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板块构造

3、板块构造

举报
开通vip

3、板块构造null板块构造 教师用版 高慧贞 吴重远编板块构造 教师用版 高慧贞 吴重远编课件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参照人教版、中图版教材 使用时课件内容可以依据教学需要进行删节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6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J.Morgan)、 英国剑桥大学的麦肯齐(D.P.Mekenzie)、法国的勒皮雄(X.LePichon)等人,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的总体...

3、板块构造
null板块构造 教师用版 高慧贞 吴重远编板块构造 教师用版 高慧贞 吴重远编课件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参照人教版、中图版教材 使用时课件内容可以依据教学需要进行删节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6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J.Morgan)、 英国剑桥大学的麦肯齐(D.P.Mekenzie)、法国的勒皮雄(X.LePichon)等人,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并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提高为对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的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命名为板块构造学说,或新的全球构造理论。到1973年,这个学说基本成型,直到现在仍在继续发展。 最早将板块构造学说介绍给我国读者的是地质学老前辈尹赞勋(1972年)。板块学说基本思想板块学说基本思想 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换言之,整个岩石圈可以理解为由若干刚性板块拼合起来的圈层,板块内部是稳定的,而板块的边缘和接缝地带则是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沉积作用、深成作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震活动,又是极有利的成矿地带。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是围绕着一个旋转扩张轴在活动的,并且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可以发生几千千米的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在漂移过程中,板块或拉张裂开,或碰撞压缩焊结,或平移相错。这些不同的相互运动方式和相应产生的各种活动带,控制着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板块学说的由来板块学说的由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而年轻(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据此,美国学者赫斯(H.H.Hess)提出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使海岭地区形成新岩石,并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    正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动力支持,加上新的证据(古地 磁研究等)支持大陆确实很可能发生过漂移,从而使复 活的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开始形成。 洋壳的物质组成(蛇绿岩套)洋壳的物质组成(蛇绿岩套)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地球的岩石圈并非是浑然一体,它被一些构造带(大洋中脊、海沟、大断裂等等)分割成若干块体。这些块体就是岩石板块,简称板块; 板块的运动驱动力来自地慢的热对流,每个板块都在地幔的软流圈上漂移运动。漂移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系列构造现象,称为板块构造; 板块的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界是板块构造的活动带。板块向背运动处,是海底增生的地方;板块相向运动的地方,是海底(或陆块)消亡的地带,会形成海沟或山脉。 勒皮雄(法) Le Pichon,1968年 全球板块划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勒皮雄(法) Le Pichon,1968年 全球板块划分方案六(七)大板块: 美洲板块(后划分为南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澳大利亚– 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面积都大于108平方千米;仅太平洋板块全由洋壳组成)。 五个次级板块: 加 勒比板块、科科斯 板块、纳滋卡板块、 菲律宾板块 、阿拉 伯板块。 目前,一般认为 全球划分为12个板块。nullnull全球12板块划分的另一种表达null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是以构造活动性强烈的边界为界线的。