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国跨文化交际历史研究

美国跨文化交际历史研究

举报
开通vip

美国跨文化交际历史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年第 2 期    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林大津    内容提要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国内外语界通常译为“跨文化交际 (学)”。跨文化交际学是一 门涉及众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它诞生于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的美国。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是 1959 年霍尔著的《无声的语言》,60 年代出现了两部专门探讨文化与交际的专著 ,70 年代大量适用 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相继问世 ,80 年代的新著更加重...

美国跨文化交际历史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年第 2 期    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林大津    内容提要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国内外语界通常译为“跨文化交际 (学)”。跨文化交际学是一 门涉及众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它诞生于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的美国。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是 1959 年霍尔著的《无声的语言》,60 年代出现了两部专门探讨文化与交际的专著 ,70 年代大量适用 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相继问世 ,80 年代的新著更加重视学科理论建构。跨文化交际学的 理论来源大致有三个 :一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 ;二是综合利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 ;三是主张以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为基础 ,通过大量调查 ,从而建立一个独特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体系。 学科名称 “跨文化交际学”的英语名称是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2 tion , 偶尔还见有 t 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说法。国外学者一般对 intercultural 与 cross2 cultural 不加区分 , 认为二者可以通用 , 也有少数学者 (比如 Gudykunst 与 Kim) 认为 inter2 cultural 强调“文化比较”, 而 cross2cultural 强调“跨文化交往”。胡文仲曾提到 , 早期有人 称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tion , 但现在多用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就笔者阅读所及 , “跨文化交际活动”可以是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也可以是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2 tion , 取决于一定的上下文与作者的个人偏好 , 但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或一项专门性的研 究 , 似乎多用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比如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两个国际性组织是 : The 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 Training and Research (跨文化教育、训练和研究学 会) 与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国际跨文化交际 研究协会) 。 国内学者在介绍这一学科时 , 用语不尽一致 , 有“跨文化 (的) 交际”、“跨越文化的交 际”、“文化 (之) 间的交际”、“不同文化 (之) 间的交际”、“多文化交际”、“跨文化传通”、 “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流学”等。胡文仲在编辑《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1990 版) 过 程中 , 与出版社编辑商讨书名的定夺 , 觉得可在“跨文化交际”后加个“学”字 , 以作学科 名称。目前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叫法已被国内外 语界普遍接受。 学科性质 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性质都比较明确 , 即它的“多学科性”、“跨学科性”、 “交叉学科性”、“边缘学科性”。与之有关的学科包括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 (交际学) 、 —28— 语言学、心理学、哲学、国际关系学等 ; 更为具体的说法是文化人类学、社会语言学、社会 心理学、民族交际学等。Kitao 认为 , 跨文化交际学源于文化人类学 , 人们先是对文化人类 学的研究成果感兴趣 , 进而探讨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何道宽认为 , 比较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 , 跨文化交际研究属于一种狭义的比较文化 , 是一门人际交际的学科 , 是人类学、社会学 和交际学的中间学科和应用学科。关世杰认为 ,“跨文化交流学” (作者的一种译名) 是传播 学的 8 个分支之一 (另 7 个研究分支为信息系统、大众传播学、政治传播、组织交流、医疗 卫生传播、教学交流) 。 由于跨文化交际学的交叉学科性 , 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来研究它 , 但值得一提的 是 , 任何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 如果其研究对象无所不包、无所不及 , 那将意味着其自身学 科地位的消亡。“跨文化交际学”若要真正成“学”, 笔者以为应抓住“文化”与“交际”这 两个关键词 , 二者缺一不可 , 否则跨文化交际学就很难与其它学科区别开。而目前的国内外 “跨文化交际研究”均有学科性质不够明确的倾向 , 比如忽略具体交际行为的泛文化研究 , 以及深层文化因素揭示不足的一般行为探讨等。