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学题库

教育学题库

举报
开通vip

教育学题库教育学及答案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 ) A.描述教育事实 B.探讨教育问题 C.分析教育现象 D.揭示教育规律 3、( )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原则 D.教育问题 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教学论》 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   ) A.《中庸》   B.《...

教育学题库
教育学及答案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 ) A.描述教育事实 B.探讨教育问题 C.分析教育现象 D.揭示教育规律 3、( )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原则 D.教育问题 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教学论》 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6、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日本 8、下列教育家中( )提出了“泛智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A. 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9、“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 ( )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0、下列被尊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纽斯 11、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有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联系中国教育时机来著述的特点,这发生在(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头20年  C.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2、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 )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A.卢梭C.康德B.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3、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流派是(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实用主义教育学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4、制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教育家(   )。 A.乌里   B.鲍尔斯 C.梅伊曼    D.狄尔泰 15、美国的( )是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A.乌里   B.鲍尔斯 C.梅伊曼    D.狄尔泰 16、以杜威为代表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7、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概论》 C.《教育过程》   D.《现代教育原理》  18、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派 19、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   ) A. 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 20、下列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22、教育学首次被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是在( )中。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3、人类近代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A.思孟学派的《学记》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4、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的出现。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5、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26、于1933年出版,以前苏联( )为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凯洛夫 D.申比寥夫 27、下列教育家中,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的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二、简答题 1、请联系实际,评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2、试述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并谈一下你对它的认识。 三、分析论述题 试述教育学包含了哪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际谈一下你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 ) A.《论语》 B.《学记》C.《孟子·尽心上》 D.《劝学篇》 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3、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 A. 自然性 B .社会性 C.生产性D.适应性 4、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起源说的是( )。 A.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 )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是( ) A.社会性 B.历史性C.阶级性 D.民族性 7、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最早是由(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A.美国教育学者 B.英国教育学者 C.前苏联教育学者 D.我国教育学者 8、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自然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9、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学家( ) A.沛西·能 B.孟禄C.高尔顿 D.达尔文 10、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属于( ) 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社会的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12、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主张这一观点的是教育的( )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1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许慎 C.朱熹 D.孟子 1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语出自( ) A.《学记》B.五经四书C.《论语》 D.《说文解字》 15、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多质说 D.本质规定说 16、下列认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在于它自身的专门特点,并试图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来揭示教育本质的学说是( )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多质说 D.本质规定说 二、简答题 1、试述80 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有何重要意义。 2、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3、试列举中西方历史上有关教育的代表性定义并谈一下你对这些不同教育定义的看法。 三、分析论述题 试论述教育的起源并谈一下你对各种不同教育起源说的认识。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1、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 )决定的。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教育的规模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 十五大 3、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 )决定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文化传统 D.人口数量 4、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实际上是把(      )相隔离了。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5、一个地区的人们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 A.人口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6、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 A.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B.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C.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D.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政策 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文化传统 8、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制度 C.文化背景    D.科技水平 9、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 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 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 D.教育的发展可以改善人口素质 10、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教育的这种功能称之为(    ) A.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传播—丰富文化功能 C.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11、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人的现代化 C.教育条件现代化 D.教育内容现代化 12、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B.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C.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D.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1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人口环境 B.自然环境 C.政治制度 D.社会生产 14、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 )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15、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在( ) A.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B.逐步形成一个多样、开放的大系统 C.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 D.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 16、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 A.1995年3月 B.1995年5月 C.1987年5月 D.1989年6月 17、确立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的理论依据是( ) A.“三个代表” B.”三个面向”C.马克思主义原理 D.邓小平理论 二、简答题 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三、分析论述题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选择题 1、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 A.认识和情感 B.生理和心理 C.理性和感性 D.气质和性格 2、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均衡性D.阶段性 3、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洛克 C.华生 D.杜威 4、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 )。 