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解释 - 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

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解释 - 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解释 - 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 ??????? 3 2? BIBLID1012-8514(2003)32p.237-267 2003?12???237~267 2003.10.24???2003.11.6???? ?????? ?????????????? ???????Benjamin Elman???? ????????? ? ? ?∗ ? ? 艾爾曼(Benjamin Elman)教授的大作題目為《帝...

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解释 - 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
??????? 3 2? BIBLID1012-8514(2003)32p.237-267 2003?12???237~267 2003.10.24???2003.11.6???? ?????? ?????????????? ???????Benjamin Elman???? ????????? ? ? ?∗ ? ? 艾爾曼(Benjamin Elman)教授的大作題目為《帝制中國晚期的科舉 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這本書長達八百多頁,使用的材料十分廣,含括面也很周全,可以說是近 數十年來關於明清考試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一本十分重要的著作。 我這篇論文想就他的著作來討論研究中國考試制度的可能方向,並進 而探討考試制度如何影響了中國人的教育方法,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簡單地說,過去考試制度的研究重視的是它所能產生的社會流動這個 問題。一九七○年代以後,學者開始注意它如何影響了社會結構。學者們 ──主要是研究宋代科舉考試的學者──特別注意到家族的組成與考試的 關係。近十幾年來,學者又進而注意科舉如何影響學術的發展,以及八股 文如何左右士子的思考方式,是屬於思想史的問題。艾爾曼在這些方面都 有仔細的討論。他並交代諸如科舉對自然學問的影響,以及清代所謂漢學 興起與科舉考試的關係。 艾爾曼所探討的這些問題,當然以前也都有個別學者提出他們的看 法,甚至提出相同的意見。但是艾爾曼的研究使用了大量的史料,舉證翔 實,不只是泛泛地發表意見而已。我認為中國研究的未來一定要在這方面 下功夫,才能可靠而周密的證實我們平常思考的意見,提出令人信服的結 論。 ?????? ???? ?? ?? ??? ??? ∗ ?????????????????????????????? ? ? ? 238 ???? ?????????? ??????????????? ?????????? ????????? ??????????????????? ???? 一、引言 中國科舉考試的制度從隋朝開始實行了一千三百年,可以說是人類 社會裏頭一個十分重要而影響深遠的制度。它影響了中國人的教育理 想,政府人才的任用方法,社會結構的發展;也支配了中國的社會風尚, 甚至於文學的風格;至於它對中國學術的影響,那就更不在話下了。這 麼一個重要的制度,當然引起各種不同的解釋和評價。在這篇文章裏, 我想討論當代中外學者對它的研究和解釋,討論這些意見與傳統中國學 者看法的異同,以便讓讀者對於古代中國考試制度的意義有一個比較中 肯的了解,也好對中國傳統社會裏如何選賢舉能,有一個新的看法。我 將以艾爾曼教授的大著,《帝制中國晚期的科舉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1作為討論的起點。 中國科舉的根本意義一般認為是政府甄選官員。這個說法基本上是 正確的。但是由於科舉制度變成了中國官僚制度最重要的一環,而中國 官員的社會地位與俸祿又是那麼的高,於是他們的影響相對地也就十分 深遠。這麼一來,他們的生活風尚、學問和為人也就成為社會大眾學習 的對象,因此可以說中國人的理想隨時受到科舉制度的操縱和影響。 對於中國科舉的認識和詮釋,並進一步發展出一套應付它的辦法, 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889 pp. ?????????????? ???????Benjamin Elman????????????? 239 這在唐代已經可以看出端倪,但是真正對科舉形成一定的看法,提出正 反評價的,主要是在宋代。這是大家都熟知的事。例如朱熹,他便對科 舉所造成對道德修養的害處提出嚴厲的批判。事實上,在朱熹以前,從 范仲淹等人就已經提出這個問題。2換句話說,北宋和南宋初期,由於 科舉制度剛剛變成一個普遍而影響力逐漸擴大的制度,因此對於它的性 質和意義的討論特別多。 南宋以後,一般人大致接受了科舉制度的現實,認為它是一個不可 能改變的制度,因此批評它的本質的意見便逐漸地少了。大多數的人雖 然承續朱熹的看法,認為為科舉而讀書,違背了讀書的真正目的,但是, 科舉行之有年,也就不再有人嚴肅地對中國社會是否應該實行科舉提出 批判性的看法。 