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

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

举报
开通vip

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品种名称】红鳍东方鲀(后面简称河豚)Fugurubripes(TemmincketSchlegel),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亚目、鲀科、东方鲀属。【地方名】黑艇鲅,黑腊头【品种来源】利用捕捞天然亲鱼、人工养殖亲鱼或直接从日本进口鱼卵进行人工繁殖。【特征特性】生物学特化趋势显著,体亚圆筒形,体表无鳞,背部和腹部布满了小棘(刺),鳍小、缺少硬刺,臀鳍白色或粉红色,背鳍黑色,没有腹鳍;吻圆钝,口小,前位,上下颚各具2枚喙状板齿;表皮增厚而结实,背面和上侧面青黑色,腹面白色;胸鳍稍后具有带白边的大黑斑,...

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
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品种名称】红鳍东方鲀(后面简称河豚)Fugurubripes(TemmincketSchlegel),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亚目、鲀科、东方鲀属。【地方名】黑艇鲅,黑腊头【品种来源】利用捕捞天然亲鱼、人工养殖亲鱼或直接从日本进口鱼卵进行人工繁殖。【特征特性】生物学特化趋势显著,体亚圆筒形,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无鳞,背部和腹部布满了小棘(刺),鳍小、缺少硬刺,臀鳍白色或粉红色,背鳍黑色,没有腹鳍;吻圆钝,口小,前位,上下颚各具2枚喙状板齿;表皮增厚而结实,背面和上侧面青黑色,腹面白色;胸鳍稍后具有带白边的大黑斑,背部花纹的大小因栖息场所显著不同。头部与体背、腹面均被强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吻部、头体的两侧及尾部光滑,无小刺。侧线发达,上侧位,至尾部下弯于尾柄中央,侧线具分支多条。体侧皮褶发达。游泳方式与其它种类的鱼不同,是用背鳍和臀鳍同时左右摆动,身体不动而前进。因此,驱动背鳍和腹鳍的肌肉特别发达,相反,一般的鱼所具有的体侧肌肉明显退化。骨骼明显特化。普通的鱼为了保护内脏,腹部具有肋骨,而鲀都没有肋骨。此外,鲀也没有肌间刺,因此,出肉率高。头骨、支撑身体的脊椎骨、尾部骨骼愈合显著。具有特殊的齿,可以吃各种食物,调查红鳍东方鲀的胃含物,得知从底栖的虾、蟹、贝类和螺类、日本沙蚕、罗氏海盘车、海绵、珊瑚片到游泳性的沙丁鱼、鲐鱼等都是鲀的食物。主要摄食贝类、甲壳类和小鱼。为近海底层食肉性鱼类,生活水深一般在40~50m,栖息在岛礁区附近,昼沉夜浮。适宜生长水温为14~27℃,最适水温为16~23℃,水温降至12℃左右,摄食减少,9℃以下,停止摄食,7℃以下死亡;超过28℃时,鱼体活动缓慢,抗病力减弱。广盐性鱼类,适盐范围-1-为5~45,最适盐度为15~35‰。红鳍东方鲀生性凶猛,从稚鱼的长牙期开始一直到成鱼,均会出现互相残杀,咬伤的各鳍可再生。红鳍东方鲀生长速度较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1龄鱼体长15~25cm、体重140~200g;2龄鱼体长35cm、体重500~750g;3龄鱼体长42cm,可以产卵繁殖,产卵期3~6月;5龄鱼体长52cm;大个体体长可达70cm以上。有由深海向近海洄游的习性,并有一定的趋低盐度特性,在我国产于黄海、渤海和东海,在朝鲜、日本太平洋侧的室蘭以南沿海有分布。鲀具有膨腹、埋没、闭眼、互咬(争斗)、呕吐、发音等很特殊的习性。毒性肉、皮、精巢(鱼白)无毒,肝脏、卵巢强毒。12~6月份,卵巢的毒性最强,有毒个体的比例也在增高。【产量表现】:池塘养殖产量50-150kg/亩。【养殖技术要点】:东港市的河豚养殖业发展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养殖方式是海水池塘混养,主要混养品种有滤食性贝类(主要是缢蛏)、对虾、海蜇等。现将河豚池塘混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池塘选择与改造: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池塘大小无严格限制,以面积50亩以下的池塘为宜,其他规格的池塘也可以利用。泥沙底质为佳。池塘淸整、消毒:冬季,挖出池底沉积的淤泥,修整堤坝,做好蛏床(一般占池塘面积的15%~25%);在池塘四周开挖深50~70厘米、宽1.5~2米的环沟。放置一个冬天,冻晒池塘。放养前半月至20天,用生石灰100kg/亩~150kg/亩或漂白粉50g/m3常规法清塘消毒。消毒结束,安装好进排水闸门网及海蜇档网,池塘进水40~厘米,用发酵好的鸡粪等有机肥或无机肥肥水,培养生物饵料。