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孟子“以意逆志”与经典阐释

孟子“以意逆志”与经典阐释

举报
开通vip

孟子“以意逆志”与经典阐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8卷 第4期 2008年8月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Soc.Sci.Edit.)Vo1.28 No.4 Aug.2008 · 中国文学研究 · 孟子“以意 逆 志”与经典阐 , —-J红 l旱J 释 韩 国 良 (1.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2.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南阳473061) 摘 要: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中国阐释学的开山纲领,前人所以对它产...

孟子“以意逆志”与经典阐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8卷 第4期 2008年8月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Soc.Sci.Edit.)Vo1.28 No.4 Aug.2008 · 中国文学研究 · 孟子“以意 逆 志”与经典阐 , —-J红 l旱J 释 韩 国 良 (1.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2.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南阳473061) 摘 要: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中国阐释学的开山纲领,前人所以对它产生误读,最根本的原 因就在没有认识到“辞”在上古乃指一种假托曲饰、言近 旨远的特殊语体。从理论上看,“以意逆 志”主要是说文本阐释应当做到“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要善于为修辞性的话语遮蔽进行解 蔽,而在实际应用中它却常常被借用来通过修辞性话语的自由指认,为古代经典的创新阐释提供合 法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孟子;以意逆志;修辞;经典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8)04-0118-05 人类的诠释活动何时而起不得而知,但是说到 阐释理论,则正像有的学者所说,在中国就现有的文 献材料看,孟子实为第一人。他提出的“知人论 世”、“养气知言”、“以意逆志”等阐释原则,涉及作 者、读者、文本三大领域,三足鼎立,互为补充,共同 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阐释体系。不仅在中国,即使在 世界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一枝独秀的。特 别是他的“以意逆志”理论,虽然表面看来主要是在 探讨如何为修辞性的话语遮蔽进行解蔽,但在实际 应用中它却常常被借用来通过修辞性话语的自由指 认,为中国古代经典的创新阐释提供合法的理论支 持。在经典权威高于一切的话语背景下,这对我国 的学术创新显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 、前人对“以意逆志”的种种误解 “以意逆志”语见《孟子 ·万章上》,遗憾的是直 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完全弄懂它的含义。首先来 看它的原文: 成丘蒙日:“⋯⋯《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 问 瞽瞍之非臣如何?”日:“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 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日: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 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 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日:‘周 余 黎 民,靡 有 孑遗。’信 斯 言 也,是 周 无 遗 民 也 。’’⋯” “《云汉》之诗”见于《诗经 ·大雅》,“普天”云 云见于《小雅 ·北山》:“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 靡盛,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配对于孟子 的这段文字前人给出了种种解释,除了对“志”的含 义没有异议外,对“文”、“辞”、“意”的理解都很不 统一。 首先来看他们对“文”、“辞”的解释: (1)以“字”释“文”,以“句”释“辞”。如南宋姚 勉云:“文之为言,字也;辞之为言,句也。”[2 朱熹 云:“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 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311 (2)以“词”释“文”,以“篇章”释“辞”。如《说 文 ·言部》“词,意内言外也”,段玉裁注:“辞谓篇章 也。词者⋯⋯谓摹绘物状及发声助语之文字也。积 文字而为篇章,积词而为辞。孟子 日:‘不以文害 辞’,不以词害辞也。”[41430 (3)以“文采”释“文”,以“歌咏之辞”释“辞”。 如后汉赵岐云:“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 诗人所歌咏之辞。⋯⋯孟子言说诗者当本之志,不 可以文害其辞,文不显乃反显也。”L5 清焦循正义: “文字于说诗非所取,故解为诗之文章。诗之文章 H口辞之文采也。”“如‘我独贤劳’,辞之志也。‘莫非 王臣’,则辞之文也。说诗当以辞之志为本而显之, 收稿日期:2008-04-20 作者简介:韩国良(1964一),男,河南新野人,华中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南阳师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 文学与佛道文化研究。 · 1 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韩国良:孟子“以意逆志”与经典阐释 若不以意逆志,则志宜显而反不显,文不显而反显 矣。” 枷 (4)以“篇章”释“辞”,以“整篇‘辞’中的一部 分”释“文”。如周裕锴说:“这里的‘文’不必仅限 于个别的字眼,而应该理解为整篇 ‘辞 ’中的一部 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甚至句子⋯⋯相对于全 诗的‘辞 ’来说,‘普 (溥)天之下’四句可以称作 ‘文’。⋯⋯‘不以文害辞’的意思就是不要拘泥于 文字片段的意义来理解篇章整体的意义。”[6 。 (5)“文”、“辞”不分,均释为诗人志意“显于外 者”。如清吴淇云:“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日文日 辞,蕴于内者日志日意。⋯⋯即以此诗论之:不得养 父母,其志也;普天云云,文辞也。” 其所释种类之繁复,实是作者意想不到的。 再看“意”字的解释: (1)学《诗》者之心意。如后汉赵岐云:“志,诗 人志之所欲之事。意,学诗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 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_5 弼朱熹 《四书集注》云:“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 之 。’’[3]1砑 那么,“志”属古人,而“以意逆志”的却是学 《诗》者,二者古今悬隔,其沟通的可能性何在呢? 对此,前人又有两解: 其一,上文赵岐已言之:“人情不远,以己之意, 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又,南宋姚勉:“古今 人殊,而人之所以为心则同也。心同,志斯同矣。是 故以学《诗》者今 日之意,逆作诗者昔 日之志,吾意 如此,则诗之志必如此矣。”[2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不难看出赵、姚二人所以做这样的解释,盖正是以孟 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基础的。 其二,王国维云:“意逆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 而能使我之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此其术孟子亦言 之,【=j:‘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 其世也。’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 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8]1141“知人论1 ”也是 孟子的重要阐释理论之一,王国维引此以为“以意 逆志”之助,显然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又为“以己 之意,逆诗人之志”的说法提供了新的论证。 (2)古人之意。如清吴淇云:“志古人之志,而 意古人之意”,“此意字与‘思无邪’思字皆出于志。 然有辨:思就其惨淡经营言之,意就其淋漓尽兴言 之”。“汉宋诸儒以一 ‘志’字属古人 ,而‘意 ’为 自 己之意,夫我非古人 ,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指 咸丘蒙)之见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 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 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 ’。也就是 说在吴淇看来诗歌虽为言志之作,但仅有此“志”是 不够的。它必得接受外物的刺激,化为感触,转为 “意兴”,然后才会有创作的冲动。而所谓“文辞”不 过是这一冲动的外在表现罢了。“志”是唯一的、恒 定的,而“意”以及与“意”相应的诗则是多样的、变 化的。有不同的场景就有不同的“意”,有不同的 “意”就有不同的诗。而不论这些诗多么不同,它们 也仍是以同一“心志”为基础的。那么我们究竟应 该怎样看待前人的这些认识呢?实事求是地讲,应 该说与孟子的本意都是不相合的。古人解经最为重 视的乃是所做阐释的合法性,孟子于此也不例外。 而以上诸说在这方面都是很不周延的。 首先,“人情不远”虽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依 据,但孟子的“性善”乃指人的禀赋而言,而在实际 生活中孟子则认为:由于很多人都失掉了本心,所以 人与人的道德境界是并不相同的。《诗经》早在孔 子时就已被奉为“思无邪”的经典,如果以“人情不 远”为据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人人都可以我之意明古人之志,这就 意味着人们的道德境界并无差别,并均已达到经典 的水准。这与孟子对圣人和经典的尊崇显然是很不 一 致的。 其次,“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乃是两种不同 的解诗思路,孟子这里并没有将它们混为一谈。也 就是说孟子此处谈的只是“以意逆志”,他并未说明 要以“知人论世”来辅助。引入“知人论世”来证明 “以意逆志”的可能性,这不仅不符合孟子的原意, 而且也恰恰反过来说明这种方法不可行。因为在很 多时候我们对作者的背景是无法弄清的。 再次,“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虽然较“以己 之意逆古人之志”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二者则并无什么不同。正如周裕锴先生所 说:“‘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的方法看似客观,但 这所谓的‘古人之意’,仍然只有通过说诗者的主观 臆测才能获得,或者说这‘古人之意’不过是说诗者 的主观预设,仍然摆脱不了他 自己批评的‘以己意 说之’的陷阱。”