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洞室作业全操作规程

洞室作业全操作规程

举报
开通vip

洞室作业全操作规程洞室作业规程AQBZ/J/17/081基本规定1.1地下开挖工程的开挖施工应遵守“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安全、质量、进度和经济的关系。.1.2地下开挖工工程应根据地形、地质、洞室尺寸、洞室形状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1.3应在合同规定的区域内,制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措施,并与项目建设同步实施。1.4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安全监测方案,开展安全监测工作。1.5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制定开挖和支护万案,经企业负责人审批后和监理人核准后提出申请审批后实...

洞室作业全操作规程
洞室作业规程AQBZ/J/17/081基本规定1.1地下开挖工程的开挖施工应遵守“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安全、质量、进度和经济的关系。.1.2地下开挖工工程应根据地形、地质、洞室尺寸、洞室形状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1.3应在合同规定的区域内,制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措施,并与项目建设同步实施。1.4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安全监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开展安全监测工作。1.5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制定开挖和支护万案,经企业负责人审批后和监理人核准后提出申请审批后实施。1.6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期间,若围岩条件与原勘察结果有较大变化,向监理方(业主方);再由业主方委托勘察单位进行补充勘探,必要时还应进行专门的试验研究工作,复核原定的地质参数。根据新的复核结果调整施工方案,并报监理人核准。1. 7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地质预报;并根据预报制定安全施工预案。必要时,人可组织相关单位对安全施工预案进行审查。1.8当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地质变化时,我公司应做好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专业技术人员应进行详尽的地质测绘与编录。必要时,业主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等监理、单位共同商定处理措施。1.9洞内应设置排水沟、集水坑,用水泵排水,确保工作面及运输道路的路面无积水。1.10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应根据地下洞室的工程规模、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开展安全监测工作,以指导开挖施工和确定加固方案及支护参数。1.11交叉洞室在贯通前应优先安排锁口锚杆施工。1.12应制定防止水淹洞室措施及瓦斯等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2土石方开挖2.1洞室开挖2.1.1地下开挖工程施工前,应对地下洞室洞口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开挖方法、支护措施和洞口边坡加固方案等。2.1.2洞室开挖的洞口边坡上不应存在浮石、危石及倒悬石。2.1.3作业施工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时,施工前应制定全方位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2.1.4地下洞室洞口削坡,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上下垂直作业,并做好坡面、马道加固及排水等工作。进洞前,应做好开挖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危石清理和坡顶排水,按设汁要求进行边坡加固。2.1.5地下洞室洞口设置防护棚。其顺洞轴方向的长度,可依据实际地形、地质和洞型断面选定,一般不宜小于5m。必要时应在洞脸上部加设挡石栅栏。洞口开挖时对周围岩体应尽量减少扰动,当洞口处岩体软弱、破碎、成洞条件差时,应首先进行超前加固和支护,再进行洞口开挖。2.1.6自洞口计起,当洞挖长度不超过15m〜20m时,应依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及时做好洞口永久性或临时性支护。