苗种放养:河豚需要两年或两年以上才能养成商品鱼,第一年养鱼种,第二年养成鱼。①河豚鱼苗放养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养体重2-4g的-2-鱼苗,亩放养200~600尾。养到10月上旬,体重可达150~200克,经过室内越冬,作为下年养成用鱼种。②河豚鱼种放养4月上旬,待自然水温稳定在12℃以上,将室内越冬的鱼种(150~250克/尾)放养到室外养成池塘,放养密度一般60~100尾/亩。放养前进行药物浸洗消毒,杀灭寄生虫。③其他混养种类放养A.对虾苗5月上旬至6月上旬放养约1厘米规格对虾苗,目前养殖种类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及少量的斑节对虾和金刚虾,亩放苗3000~7000只。B.贝类苗种一般在4月份放养,种类有缢蛏、文蛤、菲律宾蛤仔及少量的毛蚶、青蛤等。缢蛏苗种规格4000~8000粒/kg,亩放苗3~7kg,蛏床上密度300粒/m2左右。其他贝类品种的放养密度,要根据苗种规格及池塘条件、管理水平、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产量等确定。C.海蜇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研究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的“两步多茬养成法”被普遍采用,即将工厂化育苗场育出的伞径1cm幼蜇,先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大规格苗种培育池养殖半月至25天,伞径达到3~7cm(称之为蛋黄苗),再分塘放养到养成池中养殖,一般养殖1个月后就可达到商品规格,起捕销售,在头茬海蜇起捕前3~7天或起捕后放养下茬,达到一年养3茬以上。每茬的放养密度为40~70个/亩。4.室外养殖期管理①投饵饵料种类主要有玉筋鱼、鳀鱼、沙丁鱼等杂鱼及糠虾,根据水温及鱼体规格,日粮3~30%,日投喂1~3次。尽量保持饵料鲜度,防止蛋白质变质。饵料投在食台上,以便随时检查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并定期清洗晾晒食台。池水中的生物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尤其在季节更迭时,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会发生变化,加之随着养殖生物体的生长,食量增大,有时海蜇、贝类天然饵料生物就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就要及时投喂代用饵料来补充生物饵料之不足。代用饵料种类有豆粉、花生粕浆、糠虾(蜢虾)浆、杂鱼浆等,投喂量根据池塘中天然饵料的多少来决定,一般每亩每日投喂1~3公斤,分两次投喂,上午8~9时、午后15~16-3-时。若是海蜇缺乏饵料,就可在深水区多泼洒,蛏埕上少投;若是透明度过高,浮游植物缺乏,则在蛏埕上多投喂。②水质调控调节水质的目的是保持水体的理化与生物指标适合养殖生物的需要,使其处于最佳状态。主要指标有透明度30~50cm,铵态氮小于0.5毫克/升,亚硝酸盐无或微量,PH值7.8~8.5,硫化物含量小于0.2毫克/升,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池水中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保有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根据池塘水质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调节方法。A.进换水缢蛏放养后,每讯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40cm,逐渐将池水加满。以后,根据池水的理化与生物情况,每汛换水30~100%,塘内水质条件好少换,反之则多换。B.最佳浮游生物量的控制缢蛏的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而浮游动物则是海蜇的主要食物,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多寡、种类及保持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动态平衡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浮游植物过多可能会抑制浮游动物的繁殖生长,导致海蜇缺乏天然饵料,同时还会造成PH值过高,轻则影响海蜇生长,重则会引发“气泡病”、“萎缩”、“平头”“长脖”等疾病发生,致使养殖失败,也不利于水质的稳定;浮游动物过多将滤食大量浮游植物,造成水体透明度过高,溶解氧下降,同时浮游动物最终也会因饵料缺乏而消亡,使海蜇与缢蛏都缺乏天然饵料,影响养殖效果。