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举报
开通vip

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 1.​ 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观、微丝和中间纤维。 2.​ 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骨架由类脂双分子层构成,通常呈液晶态 膜蛋白非均匀的分布于膜脂的两侧或镶嵌在膜脂分子之间,使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3.​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机体在整体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最为适宜的反应 4.​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5.​ 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

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观、微丝和中间纤维。 2.​ 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骨架由类脂双分子层构成,通常呈液晶态 膜蛋白非均匀的分布于膜脂的两侧或镶嵌在膜脂分子之间,使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3.​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机体在整体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最为适宜的反应 4.​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5.​ 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体外散失的过程 6.​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散失的水量(g/dm2·h) 7.​ 蒸腾比率(蒸腾效率):植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g) 8.​ 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量(g) ,它是蒸腾比率的倒数 9.​ 小孔扩散律:气体通过多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10.​ 土壤永久萎蔫系数:植物发生永久萎焉时,土壤中尚存留的水分含量(以土壤干重的百分率表示) 11.​ 水分临界期:指植物生活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12.​ 蒸腾流一内聚力—张力学说:即以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原因的学说 13.​ 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不久便会呈现出不正常状态,最后整株死亡的现象 14.​ 离子颉颃(jie hang):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其他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能减弱或消除,离子间能够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 15.​ 生长中心:同一生育期,不同部位的需肥量不同,其中必有一个生长快、需肥量较大的部位 16.​ 呼吸作用:植物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7.​ 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鲜重或干重)的植物组织活细胞、毫克氮所放出的CO2的数量或吸收的O2的数量 18.​ 呼吸商(呼吸系数、RQ):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CO2的量和吸收O2的量之比 19.​ 能荷:用以衡量细胞内腺苷酸库中充满高能磷酸根的程度,其数值为:(ATP+0.5ADP)/(ATP+ADP+AMP) 20.​ P/O比:呼吸链每消耗1个氧原子所用去的无机磷(Pi)的分子数或有几分子的ADP生成了ATP 21.​ 氧化磷酸化:呼吸链上的磷酸化作用,也就是底物脱下的氢,经过呼吸链电子传递,氧化放能并能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22.​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指呼吸底物氧化降解中脱下的H (H++e--)或电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 23.​ 化学渗透学说: 24.​ 生长呼吸:指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离子呼吸、细胞分裂和生长所需能量和中间产物的呼吸作用,它随植物生长发育状况而不同 25.​ 维持呼吸:指维持生命代谢处于恒态所需能量的呼吸作用,这部分呼吸相对稳定,每克干重植物约消耗15—20mg葡萄糖 26.​ 反应中心色素:它是少数叶绿素a分子,与特定的蛋白相结合,处于特殊状态,能进行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27.