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河在中游的下切

黄河在中游的下切

举报
开通vip

黄河在中游的下切 奋八八八八八人 �性历史地理 奢� 二一 一 二 》硬研 究 冬! ∀ , 甲甲∀ 丫 ! 黄 河 在 中 游 的 下 切 史 念 海 远在有历史记载以前 , 黄河 中游的河谷就早已形成 , 下切也不断发展 ! 不仅黄河及 其主要的支流如此 , 就是一些较小的支流甚至一些沟谷 , 其下切的发展也都有其悠久的历 史 。 有的甚至可 以上溯到地质学上的黄土时期 ! 那时华北的气候十分干燥 , 大地上只残 存着若干湖泊。 以后接着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板桥期 。就在这个时期 , 黄土复盖层大部 分被切成一块一块 , ...

黄河在中游的下切
奋八八八八八人 �性历史地理 奢� 二一 一 二 》硬研 究 冬! ∀ , 甲甲∀ 丫 ! 黄 河 在 中 游 的 下 切 史 念 海 远在有历史记载以前 , 黄河 中游的河谷就早已形成 , 下切也不断发展 ! 不仅黄河及 其主要的支流如此 , 就是一些较小的支流甚至一些沟谷 , 其下切的发展也都有其悠久的历 史 。 有的甚至可 以上溯到地质学上的黄土时期 ! 那时华北的气候十分干燥 , 大地上只残 存着若干湖泊。 以后接着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板桥期 。就在这个时期 , 黄土复盖层大部 分被切成一块一块 , 许多河谷不断加深 , 破入坚硬的岩石� 。黄河当然也是如此 � 迄 至现 在 , 有的河段 已经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 , 其未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的河段 , 则成为砾石 、 砂及部分砂壤土所堆积的现代河流冲积层 � 在兰州以下黄河河床呈现前第三纪基岩的有 下列各河段 ! 、 桑园峡及其稍下的 一段 � ∀ 、靖远县以下的红山峡 , # 、 由清水河县浑河 口附近向南直至韩城河津两县间的龙 门 , ∃ 、 陕县附近至三门峡 , % 、 三门峡以下至孟 津县西 。 其他各河段皆是砾石 、 砂及砂壤土等现代河流冲积层& 。 这样的下切是怎样演变的 ∋地质时期暂置不论 。至于历史时期 , 欲探求其间的过程 , 须借助于若干能确定年代的古代 遗 迹 和 有关河岸高低的数字 , 再辅之 以文献记 载和故 老传说 , 始可略得其梗概 。 黄河在中游的下切既不断继续发展 , 可是若无上述的遗迹和 有关的数字相印证 , 殊不易确定其经历岁月的久暂和进度的缓急 � 不过这种遗迹和数字 并不很多 � 能够作为论述依据的 , 仅有甘肃靖远县城 、 宁夏回族 自治区青铜峡北 、 内蒙 古 自治区托克托县以南直至山陕两省交界处黄河沿岸各地 , 陕西府谷县城、 陕西宜川县和 山西吉县之间的壶 口 、 陕西省 旧渔关县城 、 河南省旧陕县城等七处 , 兹分别论述如下 一 、 明清之际靖远县引黄河水入城的渠道的湮塞 今甘肃靖远县城为公元 一四三八年 ( 明英宗正 统三年 ) 在古会州城的遗址上重建的 ∗ 。 祖厉河与黄河在县城西北相会合 。 明代及清初 , 黄河距县城约半公里+ , 其后黄河 经过摆动 , 距城最远处曾达到二点五公里 , , 现在又距城半公里 , 与明清之际相仿佛 � 祖厉河经城西两公里处北流 , 至红咀子山口折而东北入于黄河 。祖厉河 是一 条 苦水 河 , 离城既近 , 就不能没有影响。城内既无清泉, 必须远汲于黄河。明代及清初祖厉河大概 是绕城北流入黄河的 , 居民汲水 , 要越过祖厉河 。遇到水潦就特别困难。子是改祖厉河河 道 , 使由红咀子以北入黄河 ! 此事可能在清初 , 或者明代后期−。 现在祖厉入黄河处 , 与那时稍有不同 � 据清初的记载 , 当地为了解决饮水间题 , 曾引黄河水入城. � 这当在祖厉河改道以 后 � 引水渠开在什么地方 ∋ 渠 口设在哪里∋ 都已无从考实 � 但不应该超过红咀子以 � 七, 甚至和红咀子还有一段距离 � 红咀子 是祖厉河入黄河的地方 , 渠道不仅不能和祖厉河交 叉 , 渠口还不应该离祖厉河太近 , 以免苦水流入 � 当地现在依然引用黄河水流 , 不过渠口却在红咀子西的九龙山下 , 距祖厉河 口约一 点五公里有余 。为了不与祖厉河混淆 � 就在它的下面穿洞引水 � 几百年前就是想到祖厉河 西引水 , 也不会采用这样措施的 。这样引水显然有几点和以前不同 第一 , 渠 口向上推移 � 第二 , 没有能引水入城 � 只是从城北斜流而过 。第三 , 在城东城西还分出几道南流的小渠 。 南面是山坡 , 怎样流上去∋ 是采取抽水的办法 � 抽水的地方有的就在城北 � 显然城北 已 低于城内了 � 城北已经低下 , 可是渠 口还要上移 , 这就说明当地黄河河床已经有所下切 了 。 现在靖远城内那条东西向的街道分全城为两半 , 北城占三分之一 南高北低 � 街道稍北处与现在黄河岸边的高差为十米 , 与北城的城基的高差为二米 , 则北城的城基与黄 河岸边的高差为八米 � 当时黄河河床既比现在为高 , 它和北城的城基的高差自应少于八 米 � 但也不能少得很多 , 因为当时城北还有祖厉河流过 。 大致估计 , 自清初或明代后期 引水开渠以来三四百年之间 , 黄河在这里的下切充其量只不过一 、 二米而 已 � 黄河的河床在靖远县城以下的红山峡虽 已显露出前第三纪基岩 , 但靖远县城北却仍 是砾石 、 砂及砂土等现代河流冲积层 。 一般说来 , 这是易于冲刷的 � 但这里的落差并不 很大 , 由靖远县城西九龙山下至县城东北的沙河沿约七点五公里 , 落差仅为六米 , 由沙 河沿北至红柳泉约十二点五公里 , 落差也只有十米 , 黄河在这里的下切进度自是不会很 快的 。 靖远县境内黄河河道上有好几处峡谷 � 县城上有鸟金峡 , 下有红山峡 , 都是较为著 名的 � 将来治理黄河是要利用峡谷节节修成堤坝 , 拦洪蓄水的。 这些峡谷都有修筑堤坝 的可能 � 如果鸟金峡修筑了堤坝 , 则靖远县城的黄河水流自然可 以受到控制。 