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心理04

认知心理04

举报
开通vip

认知心理04null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4、作为重建的记忆与符合性本章概要本章概要作为从建的记忆与符合性 记忆是储存关于人类个人经验表象的装置,这些理论能够对人类学习和提取字或词的行为作出很好的描述。 大多数人并不经常需要用记忆来学习词表。 “存储”的比喻对于有些常见的记忆现象不能作出解释 本章介绍一种叫做“建构模型”、“再计算模型”、“符合性理论模型”等,它用来对一些更常见的记忆现象作出解释,但不涉及“存储”的比喻。 它和“存储”同样是一种比喻,但它强调,在回忆时往往是在利用所提取出的一切内容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连贯的描述。...

认知心理04
null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4、作为重建的记忆与符合性本章概要本章概要作为从建的记忆与符合性 记忆是储存关于人类个人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表象的装置,这些理论能够对人类学习和提取字或词的行为作出很好的描述。 大多数人并不经常需要用记忆来学习词表。 “存储”的比喻对于有些常见的记忆现象不能作出解释 本章介绍一种叫做“建构模型”、“再计算模型”、“符合性理论模型”等,它用来对一些更常见的记忆现象作出解释,但不涉及“存储”的比喻。 它和“存储”同样是一种比喻,但它强调,在回忆时往往是在利用所提取出的一切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连贯的描述。巴特利特传统巴特利特传统F.C.Bartlett与Ebbinghaus不同: Ebbinghaus及其追随者强调记忆中所能保存的材料的数量; Bartlett和效仿者更看重提取材料的质量。 Ebbinghaus的观点意味着记忆是被动的,至少是长时记忆的材料是如此; Bartlett的观点强调:记忆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对个体经验所作的描述也是经常变化的。 Ebbinghaus传统意味着:记忆系统在工作时或多或少地独立于其他的认知系统过程; Bartlett则倾向于强调个人的知识、目标、动机、推理在确定任何具体记忆的内容时都是很重要的。巴特利特传统巴特利特传统Bartlett的《记忆》1932年在英格兰以剑桥大学学生和朋友开展的一系列研究。 Bartlett的兴趣在于:有意义材料如何存储和维持。 刺激材料:民间故事、寓言等。 短时间阅读,而后提取学习内容。 使用方法:序列再现法:反复回忆同一材料,实验保持间距长短不等:几分钟~几年。 Bartlett观察的是:被试犯的错误:记忆中渐进性衰退和歪曲。 这一错误在Bartlett看来是被试提取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重构。null巴特利特传统(F.C.Bartlett)nullnullnullnullF.C.巴特利特的重建理论F.C.巴特利特的重建理论回忆时的重建表现在六个方面: 遗漏:某些特殊信息遗漏了; 添加:偶尔一些有助于说明不大合情理的故事情节的内容在回忆时添加了进去。 主题突出。 信息转换:不常用的词汇往往用回忆者熟悉的词汇取代。 顺序变换: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变化了。 回忆者的态度加入回忆出来的内容之中。 null1974年,认知心理学家R.A.修林等人做过一个实验说明了 同一个问题,他们在实验中让第一组被试读下面一段材料。第二组被试也是阅读相同的材料,只是材料中小孩名字换成了海伦凯勒, 一周之后,对全部被试者进行测验,给他们一些句子,让他们判断是否 阅读过,其中一个关键句子是:“她是聋的、哑的和盲的。”结果是:第 一组被试者只有5%的人认为他们阅读材料中有这个句子,而第二组被试 中却足足有50%的人认为他们阅读过这个句子。这就说明,被试者在回忆 时进行了错误的推理,即在回忆时加入了自己的知识而进行重建活动。实验结果的解释:图示实验结果的解释:图示Bartlett借用了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来描述被试者的错误。 图示:关于过去反应或以往经历的一种主动组织。 