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猫学出版(摘录)

老猫学出版(摘录)

举报
开通vip

老猫学出版(摘录)老猫学出版 作  者: 陈颖青 著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7-1 ​ 字  数: 210000 ​ 版  次: 1 ​ 页  数: 245 ​ 印刷时间: 2009-7-1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1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308066914 ​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 出版 定价:¥32.00 当当价:¥22.10 折扣:69折 节省:¥9.90 编辑推荐 出版的“秘...

老猫学出版(摘录)
老猫学出版 作  者: 陈颖青 著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7-1 ​ 字  数: 210000 ​ 版  次: 1 ​ 页  数: 245 ​ 印刷时间: 2009-7-1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1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308066914 ​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 出版 定价:¥32.00 当当价:¥22.10 折扣:69折 节省:¥9.90 编辑推荐 出版的“秘密”,尽在其中。   网络时代的编辑“圣经”!   此刻的时势,出版将是一个整合的概念,编辑必须从头就注入营销的思考,出版必须把经营视为整体,成本、效率、品质、推广、调度、营运、编辑、营销、财务、库存、通路,全部都要熟悉。   这一行最成功的编辑,骨子里都是精明的生意人,只有他们够精明,最后才有办法表现得优雅。   编辑的乐趣在哪里?乐趣在于“发现”。发现一个题材、发现一个作者、发现一部作品、发现一个书名、发现一个可以与读者共享的意念,最后,发现你具备能够让读者喜爱你编辑的作品的能力。这种乐趣又是作为编辑人永远不变的享受。 内容简介 本书慷慨分享作者累积20年的出版实务经验与5年多的笔耕成果。   从上游到下游,将台湾图书出版业的know-how尽纳其中,无论对编辑新手、出版老手、营销达人,或有志于出版产业者,都是极其实用的指南。   在这个实体和虚拟交会冲击的时代,出版这样一个纸张书编辑的经验谈,会不会只是徒劳的努力呢?也许明天我们再也不需要跟纸张打交道了?纸张书的阅读率江河日下,电子书的未来迟迟不见芳踪,编辑的技艺会不会最后成为“屠龙之技”,无可施展呢? 作者简介   陈颖青,1963年生,25岁进入出版业,经历多种跨部门工作,包括编辑、业务、营销等。现任台北猫头鹰出版社社长。曾主编“自然珍藏系列”、“猫头鹰书房”及“科幻推进实验室”等书系。主编丛书多次荣获金鼎奖和媒体年度好书奖。 目录 第一篇 新手入门  第一章 出版业的秘密   出版字源学   故事、故事、故事   一个人的火车头工业   对出版理想最大的辜负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商业化   经典是如何炼成的?   为什么新书越来越多?   为什么书会越做越厚?   书为何会绝版?   出版业的矛盾与统一  第二章 给新手的八堂课   如果你想进出版业   创意编辑:我的编辑入门推荐书   出版辞典:前置页   出版辞典:印张   出版辞典:解析度   新手编辑(几乎)一定会犯的错   新手容易误会的事——海报解析度   如何扫描图片? 第二篇 编辑实战现场  第三章 排版是你必须知道的事   编辑可以不知道排版吗?   出版辞典:易读性   读不下去的版面   段落的秘密   中英文排版差别   为什么你必须知道美编如何排版?   为什么美编做的颜色印不出来?   出版辞典:页码  第四章 老师不会教的实战技巧   编辑还有在做编辑吗?   亲爱的“也是无奈小编”   文字工作也能做进度管理吗?   为何会出现离谱的错别字及其解决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如何让你的出版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更准确?   DK风格   编辑的决断   编辑效率的秘密   想出书,该怎么对出版社提案?   我所知道的封面设计   我所知道的腰封设计   一本书在达尔文世界   一页20行的秘密   “单页起”的缘由,以及为什么我们不重视  第五章 编辑也要谈钱   书的损益平衡试算   谈钱是编辑的责任   照面积算   预付版税的数学和哲学  第六章 如何做翻译书?   为何坏翻译始终无法绝迹?   改稿改到挂   保证可以找到好译者的发译指南   编辑与译者的关系   编译同盟   译书和跑马拉松   如何找专家解决疑难?   思果的遗产   要不要附原文?   翻译稿费要等书出版以后才能领?  第七章 编辑禅:有些事只能靠领悟,光是知道并无用处   如果你想做编辑   编辑工作到底有何乐趣?   编辑这一行   钓鱼、打猎、种田和经营博客   20年编辑生涯悟一词:对比   一个编辑的成长   如果有理想,你就得准备好付代价 第三篇 出版业的生存竞争  第八章 营销:印书容易卖书难   图书营销的第一课   出版辞典:书名   到底要怎样才能定出有力量的书名啊?   社会能量与经典营销   一本书为什么会卖?   如何预测并量化一本书的销售潜力?   最会卖书的人   如何发传单?   “常有人买出国”:有意思的店招   “好书会自动贩卖”时代之消逝   现在谁决定了畅销书榜?  第九章 出版经营   出版社的“钱坑”   小出版社求生指南   出版社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共同印刷的问题   “城邦”成长的秘密  第十章 数字冲击   还好我是做书的:图书和音乐产业   人类所有知识的集合   电子书生死之谜   电子书的微型化障碍   不可能的电子书商业模式   纸书到底会不会消失?   停止购买实体报纸两月记   出版业是不是夕阳产业? 第四篇 产业视野与国际观察  第十一章 市场、文化、政策   诚品报告和台湾人的“心理史学”   一年出4万种书会不会太多?   分类、分类、分类   决定你读什么书的人   这是自由市场,但也是杀戮战场   “销结”的条件:通路可以避免以势压人   书店的毛利太高?   如何推荐翻译书给出版社?  