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举报
开通vip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2005年 11月 第 29卷 第 6期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vember 2005 Vol. 29 No. 6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程永生 (安徽理工大学 外语系 ,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 :翻译主体性研究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模式 ,重点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 体性 ,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人为本 ,因此可...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2005年 11月 第 29卷 第 6期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vember 2005 Vol. 29 No. 6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程永生 (安徽理工大学 外语系 ,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 :翻译主体性研究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模式 ,重点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 体性 ,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人为本 ,因此可将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翻译主体性研 究。通过尝试 ,我们看到翻译是交际过程 ,也是认知过程 ,还是语言文化交流和译入方语言文化建构过 程。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翻译主体。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作者的创作意识、译者的认知意识和对两种语 言文化的操纵意识、读者的接受意识。对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意识的研究 ,汇成翻译主体性研究。 关键词 :翻译主体性研究 ;描写交际翻译学 ;翻译主体 ;主体意识 ;翻译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 : H05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5019 (2005) 06 - 0068 - 06 一、翻译主体性研究 我国的翻译主体性研究 ,始自对翻译主体的研究。据杨武能说 , 1987年他就已经提出 ,后来又多次 重申并得到许钧、谢天振等的大力支持 ,到 2003年已成为翻译理论界广泛关注的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1 ]就愚陋所及 , 目前的研究可分五种类型 : 1. 文学翻译主体研究 ; 2. 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研究 ; 3. 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主 体性研究 ; 4. 翻译主体性与翻译家研究 ; 5. 译者主体性研究。① 杨武能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探讨翻译主体性 ,曾多次在学术会议上出于对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不满 , 陈述了如下“断想 ”: 1. 文学翻译的主体是人 ,是作家、翻译家和读者 ; 2.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翻译家 ; 3. 文 学翻译是艺术创造 ; 4. 文学翻译家是学者加作家 ; 5. 文学翻译是阐释。[ 1 ]他主张翻译理论要坚持我国的 人文传统 ,而文学翻译的主体研究 ,正是将翻译家视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克服译学研究见物 不见人的弊端。同时翻译理论应与翻译实践密切结合。对于一般读者来说 ,译著就是原著 ;译著意味着 原著生命的延长 ,译作的诞生意味着原作的死亡。 孙艺风从 Toury[ 2 ]的操作规范出发 ,探讨了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间的关系。认为“在操作层面上 , 源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均在一定程度上依照各自的规范生成 ,其规律的不同是可以预料的 ”。[ 3 ]翻译过 程中许多既定因素都会发生变化 ,许多情况下都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译者进行适度变通。翻译既要保证译文相对准确 完整 ,又要考虑译入语系统的接受力。这种矛盾统一 ,有赖于译者的主体意识。 许钧在阐述谢天振 [ 4 ] (第三章 )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创造性叛逆和确立翻译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认为 创造性叛逆的提出 ,为探讨翻译的本质和任务开拓了一种新的视野 ,使我们从原作被引入的新的语言文 化环境来审视翻译形变 ,从接受与传播的角度来理解读者如何结合自身条件理解译作 ,从文学传播与接 受的一般规律来思考创造性叛逆。