被试提取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能将编码信息与已有图式分离的情况。 基于图示的事实与保持下来的编码信息在提取时会一起被“回忆”出来。实验结果的解释:文脉(背景)实验结果的解释:文脉(背景)Bartlett传统明确强调了提取时所使用的知识和加工过程的重要性。 学习、理解和记忆材料都必须用到的知识和加工过程。 Context文脉(背景):我们在试图学习、记忆材料时可能出现的一切环境或内部刺激。 如:考试复习时的一些背景。 这些文脉(背景)是如何影响记忆的呢? Light&Carter-Sobell(1970)在一项早期研究中讨论过这一问题。再认名词而非形容词的记忆测验。 The boy earned a GOOD GRADE on the test. Good grade steep grade Grade.实验结果的解释:文脉(背景)实验结果的解释:文脉(背景)这种实验控制产生明显效应。 第一种条件下(名词与形容词一起呈现):再认名词的正确率为64%; 第二种条件下(名词与一个不同但有意义的形容词一起呈现):下降为27%。 他们发现:即使与名词一起呈现的形容词和第一次呈现的有所不同,但只要其所造成的文脉与原来的词造成文脉相同,再认正确率也比较高。 结论:如果根据成绩给被试者评定等级的话,那么因为背景原因造成的成绩波动很可能会有A、B等级之间那么明显的差距。考试最好在平时上课的教室中举行。深加工对回忆的积极作用深加工对回忆的积极作用如何提高回忆效果呢?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应该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 实际上所谓的深加工就是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这种观点在以往的心理学中早就有过,只是认知心理学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认知心理学的深加工有以下两种方法。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维持性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 对已经完成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继续重复。 它不产生更深刻或持久的记忆,其基本功能在于保持记忆项目的可利用性。 它强调刺激的语音成分。 精致性复述(elaborative reheasal) 对刺激加工的不断深入,可以产生持久的记忆。 它强调刺激的语义成分。 两种类型的复述均受个体控制: 它们在工作记忆中加工材料,并与其他任务竞争认知资源。决定记忆持久性的因素决定记忆持久性的因素克雷克等Craik&Watkins(1973)证明: 决定记忆持久性的因素是复述类型而不是复述量。 刺激材料:12个词表、每个词表12个词。 作业要求:要求被试复述、词表中最后四个非常重要,要记住。 提取条件:立即回忆、20秒延迟回忆。 结果(1)呈现完毕立即回忆和延迟20秒后再回忆单词, 两种情况下都出现了所预期的近因效应; (2)即使每个词表中最后四个项目比其他项目复 述的次数更多,且在当时存在着近因效果, 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长期效应。 结论:维持复述并不能对这些词的记忆更为长久。null复述类型而非复述量的多少决定着记忆的持久性决定记忆持久性的因素决定记忆持久性的因素克雷克Craik&Watkins(1975)证明: 精致性复述和维持性复述之间存在着差异。 但,他预测:所有的语义加工都是相同的,因此就会产生相同的保持时间,与加工深度无关。事实果真如此吗? 句子和单词同时呈现。 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单词在意义上能否填补句中的空白。 简单的:She cooked the . 中性的:The frightened the children. 复杂的:The great bird swozed down and carried off the struggling . 实验结果:被试对于复杂句子的回忆成绩是平均成绩的两倍。决定记忆持久性的因素决定记忆持久性的因素克雷克Craik&Watkins(1975)证明: 实验结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因为被试在对于所有的反应都进行了语义加工,依据加工水平理论这应该是最深层次的加工,因此在提取时不应该出现由句子复杂性的不同而造成差异。