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 , 比较文化研究应是 为了发现和解释交际行为的多样性 , 以及同一文化圈内交际行为的相对统一性 ; 另一方面 , 文化是抽象的 , 是一个隐性系统 , 通过具体描述某个群体的交际行为或生活方式 , 也是为了 揭示不同群体的文化特征。总之 , 从本质上讲 ,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探讨文化与交际相互映 衬的学科。由于探讨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主要是为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因而跨 文化交际学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 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与跨文化交际学的产生背景有关。 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美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 : 11 国内的少数民族、老 年人、贫困者、女权主义者 , 乃至吸毒者、同性恋者等不同群体纷纷起来争取各自的独立地 位与权益 , 形成一个个亚文化圈。他们相互之间及其与主流文化之间的接触所产生的摩擦与 冲突日益突出。21 大批美国商人、技术员、官员、军人、外交官、学者、旅游者等奔赴世 界各地。31 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留学生、移民、旅游者等涌入美国。41 由于科技进步 , 国际交往愈益简便 , 世界性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紧缩”增强了人们的全球意识 , 美国人渴望 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总之 , 美国人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 跨文化交际愈来 愈频繁。 50 年代末 , 美国出版了两本书 , 引起美国社会的极大反响。1958 年 , 美国南亚问题专 家兼作家 Eugene Burdick 和 William Lederer 所著的《丑陋的美国人》 ( The U gly A merican) 出版。该书刻画的是 50 年代美国驻东南亚的外交官员和经援人员漠视当地文化的令人反感 的形象。美国国务院要求其外交官以该书为镜子来对照各自的行为。1959 年 , 美国人类学 家 Hall 所著的《无声的语言》 ( The S ilent L anguage) 出版。似乎与《丑陋的美国人》相呼 应 , 此书的早期广告向美国人提出这么个问题 : “我们为何是丑陋的美国人 ?” ( Why are we ugly Americans ?) 作者在提供答案过程中 , 将读者带进美洲、亚洲、大洋州中许多国家和民 族的文化环境里 , 同时描述美国人在那些地方因缺少文化知识而遭遇的种种挫折。Barna 和 Jain 将《无声的语言》的出版视为美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开端。 —38— 跨文化交际学于美国诞生可谓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 , 因为美国有识之士意识到 , 要使美国人在国内或国外的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 有必要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正如英谚 所云 : 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需要乃创造之母) 。80 年代以来 , 国内外语界介 绍与传播跨文化交际研究也是顺应改革开放、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要求。 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 《无声的语言》的出版标志着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开端 , 国内外学者几乎一致持此说 , 没有异议。但 Kitao 认为 , 跨文化交际学正式确立其学科地位是在 80 年代 , 关世杰认为 ,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跨文化交流学却是 70 年代末形成的”, 而据胡文仲调查 , 60 年代末已 有 5 所大学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因此如果以教学机构的课程设置为某一学科的形成标志 的话 , 应该说跨文化交际学于 60 年代末已在美国初步确立了其学科地位。据美国“跨文化 教育、训练和研究学会”的调查 , 1977 年全美有 450 所教育机构开设这门课 , 有的大学还 授予跨文化交际的硕士和博士学位。70 年代这门课之所以影响扩大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共 识 : 11 文化与交际互为影响。21 在存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的交际过程可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跨文化交 际知识及其相关的技巧可以传授。选修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生来自各种不同的专业。从 1974 年 Prosser 编选的“跨文化交际学教学大纲集” ( Syllabi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看 ,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因学校而异 , 综观之 , 有以下一些重点内容 : 11“圈内人”与“圈外人” 及由此引起的“群体中心主义”的形成。21 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31 主观文 化论 (Subjective Culture Theory) 。41 成见与交际。51 种族主义、偏见、歧视与跨文化交 际。61 对模糊的容忍、对多样性的接受、从对方立场看问题的“移情”心态。71 语言与文 化、双语现象、翻译问题。81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因素。91 文化调整、文化休克、文化 适应、文化移入。101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各种理论 , 包括角色论、价值论、归因论、动机 论、吸引论、态度改变论、社会交流论、个性论以及交际论。 美国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与培训有各种不同做法 , 其中最明显的差异是“泛文化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culture2general approach) 与“定文化方法” (culture2specific approach) 之间的区别。前者是 培训者作为“局外人”, 分析众多文化的众多方面 , 解释各种文化概念 , 总结一般规律 , 目 的是给受训者提供跨文化交际的一般性指导 ; 后者是培训者对某一文化非常熟悉 , 作为“圈 内人”, 比较全面地描述特定文化在特定时期的方方面面 , 目的是给受训者提供与这一特定 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应有的知识和技巧。