​ 聚光色素(天线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分子、全部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它们没有光化学活性,不能转换光能,其作用是吸收光能并传递给反应中心色素 28.​ 光和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29.​ 光和电子传递链(光合链):光合作用在类囊体膜中的4钟蛋白复合体上进行,分别是PSII、细胞色素b6f复合体、PSI、ATP合成酶复合体。前三种构成光合链 30.​ 红降:当波长大于680nm(长波红光)时,虽然光量子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光和效率却急剧下降的现象 31.​ 爱默生效应(双光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680nm)照射下补照短波红光(约650nm),则光和效率显著增加,大于两种波长光单独照射时的光和效率之和 32.​ 光呼吸:指植物绿色细胞进行的依赖光的吸收O2,释放CO2的过程。光呼吸只能在光下进行 33.​ 暗呼吸:生活细胞的一般呼吸作用在光下或黑暗中都可以进行 34.​ 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 35.​ 光合生产率(净同化率、NAR):指植物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生产的干物质量。常用g/m2d 表示 36.​ 植物生长物质:指具有调节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 37.​ 植物激素:是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并经常从产生部位转移到作用部位,在低浓度下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质。由于它是植物体内的正常代谢物质,故又称为内源激素或天然激素 38.​ 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39.​ 比集运量(SMT):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截面积运输的量,一般以生长器官的干重增量来度量 40.​ 乙烯的三重反应: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典型效应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增粗及茎的横向生长 41.​ 生长: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植物体的体积或重量的不可逆增加,是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和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来实现的,表现为细胞数目、干重、原生质总量和体积的不可逆的增加,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42.​ 分化: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结构、机能以及化学组分上异质的细胞,即植物差异性生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43.​ 发育:指个体生命周期中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变化过程,是植物的遗传信息在内外条件影响下,有序表达的结果,在时间上有严格的顺序性,只能在整体上表现出来 44.​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任何一个具有核的活细胞都含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基因,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就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45.​ 极性:指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在形态学、生化组成及生理特性上的差异,由于极性的存在,使细胞发生不均等分裂现象 46.​ 植物组织培养(离体培养):在无菌培养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进行培养,最后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47.​ 生长的相关性:植物体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高等植物各个部分之间保持着相当恒定的比例和相对确定的空间位置,植株不同部分的生长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植物各个部分在生长上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现象 48.​ 根冠比:指某时期内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干重或鲜重的比值,它能反映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相对生长情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49.​ 光形态建成:依赖光调节和控制的植物生长、分化和发育过程 50.​ 休眠:植物个体发育进程中的一个生长暂停现象,是植物经长期进化而获得的一种对不良环境和季节变化的生物学适应能力 51.