上述结果的差异肯定是:在精致性复述和精致编码所输入的更大的认知结构这两者当中。 被试在对复杂句子所进行的语义加工看来要比对简单句子的加工获得了更丰富、更精致的认知代码。 结论: 告诉我们学习复杂的问题,它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大的组块,使知识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深加工的一些疑问:扩展研究的可能性深加工的一些疑问:扩展研究的可能性有证据显示(Neson&McEvoy,1979): 提供语义线索与非语义线索效果相同。 对加工深度独立定义问题:如:找出同韵词和找字母,这是非语义的,但要写出同义词这就是语义加工,很难判断被试是在干哪一种,就不能区别加工深度。 加工深度与自动加工之间关系问题:自动加工将保存很少材料。 维持性复述与精致性复述概念之间的区别的问题。记忆理论的小结记忆理论的小结记忆储存的替代理论 “再建构”比喻替代“储存容器”比喻。 再建构:利用当前刺激对经验进行再建构。 利用这一理论在解释提取错误时认为:不一定是错误地存储与提取了信息,而是错误地重构事实。 这些错误发生在提取时,而不是存储时。 用来记忆某事物时认知加工类型强烈影响着提取(或者是重构)。 编码的差异性:再认与回忆的区别编码的差异性:再认与回忆的区别认知过程本身对提取记忆的影响 例子:考试。 小论文、口试:测量回忆的能力。 试卷填空题:测量再认的能力。 回忆和再认区别: 回忆是对回忆对象的搜寻和对寻找到的对象的判断两个步骤组成的。回忆是一个重建活动。 把知觉输入的表象和存储在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比较而作出判断地过程是再认。是一个决策过程。 回忆和再认区别:可以归结为线索或提示的数量。再认与回忆的区别再认与回忆的区别例子: 法庭上的证词(链接): 难记的手机号码。是否有“复制品”是区别再认和回忆的关键。 回忆时:没有给出“复制品”,需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根据提示去找出有关的信息。 再认和回忆有区别吗?近年来的看法。 相互独立的过程;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重合; 两者在做法上可能有类似之处,但它们各自需要恢复的信息不同。 再认时,项目出现了,需要恢复项目的前后关系; 回忆时,出现了部分的前后关系,需要回复的是项目。 再认易于回忆。null再认果真易于回忆吗?再认果真易于回忆吗?图尔文等人(Tulving,1978)在7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有时回忆成绩优于再认。 向被试呈现:太太——女王这类配对词。 记住“女王”一词。 要求被试自由联想与要记住的词高度相关的词:女王——国王。 要求被试者对自由联想时要记住的词进行再认,而用配对词中的一个词作为提示对另一个要记住的词进行回忆。 结果:再认:24%;回忆:63%。 结论:如果提示已作为对事件的特殊记忆痕迹而存储起来了,那么恢复时的提示便提供了一种通路,以回忆出记忆中事件的信息,换言之,如果我们要能回忆信息,那么我们在回忆时的前后关系应与储存信息时的前后关系相关联。由此支持了“编码特征原则”。即回忆是我们认知系统进行语义编码。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无意识记忆: 通常指某些记忆成分开始工作而个体并没有意识到的一种现象。 达拉斯等人Jacoby&Dallas(1981)实验: 被试分为三组:在单词中寻找特定字母;说出同韵词;确定单词的含义; 记忆60个单词;呈示80个单词的测验表。其中有20个新词。 一次呈现一个,被试确认是否在词表中出现。 另一些被试,在提示35毫秒中,辨认呈现的单词。 结果发现:词表中的单词性质显著影响被试辨认单词。 第一个词表中的单词有80%被正确辨认出来,而仅有65%的新词得到正确辨认。内隐记忆内隐记忆对于内隐记忆结果的解释遇到疑惑: 被试可以利用有意识提取来帮助完成知觉鉴别作业。 但成绩说明:呈现词表时提供给被试者的判断作业(寻找字母、说出同韵词等等)显著地影响了被试者再认测验的正确率。 如果判断作业时让被试者说明词表中单词的含义,那么再认测验中该单词的正确再认率:95%。 