_6』4 可见吴淇之说也同样不能保证 文本阐释的合法性。 二、辞在上古假托曲饰的语体特征 前人之所以对孟子的“以意逆志”不能做出正 确解释,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他们没有认识到“辞”在 上古的特殊含义。“辞”在上古除了“言辞”的意义 外,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用法,那就是它常常用以指 一 种曲托假借、言近旨远的文饰语体。对这一点由 · 】1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 第4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8月 《周易 ·系辞传》所给的信息我们不难得知。 《周易 ·系辞上》:“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在这段话里, “象”指卦象、“意”指圣人对道的感悟、“书”指书面 文字、“言”指现实生活中人们当下所使用的活的言 语,前贤并无异议。但对“辞”在这里究竟取何意, 历来的研究者却皆无提及。尽管如此,由“书不尽 言”、“(圣人)系辞焉以尽其言”的论述我们仍不难 获悉,“辞”必是一种既不同于“书”也不同于“言” 的特殊语体。 许慎《说文解字序》:“书,如也。”c917加可见在古 人眼里,“书”实乃“言”的秉笔直录。正因为是直 录,所以才常常会在“言”的面前表现得力不从心。 《庄子 ·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 语。”¨o_m说的也同是这个意思。众所周知,人们在 现实生活中当下所使用的活的言语,虽然缺乏书面 语的规范性,但是由于它与现实语境的密切联系,以 及它在被运用时所使用的灵活 自如的表达方式,譬 如运用不同的语调、重音、助音、停顿、表情、体态、动 作予以辅助等,其交际功能还是很强的。可是一旦 变成抽象的书面语,离开了上述媒介的辅助,其表现 力自会大大受限制。“辞”既不同于“书”也不同于 “言”,却又能将“言”的寓意充分加以展现,那么它 的语义究竟何在呢?其实对这一点《周易 ·系辞 传》也同样有暗示。《易传 ·系辞下》: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 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一J、,其取类也大,其 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 民行 ,以明失得之报。¨ 由此看来 ,“辞”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就是曲 托假借、精于修饰,实乃一种经过制作者精心结撰的 言曲旨远的特殊语体。由于它已接受制作者的精心 加工,获得了“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 辞文,其言曲”的传输功能,并不像一般的书面语那 样只是对“言”做客观的再现,所以才会拥有如此巨 大的传输效力,能够充分展现现实生活中那种活的 言语所要表达的丰富含义。 即以乾卦为例,它的卦象是由六个阳爻“一”重 叠组成的,对于这一卦象的含义 ,《系辞》作者自下 而上用了“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 日乾乾”、 “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和“亢龙有悔”六句爻辞 做了阐发。在这六句爻辞中尽管有四句都用到了 “龙”字,但是毫无疑问“乾卦”所论绝非龙的问题。 所论非龙,却假龙而议,所以如此,这当正是由“辞” . 120 . 的假托曲饰的语体特征决定的。这种语体上的假托 曲饰,不仅一方面增强了《周易》言语的包容性,另 一 方面也使它的表达显得更深微、更含蓄。这一点 通过《易传 ·象传》的揭示可以看得十分清晰:“潜 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 田,德普施也。终 日乾 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 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I】J】 不难看出,其 所系之“辞”之含蓄确是毋庸置疑的。正因如此,所 以《周易 ·文言传》才将《易经》“卦爻辞”以“文言” (也即文饰之言)称之。目前学术界普遍将“文言” 归结为《文言传》中那些诠释性的文字,这显然是很 值得商榷的。 又,先秦时期除了《周易》“卦爻辞”外,以“辞” 为称的还有“楚辞”与“行人辞令”。无一例外 ,它们 也都是以假托曲饰、言近旨远著称的。所以《说文 · 司部》云:“词,意内而言外也。”Hi42 对这一界说 有不少学者都感到困惑。其实“词”即“辞”,它和 “辞”乃是古今字。《说文 ·辛部》:籀文“辞”,右符 (即“辛”)作“司”c4 m,更足以说明二者的联系。 “辞”的特征是“言曲旨远”,“词”的语义是“意内言 外”,许慎的界说显然是有根据的。又,“辞”在汉语 中还有“借口”、“借辞”的意思。《论语 ·季氏》云: “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对这个“辞”,孔安国解为“更作他辞”⋯ 加,杨伯峻 解为“藉 口”[11]" ,等等,应该说都是可行的。“借 口”、“借辞”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假托曲饰,这也同样 可以帮助说明“辞”在上古的特殊含义。大概正是 基于“辞”的这种曲托假借的文饰特征,因此上古学 者才对它的制作提出了明确规范。如《周易 ·文言 传》云:“修辞立其诚。”⋯ 《论语 ·卫灵公》:“辞, 达而已也。”[1 32s19“辞”的文饰其目的原在更好地表 达人的情意,如果因文饰过度而影响了真情实意的 表达,这显然就不是制作者的初衷了。《周易》所以 提出“立诚”,《论语》所以强调“辞达”,应该说均是 由此着眼的。 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不例外, 所不同者只在它所涉及的不是“辞”的创制,而是 “辞”的鉴赏、阐释罢了。“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显而易见依孟子的观点, 人们在对诗歌进行鉴赏、阐释时,既不能囿于文饰而 影响对“辞”的理解,也不能拘于“辞”的表面意义而 忽视它的文饰特征。