具体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师主讲、小组讨论、小组 报告、收看电影录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 据胡文仲 1995 年的统计 , 当时我国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学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显然 , 这门课程在我国还 未成气候 , 原因估计有三 : 一是学科理论探讨严重不足 , 以致难以使人接受其相对独立的学 科地位 ; 二是缺乏令人满意的教材 ; 三是“需要乃创造之母”中“需要”意识不强。可以预 计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随着有关专著和教材的出版 , 会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这门课。至于 教学内容和重点 , 笔者觉得应视教学对象而定。在美国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来自多种不同专 业 , 而在我国介绍和研究这门学科的主要是外语界。在外语界 , 教学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更 —48— 得体、更有效地应用外语的能力 , 应着重探讨文化与语言、文化与言语的关系。此外 , 为本 科生开设的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可侧重实践环节 , 尽可能提供可读性较强的有关文化差异的外 语原文 , 应尽可能利用录相等视听材料 , 而在研究生层次 , 则应重视理论探讨 , 鼓励研究生 参与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理论建构。 学科专著、教材与其它读本 鉴于本文的“史料”性质 , 这一节主要按出版年代例举各时期的代表作 (作者与出版年 份见书名后的括号说明) 。 40 年代文化人类学的著作 Race , L anguage and Cult ure ( Boas , 1940) 已经为跨文化交 际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50 年代前引 The U gly A merican 属揭美国“家丑”之作 , 使美国人意识到缺少跨文化 交际知识的危害性。霍尔的 The Silent Language 概括起来有三大意义 : 首次使用 Intercultur2 al Communication 一词 , 涉及到文化与交际的关键和基本的问题 , 促成跨文化交际挤身于大 学课程之林 , 因此通常被视为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开端之作。 60 年代更直接探讨文化与交际之关系的代表作是 Cult ure and Com m unication ( Oliver , 1962) 与 Com m unication and Cult ure ( S m ith , 1966) 。 70 年代 , 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累累 , 大量适用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相继 问世。较有影响的是 Samovar 等人合编的 Intercult ural Com m unication : A Reader. 1972 年 首版面世 , 此后每隔 3 年就重新修订一次 , 而且新版本总要在内容上有所增减 , 吸收每一时 期的新成果 ,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颇有影响的还有 Hoopes 主编的 Readi ngs i n Inter2 cult ural Com m unication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以及 Asante 等人编辑的 Handbook of Intercult ural Com m unication (1979) 等。 80 年代以来 , 国内有些著作和读本以修订再版形式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 一些新著的 特点是更加重视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理论建构 , 这可以从下面书名中看出 : Intercult ural Com m unication Theory : Current Perspectives ( Gudykunst , 1983) , Theories i n Intercult ural Com m unication ( Kim & Gudykunst , 1988) , L anguage , Com m unication and Cult ure : Cur2 rent Di rection ( Ting2Toomey & Stella , 1989) 。整个 80 年代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还集中体现于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 ural Com m unication (Asante & Gudykunst , 1989) 。 90 年代的文献限于本文篇幅与我们的手头资料 , 只好暂付阙如。学术刊物留待下一节交代。 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已有中译本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 Samovar 等人主编的 Intercult ural Com m unication : A Reader 的中译本是《跨文化交际传通》(三联书店 1988 年 版) 。 80 年代以来 , 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章已有数百 , 也有数部译著、专著和选读本。面对 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众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 个人研究往往显得势单力薄 , 因此 , 目前当务 之急是集零为整、协同攻关 , 先搭起一个理论框架 , 然后分工添砖加瓦。在具体课题探索 中 , 应提倡多研究实际问题 , 多收集第一手资料 ,“小题大作”, 挖掘研究深度。 —58— 学科研究学会、学术会议与刊物 尽管 60 年代的有关学术会议并非跨文化交际的专题研究 , 但多多少少与之相关 , 因此 本文从 60 年代开始 , 按年代顺序例举各个时期的重要学术会议与有关组织和刊物。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Speech2Communication Arts and Sciences1968 年 于德国举行。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Speech2Communication Arts and Sciences1969 年于日本举行。 