按照板 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板块边界分成三种类型: ① 离散型板块边界,指的就是大洋脊轴部,其两侧板块相背运动, 板块边界受到拉张而分离,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 圈,所以,离散型板块边界也称为增生或建设性板块边界; ②会聚型板块边界,即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 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会聚时,由于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较低,故 大洋板块总是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海沟,当大洋板块不 断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并在地表逐渐消失时,其后部的大陆板块就 有可能与其它密度相近的大陆板块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构造变 形、岩浆与变质作用,并形成山脉,此时形成的强烈构造变形带就称 为板块碰撞带(即相当于以前所谓的造山带); ③平错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 换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也可延伸到大陆边部,如美国西 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 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离散型板块边界-----洋脊 汇聚型板块边界 俯冲带-----海沟 碰撞型-----地缝合线 平错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 各类板块边界的特征各类板块边界的特征离散型边界:分布洋脊附近,是生长型边界。 地幔物质在此涌出,洋壳增生,两侧板块沿边界向相反方向运动(离散运动)。大量玄武岩喷发出海底,有频繁的浅源地震。洋脊中央是 离散型边界洋脊中央是 离散型边界null汇聚型边界:海沟附近,是俯冲带、消亡带。 沿此边界相邻板块作相反运动,洋壳俯冲到大陆 板块之下,并逐渐消亡。沿此边界有强烈的地震、 岩浆活动(喷出、侵入)、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 岛弧-海沟型-----日本海沟。大路边缘(西太平洋) 山弧-海沟型-----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东太平洋)null日本列岛附近的俯冲带null汇聚型边界 -----地缝合线 两陆块碰撞地带的碰撞型边界。 两陆块相互碰撞,形成,发生强烈挤压。在长期的碰撞过程中,发生褶皱、逆掩、断裂、变质和混杂作用,形成线条状分布的复杂地带,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等。山弧︱海沟系山弧︱海沟系岛弧—海沟系岛弧—海沟系马里亚纳群岛马里亚纳海沟11034 m贝尼奥夫带(俯冲带)贝尼奥夫带(俯冲带)海洋陆地贝尼夫带在海沟岛弧系中,地表都位于靠大陆一侧,而且正是这种系统中才出现深源地震,并且震源深度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在近海沟处都是浅源地震离,远海沟处出现中源地震,到大陆内部出现深源地震,也就是,这一地震带中震源排列成为一个由海沟向大陆方向倾斜的面, 其倾向一般45°左右,这一带称为贝尼奥夫带。 奥安第斯型板块边界安第斯型板块边界混杂堆积双变质带null平错型边界---转换断层。与洋脊或海沟共生。 相邻两板块作剪切错动,无洋底增生和消减,沿此边界有地震和构造变形。大西洋中脊的转换断层平错型边界平错型边界转 换 断 层大西洋和印度洋底的洋脊圣安德烈斯断层圣安德烈斯断层圣安德烈斯断层旧金山●洛杉矶●太平洋西岸的大型转换断层 ---圣安德烈斯断层离散型/divergent离散型/divergent汇聚型/convergent B-type subduction/洋-陆 A-type subduction/陆-陆 Oceanic plate subducting under oceanic plate/洋-洋汇聚型/convergent B-type subduction/洋-陆 A-type subduction/陆-陆 Oceanic plate subducting under oceanic plate/洋-洋B-typeA-typeO-type?平错型平错型板块构造的空间模式板块构造的空间模式Island arcSubducting plate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ACM)Continental crust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PCM)Divergent plate marginSubduction beltmid-ocean ridgenull地缝合线的形成null 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碰撞,形成地缝合线,地表出露处在雅鲁藏布江河谷。 山弧-地缝合线系4山弧-地缝合线系4阿尔卑斯山长1200km, 主峰勃朗峰4807m。山弧-地缝合线系3珠穆朗玛峰,8844.43m山弧-地缝合线系2阿尔卑斯山山弧-地缝合线系1喜马拉雅山山弧-地缝合线系1 威尔逊旋回 (海洋开合过程) 威尔逊旋回 (海洋开合过程) 是从大陆分裂到大洋形成,然后从大洋收缩到大洋关闭和消失的过程,是一个连续演变的过程。威尔逊旋回分6个阶段: 1. 萌芽阶段:岩石圈受拉力变薄。 现代代表是东非裂谷。 2. 幼年阶段:海洋初成,海湾式的狭窄盆地。代表红海、亚丁湾。 3. 成熟阶段:广阔的大洋,其中部为洋脊,两侧稳定大陆边缘, 代表大西洋。 4. 收缩阶段:沿稳定大陆边缘与洋底交接带,岩石圈发生断裂, 洋壳俯冲形成岛孤-海沟或山孤-海沟。 代表太平洋。 5. 结束阶段:大洋板块进一步俯冲,残留狭窄的洋盆。代表地中海。 6. 大陆碰撞阶段:海洋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沉积 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 代表喜马拉雅山。 上述海洋开闭过程在地质历史中反复出现,即构造运动具周期性。