作业是说出同韵词时,正确率出现了显著下降:72% 当让被试者寻找单词中某一特定的字母时,正确率再一次显著下降51%。 由此看来:被试者对词表单词的加工越深正确再认率就越高。内隐记忆内隐记忆结果:不论被试在深层还是浅层水平上对单词进行加工,他们在知觉辨认作业中正确率都相同:80%。 结论:无意识加工的存在,即因为被试者在知觉辨认作业中明显地受到了其认知系统对单词的先前加工的影响,可是被试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的定义: 特定的已有经验影响了当前绩效,而个体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经验,也没有进行过有意识的提取操作。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ory)的定义: 在这其中,我们可以使用记忆并且能意识到记忆过程,也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正在积极地收索记忆,并把当前刺激与提取出的内容进行比较以便回忆出现在不在眼前的内容。“记得”和“知道”“记得”和“知道”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学会某些东西并且能在试图回忆时意识到它重新进入大脑的过程,但除了这些可以意识到的经验“复活”之外,会否还有其他形式的意识体验呢? 图尔文(Tulving,1985)认为存在着两种意识体验: 自知意识(autonoetic consciousness):我们想到自己记住了某物时头脑中所产生的这种意识状态是自知意识,它是回忆的,并有具体情节。记得的意识状态。 失知意识(anoetic consciousness):语义性和非回忆性的。“知道”感觉一般是这种意识状态。“记得”和“知道”的区别“记得”和“知道”的区别下面是一个记忆实验中如何体验这两种意识状态的例子。 给你一个单词表:学习它,记住它。 再给你一列单词并付上:“这个单词在你刚才看过的表上吗?回答是与否”。 如果你回答:“是”,这时的你的心理体验是自己记得曾经见过并想过它。这就是“自知意识”。 而另一些单词:你可能想不起曾经见过它们的那种意识体验,但它们看起来很熟悉,你有相当把握可以确定它们在词表上,因而回答是,这就是“失知意识”。 自知意识:“我记得这个词在词表上”。 失知意识:“虽然我不敢肯定,但我知道它在词表上”。“记得”和“知道”的区别“记得”和“知道”的区别拉基拉姆Rajaram(1993)对“自知意识”和“失知意识”进行了研究。 向被试呈示一列单词160个。 要求对一半进行语义加工、另一半进行同韵加工。 然后拿出一些单词让被试再认并回到:“是否真正记得单词;还是虽然不记得但知道它曾经出现过”。 Rajaram的指导语以及说明如何判断: 结果(1):进行语义加工单词要比作为同韵词进行加工的单词更有可能得到正确的再认。 (2):在被试者作出“知道”反应的单词中,同韵条件下呈现的词比语义加工条件下呈现的词更多; (3):在被试者作出“记得”反应的单词中,语义条件下呈现的词比同韵加工条件下呈现的词更多。nullnull“记得”和“知道”的区别“记得”和“知道”的区别结果的讨论: 当被试者看到再认任务中的一个单词时,心里想:“噢,我记得这个单词,当时我的任务是给它找同义词” 。 这一思维说明:当他们“记得”某个单词时,该词更有可能是得到了语义加工而不是找它的同韵词。(深加工) 但对于“知道”判断:我不记得这个词了,但是我知道它在词表上出现过,被试者在学习时更有可能是在找同韵词而不是生成同义词。(较浅层次的深加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之所以清楚自己记得某事是因为产生了这种特定经历“复活”的意识体验。 应该注意的是:“知道”反应并非是特定记忆内容的复活而更可能是知觉性质甚至是推论性的:在人们通常说“我知道它”时,这意味着,我似乎曾经见过或我认为我应该见过某事物。“记得”和“知道”的重要区别“记得”和“知道”的重要区别上述结论对我们的启示是: 我们称为知识的那些东西可能是通过知觉或推论过程而不是通过基于具体事件的再建构这种途径积累起来的信息。 提取事件中的重构提取事件中的重构提取失败的原因:遗忘。 提取学习过材料而没有成功时可以说是遗忘。 但也可能是:提取了错误的东西,而并非没有提取出材料。 有时,被试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的提取出的“记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或不可能出现。 