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两岸关系一家子之传媒角色嬗变——两岸广播的“战与和”

毕业论文 两岸关系一家子之传媒角色嬗变——两岸广播的“战与和”

举报
开通vip

毕业论文 两岸关系一家子之传媒角色嬗变——两岸广播的“战与和”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 两岸关系一甲子之传媒角色嬗变 ——两岸广播的“战与和” 广州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 李云 指导教师 王晓东 摘 要:窥一斑以见全豹,两岸广播六十年的“战与和”,基本反映了两岸关系 中的传媒角色嬗变,同时能够为两岸媒体融合提供些许有益思考。通过文献分析、 案例分析、对比分析、采访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政治学与新闻学知识,在两岸 关系一甲子基础上,两岸广播由“战”至“和”的过程可以进行四个阶段的分期。 研究两岸传播史的同时,也能为“两岸共...

毕业论文 两岸关系一家子之传媒角色嬗变——两岸广播的“战与和”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 两岸关系一甲子之传媒角色嬗变 ——两岸广播的“战与和” 广州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 李云 指导教师 王晓东 摘 要:窥一斑以见全豹,两岸广播六十年的“战与和”,基本反映了两岸关系 中的传媒角色嬗变,同时能够为两岸媒体融合提供些许有益思考。通过文献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案例分析、对比分析、采访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政治学与新闻学知识,在两岸 关系一甲子基础上,两岸广播由“战”至“和”的过程可以进行四个阶段的分期。 研究两岸传播史的同时,也能为“两岸共同媒体”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两岸关系,传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 The Evolution of Roles Media Played in Cross-Strait Interactions 1949—2009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 Sport Journalism Department LI Yun Adviser WANG XiaoDong [Abstract]: You may know by a handful the wholes sack.You can know the evolution of roles media played in cross-strait interactions these 60 years by radios,also it would provide some helpful ideas to the appearance of common media.Based on cross-strait interactions from 1949 to 2009,we can divide this cycle of sixty years into four stages,by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case analysis,comparison analysis, survey method,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and so on. We also can get same useful tips about the common media for mainland and taiwan.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 [Key words] : Cross-Strait Interactions; media eolution; CNR; RTI 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自此开始了海峡两岸长达六十年的分隔与对立。 2008年 12月 15日,以大三通的正式开启为标志,两岸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 代。 一甲子岁月的大多数时间里,两岸电视、报纸媒体均无法抵达对岸,广播凭 借其自身优势,成为两岸关系中为数不多的重要的交流渠道。 一、两岸广播“多对一”格局 这里所谓“两岸广播”,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存在于大陆和台湾的所有广播媒 体,而是特指那些职能主要是面向对岸广播,直接与对岸民众沟通的电台。这种 广播于 1949年之后产生并随着两岸关系的变迁而改变,是两岸关系历史的见证 者。 大陆对台广播数量较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4年 8月 15日正式开始对台 广播,2003年 12月 29日改版后推出使用普通话播音的第五套节目“中华之声” 和使用闽南话、客家话播音的第六套节目“神州之声”。 