第十二章 书展:从台北到法兰克福   台北书展往何处去?   逛法兰克福书展建议装备  第十三章 世界各国的出版业   美国图书市场有多大?   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分析   (美国)那个卖书的也开始做书了   以爱国之名(美国)   与大国为邻的麻烦   外资称霸的地方(加拿大)   英国出版业所缔造的世界纪录   第一名的代价:翻译书消失(英国)  后记 编辑的乐趣在哪里?乐趣在于“发现”。发现一个题材、发现一个作者、发现一部作品、发现一个书名、发现一个可以与读者共享的意念,最后,发现你具备能够让读者喜爱你编辑的作品的能力。这种乐趣又是作为编辑人永远不变的享受。 目录 ___此刻的时势,出版将是一个整合的概念,编辑必须从头就注入营销的思考,出版必须把经营视为整体,成本、效率、品质、推广、调度、营运、编辑、营销、财务、库存、通路,全部都要熟悉。 目录 第一章 出版业的秘密 ___出书、卖书的行为,过去也不是没有,只是在印刷术诞生之前,那是手工业。副本靠手抄,速度快不了,那时候的书业大体上跟“公众”无关(只是书业,还不是出版业),只有少数贵族、僧侣、精英阶级才享受得起。是印刷术解放了这个行业,并赋予这个行业一个全新的标记,出版(publish)开始跟公众(public)绑在一起了。 出版字源学 故事、故事、故事 一个人的火车头工业 对出版理想最大的辜负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商业化 经典是如何炼成的? 为什么新书越来越多? 为什么书会越做越厚? 书为何会绝版? 出版业的矛盾与统一 第七章 编辑禅:有些事只能靠领悟,光是知道并无用处 ___每回被问到“如果想应征编辑工作,应该先做什么准备?”的问题,我都忍不住要重新思考,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功课是可以提出来让人准备的。但很遗憾,每回我都想不出任何具体的建议。我没办法让人像准备联考那样,开书单,划重点,准备考古题,多做几次模拟考就可以高分录取……所有我能想出来的(准备),全是心理准备,只能用来分析自我,而没办法用来说服老板。 如果你想做编辑 编辑这一行 编辑这一行 钓鱼、打猎、种田和经营博客 20年编辑生涯悟一词:对比 一个编辑的成长 如果有理想,你就得准备好付代价 第十章 数字冲击 ___在我刚入行的年代,图书业的盗版风气还常常耳闻,可是十几年下来,大规模的盗版已经难得听说了,除了前几年远流破获盗版金庸的案子,近两年中南部传出盗印民营教科书的事件之外,台湾地区图书产业大体上已经远离了盗版的威胁。 还好我是做书的:图书和音乐产业 人类所有知识的集合 电子书生死之谜 电子书的微型化障碍 不可能的电子书商业模式 纸书到底会不会消失? 停止购买实体报纸两月记 出版业是不是夕阳产业? 出版字源学 作者:陈颖请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英文,publish,这个字出现于14世纪前期,早期的意义是公开、公布、公之于众。相关的字源是从public(公众)来的。 两百年后,这个字被借用来描述一种人类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行为。1529年,这个字第一次被用来指称“印出一本书,发行到市面上,卖给一般大众”(to issue a book for sale to the public)这一连串过程。 出书、卖书的行为,过去也不是没有,只是在印刷术诞生之前,那是手工业。副本靠手抄,速度快不了,那时候的书业大体上跟“公众”无关(只是书业,还不是出版业),只有少数贵族、僧侣、精英阶级才享受得起。是印刷术解放了这个行业,并赋予这个行业一个全新的标记,出版(publish)开始跟公众(public)绑在一起了。 前阵子我跟一位学界朋友闲聊,他问起某出版社发行能力如何?那是台湾最老牌的学术书出版社,发行能力当然是没问题的。 可是某教授最近给他们出书,“怎么在书店都看不到?”他问道。 “那没办法,学术出版社实力雄厚,但他们的专长是学术发行,而不是书店发行。”我说。朋友没有接话,可是我听得出他的沉默——出了书,市面上却看不到,那还算得上是出书吗? 提起这个事,意思是要跟前面的字源学做点印证。中文的“出版”,虽然在字面上不像英文那样紧紧扣着“公众”的关联。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出书跟公众依然是密不可分的。这个行业从编辑、印刷到(公开)发行,让大众读者知悉,是全套的,缺一个都不行。从英文的字源学,结果我们可以追溯到出版这一行的本质来。真是个有趣的经验。 广义一点解释,公众不只跟阶级有关(从贵族阶级下放到庶民大众),也跟数量有关(三五个人不能称为公众)。所以出版这一行的当代特征,跟手抄书时代相比,最值得注意的不是印刷术的采用,而是跟着印刷术而来的,即书的公共性格。 因为现代出版的公共性,这个产业里,发行的角色比印刷吃重得多,只有发行才有办法完成你的出版物的公共化(并且让那个公共化为你带来金钱的收入),只靠印刷是办不到的。 这样好像又太强调发行?其实印刷也很重要,印刷是军备,发行是野战,没有军备,野战不可能成功。本文只是要说,发行不是独立于出版的下游单位,发行是内含在出版里的,是出版的基本元素,不是补充或附加。我们的工作如果只料理到写作、编辑、印刷成书,都不能算是出版,必须把发行算进来,才算数。 一个人的火车头工业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时隔两年,《哈利·波特》完结篇终于在万千书迷期待之下,于2007年在全球同步上市。 一本小说上市,不只造成媒体圈的骚动,也在出版产业史上再次缔造新纪录。单单美国版出版商的首印发行量就超过1200万册,网上的亚马逊书店收到的预购订单则高达220万册之多。 总计前面六集,译成的语言达63种,合计发行数字超过3200万册。台湾地区的销售数字也一样惊人,中文版前六集实销册数超过500万册,平均每四个台湾人(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一个看过《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的旋风不只扫荡图书出版产业,在改编电影市场上一样气势惊人。已经推出的四集电影,全球票房估计超过新台币1100亿元,作者罗琳的个人身价,也超过360亿新台币以上。 如果加计其他因为哈书出版而带动的周边商品市场,自1997年以来,“哈利·波特工业”大概在全球制造了5000亿新台币以上的产值。大约是台湾地区出版市场产值的15倍有余。 罗琳的小说事业,毫无疑问可以称为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少从业人员的火车头工业而无愧。 