​ 生理休眠(深休眠):指种子既然离开母体后即使得到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也不萌发的现象 52.​ 强迫休眠(“静止”):指种子由于得不到适宜萌发的环境条件而不能萌发的现象 53.​ 幼年期(童期):植物具有开花能力之前的发育阶段,在此期间,任何处理均不能诱导开花 54.​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 55.​ 临界夜长:在光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56.​ 受精作用:是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融合的过程 57.​ 识别:一类细胞与另一类细胞在结合过程中要进行特殊的反应,从对方获得必要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通过物质的或化学的信号加以表达 58.​ 无融合生殖(无配子生殖):不惊受精作用产生有籽果实的现象 59.​ 单性结实:植物不经受精作用而使子房膨大形成无籽果实的现象 60.​ 衰老:是植物体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成熟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植株自然的终止生命活动的一系列衰败过程 61.​ 脱落:植物器官(如叶片、花、果实、种子或枝条等)脱离母体的现象 62.​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存与生长不利的环境因子 63.​ 御逆性(避逆性):植物通过各种途径摒拒逆境对植物产生的直接效应,维持植物在逆境条件下正常生理活动的能力。植物不与逆境达到热力学平衡 64.​ 耐逆境:植物虽然经受逆境的直接效应,但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逆境造成的伤害的能力。植物与逆境达到热力学平衡。 65.​ 渗透调节:植物的一种适应渗透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它通过主动增加细胞内溶质的作用,降低渗透势来促进细胞吸水从而维持细胞的膨压 66.​ 冷害:冰点以上的低温成为冷胁迫,由此对植物产生的伤害 67.​ 冻害:冰点以下是植物组织结冰的低温称为冻胁迫,由此引起的伤害 68.​ 抗冻锻炼: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些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冻能力,这种逐步形成抗冻能力的过程 69.​ 土壤干旱:指土壤中可利用的水分不足或缺乏,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满足不了叶片的蒸腾失水,植物组织处于缺水状态,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使植物生长停止或引起植株干枯死亡 70.​ 大气干旱:指空气过度干燥,相对湿度过低(10%--20%),常伴随高温和干风,使蒸腾加快,破坏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从而使植物受到危害 71.​ 生理干旱:由于不利的环境条件抑制根系的正常吸水,从而使植物发生水分亏缺的现象。这事,土壤中并不缺乏水分,只是因为土温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积累有毒物质等原因,妨碍根系吸水,造成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失调,从而是植物受到脱水危害 二、符号翻译 1.​  2.​ CaM—钙调素 3.​ CaMBPs —钙调素结合蛋白 4.​ PI—磷脂酰肌醇 5.​ IP3 —肌醇三磷酸 6.​ PKC—蛋白激酶C 7.​ CDPK—钙依赖型蛋白激酶 8.​ cAMP—环腺苷酸 9.​ G-蛋白—GTP结合蛋白 10.​ ψW—水势 11.​ ψp—压力势 12.​ ψg—重力势 13.​ ψm—衬质势 14.​ ψs—渗透势(溶质势) 15.​ AQP—水孔蛋白 16.​ RDI—调亏灌溉 17.​ SPAC—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18.​ AFS —表观自由空间 19.​ Fd —铁氧还蛋白 20.​ PMF—质子驱动力 21.​ EMP —糖酵解 22.​ 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23.​ FMN —黄素单核苷酸 24.​ FP —黄素蛋白 25.​ PPP —磷酸戊糖途径 26.​ RQ —呼吸系数,呼吸商 27.​ TCAC —三羧酸循环 28.​ UQ —泛醌 29.​ EG—能荷 30.​ NAR—净同化率 31.​ PC—质体蓝素 32.​ CAM—景天科植物酸代谢 33.​ NADP+—氧化态辅酶Ⅱ 34.​ Fd—铁氧还蛋白 35.​ RuBPO—RuBP加氧酶 36.​ P680—吸收峰波长为680nm的叶绿素a 37.​ P700—吸收峰波长为700nm的叶绿素a 38.​ PQ—质体醌 39.​ PSP—光合磷酸化 40.​ RuBP—l,5-二磷酸核酮糖 41.​ RubisC(RuBPC)—RuBP羧化酶 42.​ Rubisco(RuBPCO)—RuBP羧化酶/加氧酶 43.​ LSP-光饱和点 44.​ LCP-光补偿点 45.​ PSI-光系统 I(吸收680nm短波红光) 46.​ PSII-光系统II(吸收700nm的长波红光) 47.​ IAA —生长素(吲哚乙酸) 48.​ GA3 —赤霉素 49.​ CTK —细胞分裂素 50.​ KN —激动素 51.​ ABA —脱落酸 52.​ PA —红花菜豆酸 53.​ BR —油菜素内酯 54.​ SA —水杨酸 55.​ ETH —乙烯 56.​ SMT—比集运量 57.​ R/T —根冠比 58.