承认创造性叛逆的价值就是承认译者的创造性 ,就是对译者主体意 86 ① 本文初稿于 2003年底完成 ,故 2004年和 2005年上半年的有关研究未囊括其中。 收稿日期 : 2005 - 06 - 10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 ( [ 2004 ] SK108ZD) 作者简介 :程永生 (1946~) ,男 ,安徽潜山人 ,安徽理工大学教授 ,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识的肯定。[ 5 ] 穆雷和诗怡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他们对我国现代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做了述评。[ 6 ]在概述 了翻译家研究的五种类型、文学翻译史中的翻译家研究和专题翻译家研究之后 ,文章探讨了翻译家的文 化地位和翻译主体性。他们用援引许钧 [ 7 ]的办法援引了谢天振关于翻译文学是译者所属国文学的有 机成分的论述 ,肯定了译者的文化地位和翻译家的主体地位。 查明建和田雨从译者的文化地位从边缘向核心推移的角度探讨了译者的主体性从遮蔽到显现的历 程。[ 8 ]他们认为 ,遮蔽翻译主体性的主要原因一是来自中国文化的自我中心意识 ,二是来自传统翻译理 论。随着国外翻译理论转向文化研究 ,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性遂逐步显现 ,从探讨译者和翻译家对译 入文学和译入文化的贡献等外部研究 ,转向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部研究 ,从而完全揭开翻译主体性研究 的领域。他们持第二种观点 ,从翻译的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 文学的相互关系和翻译主体间性的角度分析了译者主体性。 上述成果标志着我国译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集中研究翻译主体、 主体性、主体意识、主体间性等课题 ,研究翻译主体性与创造性叛逆、翻译家、翻译规范、翻译文学和翻译 文化的关系。研究是初步的 ,对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性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研究范畴也有待于进一步探 讨。我们还感到 ,如果能研发出一个以人为本的翻译理论框架 ,对翻译主体性研究恐不无裨益 ,本文正 打算从这个角度略加展开。 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如前所述 ,如果能研发出一个以人为本的翻译理论框架 ,对进一步开展翻译主体性研究 ,在继续进 行多维研究的同时 ,使大家在宏观上达成共识 ,会很有裨益。2001年出版的拙作《描写交际翻译学 》,提 出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理论框架 ,将这个框架加以改造或阐释或许能应用于翻译主体性研究。[ 9 ]拙作介 绍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将翻译看成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交际 ,在比较口译与日常口头交 际、笔译与日常笔头交际的基础上 ,建立了口译和笔译交际的主体框架 (第二章 )。现将其笔译交际的 主体框架援引如下。 图中两种文字代表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文化。翻译交际分表层与底层 ,底层分两个阶段。表层是译 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交际 ;底层是以译者为中介的交际。理解阶段 ,译者是读者 ;表达阶段 ,他是进行二 次写作的作者。在书中 ,这个框架主要用于描写翻译的本质与过程。但该框架以人为本 ,可用于描写翻 译主体间的交互作用。因此 ,拙作上篇各章如翻译语境的层次性 ,翻译语境的动态性 ,作者、译者与读 者 ,翻译与文本 ,语境构型与译型配置 ,翻译与共有知识、共有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和共有文化等都围绕翻译主体展开。 在三大翻译主体中 ,强调译者的核心作用 ,语境构型和译型配置都围绕译者进行。翻译与共有知识、共 有经验和共有文化 ,实际上是翻译的先决条件 ,译者一方面必须与作者、一方面必须与读者共有知识、经 验和文化。下篇从翻译与语言、文化、文体、体裁、语体、风格、时空以及翻译的制约因素和译者的平衡手 段等方面展开 ,是上篇的深化与继续。 当时上图主要用于说明 ,翻译是交际过程。但上图也可用于说明 ,翻译是认知过程 ,是语言文化交 流和译入方语言文化建构过程。首先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交际。将口译与日常口头 交际、笔译与日常笔头交际相比较就可证实翻译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性质。[ 9 ] ( P39 - 46)翻译的跨时间 96 性质在于 : 1. 作者、译者和读者可能处于也可能不处于同一时代 ; 2. 即使处于同一时代 ,作者也可能引经 据典 ; 3. 译者理解作者、译文读者理解译者都以自身所处的时空条件为参照系。[ 9 ] ( P47 - 50, P399 - 405)翻译的 跨空间性质主要在于社会语言学的空间 ,既指地理空间 ,也指社会空间。翻译既涉及地域方言 ,也涉及 社会方言 ,因此也是跨空间的交际。 其次 ,翻译是认知过程。如前所述 ,底层交际可分两个阶段 :理解与表达。