支护长度一般不得小于10m。当地质条件不良、全部洞身应进行支护时,洞口段则应进行永久性支护。2.1.7暗挖作业中,在遇到不良地质构造或易发生塌方地段、有害气体逸出及地下涌水等突发事件,应立即停工,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2.1.8位于河水位以下的隧洞进、出口,应按施工期防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设置围堰或预留岩坎,在围堰或岩坎保护下进行开挖。需要采用岩塞爆破方法形成洞口时,应进行专门论证。2.1.9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岩台吊车梁、高压岔管、拱脚及相邻处的边墙岩塞和在成型后的高墙上开挖洞口等,属特殊部位的开挖,应做专门设计。2. 1.10地下洞室进口施工宜避开降水期和融雪期。进洞前应完成洞口排水系统并对洞脸岩体进行鉴定确认稳定后方可开挖洞口。2.1.11每次放炮后,应立即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并清除危石、浮石,若发现非撬挖所能排除的险情时,应釆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洞内进行安全处理时,应有专人监护。2.1.12处理冒顶或边墙滑脱等现象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查清原因,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及安全防范措施,迅速处理。(2)地下水活跃的地段,应先治水后治坍塌。(引水水洞及压力管道下平段可能会发生)。(3)准备好畅通的撤离通道,备足施工器材。(4)处理工作开始前,应先加固好塌方段两端未被破坏的支护或岩体。(5)处理坍塌,一般宜先处理两侧边墙,然后再逐步处理顶拱。(6)施工人员应在可靠的掩体下进行工作;整个过程应有专人现场监护。(7)随时观察险情变化,及时修改或补充原订措施计划。2.2竖井与斜井开挖2.2.1倾角小于30°的斜井,可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倾角为30°〜45°的斜井,可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或自下而上开挖,若采用自下而上开挖时,应有扒渣和溜渣措施;倾角大于45°的斜井和竖井,可釆用自下而上先挖导井、再自上而下扩挖或自下而上全断面开挖。2.2.2斜、竖井的井口附近,应在施工前做好修整,并在周围修好排水沟、截水沟,防止地面水侵入井中。竖井井口平台应比地面至少高出0.5m。在井口边应设置不低于1.4m高度的防护栏和不小于35cm高的挡脚板。2.2.3在井口及井底部位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2.2.4当工作面附近或并筒未衬砌部分发现有落石、支撑发生响动或大量涌水等其他失稳异常表象时,工作面施工人员应立即从安全梯或使用提升设备撤出并外,并报告处理。2.2.5竖井与斜井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必须锁好井口,确保井口稳定,并采取措施防止杂物坠入井内;对于露天竖井与斜井,应设置不小于3m宽的井台;边坡与井台交接处应设置排水沟。(2)当竖井深度大于或等于30m时,应设置专门运送施工人员的提升设备,提升设备应专门设计;深度小于30m的竖井和倾角大于45°斜井,应设置带防护栏的人行楼梯或爬梯。(3)涌水和淋水地段,应有防水、排水措施。(4)IV、V类围岩地段,应及时支护。开挖一段,支护或衬砌一段,必要时应在采取预灌浆的方法对围岩进行加固后在开挖。(5)井深超过15m时,上下人员宜釆用提升设备。2.2.6竖井采用自上而下先打导洞再进行扩挖时:(1)井口周边至导井口应有适当坡度,便于扒渣。(2)爆破后必须认真处理浮石和井壁。(3)釆取有效措施,防止石渣砸坏并底棚架。(4)扒渣人员应系好安全带,自井壁边缘石渣顶部逐步下降扒渣。(5)导井被堵塞时,严禁到导井口位置或井内进行处理。2.3不良地质开挖2.3.1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作业现场应有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监护作业。2.3.2不良地质地段的支护要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待支护稳定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2.3.3不良地质地段宜采用必要的超前探测手段,摸清掌子面前的围岩状况,以便制订应对安全技术措施。当开挖后,围岩自稳时间不能满足支护要求时,应先釆取超前支护等措施预加固围岩,然后再实施开挖。2.3.4当出现围岩不稳定、涌水及发生塌方情况时,所有作业人员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2.3.5施工时采取浅钻孔、弱爆破、多循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釆取分部开挖,及时支护。每一循环进尺宜控制在0.5m〜1.5m左右。