A.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5、我国古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的说法,突出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6、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尊重权威,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是道德发展到( )的表现。 A.第三阶段 B.第四阶段 C.第五阶段 D.第六阶段 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9、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 A.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0、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提供物质和社会条件 C.提供心理前提 D.主导发展方向 11、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  A.宏观 B.间接 C.一般 D.特殊  1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主导作用 C.提供了多种可能 D.促进作用 15、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16、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  ) A.强制性   B.自发性 C.系统性         D.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性 17、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 A.学生具有自觉性           B.学生具有独立性 C.学生具有创造性           D.学生具有可塑性 1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9、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加德纳 B.卡特尔 C.斯腾伯格 D.柯尔伯格 20、三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斯腾伯格 D.吉尔福特 21、道德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斯腾伯格 D.柯尔伯格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包含的五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3、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发展顺序依次为( ) A.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2、试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对此我们所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三、分析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何作用。 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说明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重要启示? 3、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竭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人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第五章 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智育就是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人的全面发展即平均发展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4、( )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马克思 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素质教育 D.加强现代人文教育 6、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 A. 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B. 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C.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 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7、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 )中的教育目的 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8、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 ) A.政治制度 B.科技水平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 9、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 ) A.教育途径 B.教育内容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10、将个体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11、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能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这说明体育具有() A.思想性B.技能性C.娱乐性D.竞技性 12、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 A.政治方向问题 B.发展生产力问题 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 1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制度 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D.提高人的科学人文素养 14、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B.教育内容C.教育原则 D.教育目的 15、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家( )。 A.杜威 B.洛克C.斯宾塞 D.康德 17、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三个代表” 18、教育目的是检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评判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这最能说明的是教育目的具有( ) A.教育评价功能  B.控制教育方向的作用 C.指导和支配教育活动的作用 D. 端正教育思想的功能 1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20、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 A.教育大纲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 21、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社会效益论思想 B.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C.社会本位论思想 D.个人本位论思想 22、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个体的质量规格或素质标准要求的总设想、总规定,这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23、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为严重的时期是( ) A.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B.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D.原始社会初期 2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 )才能真正实现。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二、简答题 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三、分析论述题 1、试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谈一下你对我国当代教育实践的认识。 2、试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布的教育目的,说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应如何去实施教育目的? 第六章 教育制度 一、选择题 1、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 A.学校教育制度 B.教育体制 C.社会教育制度 D.业余教育制度 2、普通中小学的双重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B.发展体力智力,培养思想品德 C.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D.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3、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 ) A.文化传统 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C.人口状况 D.社会制度 4、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生产力的发展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5、教育制度在废止之前要求个体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 ) A.客观性 B.强制性 C.价值性 D.教育性 6、反应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7、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年。 A.1985年 B.1993年 C.1999年 D.2001年 9、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 ) 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 D.终身教育的实现 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初等教育 11、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2、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下面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 ) A.高等教育制度         B.特殊教育制度 C.奖惩作息制度        D.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 13、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制度就不同,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  ) A.客观性   B.强制性 C.历史性      D.教育性 14、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 ) A.客观性 B.强制性 C.价值性 D.教育性 15、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是( ) A. 制度教育 B. 非制度化的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社会教育 16、我国建国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 ) A.1949年10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10月 D.1958年9月 二、辨析 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就是学校教育制度 三、简答题 简述学制确立的依据。 四、论述题 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这对我国当前学制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第七章 课程 一、选择题 1、目前在我国高中及部分小学、初中所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其主要性质而言是一种( )。 A.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2、课程的一般结构是( )。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 3、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4、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5、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6、于1967年提出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是( ) A.斯塔克 B.斯塔佛尔比姆 C. 斯克里文 D. 