如果红山 峡修筑了堤坝 , 则水库将距靖远县城不远 , 缩小这段黄河的落差 � 因为红山峡在红柳泉 下游约四十公里处 , 其间落差只有二十八米 , 由红山峡上溯经红柳泉至靖远县西九龙山 下 , 共约六十公里 , 其间落差才为四十米 , 红山块的堤坝用不着太高 , 水库的水位就可 接近于靖远县城了 。 二 、 北魏初年青铜峡北旧渠 口的下移 由红山峡而下 , 最为著名的峡谷就数到青铜峡了 。 青铜峡北 , 一片平原 , 黄河在这 里不时左右摆动 , 幅度有时还不算是很小 , 这里是黄河中游有名的富庶地区 , 以前曾经 设立过不少的县治 , 遗址早都湮没 ! 现在的灵武县是几经迁徙 , 始得保存下来的 ! 显然 都是由于黄河摆动的缘故 ! 在这个富庶地区中 , 古代的劳动人民曾经开凿渠道 , 引黄灌溉 , 现在当地还有秦渠 汉渠的渠名 ! 渠名虽旧 , 渠道可能不完全是最初的规模 。 因为泥沙的淤塞 和渠 身 的 崩 颓 , 都会引起重新修理 , 甚至局部有所改变 。 间题比较突出的 , 则是渠口的变迁 ! 秦汉 以后 , 这里曾长期为游牧部落的牧地 , 游牧部落不娴于农事 , 原来的渠道 自亦任其淤塞 倾纪 ! , 等到再次成为农业地区时 , 变迁就特则明显 。 北魏初年 , 这里农业又得到发展 , 渠道需要重新修理/ 。 旧 渠道是在青铜峡北 口牛头 山之北/ , 分列在黄河两岸 , 皆广十余步 , 是东西两条千渠 。 据当时估计 , 原来的渠口 下距水面不过一丈 � 可是由于河水激急 , 沙上漂流 , 渠道 已高于水而二丈三尺 � 当时一 丈折合今二点三米 , 二丈三尺应为五点二九米 0 , 相差二点九九米 。 悬殊如此 , 引水入渠 是不可能的 � 当时黄河在青铜峡北分为东西两派 , 西派较为狭小 , 只宽一百四十步 。 为 了引水就在西派西岸另开渠 口 � 新渠口在旧渠口下面五里 ( 折合两公里有余 ) 处 , 其宽 十五步 , 深五尺 � 就是这样 , 还是北行四十里 ( 折合十七公里有余 ) 后 , 才 和旧渠相会 合 � 北魏这种向下改易渠口的办法显得有点特殊 , 一般说来 , 旧渠 口不能进水了 , 新渠 口就得向上移 � 前面所说的靖远县引黄渠口就是这样 � 北魏当时不仅旧渠 口不能进水 , 旧渠道也已淤高 , 不能使用了 � 新渠口改在旧渠口的下游 , 就是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 旧 渠口不能进水是由于黄河河床的下切 , 不能说渠口移下两公里多 , 河床就变浅了 � 既是 这样 新渠口是怎样进水的 ∋当时是在黄河西派里由东南向西北筑起一条长二百七十步的 斜型栏水坝 � 这条拦水坝高二丈 。 新渠口和渠道只深五尺 , 看来新渠 口外的黄河水位和 旧渠口附近是一样高的 。 日渠的淤塞废弃 , 可能至迟在公元一四一年 ( 东汉顺帝永和六年 ) 1 , 而北魏重修 则在公元四四五年 ( 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 ) 0 , 相距三百零六年 。 这期问黄河冲深 了二 点九九米 � 是不是可以按年平均求其下切的进度∋ 当然可 以 。 不过 还有间题 , 由于黄河 在这 里经 常摆动 , 河身很不固定 , 北魏初年修理时 , 就不易寻出渠 口的所在 。 原因是 河水浸蚀 , 河岸往往崩颓 � 这分明是黄河在这里还起着侧蚀的作用 � 单是侧蚀 , 问题还 比较小些 。 河道摆动 , 就会减少就地下切的作用 。 由东汉 中叶到北魏初年 , 这里黄河是 海样摆动的∋ 不很清楚 。 由北魏修理旧渠下迄哪道元撰著 《水经注 ) 时 , 只不过八十多 年 0 , 这里黄河就不尽相同 � 因此 , 单就渠 口的高低 , 求其每年平均下切的进度是不太 合适的 � 虽然如此 , 在落差较小的地区 , 三百余年下切竟有如此之深 , 还是 值 得 注 意 的 。 北魏以后 , 青铜峡北的秦汉古渠还有过淤塞 , 经过劳动人 民的不断修理 , 才继续发 挥作用 。 不过渠口是否再有推移 , 未见记载 , 难得详论 � 现在青铜峡水库已经修成 , 旧 渠都已重新发挥作用 , 新渠也有增加 � 不论新渠与旧渠 , 都将永远避免由于黄河的下切 而难于引水的变迁 � 三 、 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沿岸的新石器 时代文化遗址与河水的高差 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曾发现过不少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其中一些分布于黄河东 西两岸 ! 东岸北起托克托县城关 , 南至清水河县的下城湾。 西岸北起准格尔旗的敖包湾 , 南至与山陕两省交界的元命疙瘩 。遗址多达四十六处 。由托克托县城关至喇嘛湾之间的遗 址大都在河旁第一、二级阶地上 , 高出水面约十至三十米 ! 其余则位于紧靠黄河和浑河河 谷的断崖上 , 一般高出水面四十至七十米 。从河岸望去 , 断崖耸立盗起。其实断崖之上相 当平坦 , 遗址正在其处。遗址所在地仅有雨水冲刷而成的沟渠 , 并无其他水源 。 在凿井技 术尚未发明以前 , 当地居人分明是取水于黄河的 0 。 遗址在距离水面约十至二十米处 , 尚不甚远 。 遗址设在河边第一 、 二级阶地 上, 也和关中等处同时期的遗址近似 , 既便于 三2 二二‘二 , 3佳格力(旗 4甲�沼 之化遗川 )乙 !56 丈 4匕7立8一5 蜘界编监岸图 乙盛乙 一 一 自9 旗 泣盆 内 蒙 古 中 南部 黄河 沿 新石 器时 代遗址 分 布 取水 , 又可预防洪水的冲淹 。 可 是再上到四十米至七十米处 , 就 未免太 高 。 居 住 在 那里 , 虽可 不虞洪水的泛滥 , 每日到河边取 水 , 却显得过远 , 而且象现在当 地那样陡峻的石崖 , 也是不可能 的。 这样深的河谷分明是后来河 流下切而形成的 , 新石器时代并 非如此 。 ( 附 图一 内蒙古 中南 部黄河沿岸新石 器时代遗址 分布 图 � 据 内蒙古 历 史研究所 ) 托克托县到山陕两省交界处 的黄河河床可由浑河 口附近分成 两段 , 上段属子 现 代 河流 冲积 层 , 下段为前第三纪基岩。