科舉的實行在中國影響面十分的廣,但是傳統學者大多集中於從道 德的層面來談這個問題。以《儒林外史》的批判來說,雖然吳敬梓對舉 子的行為描繪得夠尖酸苛刻了,但是他的基本精神是從行為的目的上面 來發揮的,注意的是社會上的道德標準,而不是做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中國的俗文學著作裏頭,記載與《儒林外史》相同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的,其數目 之多,不可勝數。對於這些故事,如果能系統地分析一下,或許我們也 可以看到一些風尚的改變,或至少看出為什麼一般人對科舉任官的態度 會與時推移,從而影響了政府行政政策的變化。學術的風尚其實跟科舉 也有密切的關係。宋代的歐陽修便曾經因為宣稱他要用古文取士,引起 了軒然大波。顯然宋代古文的興起和科舉是有相互推移的關係。 既然科舉對中國的文學影響如此,那麼它對中國科學知識的影響又 如何?這個問題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才開始有人注意。顯然的, 大家注意的是科舉如何摧殘中國人的科學思想。許多人籠統地指出八股 文殘害了中國人的邏輯思維和科學發展。這個說法過於籠統,實際上並 不是科學地分析。究竟科舉是如何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教育,而這個教育 又是如何支配了中國人對科技文明的態度,這些都是研究科舉應該注意 2 ?????????????????????????????????????? ???????1993?? ? ? ? 240 的課題。 以下我想就艾爾曼的書來討論前面所提出有關科舉研究的幾個面向。 二、艾爾曼大著的介紹 艾爾曼的書是談明清時代(帝制時代的晚期)文科考試的文化史, 出版於二○○○年。艾爾曼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他過去 的研究集中在清初的考證之學,出版了有《經學、政治與親屬關係:帝 制中國晚期的常州今文經學派儒家思想》(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90),《實事求是》(這是他自己的譯名。從字面上 翻譯應該是《從哲學到語言學:帝制中國晚期思想和社會的改變》,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84)兩本書。這兩本書都與清初考證學派有 關。他後來對教育史產生興趣,和Alexander Woodside合編了一本《帝 制中國晚期的教育與社會》(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的書,出版於一九九三年。3 《帝制中國晚期科舉文化史》建立在《帝制中國晚期的教育與社會》 的基礎上面。它一共分成十一章: 1. 重新思考帝制中國晚期文官考試制度的根源。 2. 明初的皇權、文化紛爭(政治)4和科舉。 3. 帝制晚期政府機構的改變和優秀分子的流動。 4. 試場和政府權力的有限性。 5. 經典知識和帝制晚期科舉的社會向度。 6. 情感的焦慮、榜上題名的夢和科舉生活。 7. 科舉考試的文化廣度和優秀分子的八股文。 3 ???????????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4 (1995, Honolulu), 93-99? 4 ???????????????????????????????????? ?????????????? ???????Benjamin Elman????????????? 241 8. 閱卷的標準、士人的解釋、和朝廷控制知識的有限性。 9. 科舉裡的自然學、歷史、和漢學。 10. 清朝早期(一八○○年以前)的科舉加速改造。 11. 合法性的取消和經典思想的消失:晚清科舉改造的困窘。 第一章講的是科舉制度的歷史背景,討論考試的內容與當時學術或文 風的關係。因此他談到古文之興起與考試的關係,5以及朱熹的學說如何 到明朝的科舉才變成了科舉考試的主要思想。換言之,作者認為雖然元 朝科舉以程朱思想為考試之根本,但它並沒有馬上使程朱正統支配了中 國的思潮。並討論宋元以降的華夷之別的觀念如何與正統思想結合在一 起,而影響了考試的題目。本章也談到了遼金元民族如何被視為?外人」, 而被認為與科舉考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6 第二章講的是明清政府如何設計考試制度,利用它來建構一個穩定 的政府和社會。作者特別強調程朱正統是在太祖時才開始真正成為考試 的中心,要到了成祖以後才正式成為統治的基本意識型態,為皇帝和地 方讀書人所共同宗仰。但太祖對考試制度並不放心,尤其是他對南方的 考生的出色表現十分忌刻,而且他對於一般的知識分子也有種種疑慮, 這些是他對《孟子》一書極為排斥的原因,也是後來科舉要分南北卷的 5 ????????????????????????? 18??????????? ???? 6 ???????????????????????? 1%????????????? ?????????????????? 15%?????? 657, Table 1.2????? ????????????????????????????????????? ????????????????????2?1988?????163~201????? ??????????????????????????????????? ? 