以下将要讨论,影响此类错误的回忆的因素。 以目击事件为基础,但对其他事件也会有同样的影响。目击者的证言目击者的证言洛夫特斯等(1974,Loftus&Palmer,1977a,1977b,1979b, 1979c)开展了一系列经典研究,揭示了被试者在编码和提取他们所亲眼目睹的事件时经常出现的情况。 Loftus&Palmer让被试看一段汽车相撞的电影,然后要求被试完成一份问卷: 当这两辆车相撞时,它们的速度是多少? 当这两辆车猛烈地相撞在一起时,它们的速度是多少? 结果发现: (1)“猛烈地相撞在一起”则被试对车速估计过高。 (2)一周后被试再次描述这一场面时把事故说得更为严重,说:汽车的玻璃被撞碎了,等等。 目击者的证言目击者的证言结果:说明两者差别很大。 结论:洛夫特斯等人认为:这类问题实际上改变了被试者的记忆,也就是说,不论被试者最初是如何对事件进行编码的,在研究者用词引起被试的判断偏向之后,最初的编码就不复存在了,他被信息的编码所掩盖(曲解)。 启示:这项研究暗示着:由目击者指正犯人的审查程序很可能存在缺陷。 事实上心理学家花了大量时间证明应对“目击者证言”持谨慎态度。 让目击者辨认哪一个是犯人时:额外增加心理负担,会作出把另一个人当成罪犯的错误判断。日常回忆的特征日常回忆的特征申诺(B.Shanon,1993)《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文章,报告被试对时间概念的提取错误规律。 “今天是星期几?” 周末时:回答最快;一周的中间(星期二、三)时回答的最慢。 被试回答时是以周末为衡量“星期几”的分界标志的。 判断的时间增加说明:中间几天很难区分。 “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进行考察。 下午:明天是星期几——快; 上午:昨天是星期几——快; 上午仍然对昨天的事件进行反映,到了下午则已经打算明天的事情了。日常回忆的特征日常回忆的特征中午:一周的头几天——昨天是星期几较快 中午:一周的后几天——明天是星期几较快 一周的头几天还在考虑上周的事情;后几天则盼望下周的事情。 人在估计时间长短(回忆经历的长短)时,运用一些提示信息。 能够回忆出在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的数目越多,则人感到这一段时间持续得越久。 例如:等车(2分钟、20分钟)。 例如:度假、实习(最后一天你会觉得过了很长时间,因为你在回忆期间的很多事情,过后你会觉得时间很短,因为你不会回忆当时的经历的许多事情)。null环境在记忆中的反映环境在记忆中的反映Anderson&Schooler(1991)《环境在记忆中的反映》: 提取成功:人之所以准确可靠回忆事实知识:知识在人的头脑中存在已久,并曾经在众多的背景中出现过。 提取失败:知识状态有些异常:可能已经以某种破碎、不完全的方式出现了,或者它可能反映了知识某种不稳定的特征。 对Ebbinghaus研究的再探讨。 遗忘曲线:开始时遗忘率很高,最后趋于水平。 Anderson&Schooler(1991)将Ebbinghaus实验数据进行幕函数转换。 结果发现:图中的曲线消失。null对Ebbinghaus研究的再探讨。对Ebbinghaus研究的再探讨。这表明:我们也许不需要用短时或长时记忆来描述损失率。 为什么可以用幕定律来转换(描述)损失率呢? 保持函数所以具有这种形状的原因应该能够从环境中找到,特别是受以后提取可能性的影响。 环境需求与我们的重新构建 环境需求决定一些信息的提取的速度和可能性。 例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住址等。 这一事实表明:提取概率与环境的需求概率直接相关。 但问题是如何估计环境对某一问题的提取概率呢? 经验:以前对记忆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环境再次用到它的可能性。例如:打字。环境需求与我们的重新构建环境需求与我们的重新构建环境需求与我们的重新构建环境需求与我们的重新构建Anderson&Schooler(1991)调查了: 《纽约时报》标题所用单词; 父母说话所用的单词; 来往的电子邮件; 估计以前使用如何影响当前的需求。 研究采用数学计算“需求机率”预测出现的可能性。 比如:《纽约时报》“Reagan”,100天内出现52次。101天出现的概率即需求机率就是:52:100. 计算办法:以最后一次出现到近期出现的间隔天数为横轴;以需求机率为纵轴; 结果:得到与Ebbinghaus和Anderson&Schooler的幕函数曲线相同的图形。