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章 社会态度(简)

第六章 社会态度(简)

举报
开通vip

第六章 社会态度(简)null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六章 社会态度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态度概述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 偏见第一节 态度概述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 二、态度的成分 三、态度的特征 四、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一、态度的定义一、态度的定义 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所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心理倾向。 二、态度的成分 (一)认知(Cogni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理解、评价 (二)情感(Affect)...

第六章 社会态度(简)
null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六章 社会态度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态度概述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 偏见第一节 态度概述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 二、态度的成分 三、态度的特征 四、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一、态度的定义一、态度的定义 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所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心理倾向。 二、态度的成分 (一)认知(Cogni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理解、评价 (二)情感(Affect):情绪体验 (三)行为倾向(Behavior intention):面对对象准备怎么做三、态度的特征三、态度的特征(一)社会性:态度都是后天习得的 (二)对象性:任何态度都指向具体对象 (三)内隐性:态度不能直接观察到,只能间接地从情感、行为中推知。 (四)持续性:态度一经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易改变。四、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四、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一)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 (二)态度的明晰性、具体性 (三)态度体系的状态 (四)态度形成的基础 (五)态度对应的是单一行为还是多种行为 (六)态度对应的是即时行为还是长久行为 (七)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 (八)个体自身的心理因素 (九)角色扮演 (十)态度表达的情境因素 态度结构 行为反应 主体自身 情境因素双重态度模型(T·D·Wilson,etal 2000)双重态度模型(T·D·Wilson,etal 2000) 外显态度:人们能够意识到,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达的态度,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内隐态度:人们对态度客体的自动反映,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外显态度相对容易改变,内隐态度较难改变,态度改变的技术通常改变的是外显态度。 双重态度与矛盾有明显区别。 只能感到外显,并不感到矛盾冲突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一、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含义 二、态度形成的阶段 三、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 四、态度改变的方法一、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含义一、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含义形成新态度 改变态度的强度 改变态度的方向二、态度形成的阶段 (凯尔曼,H·C·Kelman 1961)二、态度形成的阶段 (凯尔曼,H·C·Kelman 1961)(一)模仿与服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按社会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勉强,不得不接受) (二)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三)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三、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三、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一)学习理论 (二)认知一致性理论(一)学习理论(一)学习理论 霍夫兰德(耶鲁大学沟通研究计划):假设人的态度和其它行为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一是联结;二是强化;三是模仿。 (二)认知一致性理论 人是力求认知因素的一致的。 1、平衡理论 2、认知失调理论1、平衡理论(弗里兹·海德)1、平衡理论(弗里兹·海德)观点:(1)重社会认知,轻社会行为; (2)认知不平衡是社会结构的反常状态。 “费力最小原则”: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人际关系心理学》, 1958海德的平衡理论(P-X-O模型)海德的平衡理论(P-X-O模型)P(认知者)O(有关的另一个人)X(态度对象) o+p+ apb—- o——op— co+p+ do——++ xp— eo++ — xp+ go——— — xp— h 海德P-O-X模型 2、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1957 ) 2、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1957 )观点: (1)一定条件下,社会行为决定社会态度; (2)认知失调是人的认知系统的一种正常状态,非反常状态,由于不同的认知元素各有其相对独立性,认知矛盾或认知失调是不可避免的。四、态度改变的方法四、态度改变的方法(一)劝说宣传法 (二)角色扮演法 (三)活动参与法 (四)规范改变法 (一)劝说宣传法(一)劝说宣传法 态度的改变过程,实际上一个沟通、劝导,是劝导者通过各种方法,作用于对象的过程。 劝说宣传四要素: 1、传播者;——“谁说” 2、传递的信息;——“说什么” 3、目标对象;——“对谁说” 4、周围情境。null信息传播者 传递的信息目标对象周围情境可信度吸引力单双方信息人格特征分 心重 复传播渠道恐惧唤起动机状态原有态度意 图1、传播者——“谁说”1、传播者——“谁说”(1)可信性高低(专长 & 可靠) (2)沟通来源的吸引力 ( 欣赏的品质特征 & 相似程度) (3)劝导者意图 EG:商场售货员 or 顾客 语速:说得快引起态度改变更快。2、传递的信息——“说什么”2、传递的信息——“说什么”(1)恐惧唤起 适度恐惧(中等强度的恐惧,态度改变最大) 更近恐惧 (2)单/双方信息 (3)传播渠道 EG:互联网时代,是e-mail沟通,还是口头 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班主任工作中的交流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交流低压配电柜检验标准小王子读书交流分享介绍 ?是图片,还是用文字?3、目标对象——“对谁说”3、目标对象——“对谁说”(1)原有态度 涉入深(不易说服)、涉入浅(说服) (2)人格特征 1)场依存性:依赖性高(易说服); 2) 自尊:低(易说服) 3)社会赞许动机:高(易说服) (3)动机状态:心理抗拒理论“禁果效应”4、周围情境4、周围情境(1)分心 影响复杂。如果分心使目标对象分散了对传递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劝导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改变;如果分心干扰了劝导过程本身,使劝导者得不到传递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2)重复 中等频率重复最好。早期研究:早期研究: 内容:集中在说服的影响因素方面 不足:未能深入解释说服是如何发生的。 近期研究: 内容:影响说服的认知因素和认知加工过程。 对信息加工两种方式:中心途径(系统加工);外周途径(启发性加工)(二)角色扮演法(二)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 (三)活动参与法 造成行为与态度的矛盾,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四)规范改变法 团体的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可以组织一定的团体,制定相应的规范准则来影响和约束成员的一言一行,从而有效地改变成员的态度。第三节 偏见第三节 偏见 一、什么是偏见 二、偏见的来源 三、偏见的消除一、什么是偏见一、什么是偏见(一)涵义:对某个群体或个人所持有的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社会态度。 EG:药品越贵效果越好 (二)偏见与歧视: 歧视是指遭受偏见者采取的否定性和排斥性的行为。 歧视是偏见的行为表现。二、偏见的来源二、偏见的来源(一)群际冲突:竞争 (二)早期经验:社会学习 (三)社会分类 (“内群” “外群”) ★归因偏差:内群体偏好(自我服务归因) ★社会认同理论 (四)偏见的认知来源 ★刻板印象:外显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 ★外群体同质性三、偏见的消除三、偏见的消除 (一)社会化:学会不要仇视 (二)群体间的接触 (三)再分类 (四)社会认知 (五)社会影响
本文档为【第六章 社会态度(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0141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21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03-14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