315~319???????????????????????????????? ????????????????????????????????????? ????????????????????????????????????? ?????????????????????????????????????? ????????????????????????????????????? ?????????????????????????????????????? ? ? ? 242 基本原因。成祖以後,這個利用科舉制度來協調中央與地方的政治運 作,並通過教育(因受了科舉的影響)來達成專制政府的目標便完成了。 這一章也討論程朱思想如何在這期間由官方編修而成的、宣傳官方意識 形態的《四書五經大全》中反映出來。 第三章講的是關於明清考試的機構、考試何時舉行、其程序如何, 以及考試生員的數目及意義等。這章更進而強調考試機構對政府的重要 性,因為它是唯一創造官僚的機構。作者指出人口雖然逐漸增加,但是 考試出身的人(特指進士)卻大致上保持穩定,因此相對地官員日少, 競爭越來越厲害(作者說?市場效應?很激烈),而造就了舉人的重要 性。7本章並討論進士的社會地位,他用了?進士與翰林的俱樂部?這 樣的形容詞來描繪優秀分子所受的優遇和所享的顯赫聲勢,並引申雖然 有許多人(特別是像東林學者)對考試當官有激烈的批評,但是他們還 是通過這個途徑來產生影響。作者認為考試制度任用了一群受到優秀的 經典教育的學者,乃是一個傳統社會裏的很好的制度。 第四章討論考試制度的過程,特別是考場的建築特色、考試的情 景,以及作弊及其防範等情事。作者的討論似乎接受一般的看法:舞弊 的情形相當普遍。作者進一步認為政治的鬥爭其實也是透過科舉來進行 的:誰能控制科舉的結果,或盡量多讓他同黨的考生中舉,那麼誰在政 爭中就占優勢。東林黨人就是能把持翰林院,因此可以產生極大的力 量。8作者進一步指出:到了晚明,地方考試也常常發生抗議或爭議, 入清以後,政府因此有一連串的改革,而要到一八○○年以後,政府對 地方考試的注意力才鬆懈下來。當時生員數目已經飛漲,9積重難返, 7 ????????????????????????????????????? ????????????????????????????????????? ????????????????????????????????? ??1989??297~313? 8 ????????????????????????????????????? ????????????????????????????????????? ?????????????????? 9 ??????????????????????????? 237? ?????????????? ???????Benjamin Elman????????????? 243 政府只得繼續維持這個考試的機構(是謂權力的局限性),而任由它繼 續發展,無法管制。10 第五章討論經典和官話教育(包括文章寫作)的重要性,11這兩者 纔是中國社會裏頭優秀分子和一般人差別的根本標準。要考試成功,那 麼一個人便必須受這種教育。投資在教育上面,不只曠日廢時,而且需 用的物資和金錢都很大,因此一般人必須透過家族的力量,利用族學或 義學才能受有效的教育。12作者認為政府固然用盡各種辦法來避免地方 士紳控制或操縱考試的結果(尤其是在江浙地方),但不算成功。這章 中描述經典教育的內容,引用許多地方上實際找到的材料,不過結論和 我們一向所知道的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特別是程端禮所提倡的?讀書分 年日程?,13作者認為這個課程大致為明清所沿用,有相當的連續性。 10 ????????????????????????????????????? ?????????????????????????237~238? 11 ???????????????????????????267????????? ????????????????????????????????????? ????????????????????????????????????? ????????????????????????????????????? ????????????????????????????????????? ?????????????????????268??????????????? ????????????????????????????????????? ?????????????????????????????????????? 12 ???????????????????????????????????? ????????????????????????????????????? ???????????????????????????????????? ????????????????????????????????????? ????????????????????????????????????? ????????????????????????????? 13 ????????????????????????????????????? ?????????Neo-Confucianism????????????????????? ????????????????????????????????????? ??????371?????????????????????????????? ????????????????????????????????????? ? ? ? 244 最後作者特別強調說十九世紀以後(以及清初一段很短的時間)考試時 不太公正(或說公平),但我們不應該因此把考試制度批評得一無是處。 