继罗琳之后,美国出现了同样以小说事业横扫全球的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作者),其他在文学书、非文学书类型上,发行量没有那么夸张,全球翻译授权没有那么疯狂的畅销书作者,则到处都是,几十只手都数不完。稍微熟悉台湾地区书市近况的读者,一下便可以举出长期盘踞台湾地区畅销书榜上,那些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甚至西班牙人的大作。 以撰文的此刻为例,“博客来”网络书店的文学小说排行榜前20名,只有一本是台湾作家的作品(已逝作家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其他19种,全部都是翻译书。 我们也许可以为台湾地区的读者对异国作者毫无隔阂,对异文化毫无排斥的胸襟,而自我感觉良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对本地文学,无法对此时、此刻、此岛上的众多书迷,发出同样有魅力的召唤,而感觉悲伤。我们的文学奖非常高调,我们的“主流”文坛充满哀怨作者,我们的出版者只对翻译小说有兴趣,而我们眼睁睁看着排行榜上95%是翻译文学。 当韩剧《大长今》横扫东亚,我们津津乐道着韩国MBC电视台如何耗资亿万,打造出这部收视冠军的连续剧,因此不只打响了李英爱的巨星地位,也塑造了韩国文化输出的能力。我们想象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如何争取预算,如何补助,如何砸钱,却忘记了文化创意的根本,是那个能够说出动人故事的人。 凭着一个能够让百万人同时都期待、感动的说故事的人,就可以创造一个高产值的产业出来,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给了我们真实而沉重的启示。在那个付不出暖气费的单亲妈妈的手上,她写出了风行世界的小说,而那里没有政府资金。 罗琳的小说事业,诞生在出版业最兴盛的英国(英国是平均每年每人出版最多新书的世界冠军),那里不只需要一个有才气且用功的作者,也需要一个懂得欣赏好故事,赞美好作者的社会。 我们并不缺乏可以感动5万人的作家,但要让“一个人的火车头工业”诞生,5万尚不足够,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同时感动50万人的作家。这个规模考验的不只是能力,也包括对大数的赞美,让数量成为正面价值,而不是犬儒精英讥讽嘲笑的对象。我们需要酝酿这样的奖赏,让感动50万人成为这个社会共同的愿望。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外既好看又有点深度的作品,数量太多,引进起来也非常简单,因为那已经变成一个熟极而流的产业链,然而我们也都知道,这样的作者如果不是来自我们自己,我们就没有真正跟这个社会的大众读者同呼吸的文学产业可言。 出版业者也许也需要反省,我们有没有善尽挖掘推动的责任。但从罗琳的例子看(一个投递无门、出版商有眼无珠、预付版税只肯付2000英镑的艰辛开始),全世界的出版商有眼无珠的程度也是不分轩轾。“一个人的火车头工业”不会只靠一个条件就实现。 作者如果能感受到这个社会所给予的精神与物质的同步奖赏,也许我们就有机会看见“一个人的火车头工业”,在我们有生之年诞生。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商业化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就在上个月(2002年12月),美国两家大学出版社先后换了社长。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请了贺夫顿米福林(Houghton Mifflin)担任出版社的副总经理,耶鲁大学出版社则请来培基(Basic)担任出版社的发行人。两者都有志一同,向校外的商业性出版社借将。 这几年美国大学出版社向外挖角,似乎已蔚成风尚,2000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社长退休,继任人选也是从外部的出版集团中找来的。堂堂大学校园,“庙小妖风大”,什么样的人才没有?竟然会闹到不辞市侩之讥,不怕学术殿堂沾惹凡俗的尘埃,要向铜臭味最重的集团出版公司借将呢? 先讲个故事。 1517年10月31日,一个年轻修士在日耳曼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贴了一张大字报。这是当时教会中人常用的辩论形式,为了扩张大字报的影响力,年轻修士手抄了好几份分送友人,友人再传抄给更多的人,没多久,就又从日耳曼南部流传回来。 使他大为吃惊的是,这些回笼本已经变成“印刷品”了。他怎么也想不到,那张大字报,竟然会成为千余年历史的天主教会,彻底分裂的开端。 这自然是马丁·路德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故事。 在路德之前,关于教会改革的辩论,至少有200年之久,要不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诞生,路德的改革很可能跟他前面200年的诸多改革建议一样,步上失败的后尘。然而因为有了印刷术,路德的大字报变成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思想用瘟疫扩散的速度打败了统治的权威。这也是第一次,出版展现出可以促成、也可以推翻某种思想的惊人力量。但值得玩味的是,其中最要紧的关键,竟然不是思想本身,而是出版技术的改良。是这种技术使得制造复本变得既便宜又迅速,因而使大量发行成为可能。 宗教改革为何会出现,不全然是因为路德的理论多么伟大高深、发前人所未发,而是因为他的思想的复本,散布得够多、够快、够广。 这正是出版业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成功模型:某种内容,加上便利的复制技术,然后把复本扩散到尽可能大的地方,接触尽可能多的读者。然后你就能产生力量。出版是两件事的结合:一端是内容,另一端是发行量。发行越广,影响越盛,出版的力量就越见彰显。 回到前面的问题,大学为何要向商业性集团求才?答案就很清楚了。因为商业出版社的人比较懂营销,比较会发行,比较能让大学出版社在商业上成功,因而使大学的影响力扩大到课堂所不能及的地方。在商业上成功,并不是意味着你一定要做肤浅媚俗无聊跟风的东西;刚好相反,你大可以做严肃高深不同流俗的作品,然后依然可以在商业上成功。这个世界上严肃规矩的出版物多了,没有任何出版法则规定说做那些书一定会赔钱。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其实是花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才终于领悟这个奥妙的。