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儿子一起成长

和儿子一起成长

举报
开通vip

和儿子一起成长 生活就是一门家庭教育《和儿子一起成长》 记得我做客百灵网时,有一位网友问我:“你是留学归国的,又是教授,经济实力也强, 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能学来吗?”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当年既曾有过对养育孩子的无知和困惑,也 曾有过经济的拮据。是对儿子的爱和责任,让我在学习和奋斗中不断增强了一个母亲爱的能 力。爱中有知识、有经济投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你和孩子在 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教育的机会……" 这就是我认同的教育观——生活即教育。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

和儿子一起成长
生活就是一门家庭教育《和儿子一起成长》 记得我做客百灵网时,有一位网友问我:“你是留学归国的,又是教授,经济实力也强, 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能学来吗?”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当年既曾有过对养育孩子的无知和困惑,也 曾有过经济的拮据。是对儿子的爱和责任,让我在学习和奋斗中不断增强了一个母亲爱的能 力。爱中有知识、有经济投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你和孩子在 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教育的机会……" 这就是我认同的教育观——生活即教育。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 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他说:“一切教育都是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 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在夏杨出生前,我有幸接触到了杜威的教育观,这对我教育孩子的观念影响很大。一个 母亲爱的能力,包括有能力捕捉到生活中的一次次教育机会,把转瞬即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 事情,融会贯通到孩子的教育中。 夏杨小时候,我和他一起逛商店,每次见到一些新鲜的产品,我会引导夏杨去了解这些 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比如,六岁时我带他去家电商场,告诉他“这是冰柜,那是冰箱。”他就对 这两者的不同感兴趣,我和他一起查找冷冻冷藏的科学原理。他还对为什么彩电有颜色,而 黑白的没有颜色感兴趣,我和他爸爸就帮他找资料,并告诉他在哪里可以查到资料。他对科 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 有一次四岁的夏杨回家对我说,他在小朋友家玩,发现他家的狗生了五只小狗,他问我: “妈妈为什么不能一次生五个夏杨?”我和他爸爸都笑了,但我们在笑过之后,就给孩子查找一 些有关人类生育、动物繁殖的知识,用他能够接受的角度和方式,讲给他听。大一点以后, 夏杨就对动物、生物的基因等特别感兴趣,现在他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不知道是不是和我 们从小对他的兴趣引导有关系? 孩子是父母和环境共同的作品。对孩子的教育,越小的时候,效果越是明显。随着孩子 的长大,孩子的自我塑造开始显现,但是孩子的自我选择仍然是以父母最初的教育为基础的。 有人问我:“你是不是给孩子制订了什么教育计划?” 我说的教育不是正规的、有计划的教育,而是有意识但无计划的。所谓有意识,就是要 有一种自觉性,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点滴事件的教育价值。所谓无计划,就是说,不是今天 讲数学,明天来认字,后天讲品德课,而是在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我认同的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局限于知识的堆集,更是对人的灵魂的催醒。教育的过 程,是让孩子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就如在游泳中学游泳,在开车中学 开车一样,把他置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活生生的环境中,启迪他们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和对 其意志行为的规范。 其实,今天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不是夏杨考上剑桥,也不是他能够被许以百万年薪的 投资银行录用。我觉得这是多年来的一个自然结果,说明他已经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而且 有了一定的能力,融入到国际社会的文化生活和商务交往中。一个孩子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 力,满足他自己的生存、安全感,获得自我实现、爱与被爱的需求,他就会成为一个有社会 责任感、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 所以,这个孩子不一定是剑桥博士,也不一定是金融家。他可以是一个民间工艺品制作 者,一个商人,一个普通职员……但只要他是一个健康的人,快乐的人,能在贡献社会中满 足自我的需求,他可以很健康、快乐地生活。我想,这就是一个母亲的幸福。 我认同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快乐而自然的教育。我和儿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和他 一起感受社会、感受自然、感受人生的过程。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中,创造一 个能够让孩子顺其自然,但又具有潜在指导意义的环境,使孩子有可能接触到更广阔、更丰 富的事物,力图让孩子成为德商、智商、情商、身体素质都全面发展的人。 夏杨考入剑桥后,很多人问我:“你在孩子身上都做了什么,孩子成绩这么优秀?”当然, 别人不了解夏杨,看到的肯定是他的课业成绩。我对他们说:“我做过的融入在我们一起生活 二十年的点点滴滴中,但有十点我是试图不做的……” 这就是我说的所谓“教育孩子十大戒律” ⊙不要把小孩子当成大人来要求,把大孩子当成小孩子来管束; ⊙不要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给“调皮”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不要为孩子包办代替一切事情,让孩子失去学会长大的机会; ⊙不要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学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 ⊙不要强化孩子的缺点,拿自己孩子的弱点和别的孩子的优点做比较; ⊙不要当众羞辱孩子,对孩子施以语言的暴力; ⊙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 ⊙不要让课业负担充斥孩子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把考出高分当成孩子的唯一生活目标; ⊙不要捂上孩子的眼睛和嘴巴,让孩子这也不许看,那也不许说; ⊙不要捆上孩子的脚和手,让孩子这儿也不许去,那儿也不许摸。 教育孩子的事情既复杂,又简单。