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D8Z LQY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D8Z LQY

举报
开通vip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D8Z LQY第八章 理气药 一.概念:凡以通畅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二、药性特点 本类药物多为辛温之品,主归脾、肝、肺经。 三.作用与适应证: 1、调气健脾: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 2、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胁肋胀痛、心烦易怒、疝气痛、乳房胀痛等症。 3、降气止咳平喘:肺气壅滞: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症。 4、行气止痛:气滞诸痛。 三.配伍规律: 1.气滞兼湿邪:祛湿药:寒湿在中焦,配芳香化湿药 ...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D8Z LQY
第八章 理气药 一.概念:凡以通畅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二、药性特点 本类药物多为辛温之品,主归脾、肝、肺经。 三.作用与适应证: 1、调气健脾: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 2、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胁肋胀痛、心烦易怒、疝气痛、乳房胀痛等症。 3、降气止咳平喘:肺气壅滞: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症。 4、行气止痛:气滞诸痛。 三.配伍规律: 1.气滞兼湿邪:祛湿药:寒湿在中焦,配芳香化湿药 湿热为主,配清热利湿药 周身浮肿,配利水渗湿药 2.气滞兼血瘀:活血化瘀药 3.气滞兼食积:消食药 四.使用注意:本类药物辛温居多,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忌用。 ※ 橘 皮 首载于《名医别录》。《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入药以陈久者良,故又称陈皮。 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同种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四川、福建等地。而以广东新会县产的橘皮质量最好,奉为道地药材,故又称为新会皮。 炮制:生用。 别名:陈皮、广陈皮。 药材: (1)陈皮: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内皮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2)广陈皮;外表面棕红色、橙红色至青黄色,皱缩,有许多凹入的油点。内表面淡黄白色,可见圆形的油点和海绵状的筋络,质较柔软。气清香,味甘微辛。 饮片:饮片多切成1~5mm宽的丝状,或为不规则小块,且多为统装货.以皮薄、片大、色红润、陈旧、气浓香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肺经。 【功效应用】 1.理气健脾:脾胃气滞证--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少等。 本品即能理气又能燥湿,故又适用于寒湿中阻之脾胃气滞之证。配伍苍术、厚朴等:平胃散。 2.燥湿化痰:(1)湿痰咳嗽 配伍半夏、茯苓等:二陈汤 (2)寒痰咳嗽 【药理作用】 1.抑制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并能抗胃液分泌,能明显抑制胃溃疡。 2.保肝利胆作用 3.祛痰平喘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柠檬烯,对支气管有扩张作用。 【临床报道】 1.治疗急性乳腺炎:以陈皮70克,每日煎服1剂,治疗45例,痊愈39例,有效6例,无效3例。 2.治疗顽固性呃逆:以陈皮12克,代赭石、磁石、生龙骨、牡蛎各30克,人参10克,木香10克,治疗300例,治愈196例,显效72例好转28例,无效4例。 3.治疗发作性嗜睡症:以清醒汤(陈皮、半夏、茯苓、郁金、石菖蒲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治疗12例,均痊愈。 【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 橘核:为芸香科植物橘类的种子,归肝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用治疝气痛、睾丸肿痛、乳房结块等症。 橘络:为橘的果皮内层的筋络。归肝、肺经,功能行气通络,化痰止咳,用治痰滞经络之胸痛、咳嗽等症。 橘叶:为橘树的叶。归肝经,功能疏肝行气,散结消肿,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等症。 橘红:为橘类的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归肺、脾、胃经,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宽中,用治湿痰、寒痰咳嗽及食积呕恶胸闷等。 ▲ 青 皮 首载于《本草图经》,因其为未成熟之青橘之皮,故名。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和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炮制:生用。 药材:(1)个青皮:药材呈类球形,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微粗糙,质硬,断面果皮黄白皮或淡黄棕色,厚1~2mm,外缘有油室1~2列。瓤囊8~10瓣,淡棕色。气清香,味酸苦、辛。 (2)四花青皮:果皮剖成4裂片,裂片长椭圆形,长4~6cm、厚1~2mm。外表面灰绿色或黑绿色,密生多数油室;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小筋络。质稍硬,易折断;断面外缘有油室1~2列。气香,味苦、辛。 饮片:饮片多切成小丝,以皮黑绿色、内面白色、油性足者为佳。【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功效应用】 1.疏肝破气:本品性较峻烈,行气利猛。 (1)肝郁气滞证--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 (2)气滞血瘀之症瘕积聚,久疟痞块 2.消积化滞:食积腹痛。山楂,神曲,麦芽等 【用法】醋制可加强疏肝止痛之功。 【现代研究】 青皮含挥发油等成分与陈皮相似,但所含的量不同. ※ 青皮与陈皮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共同点:陈皮与青皮均具有理气作用,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及肝郁气滞证。 不同点:陈皮行气力缓,主理脾胃及肺气壅滞,尤长于理气健脾,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此外,还具有燥湿化痰作用,用于湿痰咳嗽;青皮行气力强,主理肝经气滞,尤长于疏肝破气,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此外,还具有消积化滞作用,用于食积、癥瘕等。 ※ 枳 实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幼果。主产于四川、江西等地。 炮制:生用。 药材:呈类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 饮片:切面处中果皮略隆起,黄白色或黄褐色,厚0.3~1.2cm,边缘有1~2列油室,瓤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以大小均匀、果皮厚、瓤小、质坚、气香浓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 1.破气消积:食积气滞,脘腹痞满。 (1)食积之脘腹胀痛。 山楂、神曲等。 (2)肠胃积滞之热结便秘。配伍大黄、芒硝、厚朴等。如:大承气汤 (3)湿热积滞之泻痢后重。配伍大黄、黄芩、黄连等,如:枳实导滞丸 2.化痰除痞:湿痰壅滞之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证。 ※ 结胸:语出《伤寒论》,邪气结于胸中,主要症状有两类:一类为胸胁部有触痛,颈项强痛,发热有汗。另一类为从心窝到少腹硬满而痛,拒按,大便秘结,口舌干燥而渴,其发病原因是太阳病攻下太早,表热内陷,与胸中原有的水饮结聚,或太阳病内传阳明,阳明实热于腹中原有的水饮互结而成。 另外,本品尚可用治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药理作用】 1.升压作用: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临床用于各种类型的休克。 2.兴奋子宫,能使子宫收缩节律增加。 3.对胃肠有兴奋作用,能使胃肠收缩节律有力,胃肠蠕动加强。 ※ 木 香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气香似蜜故本名蜜香,后讹为木香。 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川木香的根。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者,称广木香(多经广州进口,故称),主产于云南者,称云木香;主产于四川者,称川木香。 炮制:生用。 药材:(1)木香:药材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2)川木香:药材呈圆住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稍弯曲,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络;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色,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有的是中心呈枯朽状,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饮片:饮片多切成薄片或不规则小块,以根条均匀、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功效应用】 行气止痛:气滞诸痛。为行气止痛要药。 (1)脾胃气滞证,脘腹胀痛。 砂仁、藿香等:木香调气散 (2)脾虚气滞之脘胀满,食少等。配伍砂仁、党参、白术等,如:香砂六君子汤 (3)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配伍黄连:香连丸。 (4)食积之腹胀,便秘。 【用法】行气生用,止泻用煨木香。 【药理作用】 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双重作用.可使胃肠血流量大幅度增加,且可持续30分钟.它能使胃肠血管舒张,从而改善胃肠道的血液供应。 【临床报道】 1.治疗小儿肠炎:木香、砂仁等分为末,每天服3次,2岁以下每次服2克,5岁以上每次服3克,以开水调服,5天为1疗程,治疗小儿肠炎腹胀40例,均痊愈。 2.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3.治疗细菌性痢疾: 4.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5.治疗消化性溃疡 ※ 香 附 首载于《名医别录》。其根相附连续而生故名。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炮制:生用。 饮片:多呈纺锤形且纵切,有的略弯曲。