在不能领悟之前,他们是大学董事会的烫手山芋,财务上既不能独立,颜面上却又不能裁撤,空有出版的理想,其实是一无所成。现在他们终于明白,做学术出版,也要讲究赚钱与否,不只是因为这是一门生意,而是因为你赚了钱,表示你的出版物卖得够多。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出版理想推得够广,实现得够全面。 台湾地区也有一些呼声,要求大学成立出版社。初听这些呼声,我总觉得不安,不是怕大学出版社变成竞争对手,而是不知道这些应运而生的出版社,要花多久时间,才能领会他们的美国同行,花了几十年才终于领会的东西。 我们的常识里总认为,为了理想,你必须含辛茹苦、散尽千金,你不能赚钱,不能日子过得春风得意。要嘛,就是为理想献身;要嘛,就是市侩商人,二者不可得兼。 可惜出版的本质却非如此。那些赢利越丰厚的大学出版社,他们所推动的出版理想,事实上越广博而高深。以全球最负盛名的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例,他们投入出版的历史比所有美国同行都要悠久,他们没有任何外资赞助,反而还常常要上缴经费给大学本部(最近15年 总计就交了超过20亿新台币以上的盈余)。 但是剑桥现在年出新书2500种,学刊150余种,营销网遍及世界200余国,年营业额超过新台币60亿。如果看过剑桥的图书目录,你真的会叹为观止,他们对学术的出版是那么认真,而他们对出版作为一种生意来经营,却又是那么的精明。 出版的内容可以不商业化,但出版的经营却不行。 为什么新书越来越多? 作者: | 时间:10.05.20 | 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 先做两点声明如下: 1.本文旨在探讨“为什么每年出版的新书会越来越多”。 本文的态度既不是赞成,也不是反对,就只是分析而已。任何事情要进步,都应该先找出事情的真相,然后才可能对症下药(这时要谈赞成或反对,都还来得及)。 2.我的结论差不多是:“新书会越来越多,现在如此,以后也将如此,趋势恐怕不会改变。” 尽管如此,这却不代表我自己也在努力,为每年越来越多的新书“贡献”更多的来源。简单说,本文不是为自己辩护用的,如果有任何人觉得本文的立场可疑,是为自己拼命出书找借口,欢迎你来调查,以下地方你可以查到我负责的出版社每年出书的纪录: ※猫头鹰知识网(www.owls.tw) ※台湾“国家图书馆”ISBN中心 ※博客来网络书店(www.bookland.com.tw) ※城邦读书花园(www.cite.com.tw) 以下开始正文。 最近又一连串看到许多有意无意的意见,抱怨每年出版的新书太多了。我说的还不是台湾地区的情况,我说的是从日本、美国、加拿大到法国看到的消息。多数抱怨跟台湾地区常见的相当雷同,书太多,书店来不及陈列,读者无法消化,产生竞争加剧,整体退书率上升,产业体质变坏,总有一天会走上跟日本相同的出版大崩溃的结局。 如果那些说法只是普通读者的抱怨倒还不稀奇,可是很奇怪,我看到的意见,若不是出自业界圈内人,至少也是产业记者,或甚至是产业研究的专家。连行家都这么说,这个问题显然是个大问题吧?问题虽然很大,但却不是像一般观点所认为的,出版社只顾着出书,不 管卖书,到最后退书率加大以后,又必须用以书养书的手法冲刺新书数量,结果造成总体新书数量长年攀升。 这个问题是结构性的,不是任何单一因素可以促成的。第一个关键是,书不是消费性商品。 书不是卫生纸或洗发精,那些东西你会重复购买,用完了就买,有特价还会加买。书却不同,一种书你最多只买一次(我知道有例外,但那种情况实在太少了),不会额外买同一本。如果你看完了上回买回家的书,接下来如何?你会到书店,然后想:不知道最近有没有出什么新书值得买? 这是第二个关键。你在书店总是问最近有何新书,而不是问最近有何旧书。你总以为旧书已经过滤过了,你不必去旧书堆中寻宝,只要盯着刚上市的新书就行(我知道这也有例外,但只买旧书的人毕竟也是少数)。这个实况,对所有卖书的零售通路而言意味着什么呢?那还用说吗?结果就是所有书店,不管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通通都要重视新书,都要给新书最好的位置,最明显的陈列,摆在动线坪效(即店面空间每一平方米能产生的营业效益)最高的地方。 新书的位置甚至比畅销书的位置更好、更大,动线更宽敞。 这才是出版产业新书年年冲高的结构性原因。如果说新书太多是个罪恶的话,我们每个人,从读者,到书店,到媒体(不妨看看报纸书评版花在新书上的篇幅和旧书的比例差多少),到出版社,都是这个共犯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每个人都在鼓动、增强、推动新书的市场角色,这样要想新书减量,无异于缘木求鱼。 过去我们看过许多道德性的责难,每年出那么多书,整个出版业充满了短视近利只求眼前一时之快的鄙陋商人,却没有人认真好好研究这个问题,这实在不是好事。如果我们不能认清现实的本质,单凭道德诉求是不可能想出对应之道的。 书为何会绝版?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卖完了它的印数,书店开始订不到货,读者开始买不到书,上网站查询,上面标记说该书“库存不足”,这时候你就知道,那本书八成已经绝版了。 这事好像颇奇怪。明明还有人想买啊,为什么要让书绝版、断货,不再印刷呢? 20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出版社的心态不是这样的。那时候的老板都认为,每本书都是辛辛苦苦,花了代价才做出来的,如果这些书在书店卖掉了,业务部的责任就是补上它,如果仓库里存书都补出去了,老板的指令就是,再版它——本社出的书在书店里一本都不能 少。 20年前这么做并不困难,但是20年走过来,台湾地区的出版社就都学到教训了,再也不敢如此任性,坚持书店一定要把我出的书全部都摆放齐全了。(出版社自己都不敢让自己的书永不绝版,如何能要求书店全部摆齐呢?) 是什么教训呢?就是:印书很简单,卖书却很难,卖再印出来的旧书,加倍困难。 怎么说呢?店销市场的工作模式,新书一印好,第一件事就是“铺书”上市,大概在一个礼拜以内,就可以把印数的八九成全数发出。货物出门,不管有没有卖掉,至少就账面而言,你的书已经变成“应收账款”了。平均来说第一次印刷的发行量通常可以在短期(四个月) 内回收一半资金。简而言之,新书因为有“铺货”的便利,因此资金的回收期较短。 但旧书不一样。 大部分旧书,每个月的补书量都很难突破两位数字(因为大部分书都不是畅销书)。这样即使一本书你小心翼翼地再版了600本(这个数字在印刷的经济规模上已经非常低了),经常也要花一年半时间才有办法消化它。这等于你的资金又要积压一年半,而同时,利息会耗 损,仓库要仓租,人员也要额外分心照料,你所能得到的,却是缓慢而微薄的一个月几十本的销售收入。 