我想只要做到顺应孩子的天性,把握其中的共性,遵 从和保护他的生命个性,就把握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 生活即教育,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不只是知识;需要一定的物质作基础,但也不是金 钱仅有就能起作用的。可能每个父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体验,传授给孩子。这 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自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一个具备良好品 性的人,一个在自我生命的历程中沉淀下丰富精神财富的人……我们为父为母的“上岗证”上, 应该有这些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的考核。 当然,最好还要学学幼儿、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学,能够站在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独特 发展的角度,去与孩子们相处,了解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的不同点,可能会事半功倍。 在我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健康、快乐、自信、责任感、自控力、 抗挫力、诚信、尊重、分享、竞争、坚持、情商、国际化、专注力、阅读力……我把这些称 为“精神能量块”。 在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尊重、顺应、刺激、捕捉、“计谋”、想象、 阅历、观察、操作、探究、体验、赏识、强化、淡化、示范、引导、对话……这就是我在生 活中所能给予孩子的随机教育。 这些看起来很抽象的词,融会到生活中,是每一个有爱心和智慧的母亲,都能做到的。 那些与孩子在一起的岁月,就是一个母亲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和儿子一起成长 杨文一位有着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等诸多荣誉的 成功女性,用她“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亲身实践,培养出了一位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 剑桥博士,让许许多多感叹“快乐童年”与“成功学业”不可兼得的家长钦羡不已。内容充实、生 动,语言朴素、流畅,既有学者的睿智,又有母爱的激情,非常值得一读。 第 1111节: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1)(1)(1)(1)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 一位很有社会影响力,也很有能力的母亲,对我说:"我真是很羡慕你,看你家夏杨,二 十二岁在经济上、精神上就已经开始自立了,不用你和他爸爸操什么心。我那儿子可真是愁 人,除了小学是自己上下来的,初中、高中都是我们给他花高价找的最好的学校,连上大学 也是托了关系。大学三年级,我就给他联系好了工作单位,接着毕业、结婚、房子,甚至连 车都给他买了。现在三十多岁的人了,一点责任感也没有,没点主见,在单位上也不出色。 那么好的一个单位,竞争那么激烈,我退休后,他怎么办?" 我笑笑说:"他会慢慢长大的,只要你放手。" 我没好意思把我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你这个妈妈,以爱的名义,把人家孩子可以自 己奋斗的一切权利都剥夺了。" 我想起牧童和仆人的故事。 一个牧童每天总是很累地回到家,问爸爸:"为什么那头牛不听我的话?我一直用力牵着 它的鼻子走。"爸爸没说话。第二天,爸爸和牧童一起去放牛,只见爸爸轻松地牵着牛,到了 拐弯处或危险处,才抖动一下缰绳。爸爸对牧童说:"你要了解牛的脾气,不能只凭性子硬牵。 " 一个英国家庭有两个仆人。一个仆人叫乔,负责主人的餐饮;一个仆人叫瑞,负责书房、 卧室的整洁,两个仆人都非常尽忠于主人。乔了解主人的口味和用餐习惯,一日数餐,不用 每餐都询问主人的想法,每次用餐都会静静地候在一旁,但绝不劝主人用餐。在做好一件事 情之后,他会不多言地悄悄走开,而当主人一声招呼,他又迅速出现在主人的面前。而那个 叫瑞的仆人,把主人的书房、卧室收拾得一尘不染,但他常常自己做主,把主人的用具、书 本放到他认为最合适的地方,还不停地告诉主人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甚至,在主人想一个人 看会儿书时,他也会不停地跑过去问一问:"您还需要什么吗?"没多久,主人辞退了瑞,而瑞 满腹委屈:我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不喜欢我呢? 这多么像父母对待儿童期的孩子。 别把孩子当牛去硬牵,也别把自己当过度忠心的仆人去服侍孩子。孩子自小到大,至少 有十八年,甚至更多的时光需要父母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给予孩子独立发展自我的 自由和选择的权利与机会。 人生会有无数个选择的路口,每一个孩子都将独立地去面对以后的生活,独自承担好和 不好的结果。在他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没有一位父母能够永远代替。 应该说,夏杨是在我们家庭的"放任教育"中长大的孩子,我们尊重他选择的权利,从小就 给他选择的权力,让他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很多事情上培养他选择的能力和勇气。 在夏杨小时候,我们给他选玩具、买衣服时,都带着他去,让他自己选择。比如去买玩 具,我会有意识地告诉他:"夏杨,你今天可以买两件玩具,价钱在 30元之内。"然后,我就 看他在那里为这个有条件的选择犹豫。一会儿他拿起一辆小汽车,一会儿又拿起一个变形金 刚,翻来覆去好多次。其实我是让他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一种心理品质,让他知道选择的同 时就是在放弃,放弃之后自己是要承担后果的,这种体验不是我用语言告诉他的,而是让他 从小在多次的选择中感知的。自己选了以后,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他就不会因为后悔,而 去指责别人了。 教育的目的都需要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实现。生活中有许多这样转瞬即逝的教育机会, 可以让父母在随机中,实现对孩子的教育目的。因为有这样的意识,所以我就能更多地捕捉 到这样的机会,更多地利用和创设这样的机会,在孩子感觉不到被"教育"的生活乐趣中,达到 有目的的教育结果。 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听话怎么办?那要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 红色衣服,你非让他穿黄色衣服;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不是孩子不"听话", 实际上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第 2222节: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2)(2)(2)(2) 夏杨小时候,学过武术、航模、小记者、小播音员、英语、电脑等,这些班只要他感兴 趣,我就都让他参加,让他自己选择,不强迫他。我注重的不是他的哪项技能,而是通过学 这些,锻炼技能之外的素质。他要是喜欢就让他参加,要是他不喜欢了,就算花了钱了,我 也不再强迫他。 夏杨小时候,我曾经希望他练钢琴,可是他当时不愿意,每当钢琴老师来家里上课时, 他就躲起来与老师捉迷藏。我也就没再强迫他。但长大后他告诉我:"我觉得弹一手好钢琴, 挺陶冶情操的,而且可以寄托感情,宣泄情绪,我现在有点后悔当时没好好学了。"