本章一如其他各章,使用了許多統計的材料,讓我們知道明清政府所用 的社會階級的分類法與現代的社會階級的看法不同,不應隨便沿用:例 如所謂的民戶,實際上包括了父祖及曾祖三代曾經有功名的人(如王守 仁即屬於民戶)。他也注意到了明代以軍戶背景而出身科舉的人很多 (頁254~255),14並統計了考生的籍貫、年齡等資料。這些數字都和 我們一向知道的很接近。 第六章專門描繪和分析由各種民間小說和傳聞裏頭看到的考生的 心理狀況。作者先談和科舉有關的民間宗教,包括對文昌君的信仰,以 及其他對考試結果有影響的,諸如對關帝和于謙的信仰作了交代。進而 敘述了一些民間有關考試的傳說,預言科舉結果的種種辦法(八字、占 星、推算等等),並及考場逸聞。接著,作者又大量引用了明代由顧廷 臣、顧祖訓以及其後的吳承恩等人相續編撰的《明狀元圖考》來討論狀 元以及一般考生的心態。最後,作者討論政府如何處理這一類的?迷 信?。當然,考生對這些信仰依賴過深,造成了身心的不平衡,這是可 以想像的事。作者利用短短的篇幅對中國的理性思想作一番初步的探 討。他所依賴的材料主要也是考試題目,認為明清考試當中可以看出政 府亦試圖通過考試的題目來推動反?迷信?的理性態度。15最後,作者 ????????????????????????????????????? ????????????????????????????????????? ????????????????????????????????????? ?????????????????????????????????????? ????????????????????????????????????? ????????????????????????????2003??????? ?????????? 14 ????????????????????????????????????? ?????? 15 ????????????????????????????????????? ?????pragmatic agnosticism?????351????????????????? ????????????????????????????????????? ?????????????? ???????Benjamin Elman????????????? 245 引用蒲松齡(《聊齋志異》)的許多記述來描繪試子的精神狀況,結論 說政府的努力畢竟是有限的,而這種對於命運猜測和曖昧的心態到了太 平天國以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第七章討論八股文的起源、內容、寫作方式,認為八股制藝的起源 不能只說是王安石的?經義式?,而是整個中國文章寫作的自然發展, 乃以明初成化年間的王鏊在科考當中所寫的文章為奠下基礎的真正開 端,以後又因為王鏊多次當考官,提倡八股文,因此它就變成了考試所 流行的文體。16作者進一步肯定八股文在思維訓練上的積極效用,認為 二十世紀人對八股文的批評是不合理的。接下去作者討論時文的流行情 形,指出它與八股文有密切關係。作者並進一步認為出版事業的發達, 造成了一種所謂的?寫作?的大眾(相對於讀者的大眾)。由於範文有 市場(考試的需要所促成),因此許多文人便大量出版各種八股文範。 本章最後討論科舉如何影響了四書的解說史。作者結論說科場的題目風 尚顯然影響了文化的發展。但是在廣大的?寫作?大眾,人們還是可以 看見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聽到不同的聲音。 第八章強調科舉乃是由政府來支配做學問的方法,歷五百年而沒有 本質上的改變。首先討論閱卷的過程和評分的辦法。17當然,不管八股 文字的規定多麼嚴格,評分永遠不可能完全公平,於是便產生了政府不 ??????????????????????? 16 ????????1474?????????1477???????????????? ??????????????????????????????????1487?? ????????????????????????????????????? ?????????????????????????????????????? ????????????????????????????????????? ????????????????????????????????????? ????????????????????????????????? 17 ????????????????????????????????????? ????????????????????????????????????? ????????????????????????????????????? ????????????????????????????????????? ??????425~426????????????????????????? ? ? ? 246 能控制思想,無法完全讓士子遵照朱子和道學的標準來讀書的現象 (頁428)。18作者接著舉了一些例子,19來說明考場之外如何會有不同 的意見,與官定的意識形態相違,而結論說政府要求的一統思想經常遇 到挑戰。接下去,作者又根據歷朝的策題來討論評分的標準,並進而討 論出的題目是否有規律。他認為明清的策題通常只是對經籍或古史做文 章,而不真正觸及當代的政策問題,事實上也是測驗考生作文的能力,20只 是後來有了改變。至於策題的風尚與考據學的關係,作者認為科舉制度促 成了考據學在西元一五○○年左右形成了一門學問(頁457)。21 第九章談到了我們所說的科學或格致之學、歷史學與漢學以及科舉 的關係。作者認為明代以降,從考生所作的策文可以看出越來越注意應 18 ????????????????????????????????????? ????????????????????????????????? 