​ Pr、Pfr —光敏色素的两种形式:Pr是红光吸收型,Pfr是远红光吸收型 59.​ UV-B —紫外光B 60.​ LDP—长日植物 61.​ SDP—短日植物 62.​ DNP—日中性植物 63.​ LSDP—长-短日植物 64.​ SLDP短—长日植 65.​ IDP中日性植物 66.​ DDP—双重日常植物 67.​ C/N — 碳氮比 68.​ PCD-细胞程序性死亡 69.​ CAT —过氧化氢酶 70.​  —超氧自由基 71.​ 1O2 —单线态氧 72.​  —羟自由基 73.​ POD —过氧化物酶 74.​ SOD —超氧物歧化酶 75.​ ROS—活性氧 三、要点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1.​ 书12页树图 2.​ 细胞膜组分:膜脂、膜蛋白、膜糖、水与金属离子 3.​ 耐寒性强的植物,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不饱和程度(双键数目)也较高,有利于保持膜在低温时的流动性;抗热性强的植物,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有利于保持膜在高温时的稳定性 4.​ 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不对称性主要是由脂类和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造成的 5.​ 细胞膜的功能有:分室作用、代谢反应的场所、物质交换、识别功能 6.​ 原生质的特性有:物理特性有(张力、黏性和弹性、流动性)、胶体特性(带电性与亲水性、扩大界面、凝胶作用、吸涨作用)、液晶性质 7.​ 细胞骨架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构成。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和分化、基因表达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如极性生长、叶绿体运动、保卫细胞分化、卷须弯曲等也都有细胞骨架的参与 8.​ 高等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中,90%左右是多糖,10%左右是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等。多糖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次生细胞壁含有大量木质素。 9.​ 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3)防御与抗性;(4)代谢与识别功能 10.​ 胞间连丝的功能:物质交换、信息传递 11.​ 植物体内水分两种形式:自由水和束缚水。自由水/束缚水比值较高时,植物代谢活跃,生长较快。反之,代谢活性低,生长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12.​ 水分的5个作用:(1)水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分;(2)水是植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是代谢反应的良好介质;(4)水能保持植物固有的姿态;(5)水的理化性质给植物的生命活动带来了各种有利条件 13.​ 细胞有3种吸水方式:(1)吸胀吸水(未形成液泡的细胞);(2)渗透吸水(具中央液泡的成熟细胞);(3)代谢性吸水(直接消耗能量,使水分经过原生质膜进入细胞) 14.​ 溶液的渗透压与渗透势在数值上相等,但渗透势是负值,即ψs=-icRT。在没有外压的条件下,溶液的水势就等于其渗透势 15.​ 原生质层包括:原生质膜、原生质、液泡膜,相当于一个半透膜 16.​ 只有生活细胞的原生质才具有质壁分离现象 17.​ 根吸收水分的部位是根毛区。根吸水有3种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进入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越膜途径(进入液泡)。根吸水的方式:主动吸水(根压)、被动吸水(蒸腾拉力) 18.​ 证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伤流和吐水 19.​ 书50-51页,通气状况、温度 20.​ 书52页,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21.​ 书56-58页,气孔运动机理 22.​ 蒸腾作用的度量指标:蒸腾速率、蒸腾比率、蒸腾系数 23.​ 只有当保卫细胞处于膨胀状态时,气孔保卫细胞才呈哑铃型。保卫细胞的两个原生质体在两端相互联通 24.​ 植物体内元素有两大类:挥发性元素、灰分元素(矿质元素) 25.​ 植物必须元素的3条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学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应 26.​ 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2种方法:溶液培养法(水培法)、砂基培养法(砂培法) 27.​ 植物必须元素:大量元素(占干重0.1%以上,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元素(锰、硼、锌、铜、钼、氯、镍) 28.​ 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5个一般生理作用:(1)细胞结构物质的组分;(2)生命活动的调节者;(3)参与植物体内的醇基酯化;(4)电化学作用;(5)缓冲作用 29.​ 细胞吸收溶质的3个特点:积累现象、选择性吸收、分阶段吸收 30.​ 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表现为:生理酸性盐((NH)2SO4)、生理碱性盐(NaNO3)、生理中性盐(NH4NO3) 31.