2.3.6在完成一个开挖作业循环时,应全面清除危石,及时支护,防止落石。2.3.7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做好工程地质、地下水类型和涌水量的预报工作,并设置排水沟、积水坑和充足的抽排水设备。2.3.8在软弱、松散破碎带施工,应待支护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段施工作业。2.4洞室爆破作业2.4.1钻孔爆破作业,应按照批准的爆破设计图进行。2.4.2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连接,应由取得爆破员资质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爆破设计图进行施工。2.4.3炮孔检查合格后进行装药,炮孔堵塞应密实。2. 4.4洞室爆破使用的炸药、雷管、导爆索、导爆管、连接头、电线、起爆器、量测仪表,均应经现场检验合格方可使用。2. 4.5A级、B级、C级洞室爆破和爆破环境复杂的D级洞室爆破,洞室开挖施工期间应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开挖工程和爆破准备工作;爆破之前应成立爆破指挥部。2.4.6爆破指挥部应了解当地气象情况,应使装药、填塞、起爆的时间避开雷电、狂风、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2. 4.7药室的装药作业,应由爆破员或爆破员带领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安装、连接起爆体的作业,应由爆破员进行,安装前应再次确认起爆体的雷管段别是否正确。2.4.8洞室装药,应使用36V以下的低压电源照明,照明线路应绝缘良好,照明灯应设保护网,灯泡与炸药堆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装药人员离开洞室后,应将照明电源切断。装有电雷管的起爆药包或起爆体运入前,应切断一切电源,拆除一切金属导体,并应釆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的手电筒照明。装药和填塞过程中不应使用明火照明。2.4.9夜间装药,洞外可采用普通电源照明。照明灯应设保护网,线路应采用绝缘胶线,灯具和线路与炸药堆和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20m。2.4.10洞室内有水时,应进行排水或对非防水炸药采取防水措施。潮湿的洞室,不应散装非防水炸药。2.4.11爆破前,应将施工机具撤离至距爆破工作面不小于100m的安全地点,对难以撤离的施工机具、设备应妥善防护。2.4.12洞室装药应将炸药成袋(包)码放整齐,相互密贴,威力较低的炸药放在药室周边,烕力较高的炸药放置在正、副起爆体和导爆索的周围,起爆体应按设计要求安放。2.4.13用人力往导洞或小井口搬运炸药时,每人每次搬运量不应超过两箱(两袋),搬运工人行进中,应保持1m以上的间距,上下坡时应保持5m的间距。往洞室运送炸药时,不应与雷管混合运送;起爆体、起爆药包或已经接好的起爆雷管,应由爆破员携带运送。2.4.14填塞工作开始前,应在导洞或小井口附近备足填塞材料。2.4.15平洞填塞,应在导洞内壁上标明按设计规定的填塞位置和长度。2.4.16填塞时,药室口和填塞段各端面应采用装有砂、碎石的编织袋堆砌,其顶部用袋料码砌填实不应留空隙。2.4.17在有水的导洞和药室中填塞时,应在填塞段底部留一排水沟,并应随时注意填塞过程中的流水情况,防止排水沟堵塞。2.4.18填塞时,应保护好从药室引出的起爆网络,保证起爆网路不受损坏。填塞完毕,应有专人负责进行验收。2.4.19洞室爆破应采用复式起爆网路,装药连线时操作人员应佩戴标志,未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一切人员不得进入爆破现场。2.4.20电力起爆网路的所有导线接头,均应按电工接线法连接,并确保其对外绝缘;在潮湿有水的地区,应避免导线接头接触地面或浸泡在水中。2.4.21采用电力起爆法,装炮时距工作面30m以内应断开电源,可在30m以外用投光灯或矿灯照明。2.4.22电力起爆网路的导线不宜使用裸露导线和铝芯线。2.4.23电力起爆网路洞内导线应用绝缘性能良好的铜芯线。2.4.24洞室爆破时,所有穿过填塞段的导线、导爆索和导管,均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填塞时损坏。非填塞段如有塌方或洞顶掉块的情况,还应对起爆网路釆取保护措施。2.4.25装入起爆体前、后,以及填塞过程中每填塞一段,均应进行电阻检测;当发现电阻值有较大的变化时,应立即清查排除故障后才可进行下一施工工序。2.4.26敷设导爆索起爆网路时,不应使导爆索互相交叉或接近;否则,应缓冲材料将其隔离,且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少于10cm。2.4.27每个起爆体的雷管数不应少于4发,起爆网路连接时应复核雷管段别。2.4.28连接网路人员应持起爆网路图,按从后爆到先爆、先里后外的顺序连接;所有导爆管雷管与接力雷管,在接点部位应有明显段别标志;接头用胶布包紧,并不少于3层,然后再用绳扎紧。2.4.29采用导爆管和导爆索混合起爆网路图时,宜用双股导爆索连成环形起爆网路,导爆管与导爆索宜采用单股垂直连接。