托克托 县城关至喇嘛湾的遗址分布在河 旁第一 、二级阶地上 , 证明当时冲 积层 已具有相当规模 � 阶地与水 面之间的高差不十分过大 , 因而 成为先民的居地 。 浑河口 以下虽 属 于前第三纪基岩 , 基岩也同样 会受到河水的切割 。 遗址与水面 高差如此之大 , 正说明下切的继 续发展 。 只是进度在十米上下直 至二三十米之间 , 不能说是很多 的 ! 虽然不多 , 却可说明上下两段变迁的差别 。 本来包头市东西黄河的落差就不是很大 的 , 再加上浑河 口以下的前第三纪基岩的阻遏 , 就使上段水流不至过分急湍 , 因而那里 不是下切 , 而是泥沙堆积 。 由于浑河口上下两段不同 , 这里着重说下段 。 黄河在这里的下切使河谷深邃 , 河床 狭窄 。 准格尔旗东的西麻青附近的河谷仅宽一八# 米 , 西麻青东南约七点五公里处的包 子塔旁更窄到一五#米 。 其他一些地方象这样狭窄的也还不少 。直至柳青塔和五坪之间 , 始渐展宽 , 到榆树湾附近才相当开阔。这段狭窄的河谷有四个特色 ∃ 一是几乎没有滩地 , 二是两侧的陡岸都是既陡且高 , 甚 至形同壁立 , 三是陡岸都系石质 , 四是上 下 落 差 较 大 ! 所以这里是天然有利于筑堤蓄水的河段 , 如果兴修水库 , 可能还不是一两个水库所 能利用完的 ! 现在陕西府谷县和山西保德县之间的天桥水库及发 电设施己经基本建设成功 , 可以 灌溉黄河以西府谷 、 神木等三个县和黄河以东保德 、 五寨等五个县 ! 黄河在浑河 口以下 这一段东西两侧各县旗与天桥水库灌区不仅相互毗邻 , 而且地形也相仿佛 。在这一河段中 兴建新的峡谷水库 , 无容细说 , 自然对于这一地区工 、 农 、 牧各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 的 。 四 、 府谷县城宋代的水门与明清时 期东门外的控远门的位置 今映西省东北隅的府谷县于北宋时为府州的治所 , 是抵御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 ! 府谷县建于河边山上 , 巨石嶙峋 , 势甚险陡 ! 黄河从东北流来 , 直 冲城东南角下 , 顺山脚流向西南 ! 今城有六门 , 是公元一四四# 年前后 �明英宗正 统中 %拓建的0 � 东 保。���!夔一河鹭 北两面各一门 , 西南两面各两门 � 南面的两座门 , 其西侧为大南门 , 东侧为小南门 。 两座南门及东门外 皆另筑有控远门 � 东门外的在坡下 近黄河处 , 大南门外的在石崖的半 坡处 , 只有小南门外的在石崖上 , 距小南门仅五十步 。 现在石崖约高 二十米 , 小南门外更为陡峻 。 小南 门外的控远门不筑在坡下或半坡之 间正是因为太陡峻的缘故 0 ( 附 图 二 山 西保德县城 附近黄河河谷剖 面 图 。 据刘东生 ) � 东门外的控远门原来建在黄河 边 , 两旁都是盗立的大石 � 可是下 一一 : 二军域右分二5; 6‘<84泛 今立达全二 地 = 6匕例 8泛 #4) 川 ( ) !> ? ∀戈) () ∀几( ) 区二≅“‘’ 皿皿 ‘, ‘ 引 沙 积沙 及恤 晚 第 ‘以纪新 谊 < 至公元一七八一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 % , 为了汲水方便 , 更在控远门再砌了一道石 阶& ! 现在河边有一条陡岸 , 岸上当是那时的水滨 , 石阶就修到陡岸边 , 其长约四分之 一公里有奇 , 由控远门到陡岸垂直距离约五米 。 这是公元一四四# 年至一七八一年间三 百四十年黄河下切的进度 , 每百年平均为一点五米 。 陡岸深三米 , 下面没有滩地 , 不可 能再修石阶 , 应是公元一七八一年后 的新发展 ! 下切进度亦为每百年一点五米 , 前后一 样 , 应非偶然 ! 北宋时府谷县究竟有几个城门∋ 不可详知 ! 南门只有一个。 与明清时期不同 。而这个 南门还是位于城的东南 , 正是明清 以来小南门的位置 ! 南门外面另筑有水门 , 以保护汲 路 ! 这是根据公元一# 四一年 �宋仁宗庆历元年 % 北宋和西夏的一次战争知道的 0 � 这 一年西夏进攻府谷 , 因为城池坚险 , 没有攻下 , 转攻城东南水门 。 崖壁峭绝阻河 , 西夏 兵缘崖腹微径 , , 鱼贯而前 , 城上矢石乱下 , 无由靠近 , 只好撤兵退去 。 从这次战争记载中 , 可以看出这个水门是相当重要的 。 当时城内没有井泉 。 虽然城 外近处有井 , 但在战争年代里 , 这都是靠不住的。 唯一可靠的是由黄河里汲水 。 西夏攻 城时 , 就想设法断绝水道 , 这一点城中守军也是知道的 。 水门建在城东南 , 就是为了防止 偷袭 。 因为由城东往南陡岸壁立 , 要从那里绕过是完全不可能的 。 只有西南城外半崖上 可以勉强通过 , 城上守兵是能够控制得住的 � 应该追究一下 , 水门究竟在什么地方∋ 当然近在水滨 � 明清时期小南门外的控远门 设在石崖边缘 � 是不是水门也在这里 ∋ 不是的 。 这里离小南门只有五十步 , 和城西南角 下的石崖顶上相齐 � 如果水门建在这里 , 则西夏兵偷袭时 , 无路可行 , 只好克水而进 了 0 � 现在这里的崖高二十米 � 加上石崖下的陡岸 , 共二十三米 � 按照前面所说的自明代 中叶以来 , 这里河水下切平均为每百年一点五米来计算 , 则公元一9 四一年以来的九百多 年中 , 这里的黄河下切应为十四米多 。当时黄河水位约低于南门八 、 九米 , 水门实际在今 小南门外的控远门的下面 。 这与那次战争的形势还是相符合的。 因为再低 , 西夏兵偷袭 时 , 就可利用石崖遮掩 , 不必担心城上的矢石 。 这里还有一个附带问题 � 明代小南门外的石崖就 己经是十分陡峻的了 , 控远门不能 不建在石崖 Α仁� 那末 , 宋代的水门怎能建在半崖间∋ 由西夏的进攻 , 可知崖 腹 还 有 微 径 , 当时黄河在这里 的侧蚀还不十分严重 , 半崖间能够有建水门的地方。 明代石崖愈冲 愈陡 , 所以控远门只好建在石崖上 。 因为这里都是黄色石英砂岩 , 最易受到风化 , 也经 不住水力的冲刷 。 