去净须毛,长1~3cm、直径0.4~0.8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光泽,有纵皱纹,并有数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残留根痕。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晒者断面灰白色而显粉性。味微苦。以个大、质坚实、色棕褐、去净毛须、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味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应用】 1.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证--胁肋胀痛。 配伍柴胡、白芍等,如:柴胡疏肝散。 2.调经止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配伍当归、柴胡、川芎等,如:香附芎归汤。 ※ 香附一药,为妇科常用药,同时又有良好的疏肝解郁理气作用,所以李时珍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用法】 醋制可加强止痛之功。 【药理作用】 1.雌激素样作用。 2.对子宫有抑制作用,能使其收缩力减弱,肌张力降低。 3.抑制肠管的收缩,使肠管收缩幅度降低,张力下降。 【临床报道】 1.治疗腰痛:以生香附研末,每次4克,每日3次,冷开水冲服,对寒热虚实之腰痛皆可用,其中对实证、寒证腰痛效果尤佳。 2.治疗痛经:以香笑散(香附、失笑散、乌药、延胡索、细辛各等分研末)调为膏状,取蚕豆大小置于4cm×4cm胶布中心,分别贴于神阙和关元穴,于月经前6天开始贴,3天更换1次,连续3次,2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治疗57例,痊愈28例,有效22例,无效7例。 3.治疗肝郁不孕症: ☆ 乌 药 首载于《本草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浙江天台产量大,质量优。 炮制:生用。 药材:个体呈纺锤形,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称“乌药珠”,大小不等,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具皱纹和横生的裂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中央色较深,有明显放射状纹理(木射线)及环纹(年轮)。气微香,味微辛而苦,有清凉感。 饮片:饮片多横切或斜切片,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习称“菊花心”,中心颜色较深,无髓。气味同上。以片薄、无破碎、气香、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肾、脾、膀胱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 2.温肾散寒:肾阳虚之小便频数、遗尿。 ☆ 沉 香 首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因其有置水中则沉,气香的特点,故名。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沉香及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 炮制:生用。 别名:沉水香。 药材:(1)进口沉香:呈圆柱状或为不规则棒状、片状,长7~20cm、直径1.5~6cm;现市售者为长约10cm、宽2~4cm的条块,两端及表面有刀劈痕。表面淡黄色或灰黑色,密布黄黑交错的斑点或纹理。质坚硬而重。劈开面呈灰褐色。气香,味苦。燃烧时,冒黑烟,有油渗出,香气浓烈。 (2)国产沉香:呈不规则的块、片状,长3~15cm、宽5~8cm。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可见黑褐色含树脂部分与黄白色不含树脂部分相间形成的斑点。偶有孔洞,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实。折断面刺状棕色。气芳香,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冒黑烟,香气浓烈。 饮片:饮片多为不规则棒状、片状,以体重结实、色棕黑油润、无枯废白木,燃之有油渗出,香气浓裂,入水下沉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 2.温中止呕:胃寒呕吐、呃逆。 3.纳气平喘:肾不纳气之虚喘及上盛下虚之痰饮咳喘。 【用法】入汤剂应后下。 ☆ 川 楝 子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谓: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其子如小铃,熟则色黄,故名金铃子。 来源:为楝的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我国南方各省均产,以四川产量最大。 炮制:生用或炒用。 别名:金铃子、苦楝子、楝实。 药材: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而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枚。气特异,味酸、苦。 饮片:饮片多已打碎,以四粗、川产个大、饱满、外皮金黄色、果肉黄白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肝郁化火诸痛证。配伍延胡索,如:金铃子散。 胸胁痛、肝胃气痛、疝气 2.杀虫:虫积腹痛。 3.疗癣:头癣 将其焙黄研末,用大油麻油调,涂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 【药理作用】 1.驱虫作用:驱虫的有效成分为川楝素。 2.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 【临床报道】 1.治疗胆道蛔虫症:以川楝子、乌梅各40克,川椒、黄连各20克,生大黄10克,烘干混合为末,装入胶囊,每粒0.5克,每日服3次,每次10~20粒,治102例,均痊愈. 2.