普洛沃斯 7、布鲁纳指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据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存在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8、在教育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桑代克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9、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 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1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三者都是 12、“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 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B.经验主义课程论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 13、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 A.奈勒 B.多尔 C.杜威 D.巴格莱 14、突破了学科界限,体现某类知识体系之间内在联系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 B.选修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15、学科课程又称( )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 16、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是(      ) A.布鲁纳     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 17、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三个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8、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19、“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这一课程观倾向于认为课程是( ) A.学科 B.文化 C.目标 D.体验 2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 ) A.课程内容的选择 B.课程内容的组织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21、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 A. 综合课程   B. 隐性课程   C. 国家课程   D. 校本课 22、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23、课程评价可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其划分的依据是( ) A.评价实施阶段的不同 B.评价主体的不同 C.评价对象的不同 D.评价所发挥作用的不同 24、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布鲁纳 25、综合课程不包括( ) A.融合课程 B.核心课程 C.广域课程 D.潜在课程 2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27、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 ) 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 B.素质教育的实施 C.知识经济的出现 D.政治的民主化 28、以下课程理论流派取消了课程问题特殊性的是( ) A.存在主义课程论 B.经验主义课程论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29、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以促使双方彼此协调,这是课程实施的(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课程创新取向 30、通过课程评价可以找出课程计划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这体现了课程评价的( )功能 A.判断成效 B.比较与选择课程 C.诊断与修订 D.了解目标达成程度 3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32、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 二、简答题 1、联系实际,说明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举例说明校本课程的利弊。 4、试分析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应如何确定课程目标? 三、论述题 1、试述泰勒关于课程评价模式的基本观点。 2、联系实际,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 教学 一、选择题 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2、于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布鲁纳 B.罗杰斯 C.瓦·根舍因 D.布卢姆 3、从本质上讲教学是( ) A.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 D.发展学生体力、智力和品德的活动 4、下列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 温故而知新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 上施下效 5、“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主要说明了教学中( )的意义。 A. 传授科学知识 B. 反复联系巩固 C. 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D.提升思想品德 6、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 A. 练习法 B. 演示法 C. 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备课 B. 上课 C. 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卢姆提出了(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掌握学习模式 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D.暗示教学法 9、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这是教学过程本质的( ) A.发展说 B.交往说 C.特殊认识说 D.双边活动说 1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A.系统性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11、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 12、在教育史上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 A.康德 B.赫尔巴特 C.拉特克 D.杜威 13、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1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15、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助产婆法”是( ) A.讲授法 B.练习法C.参观法 D.讨论法 16、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17、“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暗示教学模式 18、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而系统的信息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践法 B.谈话法 C.参观法 D.讲授法 19、诸如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实际上是指学生的( ) A.智力因素 B.理性因素 C.非智力因素D.感知因素 20、以倡导暗示教学模式而闻名于教育界的学者是( ) A.谢夫特 B.洛扎诺夫 C.布卢姆 D.罗杰斯 21、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22、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班级授课制 D.特朗普制 23、在教学中允许同班的学生存在不同方面和水平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获得适宜的个性发展,这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量力性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24、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捷克教育家是( ) A.尼德兰 B.夸美纽斯 C.斯图谟 D.福禄培尔 25、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26、下列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暗示法 27、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发现学习法 B.非指导性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28、最为经济且最为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多媒体教学 D.语言直观 2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制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 ) A. 特朗普制 B. 分组教学制  C. 道尔顿制  D. 协同教学 30、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以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 A.德育 B.智育 C.教学 D.美育 31、认为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的观点属于( )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取向 C.认知教学取向 D.情感教学取向 32、非指导性教学属于( ) A.认知教学理论流派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流派 C.情感教学理论流派 D.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流派 33、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法”体现了( ) A.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统一协调原则 34、我国进行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属于( )。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C.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35、以下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斯宾塞的《教育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6、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 ) A.道尔顿制 B.文卡特纳制 C.特朗普制 D.协同教学 3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辨析题 辨析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三、简答题 1、列出五种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并说明当前在我国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 2、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3、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 四、论述题 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第九章 德育 一、选择题 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 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B. 知与不知的矛盾 C. 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3、德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 条件作用 C.主导作用 D. 保证作用 4、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评价法 D、自我教育法 5、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A.适应性功能 B.生存功能C.享用性功能 D.发展功能 6、“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的这一言论表明了德育应该具有(     )功能。 A. 个体性   B.教育性 C.文化性     D. 社会性   7、李××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 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入手对李××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 语言说理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9、一般说来,狭义的德育专指(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法制教育       D.