理解阶段 ,译者与作者交 际 ,但这个作者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人 ,而是译者通过研读原作和其他有关材料所理解的作者 ;表达阶段 , 译者和译文读者交际 ,但这个读者不是译作的实际读者 ,而是译者心目中的读者。换言之 ,底层交际中 的作者和读者都是心理实体 ,因此 ,翻译是认知过程。译者对自身也有个认知问题。另外 ,译者在翻译 认知过程中认知的不仅是作者、译者和读者个人 ,还包括他们所处社会的语言文化。换言之 ,译者认知 的是翻译主客体的个体因素和语言文化因素 ,认知主客体间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间的关系。 第三 ,翻译是语言文化交流和译入方语言文化建构过程。关于翻译的语言文化交流和语言文化建 构功能 ,我们拟举我国的宗教翻译为例予以简要说明。我国的宗教是多元的 ,除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外 , 其他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是通过翻译引进的。[ 10 ] ( P14 - 15) [ 11 ] ( P97 - 119) [ 12 ] ( P91 - 265) [ 13 ] ( P15 - 62) 通过翻译可以引入宗教 ,但外来宗教的接受者是译文读者 ,决定宗教成为我国语言文化的有机成分的是 读者的个体因素与语言文化因素 ,以及由这些因素的合力所造成的行政干预。 上面的分析说明 ,不同的翻译过程有不同的翻译主体。具体地说 ,有翻译的交际主体、认知主体和 接受主体 ;翻译的主体意识研究作者的写作意识、译者的认知意识和操纵意识、译文读者的接受意识 ;翻 译主体性研究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性和翻译主体间性 ,翻译主体意识是翻译主体性的组成部分 ,翻 译主体意识的相互作用是翻译主体间性的组成部分 ,上述研究可统称为翻译主体性研究 ,研究可以从不 同的角度切入 ,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 三、翻译交际的主体 翻译交际的主体是作者、译者和读者 ,客体是文本与文本所含的信息和情感。研究翻译交际的主 体 ,主要研究他们的分类、个体因素、语言文化因素和时空因素 ,研究翻译主体间、主体因素间的交互作 用和翻译交际的运作机制。 翻译主体的分类。1. 作者分类。程永生首先区分表层交际和底层交际的作者。表层交际的作者是 翻译过的作者 ,是加入了译者成分的作者 ,是译作的作者 ;底层交际中的作者有三 : (1)作为现实世界中 的人的作者 ; (2)作为有关原作的作者 ; (3)译者通过研究所理解的作者。三者虽可粗略地合而为一 ,但 彼此间是有距离的。其次 ,从作者的构成和文本的角度进行分类 : (1)个人与集体 ; (2)执笔与代笔 ; (3) 授权与非授权 ; (4)共时与历时 ; (5)方言与通用语 ; (6)注疏与未注疏 ; (7)修订与未修订 (或改版与未 改版 ) ; (8)编辑与未编辑 ; (9)正字与未正字 ; (10)翻译过与未翻译等。[ 9 ] (第五章 ) 2. 译者分类。程永生用 类似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对译者进行分类。[ 9 ] (第五章 )首先 ,理解阶段 ,译者是读者 ,是原作读者中的一员 ;表达阶段 ,是 二次作者。其次 ,也可以将译者分为个人与集体、执笔与代笔、授权与非授权、共时与历时、方言与通用 语、初译与复译、原译与转译等类型。研究译者首先应看到 ,许多翻译是组织行为 ,如陈福康所说的译 场。[ 10 ] ( P43 - 44)这种有组织的翻译行为 ,对译入语的语言文化建构影响极大。3. 读者分类。程永生认为 , 表层读者是译作的实际读者 ,底层读者是译者心目中的读者。[ 9 ]读者分类的另一方面 ,是读者的接受能 力 ,主要体现为读者的知识面和受教育程度。 文本是翻译的客体。程永生区分原文文本 (理解阶段的文本 )、译文文本 (表层交际的文本 )和正在 翻译的译文文本 (表达阶段的文本 )。[ 9 ] (第六章 )同时区分原文文本的版本、注疏、正字、改写、简写、翻译等 情况 ,讨论了译文文本的编辑、修改、校对情况和正在翻译的译文文本的改校情况。 翻译主体的个体因素与语言文化因素。作者、译者和读者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他们的受教育程度、 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职业、爱好、社会交往、心理等以及他们对文风以及题材、体裁、语体和风格所表现 出的倾向性 ;他们的语言文化因素主要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和文风以及题材、体 07 裁、语体、风格等。 文本因素也可分为个体因素与语言文化因素。文本的个体因素主要指文本的题材、体裁、语体、风 格和文本中的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现象 ;文本的语言文化因素是通过该文本的时空条件所决定的文风 来体现的。 翻译主客体的时空因素。以上研究可在共时框架中也可在历时框架中进行 ,视具体情况而定 ;还可 置于地域空间与社会空间框架中予以考察。总之 ,在分类的基础上必须考察有关翻译主客体的个体因 素、语言文化因素与时空因素。 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和翻译交际运作机制。作者、译者、读者和文本的分类为建立翻译译型和讨论译 型配置打下了基础。从作者、译者、读者和文本中各选出一种 ,就构成了一种翻译译型 ,用排列组合的方 式 ,应该能计算出译型总数。但上述四个方面的变量都能进一步细分 ,因此 ,具体翻译译型要看这四个 方面的具体变量的组合。译型配置 ,就是将某种译型中的作者因素、译者因素、读者因素和文本因素具 体化。 从翻译交际的理论框架可以看出 ,译者在底层交际中一方面受来自作者方面、文本方面、读者方面 和自身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又是个主动的交际参与者 ,这就是翻译交际中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概貌 , 其具体作用方式是具体的翻译译型和译型配置决定的。