治疗甲癣:以川楝子10枚,去皮及核,用水浸泡至软,用手捏成浆糊状,浸泡局部1小时以上,每天1次.或以川楝子加水捣膏,,用凡士林调匀,厚敷患处,外用纱布、胶布固定,2天后更换,直至痊愈。 ▲ 荔枝核 首载于《本草衍义》。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成熟种子。 炮制:生用或盐水炒用。 药材: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15~22mm、直径10~15m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子叶2枚,棕黄色。气微,味微甘、苦、涩。 饮片:饮片多打碎,以个大、饱满、味微甜者佳。 【性味归经】辛、味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散结:寒疝疼痛、睾丸肿痛。 2.散寒止痛:胃脘痛、痛经、产后腹痛。 ▲ 佛 手 首载于《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 炮制:生用。 饮片:为果皮纵切的薄片,有的具指状分裂,基部有时可见果梗痕。长6~14cm、宽4~7cm、厚0.2~0.4cm。边缘金黄色、黄绿色或橙黄色,其内侧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而后苦。以片张大而薄、金边白肉、气味香甜、干者为佳。 ▲ 香 橼 首载于《本草拾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橼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生用。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应用】 1.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证 2.理气和中:脾胃气滞证。 3.燥湿化痰:湿痰咳嗽痰多。 ☆ 薤 白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鳞茎。 炮制:生用。 饮片:呈不规则卵圆形,高0.5~1.5cm 、直径0.5~1.8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皱缩,半透明。有类白色膜质鳞片包被,顶部有茎痕,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质硬,角质样,不易破碎而易脱皮;断面黄白色。有蒜臭气,味微辣。以江苏、浙江产个大质坚、饱满、色黄白、半透明者为佳。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 1.通阳散结:胸痹证。 为治胸痹之要药。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 2.行气导滞:(1)肠胃气滞之下痢后重。 (2)胃寒气滞之脘腹痞满胀痛。 ▲ 大 腹 皮 首载于《开宝本草》。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 炮制:生用。 别名:大毛、槟榔皮。 【功效应用】 1.行气导滞:肠胃气滞证。 2.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 柿 蒂 首载于《名医别录》。 来源:为柿树科植物柿树的干燥宿萼。 炮制:生用。 饮片:呈扁圆形,直径1.5~2.5cm。中央较厚,微隆起,有果实脱落后的圆形疤痕,边缘较薄,4裂,裂片多反卷,易碎;基果梗或圆孔状的果梗痕。外表面黄褐色或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密被细绒毛,质硬而脆。无臭,味涩。以个大而厚、质硬、色黄褐者为佳。 【性味归经】 苦,平。归胃经。 【功效应用】 降逆止呕:呃逆。 ▲ 甘 松 首载于《本草纲目》。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 炮制:生用。 饮片: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支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及须根。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以身干、色紫褐、香气浓、无泥沙者为佳。 【功效应用】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脾胃寒宁气滞,脘腹胀痛。 ▲ 九 香 虫 首载于《本草纲目》。 来源: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全虫。 炮制: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咸,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肝郁气滞,胁肋胀痛及肝胃不和之胃脘痛。 2.温肾助阳:阳萎、腰膝冷痛。 小结 1.脾(肠)胃气滞:橘皮、枳实、木香、薤白、大腹皮。 2.肝郁气滞:青皮、香附、川楝子、荔枝核。 3.既行肝郁气滞,又行脾胃气滞:香橼、佛手。 4.寒凝气滞:乌药、沉香。 5.化痰:橘皮、枳实、香橼、佛手。 6.治疗食积:青皮、枳实、木香。 7.治疗泻痢后重:木香、枳实、薤白。 8.调经止痛:香附。 9.纳气定喘:沉香 10.杀虫:川楝子 11.胸痹之要药:薤白 12.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13.破气:枳实 14.利水:大腹皮 15.寒疝腹痛:青皮、香附、乌药、荔枝核
本文档为【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D8Z LQY】,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8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8-09-04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