​ 根吸收矿质元素的3个过程:离子被吸附在根系细胞的表面、离子进入根内部、离子进入导管 32.​ 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的5个土壤因素: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土壤PH、土壤微生物活动 33.​ 矿质元素主要通过木质部向地上部分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34.​ 可在利用矿质元素有N、P、Mg;不可再利用的有Ca、Fe、Mn、B 35.​ 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2种酶:硝酸还原酶(细胞质)、亚硝酸还原酶(叶绿体) 36.​ 硝酸还原酶含有Mo,植物缺钼时,体内积累大量硝酸盐,植物还表现出缺氮症状 37.​ 合理施肥的指标:形态指标(长相、叶色)、生理指标(叶中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酰胺和淀粉含量、酶活性) (具体内容看书101-103页) 38.​ 叶色是反映作物的营养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 39.​ 植物能以酰胺的形式将体内过多的N贮存起来。胆肥不足会使淀粉在叶鞘中积累 40.​ 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1.​ 呼吸作用的5个生理意义:(1)提供生命活动可利用的能量;(2)提供其他有机物合成的原料;(3)提供还原力;(4)提高免疫能力 42.​ 电子传递链2种:NADH和FADH呼吸链(H传递体:NAD+、FMN、FAD、UQ;电子传递体:细胞色素体系、铁硫蛋白)、抗氰呼吸链 43.​ 末端氧化酶: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交替氧化酶;线粒体外的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乙醇氧化酶 44.​ 呼吸作用的3种调控:代谢产物对呼吸酶活性的反馈调节、能荷对呼吸酶活性的调节、NAD+/NADH和NADP+/NADPH的比值对呼吸酶活性的调节(具体内容看书120-122页) 45.​ 呼吸商(RQ)=放出的CO2 /吸收的O2(葡萄糖=1;富含H的脂肪、蛋白质<1;富含O的有机酸>1) 46.​ 影响呼吸速率的外部因素: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有机损伤和病原菌侵染 47.​ 书119-120页,呼吸多样性 48.​ 书127-129页 49.​ 光合作用3个生理意义:(1)把无机物质转变成有机物质;(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3)维持大气O2与CO2的相对平衡 50.​ 叶绿体由被膜、类囊体(光合链)、基质(CO2固定)3部分组成 51.​ 光和色素按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按在光合作用中所起的作用分:反应中心色素、聚光色素(天线色素) 52.​ 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呈现绿色;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呈现橙黄色 53.​ 叶绿素的酒精溶液在投射光下为翠绿色,在反射光下为暗红色(荧光) 54.​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光照、温度、营养元素、水分 55.​ 光合过程3个阶段:(1)光能的吸收、传递、转换阶段(原初反应);(2)电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电子传递和光和磷酸化);(3)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C02同化) 56.​ 高等植物中,反应中心色素的最初电子受体是NADP+,最初电子供体是H2O 57.​ 光和电子传递的3种类型:非环式电子传递、环式电子传递、假环式电子传递 58.​ CO2同化的3条途径:卡尔文循环(C3途径)、四摊儿羧酸途径(C4途径)、景天酸代谢途径(CAM途径) 59.​ 书147-152页 60.​ 光呼吸的生理功能:消除乙醇酸的毒害、防止高光强对光和机构的破坏、消除O2的伤害 61.​ 影响光合速率的外部因素:光照二氧化碳、温度、水分、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具体内容看书160-164页) 62.​ 书166页,作物光合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 63.​ 短距离运输主要指细胞内和细胞间的运输,长距离运输主要指同化物在器官之间通过韧皮部的运输蔗糖是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 64.​ 书178-180页,压力流学说 65.​ 同化物的分配规律:(1)优先供应生长中心;(2)就近供应,同侧运输;(3)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4)同化物的再分配与再利用 66.​ 影响同化物运输的外部因素:温度、光照、矿质元素、水分(具体内容看书189-190页) 67.​ 当土温高于气温时,同化物向根部分配的比例增大;反之,当气温高于土温时,光合产物向冠部分配较多 68.​ 在生理温度允许的范围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同化物向籽粒分配 69.​ 基因组成:控制序列(启动子、增强子)、转录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70.