这还是假设每本旧书的年销数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事实证明不可能如此,绝大部分书过了新书期以后,销售量总是逐年递减。 所以当一本书的年销数低于某个指标(不同出版社可能设定不同标准),出版社权衡之下,再版它的营收比不上管理它的成本的时候,出版社就会——让它绝版。即使市场上每年仍然有200本、300本的需求也没用。 书的竞争太激烈,人为的淘汰就越严苛,从这个角度看,整个出版市场活生生便是个物竞“人”择的人工生态圈。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书那么容易绝版的原因。 但是图书出版和自然生物有一点不同,就是灭绝的物种无法重生(至少目前不行),但绝版的书倒很容易复活。不过这会是另一个主题(改版重发,reissue)了。 故事、故事、故事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哈利·波特》第五集在全球千万书迷引颈企盼之下,于2003年6月下旬上市。美国出版商订下850万册的首印发行量,而亚马逊书店则宣布,网上预购数已经突破100万册。总计这个系列在全球的销售册数,已经达1亿册之多。 因为这个系列而诞生的文具、礼品、玩具、游戏、电影、宠物、魔法补习班……真是猗欤盛哉,罗琳的小说事业,简直就可誉为本世纪最少从业人员的火车头工业而无愧。 可是《哈利·波特》真有这么好看吗?有比《西游记》好看一百倍、比《红楼梦》好看一千倍吗?这种问题当然不会有答案,每个人的“好看”标准都不同。不过如果看看《哈利·波特》的发展史,这个魔法旋风从爱丁堡横扫到全世界,中间是有过程的。小巫师诚然好看,但是小巫师的创造者的故事,其实更是好书能够推到全世界的重要关键。 一个失业的单亲妈妈,一个缴不起暖气费、必须在咖啡馆写作的艰辛过往,一个投递无门、出版商有眼无珠、预付版税只肯付2000英镑的“卑微”开始……这样一则历尽艰辛,而最后终底于成的苏格兰版“阿信”的故事,使《哈利·波特》的营销动力,犹如坐上了最新版的光轮两千。 这种例子,着实还不少。 你认得写《时间简史》的霍金吧?大家都说他是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奇才;可是他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全身肌肉萎缩,必须依赖电脑设备才能和外界沟通。他的心灵虽然禁锢在渐冻的躯壳中,威力却足以解开100亿光年外宇宙最深奥的谜团。 结果呢?结果是霍金的故事和罗琳的故事,产生了相同的效果。前者使一本天文物理,变成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科普书,后者使一个名叫哈利的小巫师,变成全世界最流行的时尚。这就是好故事的力量(当然,我的意思可不是说这两本书会畅销,全部都只是因为作者背景的关系)。 故事这么好用,出版业者当然不会只拿来当营销工具而已,事实上整个出版产业的大半江山,根本就是建筑在以故事为核心的基础上的。哦?请看: 你知道全世界每年出版的书,哪个类别最多?答案是小说。小说又是什么?就是故事嘛(只不过是虚构的而已)。小说是出版产业中数量最旺盛的族群,甚至在美国,小说的市场分量还可以大到跟“所有其他类”等量齐观,例如美国精装书排行榜的分类方式,就是小说和非小说两类。 小说以外,还有跟故事有关的书吗?当然。有一个大宗叫做传记和回忆录。这个类别不属于小说,但里头全是讲故事的(这回他们可都说是真实故事了)。以2003年6月为例,这个月全世界最热的书,第一名当然是小说类的《哈利·波特》,第二名就是一本回忆录了,书名叫《亲历历史》,前白宫第一夫人希拉里的白宫回忆录。 回忆录以外,还有一个大宗叫做历史书。学院里的“史学著作”先不管,现在书市上读者欢迎的历史书,大部分都是“回归古典敘事传统”的。这句文绉绉的话到底是啥意思呢?其实就是历史学家重拾他们老祖宗吉本、司马迁说故事的本领罢了。只要史学家愿意为我们讲一点故事,你就会看到读者是多么热情立刻给予拥抱的(台湾地区似乎不太有史学家愿意说故事给我们听,这点是有点可惜)。 还有吗?当然。书市里还有一个大宗叫做“小故事,大道理”类型。这一类的书跨越的领域更是不得了,从心理励志、生涯规划、商业管理到理财心法,处处可见。刘墉系列、鸡汤系列……无数排行榜常胜军,都靠这种说故事的本领而起家。 甚至前述霍金那本《时间简史》,在我看来也是一本精彩的故事书。霍金把人类从古到今,追寻宇宙奥秘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开来。从北欧神话,一路描述到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主要情节就像一个解谜的故事,每个阶段都有挑战、也有英雄,一路紧紧扣着我们“欲知后事如何”的阅读心理。霍金不只是物理天才,他其实也是说故事的高手。 故事可以阐释物理,可以传播福音(你看一本《圣经》里头有多少故事),可以宣扬佛法(你看禅宗公案不都是一则一则的故事),还可以推动革命(你看连孙中山也要说故事哩)。 你知道没有文字的原住民族如何传递民族文化吗?当然,他们说故事。事实上全世界所有民族在未有文字之前,全都有神话故事的。埃及人、犹太人、印度人、中国人、希腊人……(口传的故事使一群人产生同所由来的共同感。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类的大脑先天就是一具故事接收器,一堆纷乱的事实,如果用一则故事串联,我们就会记得特别牢(如果你曾为孩子说过故事,一定用不着等心理学家辛辛苦苦设计实验来证明这件事)。 所以会说故事的人有福了。出版业渴望好故事,就像蜜蜂渴望花蜜一样。出版产业为何有大半就是故事产业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故事缺乏免疫力呀。 不过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随便谁都可以因此写出好看的故事吗?唉,别傻了,那可是另一个故事哪。 对出版理想最大的辜负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按:本文原来写于2003年1月9日,里面所提到的《文讯》杂志,现在就是照着我所说的“最糟糕的路”存活了下来。可是这样的存活,到底好或不好呢?我不是当事人,无法得知。但仰仗别人的慈善或施舍,滋味总是难受,我不由得想起张爱玲的一段话来: 我喜欢我的职业。“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从前的文人是靠着统治阶级吃饭的,现在情形略有不同,我很高兴我的衣食父母不是“帝王家”而是买杂志的大众。不是拍大众的马屁的话——大众实在是最可爱的雇主,不那么反复无常,“天威莫测”;不搭架子,真心待人……而且大众是抽象的。