道德教育 10、依据教育内容的分类,法制教育属于(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11、5~8岁的儿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这时期儿童的道德叫做( ) A.他律道德 B.自律道德 C.权威道德 D.公众道德 1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这表明德育具有( ) A.政治政治性  B.享用性 C.发展性 D.社会性 13、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   B射   C御   D书    14、“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 A.社会性功能 B.个性生存功能 C.个体享用功能 D.经济性功能 15、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劳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6、以下不属于德育任务的是( ) A.形成学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B.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 C.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充分发展学生智力 D.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辨析题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 三、简答题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四、分析论述题 试述德育过程所包含的规律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 一、选择题 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D.学生处于中心地位 2、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开始出现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资本主义社会 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4、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     )。 A.专业人员                B.国家干部 C.公务人员                D.技术人员 5、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 ) A.教师考核制度 B.教师聘任制度 C.教师资格制度 D.教师职务制度 6、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造成学生的被动 7、学生在教育中应处于( )。 A.主体地位 B.客体地位 C.权威地位 D.被动地位 8、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 )。 A.讲授知识 B.教书育人 C.教学艺术 D.引导启迪 9、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0、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1、“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2、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 ) A.被动的客体  B.发展中的人 C.成熟的人 D.被塑造的人 13、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指教师的( ) A.知识拓展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教学创新能力  D.教育教学能力 14、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 C.社会关系 D.道德关系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开发智力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16、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在上世纪(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7、在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 ) A.学生         B.环境 C.社会      D.教师 18、以下不属于学生义务的是( ) A.努力学习 B.尊敬师长 C.遵守学校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D.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19、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完全控制教育活动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20、一个学生因上课迟到而被教师拒之门外(教室),教师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申诉权 二、简答题 1、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2、联系实际,试述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分析论述题 你如何认识和理解教师资格制度,在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选择题 1、A解析:目前在教育学界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一个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考生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2、D 3、D解析:教育规律决定着教育的发展,但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却是教育问题。4、B 5、C 6、A 7、D解析: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日本,但所学的思想却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8、B 9、B解析:这一试题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只有广泛的阅读教育名著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10 A 11、C 12、C 13、B解析:这道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只有理解了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14、A 15、B 16、C 17、A 18、B 19、A 20、A 21、A 22、B 23、D 24、B 26、C 27、B 二、简答题 1、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实际上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另一部分是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根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当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前苏联的家里宁、凯洛夫和我国的杨贤江等。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第六,坚持运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这是我们在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时应当特别注意的。 2、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迅速异常,表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并朝着以下趋势继续向前发展: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扩大。到了20世纪末,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已经从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扩展到宏观的教育规划,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扩展到教育的外部关系,从基础教育扩展到高等教育,从正规教育扩展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的教育扩展到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教育,从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扩展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等。 (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在赫尔巴特时代,教育学的基础主要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教育学基础包括了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如生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文化学、科学哲学、技术学、管理学等等。 (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就教育学研究角度而言,有的从科学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而言,也出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咨询研究、开发研究等多种层次类型,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推动,构成教育学研究的完整体系。 (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20世纪中叶 以来,随着教育问题领域的扩展以及研究基础和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也发生了快速的学科分化,教育学一个个组成部分纷纷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这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又与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叉,出现了许多子 学科、边缘学科。子学科、边缘学科与其他非教育学科之间,出现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和多种类型的综合,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知识的增长点。例如,教学论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分化出来的教学论与哲学和教育哲学 综合产生教育哲学。由于这种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学科综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扩展了研究视野,深化了问题研究,使得当代教育学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当代教育学研究者们所关心的是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与此同时,当代教育学实践的发展也日益呼唤着教育理论的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6)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当今的世界是个不断走向开放的世界,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发展,教育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开展、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促成教育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3、答: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认为:第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教育要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继续不断的增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这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杜威认为学校不应该是一个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而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紧密相连;第四,从做中学,这是教育方法,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等;第五,以学生为中心;第六,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 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
本文档为【教育学题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9317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1KB
软件:Word
页数:49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1-04-09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