物志》中这类征兆及因果报应的事情均发生帝王和著名的历史人物身 上,如第二百四十五条著名的费昌归殷的传说,“夏桀之时,费昌之河上,见二日: 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若疾雷之声。昌问于冯夷日:‘何者为殷?何 者为夏?’冯夷日:‘西夏东殷。’于是费昌徙,疾归殷。”接下来的第二百四十六 条:“武王伐纣至盟津,渡河,大风波.武王操戈秉麾麾之,风波立霁。”第二百四 十七条:“鲁阳公与韩战酣而日暮,挥戈麾之日,日反三舍。”这一条最先见于《淮 南子·览冥训》。在篇目安排上可以看到,这三条在《博物志》上连在一起,另外 一部东汉典籍,王充《论衡》卷五当中,后两条也是连在一起的,前一条“费昌归 殷”也在《论衡》中有记载,只是今本中已经没有,但在‘太平御览》卷四有引此 条,今本将此条归入《论衡校释附编》佚文中,在《四库全书》‘论衡校释附编一》 中载:“桀无道,两日并照,在东者将起,在西者将灭。费昌问冯夷日:。何者为 殷?何者为夏?”冯夷日:“西,夏也;东,殷也。”于是费昌徙族归殷。御览四、 事类赋日部。博物志七文略同,当即引此。”由此三条的内容对比可以看出,这三 条张华可能全引自《论衡》,但王充是无神论者,《论衡》中此三条的原文并非如此, ‘博物志》对此三条,又是另一种择取,即断章。如《论衡》在“武王伐纣至盟津” 一条后面还接有“此言虚也。凡人能以精诚感动天,专心一意,委务积神,精通於 天,天为变动,然尚未可谓然。(阳)公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使圣 人麾日,日终之反。(阳)公何人,而使日反乎?”王充对这种传闻是不予以信的。 但张华编‘博物志》则显然是对王充观点持有保留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这当然也同张华本人的哲 学思想相关,于是对于这类材料进行了这样的截取。 梦境是征兆类神话的重要形式,《博物志》中也有这样的神话材料,第二百四 十八条,“太公为灌坛令,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日:‘吾是东海神女,嫁于 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 雨过,是毁君德。’武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周 9 文王封姜太公为灌坛令”这个故事有见于其他典籍,但是梦验之前的内容却以以前 没有,而后《搜神记》几乎原封不动的援引了此条。另外,第二百五十条,。齐景 公伐宋,过泰山,梦二人怒。公谓太公之神,晏子谓宋柏汤与伊尹也。为言其状, 汤皙容多发,伊尹黑而短,即所梦也。景公进军不听,军鼓毁,公怒散军伐宋。” 这一条,‘太平御览》中有类似的故事,称引自‘周书》,<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 八记“齐景公伐宋,至曲陵,梦见有短丈夫宾于前。晏子曰,‘如是,则伊尹也。 伊尹甚大而短,大上小下,赤色而髯,其言好俯而下声。’公日,‘是矣。’晏子日, ‘是怒君师,不如违之。’遂果不伐宋。”鲁迅先生称“《周书》为虞初小说所本”, 但可惜已佚,“《太平御览》闻引其文;又汲县有晋立《吕望表》,亦引《周志》,皆 记梦验,甚似小说,或虞初所本者为此等,然别无显证,亦难以定之。”虽然不能 确定《周书》是否为专记梦验的书籍,但可知<博物志》此条是在这一条上衍进而 来。《周书》中所载原为梦一人于前,而《博物志》记载则是梦二人怒,已经有些 变化,说明了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一些添加。。 第三节 “方术”及。长生”神话 春秋代谢,万木枯荣,生命的生死的偶然与必然一直困扰着先民,对于他们而 言长生不老药似乎是一种真实存在。在《山海经》中就有许多关于“长生不死”、“死 后复活■“其不寿者八百岁”这样的神话,而这种对“不死”的原始信仰被道教继 承发扬,成为道教教团建立后,各教派共同的宗教目标和最终修炼指向。发展至魏 晋,如鲁迅先生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 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 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推好 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 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回可见魏晋时期 志怪小说的发展与巫术、方士、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詹鄞鑫先生说“巫师(或巫医)、 方士、道士这三者用是同一种身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名称而已”。