2.4.30起爆网路应用电雷管或导爆管雷管引爆,不应用火雷管引爆;应在爆破工作领导人下达准备起爆命令后,方可向主起爆线上连接起爆雷管。2.4.31爆破完成后,待有害气体浓度降低至规定标准时,方可进入现场处理哑炮并对爆破面进行检查,清理危行。清理危石应由有施工经验的专职人员负责实施。2.4.32涧室爆破作业后应检查以下内容:(1)是否完全起爆。洞室爆破发生盲炮的表征是:爆破效果与设计有较大差异;爆堆形态和设计有较大的差别;现场发现残药和导爆索残段;爆堆中留有岩坎陡壁。(2)有无危险边坡、不稳定爆堆、滚石和超范围塌陷。(3)最敏感、最重要的保护对象是否安全。(4)爆区附近有隧道、涵洞和地下采矿场时,应对这些部位进行毒气检查,在检查结果明确之前,应进行局域封锁。(5)如果发现或怀疑有拒爆药包,应向指挥长汇报,由其组织有关人员作进一步检查;如果发现有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尽快釆取措施进行处理;在上述情况下,不应发出解除警戒信号。2.5石方机械挖运2.5.1洞内严禁使用汽油机为动力的石方挖运设备。机械挖运设备,应有废气净化措施。2.5.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符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工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2.5.3操作人员应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运行设备。2.5.4机械运转中其他人员不得登车,必须上下时应通知司机停车。2.5.5挖运前须清理工作面的危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挖运。2.5.6挖运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2.5.7掌子面挖掘时,应采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挖掘,以保持掌子面的稳定。2.5.8出渣道路应保持平整通畅,并设置排水沟。2.5.9出渣地点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指挥。2.5.10采用装载机挖装时,装载机应低速铲切,不得大油门高速猛冲。2.5.11要根据掌子面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铲掘方法,严禁铲斗载荷不均或单边受力,铲掘时铲斗切入不宜过深。2.5.12装车时严禁装偏,卸渣应缓慢。2.5.13挖掘机械工作范围内严禁人员停留,后退时庳连续鸣号。2.5.14人工装运时,作业人员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禁把手伸入车内、或放在斗车帮上。重量超过50kg的石块不得用人力装斗。2.6衬砌施工2.6.1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的隧洞,衬砌应在隧洞贯通后或掘进机开挖一定距离后进行。2.6.2采用喷射混凝土或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衬砌时,衬砌应紧跟开挖面进行。2.6.3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片衬砌方案时,管片结构应进行专门设计,底部管片宜设置底座。2.6.4管片应由预制工厂生产,出厂前进行编号,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至现场,使用管片拼装机进行拼装。2.6.5管片安装误差,可按下列要求控制:(1)管片径向安装误差为±20mmo(2)管片接缝处最大起伏差为±50mm。2.6.6管片周边的内侧应敷设膨胀性或复合性橡胶止水条,必要时内侧还应设明止水。管片接缝应用不低于管片强度等级的聚合物砂浆进行勾缝处理。2.7回填灌浆2.7.1管片安装后,应在预制混凝土管片与围岩的缝隙中充填经过筛选和清洗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质量要求、粒径为5〜10mm的专用骨料,并进行灌浆。经论证也可灌注水泥砂浆。2.7.2灌浆材料宜选用强度级别不低于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酸根离子超标的地下水地段,应选用抗硫酸盐水泥或采取其他措施。水泥质量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规定。2.7.3回填灌浆28天结石强度等级应大于15Mpa,渗透系数应小于1.O×10-5cm/s2.7.4灌浆工作实施之前应进行现场灌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灌浆参数和施工工艺。2.7.5灌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以保证灌浆饱满。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记录。2.7.6灌浆7天之后,应采用钻孔注浆的方式对灌浆效果进行检查。