只有善于把握“辞”的弦外之 音,言外之意,才有可能真正探知作者之志。很明 显,如果我们了解了“辞”的文饰特征,明白了“辞”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体所具有的假托性质,那对孟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韩国良:孟子“以意逆志”与经典阐释 的“以意逆志”就不难做出正确的解释。 仍以《北山》为例,若仅就字面看“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四句,它所讲的显然 乃是天子对土地和臣民的绝对占有,但是如果认识 到它乃是一种假托修辞,就不难彻悟它的弦外之意: 天下乃大家之天下,君王乃天下之共主,可是为什么 独让我为它辛劳呢?难道只有我才适合干这样的差 事吗?显而易见,读者只要把握了诗句的言外之意, 那对作者忧念父母的心志就不难推求了。《孟子 · 尽心下》云:“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碍足见对 因巧妙运用语言而造成的含蓄之美,孟子是多么欣 赏的。实事求是地讲,赵岐、焦循将 “文”释为“文 采”并没有错,可惜他们并未照此思路进行下去。 正是由于对“辞”的修辞性特征认识不足,所以才使 前人对“以意逆志”的理解产生了诸多偏颇。 三、“以意逆志”与经典阐释 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即“以意 逆志”理论,在中国文本阐释史上的影响不容置疑。 孟子以后有许多学者对经典的解释,都很重视探求 “文辞”的弦外之旨。 仍以《诗经》为例。如苏轼云:“夫《诗》者,不可 以言语求而得 ,必将深观其意焉。故其讥刺是人也, 不言其所为之恶,而言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 疾之,以见其不堪也。‘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赫 赫师尹,民具尔瞻’是也。其颂美是人也,不言其所 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 ,容貌之盛,而民安之 ,以见 其无愧也。‘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服其 命服,朱芾斯皇’是也。”ll 』5’不难看出,有了孟子的 这一文本解读理论,确实给文本阐释带来了极大便 利。它启示阐释者不要为文本的字面意义所蒙蔽, 要善于觉识文本的修辞技巧,自觉地为修辞性话语 进行解蔽。 不过从中国学术发展的实际看,孟子的“以意 逆志”理论其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这里,而是表现 在如何为学术创新的合法性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我们知道,“述而不作”乃中国学人历代沿传的圣 训,学术上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是在尊经的名义下, 通过经典的重新阐释完成的。孟子的“以意逆志” 理论,固然可以引导阐释者遵循“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的原则,对文本中的修辞遮蔽进行解蔽,但 另一方面人们也同样可以依这一理论,在文本的思 想意义不符合 自己的需要时,对它进行合法的改造, 以顺利实现学术创新。在《孟子》中就有很多这样 的例子,如《魏风 ·伐檀》日:“不狩不猎,胡瞻尔庭 有县貊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明明是在讽刺统 治者的不劳而获,可是《孟子 ·尽心上》却给出了这 样的诠解 : 公孙丑日:“《诗》日:‘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 而食,何也?”孟子日:“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 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 孰 大于是 !”⋯ 如此,借助“不以文害辞,不 以辞害志”,也即 “以意逆志”的理论,轻而易举就将一首诗歌的本意 做了篡改。虽然一首诗歌是否用了修辞在文本中是 客观存在的,但承认不承认用了修辞,判断何处用了 修辞却是由阐释者 自己决定的。因此,如果阐释者 有意进行曲解,以“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为内 容的“以意逆志”理论 ,不仅不能对此加以制约,相 反还会为他这种做法提供一件合法的外衣。正基于 此,所以我们认为作为中国古代阐释学的开山纲领, 孟子“以意逆志”的说诗方法绝非简单的“意图论” 可以概括。实事求是地讲,孟子的这种说诗方法含 有极为丰富的阐释学因子:一方面他肯定作者之志 是一切阐释活动的目标,仿佛在提倡一种“意图论 的阐释学”;而另一方面,他借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手 段却又依赖于阐释者对文本中修辞性话语的自由指 认。这就意味着承认每个人的阐释都具有合法性, 从而由“意图论的阐释学”蜕变为“多元论的阐释 学”,为人们的“多元阐释”提供合法的理论支持,为 人们的学术创新提供极富弹性的阐释空间。 陈寅恪先生说:“世间往往有一类学说,以历史 语言学论,固为谬妄,而以哲学思想论,未始非进步 者。如《易》乃 卜筮象数之书,王辅嗣、程伊川之注 传,虽与《易》之本义不符,然为一种哲学思想之书, 或竟胜于正确之训诂。”[13]J85以此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中国的学术 进步无疑是非常切合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使自己 的阐释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或者虽得不到人们的 认同,在遭到对方的批驳时自己也能拿出合理的依 据,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除了利 用词的多义性进行创新阐释外 ,孟子所提出的“不 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以意逆志”理论,实为人 们在当时尊经重典的背景下进行学术创新,所可依 赖的唯一有效的理论武器。