关于翻译交际的运作机制 ,程永生认为 ,翻译交 际能否顺利进行与译者和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有知识、共有文化和共有经验有关。[ 9 ] (第八章 )“三共 ”越 多 ,交际就越顺利 ,反之就会遇到障碍 ,这时译者会尽其所能加以弥补。遇到来自作者和原文方面的障 碍 ,译者会查阅有关资料 ,拜访有关人士 ,以增进理解。如果他与读者间的差距过大 ,他就会采用适当的 翻译策略和补偿措施予以沟通。如果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差距过大 ,他也会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补偿 措施予以解决。决定“三共 ”的是译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个体因素、语言文化因素和时空因素的合力。 这些就是翻译中的变通或形变产生的根源。当然 ,译者的能力与条件乃是译者从事翻译的通行证。 我国历来注意研究译者的翻译条件。隋代彦琮提出过“八备 ”, [ 10 ] ( P37)郭著章和李庆生提出译者必 须具备五个条件 , [ 14 ] ( P4 - 10)其他学者也有许多类似提法。我们认为 ,译者的条件主要体现于他对两种语 言和文化的把握 ,体现于他的翻译观、他对所译材料的熟悉程度、对进行翻译工作所必需占有的材料的 占有程度和他的翻译经验。简而言之 ,译者必须知己知彼。 四、翻译认知的主体 如前所述 ,翻译交际分表层与底层 ,底层分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理解是译者认知作者和原文文本 的阶段 ,表达是译者认知读者和正在翻译的译文文本的阶段。理解阶段 ,译者面对的不是现实世界中的 作者 ,而是通过分析原文文本和其他有关材料所认知的作者。即使进行面对面的口译 ,在翻译准备阶 段 ,译者也要通过有关材料或他人介绍认知说话人。口译进行过程中译者通过说话人的话语认知他的 个人素质、任务、目的、话语意图和话语风格以及相关的语言文化与时空因素。表达阶段译者面对的读 者也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人 ,而是译者心目中的读者 ,是译者分析现实世界中的人或通过自身的经验所认 知的读者。口译交际中 ,译者一方面凭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通过交际与听话人打交道来认知听话人。 对原文文本的研究也是个认知过程。对正在翻译的译文文本的认知 ,是建立在经验和判断的基础上的。 因此 ,翻译是个认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是认知主体 ,作者、读者和文本都是认知客体。研究翻译 认知中的主体 ,一要研究他的认知机制 ,二要研究他需要认知的对象 ,三要研究他和认知客体间的关系。 翻译认知主体的认知机制与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机制基本相同。一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 认识这种循环往复直至无穷的认知途径 ,二要对原文文本、作者生平、作者的其他作品、作者同时代的人 的同类作品和他人对原文文本的评论、解释、注疏、正字、改版等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三是要了解译者自 己的翻译经历和经验。翻译的客体研究就是研究作者、读者和原文文本 ,这些研究前面已经提到 ,此处 不赘。研究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的关系 ,主要是分析他们的个体因素和语言文化因素的异同 ,分析他们 的时空条件的异同。 17 另外 ,译者还要认知翻译的本质与过程。这个认知包括两个方面 : 1. 译者的翻译观 ; 2. 译者对手头 的翻译任务的认识。译者的翻译观是译者认知翻译的本质与过程的理论基础 ,它从翻译实践中来 ,又用 于指导翻译实践。说它源于实践 ,并不是说译者的翻译实践是他的翻译观的唯一来源。例如 ,严复的翻 译观部分地来自他的写作观 ,傅雷的翻译观部分地来自他对绘画艺术的了解 ,瞿秋白的翻译观部分地来 自他对改造当时汉语语言和中国社会的认识。一般说来 ,译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翻译观指导 自己的翻译实践。严复翻译《天演论 》和《原富 》时 ,一是增加大量按语 ,二是删削原文 ,三是改变原文叙 事人称。[ 15 ] ( P83 - 85)他这样做 ,与他的信达雅观是分不开的。译者对手头的翻译任务有所认识。例如 ,孙 慧双在翻译歌剧《卡门 》时 ,一开始就研读了刊载在法国一家权威杂志上的《卡门 》专辑、《卡门 》文学剧 本和《卡门》钢琴总谱 ,但经过一番摸爬滚打 ,在许多音乐行家的帮助下 ,才终于认识到 ,翻译歌剧其实 是译配。有了这个认识 ,他的翻译才获得了巨大成功。[ 16 ] (第一章 ) 五、翻译接受的主体 翻译产品和相关的语言文化的接受者是译入语的读者 ,因此读者是翻译接受中的主体。这个读者 包括共时世界中的读者和译者心目中的读者。但是 ,共时世界中的读者并不是译作的实际读者 ,而是与 译者心目中的读者相对应的读者。译作的实际读者是可以跨越时空的 ,例如 ,我们翻译的译作 ,与我们 同时代的人可以阅读 ,我们的后人也可以阅读 ;中国人可以阅读 ,外国人也可以阅读 ;外籍华人可以阅 读 ,懂汉语的操其他母语的人也可以阅读。共时世界中的读者是与译者心目中的读者相对应的 ,但不等 同于译者心目中的读者 ,也不完全是译者同时代的人。译者翻译时所认知的读者 ,主要是其心目中的读 者 ,他与共时世界中的读者的距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译作的接受程度。