如果必须要一个主人的话,当然情愿要一个抽象的。(《流言·童言无忌》) 新年伊始,创刊近20年,发行超过200期的《文讯》杂志,因为国民党不再提供资金挹注,即将宣告停刊。 《文讯》一向以记录台湾地区的文学发展史料而见重士林,尽管文艺、学界人人扼腕,仍然抵不过现实上每年600万的沉重负担,国民党的奶水断绝,文化人的理想也就走不下去了。相对于文化界的义愤填膺,不打算再花钱的国民党则显得相当低调,甚至表现得似乎颇有亏欠,好像为了“区区”600万而斤斤计较,果然是辜负了文化,也辜负了台湾。 然而这是合理的吗?国民党确实应该谴责吗?《文讯》确实是无辜的文化牺牲者吗?我们应该用抢救失业大作战那样的方式募集资金,让《文讯》继续扮演“对文学研究与资料保存有卓著贡献的赔钱杂志”的角色吗? 出版是传播意念、争取读者的行业。前者使出版发生影响力,后者使金钱的回收成为一门生意。我们暂且先不说你所传播的意念是好或坏(比如说如学术是好,八卦是坏之类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单就效果而言,你的发行量,尤其是有金钱收入的实销发行量,一方面显示了你传播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你赢取的商业利益。 你以为这样每个出版人就都会去搞八卦、炒短线、做奸商,不再肯投资冷门的学术、经典或工具书吗?当然不。聪明的出版商会占满所有利基市场,八卦诚然畅销,但搞八卦的杂志你屈指可数;经典固然冷门,但是搞经典的出版社却也络绎于途,不绝如缕。 出版者的本事是如何使某种内容,普及于天下。你能制造某种内容,尚不足够,你必须使它普及才行。若不能使它普及,你的出版成绩便不及格。你以为只有做冷门书的人才有不及格的问题吗?那就错了,一心想做热门书,而账本上满眼红字的出版社,更是多不可数 呢! 无论做任何主题的出版,都不能逃避推广普及的考验,尤其如果你做的是有理想性的主题更是如此。事实上你完全可以预期,理想性对追求知音,是多么麻烦的事;但你不能抱怨,因为这条人烟稀少的路,原本就是你的选择。你反而要比别人更精明,更懂得商业运作,付出比别人更多几倍的努力,找到让你的理想能够存活的营业模式才行。这才是对任何曾有的理想,最应当的对待。 以《文讯》的例子看,我认为真正缺的并不是资金,而是有眼光、有手段的经营人。有眼光足以辨认《文讯》在市场上真正的商业价值,有手段足以使那个价值能够在发行量上反映出来,于是你既推广了理想,连带也回收了资金。 现在所有外行人的拯救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都是“募集资金”,而这是最糟糕的路,一个出版理想如果不能自立存活,他不只在商业上不成功,在出版上也是不尽责的。 出版即推广,这是这一行的本质,你应该为了推广而出版,而不是为了出版而出版。你若不推广,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你的理想,大可不必来做出版,你就申请一个免费首页,把稿子放上去,不也算完成一桩名山事业吗?这样你花的钱会少很多、很多。 既然做了出版,出版的成本结构、商业逻辑、经营诀窍,你就得全部承担。你不能说我只负责理想的部分,铜臭的部分与我无关——如果把理想经营成仅供凭吊的“文人事业”,其实才是对理想最大的辜负。 经典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72年美国新锐作家道·莫斯曼(Dow Mossman),推出小说处女作《夏日之石》(The Stones of Summer),《纽约时报》书评版给予极大好评,并说莫斯曼是当年度最值得注意的新人。可是这年以后,莫斯曼就消失了,文坛不再出现他的踪影,他的杰作也淹没在茫茫书海中,不复有人记忆。 直到将近30年后,有个广告片导演无意中从自己的书架上拿下这本书(书买回家,却一直没读,喜欢买书的人想必可以理解这种事),一读之下,大受感动,他忍不住想要寻找这个作者,想知道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想问明白他为什么不再写作了。 导演果然把他的热情付之行动,他开始去追踪莫斯曼,他甚至把整个追踪过程拍成了一部独立制片的电影。2002年电影终于拍成,并在当年的史蓝登电影节中赢得两个奖项,于是平面媒体注意到了,书评家、作家开始赞助那部影片在全美各艺术院线巡回放映,然后消息传到了邦诺书店(Barnes&Noble)的大当家瑞吉欧(Steve Riggio)耳中。 瑞吉欧悄悄去看了电影,又上网到eBay花了1775美元买下那本《夏日之石》的二手书,然后一出手就是10万美元,买下了那本小说重新上市的出版权(这个数字即使是在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是不小的金额)。托了电影和媒体报道之福,小说尚未出版,就已经在 邦诺的网络书店,挤上预售书排行榜的前10名。加上可以预期的,全美1000家实体邦诺连锁书店的全力护航,这本书极有机会咸鱼翻身,从此脱离绝版的厄运。 这是一个幸运的作者的幸福故事。他在生前就遇到了知音,而那个知音不但有能力欣赏他的杰作,也有能力让他的杰作成为文化圈关切的焦点(而且还有能力当经纪人,把他的书卖出好价钱)。我隐隐约约感觉好像正在目睹一本书,如何成为经典的技术性过程。 经典最通俗的定义,是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随着时间演进,生命会终结,事物会毁坏,书,也会亡佚。如果竟然有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几世几代历史的摧折,那本书想必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当秦始皇焚毁六国诗书,经典是靠会背书的人流传下来的(今文经),现在呢?现在经典最大的敌人不是内容不传,而是无人闻问,完全忽略。一本书纸张印刷的实体,很容易就可以保留在图书馆内,内容也很容易就可以记录在网上(如亚马逊的“查内文”服务),可是这样就可以叫做经典吗……既然那个书也可能历千年而不坏? 当然不行。经典不是一本书孤寂地躺在书堆里,熬过岁月就算数的,经典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唱、捧读,需要有人看,有人买(或借),有人引述,有人感动,成为某个领域公认必读的范围才行。一个把某本书从荒烟蔓草中拾起,勾引注意,推动出版,让那本书重新回到 公众领域的行动,在我看来,就像是经典化必不可少的步骤。“经典化”也许有知识论的抽象意涵,但是在技术上,如果没有上述行动,大约也不可能出现任何经典吧。 如果没有这位导演,这本书还会再找到另一个知音吗?我不知道,即使会,那个人也未必能够鼓动这样戏剧化的重生(这一连串情节也真是够戏剧化的了)。