每100m可设一组检查孔,每组不宜少于4个钻孔,其中顶拱、仰拱和左右边墙各一个。检查方法为:向钻孔内注入灰比为2:1的浆液,在规定压力下,初始lOmin内注入量不超过10L为合格。3出渣与运输3.1在出渣线路交叉口处,应有指示牌、明显的安全标志和防护措施。并设专人指挥。3.2有轨出渣运输3.2.1线路应经常维护,路基应稳定。3.2.2机车在洞内行驶的时速不宜大于10km/h;调车或在人员稠密地段行驶时,时速应小于3km/h;通过弯道、道岔或视线不良地段,时速不应大于5km/h。3.2.3两列车同方向行驶时,列车间距不应小于60m,并须减速慢行。列车倒退行驶时,应鸣号,鸣号间隔时间不应大于15s。3.3无轨出渣运输3.3.1道路最大纵坡应根据运输车辆性能和出渣设备工作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9%,最大纵坡限长为150m,会车视距不宜小于40m;局部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4%。路面应保持平整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并设专人维护,定期保养;运输量大的隧洞,有条件时宜采用混凝土路面。3.3.2出渣道路两侧不宜堆放施工器材和建筑材料。3.3.3汽车在洞内行驶时,时速不宜大于10km/h。3.4斜井、竖井出渣运输3.4.1斜井、竖井出渣运输,提升设备的钢丝绳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载人的升降机、吊篮绳,其安全系数不应低于14。(2)用于绑扎起重物的绑扎绳,其安全系数应为6〜10。(3)升降物料的升降机,其安全系数不应低于6.5。3.4.2竖井吊罐及斜井运输车牵引绳,应有断绳保险装置。3.4.3吊罐升降速度应遵守下列规定:(1)井深小于40m,无导向设备时,不应超过0. 7m/s。(2)井深为40〜100m,沿导向设备升降时,不应超过1.5m/s。(3)井深大于100m,沿导向设备升降时,不应超过3m/s。3.4.4斜井和竖井运输,应有可靠的通信和信号联系,信号应声、光、电兼备。3.4.5提升设备应有防止过卷、过载、过速、过电流和失电压等保险装置及可靠的制动系统,并应加强维护检查工作。3.4.6深度大于30m的竖井,应设专门的载人吊罐。载人吊罐载人时,不应载运其他物品。3.4.7竖井内应设置人行爬梯,每10〜15m应设置休息平台。人行爬梯应设置护栏。3.4.8井口应设置阻车器、安全防护栏或安全门。3.4.9各项提升设施应经安全部门鉴定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使用。3.5机车牵引石方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3.5.1出渣线路应随开挖面的进展而延伸,尽头距工作面不应超过3m。3.5.2出渣车速小于1.5m/s时,线路曲线半径不应小于斗车最大轴距的7倍;当车速大于1.5m/s时或偏转角度大于90°时,不应小于轴距的15倍,洞外部分曲线半径不应小于30m。3.5.3轨距的允许误差宽不得大于4mm,窄不得超过2mm。3.5.4弯道或岔道处应加扩轨,以防掉道。洞内轨道的坡度,使用机车牵引不应超过2%。3.5.5机车在洞内行驶的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在调车或人员稠密地段行驶应减至5公里;通过弯道、道岔视线不良地区,时速不得超过3公里。3.6轨道养护应遵守下列规定:3.6.1为保持行车安全,应设专人清理轨道上的土石及其杂物。3.6.2要经常检查道木情况,如有腐烂折断应及时更换。3.6.3路基不平或下陷时应及时整修。3.6.4线路、道岔上的连接零件松动时,应及时紧固。3.6.5尖轨的密贴情况,线路的纵坡、水平、轨距、轨向等,发现不符合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要求时,应及时整修。3.7机车运行时,应遵守下列规定:3.7.1指挥人员未给信号或信号不明,机车不得开动,严禁擅自行车。3.7.2机车司机应确认前方道路、道岔位置正确,方能开车。3.7.3机车运行到岔道或嘹望条件不良地段,应在20m外开始鸣号,复线地段两车相会时也应鸣号。3.7.4机车前部应有光亮充足的照明灯,车尾应安置红灯。3.7.5机车司机在运行中发现线路异常、危及安全时,应连续鸣号示警,必要时,减速、停车。3.7.6摘挂钩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弯道内侧。3.7.7行车信号应设专人管理,其他人员不得乱动。3.7.8无论道坡大小,所有停用车辆均应釆取措施,切实防止滑动或溜车。3.7.9挂钩作业人员应注意检查钩头、车链、挂环、插销及有关设备,如发现有损坏或故障时,应立即报修。3.7.10机车车辆正在开动或将要停住时,不得挂钩或摘车。3.7.11机车行驶时,严禁任何人上下。3.8卷扬机牵引,应遵守下列规定:3.8.1卷扬机用钢丝绳应按抗拉极限强度进行选择,其安全系数应大于5。3.8.2在绳索的全部运行范围内,应设置托辊,托辊的间距以不使绳索拖地为宜,在绳索变换方向处,应安设导向轮。3.8.3斗车与钢丝绳或斗车与斗车之间,应用可摘卸的连接器连接,在坡道运行时,应用双重连接。连接设备应以最大牵引负荷值验算。3.8.4遇到紧急刹车或其他原因使钢丝绳骤然被拉紧时,司机应立即停止运转,检查钢丝绳有无损伤。3. 