环境需求与我们的重新构建环境需求与我们的重新构建结果的解释:儿童在父母说出第101个词时能听到并需提取某特定单词含义的概率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该词上次使用之后他又听到的单词数。如果在这之前仅隔着一两个单词(即,前一次出现在100/99次位时),则它被再次使用的概率就会相当大。 Anderson&Schooler(1991)《环境在记忆中的反映》的结论: 随着某种记忆内容在过去被用到次数的增多,需要记住某物的机会会越短(指越有可能)。记忆系统如何保持以前对它的需求信息这一点虽然还不清楚,但它能够较好地提取和重构经常用到或最近用到的有关记忆内容却是很明显的。环境和情绪对回忆的影响环境和情绪对回忆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输入信息是与它所具有的各种背景关系不能分割的。因此,在考虑回忆问题时,还需要考虑各种背景关系对于回忆的影响。 背景关系:文脉(context). 包括:物理环境、情绪状态、语言材料的文脉。 物理环境对回忆的影响 S.M.Smith(史密斯,1978)的实验: 在两种不同环境中学习单词,其中一半是在相同环境下回忆,另一半是在不同环境下回忆。 结果:相同环境下正确回忆率(59%);不同环境下正确回忆率(46%)。这表明回忆时物理环境与学习时相同,其效果较好。这与Bartlett试验结论相同。环境和情绪对回忆的影响环境和情绪对回忆的影响D.R.Godden(格登,1957)的极端实验: 潜水员学习40个词。 环境:海岸上、深水20英尺分别进行。 回忆是在相同和不相同环境下进行的。 结果:相同物理环境对回忆的积极作用。 结论:文脉因素与记忆获得某种联系,当学习者处于这种环境时有助于改善记忆效果。触景生情。 null环境和情绪对回忆的影响环境和情绪对回忆的影响情绪文脉对回忆的影响 G.H.Bower(鲍尔,1978)实验研究:情绪前后关系具有与物理前后关系相同的作用。 被试学习两套材料。 主试者让被试在催眠下回忆一段愉快的经历从而产生积极情绪状态,学习其中之一材料。 主试者让被试在催眠下回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从而产生消极情绪状态,学习另一套材料。 回忆时,如果在相同情绪下和催眠状态下,效果较好。 相同物理文脉和情绪文脉对于人的记忆改善作用的现象叫做场依存性学习。如:醉鬼的例子。与遗忘作斗争:记忆术与遗忘作斗争:记忆术心理学家开展教育技术(实践)研究。 寻找科学的记忆技术和方法。 认知心理学在研究记忆问题时,除对于人的记忆从理论上进行探讨,还从实践方面探讨了记忆的运用。 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方法:记忆术。 记忆术:即组块思想。定出系统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以有效地减少需要记忆的信息量;找出记忆材料的基本结构、只记忆“信息组块”,使新信息与已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 (一)位置法(G.H.鲍尔,1970): 以熟悉的场所和要记忆的材料联系起来,回忆时以场所为提示线索提取场所同时提取材料。null与遗忘作斗争:记忆术与遗忘作斗争:记忆术热狗 车道 猫食 汽车房 西红柿 前门 香蕉 衣橱 威士忌 厨房污水槽 挂钩法: 可用来记忆少量的物品和事物的名称:利用想象和韵律。 替换法: 用字母和声音替换数字。利用组块、扩大单位、使用原有知识。nullnull人类记忆特征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提案人类记忆特征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提案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 人类信息加工特征 开发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 开发记忆特征——信息技术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
本文档为【认知心理0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02-21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