1991年 11月 1日,位于福州的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开始播音,是大陆第一家 经原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以“中国”冠名、按“公 司”面貌出现的全国性广播电台。 除此之外,由于地理、文化以及历史渊源的优势,一些省市对台广播也先后 开播,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第一家对台湾广播的是 1948年 12月 20日开播的华 东新华广播电台,后来改名为华东人民广播电台,该台于 1949年 8月开办对台 湾广播,1954年 8月 14日停止播音。1950年 8月,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 播开始播音,1993 年 1 月 1 日开始以“中国东南广播公司”的呼号播音,1999 年 5月 9日开通网上广播,并通过卫星传送。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于 1982年 2月 开办对台湾广播,并于 1986年 11月 12日开始以“金陵之声”的呼号播音。1986 年 10月,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对台湾闽南话广播“闽南之声”。1988年 1月 1 日,上海浦江之声广播电台开播。1988年 10月,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对台湾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3 广播。 比较知名的还有 1958 年 8 月 24 日开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 台,1984 年 1 月 1 日更名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现使用普通话、闽南话、 英语广播,通过 16个频率播出新闻时政频道、生活资讯频道、闽南话频道、音 乐资讯频道 4套节目。 台湾的“中央广播电台”则是最主要的台湾对大陆广播机构,同时也是见证 中国广播史的“活化石”。1928年 8月 1日,“中央广播电台”(全称“中国国民 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暂定呼号为“XKM”)在南京国民政府的中 央大礼堂揭幕,这是中国第一家全国性广播。孙中山“奉安”大典时,由两组记 者载着设备,分别在迎衬车队及中山陵进行报导,开启了中国广播史上“现场直 播连线”的先河。 “中央广播电台”开播不久,日本随即跟进,而且还“穿透”到中国各地。 为了确保“”发声权“,中央广播电台”在德国技术支持下加强功率,不仅把东 京广播强压下去,75 千瓦的强力电波甚至可涵盖印度、新西兰和美国旧金山, 被日本人惊为“怪放送”。 抗战爆发后,广播成了传递讯息、影响思想、激励民心士气的“空中武器”, 任务更为重要。“中央广播电台”成为日军的重点轰炸对象,也曾迁移四川、重 庆,但不论情况多么艰险,播音始终未曾停歇。日本人对此十分不解,在报纸上 写道:“我皇军飞机轰炸重庆,那里的青蛙全部炸死无声,为什么中央电台还是 叫个不停?”“中央广播电台”也因此被称作“炸不死的重庆之蛙”。①1945年 8 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亲临“中央广播电台”,发表《抗战胜利 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 1949年,“中央广播电台”随国民党迁往台湾,十一月“中国广播公司”(“中 广”)召开首次股东大会,承接原“中央广播电台”业务。1950 年 11 月开始沿 用“中央广播电台”呼号对大陆广播。1951年 8月,为加强对大陆广播,“中广” 设立“大陆广播组”,并于 1954年扩大为“大陆广播部”,以国、闽、客、粤、 潮州、藏语、蒙古语、维吾尔等语播音。1972年,“大陆广播部”改名为“中央 广播电台”。1996 年,“中央广播电台”改制,兼并“中广”海外部,由台湾当 局新闻部门直接主管,负责以多语种向大陆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播音。1998 年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4 元旦,其网站正式开始对外服务。 “中央广播电台”的存在与发展,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两岸一家”的历史证 物。在两岸分隔的六十载岁月里,多层次并形成网络布局的大陆对台广播与唯一 “敌台”“中央广播电台”随着政治形势的变迁,经历“战争与和平”,并开始逐 步退却其政治色彩,还原传媒真实的一面。 二、两岸一甲子传媒角色嬗变 (一)1949年至 1970年代末 国共内战国民党败走台湾后,两岸政治上采用冷战思维,蒋介石并提出“反 攻大陆”。为争夺正统地位,广播内容中互相丑化对方,并号召对岸军民投诚起 义。此阶段两岸广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包括: 1.冷战武器 因政治而生的两岸广播,都大火力丑化与攻击对方,而罔顾是否符合事实。 比如“中央广播电台”最有名的节目《三家村夜话》,主要是一出长度约 10分钟 的广播短剧,内容不外乎丑化中共及其政策,虽然很“样板”,但在政治风声鹤 唳的苦闷时代,却也吸引了一些大陆沿海民众偷偷收听。