不过还应该提到天桥峡和府谷县城的关系 。 天桥峡在府谷城的东北 , 相离只有六公 里 , 落差就达八米 , 比降千分之一点三 � 落差既大 , 比降不小 , 水流湍急 , 自然也会加 速下切的进度 � 现在天桥峡已修成水库 , 黄河能够控制 , 并得到充分的利用 , 府谷城下 的下切也就相 应地会降低下来 。 五 、 壶 口 位 置 的 推 移 壶 口在今陕西省宜川县和山西省吉县之间的黄河上 。 其北为龙王迪 , 其 南 为 讫 针 滩 ! 这里的河谷高低悬殊 , 黄河到此 , 下切更为深入 , 是整个流域最为明显的地方 ! 由 于下切 已经很深 , 河水在这里由高泻下 , 成为瀑布 , 宛如刚从壶嘴里倒出水来一样 ! 壶 口 的命名显得十分形象生动 ! 也由于落差很大 , 水流湍急 , 远在几里之外 , 就可听见像 雷鸣一般的水声 , 溅起来的水珠 , 像白雾一般笼罩在它的上空 , 这样瑰丽的景色 , 也是 远在几 里之 外就可 以望见 的 壶口 见于记载早在战国时期 。 ( 尚书 · 禹贡 》开篇先叙冀州 , 于冀州就最先提到壶 口 。 壶口附近 有一座孟门山 , 称为黄河的巨厄 0 , 就在吃针滩 1 , 和壶 口相距五公里 � 一般说山 , 都令人联想到高峰峻岭 , 其实这座孟门山却是黄河河道中间几块大石头 � 其 中最高的一块迄今犹高十三米 。 河水从石旁深处流过 , 已经看不出所谓巨厄的作用了 � 孟门山虽也早在于记载 , 而且被称为黄河的巨厄 , 可是有关孟门山详细的描述 , 直 到哪道元时 , 才写入 《水经注 》中 � 据哪道元说 � “此石经始禹凿 , 河中漱广 , 夹岸祟 深 , 倾崖返捍 , 巨石临危 , 若坠复倚 , 古之人有言 ,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 信哉 � ” 0 旧 说孟门是大禹疏通的 , 哪道元已不完全相信 � 他借着古人的话 , 指出水有冲刷切蚀的力 量 , 才能把坚硬的河底再往下切 � 成为夹岸崇深的深槽 。 河水不断切蚀 , 槽旁的石崖也 逐渐啮下 , 使深槽逐渐宽广 � 河水由那几块巨石旁边流下 , 巨石就自然临于槽旁 , 像是 要坠 �到槽底一样 。 哪道元真是工于状物的能手 , 他把黄河在这里下切 的经过说得一清二 楚 � 直到现在 , 这里的巨石横亘依然 , 深槽却更深更宽了 。 其实 , 邮道元的话还可 以再作一点补充 。 这里河床成为深槽 , 固然是由于河水的切 蚀力量 , 也与河床地形有关 。 而水流与河床地形这两个对立面本是互相作用 互 相 斗 争 的 � 这里河床的基岩 , 主要是三迭纪纸坊群 � 其岩石性质 , 上部为紫红色灰绿色细砂岩 及泥质砂岩夹砂质页岩 , 底部为厚层砂岩 , 交错发育的 , 其中有的层次相当坚硬 � 这样 岩层组成束狭河段 , 比降较大 � 河流的侵该 , 以深向侵蚀为主 , 河床就容易成为深槽 。 深槽落差增大 , 而且成为瀑币 , 这除了束狭河段深向侵蚀这一因素外 , 还和束狭河段下 端与扩张河段间的跌水上溯有关 。 积 日既久 , 深槽就愈向上伸延 , 显得既深且长 � 哪道元接着上面那 一段话还说 “其中水流交冲 , 素气云浮 , 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 沾人 , 窥深悸魄 。 ” 这不是说山 , 而是说水 � 这完全是壶 口的一幅素描 , 到现在也还是 这样 。 到过壶 口的人一定会感到这话说得真切 。 既然如此 , 跟着也就有了问题 � 前面不 是说过壶 口 和孟门山相 距 五 公里 , 怎 么哪道元把两地叙述在一起 ∋ 据哪道元的解释 , 古代的壶 口 不在这里 0 , 这里只是孟门山 。 这样的解释是不正 确的。 只有这里的黄河水 势才能担当得起壶口这个形象化的名称 。 哪道元虽然不把这里叫做壶 口 , 但这里有添布 却是事实 , 而且爆布就在孟门山下 。 这是邮道元当时实际的形势 , 和现在是不同的 。 孟门山和壶口在哪道元以前是什么样子∋ 什么时候才形成了哪道元所看到的样子 ∋ 这都无法稽考了。 现在只能探求哪道元以后演变的过程 , 也就是说 , 原来和孟门山在一 起的添布 , 怎样Α ;移到现在这个地方 。 Β 元和郡县志 Χ 也叙述壶 口 , 把它称为石槽 。 一则说 , “河中有山 , 凿中如槽 , 束 流悬 注七十余尺 。 ” 1 再则说 , “石槽长 , 千步 , 阔三十步 。 ” 0 这显然和哪道元所说 的不同 , 说明壶口 已向上推移了 。 《元和郡县志 》撰于公元八一三 年 ( 唐定 宗 元 和八 %Δ 年 % / , 上距 Β 水经注 Χ 的成书为二百八十七年9 。 在这二百八十七年中 , 壶口向上推 移了一千步 。 唐制一步为五尺 0 , 一尺折合二九点五厘米 0 , 则一千步就为 一 四 七 五 米 。 如果按年平均 , 每年竟达五点一米 � 现在壶口在孟门山北五公里 � 由哪道元到现在 已有一千五百年 。 这五公里就是黄河在这个较长期间里下切的记录 � 如果按年平均 , 每 年为三点三米 � 这个数目虽不算是很小 , 比起上面所说的五点一米 , 还要少一点八米 � 造 成这样的差额 , 可能是由于唐代的记载只取 了一个整数 , 并非确实丈量的结果 � 唐时石槽宽三十步 , 折合四十四点二五米 。 现在为五十米到三十米 � 稍有差异 � 石 槽为流水冲刷所形成的 , 难得处处一样 � 古今数字虽不完全恰合 , 基本上是相当的 � 据 咬元和郡县志 Χ 的记载 , 石槽中的河水 “束流悬注七十余尺 ” 。 如作七十五尺计算 , 则 折合二十二点一三米 。 现在壶 口添布落差为二十五米 , 较那时稍深 一点 。 要把瀑布落差 侧量确实 , 不是一宗简单的事情 , 当时恐怕不易作到这一点 。 壶 口是万 里黄河惟一而雄伟的添布 � 自有历史记载的数千年来 , 奔 腾 澎 湃 , 悬 注 于山谷之 中 , 鲜有人过问 , 遂使此雄伟的瀑布除剥蚀岩石外 , 难得显见其他的作用 � 现 在是人民的天下 , “人民 , 只有人民 , 才是创造世 界历史的动力 。 ”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日 子里 , 壶 口 自不会再沈沦不显于世 。 