8.5卷扬机牵引斗车运行速度最大不应超过5km/h(相当于1.39m/s),牵引荷载不准超过卷扬机额定牵引力,不准降低钢丝绳及连接设备的安全系数。3. 8.6卷扬机筒外沿,距最外一层钢丝绳外边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5倍。3.8.7钢丝绳应穿过滚筒上的绳眼固定牢靠,在放绳时滚筒上应至少留三圈钢丝绳。3.8.8卷扬机工作时,应有专人指挥,各种信号应预先加以明确规定。3.8.9卷扬机应设置工作制动和保险制动装置。电源开关应设在司机操作室内,并应设保护箱。3.8.10斗车轨道终点端以及中部均应安设挡车设备,每次通车应及时开启和关闭。3.8.11经常检查钢丝绳的破损情况,当某一捻距内钢丝绳的断裂根数达总根数的5%时,则应更换。3.8.12每天应对钢丝绳进行详细检查和鉴定,检查钢丝绳时卷扬机运行速度不得超过0.3m/s。4临时支护4. 1锚喷支护4. 1.1锚喷支护施工应遵守下列原则:(1)根据开挖后的围岩稳定状况,确定锚喷支护顺序与时机。对变形超限的部位应加强支护,其支护型式与参数应根据变形大小确定。(2)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喷射混凝土施工使用的配合比;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其强度、厚度和均匀性满足规范要求。(3)锚杆注浆应密实。(4)锚杆的锚固强度及围岩与喷层之间的黏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分次施工同一断面的支护结构应相互连接,其整体性应满足围岩稳定的要求。(6)对破碎、易风化、遇水易膨胀等岩体,应及时封闭岩面。(7)对地下水发育地段,应釆取排水措施。(8)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树脂纤维喷射混凝土、自钻式锚杆和树脂锚杆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应釆用条件和范围。4. 2拱架支撑与锚喷联合支护4. 2.1拱架支撑与锚喷联合支护应在IV、V类围岩中使用,拱架支撑结构应根据开挖断面、开挖方式和围岩稳定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并在加工厂制作。4. 2.2拱架支撑间距应根据开挖后围岩条件与开挖循环进尺确定。4.2.3拱架支撑应沿实际开挖轮廓线紧贴开挖面安装,与围岩之间的空隙应立即用喷射混凝土填充。空隙较大部位应以Ф25钢筋支撑与岩面,再分次喷射混凝土直至充填饱满。4.2.4拱架支撑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榀拱架支撑拼装后应具有整体性,接头应牢固可靠,各排之间应使用剪力撑、水平撑或连接筋连接。(2)每榀拱架支撑应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并与洞轴正交。(3)拱架支撑的柱脚应置于完整的岩面上。在斜井中安装拱架支撑时,应开挖出柱脚平台,底层软弱时应加设垫墩。(4)拱架支撑应与锚杆、喷射混凝土的钢筋网连接。(5)拱架支撑应置于永久衬砌断面之外。若需侵占衬砌面时,应与设计单位商定。由于侵占永久衬砌断面需要拆除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6)拱架支撑在加工厂制作完成后,应按金属构件加工要求及时组织验收,并出具合格证,再运至施工现场安装使用。4.2.5斜井拱架支撑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加设纵梁或斜撑,防止格栅支架下滑。(2)当斜井倾角不小于30°时,拱架支撑连接宜用夹板;倾角不小于45°时,拱架支撑应采用框架结构。(3)当斜井倾角大于底板岩层的稳定坡角时,底板应加设底梁。(4)柱腿与基岩应结合稳定。4.3不良地质条件洞段的临时支护4.3.1施工前,应按照地质报告和地质预报,根据不良地质条件的性质编制专项临时支护措施。临时支护应及时施做以确保围岩稳定。4.3.2应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支护方案,准备充足的支护材料。4.3.3在特大断面的地下洞室中,对影响围岩稳定的内部结构面可采用预应力锚杆(索)进行加固。4.3.4在松散、破碎的岩体中对岩体可釆用预灌浆加固、先护后挖、边挖边护等方法施工。4.3.5在膨胀性岩体中,可釆用喷锚支护及时封闭围岩,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做好永久性衬砌。如岩体变形过大,可釆用不封闭或可伸缩性支护结构。开挖时应预留足够的变形量。4.3.6对岩溶地段,宜采用封堵、隔离、清除、支护、加固、利用结构物跨越等方法处理溶洞中的空洞、危石、坍塌及风化充填物。4.3.7在高地应力区,可采用加密布置的短锚杆、喷射钢纤维或树脂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4.3.8在不良地质条件洞段的洞室开挖与支护后,应加密布置监测断面,增加观测频次,及时通报监测结果;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4.4软岩洞段的临时支护4.4.1软岩洞段的地下洞室,应在开挖后立即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应确保围岩稳定。