通过换水、施肥、杀藻等措施,来控制最佳的浮游生物量及动植物比例,为养殖生物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要根据透明度及浮游动物量决定是否施肥及肥料的种类,抑或抑制藻类尤其是甲藻等有害种类的过渡繁殖,采取杀藻或大换水等措施,保持池水透明度30~50cm,PH值7.8~8.5之间,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间保持动态平衡,维持稳定的生态链,为河豚、缢蛏、对虾及海蜇创造良好的营养及生存条件。C.泼洒微生物制剂EM菌、光合细菌等有益生物制剂已经被海水养殖业普遍接受,广泛应用,大部分养殖户在一个养殖期内泼洒4~6次,来改善水质或底质,抑制有害生物的繁生。D.施用水质、底质改良剂7~9月高温季节,根据水质状况,施用2~4次水质或底质改良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4-E.控制有害藻类海水池塘中危害较大的藻类有一些甲藻类及浒苔等。甲藻形成红色水华,就会危及养殖生物,导致养殖失败。平时要注意观察水色变化,监测藻类种类,一旦甲藻过量繁殖,就要采取大换水或泼洒杀藻济等措施予以控制;浒苔是滤食性贝类养殖池塘常见的敌害生物,一旦爆发,会严重影响养殖效果,一旦发现就要及早采取人工捞取或泼洒黄泥、草木灰或杀藻药物等措施予以杀灭。F.勤观察测量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巡塘,观察养殖生物的活动情况,鱼类的摄食状况、海蜇的活动、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观察水色变化、透明度、浮游动物数量、池塘坝埂及闸门是否漏水,夜间用手电筒观察水中浮游动物数量;每十天或半月测量滤食性贝类的生长情况,在高温季节最好经常测定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5.疾病防治注重疾病预防,从池塘的清整、冻晒、药物清塘到水质调节、饵料培养、代用料投喂等各个环节着手,为养殖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增强其体质,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易发期适当有针对性地投喂或泼洒药物预防疾病,一旦发生疾病,要正确诊断,找出病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蔓延。6.捕捞收获及越冬①河豚一般10月上中旬,水温15℃左右,用拉网捕捞,收获的河豚成鱼直接销售或进入室内越冬池暂养待销,当年鱼种可卖出或放入越冬池越冬。②越冬管理入越冬池前进行药浴,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室内;规格相近的鱼放到同一池中,并逐个剪除板状牙齿,防止互残;越冬密度7~10kg/m3,越冬水温保持11~13℃,根据情况,越冬期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饵料量1~2%。河豚苗种越冬期病害严重,一定要做好水质管理工作,每日吸出池底污物,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越冬池初期要特别注意,最好大量换水,防止海洋尾丝虫滋生。越冬期防病非常重要,重点预防弧菌病、海洋尾丝虫病、异钩虫病、车轮虫病及肝胆综合症。-5-③海蜇海蜇长到5公斤甚至10公斤以上后,存池量超过池塘的承载量,饵料需求量极大,往往会造成天然饵料缺乏,出现脱水、萎缩,一般在放养后20~40天基本可达到2.5~3公斤以上,就可捕捞销售,给下茬留出一定量的饵料生物。④缢蛏8月下旬,大部分池塘养殖的缢蛏可长到60~80只/公斤,就可排水至蛏埕露出,起捕上市。不够商品规格的池塘可继续养殖到10月份或来年春季起捕,但这样会增加成本,也影响下年生产。因此,95%以上的池塘都在8月下旬至10月中旬起捕。⑤对虾及其他中国对虾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的搭配品种,脊尾白虾、矛尾复虾虎鱼等其他种类是随水进入的养殖副产品,一般在中秋或国庆节前后一次性捕捞销售,而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等可在达到上市规格后随时用须笼网捕捞销售。【适宜区域】:辽宁、河北、山东沿海水域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王会芳二〇一一年七月三日星期日-6-
本文档为【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18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