​ 细胞信号转导包括:胞间信号传递、膜上信号转换、胞内信号转 导、蛋白质信号磷酸化 71.​ 膜上信号转换系统组成:受体、G-蛋白、效应器 72.​ 胞内信号有:钙离子信号系统(Ca+介导的信号转到的特异性、钙调节蛋白、胞内Ca+浓度的测定技术)、肌醇磷脂信使系统、环腺苷酸信使系统 73.​ 活性氧主要由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 74.​ 书202-203页,活性氧在信号转到中的作用 75.​ 生长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甲瓦龙酸。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蛋氨酸。 76.​ 植物生长促进剂: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生长,也可促进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77.​ 植物生长抑制剂:三碘苯甲酸、整形素、青鲜素、增甘素。主要抑制植株茎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外施生长素可逆转这种抑制 78.​ 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缩节安、比久、多效唑、优康唑。能抑制赤霉素生物合成,使节间缩短,但不减少细胞数目和节间数目,也不影响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和花的分化。外施GA可逆转这种抑制 79.​ 五大激素的生理效应 80.​ 细胞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以增加细胞数目和细胞伸长以增加细胞体积 81.​ 细胞发育分为3个时期:细胞分裂期、细胞伸长期、细胞分化期 82.​ 植物组织培养5类物质:无机营养、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剂、有机附加物 83.​ 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84.​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氧气、光照(具体内容看书265-272页) 85.​ 温度影响种子吸水、气体交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代谢和胚的生长 86.​ 种子萌发过程:吸胀吸水期、细胞恢复活跃的生理活动力、胚细胞恢复分裂和延长、胚根和胚芽伸出种皮、幼苗形成 87.​ 吸胀吸水能力:蛋白质>淀粉>脂肪 88.​ 子叶出土的植物:棉花、菜豆、蓖麻;子叶留土的植物:玉米、小麦、蚕豆、豌豆 89.​ 种子萌发生理变化:吸水过程的变化(急剧吸水阶段、滞缓吸水阶段、重新吸水阶段)、呼吸作用和酶活性的变化、贮藏物质的变化(淀粉的转变、脂肪的转变、蛋白质的转变)、激素的变化、植酸的变化 90.​ 植物生长表现出“慢—快—慢”的规律。以植物生长量对时间作图,呈S形;以增长量对时间作图,呈抛物线。S形曲线可分为4个时期:生长停滞期、对数生长期、直线生长期、衰老期 91.​ 光对植物生长的间接影响是高能反映,直接影响是低能反映。 92.​ 书274-278页,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93.​ 书283-284页,光敏素光学、生物化学性质 94.​ 种子休眠分为:生理休眠(初生休眠、次生休眠)、强迫休眠 95.​ 种子休眠的原因:种皮障碍、胚未发育完全、种子未完成后熟、种子内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 96.​ 人工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机械破损、低温湿沙层积法、晒种或加热处理、化学药剂处理、生长物质处理、流水冲洗、物理方法 97.​ 向性运动(单方向刺激)有: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 98.​ 感性运动(无一定方向)有:感夜行、感震性、感温性 99.​ 生物钟不是准确的24h,近似昼夜节奏 100.​ 生物钟有3个特点:(1)在没有环境线索下,仍然能够运转,使生物能够在各种条件下维持与外界环境的同步性;(2)昼夜节奏可被环境条件重拨,使生物能与当地的昼夜变化同步;(3)昼夜节奏的周期不随环境温度的频繁变化而改变,使生物钟能够精确地计时 101.​ 花芽分化是植物有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 102.​ 成年期分成年营养生长期和成年生殖生长期 103.​ 植物开花分3个过程:(1)成花诱,指经过某种信号诱导后,特异基因启动,使植物改变发育过程,进入了成花决定态,即进行营养生长的顶端分生组织转向生殖生长。生长点一旦完成成花决定,其顶端生长点就获得了花发育的程序,即使将其与植株分开也不会改变(2)成化启动,指分生组织在形成花原基之前发生的一些列反应,以及分生组织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基,该过程也成为花发端(3)花发育,指花器官的形成过程 104.​ 书306-307页,花器官发育基因控制的ABC模型 105.​ 花的性别表现类型:雌雄同株同化(小麦、睡到、大豆、棉花、番茄)、雌雄同株异花(南瓜、黄瓜、玉米、蓖麻)、雌雄异株异花(菠菜、大麻、银杏、杨柳、杜仲、番木瓜) 106.​ 雌雄个体的生理差异:(1)雄株的呼吸速率高于雌株(2)雌雄株氧化酶活性不同,雄株过氧化物酶活性比雌株高50%-70%(3)雌株具有较高的还原能力,而雄株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4)在内源激素含量上,雌株叶片中IAA含量水平较高,雄株叶片中GA含量较高(5)在核酸含量上,雌株的RNA含量以及RAN/DNA的比值高于雄株(6)在其他物质方面,如叶绿素、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雌株也高于雄株 107.