在党的领导下 , 全国人民正在大力治理黄河 , 为人 类造福 � 刘家峡 、 盐锅峡 、青铜峡、三门峡等处皆已建成水库 , 控制洪水 , 发出强大的电 流 , 支援工农业生产 Ε 其他峡谷有的也在动工 , 进行修建 � 壶 口这个少有的裸布 , 一定也 在计划之列 � 何况壶口作为发电的场所 , 更有其优越的条件 � 壶口之能成为添布 , 而获 得这个形象化的名称 , 正是由于落差的高深 � 而有这样大的落差也正是 筑 坝 、 发 电的 绝好的条件 , 也可以减少筑坝的高度 。 由壶口而上 , 至山西大宁县的马头关为四十五公 里 , 其间落差竟达九十米 � 若在壶 口筑坝 , 坝高九十米 , 水库的范围才到马头关下 � 占 地不多 , 也不影响马头关以上其他水库的兴建 � 水库建成后 , 蓄洪发电 , 山陕两省的工 农业将会突飞猛进发展起来 � 到那时 , 瀑布的石槽就不会再向上推移 , 黄河在这里下切 的作用将一变而发挥出造福于人类的作用 � 六、 渔 关 古 城 的 迁 徙 黄河由山陕两省之间南流 , 在渡关县境为秦岭所阻 , 折而东流 。 这里南有秦岭 , 北 有中条山 , 黄河河床最宽处还不到两公里半 。 若以常水位计 , 最宽处仅有一公里 , 窄处 才稍稍超过半公里 � 这里黄河南岸为渔关城 , 北岸为风陵渡 � 风陵渡在风陵堆下 。 风陵堆为一高阜 , 孤 峙河阳 , 自来没有明显的改易 , 撞关城却迁徙了儿次 。渔关城本在风陵渡的西南 , 与风陵 渡隔河相望 � 由于兴修三门峡水库 , 渔关县治所就迁到其西南的吴村 � 旧城 改 名 为 港 口 � 其实 , 说到古代的渔关城 , 还不是现在新改名的港口 , 而在港 口东南两公里的杨家 庄附近 � 隋时又向南移 0 , 今杨家庄南半公里许有一个城北村 , 就是指隋时关城而 言 � 一九七二年夏初 , 我到当地考察时 , 城北村隋时关城旧址早已湮失 。 杨家庄附近古渔关 的城墙还相当完整 。 那时当地平整土地 , 开始挖掉旧城墙 , 现在想已无存 。 这个古城位 于南原之上 , 形势图 % ! 原高于三门峡水库未修时的黄河岸边约二六#米 � 附 图三 ∃ 澄 关旧城 附近 古代渔关城控制着关中和中原之间的交通孔道 。 当时的道路是怎样经过渔关城的∋ 西晋时有个文学家叫做潘岳的 ! 曾由洛阳到长安去 , 经过这里 , 他在所写的《西征斌 ) 挂、 一一一资兰犷甲, 吧二贾竺,引钱陵渡 � 一门 �� 气厂!!!!!厂卜仁卜∀衅川阿已以种户!卜际队价尸卜匕 万鱼 关 #已 幻戊 开爹势口 图 中说 ∃ “溯黄巷 以济童 ”/ � 黄 巷是 一条 长坂 的名称 , 由今港 口东三里 的 望 远 沟 口东行 , 长约 七 公 里 半 � 它和黄河之间还夹粉一条高 崖 , 道路就在高崖和南原之 间 。 哪道元描述这段道路 , 说是 “邃 岸天 高 , 空 谷幽 深 , 涧道之峡 , 车不方轨 ’ 函 ( 附 图四 淦关 旧 城 东 黄 巷坂图 ) � 哪道 元 还 说 这 条黄巷坂傍 着 绝 涧 0 。 所 谓绝涧 , 就是望 远 沟 , 迄 今犹十分陡峻 � 那时由中原 来的行人 车 马 , 经 过 黄巷 坂 , 傍着绝涧 , 登上原头 , 才到了渔关城 � 如果还要西 行 , 就必须再走下城西的禁 沟 , 顺沟北行 , 出了沟口 , 然后循渭河南岸的大路继续 前进 � 禁沟这条坡也是十分 陡峻的 , 迄今还叫做十八盘 坡 (附 图五 渔关禁沟图) � 一一一: : 8 � 8: :一一二: � : : 刁: : : 闷: : : : : : 这么一上一下 , 不要计较绕了多少路 , 就是这两条沟道己经 够得 上 艰 辛了 ! 其实望远 沟和禁沟这两条沟 口相距只不过两公里 。 人们不禁要问 ∃ 为什么放着黄河岸边的平坦大道不走 ! 却去翻沟过原绕了这么大的 一个圈子∋ 因为那时黄河紧靠南原的脚下 , 浩森弥漫 , 根本没有道路 ! 一直到了隋末 , 隋唐两军还是在原上争夺渔关古城∗ 。 唐王朝建立七十三年之后 �公元六九一年 , 武则 天天授二年 % , 渔关城才由原上移到河边0 。 什么原因导致这次的迁徙 ∋ 是应该探究的 间题 � 这是由于黄河不断下切 , 水势跟着下落 , 原麓河畔可以行人 , 东酉大路也就随着 逐渐由原上移下 � 渔关城的建置本是为了控制这条大路 � 大路既然改变 , 渔关城还设在 原上 , 就没有什么意义 了 � 唐代迁徙渔关城时 , 原麓河畔水位的降落 , 是不是由于河水在这里摆动使主流线移 向北边∋ 从黄河的流向来看 , 不会是这样的 。 黄河由山陕两省之间南流 , 到 了 渔 关 附 近 , 才由于 山势的阻遏 , 作一急转弯 , 折而向东 � 因为是转急弯 , 所以水流必然会向南 冲 , 不会倒向北岸‘ 正如公路上急剧行驶的车辆 , 在转弯的时候 , 常易偏向外侧一样 � 渔关的得名 , 是由于当地有一条渔水 � 可是也有人说 � 黄河在这里南流 , “渔激关山” , 所以叫做渔关0 , 这样的解释虽显得牵强 , 但说明黄河的水势却也有一定的道理 � 而且 黄河在这里也是不容易摆动的 � 因为风陵堆就近在河边 , 陡崖峭壁 , 约有五 、 六十米 � 现 在这里是同浦铁路的黄河大桥 , 两岸桥头皆无滩地 , 黄河只能在固定的河槽中流动 , 不 能摆动 , 也没有多少宽绰的地方使它摆动 。 唐代迁建的渡关城早已不存 。 现在的城池始建于明代初年/ , 据说是在宋代的城池 的基础上增修的 , 而宋代的渔关城则是因唐代旧址拓建的? � 历次拓建增修 , 南城 自是 倚着山原 , 虽有变迁 , 关系不大 , 濒河的北城墙原来在什么地方∋ 已经无迹可寻了 � 但 唐代迁城以前 , 南原下的黄河常水位当稍高于今渔关旧城濒河的街道 � 当时这里当然不 会象现在这祥的平整 , 所以黄河的水流可 以直抵南原之下 � 如果这样推论不谬 , 则唐代 迁城之后直到现在 , 这里黄河的下切约为二十米 � 三门峡水库修成之后 , 黄河在这里的下切作用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 当库区扩大 远至华阴及旧朝邑等县境的时候 , 下切作用也就随着消失 。 