尽管我也 为他可惜,但我还是对他说:"你现在明白选择就是放弃的道理了吧?所以每一次选择都要慎 重,也要自己承担后果,包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后悔也是一种经历,让他有机会体验,也 是一种心理的锻炼。 我用三句话概括我对孩子"选择"的观念--给他广泛的机会;给出我们的建议;尊重他自己 的选择。 当然这些选择不是原则上大的方向问题,所以没有必要非让孩子听我们的建议。孩子以 后的路让他自己去走,我们又没法代替,只能把我们的意见,充分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以后,大家来探讨。 2006年夏天,他被剑桥大学直接由本科毕业生录取为博士生,也同时收到了他暑期实习 的一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年薪百万的录用通知。在这个选择上他有些犹豫。不是被那百万年 薪吸引,他在考虑一个职业的起点。毕竟,与跨国银行的金融家和大企业的高层打交道,是 一个较高的职业起点,可以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不寻常的人和事,增长阅历, 也锻炼能力。但我和他爸爸倾向他去读博士,毕竟他才二十二岁,是吸收知识的黄金年华。 而且,他读博士的实验室,在生命科学界有着世上独一无二的地位,能够和科学大师一起工 作、学习,对他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很有益。我们把意见讲给他, 他也广泛地征求了别人的意见,最后放弃百万年薪,自己选择了读博士。 他读剑桥时的专业选择,我们也是尊重了他的想法。不管是他的人生重大事情还是一些 小事,我们会很认真地倾听他的意见,给他指出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让他自己去做决定,并 告诉他:"你做的选择,就应该为你的选择付出努力,并随时准备去承担这种选择给你可能带 来的一切。"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否定父母反对孩子那些不合理的和有害的,以及父母和孩 子都无法承担后果的选择。 选择,就意味着责任。 有句话说"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教会孩子以后怎样去选择。 我经常听说有些家长为给孩子安排的事情,和孩子发生冲突。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学琴, 愿意去踢足球,但迫于父母的愿望,他去学了,结果内心却永远在向往着足球;一个孩子喜 欢白色的衣服,可父母喜欢她买红色的,于是买了,但孩子并不快乐。有的孩子,甚至一生 都没有选择的机会,一切都在经验丰富的父母的掌管之下,结果失去了发展和完善自己、并 心甘情愿为之付出努力的机会。 一个孩子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幼稚走向成熟,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选择。尊重他选择的 权利,就尊重了他的思维和判断,也就尊重了他的未来。 我们成人都知道,一个人以后的生活是否幸福,成就大小,不完全取决于他是不是聪明、 幸运,很多时候取决于他是否懂得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不去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其实对他们而言,生活早已经开始。 孩子不必太听话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儿子懂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说:"是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发明电灯?" 这是夏杨小时候曾经讲来"戏弄"我们的一个小故事。 第 3333节:孩子不必太听话(1)(1)(1)(1) 实际上,我们家是一个很民主的家庭。我一直不把夏杨是否听我们的话当成判断他是否 是好孩子的标准,他的爸爸也一直像朋友对待他。我们知道自己不是真理之父、真理之母。 随着孩子的成长,应该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由度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 饭店的餐桌上,一个母亲夹着一块鲜嫩的鱼肉,硬往一个五岁男孩的嘴里塞。边塞边说: "这孩子中午就没好好吃饭,这么好的鱼,就是不吃。我就不信你这么不听话!" 看那阵式,她真的想把儿子的嘴巴撬开。 男孩抗拒着,哭着:"不吃,不吃……" 母亲的脸阴沉着:"不行,你今天非得把这块鱼吃了。" 这时同桌吃饭的人开始劝说:"算了吧,孩子不想吃,干吗那么难为他?"可那位母亲像没 听见,举着的筷子和筷子上的那块鱼,还在孩子紧闭着的嘴边,强硬地坚持着…… 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一幕,而这一幕在那以前和之后的日子里,也多次见到。不是同一个 母亲所为,却如出一辙。 我想,在今天的生活条件下,一个孩子一顿饭不吃一块鱼,与让孩子体会自己的意愿被 尊重的感觉,好像应该后者更重要。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些都是连小动物、连婴儿 都会要求的事情。母亲的责任应该是搞清楚孩子不想吃的原因,而不是强行硬塞到嘴里。结 果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餐桌上的不愉快,更有幼小的心灵受到的伤害。这种伤害就是心理 学上所说的"非爱行为",是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 去做。就像一本书的名字《都是为你好》,但却会让孩子产生自贬和羞耻的感觉。 有一个二十三岁的大学生,父母都是很成功的人,尤其是他的母亲,有一种很强势的性 格。从儿子小时候,她就以儿子特别听她的话为自豪。连这个孩子大学学的专业,都是妈妈 亲自给他选的。最后,这个孩子休学回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再也不愿意出来,甚至一刻见 不到母亲,他就没有安全感。 他又回到了哺乳期,因为他在生理上虽然断奶了,但他的心理始终没有断奶。 我很能理解母亲们心里动不动就想为孩子做事的想法和冲动。我也经常不自觉地就想帮 孩子,但一旦夏杨说一句:"哎呀,妈……"我就会意识到:多余了。 在儿子的一生中,母亲永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母亲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着儿子将 成为怎样的人。 我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闭上你的嘴,不要辩解了。""你必须听我的,这是命令!"…… 我就很为那些孩子担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做父母的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遇到类似的 情况而不辩解,到时候你甚至会尖叫着对孩子喊:"你为什么不辩解?"如果从小你不给孩子这 种解释和辩解的权力和机会,他不被父母尊重,长大了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屈服于权威、不 敢有自己主见的唯唯诺诺的人。 一个人受到批评和责骂时,辩解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如果是陌生人这样对他,他也许 会很愤怒,但很快就不当回事了;如果是孩子尊敬又亲近的人,尤其是母亲,这样对他,他 就会伤心、委屈,次数多了,就变得不自信。 我经常对夏杨说:"你有辩解的权利,但妈妈和爸爸也要说出我们的意见,你来和自己的 想法对比一下,看看哪个合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的意见被他采纳。即使不被采纳,我们也 不觉得他冒犯了家长的"权威"。