,方士与道 士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方士对于“长生”的追求自然是不懈的。许多方士如 同超人,能处火不焦,入水不冻,亦能死而复生。因此本小节将《博物志》中的“方 术”与“长生”神话归到一起。 《博物志》卷五中专立“方术”一节,记录了魏以来诸多的名方士的情况,第 一百七十九条将魏王所集方士名罗列出来,其中还有著名的葛洪的师祖左慈。文中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年 。詹鄞鑫:‘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IO ⑨ 硕士擘位论文MASTER’STHESI$ 称“魏时方士,甘陵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郄俭。始以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 术,善辟毅不食,悉号二百岁人.”至一百八十二条,左慈就号称三百岁了,这也 难怪姚际恒先生称此书为伪书,疏漏脱误之处甚多.另外,在一百九十五条也有记 录道士刘景受云母九子元方年三百岁,这是《博物志》“不死”神话中的第一种即 “方士得道长寿”。 在方术类的神话中第一百八十六条较为有特色。“黄帝问天老日‘天地所生, 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日‘太阳之草,名日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 太阴之草,名日钧吻,不可食,入口立死。人信钧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不 亦惑乎?”黄帝与天老的对话在先秦典籍中经常可见,黄帝曾梦见“两龙挺白图 以授余于河之都”,请天老解梦:《宋书》中还记载了黄帝向天老问风的故事:“五 十七年秋七月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黄帝以闯天老、力牧、容成日;‘于公 何如?’天老日:‘臣闻之,国安,其主好文,则风皇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 风皇去之。今风皇翔于东郊而乐之,共鸣音中夷则,与天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 教以赐帝,帝勿犯也。’”这也是一条著名的凤凰神话。《博物志》并未取其他黄帝 与天老对话条目,仅辑有的“黄精能使入长生不老”这一条,多因其内容正是魏晋 盛行的长生不老术。在逸文的一百四十九条中有另一条复活之法,“中诸毒药已死 者,取生鸭断头,以鸭项内病者口中,得血三两滴入喉中,即苏也。”讲鸭脖子血 能让中毒的死者死而复生。这为“不死”神话的第二种即“方士的长生不老术”。 第三种为“身体死而复生的民问奇闻”。这类神话在《博物志》中最多,而且 大多见于第七卷异闻类中,张华完全以纪实的方式来讲述,以叙述的口吻而言,张 华对这些内容也是深信不疑,在第二百六十条中记“汉末关中大乱,有发前汉时冢 者,入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著宫内,常置左右,问汉时宫中 事,说之了了,皆有次序。后崩,哭泣过礼,遂死焉。”第二百六十二条“大司马 曹休所统中郎谢璋部曲义兵奚侬恩女年四岁,病没故,埋葬五日复生。太和三年, 诏令休使父母同时送女来视。其年四月三日病死,四日埋葬,至八日同墟入探桑, 闻儿生活。今能饮食如常.”事情讲得有始有末,前一条还涉及到魏郭后,对死而 复活的人召入宫内问汉代的事情;后一条更是人物、事件、时间诸要素悉备,讲的 是大司马曹休所统中郎谢璋部曲义兵奚侬恩的事情。死而复生的女孩四岁,而且事 情发生在太和三年,这件事情还引起了曹休的兴趣,并且来亲自诏令见了女孩一面。 在《博物志》中的记录多是很零散的片断,如这类完整的故事记录是较少的。张华 完全是以对待历史的态度来对待他所记录的这些复活的故事,不过这种《博物志》 神话中的“复活”仅仅是身体上的死而复生,而这种复活并未有何其他的外在因素 的推动,仅仅是一种机缘巧合,一种偶然,经过后世的发展,至《搜神记》、‘三言 二拍》、‘太平广记》及《聊斋》,这些复活的故事都有了新的元素渗入,例如爱情 主题的加入以及复活的形式变化。 第四节植物和动物神话 上古时期,人类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周围的自然环境,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人 和动物、植物是一样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原始人们都认同,兽类植物只是 除人之外的其他种族,并在它们身上发现了为之崇拜的力量。