19 ??????????????????????????????????? ??430~434????????????????????434~442???????? ???????????????????????????????? 20 ??????17?????????????????????????????? ????????????????????????????????????? ????????????????????????????????????? ???????????????????????????????450????? ?????????????? 21 ????????????????????????????????????? ????????????????????????????????????? ????????????????????????????????????? ????????????????????????????????????? ????????????????????????????????????? ????????????????????????????????????? ????????????????????????????????????? ????????????????????????????????????? ????????????????????????????????????? ?????????????458??????????????????????? ??? ?????????????? ???????Benjamin Elman????????????? 247 該言而有據,22對道學家的治學方法產生挑戰。23作者進而認為明代對 自然學的研究相當積極,24但是到了清朝卻停滯不前。清朝的考生開始 往所謂?史學?集中,修讀《春秋》的人大量增加。但是即使史學方面 的題目增加,它們還是遠遠不如策問修身和道德的問題多。接下去作者 基本上是利用考試題目的趨勢來反映清代學術史的發展:作者認為考證 學的發展是一個思想上的重要轉折。到了清代中晚期,25地方考試題目 已經大量地出屬於漢學和史學(考證學)的題目了。總之,科舉的內容 22 ????careful textual scrutiny and precise scholarship?????????????? ????????????????????????????????????? ?????????? 23 ????????????????????????????????????? ???????????????????????????????????464?? ????????????????????????????????????? ????????????????????????????????????? ??????????? 24 ????????????????????????????????????? ????????????????????????????????????? ????????????????????????????????????? ????????????????????????????????????? ????????????????????????????????????? ????????????????????????????????????? ?????????????????????????????????????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a History (Leiden: Brill, 2000), 523-525????????????? ????????????????????????????????????? ??1955??4??238~281?????????????????????????? ???????????????????????????????????? ????????????????????????????????????? ????????????????????????????????????? ????????????????????????????????????? ???????????????481????????????????????? ????? 25 ????????????????????521? ? ? ? 248 不能不跟著這種思想上的轉折也跟著改變。 第十章討論的是清初(乾隆時期)對科舉和課程的修訂。首先指出 恩科的大量增加(特別是乾隆在位期間,一共有了七次的恩科)。接著 討論清初(1645~1750)26如何繼續使用明朝的考試課程,但當中不管 是在政府裏頭或科場之外都有許多改革的建議,而到了乾隆二十一年 (1756)遂有比較大規模的改變。這個改變自然反映了當時漢宋之爭, 也表現出當時很多人不滿八股制藝過分強調文字。但是乾隆卻又把詩 (五言詩)恢復作為考試的題目(後來也考律詩)。艾爾曼認為詩律嚴 格,正好讓考官多了一個評分的標準。到了乾隆晚期,漢學已經奠定其 地位,甚至於音韻學也變成了考試經常出的題目。最後,專經的規定也 廢去,考生必須兼習五經。不過作者指出四書仍然比五經重要。這一連 串的更革之後,清朝政府大致上便不再對科舉作出重大的更張。27 第十一章討論道光以後科舉的發展。顯然的,道光、同治期間,雖 然仍有批評科舉要求改進的聲音,但制度已經定型,很難再有更動。接 著,作者討論太平天國的考試制度。28然後便是清末一連串的改革意見 了。科舉最後於西元一九○五年廢止。在這裡,作者交代了許多關於科 舉廢止以後應如何選拔人材的種種爭議,也討論了所謂?