如果他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我们建议的错误,我们会向他祝 贺,并检讨我们自己;如果他用自己的失败,证明了他自己的错误,我们也不讥讽批评他, 让他自己反省,下次他会更慎重地考虑父母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 孩子也有说话的权利,不要对孩子进行无端的批评和责骂。因为受委屈的人,很少去反 省自己有什么过错,而被感动的人则更容易自省,并且因为感动增加内心的勇气和自信,同 时他的自制力也会增强。也许孩子因为不听话,会遭遇挫折,但这也是他成长的代价,教训 会比经验更深刻。当然,这样放手的前提是,确保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性。 第 4444节:孩子不必太听话(2)(2)(2)(2) 给孩子更多行动和说话的自由。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到一些大事上,孩子才会主动思考, 会更"听话"。 孩子在十二岁以后,进入所谓的"逆反期"。这时,更要把尊重给予孩子。实际上我认为所 谓孩子的"逆反期",就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长期,这应该是很值得我们家长欣慰的现象。 但有的家长却在为孩子们觉醒的自我意识而烦恼,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孩子"不听话"了,而 且自己的主张越来越多。随后,父母与孩子的冲突也就越来越多。 对于一个已经有自我主张和能力的孩子来说,乖乖地"听话"是一种痛苦。我一直允许孩子 有自己的主张,我和夏杨经常辩论,但不是在愤怒的情绪中进行。我会在一种平等、平和的 状态下,和他讨论我们和他发生歧义的问题。这样做也是让他养成一种习惯,将来在社会上, 如果和别人有不同意见时,也要让自己在这样的心境中,理性地与别人交流沟通,而不是情 绪化地争吵。 在夏杨的成长中,我没有特别感觉到他的"逆反期",也没有感觉他把我气得不行了。因为 从小我们就习惯了让他阐述自己的看法,在理解他的前提下,再阐述我们的意见,所以没有 让他逆反的土壤。我们允许在辩论中暂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到现在还经常在家里进行这样的 辩论,有时候把问题放一放,有时候他被我们说服,但有时我们也被他说服。现在我们承认, 他看问题的睿智和角度,有时候是我们所不及的,这时,我和他爸爸会很虚心地听他给我们 就某个问题"上一课"。 父母的话不是真理的标准,但在是非原则问题上,则必须很明确地表明父母的立场观点。 孩子能服从,也是因为他自己思考了父母的意见之后,认为是正确的而愿意服从。一般来说, 即使父母说的是真理,但非常苛刻地强求孩子去服从,结果也往往是坏的。 不要捂上孩子的嘴巴,给孩子说话的权力吧。平等、尊重、沟通、理解、倾听、建议, 你会在孩子身上看到令人鼓舞的情形。 蹲下和孩子说话 一个妈妈在大声训斥着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还不时用手点着小男孩的脑袋。妈妈站着, 高高的个子,小男孩低着头,不看妈妈,眼睛瞟着路边的行人。 看来小男孩不知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自己好像已经感到理亏了,只是妈妈还是有些不 依不饶:"抬起头来,看着妈妈。" 那一刻,我看到这个情景,很想告诉那个妈妈: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知道,让那个 小小的人仰着脸,看高高个子的妈妈怒气冲冲的样子,该会让他感到很压抑和恐惧。 夏杨小时候,如果我要对他进行"教育"时,我总要蹲下身来,耐心地说话,效果总会不错。 在我准备做妈妈时,我从一本英文书上看到一个小故事,题目就叫《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在圣诞节的晚上,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五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派对。热闹的场面,丰 富的美食,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母亲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断地领女儿到晚 会的各个地方,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但女儿几番哭了起来,母亲开始还是很有耐心地哄 着,但多次之后,女儿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 母亲气愤地一把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训斥之后,蹲下来给孩子穿鞋子。在她蹲下来的 那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的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所看到的笑脸、 美食和鲜花。 她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不高兴,她蹲下来的高度正是女儿的身高。 我应该算是一个快乐的妈妈,在用快乐的教育,培养着快乐的儿子。我知道,即使再小 的孩子,也有一个独立的王国,那里有着我们这些大人不能知晓的五彩缤纷,有自尊,也有 怯懦。当大人们俯视着对他们高喊,"过来,我告诉你应该怎样怎样……"时,幼小的他们,会 是怎样的恐惧和紧张。当一个孩子差不多在十几年的时光里,需要仰着脸去倾听和忍受来自 父母不理解的吩咐指责时,他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第 5555节:蹲下和孩子说话 孩子的世界,和我们成人的世界,隔着岁月的距离。"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我们以童年 的视角,去看他们的世界,就多了理解和尊重。 我所理解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仅仅是一个身高上几十厘米的差别,而是父母和孩子 心的距离,是一代人和另一代人的"代沟"。 "蹲下来"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站在同一个心理高度上,以平等的态度和眼光,用认真而亲 切的态度,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人。 有朋友问我:"夏杨有没有出现过青春期的逆反?"我还真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所 谓青春期的逆反,就是孩子摆脱"控制"、寻求自我独立的过程,而我从他幼年开始,早已经在 理解中,把夏杨当做一个独立而有尊严的人来看待了。 当他是婴儿时,我知道嗷嗷待哺中的他,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笑,为什么对着大人"啊, 啊"地叫…… 当他蹒跚学步时,我知道那双迈开的小脚和张开的小手,在渴望拥抱着一个什么样的世 界…… 当他三岁卡着腰说"我是大人了"时,我明白那是他人生第一次感受到自我的"独立"和力 量,我赞赏并让他为幼小生命中的这份感觉而自豪…… 当他八九岁做着恶作剧时,我理解顽皮和淘气,是每个孩子童年时光里的快乐,每一代 人都有自己版本的"成长故事"…… 当他在懵懂少年时期出现朦胧的异性感情时,我理解那种强大的本能力量,带给一个孩 子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顺应天性,尊重个性。我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觉得重要的,强加给孩子,而是 希望平等地蹲下来,了解孩子"你需要什么"。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从小到大,是和我们一样 平等的一员。他可以提出他的任何想法和意见,我们也会说出我们的理解和建议,只商讨, 不争吵。 