另外,台湾还模仿大陆 的语音、口气,冒充上海、山东的电台,但内容却是攻击共产党的言论,非常具 有迷惑性。 2.情报部门 为了联络并指示在大陆潜伏人员,“中央广播电台”有一个叫做“特约通信” 的节目。工作人员在节目里以 4个数字为一组,一组一组的播报,每组数字代表 一个字,传送给在大陆的情报人员。 1971 年台湾当局在“中央广播电台”成立侦听科,监听人员日夜轮班监听 大陆的对台广播,并装订成“共匪”广播实录,提供给情报单位,作为台湾当局 了解大陆形势的重要渠道。监听任务直到 1998年才中止。 3.心战利器 1954 年 8 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开播。最初,对台的节目做得比 较硬,多为政治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和口号。周恩来总理意识到这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后,在 1972年 8月提 出两项改进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第一,增加天气预报节目;第二节目结束时要说“台湾同胞,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5 祝您晚安”。除了博取对岸好感外,双方还晓之以理,并加以利诱,号召对岸军 民投诚起义。尤其是对于能够驾驶飞机等物资投诚的,有重金奖赏。 比较特殊的是位于厦门、金门前线的有线广播站,以及空飘、海漂宣传品。 今天一些金门民众还记得当时厦门对金门广播组广播里播放的《陈三五娘》、《桃 花搭渡》等戏剧。当年国民党撤退时从厦门沿海带走了许多船夫。一名叫张阿签 的妇女,丈夫被国民党带走后,她就经常上广播哭诉,“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你 让我怎么活?”结果几年后的农历腊月,张阿签的丈夫竟冒着生命危险,抱着一 口倒扣的大锅游了回来。② (二)1980年代至 1996年 1979年全国人大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提出要和平统一祖国,同时停止炮 击金门,1987 年蒋经国开放赴大陆探亲。此时的两岸,重点均已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在政治上则矢志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代表两岸的海协会、海基会也于 新加坡达成“九二共识”,所以两岸广播尽管仍难摆脱互相丑化对方的思维,但 始终在坚持“一个中国”基本原则之上,内容也相对软化,主要试图通过乡愁和 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等俘获对岸人心。 1.大陆广播主打“乡愁”情感牌 随着大陆在政治上取得绝对优势,“反攻大陆”的口号在台湾社会逐渐被认 为是“空中楼阁”,当初追随国民党到达台湾的军民,思乡的情绪也随之达到峰 值。正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所言,“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 亲在那头”。此情景下,横贯两岸的电波更加密集了,江苏、上海、厦门、福州 等省市相继开办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对台广播节目,大量报道了地方各项活动, 以及反映当地建设成就、人民生活改善、民俗民风变化等方面的内容。从新闻角 度看,地方对台广播的兴起开始了 “分众化”的阶段,一些在台游子开始将家 乡的戏曲,自己儿时居所的变化以及乡音作为自己心灵的依归。 随着两岸民间的交流逐渐展开并日益密切,尤其是 1987年台湾开放一般民 众赴大陆探亲以及两岸新闻媒体均获准前往对岸采访,广播作为唯一信息渠道的 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尽管抹黑对岸的情况仍然存在,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新闻 “用事实说话”的本源已经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得到还原。曾经在大陆犯罪的台湾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6 同胞,对于“有关去台人员过去在大陆犯有罪行不再追诉”的政策始终有所怀疑。 当曾在江苏盯胎县管镇乡任过伪保长的台胞魏先生,胆战心惊地回到阔别已久的 家乡,令他感动与意外的是,乡亲干部都对他的归来表示了极热情的欢迎,就连 昔日的冤家也与他握手言欢,畅叙乡情。“金陵之声”记者实地采访后,在“故 乡与亲人”节目中播出了通讯《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海内外产生很大影响,这 在当时消除去台人员疑虑,大胆回乡探亲起到较好的作用。 2.台湾广播主打“邓丽君”文化牌 邓丽君的歌声则在冰冷的对峙中连接起海峡两岸。“中央广播电台”特别制 作了《邓丽君时间》,从周一到周六,每晚 8点整播出 25分钟,内容是邓丽君的 相关新闻及她演唱的歌曲。这档节目直至 1995年邓丽君去世后才停播。一些大 陆同胞从收音机里的“敌台”广播中听到她的歌声,尽管这个柔美动听的声音在 当时被斥为“流毒”、“靡靡之音”,但这并不妨碍大陆民众对邓丽君的喜爱。