nullnull开裂中的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威尔逊旋回之1 红海 威尔逊旋回之2 红海 威尔逊旋回之2 null计算机模拟的东非裂谷的继续 开裂和新大洋的形成大西洋 威尔逊旋回之3 大西洋 威尔逊旋回之3 null南大西洋的形成(1)南大西洋的形成(1)南大西洋的形成(2)南大西洋的形成(2)南大西洋的形成(3)南大西洋的形成(3)null太平洋 威尔逊旋回之4 nullnull始新世地中海 威尔逊旋回之5现 代null喜马拉雅山 威尔逊旋回之61 胚胎期1 胚胎期地壳拉张形成裂谷2 初始洋盆期2 初始洋盆期3 成熟大洋期4 衰退大洋期4 衰退大洋期5 残余洋盆期5 残余洋盆期6 消亡期6 消亡期古地中海在亚洲大陆上消失印度板块的北移印度板块的北移null 喜马拉雅山是印度半岛的前缘隆起,冈底斯山是青藏高原的前缘隆起,雅鲁藏布江河谷是缝合线出出露的位置。null印度板块北移与青藏高原相碰撞和陆-陆板块缝合带的形成nullnullnull世界现代火山地震分布图现代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界线的分布惊人地一致现代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界线的分布惊人地一致板块运动的模拟解释 1板块运动的模拟解释 1How Plates Move? null板块运动的模拟解释 2深潜器洋底考察深潜器洋底考察海洋钻探船 “ 格洛玛 · 挑战者 ” 号 Glomar Challenger, 1968年3月首航到1983年11月8日为止的15年中,共完成96个航次的作业,积累了大量的海洋学资料。证实了海底在扩张,在后来已经初步形成的板块构造理论、地球化学、古气候学,以及后来形成的海洋考古学和古海洋学研究,做出了无可替代的特殊贡献。我国东部及周边的板块移动我国东部及周边的板块移动null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造山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造山运动 造山作用 两个板块相撞,会产生很大的挤压力,使一个板块对另一个板块向下俯冲或向上仰冲,从而使地槽沉积褶皱和发生断裂,并形成山脉。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是推覆构造的典型代表,自南向北,前后四次形成大推覆体。这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互相碰撞的结果(地缝合线区)。美洲西部的山脉和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是板块碰撞的结果。 板块理论解释火山现象板块理论解释火山现象火山活动 如果把世界火山分布同全球板块边界作一对比,可以发现二者有基本一致的规律,火山主要分布在下述三个地带:一是沿着大洋中脊分布,如冰岛火山等。随着洋壳不断产生和扩散外移,活火山逐渐变为死火山,并密集成群对称排列于洋脊两侧。二是沿着大陆裂谷分布,如东非大裂谷北段曾有多期岩浆喷发活动,形成埃塞俄比亚熔岩高原;乞力马扎罗火山、肯尼亚火山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火山。三是沿着板块俯冲带分布,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及古地中海火山带,它们构成世界最主要的火山带。 在环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一侧是海沟,一侧是岛弧火山带,其分界线称为安山岩线,它的内侧为大洋型地壳,以少含K2O的拉斑玄武岩为主;它的外侧(即靠近大陆一侧),则过渡为大陆型地壳,以喷发大量安山岩(或侵入花岗闪长岩)、火山碎屑岩为主,或喷出含K2O较多的碱性玄武岩,构成有名的环太平洋火山圈。日本的富士山,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和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等都是这一带的知名火山。 板块理论解释地震分布板块理论解释地震分布地震活动 地震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沿着大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贝尼奥夫带)、大陆裂谷、地缝合线分布。(2)世界上的中、深源地震,特别是深源地震,主要分布于俯冲带倾向大陆的一侧。(3)发生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的地震主要由拉张所产生;发生于转换断层带的地震主要由扭错所产生;发生于俯冲带、地缝合线的地震主要由挤压、逆掩所产生,但发生于海沟附近的地震有许多是因张裂形成。(4)板块内部地震较少。 汶川地震的成因分析汶川地震的成因分析过去的几千万年以来,印度半岛一直向北移动。汶川地震的成因分析汶川地震的成因分析印度板块的不断北移,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和向地幔的俯冲,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 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汶川地震的成因分析汶川地震的成因分析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 地理位置:30.986°N 、103.364°E 震源深度:14km 震级:里氏 8.0级 震中烈度:11度 null参考文献 海陆的起源 魏格纳 商务印书馆 大陆漂移 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傅承义 科学出版社 海洋科学导论 冯石筰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球科学导论 刘本培 蔡云龙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档为【3、板块构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9010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物理
上传时间:2011-05-05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