國學?或?中 學?(中學為體的?中學?)的意見和爭論。29最後,作者用了八頁的 26 ?????????????????????????????????????? ????????????????????????????????????? ????????????????????????????????????? ????????????????????????????????????? ?????????????????????????????????????? ????????????????????????21???????????? 27 ????????????????????????????????????? ?569? 28 ????????????????????????????????????? ???1990???????????????????????????????? ?? 29 ????????????????????????????????????? ????????????????????????????????????? ?????????????? ???????Benjamin Elman????????????? 249 篇幅來作總結,而以魯迅的孔乙己故事來結束他的評價:作者差不多是 對孔乙己有著一種哀傷的憐惜,而不像魯迅是拿他來作為批判的對象。 三、社會流動與圈子內人才的輪轉 對中國的科舉研究近數十年來當然是以它是否促成了充分的社會 流動為重心。關於這段研究史,首開風氣者當然是何炳棣教授。按照何 氏的說法,明初的科舉還可以算是體現了促進社會流動的理想。但是清 朝以後,這個理想便越來越難以維持,特別是因為買官位的現象很猖 獗,所以破壞了理想。何炳棣的書出版已經四十年,但是談論中國科舉 制度的人總不免還是要提到它。30何炳棣的書出版之後,批評他的人集 中於兩點:第一,考試制度即使可以讓很多的所謂?貧寒?士子進入官 僚階層,它畢竟只影響了一小群的人,不能說中國社會是一個有高度流 動性的開放社會。其次是何氏沿用傳統中國的定義,即男系父祖及曾祖 三代若無人當官,那麼這個人便應該算是貧寒或平民出身。許多美國學 者認為這個把母系的親屬排除在外的計算方法太過狹隘,事實上,中國 人的宗族包括的人數遠比父祖及曾祖三代及其直系親屬為多,因此一個 人即使前三代都無人當官,這個人卻仍然可能是從有錢或有權的家族 (所謂望族或豪族)出身。提出這個看法的人可以遠溯英國的崔維澤 (Denis Twitchett)。31他在一九六五年首先提出這個看法,顯然是要跟 何炳棣唱反調。他這種想法後來繼續膨脹,引起許多人對中國的家族組 織感到興趣,並開始用家族或親屬組織來取代過去大家所習慣的?家 庭?。中國歷史的基本單位於是便成了?家族?而不再是?家庭?。但 是中國的?家族?究竟是什麼,這個卻引起了爭議。這裡不能詳細討論 ???????????????????????????? 30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31 ?A Critique of Some Recent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Economic History,? Transa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 Vol. X (1965), 28-41. ? ? ? 250 這個問題,應該指出的是,對中國宋元以後家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江 南和廣東福建地區(還有研究臺灣的,拿臺灣來代表中國實在太不合 理),這些地方的宗族組織十分發達,而且一般設有共同的祖產。然而, 這樣的組織在中國北方便不是那麼發達。32同樣是家族,但是中國南方 的組成方式和北方卻相當不同。西方學者用lineage這個字來稱呼中國的 ?家族?或?宗族?,但想到的主要是南方定居於一個地方而有共同的 祖產,有族譜可以證明親屬關係(廣義,而非只包括傳統的大宗;一般 也包括小宗,一併計算在內)的這些人。這樣的家族人數可以很多。33 如果以?宗族?作為測量一個人的社會背景(出身)尺度,許多考 試及格的人可能便不是平民或貧寒出身了。後來有許多人甚至把考生母 親那一方面的親屬關係也一併算進去。這麼一來,那麼又有更多的人不 再能算是平民出身了。這個學術趨勢發展到了最高峰的時候,便有人說 北宋前半段的整個官僚層是由少於七十(?)個家族所壟斷。34而哥倫比 亞大學的Robert Hymes更把朋友關係都算進去,宣稱中國社會裏科舉考 生的社會流動等於零。35 我個人認為這些發展是有點不幸,因為走得太極端了。這麼一來, 有的歷史家便會引申說宋代或整個中國社會裏,真正影響社會地位和報 酬的是家族組織,而不是科舉出身。事實上,Hymes便幾乎是這麼講的。 我個人認為畢竟還是考試出身纔是保障一個人自己或者家族社會地位 32 Myron Cohen ???????????????????????????????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North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75 (1990, Mi.: Ann Arbor), 509-534? 33 ??????????????John Fei & Ts’ui-jung Liu,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Chinese Family Clans?, Journal of Interndisciplinary History, 12.3 (1982, Cambridge), 375-408. 