在吃饭的时候,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之间就像成人之间一样地聊天,而且家里 的事情不会瞒着他,让他从小就参与到成人的世界中来,他就会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任何 人在被信任的时候都会自重,所以,给孩子训斥,不如给孩子平等信任。 如今,夏杨的个子已经比我高出许多,但在心理上,我依然是"蹲下来"倾听他的意见和想 法。他的学业选择、他的感情选择……我们依然在平等、尊重中,互相倾听理解着。 孩子童年里那些看似荒诞的往事,正是他生命成长中最难以忘怀的记忆。生命中如果没 有这样的记忆,那该是多么的苍白和寂寞…… 一个十岁的女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从大雪纷飞中,把一只冻得哆嗦的小狗,裹在大 衣里抱回了家。母亲大呼小叫,严厉呵斥,但也阻挡不住女儿的爱心。可是第二天一早,女 孩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那只她昨天傍晚抱回家的小狗,它已经冻死在路边。原来她的妈妈 在昨天晚上女儿睡后,悄悄地把那只小狗扔到了冰天雪地中……女孩哭了,整整一个星期没 和妈妈说一句话。 那位母亲不知道,在女儿心中,那些小动物是她童年里不可缺少的玩伴儿。那些毛茸茸 可爱的小精灵,会在她稚嫩的心里,留下善良、关爱、美好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会让她终生 受益。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从他的思维方式和年龄特点,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同时作恰当的引导和处理,而不是让孩子处在被"控制"的悲哀中。 家是孩子爱与欢乐的殿堂,是他们成长的乐园,也是他们走向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训 练场。让他们带着一颗被理解、被尊重的心,开始他们自己的人生之旅,就等于带上了一缕 生命的阳光,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批评孩子的艺术 一个九岁的男孩,故意把妈妈刚买的新手机从三楼扔到楼下。妈妈心中"嗵"的一下冒上了 火,但她忍住了。她用很平静的语气对儿子说:"先去给我捡上来。"一会儿,儿子垂头丧气地 上楼来了,说:"对不起,老妈。电视上的广告说得不对,它怕摔。"妈妈拿着摔坏的手机,哭 笑不得。 第 6666节:批评孩子的艺术(1)(1)(1)(1) 这是一位女友对我说的她儿子的故事。 我想起夏杨小时候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把收音机从桌子上推到地上,要试验一下里面 的晶体管,在受到撞击后会产生什么变化。当然收音机的壳摔坏了,但我没有批评他,反而 表扬了他,只是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这是我面对孩子所犯错误的一个原则,那就是,不是孩子所有的错误,都用批评去解决 的。批评要讲究艺术。 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做父母的应该努力以平心静 气的心境,来随时面对孩子可能犯的大大小小的过失或错误。 夏杨从小时候到现在,每当有错误时,我都会很冷静地先了解清楚情况,然后说:"夏杨, 过来咱们谈谈。"他知道这句话就是我要和他"理论"事情了,而且他知道,他不会受到无端的 谩骂和指责,我也不会陈年老账一起翻出来算,我会给他讲清楚道理,以自己的平和心态, 让孩子也在平静中反思自己,而不是激化他的情绪。 我是个目标感较强的人,做什么事情往往想到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我们为孩子的 错误生气时,应该想到惩罚他的目的是什么。批评孩子不是发泄父母的怒气,而是为了指导 孩子不再犯错。当一个错误已经发生、覆水难收时,你发再大的脾气,也是于事无补。大声 的责骂,也只会使孩子更害怕、恐惧而已,甚至导致他将来再犯错误时,会对父母撒谎。愤 怒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错误,歇斯底里地发脾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也让自己的身体受伤。 有一个母亲就因为儿子踢球,几次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砸碎了,竟然让孩子给气病了。 有的父母说,"我的孩子犯了错误,就是死不承认,气得我恨不得……"我觉得这时候父母 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对孩子犯错后的态度。 一般来说,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本能的恐惧和内疚,会使他产生自卑心理,这种感觉 甚至连他自己也闹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情绪。此刻,他最需要的是安抚。可这时候父母如果不 等孩子从挫折感中恢复过来,就在现场大呼小叫地数落孩子,甚至把孩子过去犯的错误,也 一起抖出来数落着,会使孩子突然间失去内疚感。人在内疚的时候,是最能听进话去的时候, 如果你的愤怒批评,把这份内疚打消,孩子就用无理狡辩来反抗父母、保护自己,这也是一 种本能的反应。 所以,在批评孩子遭到孩子的激烈辩解时,做父母的最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批评是不是 对的?自己的批评方式是不是对的?了解和理解,容易促使我们做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育孩子也同理。 其实大人也一样,有的妻子看见丈夫晚回家或喝多了,就开始怒气冲冲地数落,结果把 丈夫的内疚感数落掉了;还有的妻子边干活边唠叨,把别人对你的感激之情也唠叨没了。所 以,不艺术的批评,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容易引发负面的情绪,应该尽量避免。 我比较容易包容孩子的错误,因为我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错误发生的原因。所以, 我没有真正地为孩子的错误生过气。我的亲戚觉得我有点"溺爱"孩子,其实,我是舍不得去伤 害孩子的好奇心。小孩子是很纯洁的,犯的错误一般是因为好奇、调皮等。大一点的孩子, 如果有了原则性的大错误,那也不是简单的愤怒批评能解决的,做父母的应该反省自己教育 过程的失误,和孩子一起找出错误的根源。 我记得夏杨小时候还把一台录音机拆坏了。当时几百元的东西,也算是贵重了,但我没 有责备他,反正东西已经坏了,再严厉的责备也不能失而复得。我鼓励他找出坏的原因,看 能不能修好,去实现让他继续探究的目的。教育一定要有目的性,既然批评也是教育的一种 形式,那更要知道批评之后,我们要的效果是什么。东西再贵重,也没有孩子的自尊心、创 造力贵重。东西没了还可以买,即使买不到了,也只是少了一件东西。但是孩子的自尊心没 了,就损伤了孩子的自信,甚至有可能损害孩子的未来。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 故事: 第 7777节:批评孩子的艺术(2)(2)(2)(2) 有一次,一位校长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其他的同学,就当即制止他,并让他课后到 他办公室里去。 男生猜想自己要挨训了,下课后就早早地等在校长的办公室门口了。校长还没回来,男 生的心里忐忑不安,在努力想着辩解的理由。 一会儿校长回来了,一见面,就拿出一块糖,送给这个男生,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 你按时来到,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没想到,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果也是奖 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校长又掏出了第三块糖,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 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正直善良,我应该奖励你。" 