但是最原始的关键,还是那本书,要书能感动人,后面的一切才会发生,如果没有前面那个感动,剧本再怎么编也 是编不下去的。 为什么书会越做越厚?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读者 WD 写回应来抱怨: 我可以理解老猫在《小出版社求生指南》一文中提到梅尔社长所说的:“旧书重新上市时,记得要提高定价。”但我还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书会越做越厚? 小时候看东方出版社出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轻薄短小,内容风趣,甚为喜爱。长大后天下重新出版此书,书的开本增大了,厚度至少多了一倍,令我十分不解(我没有去查证两书内容是否有差异,但应该是一样的吧)。 一直比较喜欢旧版书的开本和排版,虽然字可能小了点,印刷品质差了些,但便于携带与不占书柜空间却是不可多得的优点。为什么现在的书一定要做成那样厚厚一本呢?就只是为了合理地提高定价吗?每次看到上下留白太多或是字体太大行距太宽的书都会莫名生气,地球资源有限不应该这样浪费。 确实,如果比起20年前,我们书市的主流规格果然变大了。从当年五小、新潮文库时代最流行的32开,到如今变成25开,版面面积果然增加不少。 但这个增加一定是虚矫夸饰的商业包装吗? 未必如此。如果仔细比对20年前和20年后书市的主流版面,我们可以发现字体和行距,也都明显放大了。大开本书天地疏朗、字大行宽,营造出来的是更好的易读性,而不仅仅是拿来骗钱的花招。 当然有人的内容只有5万字,这时候灌水的想法就会出现。一页跑10行,一行跑30字,每个字还放得超大,行间加分格线,天地书眉还有卡通图充版面。 但灌水和追求易读性并不难分辨,如果我们不知其中奥妙,把所有易读性的设计都视为浪费,那就有点明察秋毫,但不见舆薪了。 当书的版面朝向更好的易读性设计的时候,读者尽管没有理论认知,但他们用实际买书的行动,赞成了大部分编辑的思考。供需双方都同意,如果易读性可以提升,我们并不需要继续留在强调俭约的克难时代。 不过出版物朝向较大的版面,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多的页数以便卖更高价钱。事实上有些书反而在努力追求压缩以便能够降低售价。例如我在《一页20行的秘密》一文中提到的《达·芬奇密码》的例子。 书是思想、智慧的载体,本来我们应该只关切作者的内容就好,其他外在形式都不是作者的东西嘛。可是到头来你会发现所有文化创作都需要结合内容和形式。 有些电影就是要宽屏幕才显出力量,有些音乐需要好音响才听得出美妙。好听的歌不是每个人唱起来都好听,精彩的著作也不是随便排版、印刷都可以让人读得下去。 从排版的讲究,到印刷、装帧的讲究,虽然看起来跟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应该相关,可是没办法,他们是绑在一起的。伟大的作品如果印在糟糕的版面上,每个人都会觉得可惜。 追求易读性和浪费灌水之间,仍有明确的界线,这两件事情是需要切割分辨的。在线的这一端,我很难认同对易读性的追求,我们却用浪费来评价;但当然,在线的那一端,浪费确实也算公允之论。 出版业的矛盾与统一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七夕晚上随老婆大人回娘家,因为丈母娘家里有拜拜,纪念“七娘妈生”(即七夕)。满桌盛筵,又是对体重的大考验。 人到中年以后,与体重作战就像西西弗斯的苦刑,没有喘气的时候。你明明知道你“正在”减肥(是啊,我们可以仿马克·吐温的利齿说,减肥有何难哉,现在我随时都可以减肥了),你在上桌之前也不断自我警戒,别吃肥的,别吃油的,少碰高卡、高热、高糖……奈何 口腹之欲根本不听使唤,一顿饭下来,酒足饭饱,满脑悔恨。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话真是对得可怕,偏偏这是2000年前的人说的,千年以降,不长进的一样不长进,我们一样在欲望的牢笼中苦苦挣扎。可叹可叹。 然而身为出版业者,我却反而应该庆幸人性历千年而不变。如果2000年后,我们发乎情止乎礼,说不吃就不吃,一点也不天人交战,那么出版这一行里就会有一块市场大饼,永远不会出现:减肥。你想减肥吗?你想燃烧脂肪吗?你想窈窕健美吗?你知道祖母级的女人也 可以曲线玲珑吗?(连阿妈都可以,你为什么不可以?) 每年光是减肥议题,就不知在全世界造就多少百万级的畅销作家,人性经不起诱惑,对我们个人是个无可奈何的哀怨,可是对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却是个弥足珍贵的缺点。哎,世间事原就是如此复杂,不可能有全好或全坏的吧。 甚至还有更有趣的。抗拒诱惑让出版业成为好生意,而诱惑本身,也一样是,甚至是更好的生意。出版业不但教你如何减肥,同时还教你如何做出好吃的食物(各种食谱),提醒你到哪里可以吃到好吃的东西(世界美食之旅)……你看出这中间的诡谲吗? 一方面顺从你的原始欲望,美食丰馔,每本书都秀色可餐,想办法让你往自己身上堆肥肉;你变肥了吗?没关系,我们还有各种减肥书,让你(以为可以简单)消去一身赘肉。美食与对抗美食,减肥与堆肥,在出版业里获得矛盾的统一。 如果你想做编辑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每回被问到“如果想应征编辑工作,应该先做什么准备?”的问题,我都忍不住要重新思考,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功课是可以提出来让人准备的。但很遗憾,每回我都想不出任何具体的建议。我没办法让人像准备联考那样,开书单,划重点,准备考古题,多做几次模拟考就可以高分录取……所有我能想出来的(准备),全是心理准备,只能用来分析自我,而没办法用来说服老板。 跟一般同学的忧虑相反,你不具备任何编辑技术,一点也不会构成新手入行的困难,如同我在《如果你想进出版业》里说的,出版社担忧新人是因为“你总是因误会而入行,然后因了解而分开”。不是技术做不好,而是个性、才情不符合。所以底下是我认为,要做编辑之前,你应该要有的心理准备。 (一)编辑是与人互动的工作,不是埋首纸堆的工作 现在出版社已经越来越少完全只处理文字,让人沉浸在修文改稿中的工作了。新手可能还有可能只处理文字,可是随着你的生涯成长,你的编辑工作马上就会开始进入“专案管理”的阶段,你要调度、协调、统筹所有工作与协力人员,确保每一本书的品质与进度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更成熟的编辑需要拜访作者,寻找专家,并且对那些学界大老提出要求。你有本事和初见面的权威专家沟通讨论吗?你有技巧对自己的老师逼稿,下温和的最后通牒吗?如果你很内向,害怕打电话给陌生人,不喜欢跟太多人应对互动,那么应征编辑工作前请三思,不然最后你一定会做得很不快乐的。 (二)编辑最重要的能力是如何“推”书,而不是如何“做”书 准时出书现在已经不是编辑最重要的功课了(变成只是基本功课),在准时之外,你需要具备如何诠释书的能力。你要挖掘每一本书的价值,提出最有魅力的诠释,并打动读者。让读者愿意掏腰包付账,把书买回家。 在做书的过程中,甚至在签约之前,你就要拟定营销的主策略,卖书工作不是书印刷完成以后才开始,必须在甚至连作者都还不知道在哪里以前就开始了。你必须有敏锐的生意眼,理解人性,与社会的脉动同呼吸。你不能只会做媚俗的书,也要能做任何高雅、实际、严肃、搞笑或荒诞的书,并且对这些书和读者的关联,能够认真研究了解。 (三)编辑的写作能力需要能清楚表达观点,而不是词藻美丽 编辑确实需要写作能力,但跟一般认知不同的是,编辑的文字能力不是用在内容写作上,而是用在对外沟通上的。对营销、对通路、对读者沟通。这些沟通写作必须要求写作者有见解、有观点,并且能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唯一不需要的就是美丽的词藻。 让人真心感动的是适当表达的观点,而不是美丽的词藻。 (四)编辑大部分时候都在处理琐事 一本书从零到有,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远远不只我们在书上看见的东西而已,你要处理知识的部分,也要处理美学的部分,还要处理现实计算的部分,例如帮协力人员请款等。联系、接洽、谈判、说服……品质要固守,时间要盯牢,成本要管控,这些事情跟任何优雅浪漫都没有关系。 (五)编辑确实可以在上班时间看书 但你看的是书“稿”,而不是书。一份书稿你可能要三番五次从无序看到定稿(这中间就是你发挥编辑能力的时候),当看稿变成工作,而且是从粗胚开始,你可以想象,那件事情距离享受有多么遥远。 以上就是应征编辑工作之前,要有的心理准备。但如果编辑工作这么现实、功利、繁重,乃至琐碎,那我不担心把想入行的新血,全都吓跑了吗?好的,下一篇再来补充“编辑的乐趣”。 编辑工作到底有何乐趣? 前文《如果你想做编辑》说到应征编辑工作要有的心理准备,我写了五条,澄清编辑工作可能跟大家想的不一样。结果写完再看一遍,发现那篇文章简直就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警戒文,编辑工作如果那么辛苦、枯燥、要求高、责任重,那还有人愿意入行吗? 因此本文是个补救,我要改谈编辑的乐趣,免得把潜在的生力军全都吓跑了。编辑这一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你可以和整个社会的智识阶层对话 确实有许多工作可以和整个社会的智识阶层对话,报纸、杂志,甚至广告,但只有图书产业,你可以有完整、细腻的表达机会。书可以营造的情绪空间和论证深度,没有任何其他媒体能够比拟。全世界也没有任何其他媒体,拥有这么让人必需静下来才能吸收内容的特质,这个特质造就了这个行业特别适合深度的沟通。 无论是理性沟通或感性沟通皆然。因此你可以通过一本书,好好地打动这个世界。 也许有人会说,你又不是作者,编辑只是“做”书,不是写书吧?当然,编辑不是作者,但编辑经常是概念、构想的催生者。 (二)你可以成为某种价值的催生者 从最简单的,引介一本经典,到最有趣的,挖掘一个前卫的观念或风潮。这个社会曾经出现过的价值或信念,常常是通过一本书或多本书的推动、辩证,才成为这个社会的共识或目标。越需要细腻论证的观念,越适合用书的形式处理。而编辑可以是那个挖掘、推出、制造社会辩论甚至争议的人。 有些事情适合用其他媒体传递影响,例如引进一种新美学或者一种新饮食,但文字书的细致,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而且由于一本书的前制成本极低(例如比较起拍电影来说),你可以远离那些大浪潮,而专注在极窄的领域内,推动任何微小的革命。 (三)你可以整理保存这个社会的某种智慧或记忆 这个社会每个地方都有某些人专精某个独特的技艺,编辑最容易成为保存这些独特技艺与智慧的推动者。 从这个角度看,编辑是文化的储藏者。 (四)编辑的产出是一个相对永恒的凝固 人类社会对保存图书仍然视为是重要的文化储存。其他行业所制造的产品,在时间永恒性上,几乎完全不是图书的对手。大部分的消费性产品是消耗性的,吃完了,用完了,破损了,过时了……寿命很短,只有图书没有用完的问题。你做的书甚至有可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传送到千里之外。 你的工作结果,有可能成为这个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纪念性建筑”,长期被读者记忆、思考、反省,一代传过一代。 (五)此外,你有可能做出畅销书 畅销书比你想象的更激动人心。尽管畅销书总会有或多或少媚俗成分,但畅销书毕竟直接向5万、10万,乃至80万人传达了你的讯息。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这么多读者,愿意倾听你20万字的资讯灌顶,而且还那么专心。 量变会导致质变,畅销书不只在营业额上让编辑快乐,也在精神层次上让你感受与整个社会共同脉动的超现实感觉。想想看,有10万人愿意花钱倾听你的声音呢。 你不可能在其他市场上找到同样的体验。不管你推出的是新口味泡面,或者今年最流行春装,即使它们在销售上同样成功,也不会让你有跟这个社会“深度共振”的感觉。 最后,让我们回到上篇文章的第一点:编辑是与人互动的工作,不是埋首纸堆的工作。从那篇文章的角度看,那像是个缺点,但从本文看,却是优点。身为编辑,你常常可以接触这个社会的奇才异能之士,而且长期合作,甚至建立终身友谊。很少有其他行业能有这个特色。 以上就是我所体会的编辑的乐趣。如果业界朋友有更好意见,恳请不吝补完。 编辑这一行 作者:陈颖青 | 时间:10.05.20 | 来源: 浙江大学出版社 我们一直说编辑是“守门人”,他把关决定哪些东西该印出来,变成书、杂志或报纸。虽然编辑既不创作,也不制造(不造纸、不印刷),但却是决定这个社会能读到什么东西的人。可是这年头,什么事都变了。市场兴起了,收视率最重要,读者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网络兴起了,读者自己就做起了发行人,到处都可以直接贴文,还可以配图上稿,网络上人人都是出版家。
本文档为【老猫学出版(摘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8776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7KB
软件:Word
页数:4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23
浏览量: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