34 Robert Hartwell,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 (1982), 365-442??????????????? ?????????????????????????????????19??1989? ????191~207??????????????????????????? 35 Robert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9-48, ????46? ??? ?????????????? ???????Benjamin Elman????????????? 251 的最可靠途徑。我也因此認為賈志揚(John W. Chaffee)對宋代的科舉制 度研究的結論最為中肯。我把他的說法引述如下:36 ????????????????????????????? ????????????????????????????? ?????????????????? 以上簡單的討論讓我們看出在西方的學界,到了八○年代末期,可 以說學者一般都認為科舉考試並沒有創造什麼社會流動。其原因主要是 因為中國社會在因應科舉制度的興起之後,創造了家族的組織,這種組 織有效地把社會流動限在有錢有勢的家族裏頭。因此真正控制中國社會 的是一些地方上的大家族,它們扼殺了真正的社會流動,37但可以引申 說社會也依靠這種結構來保持穩定。 我想宗/家族組織當然發揮了重要的功能,也幫助許多人因此得以 讀書,參與考試而當官。但是家族也必須依靠科舉的成功來維持它長期 的支配力量。換句話說,家族的興起,變成中國社會(尤其是在科舉表 現特別優秀的江南地區)的一個支柱或單位,主要也是與考試息息相關。 我認為艾爾曼這本書對這個題目有一些重要而富創意的看法。顯然 的,如果我們接受考試制度並不能促成社會真正的流動,接受這麼一個 說法,即一般人要上升,如果不是出身於望族,那麼他的機會便相當的 小或等於零。那麼,我們不免要問,這樣的科舉制度有什麼用!從政府 甄材的觀點看來,促成社會流動自然不是政府關心所在。但是如艾爾曼 所說,明清政府都很關切,並且不希望中舉的士人集中在某些地區(特 別是江南)。換句話說,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它必然要關心到社會資源 或獎賞分配的公平原則。那麼,明清政府在這一點上面成功了嗎?顯然 並沒有。如果如此,那麼艾爾曼如何可以說中國的考試制度是一套優秀 的制度呢?尤有進者,如果家族的組織纔是決定社會資源分配的基本力 36 John W. Chaffee, The Thorny Gate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1995?, 279? 37 ????????????????????????????????????? ???????????????????????? ? ? ? 252 量,那麼研究考試制度就太無趣了。 艾爾曼對上面考試制度的設計是否完善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似乎 自我矛盾的答案:一方面,他說考試制度是一個好的政治和社會制度, 但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科舉並不能促成社會的開放和流動,甚至在政 府干預的情形下也不能達到目的的說法。當然,這兩者並不真正、更非 完全矛盾,不過我認為應該有所解釋。顯然的,中國社會的穩定是依靠 社會的階層性的控制,透過政府對社會資源的統一管制和合理分配來達 成。因此,這個社會並不以開放和系統的流動,以及在法律之下透過競 爭來分配社會資源,以維持社會公義和穩定。從考試制度的設計來看, 中國的科舉一方面是要甄選最好的人才進入管理統治階層,另一方面也 要用入仕當官來獎賞表現出色的考生。從前者來說,那當然實現了儒家 所標榜的尚賢政治的理想。從後者來說,在社會資源上面,它也相當程 度地顧及了分配的公平。只是就個人與家族之間的關係來說,那麼中國 政府確實未能成功地打破地方家族的勢力和運作。現在要問的是:既然 官僚階層的組成明明不是以身分和出生做為入仕的標準,那麼它難道內 部沒有流動? 這就是艾爾曼提出所謂優秀分子的輪轉(circulation of elitics[!]) 的原因。38顯然的,政府的關心主要是:這一群受過教育而有能力參與 統治的人應該如何享受合理的資源和報酬。至於一般的平民則由這群政 治優秀分子來幫忙管理、控制,或甚至於用更激烈的說法,那便是壓迫、 剝削,39它們在這個結構裏頭並不成為政府的關心或課題。所謂的社會 38 ?xxxii????elitics ??elite????????????????????????? ?????????????????literati culture??????????????? ???????????????????????????? 39 ?????????????????????????????????????? ????????????????????equity/equality??????????? ????????????????????????????????????? ????????????????????????????????????? ?????? ?????????????? ???????Benjamin Elman????????????? 253 流動,基本上是發生在統治階層裏頭,與社會整體沒有關係。