现在水库最高的蓄水位虽说 一翻� � � � Φ � � 口� � � � � �Δ Γ 不能超过渔关 , 但有些时候达到撞关附近 , 也不是不可能的 。 因此黄河在这里下切作用 的有无 , 关系就不是那么太大了 ! 七 、 旧陕县城与陕县故城北的河岸 旧陕县城是三门峡水库修建之前的河南省陕县城 。 旧陕县城在三门峡水库区域 。 因 此 , 首先应该指出 , 这里所论述的是以三门峡水库修建之前为主 。 水库兴修以后 , 这里 水位抬高 , 河床淤积加厚 , 这是另外的间题 。 陕县故城为秦汉时期的陕县治所 。 旧陕县城并不就是陕县故城 。 陕县故城在旧陕县 城之东 0 ( 附 图六 旧 陕县城附近形势图 ) � 这里迄今虽还未发现过出土文物 , 也没有 古代建筑的遗存 , 不过它的南边靠着上村岭 , 北边紧濒黄河 , 再加 � 一七附近溪涧的形势 , 和古代有关记载相符合 , 这里为秦汉的侠县故城 , 应该是了无疑义的 。 ’一一一6映 县 旧 8城 � 形 势 图这个故城离黄河这么近 , 当时的河岸有多么高∋ 在东汉时曾有过较为翔实的记载 , 说是其高十余丈0 � 当时能够留下这样一个数字 , 是有一段过程的 � ‘事情发生在东汉 末 年 � 那时汉献帝为董卓部将所逼 , 由长安东归 , 走到这里 , 不能前进 , 只好渡过黄河 , 暂延残喘 。 这里河岸陡高 , 怎能上船渡过 ∋ 当时恰好有一个宫人带了十匹绢 , 于是就用 这十匹绢 “连续为擎 ” , 系住献帝 , 由高处她下 , 才得上船1 。 汉时以四丈为匹1 。 十 匹绢共长四十丈 ! 这里所说的 “连续为举” 是怎样解释的∋ 苹是用人挽着而行的车子 ! 下这样的陡岸 , 又在危急的时候 , 自然不会再摆乘雄的场面 ! 只是用两股绢绳系着 , 以 免失事而 已 ! 四十丈的绢结成两股 , 每股就只有五匹绢 , 也就是二十丈 ! 五 匹绢 连结 起 来 , 除过结头 , 最多也只剩下十六 、 七丈 。 就以十七丈来计算 , 折合为三九 · 四四米 ! 这里河岸诚然陡高 , 但并非壁立 ! 按照一般常理 , 县城附近河上是应该有渡口的 ! 汉献帝能在这里渡河 , 也正说明这里本是一个渡口 。渡 口的河岸就不会璧立 。 可是这里的 路径确实也陡竣得难于行走 ! 汉献帝能够上船 , 已是十分艰难 ! 当时形势紧张 , 人众自 然拥挤 , 有的只好就由岸边爬下去 , 有的千脆跳下去0 。 如果路径稍坦‘点 , 怎能是这 个样子 ∋ 上面所说的 “连续为攀” 的尺寸 , 要以之作为河岸的高差 , 是应该除去坡路的 斜度的 � 不过岸陡如此 , 相差是不会很多的 � 根据这条记载 , 当时河岸和现在是有些差别的 。 现在这里仍是高岸 , 可 是 愈 加 陡 映 , 约计有五十米 � 如果按上面所说的三九 · 四四米计算 , 约加深了一9 · 三六米 � 实 际加深的数字还要大些 � 因为三九 · 四四米并不是垂直距离的数字 � 陕县治所的迁徙大约在五世纪二十年代 以后的八 、 九十年中Η , 上距汉献帝在这里 渡河时 , 充其量不过二百年而 已 � 当时为什么迁城∋ 不大清楚 � 就陕县故城和旧陕县城 的地形而论 , 可能与黄河渡口有关 � 今旧陕县城北城与陕县故城大致相平 , 城北濒河一 面不如旧陕县城的陡峻 , 唐时陕县城较南北朝后期又向西移0 , 今旧陕县城西南隅较北 城约低二十米 , 西南城外也不 至于像北城外那样陡峻 � 这样就更显示出县城的迁徙和黄 河渡口的关系了 。既是如此 , 为什么以前的陕县城不设在这里 ∋ 这当然也是受了黄河的影 响 , 不过这是通过旧陕县城南门外的青龙涧河才显示 出来的 。 青龙涧河由南原上流下 , 河谷上下 , 高差不小 , 就在旧陕县城南还是这样 。 如果黄河 的常水位还像汉 代 那 样 的 高 , 则青龙涧河涨水时 , 就可能冲到旧陕县城这块地方 。 所以当时陕县故城 的 河 岸 虽 高 , 也不能向西迁徙 � 迁徙了陕县的治所 , 恰正说明黄河在这里的下切 � 旧陕县城离陕县故城很近 , 下切的进度大致是一样的 。 所不同的是城外濒黄河处的 坡度 � 旧陕县城比较平缓 , 陕县故城则十分陡峻。 黄河虽也是由旧陕县城下流过 , 可是 远离旧陕县城下却并非一次 � 唐初所修的大阳桥 , 就在旧陕县城东北三里的黄河上 ( 折 合一 五公里强 ) 0 , 清代中叶 , 黄河在旧陕县城西北三里 ( 折合一公里又 四 分 之 三弱 ) 1 , 三门峡水库兴修前 , 旧陕县城西北角距黄河不到四分之一公里 , 北门距黄河稍 稍超过半公里 � 这都说明黄河在这里曾经不断摆动过 � 现在城下一片沙滩 , 与陕县故城 下迥不相同 � 三门峡水库兴修以前 , 这里的黄河是由旧陕县城西北直向东北流去 , 为山西境内高 崖所阻 , 再折而 向东南流 , 直 冲陕县故城之下 � 以前的黄河流向是否如此 , 不得而 知 � 但唐代的大阳桥既在旧陕县城东北三里 , 其流向是和三门峡水库兴 修 以 前是 一样的 � 这就是说 , 不论黄河是由 旧 陕 县 城下一直东流 , 或向东北流去 , 都一定会流到陕县故 城之北 � , 这就使黄河在这里的下切不断发展 ( 附 图七 河南三门峡 市附近黄河河谷剖面 图 � 据刘东生 ) � 三门峡水库修成之后 , 这里的河床已经 成为水库的一部分 � 这是与上面所说的各处 不相同的 。 八 、 黄河中游一些 河段的河床增高 茅津渡,!+++黄坷++++ 屯+匕,夸一』−泛 . 几 吸 了 ∃玉公 /,0 +别少 1艺2 晚 第四纪 风 减砂 从 幻犷关 3 咬匆4黄 5 纪 移6下7 一第四 纪 0胡积泥 板了幸 匡国 前第 医呈卜8 第 纪 石灰 黄河中游河床的下切 , 各个河段 的进度虽不尽相同 , 但下切却是相当 普遍的 ! 可是有些地方却显出黄河河 床在增高 。 其实 , 这是泥沙在河床中 的堆积 。 这样的现象并非少见 , 最为明显 的是在山西永济县的蒲州城外 ! 要说明蒲州城外的河床增高 , 还 需要从黄河的下切说起。 蒲州城外的 59睡砰樱比 黄河变迁有三个阶段 最早是下切 , 中间下切缓慢并且有些稳定 , 后来才显得增高 ! 近 若干年 , 有些现象还为当地人们所记忆 , 甚至遗迹还依然存在 。 黄河在山陕两省之间 , 大部分是在狭谷中流过 ! 龙门以下 , 河谷逐渐平缓 。 