1970 年 , 日本和美国联合组织了 Th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Pacific , 并分别 在各自的刊物 (Speech Education 与 Communication) 上发表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章。 1970 年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转折年。这一年 , “国际传播协会” (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成立了“跨文化交际部” (Divis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2 tion , 80 年代中改为“跨文化交际和发展交流部”) , 成为“国际传播协会”的 8 个分会之 一。每年该分支的主要成果都发表于 Communication Yearbook。同年 , “言语交际协会” (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也成立了“跨国与跨文化交际委员会” ( The Com2 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80 年代中期成为一个独立部门) , 并确定 1970 年为“跨文化与跨国言语交际年” ( The Intercultural2International Speech Com2 munication Year) , 从 1974 年开始 , 该委员会每年都出版《跨国与跨文化交际年刊》 ( Inter2 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 , 从 1983 年开始 , 该刊每年就跨文化 交际 的某一专题出版一本专集。 1972 年 ,应“跨国与跨文化交际委员会”的要求 , The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Inter2 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 于日本东京主办了第一届国际跨文化交际研讨会。第二至第六届 的研讨会地点分别为 :韩国汉城、台湾台南、美国德克萨斯、中国哈尔滨与美国亚利桑那。 1974年 , “跨文化教育、培训和研究学会” ( The 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 Training and Research , 简称 SIETAR , 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 于美国成立 , 1977 年创办季刊《跨文化关系国际学刊》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 1977 与 1978 年 SIETAR 出版了三卷本 : Overview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 Training and Research : Vol. 1 Theory , Vol. 2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Vol13 Special Research Areas。 除上述学术协会外 ,美国还有不少商业界的跨国公司和企业设有“实用跨文化管理协会” 之类的指导或培训机构。此外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论文还可见于以下一些刊物 :《人类交际研 究》( Human Communication) ,《交际学论文集》(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交际学刊》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学科性质最明确的国际性协会 1996 年 6 月于美国成立 :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会员可获得每年两期 Inter2 cult ural Com m unication S t udies。该刊创刊于 1991 年 ,现已成为这一国际学术协会的会刊。 学科理论建构 正如胡文仲指出的 , 美国跨文化交际学从诞生之日起 , 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着重 —68— 理论探讨 , 这既有长处 , 也包含它的局限性。不过 , “不着重理论探讨”并非一点理论都没 有。 如果说美国跨文化交际的系统理论建构始于 70 年代 , 那么 80 年代的理论探讨更有建 树。80 年代初有些学者的观点颇能说明当时业内人士的呼声 : “Nothing is so practical than a good theory” (没有什么比好理论更加实用的了) 。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 , 也的确出现了不少 理论观点。据关世杰介绍 , 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来源大致有 3 个 : 一是以传播学 (由于 communication 的不同译名缘故 , 贾玉新将这一理论来源译为“普通交际学”) 理论为基础 ; 二是综合利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 ; 三是另起炉灶 , 主张以经验为基础 , 通过大量观察和调 查 , 对原来的假设和理论进行验证 , 从而建立起一个独特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体系。实际 上 , 前两种理论来源并无多大差别 , 因为传播学的不少理论本来就是从其它学科借用而来 的。关世杰认为跨文化人际交流的理论主要有 : 减少不确定性理论 (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 、适应理论 (Adaptation Theory) 、信息内涵的同位调整及相应规则的理论 (Co2or2 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 Rules Theory) 、修辞学理论 (Rhetoric Theory) 、结构主义 理论 (Constructivism Theory) 、社群分类与归因理论 (Categorization and Attribution Theory) 以及文化冲突理论 (Conflict and Culture Theory) 。从众多文献看 , 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除学 科理论建构外 , 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四方面 : 言语交际方面的文化差异、非言语交际方面的文 化差异、社会组织与价值观念方面的文化差异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培训方法。 由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跨学科性 , 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所引用的资料往往出自人类 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其它学科 , 研究课题缺乏明确的方向和重点 , 以致有的学 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表示怀疑。 