距离越小 ,说明译者瞄得很准 , 译作和译作中的语言文化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大。译者翻译时 ,往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预测共时世界中 的读者与译作的实际读者的吻合情况。但由于时过境迁 ,预测的准确性不易得到保证。由于这个缘故 , 一本原作 ,往往需要一译再译。还有一种情况 ,译作出版时读者寥寥 ,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接受译作的 条件具备了 ,译作备受欢迎 ,甚至产生轰动效应 ,这往往是译者所始料未及的。 从接受主体的角度研究读者 ,主要研究读者的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时空因素 ,研究这些因素对译 作接收的影响。一般说来 ,一种语言文化具有接受外来语言文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还具有一定的张力 , 即鲁迅所说的容忍多少的不顺的能力。翻译文学之所以能成为译入语文学的组成成分 ,就在于它处于 译入语言文化的接受能力之内 ,处于其张力容许范围之内。同样 ,其他译品之所以能成为译入语言文化 中的同类产品的一部分 ,也是由于这个缘故。因此 ,读者的接受能力来自于他的语言文化的接受能力 , 来自于其接受张力。用这个观点看问题 ,译作一旦被译入语言文化接受 ,成为译入语言文化的一部分 , 就起到建构译入方语言文化的作用。 六、翻译的主体意识 翻译的主体意识 ,顾名思义 ,就是翻译主体在翻译交际、翻译认知和翻译接受过程中的意识 ,包括作 者的创作意识、译者的翻译意识和读者的接受意识。作者的创作意识主要表现于作者对创作目的、意图 和创作方法的认识 ,表现于他在写作时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的相对于同类作品的写作规范的刻意求工 ( deliberate regularity)与偏离 ( deviation)。求工与偏离表现于主题、题材、体裁、文学样式、文体、语体、风 格以及积极与消极修辞手段的运用等各个层面 ,结果从整体或从侧面突出 ( foreground)了作品。译者的 翻译意识主要体现于理解与表达阶段。理解阶段 ,主要表现为对作者和原文文本的认知和把握 ;表达阶 段 ,主要表现在他对其心目中的读者的认知和在此认知基础上确立的翻译策略。译文一方面是对源语 语言文化的形变 ( deformation) ,另一方面是对译入语言文化张力的拉伸的结果。源语语言文化的形变 张力以多大为宜 ,译入语言文化的拉伸张力以多大为宜 ,在翻译过程中是译者主体意识决定的 ,结果表 现为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操纵。研究译者主体意识的途径有三 : 1. 对比原文与译文 ; 2. 采访译者 ; 3. 了解译者的翻译过程 ,尤其是其认知过程。读者的接受意识主要表现为 ,读者对外来作品、对外来语言 27 文化的接受心态 ,读者接受外来语言文化的个体因素、语言文化因素和时空条件。 七、结束语 本文力图使翻译主体性研究与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相结合 ,利用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 架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我们认为 ,从交际的角度看 ,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 的主体 ,此时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交际 ,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过程 ;从翻译认知的角度 看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此时 ,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 ,翻译涉及语言文化交流和译 入方语言文化建构 ,翻译过程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过程 ,是译入方语言文化的建构过程。翻译主体意 识 ,表现为作者的创作意识、译者的认知意识和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操纵意识、读者对外来语言文化及其 产品的接受意识。翻译主体研究和主体意识研究汇成翻译主体性研究。 参考文献 : [ 1 ]杨武能. 再谈文学翻译主体 [ J ].中国翻译 , 2003, (3).  [ 2 ] Toury, G. Descrip 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1.  [ 3 ]孙艺风. 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 [ J ]. 中国翻译 , 2003, (3).   [ 4 ]谢天振. 译 介学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9.  [ 5 ]许钧.“创造性叛逆 ”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 J ]. 中国翻译 , 2003, (1). [ 6 ]穆雷 ,诗怡. 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 ———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 [ J ]. 中国翻译 , 2003.   [ 7 ]许钧. 翻译思考录 [M ]. 武 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 1998.  [ 8 ]查明建 ,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 ———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 J ]. 中国翻译 , 2003. [ 9 ]程永生. 描写交际翻译学 [M ].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 2001.  [ 10 ]陈福康. 中国翻译理论史稿 [M ]. 上海 :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 , 1992.  [ 11 ]程裕祯. 中国文化史略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8.   [ 12 ]马祖毅 . 中国翻译史 [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 1999.  [ 13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 C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7.  [ 14 ]郭著章 , 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修订本 ) [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6.   [ 15 ]高惠群 ,乌传衮. 严复翻译传论 [M ]. 上 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2.  [ 16 ]孙慧双. 歌剧翻译与研究 [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 1999. On Tran sla tion Subjectiv ity and the D escr iptive Theoretic Fram ework for Tran sla tion a s a Comm un ica tion CHENG Y ong - sheng Abstract: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has discarded the model in which man is invisible while text takes the p reem inent position, with focus laid on such item s as translation subjects,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subjectivity. The descrip tive theoretic framework for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on is a framework mainly for descrip tion of translation participants, hence the possibility for app lication of the framework to subjectivity research. The attemp t sheds lights on our understanding that translation is a p 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 p rocess of cognition, and a p rocess of language2culture intera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recip ient language2cul2 ture. In different p rocesses, there are different subjects.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is realized as the writerpis writing consciousness, translatorpis cognitive consciousness and his consciousness for manipulation of the two language cultures involved in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readerpis consciousness for the recep tion of translation and the relevant language culture.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subjects and that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 constitute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Key words: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descrip tion of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subjects; translation subject consciousness;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责任编校 :木  子 37
本文档为【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5752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1-03-23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