当 时甚至出现一句口头禅:“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老邓”指的是邓小平, 而“小邓”就是邓丽君。 3.兄弟阋于墙内,广播内容坚持“一个中国” 在联合国席位等问题上,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也是两岸这个阶 段在国际舞台中令人鼓舞的另类形式的“团结”。基于这一基本立场,代表两岸 的民间团体海协会、海基会 1992年在新加坡达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九 二共识”。 翻开“中央广播电台”1994 年对大陆广播节目单,尽管“渔业气象”等服 务性节目和“为你歌唱”等娱乐性节目不在少数,但带有心战色彩的新闻评论性 节目仍占据半壁江山。每天早晨 7点 40分,是宣传“国家统一纲领”节目的播 出时间;8点 15分和 13点 30分,先后播出两次“对共军官兵谈话”节目,每 次 10分钟;晚上则播出“中共历史档案”等批评大陆、丑化共产党的节目。与 之对应的是吹嘘台湾“民主”的节目,如每天晚上 19点 50分和凌晨 3点 30分 播出两次的“民主之路”,以及 19点 40分和 21点 30分播出的“台湾经验”。③ (三)1996年至 2008年 10月 1996年爆发台海危机,战事一触即发。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李登辉在 1999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7 年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罔顾历史与现实地提出“两国论”后,两岸关系恍 若“过山车”般急转直下。继承“台独教父”衣钵的陈水扁 2000年上台后,继 续抛出 “一边一国论”,并且安排绿营人士执掌“中央广播电台”。大陆因应制 定《反分裂国家法》,对台广播则对李登辉、陈水扁等人“台独”行径提出严正 批评。广播内容出现“统独”的严重分歧,是为两岸广播这场无硝烟战争的最激 烈阶段。 1.两岸媒体交流政策收紧 大陆在 1996年开始订立了比以往更加严格的限制台湾媒体的法律,台湾媒 体到大陆采访,仅有 TVBS、年代电视台、中天电视台、东森电视台及三立电视 台等五家电子媒体、《联合报》、《中国时报》二家报纸及中央通讯社等共八家台 湾媒体,以每月轮派记者方式驻北京采访。台湾则于 2000年 11月开始,仅开放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中国新闻社派员驻台,采 定点方式访问,时间也是每月一轮。2005年 4月 10日,新华社及《人民日报》 派员驻台湾采访被终止。 2.“去中国化”与“反分裂” 这剑拔弩张的十年,不但彻底摧毁了两岸的互信,而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千禧年之前,台湾“中央广播电台”先后用过呼号“自由中国之声”、“亚洲之声”, 节目鲜见“台独”思维,仍然具有“一个中国”的认同。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 导人后,“中央广播电台”的呼号先后换成了“台北国际之声”和“来自台湾的 声音”,尤其在 2004年后,“中央广播电台”人事大变,由曾经为彻底“绿化” 台视立下汗马功劳的郑优任董事长。自此,“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沦为向大陆灌 输“一边一国论”的重要宣传阵地,台呼也换成了“台湾之音”。节目内容中出 现了大量“台独”声音,一面指责抹黑大陆、宣扬所谓“民主”价值,一面对国 民党党产以及国共两党开始的交流等问题大加挞伐。诸如《展望中国》、《另眼看 中国》等节目名称,也直接以“中国”称呼“大陆”,这也是民进党当局“去中 国化”这一“台独”政策在传媒界的一个缩影。这对于台湾社会认同的危害,不 可谓不深远。 也因为此,大陆开始使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同频干扰其对大陆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8 的广播。对于其努力发展的网站与网络直播,双方也开始了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 2003年也重新改版,推出 “中华之声”和“神 州之声”,分别使用普通话和闽南话、客家话向台湾广播。《万水千山走透透》等 节目中也紧扣大陆风情和发生的巨大变化,力图向台湾民众介绍一个更加真实可 亲的大陆。 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北京奥运等重大时刻时,中 华之声、神州之声都会进行现场直播,让两岸中国人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九 二一”、汶川地震、八八水灾等不幸发生后,对台广播节目中也进行了持续深入 的报道,尤其是两岸互助、“血浓于水”的典型事例,对化解两岸民众因政治操 弄引起的敌意,意义重大。 (四)2008年 10月至今 国民党重新执政,在“九二共识”基础上,重启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重新处 理“中央广播电台”人事与方针,两岸广播均抛弃政治挂帅的传统,除了重大事 件外,不再特别强调政治宣传,而试图以真情打动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 声、神州之声再次改版,采取分众化策略,更加注重对台湾年轻一代和台湾中南 部地区民众的吸引力。