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章 认知过程——思维

第四章 认知过程——思维

举报
开通vip

第四章 认知过程——思维null第四章 认知过程第四章 认知过程第四节 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或规律进行探索。  2、 间接性:指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事物,借助于已有的知识或其他事物的媒介作用来进行认识。二、思维的种类二、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的内容,可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以眼前直接操作的动作为基础进行的思维。如...

第四章  认知过程——思维
null第四章 认知过程第四章 认知过程第四节 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或规律进行探索。  2、 间接性:指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事物,借助于已有的知识或其他事物的媒介作用来进行认识。二、思维的种类二、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的内容,可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以眼前直接操作的动作为基础进行的思维。如3岁前幼儿的思维,在眼前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思维,离开眼前的活动,其思维也就随着转移。二、思维的种类二、思维的种类 2、具体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思维。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借助于语言,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 二、思维的种类二、思维的种类(二) 根据思维的过程是否被清晰的意识到,把思维分为:  1、分析思维:主体能明确地意识到思维的过程并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思维。如做几何证明题、科学研究等。  2、直觉思维:主体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却对某些问题,直接迅速地作出判断的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二、思维的种类(三)根据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方向性,可分为: 1、集中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根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以求某一问题最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   2、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对于一个问题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从问题的多种角度着眼,搜寻各种可能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是创造力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导成分。   二、思维的种类二、思维的种类(四)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分为:  1、习惯性思维(常规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科学的发明创造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包括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三、思维的过程三、思维的过程(一)分析和综合 (二)比较和分类 (三)抽象和概括 (四)具体化和系统化四、思维的形式四、思维的形式(一)概念 1、定义:是人脑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抽象、概括,舍弃了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征,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性,就形成了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null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包含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概念的质;外延是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是 概念的量。  概念和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词是概念的形式或标志,而概念是词的内容和意义。词的意义不断充实的过程,也是概念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词与概念不是一一对应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同一概念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词也可表示不同的概念。词与文化有密切关系。  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的深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变化。 2、概念的种类2、概念的种类(1)根据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① 日常概念:也叫前科学概念,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概念。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的属性,而忽略了本质属性。  如,把“鸟看成是会飞的动物”,“活的东西是能动的物体”等。 ② 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概念。个人主要是通过书本或课堂学来的概念。其内涵是确切和明确的。 2、概念的种类2、概念的种类(2)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可分为: ① 具体概念:(concrete concept)按事物的外在属性形成的概念。 ②  抽象概念:(abstract concept)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 2、概念的种类2、概念的种类(3) 根据概念形成过程的性质,可分为: ① 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② 人工概念:是指在实验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的一种概念。这类概念主要是研究者为了某种研究的需要自己创造的概念。 3、概念的形成3、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concept formation)是指个体学会掌握某种概念的过程。 由于自然概念的形成涉及的因素多,时间长,用实验方法研究起来几乎不可能。因此,心理学家主要是通过研究人工概念来探讨概念形成的过程及策略的。3、概念的形成3、概念的形成概念形成的策略 (1)整体策略 (2)部分策略 (3)聚焦策略 (4)扫描策略4、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4、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概念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1)过去经验 (2)事物的变式(二)判断(二)判断1、定义:指人脑反映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 ( 1)判断都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 (2)判断都有真假(三)推理(三)推理1、定义:指人脑从已知判断出发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例2: 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锡导电。 金、银、铜、铁、锡都是金属。 所以凡是金属都导电。例1: 如果张三作案,那么他一定有作案动机。 张三没有作案动机。 所以张三没有作案。(三)推理(三)推理在推理过程中,把出发进行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做前提,把由已知判断推出的新判断叫做结论。要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前提要真实 (2)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必然联系。(三)推理(三)推理2、种类: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1)归纳推理:指从特殊性知识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推理。 (2)演绎推理:指从一般性知识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结论的推理。五、问题解决五、问题解决(一)问题 1、问题的概念 问题是不能直接用已有知识解决,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解决的情境。2、问题的基本成分2、问题的基本成分(1 )给定,即问题的最初状态,指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描述。 (2)目标,即问题的目标状态,指关于结论的描述。 (3)障碍,即问题的中间状态,指由最初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认知操作。3、问题的种类 3、问题的种类 (1) 根据问题能否引起人的思维,可分为:思考性问题和非思考性问题 ① 思考性问题:单纯通过回忆已有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的,必须通过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 ② 非思考性问题:通过回忆已有知识经验就能解决的,无须通过思维就能解决的问题。 3、问题的种类3、问题的种类(2)根据问题是否有固定答案,可分为:   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和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3)根据问题的界定是否清晰,可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① 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到达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② 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说明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问题解决(二)问题解决1、定义: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指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而达到目的的过程。 例如,河内塔问题。   ** 问题解决的特征** 问题解决的特征目标指向性,即解决问题具有明确目的性。  操作系列性,即解决问题必须包含一系列心理操作,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自动化或单一的操作不能构成问题解决。  认知性操作,不具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是问题解决,如骑自行车,等等。2、问题解决的阶段2、问题解决的阶段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三)问题解决的策略(三)问题解决的策略1、算法式策略: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启发式策略:依据一定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范围内进行较少的探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手段目的分析法 (2)爬山法 (3)反推法(逆向推理法)(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 指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 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与个体的认知结构越接近,越有助于问题解决。2、情绪与动机状态2、情绪与动机状态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紧张、惶恐、烦躁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动机有助于问题解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降低解决效率。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之间呈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 陆钦斯取水实验陆钦斯取水实验陆钦斯取水实验陆钦斯取水实验实验表明:实验组大多数学生在解6、7、8、题时之所以没能采用最简便的方法,是由于他们受到在解1~5题时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 定势 定势是指由于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使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陆钦斯(Luchins,1942)在一个实验中,要求被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量出一定量的水,用数字进行计算。本实验共有8个问题,每题限时30秒。实验分两组,实验组从第一题做到第八题,控制组只做6,7,8三题。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 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灵活的解决问题。 问题:问题:一只熊从A点出发,向南跑1公里,然后转向东跑1公里,再转向北跑1公里便回到了出发地A点。请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5、知识经验 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以及知识的组织方式上有所不同,是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问题表征的方式 问题表征的方式影响问题的解决。例如,9点连线图问题(用笔在不离开纸面情况下将右图9个点最多用4条直线连起来)。 六、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培养六、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培养(一)创造性思维 1、定义:以新异、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 2、过程 (1)准备期 (2)酝酿期 (3)豁朗期(产生灵感阶段) (4)验证期 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思维的流畅性 (2)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 (3)思维的独特性 (4)思维的敏感性 (二)创造力培养(二)创造力培养1、定义:指根据一定的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判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1)产品是否新颖 (2)产品是否独特 (3)产品是否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2、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2、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1)社会教育中对青少年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①利用第二课堂 ②利用课外读物 ③利用影视文化 ④利用社会教育设施3、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3、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2)学校教育中对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①优化学校物质环境 ②营造自由、民主、开放、安全的学习气氛 ③积极开展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①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②与孩子一起动手动脑 ③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思维、概念、判断、推理、问题、问题解决、定势、创造力 二、填空 1、思维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和——。 2、根据思维的内容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将思维分为——和——。 3、思维的形式主要包括——、——和——三种形式,其中——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4、一般来说,所有的问题都包含有——、——和障碍三个基本成分。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5、问题解决的过程非常复杂,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和——四个阶段。 6、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和启发式策略两大类。其中,常见的启发式策略有——、——、——等。 7、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等。 8、创造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和——。 9、创造思维的过程大体上经历——、——、——和——四个基本阶段。 10、“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这就是思维过程中——的结果。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三、辨析题 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成正比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问题解决的策略。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分析说明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本文档为【第四章 认知过程——思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588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5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06-30
浏览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