40 在開始談下一節之前,我覺得必須在這裡順便交代一下有關買官的 問題,因為它和考試制度是否公正有密切的關係。沒有一個社會可以建 築在一個不算公正的制度上面,尤其如果這個制度維繫了一千三百年之 久。 如所周知,乾隆期間,恩科增加的很多,這就表現了非常途徑已經 開始摧毀科舉的基本精神。而更重要的發展就是由恩貢、優貢、附貢以 及增監、附監等辦法而取得生員地位的,數目增加非常迅速。換言之, 經過非常途徑而取得功名的人,增加的很多,與科舉公平的精神相違。 這是何炳棣很早便指出的一個重要現象。但是從艾爾曼的立場言之,這 個現象不僅並不奇怪,事實上正好印證了他所說的?圈子內優秀分子的 輪轉?。但是從非常途徑入官的人數從宋代以來便已經很多,雖然明代 廢掉了蔭的辦法,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出身,不能只靠父親的官位,但 是,明代許多士子仍然可以通過所謂的學校試出仕。41這是一個不可忽 略的事實。一般學者大多注意到除了科舉出身的人是社會上的領袖之 外,還包括許多受過教育但沒有任官的人,兩者合稱為士紳階層。家族 之所以能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就是因為除了有官職的人之外,許多屬 於士紳階層的人也能參與地方事務。可見受過教育,能左右地方事務, 以及能塑造文風、思潮的人並不限於當官的人,而當官的人又不限於科 舉出身的人。所以若只研究這群屬於士紳階層當中其實算是少數的一群 人,我想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談中國的學術史,那麼,考試的內容當 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是我下一節要講的。艾爾曼說,科考的內容是 40 ???????????????????????????????? ?xxii, 247-248?? 41 ???????????1368-1398???????????2?1979??????? ????????????????????????????????????? ???????????????????????????568????????? ???????21.83%??????????37.15%???????????19.54%? ?????????????????????????????????????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161? ? ? ? 254 由皇帝個人的關心和考官的學術興趣所決定(頁485),這就不能不讓 人覺得中國學術竟是由這麼一小群的人在考試制度上面來決定其風 尚、途徑和盛衰了。這個說法恐怕令人難以接受吧? 艾爾曼屢次提出有關皇權與士人或士紳之間的緊張關係。這個是科 舉設計的中心議題。現在就這個問題談科舉與學術發展的關係。 四、對學術發展的影響 艾爾曼在?序?文便提到了考場乃是一個各種思潮、學派的爭論和 平衡的場所。顯然的,與皇權相互為用的?紳權?本身並不就是一個一 成不變、內外如一、意見一致的組合。這個士紳團體當然本身也不斷地 在重新組合,受個人對學術的看法和地方利益的影響,而不斷地改變它 自己。也因此,統治的皇帝必須對這個士紳團體作出不斷的調整。這是 ?優秀分子的輪轉?的根本原因。所有的文明或社會都有相同的現象。 艾爾曼這本書最大的特點便是在提出考試的實踐如何與學術風尚及思 潮產生了相互為用的現象。 過去中國的學者確實比較少就考試的題目和答案作系統地分析。就 這一點言之,艾爾曼的貢獻可以說是以前所沒有的。他花了很多時間研 究試卷,閱讀它們,加以分類和統計,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欽佩。 他的重要論點是科舉考試幾乎決定了中國社會的學術動向和思想 的發展潮流。很籠統地說,這個說法當然沒有大錯,但是如果依照考生 的答案和考題本身來談這個問題,我想這是很有問題的。例如程朱正統 的思想,雖然我們都知道它一定和科舉用它作為答案的標準有關,如果 我們在一本研究科舉的書裏頭來對程朱思想的興起求索其答案,那麼一 定不能得到滿意的解決。不幸艾爾曼的做法就是如此。例如他主張在明 初,由太祖乃至於成祖的倡導,重新確定其作為考試的標準以後,才真 正奠定程朱正統思想成為中國統治思想的主流(參考前文,及該書第二 章)。若只限於說程朱思想從此成為考試的標準這沒問題,但是若說它 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治術和思想或意識形態的主流,是由於太祖和成祖下 ?????????????? ???????Benjamin Elman????????????? 255 令採用它們做考試的標準;那麼,我想大部分的學者都不會同意。關於 所謂宋明理學(道學)或者程朱思想之所以能興起,並且成為明清思想 的主流,使得它支配的範圍不只限於政治,而廣及於民間倫理與宗教信 仰,這個原因便非常複雜,用考試題目和答案來探討這個問題,未
本文档为【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解释 - 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029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2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1-05-23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