4.4.2临时支护的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根据围岩稳定条件编制安全施工预案。(2)支护设计与施工,应根据地质预报和监测结果进行。(3)根据围岩自稳能力确定是否需要超前支护。(4)采用分部开挖的地下洞室,应实行分部支护,上部分洞室的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部分洞室开挖。4.4.3施工过程中,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支护外,还应根据围岩特性,对可能出现的局部不稳定部位增设随机布置的拱架支撑或锚杆。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以应付突然发生的围岩塌滑。4.4.4当有地下水时,底板应及时釆用早强混凝土进行封闭。底板厚度由地下水发育程度和围岩条件确定,并不应侵占永久性衬砌断面。4.4.5临时支护后,应根据临时支护与围岩的变形大小和支护的稳定状况,确定永久性混凝土衬砲的时间和施工方法。4.4.6对于围岩与一次支护变形特大、已侵占了永久性衬砌断面的一次支护,应视其变形大小,确定采用凿除或拆除的处理方法。当采用拆除处理方法时,应制定拆除与加固方案,并应按先加固、后拆除和分部处理原则进行。4.4.7软岩洞段开挖与支护后,应加密布置施工期安全监测断面,增加观测频次及时通报监测结果;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启动安全施工紧急预案,及时采取加固措施。5通风及防尘、防有害气体5.1通风5.1.1洞深长度大于洞径3〜5倍时,应釆取通风措施。5.1.2洞井施工时,应向工作面供应3m3/min.人的新鲜空气。5.1.3采用自然通风,需尽快打通导洞。导洞未打通前应有临时通风措施;工作面风速不得小于0.15m/s,最大风速:不大于4m/s。5.1.4通风机吸风口,应设铅丝护网。5.1.5施工期间,通风管或风扇线路的终点距工作面不应大于30m,必要时应在通风管上设置中间接力风机,以保证能良好地排除污染空气。5.1.6如果在地下开挖中使用柴油机设备,其设备排气口应装净化器,工作面上应提供的新鲜空气量最小为4m3/min。5.1.7通风系统应设有专人负责运行、维护和管理。5.1.8严禁在通风管上放置或悬挂其他物体。5.1.9对存在有害气体、高温等作业区,必须做专项通风设计,并设置监测装置。5.2防尘、防有害气体5.2.1地下洞室开挖时,宜釆用下列综合防尘措施:(1)宜采用湿式凿岩机造孔;特大断面洞室采用潜孔钻造孔时,应配备符合国家工业卫生标准的除尘装置。(2)地质条件允许时,应利用压力水冲洗洞壁。(3)出渣前宜用水淋湿石渣。(4)应加强通风。(5)应配备防尘器材,做好个人防护。5.2.2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宜采用湿喷机作业;釆用干喷法施工时,应采用下列防尘措施:(1)应采用水泥裹砂法施工。(2)在保证顺利喷射施工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骨料含水率。(3)在距喷头3〜4m出增加一个水环,采用双水环加水。(4)在喷射机或混合料拌和处,应设置集尘器或除尘器。(5)在粉尘浓度较高地段,应设置除尘水幕。(6)喷射混凝土的混合料中宜掺入增黏剂等掺和料。(7)应加强作业区的局部通风。5.3禁止地下开挖中,使用烧采油、汽油或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乙烯、丁烯)的内燃机。5.4施工时,空气中所含瓦斯、烟雾、粉尘及有害气体等杂质的浓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含量 名称 容许浓度 附注 按体积(%) 按重量(%) 二氧化碳(CO2) 0.5 — 一氧化碳的容许含量与作业时间:1)容许含量为50mg/m3时,作业时间不宜超过lh;2)容许含量为lOOmg/m3时,作业时间不宜超过0.5h;3)容许含量为200mg/rn3时,作业时间不宜超过20min;4)反复作业的间隔时间应在2h以上。 甲烷(CH4) 1 — —氧化碳(C0) 0.00240 30 氮氧化合物换算成二氧化氮(NO2) 0.00025 5 二氧化硫(S02) 0.00050 15 硫化氢(H2s) 0.00066 10 醛类(丙烯醛) — 0.3 含有10%以上游离Si02的粉尘 — 2 含有10%以下游离SiOwK泥粉尘 — 6 含有10%以下游离Si02的其他粉尘 — 10 5. 5施工地段含有瓦斯气体时,应遵守下列规定:5.5.1定期测定空气中瓦斯的含量。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施工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5.2施工单位人员应通过防瓦斯学习,掌握预防瓦斯的方法。5.5.3机电设备及照明灯具均应采用防爆式。5.5.4应配备专职瓦斯监测人员,检测设备应定期校验,报警装置应定期检查。