东西两 侧的原头却还相当高峻 。 山西临猜县吴王渡和陕西合阳县夏阳村之 间 , 东西两原高于河 谷竟达二百米以上 。 下至蒲州城和陕西旧朝邑县间 , 东西两原犹高逾四十 米 ! 原高 如 此 , 说明黄河下切的深度 ! 这样下切的过程 , 历史时期以前早已肇始 ! 蒲州城建立于峨 嵋原下 , 离原麓一公里 ! 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 , 城东峨嵋原的长坂至迟在秦始 皇时也见于记载 0 , 显示这里河谷的形成 , 其来已久 � 此后这里的黄河河床显得稳定 。 公元七二四年 (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 在河边铸设铁 牛 , 维系浮桥 。 铁牛共八头 , 东西两岸各有四头0 � 自铁牛铸设以后 , 初未闻桥埂有所 接续 , 可见水位大体依旧 � 北宋时一次大水 , 冲没了铁牛 � 当时为了重建河桥 , 千方百 计由水底把铁牛挽出0 。 其后由于河身摆动 , 河桥不能使用 , 铁牛也等于空设 � 下迄清 代中叶 , 西岸铁牛早已沦于河底 , 东岸铁牛幸还依然存在 , 就在蒲州城的西门外 。 现在淤 沙堆积 , 也 已 不 可 复睹 , 但当地农 民犹记故老传言 , 仍能约略指其故处 。 蒲州城虽早已建成 , 但曾于公元一三七一年 ( 明太祖洪武四年 ) 重筑 。 重筑后城高 三丈八尺 , 此后再经修缮 , 城高 并 未 削 减 ( 《 古今 图书集 成 � 职 方 典 》三一二 ) 。 现在仅余二 米 , 有的地方还不到二米 。 , 西门早已半塞 , 行人须越城而过 � 原 来 西 门 外 有 一 道小 坡 , 小坡垂直 距离有一丈多高 , 现在小坡已成了平地 。 据当地老农估 计 , 近 二 十 余年 来 , 蒲州城西淤高了三 、 四米 , 如由铁牛沉没处算起 , 淤高在二 、 三十米之间 � 现在黄 河在蒲州城西六 、 七公里处 , 这是一九七二年向西移徙 的 。 一九五九年黄河犹在蒲州城 下 , 主流线遗迹宛然犹在 , 宽仅二米 , 深不到一米 , 已 成为耕地 。 蒲州城附近黄河泥沙沉淀 , 还可由辣水河 口得到证 明 � 辣水河在蒲州城南一点五公 里处流入黄河 。 由于黄河河床增高 , 惊水河不能流入黄河 , 形成到处漫流 , 洪水 泛滥达 蒲州城下 ! 一九七五年秋 , 我们在蒲州城考察时 , 正 遇到辣水河的漫流 , 现在 棘水河 口 就是一片宽广的沙滩 , 辣水河不能畅流 ,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 为什么黄河在像蒲州城这样的地方容易沉淀泥沙而显得河床有所增高∋ 这自然与当 地河谷宽广和落差微小有关 。 落差微小 , 水流本已缓慢 , 河谷宽/“ , 主流线就有左右摆 动的余地 。黄河水量随上游降雨的多寡而有大小不同 , 有时还有巨大的洪水 。 水量大小不 同 , 所挟带的泥沙也有多少的差异 。 水量转小 , 流速相应减低 , 泥沙也就因而 下沉 , 这 祥就使主流线受到阻滞 。 等到水量再度转大 , 主流线就不易畅流 , 由于河谷宽广 , 就会 另改新道 。 而原来流过的地方 , 泥沙就更显得高厚 。 积 日既久 , 河床就必然显得增高 ! 无论是下切还是增高 , 都使河床有了变迁 ! 两者相较 , 下切究竟显得缓慢 ! 根据前 面的推算 , 壶口石槽平均每年向上伸延可 以达到三点三米 ! 从河床变迁来说 , 这应不是 一个小的数目! 可是如果壶口附近没有千百年来下切这样的深槽 , 这三点三米向上伸延 的现象说不定是不会引起注意的 ! 可是像蒲州城外河床增高 , 在一次大水中就使当地改 变了面貌 。 其迟速缓急之间是相差很大的。 正 是因为这样缘故 , 影响也就完全不同 ! 千 百年来黄河的下切虽也改变了一些地方的面貌和一些具体的设施 , 但使人民生命财产受 到严重的损失 , 还是没有见于记载和得到传闻的 , 至于泥沙淤积而引起的河床增高 , 就 不是这样了 ! 蒲州城自建城设州置县以来 , 也是 以千百年计算的 ! 由于黄河在这里没有 发生特殊的变故 , 所以蒲州城就屹然峙立河畔 ! 现在永济县迁到赵伊镇 , 固然可以近于 铁路沿线 , 交通当更加便利 , 可是那次造成泥沙淤积的黄河大水实为迁城的主因 ! 因为河 床既已增高 , 蒲州城西门外二十余米处就是黄河主流线流过的地方 , 县城不再迁徙 , 后 患是不堪设想的 ! 泥沙淤积 , 导致黄河河床增高 , 因而危害及人民的生命财产 。 怎样才能祛除危害并 使之转而对人民有利∋ 这是千百年来沿河居民听夕所期望的 。 在党的领导下 , 广大人民 发挥无穷的智慧 , 终于取得一定的成就 ! 黄河河床之所以能够增高 , 与主流线改变流向 有关 , 如果主流线不再改变 , 主河道就可以按照河流的自然规律 , 继续 下 切 , 流 速 不 减 , 泥沙 自难淤积 ! 保德县沿河一些村庄 , 因此就筑堤修坝 , 迫使黄河归槽 , 使主河道 基本能继续形成 , 而且 自主河道形成之后 , 河床迄今继续下刃了两米 。 这就使沿岸 的泛 滥 、 侧蚀都能有所减少 , 并使沿岸人民生命财产不再受到损害 ! 然而间题还不仅限于减少沿岸人 民生命财产 的损失 , 而是使千百年的害河造福于人 民 ! 事物本是一分为二的 , 自其危害性方面观察 , 是会令人 目眩心惊 , 然自另外一方面 设想 , 未尝不可以转害为利 ! 河 曲县曲峪大队从这一点出发 , 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曲 峪濒黄河东岸 , 这里黄河河床最宽处为一点五公里以上 , 窄处也有一公里 。 由于河床较 宽 , 河流不时摆动 , 甚至造成严重的侧蚀 , 这个大队本是明长城经过的地方 , 由于不断 侧蚀 , 长城已颓倾无存 。 洪水去后 , 河边留下大片显得抬高的沙滩 。 在党的领导下 , 曲 峪人民深入开展 “农业学大寨” 的群众运动 , 自力更生 , 艰苦创业 , 因势利导 , 在黄河 滩上筑起总长十一华里的淤地坝 , 引洪淤地四千多亩 。 这样就迫使黄河靠着西边山崖流 去 ! 