​ 春化作用的条件:低温和时间、水分、氧气、养分、光照 108.​ 种子春化的时期在种子萌发期间。绿体春化的植物接受低温刺激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即茎尖分生组织) 109.​ 春化效应有2种传递方式:能够在植株间传递、只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110.​ 春化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调种引种、调节播期、控制开花(具体内容看书313-314页) 111.​ 北种南引时,因温度较高而未完成低温诱导过程,植株不开花(或仅少数开花),处于营养生长状态;南种北引,会使南方早春开花或晚秋开花的植株受低温伤害而败育 112.​ 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类型:长日植物(小麦、大麦、白菜、菠萝、萝卜、甜菜、豌豆、油菜、芹菜、山茶、杜鹃、天仙子)、短日植物(大豆、紫苏、晚稻、高粱、玉米、苍耳、菊、烟草、一品红、落地生根、日本牵牛花)、日中性植物(番茄、四季豆、黄瓜、菜豆、月季、向日葵、凤仙花) 113.​ 植物光周期的感光部位是叶片 114.​ 暗期的长度决定植物是否产生花原基,而光期的长度决定花原基的数量 115.​ 光敏素是植物感受光周期变化的主要受体。光敏素在植物成花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取决于植物体内光敏色素Pr或Pfr的绝对含量的高低,而是取决于Pfr/Pr或光稳定平衡值的大小。短日植物开花要求低的Pfr/Pr值,而长日植物开花要求较高的Pfr/Pr值 116.​ 光周期在农业上的应用:育种、引种、维持营养生长、控制开花时期 117.​ 书323页,引种 118.​ 花粉的结构:外壁(纤维素、孢粉素)、内壁(果胶、纤维素) 119.​ 花粉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糖和脂类、矿质元素(磷、钙、钾)、激素、色素(油脂)、维生素类克服不亲和性的措施:花粉蒙导发、蕾期授粉发、物理化学处理法、离体培养、(5)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或转基因技术 120.​ 硼与糖形成复合物促进糖的吸收与代谢;硼参与果胶物质的合成,以利花粉管壁的建造 121.​ 受精的代谢变化:(1)呼吸速率提高(2)内源激素含量提高(3)物质的运输与转化提高(4)细胞之中各种细胞器数量增加,并进行重新分布 122.​ 种子在成熟过程中伴随着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逐渐降低,而不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则不断增加 123.​ 脂肪代谢的3个特点:(1)脂肪是由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和淀粉等)转化来的,因此伴随着种子重量的不断增加,脂肪含量不断升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应降低(2)酸价(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逐渐降低,这说明种子成熟初期形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以后随着种子成熟游离脂肪酸用于脂肪的合成,含量降低(3)碘价(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当量的克数)升高,这表明组成油脂的脂肪酸不饱和程度与数量提高,说明种子成熟过程中,初期先合成饱和脂肪酸,以后在去饱和酶的作用下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 124.​ 肉质果实的生长曲线:单S形(苹果、番茄、梨、豌豆、草莓、白兰瓜)、双S形(桃、李、杏)。种子的生长呈双峰曲线 125.​ 书345页,果实的呼吸跃变 126.​ 影响果实发育的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气体组分、矿质营养、湿度 127.​ 芽休眠的类型:生态休眠(环境诱导)、内生休眠(激素)、内生互作休眠(芽受到其它芽的控制) 128.​ 秋季的短日照是植物进入休眠的信号。山毛榉只有长日照才能引起休眠。植物接受光照并诱导芽休眠的部位是叶片。植物感知短日照或长日照的受体是光敏素 129.​ 秋季来临,日照越来越短,ABA合成加强,GA/ABA的比值变低,诱导休眠;春季来临,日照越来越短,GA合成加速,GA/ABA比值升高,解除休眠 130.​ 植物衰老的类型:整体衰老、地上部分衰老、落叶衰老、渐进衰老 131.​ 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变化、叶绿素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核酸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下降(具体内容看书353-354页) 132.​ 脱落的类型:(1)由于衰老或成熟引起的脱落称为正常脱落(2)因环境条件胁迫(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渍、污染)和生物因素(病、虫)引起的脱落称为胁迫脱落(3)因植物本身生理活动而引起的脱落称为生理脱落 133.​ 离层位于叶柄、花柄、果柄以及某些枝条的基部。离层是脱落器官基部离区一部分薄壁细胞 134.​ 器官脱落时离层细胞先行溶解,溶解的方式有3种:(1)位于两层细胞间的胞间层发生溶解,于是相邻两个细胞分离,分离后的初生细胞壁依然完整(2)胞间层与初生壁均发生溶解,只留一层很薄的纤维素壁包着原生质体(3)一层或几层细胞整个溶解,即细胞壁和原生质均溶解。