男生感动极了,眼泪开始流了下来。他有点泣不成声地说:"校……长,校长,您……打 我两下吧!是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校长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连同一块面巾纸,一起递给那个男生,说:"擦 擦眼泪吧,小伙子。再奖励你一块糖果,为你能够正确地认识错误!不过,我只有这一块糖 了,看来,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种批评方式是多么奇特啊!这是流传甚广的一个著名校长的故事。我想,在那个男生 的记忆中,这四块糖果将使他永远难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他所犯的错误本身,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但大人 对事情所持的态度却会给孩子很大影响。 记得夏杨上初中时,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还和周围的同学说笑,结果老师惩罚他,就让 他一个人单独坐在最前排。老师很严肃地找我谈,我发现那几天他回家,也明显地打不起精 神。可能他以为,我会把这件事情当成大错来批评他。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我首先是让他感 觉,我对这件事情没有看得很重,然后安抚他,让他恢复正常情绪,保持心情平静,再给他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这件事情的利害。 当时他跟我说,老师当堂讲的内容他都掌握了,所以才没认真听讲。我就告诉他,"人在 一定的场所和群体环境里,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的,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行为而破坏了规 则。上课的规则就是大家听老师讲,你会了,但不能干扰别的同学听课。"然后我和他开玩笑: "一个人坐,没有人和你说话了,这是老师对你上课听讲的'照顾'呢!" 结果,这次错误,成了我激励他努力学习的教育时机,而且他很愉快地把"坐前排"带来的 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力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来自学习、生活、品行方面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及 时纠正,就会制约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家长能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一些切实 可行的方法,就能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就像上面那位著名的校长,连批评都是从孩子 的优点入手。 错误的是一件事情,而不是他这个人。从一个错误再多的孩子身上,也总能找到让我们 为他自豪的东西。 即使孩子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一样可以用温和、耐心和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而 不必打骂。父母责备的声音越小,孩子越会注意倾听。"教"而不"罚",比纯粹的批评惩罚会更 有效。人天生是一种喜欢接纳鼓励和抚慰的动物,而对批评则本能地产生敌对和冲突。所以, 父母在责备孩子时,亲子关系、双方的感情都会受到考验。父母要了解孩子处于一个什么样 的发展阶段,才能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那样,对待他每一个年龄段所犯错误的判断就比较 准确了,也就会有相应、恰当的批评方式。 我认为,批评不是乱发脾气,是在沟通对话。打开心灵的窗户,春风化雨,就事论事。 不要事无巨细地不停指责孩子,否则,他的心灵之窗就对父母关闭了,那样再正确、再有效 的教育也无法实施了。 第 8888节:你真是个好孩子(1)(1)(1)(1) 要把握批评的时机,在孩子对所犯的错误还记忆犹新、最有体验和领悟时,及时进行有 建设意义的启发性批评教育。 尊重孩子的人格,耐心倾听他的辩解,允许他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必须详细对孩子 说明他被批评的原因。同时,要让孩子知道日后如何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 不要强化孩子的缺点,拿自己孩子的弱点和别的孩子的优点做比较;不要当众羞辱孩子, 对孩子施以语言的暴力。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公众场所、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可以当时悄悄 地给孩子指出,也可以留待回家以后耐心对孩子讲清楚。 杜绝情绪化的批评。不要翻旧账,不要做人身攻击。孩子的信任是一个非常神圣的礼物, 如果你使他丧失了对你的信任,就很难获得他的重新信任。 这是我在教育夏杨时的一点体会。 让我们以理解的心,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吧。父母的责任,就是在孩子成 长的过程中,小心但坚定地剪去那些脆弱、有毒的枝条,保证生命的大树,生长得更加茂盛! "你真是个好孩子" 我常听一些家长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对别人说:"看你这孩子多好,看我这孩子窝窝囊囊的, 学习也不行,不爱说话,这辈子算完了。"家长说起来很随意,但对孩子自尊和自信的杀伤力 是致命的。因为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就是一个笨蛋,他在自己的潜意识里会认定自己糟透了, 他将来怎么可能有信心,去勇敢地接受挑战,取得成功呢? 我有一位朋友告诉过我一件事。她有一个女儿,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次举手 回答问题,结果老师让她站起来以后,她又忘了。这时候老师就说:"你有毛病吗?不会怎么 还举手?"结果这个小姑娘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她妈妈告诉我,在她以后的学 生生涯中,她再也没有主动举手回答过问题,而且在其他的场合,她也不会主动积极参与一 些活动。其实这个孩子是各个方面都不错的孩子,但就这一次刺激,对她产生的负面影响, 很久都难以消除,甚至会记忆一生。 我想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作者终生记得校长小林先生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你 真是个好孩子。" "正是这么一句宝贵的话,可能改变了小豆豆的一生,令人感动的是,小豆豆在巴学园的 日子里,小林先生不断地对她说着这句话:'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你真是个好孩子"是孩子最爱听的一句话。 父母愿意把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孩子,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把这句孩子 最喜欢听的话说给了他呢? 人是一种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理解的动物。心灵如玻璃般透明易碎的孩子,更需要我 们的呵护与赏识。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具有自信、自爱的精神,这种精神像植物的根一样, 扎得越深越广,结出的果实也就越大。 