至于“断章取义”云云。 虽也同样可以借以进行学术创新,但它由于明显带 有“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砌 的色彩,因此它的合 法性是要大打折扣的。虽然与孟子 同时或稍后, 《庄子》中已有“得意忘言”l】3_ 的说法,但这一说 法直到魏末的王弼才真正将它发展为一种阐释理 论,而在此之前 ,且不说两汉,即是在《庄子》中,我 · 1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 第4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8月 们也很难找到用它来进行文本阐释的例子。所以 它的出现并不影响孟子在当时经典阐释理论中的 地位。 不过也应看到,孟子对经典的崇奉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这一经典在文意上必须符合他的心理。如果 借助“以意逆志”的阐释理论,最后仍不能对文意加 以改造,那么这一文本的真实性就要受到怀疑。如 《孟子 ·尽心下》云:“孟子日:‘尽信《书》,则不如 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 于天 下,以 至 仁 伐 至 不 仁,而 何 其 血 之 流 杵 也?” I]研 “血流舂杵”是当时还未轶失的《尚书 · 武成篇》的话,它主要是暗示“武王诛纣”战斗之烈 的,与“周余黎民,靡有孑遗”的暗示干旱之剧实为 同一用法。但是显而易见孟子在此并没有把它当修 辞看 ,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就在即是做了修辞学 的解释,也仍然无法抹杀战争的酷烈。而按孟子 “仁人无敌于天下”的思想,武王“以至仁伐至不 仁”,大规模的战争是决不可能发生的。于此可见, 孟子利用“以意逆志”理论进行学术创新,其意向性 是非常明确的。有的论者批评孟子在运用“以意逆 志”理论时,常常歪曲文本的原意,这一指责对于孟 子显然是有失皮相的。 参考文献: [1] 孔颖达.十三经注疏f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姚 勉.雪坡舍人集 ·诗意序 [M].豫章丛书本. [3] 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书 店,1987. [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M].杭州:浙江古籍 出版社, 1998. [5] 焦 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 周裕锴.中国古代 阐释学研究 [M].北京 :商务印书 馆,2003. [7] 吴 洪.六朝选诗定论缘起[C]//郭绍虞.中国历代文 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 王国维.玉豁生诗年谱会笺序[M]//王观堂先生全 集.台北:文化出版公司,1968. [9] 许 慎.说文解字序[c]//严可均.全后汉文.北京:中 华书局,1958. [10] 王先谦.庄子集解fM].北京 :中华书局,1987. [11] 杨伯峻.沦语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0. [12] 苏 轼.既醉备五福记[M]//苏轼文集.北京:中华 书局 .1986. [13] 陈寅恪.大乘义章书后[C]//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 三联书店,2001. M engzi I¨nferring W ill from M eaning¨ and Classics Explanation HAN Guo—liangl’ (1.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2.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China) Abstract:Mengzi doctrine of‘’inferring will from meaning”is the first creed of Chinese explanation theory.The radical reason that forefathers misunderstood it was they did not know that Ci is a kind of special style of writing which differ from written and spoken lan- guage,and emphasize rhetoric and complicated expression.This doctrine mainly mean in term s of theory that text explanation”should not misunderstand ci and an author~will because of rhetoric”,and should be adept in spotting what rhetoric utterances actually ex· press,but in fact it is often taken advantage of to lawfully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reative explanation of classics by arbitrary assumption of rhetoric utteran ces. Key words;Mengzi;inferring will from meaning;rhetoric;classics explan ation · 122 · (责任编辑:韩大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孟子“以意逆志”与经典阐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053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4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15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