“中央广播电台”则试图成为宣传“台湾特色中华文化” 的公共广播,加强两岸认知与文化认同。 1.艰苦卓绝的“除旧”任务 此阶段虽然处于一甲子的尾声,却是两岸关系以及广播角色转换的开始阶 段,所以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要坚定贯彻现时两岸关系定位,携 手共进,努力建设两岸更美好未来;另一方面,针对过去十年两岸关系低谷中, 台湾在教育以及社会认知上产生的恶果,尤其是对青年一代造成的巨大影响,“布 新”同时面临的巨大 “除旧”任务。 尽管国民党重新取得领导权,但是从 2008年 5月到 10月的近半年时间里, “中央广播电台”竟没有丝毫改变,不但继续抹黑对岸,而且对马英九当局也大 加挞伐,引起台湾社会侧目。台湾当局新闻主管部门表示关切,却被指责妨碍“新 闻自由”。“中央广播电台”董事长郑优等人试图以“集体辞职”施以压力,不料 “聪明反被聪明误”,马英九顺势完成了对于“中央广播电台”的改组与改造。 尽管人事完成更迭,不过观念的影响却是非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直到采取政 治上的关切,“中央广播电台”才渐渐抹去了民进党八年的岁月痕迹。改版过程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9 中,大量具有“台独”意识形态的节目被清除。在 2010年 3月 1日更新的“国 语节目表”中,已经不见“台独”思维的节目名称,《两岸风云会》、《两岸之间》、 《两岸新故乡》等涉及两岸交流的节目均被冠以“两岸”,不再用“中国”指称 “大陆”,而重新以“大陆与台湾”来定位两岸。 大陆对台广播的中华之声、神州之声也针对台湾青少年对于“一个中国”的 认知现状,采取分众化策略,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节目,以吸引台湾青少年一代。 比如,《捷运 2010》以轻松活泼的节目形态,并结合网络社区互动,来报道大陆 经济民生、社会生活、两岸经贸以及人员交流等。《乐游神州》则继承了改版前 的《万水千山走透透》,正如节目名称的变化,“在轻松乐游中看两岸风景,观民 风民俗,品同源文化,悟祖地乡情”。 2.着眼现实的“布新”举措 大陆对台广播虽然经历改版,但实质改动并不大。除了节目形态更加年轻化 之外,“神州之声”闽南话、客家话播音的时间也大大增加,节目内容多涉及歌 曲娱乐和乡情,很明显主要定位受众为台湾中南部民众。而每年一次的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联谊会也在 2009年举办到了第十一届。在这项邀请台湾媒 体人以及热心听众参加的活动中,不但可以密切与台湾民众的交流,更能从与会 者的反馈中不断完善节目设置与内容安排。 相比,台湾“中央广播电台”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台独”思维 的节目基本被清除,唯一生存下来的由杨宪宏主持的《为人民服务》也被安排在 了凌晨以后。代替陈水扁时代“台独”思维的,是马英九提出的“台湾特色中华 文化”,整个“中央广播电台”也回归新闻性与文化性,通过《台湾小百科》、《活 力台湾》、《台湾声音杂志》、《音乐MIT》、《台湾文学作家系列》、《台湾嘉年华》 等多档节目推介台湾文化。 另外,“中央广播电台”还结合节目内容,不断与听众通过即时通讯软件 QQ、 Skype以及邮件等方式与大陆听众进行互动。并通过一些问答和参与,送给听众 一些具有台湾特色的小礼品,比如台湾旅游宣传册、台北故宫纪念品、蓝鹊邮票 集和台湾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等。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0 三、关于“两岸共同媒体”的一点思考 六十年,两岸广播由对立开始走向和平。随着两岸关系的日益密切,立场恰 当并能够同时为两岸大多数民众所接受的“两岸共同媒体”的出现,已经并非没 有可能。是商业主导,如旺旺集团蔡衍明大手笔收购台湾中时、入股香港亚视以 及自办两岸交流导向的《旺报》?抑或两岸新闻学者合作,如立足香港、落地大 陆、以报道两岸新闻见长的凤凰卫视?又或者…… 1.服务导向、心灵慰藉为可以着力的内容 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的官方介绍,中华之声、神州之声的节目覆 盖大陆东南沿海、台湾以及东南亚、南太平洋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台湾固 定听众有 23万以上。不过,笔者在其官方论坛“你好台湾社区”中做的一份关 于网友地区的调查中,参与调查的 28人中有 20人来自大陆,有 8人来自台湾, 仅占 28%,没有人来自其他地区。在调查的反馈意见中,也有网友反映并未收听 过对台广播节目。这些结果除了能反映听众年龄构成的不均衡,以及可能只是单 向的网络互动会降低一部分没有上网的听众的归属和认同外,对于大陆听众的吸 引力也值得关注。 “无心插柳柳成荫”,台湾的“中央广播电台”也有这样的收获。“中央广播 电台”并不对台湾播音,所以在台湾用调频收音机无法收听到他的节目,但却同 样拥有了大量的本地拥趸通过网络收听。 毋庸置疑,对两岸关系的关注以及参与节目赠送的小礼品固然是吸引本地听 众的重要因素,但节目内容仍然是最主要因素。