后来夏杨能自己去报考英国的六所名校,主动争取到诺贝尔奖得主的实验室工作,成功 竞选为剑桥大学生物社团主席并独立邀请数位诺贝尔奖得主举行讲座,创办剑桥大学中医社 团并担任首任主席,主动担任"剑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外联代表,很多国内代表团到剑桥访 问都是他出面参与接待,还有后来到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去从事暑期实践……每一个机会, 都是他自己主动争取的,这些争取的勇气,都源于他的自信。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我认为以下几条对我们较有借鉴意义。 ⊙不动辄在外人面前提及孩子性格中负面的东西。淡化他的缺点,强化他的优点。 ⊙从孩子的优点入手,加以表扬。该批评的时候,也要批评,但批评的度要把握好。表 扬和批评都是一种教育艺术,运用好了,孩子更容易改正缺点,心情愉快,自信和自尊心也 会随之得到发展。 ⊙对孩子的一些可笑的行为、错误的举动,不去讽刺挖苦,而是在很友善的玩笑中,提 醒他。 ⊙当孩子不开心时,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减少孩子的一些焦虑、紧张和挫折感, 释放本身也是建设性的,这对他的自信和自尊的增强都有好处。当孩子经历人生的重大事件 时,来自父母的倾听和支持,在孩子心中永远都是最有分量的。 第 9999节:你真是个好孩子(2)(2)(2)(2) 在夏杨的成长过程中,我基本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做的。 夏杨是一个很自信的孩子,但这种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小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我曾经犯过一个错误。 有一段时间夏杨很胖,一到吃饭时,我就对他说:"夏杨,你太胖了,不要吃得太多了, 别人会笑话你是个小胖子。"结果我发现很长一段时间,他不再喜欢和别人交往,害怕别人叫 他小胖子。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不动声色地给他报了一个英语夏令营。一方面,我想让 他多接触新朋友;另一方面,我知道英语是他的强项。夏令营结束后,他很高兴地对我说:" 妈,你猜我这次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不觉得那么自卑了!" 原来,在英语夏令营里,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他的英语口语能力却一点也不亚于那 些大哥哥大姐姐。而且在闭营式上,他作为主持人,用流利的英语赢得了老师和营友们的赞 赏。 我的不正确的评价对他缺点的强化,使他差一点失去了自信。我庆幸,孩子终于用他的 优点,找回了他的自信。我从此更加注意了自己的言行。 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善于利用孩子的优点,这是我在教育夏杨时的一个小"秘诀"。它可 以让你在愉悦中,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些父母经常看到的,往往不是孩子的优点,而是孩子的缺点。 "你怎么光盯着我的毛病啊?"孩子经常对父母说的是这句话。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力组 合,有的孩子左半脑发达,有的是右半脑发达,为什么奥林匹克弄了那么多的奖项?就是因 为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跳得远,有的人体态灵活,有的人力量无比……人和人的特点是不 一样的。有的父母要求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样样特长都具备;跳高的时候,跳得最高;跑 步的时候,也跑得最快……那还是人吗?那不成了神了?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优点,培 养并发挥这一点,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很关键。 今天,我已经把对夏杨赏识教育的方法,应用到我的两万英才学子的教育上。从优秀的 地方入手,我们在英才学院成立了四十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们在这些社团中,发现和发 挥着他们各自的优点,找到各自的自信。 我对我的学生们说:"你们论学历比中专的学生高,论动手能力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强。所 以,你们在社会竞争上,有你们独特的优势。"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孩子深信他是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家皮格马利翁曾经在一个学校做过一个实验。他对班里的老师说:"我经过测试了, 这六个孩子是班里最出色的孩子。一个学期后,你会发现他们的成绩非常出色。"于是,老师 平时就非常注意这六个学生,等到学期末,这六个孩子果然成为全班最好的。老师奇怪地问 这个心理学家:"你是怎样测试出这六个学生是非常出色的学生的?"皮格马利翁一笑说:"我 哪里做过什么测试,我是从你学生的名单里随机抽出了六个学生的名字,我就想做个实验, 看看你们的关切程度和对学生的认知态度,会不会对他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从此以后,人 们就把不同期望值带来的不同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 有一个女孩对我说:"我妈老拿我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有一次她拿着一篇写夏杨的报 道对我说:'看看人家的孩子上剑桥,你就上个职业学校。'我急了,反驳她:'人家的妈妈还是 教授呢!'" 我想起了自己"教子十大戒律"中的一条--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今天的妈妈们已经很普遍地接受了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的观点,但在二十多年前,大多 数人的教子观还是严厉批评。我当时有幸从一本书上,看到了赏识教育这个理论,并在教育 夏杨的过程中付诸实践。 从婴儿时期就应进行赏识教育。孩子在十到十八个月期间,大脑的发育正在进行着种种 联系活动,表扬孩子时,会使他高兴起来,然后他大脑中大量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就会 被释放出来,加强特定神经回路中脑细胞的连通。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经常被赏识,他 就会经常保持一种愉悦和自信。这是一种最好的生命状态。 第 10101010节:你真是个好孩子(3)(3)(3)(3) 赏识的语言和行动,如温暖的阳光,注入人内心无穷的力量。一些世界名流回忆他们成 功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小时候,经常被家长称赞"你很棒"、"你很聪明"、" 你将来一定有出息"。 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还是个孩子时,祖母常把他抱在膝上对他说:"你将 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后来他当了小学教师,偶尔唱唱歌,但他的父亲不断鼓励他, 说他唱歌很有潜力,成名之后,他说:"如果没有父亲的激励,我就永远不会站在舞台上。老 师培养训练了我,但是祖母的那句话,让我用勇气和信心走向成功。" 夏杨小时候,每当他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做了一件让他自己感觉很自豪的事情,或者让 我感觉很骄傲的事情,我都是像开"新闻发布会"一样,向所有亲友炫耀他的"成功"。