一九七五年秋季 , 我们到河曲县考察时 , 亲临河边 , 但见坝地平整 , 禾苗油绿 , 黄 河静静地由坝旁流过 , 不闻涛声 , 不睹漩涡 , 想见河水是深的 。 这样河床就不能摆动侧 蚀 , 只能继续下切 。他年若能再在此地 , 当就对岸山崖岩石水痕 , 一究其下切的深度! 至 于蒲州城外 , 黄河虽 已远去 , 河床早就增高 。 向日波涛汹涌的河水 , 现在却变成吁陌纵横 的农田 ! 河水去后新造的林带 , 葱葱郁郁 , 仿佛道道城垣 , 屏蔽河干 ! 如能再筑坚堤 , 增高的河床当可长期巩固下去 。 曲峪大队为山陕之间黄河的治理树立了榜样 ! 相信在党的统一领导下 , 统一规划河 道 , 统一治理 , 深入开展 “农业学大寨” 的群众运动 , 向黄河要地 , 数百万亩良田将重 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 昔日乱石滩 , 今日水浇田的宏伟壮观 , 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 现 ! 希望山陕两省沿河两岸的广大人民群众 , 沿着大寨 、 曲峪开辟的道路胜利前进 ! 〔注二 � 李约落 《 中国科学技 术发展史 》 ( 中译本 ) 引安特生 说 , 页一六八 。 & 刘东生 《黄河 中游黄土 》所 附的《 黄河 中游黄土分布图 》。 ∗ 《甘市新 通志 》十四 《建里志 》引明罗汝敬 《建设靖虏卫记 》。 + 《古今 图书集成 · 职 方典 》五五八 。 , 《 清一统志 》二五 二《 兰州府 》引《 甘肃通志 》。 所引的《 通志 》当指乾隆元年时所修的 。 《 职方典 》所 依据 的是康燕《 巩昌府志 》 , 两者不 同 , 说明其间曾经 有过变迁 。 − 《浦 一统 志 》二五二引 《靖 远卫志 》。 祖厉河欢道入黄河处 , 《清一统志 》引作江嘴 , 当系红咀子之误 。 按 《端 远卫 志 》, 康熙 四十八年曾井修过 , 书题《 宜燕端远卫志 》。 既云重共 , 则其前必 已有旧 志 。 此处 尚未提到靖远引黄河事 , 则所 说的《靖远卫志 》就可能不是康燕时井修的 。 过 《古今图书集成 � 职方典 》五五九 。 这当是根拐康燕二十七年 《巩昌府志 》的记载 。 / Γ 《魏书 》三 十八 《 刁雍传 》。 / 、 《 筑书 · 刁雍专 》说 “富平 西南三 十里有艾山 , 甫北二十六里 。东西四十五 里。凿 以通河 , 似禹旧迹 � ” 平故城久 已诬失 , 旧 地理书 也少有关艾 山的记载 。 按 里程来说 , 当 是现在的牛头 山。 所谓 ‘衡以通河 , 富 似舀旧迹 ” , 自是指青铜峡而 言� 9 北魏度Ι 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不可知 。 这是按 汉代翻度折合的 , ϑ 富平 县于 汉时 月北地郡 。 北地郡在东汉时两次内彼 , 一次在公 元一一一年 ( 安帝永初五年 ) , 再一 次在公 元 一 四 9 年 ( 顺帝永和六年 ) 。 内徙时人口 全部徙尽 , 菜 道之废 当在此时 。 1 哪 道元撰 《水经注 》 , 其成书不知确在何年 。 道元死于公 元五二七年 (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 ) , 就按这一 年算计 。 屯》 内旅古历 史研究所 《 内成古 中南部黄河沿岸新石器 时代遗址调查 》 ( 《 考古 》一九六五年 第十期 ) 。 / 《浦 一统 志 》二三九 《榆林府 》。 这部书说府谷县城的拓建为明正统中事 。 正统共 十四年 , 自公元 一四三 六年 起至一 四四九年止 。 这 里为方便起见 , 举一整数。 屯。? 枯隆 《府谷县志 》 · 《 县志 》说 , 东门外的控 远门 是 “建河石畔 , 左右危右 , 直 立河 边 。 ” 可是搜 , 又 说 � “乾隆 四十六年 , 修理东门外石蹬 , 凿平 开宽 , 至控远门外 , 砌石 阶以便 民人临河汲 水。 ” 控远 门枕在河边 , 为什么 门外还 要再砌石 阶 , 才倪人 民临河饭 水∋ 正说明控 远门距 河边已 经远了。 ? 按 《宋 史 》十一 《任宗纪 》三 , 西夏这次进攻府谷在庆历元年 。 妙 按前引《 清一统志 》 , 说明代府谷县城是因旧址拓建的 。 这不是指南城说 的 , 南城 已达 到石崖 的边缘 。 如 果北宋时甫城还不到石崖 的边缘 , 那 次西Κ 的进攻, 城上守军就不能居高临下 , 矢 石交加 , 打 击由班 呻偷 袭的西Κ 军 了 。 函 《 吕氏春秋 · 有始览 》及 《水经 · 河水注 》。 逐Λ 关于壶 口和孟 门山所在地 , 以前 的地理书中大半得之传闻 , 不尽确实 。 其实当地地 形极为清晰 , 只 要亲临 其 地 , 就 可眯然 。 因此 , 前人有关这个问翅的记载就不再一一徽引 了。 的函 《 水经 · 河水 注 》。 公 《水 经 · 汾水注 》。 份 《 元和那县志 》六 《慈州 》。 勃 《 元和郡县志 》三 《丹州 》。 Δ > 洪道《元和娜县志映 》。这是由! 道元死的那一年 � 公元五二七年亦即北妞牵明帝牵昌三牟 %算起的。 四 嘴九年 ! 下文作一千五百年计 。 《 旧庸书 》四十八 《3 货志上 》。 陈护家《亩侧与里们 》� 刊一九六六年《 考古 》第一期 % 。 《 清一统志 》二四四《 同州府 》。 《 文选 》十 。 由这 年到斑在为一千四百必#。!&/ ? ? 《水经 � 河水性》 � 有的记或把 ‘黄巷 , 写作 “黄卷 ” , 这一 字之差 , 不仅奄不形 象 化 , 而且 也 � 无 Ι 义。 不粼临其地 , 是不容易想像到其阅的差异 的 。 9 《 旧庸书 》五 十七《 刘文 � 传 》。 ? 《班典 》一 七兰 《 州娜三 》。 9 《古今
本文档为【黄河在中游的下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300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28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