5.6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机构中,应有专门负责防尘、防有害气体、防噪声的检查监测人员,并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定期检测、公示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达不到卫生标准时,应限期解决,必要时应停工整改。6供水与排水6.1根据施工总体布置,合理选择水池位置、高程和结构型式。水池容积应满足日调节的要求。6.2工作面的水压应满足施工机械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0.3Mpa。若水压不够时,可增设加压装置。6.3供水水源应稳定,水质应符合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标准,且应对水质定期进行检测。6.4当供水泵站设在河流岸边时,应考虑洪水影响。寒冷地区的供水系统,冬季应做好防冻措施。6.5洞口应地形和水文条件,做好排水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排水措施,不应使地表水倒灌入洞内、冲刷洞口和施工道路。6.6施工场地,施工前应充分考虑施工用水和外部影响的渗水量,妥善安排排水能力,以利施工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施工。6.7洞内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6. 7.1工作面及运输道路的路面不应有积水。6.7.2逆坡施工时,应设置排水沟自流排水,并经常清理,必要时可设置盖板。6. 7.3顺坡或平坡施工时,应在适当地点设置集水坑并用水泵排水。6.7.4排水泵的容量应比最大涌水量大30%〜50%。使用一台水泵排水时,应有与排水泵相同容量的备用水泵;使用两台水泵排水时,应有50%的备用量。重要部位应设有备用电源。6.7.5寒冷地区的冬季,应防止洞口段排水沟或排水管受冻堵塞。7地下洞室施工照明7.1每一段地下工程应提供连续运行的照明装置。除了一般照明系统外,还应当为正在进行施工的开挖面提供专用照明,这种照明装置应当釆用泛光灯、荧光灯或其他满足施工需要的照明装置。不允许电线或者灯泡紧靠作业面。除非出于特殊的工作条件需要,不允许在隧洞的任何部分使用明火照明。7.2所有的动力线和照明线应当保持绝缘状态。7.3动力线和照明用线应当在隧洞的一侧布置,引爆用电线则应布置在隧洞的另一侧,并与电话线或通信线路保持适当的距离。7.4所有的线路应当使用具有绝缘能力的绝缘子将线牢靠固定在洞壁上,且不会受到爆破影响而损坏。7.5照明系统电压不得高于220V,在灯具距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12V。7.6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按所制定的临时安全用电方案实施,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断、停电应急措施。8洞室施工安全监测8.1施工安全监测目的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判断围岩稳定性,验证施工方法及支护效果,指导设计与施工并及时发现险情,为施工安全提供预测预报。8.2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具体的安全施工监测方案。8.3施工安全监测布置重点部位:8.3.1洞内:Ⅲ〜V类围岩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段、断层破碎带、洞口及岔口地段、埋深较浅地段、受邻区开挖影响较大地段及高地应力区段等。8.3.2洞外:埋深较浅的软岩或软土区段。8.4施工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8.4.1洞内:围岩收敛位移、围岩应力应变、顶拱下沉、底拱上抬、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爆破震动、有害气体和粉尘等。8.4.2洞外: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开裂、地下管线破裂受损等。8.5大型洞室安全监测重点:8.5.1垂直纵轴线的典型洞室断面。8.5.2贯穿于高边墙的小型隧涧口及其洞口内段。8.5.3岩壁梁的岩台(尤其下方有小洞室)部分。8.5.4相邻洞室间的薄体岩壁。8.5.5不利于地质构造面组合切割的不稳定体。8.6监测仪器钻孔注浆后20h内不允许近区爆破作业。重新爆破前应做好仪器的保护措施,以免飞石破坏。8.7监测重点巡视地点:8.7.1爆破后隧洞掌子面围岩及前沿支护状态。8.7.2大小洞室群体的交叉段、洞口段、洞室岩壁及拱座地段。8.7.3软弱围岩地段及支护结构状态。8.7.4外洞口边坡与不稳定山体,洞上方地面与受影响建筑物,洞口防汛设施等。
本文档为【洞室作业全操作规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6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928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20-05-18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