这就像拿 着放大镜一样,去放大他的优点,而且夸赞时一定要当着他的面,是有意识的表扬。 因为从小对夏杨创设了母语式的英语环境,他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都很强,小学就经 常与我在家里用英语非常流利地对话,但他始终不肯在外人面前讲英语。 在我举办的英语俱乐部里,有外国人,有中国人,都是成人,我们在一起用英语交流谈 话。夏杨躲到我的身后,听着我们热闹的对话,忍不住突然会把小脑袋钻出来,冒出一句英 语。然后大家就惊讶:呀,这个小孩子,不但能听懂我们的英语谈话,而且英语讲得这么流 利、地道。大家很赏识他,然后我马上当着大家的面说:"他的英语口语能力很不错了,他完 全可以和我们大人一起聊天了。"然后大家就把他当成我们英语俱乐部的一员。 从那以后,他慢慢地敢于在外人面前展示他的英语口语了,而且越说越流利,越说越自 信。后来他成了我们成人俱乐部中经常主持英语节目的年龄最小的主持人,并且很受大家欢 迎。 夏杨在上高中的第一堂英语课上,就用流利的英语,对自己做了优美的长篇大论的介绍, 使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疯狂英语"的李阳到实验中学讲座的时候,大家都推举夏杨上台和李阳比试一下。大家一 起喊:"夏杨,夏杨。"可能因为夏杨的英语说得比较快吧。几句寒暄后,李阳说了一句很快的 英语想难住他,问他在这儿干什么,可夏杨却立刻回了一句《狮子王》里的台词儿,"What do you mean what am I doing here - what are YOU doing here?"(你问我在这儿干什么是什么意思? 你在这儿干什么?)李阳当时就说"我对付不了这个家伙,让外教来对付他",当时全校学生都 在流传"夏杨打败李阳"的趣话。 虽然夏杨自己很清醒,认为李阳的英语还是很有水平的,但这件事对他在一个新集体里 面的自我感觉影响很大。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都是充满了自信的。这种自信为 他以后勇敢地去面对剑桥的考试、迎接新的挑战和加入新的团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认识一位军人朋友,他习惯了在部队对战士的严肃和批评,而且把这种习惯也带到了 家里。因此,他的儿子从小到大,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做得怎样好,他都永远板着脸。 即使他已经因为儿子的成绩在心里乐开了花,可就是不对孩子说一句赞扬的话,而且还经常" 鸡蛋里挑一点骨头",弄得父子关系很紧张。儿子中学毕业后,说什么也不考大学了,就因为 他爸爸总是对他不满意,儿子说要早独立。其实,那个孩子是一个在学业上很具潜力的孩子, 我为此很为他惋惜。 对孩子的赏识教育是一种艺术,下面的这几点与大家分享-- 及时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一经发生,就要及时肯定,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就像批评 教育孩子一样,一定在孩子有体验的时候进行,这样就能强化他对被赏识的记忆和感受。 表扬要具体,不要说些不符合孩子心理的空话。比如,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摔倒了,孩子 把小朋友扶起来,家长就不能只说:"今天你真乖啊!"指向性不强。你可以说:"今天你把小 朋友扶起来,做得很好,妈妈很高兴,以后就要这样,和小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孩 子明白因为什么受到表扬。 第 11111111节:你真是个好孩子(4)(4)(4)(4) 不要习惯性地在激励的时候,再加上消极的评语。比如,"这次考得不错,但得改掉粗心 的毛病。" 孩子的心灵其实是很敏感的,态度真诚的激励,才会让孩子接受。"你一定花了很 多时间和心血做这件事,所以做得这么好!""这孩子还真行,这么难的问题他竟然解决了,真 不简单。""看来你很有潜力啊,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这些真诚的赏识,会让孩子产生心理 满足感。 激励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对外向型的孩子不宜过多地激励,恰当表达出赏识,以 防止他滋长骄傲和虚荣;而对内向的孩子,则应及时并充分地进行激励,以激发他的自信心。 奖励可以有精神的,也可以有物质的。要了解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希望得到什么。 我经常用买航模、买书来奖励夏杨。 赏识是和教育引导连在一起的,不能仅仅是赏识而没有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或令对方接纳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生命深处唤 起孩子的自我意识,让他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全面地觉醒。一个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就是启动这些的原动力。 从孩子最优秀的地方入手,让孩子无论在谁的面前都不会感到卑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会坚定对自己的信心。 这是一个母亲给予孩子最好的生命贺礼! 常对孩子说"你来" 一个六岁的男孩在搭积木,他没能把积木按照图中的形状搭起来,试了一遍又一遍。 妈妈在喊他:"吃饭了。" 他像没听见,还在专注于他的"工作"。好,马上就要完成了,最后三块积木,他在考虑要 把它们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男孩显得有些激动,拿着其中的一块在犹豫着…… 妈妈走过来了,边说:"快弄好了,咱吃饭。"边拿起剩下的两块积木,说:"我来帮你。" 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男孩愣了一下,旋即,一把推倒了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搭起的积木, 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识好歹?帮你一把,又不是给你砸了……" 妈妈感到不可理解。 但我理解。我想起夏杨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他爱玩拼插玩具,也是在他五六岁的时候。有一个周末,他坐在地上,已经差不多有一 个下午了,始终在埋头拼插一艘战舰。那些小部件,有的小得像米粒那么大,有上百个,他 就那么细致地一点一点拼插着……有好几次,他有点不耐烦,急得直挠头皮。朋友想去帮他, 我制止了,说:"让他自己来。"我要让他尝试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喜悦。最终,他终于完成了 那只由上百个零件组成的战舰。他举着它来到大人们的面前,那份自豪和喜悦,好像他完成 了一项多么巨大的工程。 我知道他在成功地完成一件任务之后,所体验到的那种快感--自信、愉悦、成就感…… 一个孩子所能体验到的"成功",不同于成人世界里的成功。每个孩子都有想要圆满地完成 一件事情的心理需求,这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通过参与游戏,以及一些他们力 所能及的事情,满足这种自我需求。一开始时说的那个五岁男孩,就是感觉妈妈的帮助,破 坏了他的自我实现感而恼怒的。 小小的孩子,也
本文档为【和儿子一起成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920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4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3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1-04-10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