因为经费无忧,所以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对台广播和“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中不会出现任何广告及商业因素,具 备清新的气质。内容除了聚焦两岸,推介文化外,还包括一系列生活、心灵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节目的服务导向性很强,并且穿插于各档节目中,“中 央广播电台”则有独立设置的节目,如《十分好文摘》、《健康乐活密码》、《生命 大不同》、《幸福进行曲》等。 2.文化差异不是问题,政治认知最为棘手 立足大中华地区的《亚洲周刊》,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文为要求和标 准,目标为使用不同方言的各地华人读者构筑文化桥梁。对于两岸文化差异,使 用此种方法自然适用。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1 但这并不表示“多元”就是不可取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风靡 内地,也造就了许多香港词汇在内地风行。“出租车”和“的士”,所有人都知道 表达的是同样一个东西。所以,两岸的一些文化差异,诸如“创可贴”和“OK 绷”、“美瞳”和“放大片”,完全可以随着两岸沟通的日益深入为两岸中国人所 了解。 对于最为棘手的政治认知问题,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先生提出 并已经展开研讨的“一国两制新闻学”或许能为解决分歧提供很好的思路。推本 溯源,作为传媒,形式并非根本问题,应该保持的民族责任、“真实”本源以及 公正客观的态度,才始终是能够同时赢得两岸民众尊重与信任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李光真.從心戰基地到友誼之橋[J].臺灣光華雜誌,2009年 01月號 ②因为能够搜集到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有限,故此阶段两岸广播所扮演的各个角色,并未同时得到双方的 案例验证,但这并不影响这些角色存在的事实。 ③两岸心战 60年[N].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 10月 20日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2 参考文献 [1] 刘宜民.《和平发展形势下的对台广播创新》[J].军事记者,200910:13-14 [2] 陈 筠.《架设了 55年的“两岸心桥”》[J].两岸关系,200909:23-24 [3] 郭福佑.《节目的生命周期对台广播不能忽视的问题》[J].东南传播,2007 年第一期:5-6 [4] 王 求.《两岸关系演变与对台广播取向》[J]. [5] 林溪漫.《两岸广播事业发展变迁谈》[J].东南传播,2007 年第九期: 34-35 [6] 郑韶风.《浅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运用》[J].东南传播,2009 年第六期:175-176 [7] 申冬云.《网络互动—沟通台湾听众的新平台》[J].中国广播,2008 年 第十二期:51-53 [8] 李光真.《從心戰基地到友誼之橋》[J].臺灣光華雜誌,2009年 01月号 [9] 中央台办、外中宣部、中央宣办.《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中 国[2002]4号 致 谢 首先非常感谢指导我论文的王晓东老师,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比如不拘泥 于要求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根据我的实际情况,通过网络便捷高效地完成我的论 文开题。在后期修改过程中,也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特别要感谢陈燕如师姐, 她为我提供了优秀的论文范本,让我对论文写作提前拥有了整体感知,并且在格 式设置上节省了不少时间。谢谢陪伴我度过这四年大学时光的老师和同学们,能 完成这篇论文,得益于这些年的成长,而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参与,离不开他 们对我的支持与认可。感谢我论文的研究对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和 “中央广播电台”,以及为我提供意见和帮助的两岸广播同仁和听众朋友。今年 5 月 8日是邓丽君小姐逝世 15周年纪念日,感谢她为两岸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最 后要表示敬意的是为两岸团结与统一做出贡献的所有中国人,希望在我们的共同 努力下,两岸能够互信合作,和平共赢。
本文档为【毕业论文 两岸关系一家子之传媒角色嬗变——两岸广播的“战与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012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8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4-27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