其中,前两种常出现在木本植物的叶片,后一种常出现在草本植物的叶片 135.​ 较高浓度的IAA抑制器官的脱落,较低浓度的IAA促进器官脱落。生长素梯度学说认为,当远轴端/近轴端的IAA比值较高时,抑制或延缓离层形成,当两者比值较低时,会加速离层形成 136.​ ETH不仅能诱发果胶酶、纤维素酶的合成,而且能提高这两种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离层细胞壁的溶解,引起器官的脱落 137.​ 逆境可分为:御逆境、耐逆境 138.​ 植物对逆境反应的4个水平:整体水平(生理或发育水平)、细胞和代谢水平、分子水平、信号转到水平。(1)植物在整体水平上对逆境的抗性反应往往称为系统抗性,包括发育时期改变、根系的扩大、地上部分生长放缓、叶片脱落、叶片萎缩等(2)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对逆境的抗性反应一般称为细胞抗性,包括渗透调节、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激素平衡发生变化、累积保护性物质、膜组分和结构发生改变等(3)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的基因表达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属于职务在分子水平上对逆境的反应(3)在逆境条件下,植物通过信息传递的变化将发育水平、细胞核代谢水平、分子水平的反应整合在一起,使植物在整体上对环境胁迫作出应答 139.​ 环境胁迫的9个生理效应:(1)生长速率变化(2)水分亏缺与渗透调节(3)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飞气孔限制(4)呼吸作用变化(5)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加强(6)活性氧的积累和清除(7)激素平衡改变(8)基因表达变化与逆境蛋白的合成(9)细胞膜结构改变与选择透性丧失 140.​ 植物是否具有渗透调节能力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细胞有无主动增加溶质的能力,渗透调节能力的强弱也可以通过细胞膨压的变化来衡量 141.​ 渗透调节物质可分为2类:细胞从外界吸收的无机离子、细胞内合成的无机物质 142.​ 渗透调节物质的共同特性:(1)分子质量小,可溶性强(2)能为细胞膜保持而不易渗漏(3)在生理PH范围内不带正电荷,不影响细胞的PH,对细胞无毒害作用(4)生物合成迅速,不易分解,能在细胞内迅速积累 143.​ 活性氧的清除2个系统:酶系统(SOD、POD、CAT)、非酶系统(抗坏血酸、类有胡萝卜、谷胱甘肽) 144.​ 植物表达的基因和蛋白2种分类方法:(1)根据诱导其合成的环境因子和合成的发育阶段进行分类(2)根据蛋白在植物的逆境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分类 145.​ 脱落酸又称为逆境激素或胁迫激素 146.​ 干旱胁迫的类型: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理干旱 147.​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1)细胞膜结构遭到破坏(2)呼吸作用急剧变化(3)光合作用减弱(4)内源激素代谢失调(5)核酸代谢受到破坏(6)积累渗透调节物质(7)保护酶活性(8)干旱诱导蛋白(9)营养失调 148.​ 植物适应干旱的3类机制:避旱性(缺水前完成生活使)、御旱性、耐旱性 149.​ 提高植物抗旱途径:抗旱育种、采取抗旱栽培措施、抗旱锻炼、合理施肥、化学调控技术 150.​ 磷、钾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保水力。硼、铜有助于提高抗旱能力。氮素过多不利于抗旱 151.​ 冷害3种类型:延迟冷害(营养生长期)、障碍型冷害(生殖生长期)、混合型冷害(生育期) 152.​ 冷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生化反应失调、呼吸代谢失调、光合作用受阻、原生质流动受阻、呼吸机能减弱 153.​ 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越高,抗冷性越强。类胁迫下活性氧增多,导致细胞受害 154.​ 提高植物抗冷性的途径:低温锻炼、化学物质处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155.​ 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吸收水分能力降低、膜选择性改变、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不稳、产生离子胁迫、改变蛋白质合成、积累渗调物质、积累有害物质、激素水平的变化(ABA、乙烯增加可提高抗盐性) 156.​ 植物避盐的生理机理:拒盐、泌盐、稀盐、隔离盐(盐分区域化) 157.​ 植物耐盐的生理机理:渗透调节、营养元素平衡、改变代谢类型、具有解毒作用、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 158.​ 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抗盐锻炼、使用生长调节剂、抗盐育种
本文档为【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28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4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1-03-17
浏览量: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