混沌的人类毫不怀疑 地把自己的部落看做是这种或那种神奇动物或植物种族的属员,进而将它们奉若神 明加以敬仰,这就是所谓的图腾,彝族至今还留保着最多最完整的图腾。动物中有 虎、龙、豹、马、羊,植物中有竹子、柳树、杉树等。甚至还有昆虫。关于动物与 植物的神话,早在《诗经》中就有,‘诗经》全文涉及到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 中有不少被赋予了神话的色彩,在《山海经》中也记录了许多的奇禽怪兽,异草珍 木,也就是神话的动物学和植物学。这些奇异的动植物,各有效用,如《山海经·南 山经》中记:“有兽焉,其状如禺而自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讲这种动物吃了 之后能走得快,“天狗: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日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 御凶。”这条讲天狗吃了能避凶险。发展至《博物志》,这些动植物的神话还继续保 持着各种特有的奇效,更注入了一些新的神话元素。《博物志》中治病医人的动植 物几乎没有。但这些动植物的人性化色彩更加浓厚了,它们有的极富灵性,能让人 掌握种种特殊能力,有的能助人为善,有的动物还有些与人相仿的行为举动。 如第一百一十四条尧帝时的屈佚草,它能够识别出佞人和忠臣;第一百一十七 条,枫树生吃能够让人笑而不止,第一百四十条,吃龙肉,能够让人写出好文章来。 这些动植物的功效均与人类的距离更近了,都在实实在在帮助人生活得更好,完成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法实现的梦想。 第一百条冶鸟,故事非常完整详尽,1而且这个故事在《博物志》之前未见于典 籍详尽记载,“越地深山有鸟如鸠,青色,名日冶鸟。穿大树作巢如升哭,其户口 径数寸,周饰以土垩,赤白相次,状如射侯。伐木见此树,即避之去。或夜冥,人 不见鸟,鸟亦知人不觉己也,呜日咄咄去,明日便宜急下。若使去但言笑而不见已 者,可止伐也。若有秽恶及犯其止者,则虎通夕来守,人不知者即害人。此鸟自日 见其形,鸟也;夜听其鸣,人也。时观乐便作人悲喜,形长三尺,涧中取石蟹就人 火间炙之,不可犯也。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这只冶鸟真可谓是能通灵性,通 人性,晓人问事,能够识别出好人坏人,而且“观乐”能跟人一样有悲喜,有感动。 ⑥ 硕士擘住论文MASTER’STHE$1S 由此看来,神话发展到西晋,神与人的关系转变的确是更向前一步。《博物志》中 第九十四条关于猕猴盗妇的故事流传甚广,“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猕猴,长七尺, 能人行,健走,名日猴猩,一名化,或日狠猩。同行道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 人不褥知。行者或每遇其旁,皆以长绳相引,然故不免。此褥男女气,自死,故取 男也。取去为室家,其年少者终身不得还。十年之后,形皆类之,意亦迷惑,不复 思归。有子者辄俱送还其家,产子皆如人,有不食养者,其母辄死,故无不敢养也。 乃长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故今蜀中西界多谓杨率皆狠猩、化之子孙,时时相有 猩爪也。”这里的猕猴完全与人的生活搅和到了一起,开始抢劫妇女,即便是同行 的丈夫。以长绳相引”,都没法幸免。更有趣的是,被抢的女子,十年之后都不想 回来了;而且妇女中还有许多均育有猕猴的孩子,这时她们就要被送回家,而且必 须得抚养这个孩子,否则就会死去。这些记载中猴猩如此神秘,而且强悍,令人恐 惧。这个故事显然有浓郁的动物崇拜色彩,并且有鲜明的原始巫术的影响。 《博物志》中的这类动植物神话有十条,均是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它们都 不能离开人这个大群体而升天为仙,都只是与人相伴的普通一员。 第五节独具特色的异国奇人神话 许多年来,学者反复论证,对于《山海经》所描写的对象在哪里是众说纷纭。 蒙文通先生认为其描述的是巴蜀、荆楚地区或者只是巴蜀地区的地理概况。香港学 者魏聚贤则对‘山海经》中记载的物产分门别类进行详细考证,断定其记载的是热 带地区形貌的地理书,认为是战国时期来中国云游的印度僧人随巢子的作品。