国内学者于 80 年代初开始介绍国外 (尤其是美国) 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 但时至今日 , 不管是这方面的选读本 , 还是数百篇有关文化差异的文章 , 极少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学的学 科理论建构。笔者以为其中原因有二 : 一是当代科学的一大特征就是学科的分化与融合。这 么一来 , 给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划定界线往往是“剪不断 , 理还乱”。二是传播学 (交际学) 、 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不是国内的传统学科 , 加上大多数人不易获得国外的有关资料 , 因此 大多数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只好采取“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做法 , 即探讨具体的文化差 异 , 而将学科理论建构留给“好事者”去操心。 探讨具体的文化差异很有意义 , 因此也很有必要 , 因为事实材料毕竟是理论概括的前 提。然而 , 创立或传播一门新学科 , 如果对该学科的理论建构不给予足够的重视的话 , 便会 给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感觉 , 结果所谓的新学科也难以站稳脚跟。张法曾谈到 : “一门学科要成为‘学’, 即达到科学形态 , 按照古典的要求 , 必须符合几个基本条件 : (1) 有一批基本概念 ; (2) 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 , 逻辑是一贯的 ; (3) 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这三点构成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这个理论形态要成为科学 , 还须具有最后一 个 ,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 : 它的理论是普遍有效的。”尽管一门学科成“学”的传统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今天已受到新观念的挑战 , 我们仍可按照这些古典要求 , 在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理论建构方 面做点工作。具体地说 ,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化”与“交际”的“工作定义” (working def2 inition ) 、交际类型的划分、交际行为、交际事件、深层文化归因等等都可作为学科理论建 构所进一步探讨的课题。80 年代以来 , 国内学者在设置课程、举办研讨会、研究教学内容 —78— 与方法 , 成立各种研究协会等方面已做了不少努力 , 或许这对于扩大影响 , 确立一门新学科 的地位非常关键 , 但从长远看 ,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将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理论建构。 主要参考文献 11Hu Wenzhong , 1995“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An Overview”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tion , held in Harbin , 1995. 21 Kenji Kitao , 1985“A Brief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docu2 ment from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 ED 278212. 31Landis , D. & R. W. Brislin (eds) , 1983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 , V olume II , Issues in Training Methodology . Pergamon Press Inc. 41Samovar , L . A. et al. ( eds) , 1981 U 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 m unication . Belmont , CA :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51 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61 何道宽 :《介绍一门新兴学科 ─跨文化的交际》, 载《外国语文教学》1983 年第 2 期 , 第 70 - 73 页。 《比较文化我见》, 载《读书》1983 年第 8 期 , 第 104 - 111 页。 71 胡文仲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 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 年第 4 期 , 第 43 - 48 页。 《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 载《外语研究》1994 年第 1 期 , 第 35 —38 页。《跨文化交际学教学大纲和教学方 法》, 1995 年北外“跨文化交际研讨会”讲座。《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文化 教学与文化研究》, 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年第 1 期 , 第 3 - 9 页。 81 霍尔. E. T. 著 , 刘建荣译 :《无声的语言》,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1 年版。 91 贾玉新 :《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 载《外语学刊》1992 年第 3 期 , 第 50 —53 转第 9 页。 101 连淑能 :《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历程》, 载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编 :《语言符号与社会文化》,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 第 1 —31 页。 111 萨莫瓦. L . A. 等著 , 陈南等译 :《跨文化传通》, 三联书店 1988 年版。 121 王宗炎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 载《国外语言学》1994 年第 4 期 , 第 14 —18 页。 131 张法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作者 :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 吴青青) —88—
本文档为【美国跨文化交际历史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088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10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