还有 的学者认为,它描述的地理形势与阿拉伯半岛地理形势非常相似,西欧的一些学者 则说《山海经》中的许多怪人怪物来源于古希腊,因而断定其描述的地理范围应在 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虽然大家的意见无法达成统 一,但可以肯定《山海经》的确有地理学家可以值得探讨研究之处。现代的《山海 经》研究者更发现,这本书中反映的国土观念不同于儒家之“中国”观,而是一种 在上古典籍中极为少见的。大世界观”。在<山海经》中记载一些诸如结胸民、羽 民国、厌火国、贯胸国、不死民、反舌国、三首国、长臂国、三身国、一臂国、奇 肱国、丈夫国、巫成国、女子国、轩辕国、白民国、长股国、一目国、大人国、君 子国、无肠国,夸父国、黑齿国、玄股国等奇异的国家和民族。书中的这些异国奇 人虽然并非完全真有,只存在于传说中,但也有一定的地理学和民族学价值。继《山 海经》之后,对于远方异国的记载较少,仅《吕氏春秋》中有,直至《博物志》中 又大量记有关于远方异国的内容,张华所生活的西晋,是中国与西域的商业往来开 始逐步频繁的时期,正如王青老师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域商贸》中文中指 出“在早期的所谓地理博物小说中,大致上包含了三大内容:日殊方,即辽远的空 间距离;二日异民。即表现其形体,特性和习俗的怪异。第三日奇物,即或出于真 实、或出于想象的各地的奇异物产。至《山海经》为止,对异域遐方的幻想达到了 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此书所记载的物产基本上属于神话,凭空想象,并不是现实中 实有之物。西域的开通以及各种新奇物产的流入为地理博物类小说注入了新的活 力。这类小说的共同特点是根据实有之物,夸大其功能,并与仙境、理想国的幻想 结合起来,使这些物产具有了神话色彩。所以,当时西域传入的物产在汉魏六朝小 说中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史实性记载,而是戴上了想象所营造的神秘面纱,从而形 成一种神秘的氛围。”回 虽然王青老师谈到的仅仅是汉魏六朝对西域物产的记载风格,事实上西域与中 国的通商,改变的不仅仅是物产,这个时代民众的大世界观也随之存在了,而且对 《山海经》中的异国异民记载也有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博物志》中所记载的轩辕 国、白民国、大人国、结胸国、羽民国等异国名称虽与《山海经》雷同,但与《山 海经》的“神仙气”的叙述方式不尽相同了,而且内容上也大有增补。如《山海经》 中有两条关于“羽民国”的记录,《海外南经》“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 羽。一日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大荒南经》“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 说的是羽民国人个子高,身上长有羽毛,长面孔;而《博物志》第五十七条记羽民 国“民有翼,飞不远,多鸾鸟,民食其卵。”依张华的记录,羽民国的人不仅仅是 身上长有羽毛,而且长有翅膀,能够飞,能一跃千里,翱翔天空,这的确是神仙的 能耐,但他们却飞不远。而且卵还是能吃的。这显然更人性化,更似一种“纪实”。 郭璞注“能飞不能远,卵生”显然是从张华《博物志》所说。 再如<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的无启国“无启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启。” 这一条讲无启国民没有后代;至《博物志》第六十六条“无启民,居穴食土,无男 女。死埋之,其心不朽,百年还化为人。细民,其肝不朽,百年而化为人。皆穴居 处,二国同类也.”这里的记录更为详细,无启民,居于穴中,吃的是土,没有男 女姓别之分,死后埋葬,心不会腐烂,百年后还会重新化为人。这更类似于我们所 熟悉的《聊斋》中的鬼故事。对于无启民的吃住以及特异之处有完整的介绍。 这类神话中的奇入神话更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有三条都是始见于《博物志》, 而且以后广为流传。一个是第三百二十一条“八月浮槎”,一位乘浮槎之人的奇遇 在这一条中得到了非常完整的记录,牛郎织女传说在汉魏之前早已流传,而关于浮 。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4 槎,《拾遗记》卷一中也有记载,名称为“巨查”,而且巨查的传说比《博物志》的 “浮槎一更早一些。而《博物志》的这条传说是将“巨查”与“牛郎织女”的神话 作了巧妙的结合,因而赋予了它更大的魅力。卡西尔在谈到神话时说:“在神话想 象中,总是咯含着一种相信的活动。没有对它哟对象的实在性的相信,神话就会失 去它的根基。”o与这番论及神话产生的必要条件“实在性的相信”同样,“八月槎” 的神话故事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作者对神仙鬼怪的存在是完全的认同,整个故事 生动有趣,试图令人深信不疑,从乘浮槎之人的角度来记叙,并且从多个侧面提示 他到的正是天河,先是“不觉昼夜”,然后是“屋舍正严”,再是“织妇”,。丈夫牵 牛”,“惊问”却故意避而不答,让问严君平,严君平是西汉研究《周易》和老庄哲 学的名士,严君平的思想是由汉初黄老之学向魏晋玄学过渡的重要环节,其著作《老 子指归》是以‘老子》为依托,融合<庄子》、《周易》的产物,实开魏晋时期以三 玄论学之先河。最后从严君平那里得到的答案便是在那人乘浮槎而去的那天的确 “有客星犯牵牛宿”,由这名人严君平一说,更是加强了可信度。这样优秀完整的 神话在《博物志》中并不常见。另一条“刘玄石千日醉”也算引人入胜,即第三百 二十条。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 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向醒耳。往 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魏晋文人好酒如命的甚多,借酒来逃避现实的纷争.“千日酒”的故事后被《搜神 记》载入,文笔较此更胜一筹。 o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杜.1985年 ⑨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nfESIS 第二章 《博物志》神话题材的缺失及其原因初探 每一个时期的神话,都是当时人类文化的象征性表征,《博物志》只是博物类 志怪小说,包容包罗万象,神话只是《博物志》众多题材类别中的一种,但这些神 话材料却是张华的一种收集,更可以说是一种择取,正如上章的论述,这种择取是 一种西晋化的“择取”,是与西晋文化相符的“择取”,通过前面的《博物志》神话 题材的分析,可以看到它的题材的丰富多样,几乎囊括了先秦神话的主要题材,如 山水、天地、日月神话以及由《山海经》开始的异国异人、灵物的神话;也有许多 汉魏以来的一些特有题材,如方士等特殊神话题材。虽然多姿多彩,但我们发现有 重要的两大神话主题却在《博物志》神话中没有显现出来,或者说没有突出,包括 英雄神话和爱情婚姻神话。 第一节 ‘博物志》中英雄神话的缺失及其原因 上古的神话,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整治洪水,林林总总的故事无所不 有,但总的而言英雄神话显得分外突出,即征服自然的神话远比解释自然现象的神 话显得发达。形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多是因为上古时期自然环境恶劣、洪水肆意横 行、各类猛兽都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而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又非常有限,这 样严酷的现状使得我们对于为大众消灭灾祸、不怕一切困难、义无反顾的英雄格外 敬佩。因此,在上古神话之中,英雄神话的题材就占据重要席位。在《山海经》中 就有大量的英雄神话记载。如著名的“鲧禹治水”、“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 都非常生动的表现了几位英雄的光辉形象。《博物志》承‘山海经》而来,自称是 补其不足,体例、形式、内容上都有相近之处,但神话题材却缺乏英雄神话这一主 题。这种缺乏当然也不是完全的没有,《博物志》中也存有几条英雄神话,但这几 位的却都是失色的英雄。如卷七·252夸父逐日篇: . “海水西,夸父与日相逐走,渴,饮水河谓,不足。北饮大泽,未至,渴而死。 弃其策杖,化为邓林。” 。 此节原文取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的形象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但 是这个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夸父与女娲、大禹等肩负人类重任
本文档为【《博物志》神话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598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4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08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