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经济学笔记

西方经济学笔记

举报
开通vip

西方经济学笔记中级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哈里•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匡特学经济学是学习其思维方式;以正确的方式提出问题,精心选择词汇表达基本结构:一篇: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知识类型第一章:经济学的世界观(市场崇拜、经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综合表现)第二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如何研究经济体)加里•贝克尔:思维方式核心是最大化、偏好稳定、均衡三个假设第三章:理性与效用理论对理性的独特理解;效用理论比微观经济学范围广泛得多二篇:市场运行的纯逻辑(从个人选择行为出发分析的价格机制)第四章:家庭行为消费者行为(行为公设:理性假设、c...

西方经济学笔记
中级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哈里•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匡特学经济学是学习其思维方式;以正确的方式提出问题,精心选择词汇表达基本结构:一篇: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知识类型第一章:经济学的世界观(市场崇拜、经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综合表现)第二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如何研究经济体)加里•贝克尔:思维方式核心是最大化、偏好稳定、均衡三个假设第三章:理性与效用理论对理性的独特理解;效用理论比微观经济学范围广泛得多二篇:市场运行的纯逻辑(从个人选择行为出发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价格机制)第四章:家庭行为消费者行为(行为公设:理性假设、consumerism(消费公设)、边际替代率递减)要素供给者行为(劳动(劳动与休闲的选择)、人力资本;资本(资本不同时间价值的选择))第五章:厂商行为(S/L)行为公设:利润最大化、边际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第六章:市场均衡(一):局部均衡(S(p、q)/L(p、q、m))m:厂商数目。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中相对价格的决定借助“拍卖者”模型,但价格仍是外生的。哈耶克:p传递的是“默会的”私人知识。第七章:一般均衡(二):一般均衡三篇:走向更现实的市场“市场失灵”是市场制度之所以有动态效率的根本原因。之所以有“市场失灵”是因为认为本该由市场做的市场没有做好(是不是该由市场来做呢?)!第八章:社会选择与福利函数不同的公平观念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偏好,其差别反映在具体福利函数形式上第九章:非价格机制与动态效率(不对称信息、垄断与创新)第十章:市场、政府与资源配置(科斯定理、外部性)四篇:增长与波动第十一章:“特征化事实”第十二章:增长理论(一):新古典模型第十三章:增长理论(二):内生增长模型这二者是所有其他增长模型的基准。人长模型的变种:人力资本的纳入,R&D的纳入第十四章:发展模式(各种类型的制度如何影响增长要素)第十五章:周期理论AD—AS模型讨论的是经济不稳定的问题。第一篇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的知识类型经济学本身包含了意识形态(价值观)、思维方式第一章经济学的世界观核心是对市场制度的崇拜,经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综合克里斯托尔:科学的经济学是建立在市场制度基础之上的,市场秩序是通过互动而自发形成的。第一节新古典经济世界的图景古典经济世界图景之核心是“无形之手”.古典经济学一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1776年,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神学家等都思考如何避免因商业社会的利己产生的离心力而分崩离析。亚当•斯密用“无形之手”加以解释。古典主义讨论财富的生产、交换、消费及经济增长。功利主义(边沁)是古典经济的政策取向(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新古典经济学一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仍然是“无形之手”,其与古典主义的区别是:①新古典主义从所有制度中抽象出来(看不到各种各样的制度,制度是外生的);②新古典世界具有最忧性质(市场成为最优制度,可用数学求解)。这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小,只限于“价格机制”。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要扩大经济学的话语权,仍然带有最忧性质的角度来研究各种制度,大大扩展了新古典的范围,所有人类交往行为都被市场化了。第二节经济自由的范围与界限经济自由是“无形之手”的核心,来自于斯密。《国富论》下册P253:“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弗里德曼《自由选择》P68-70:经济自由至少包含了3个部分:①按照我们个人对价值的理解自由地使用我们自己拥有的资源的权利。择业、职业选择的自由(不能伤害其他人的利益);②自由选择如何使用我们的收入;③拥有财产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他认为合适的方式使用其财产和出售其财产。财产自由被认为是这三者中最根本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强制。经济自由主义意志论者:罗斯・巴德《权利与市场》;大卫・弗里德曼《社会机器》巴德等认为,政府存在本身就是对经济自由的限制所有的东西都应该自由,都可以由私人提供。经济自由的限度:法律制度(保护个人基本权利):自由不是一个人的权利,而是所有人的同等的权利与政府的存在相对应的经济活动规模:与政府活动相对应的税收规模,对个人财产收入等构成限制,税收规模多大才与个人经济自由相容?最小政府,只提供个人基本权利的保障,不包括任何的福利因素(权利保障型国家);“服务型国家”对应“生产性政府”,包含了福利政策因素,提供的数量由国民对公共物品的偏好而定。第三节市场制度与自由自由市场制度包括了经济自由,而且还是促进其他非经济自由的基础,如公民自由,政治自由。经济自由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且其本身也是一种价值,支持自由市场制度并非因为其效率,而是其与道德观念相一致。市场不仅是一种经济配置方式,塑造着个人的性格和社会的道德基础,还会支持一种权利分明的权力结构。市场制度的道德理由(批判者主要通过市场制度与道德冲突来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自由本身就是更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利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济自由不是最高形式的自由,但是一种最现实的自由形式,财产自由是人本身占有的一种具体形式、初级形式(劳动创造财富,占有财富就是占有劳动本身)经济自由不仅是一种选择自由,而且必须承担自由选择结果的责任。自由市场、政治与公民自由自由必须要通过市场制度来实行,没有市场制度就没有自由。自由市场制度是政治自由与公民自由的良好保护者。所有论点都通过自由市场制度与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集权)经济(具有强制性)之间的比较来论证的。・自由市场可以通过对每个人提供分散的选择机会来保护个人权利的完整性•市场制度所需要的强制力的集中程度最小,因而对西方制度宪法所确定的个人基本权利威胁最小(“无形之手”可解除政府的很多职能)。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首先是由宪法规定的。(金钱对权利的侵犯)。自由市场f市场势力(垄断)对自由制度的损害。在交换过程中没有强制力,但个人所获得的经济自由与其拥有的财产是成正比的。自由市场与人类宽容・人际关系的根本特征是非人格化的,由和平竞争但看不到暴力冲突。布坎南《自由的限度》。市场上的交流是由价格来表达的,是货币在说话,提供了个人交易的和平合作制平台。市场可以使参与者免受各种侵害,建立一种“拓展的秩序”。自由市场与人类的发展市场制度通过自愿交易、竞争的压力两个特征来影响人性的发展。自由市场不仅是经济富裕的源泉,也是个人道德和美德的源泉。自愿交易f参与者的人格平等,市场交易带有重复性和竞争性,会促使人们养成守时、受信、重诚诺的习惯(经济美德)。批评者强调市场对人性发展的影响并不完全是良性的,守时、守信这一类的品质也不是市场下的人特有的。市场又把对人性的影响拓展到所有人际关系的倾向(奖惩机制)。流动性太强使得市场对人性之良性影响越来越弱f法治。BuchananHirshman,Alberd(1997)《Thepassionsandtheinterests》市场培养了新美德,但其不够形成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第四节个人主义(Hayek)《个人主义与经济自由》真正的自由主义:苏格兰启蒙运动开始(洛克、孟德维尔、休谟、斯密)伪个人主义:笛卡尔为代表作为经济哲学的个人主义・主要讨论社会经济秩序形成的基础是什么:A.个人是一种由资深目的性的行为主体,其行为是构成所有社会行为的基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完整的实体,国家/社会就是n个人的集合体,而这些集合体不外乎是为个人资深目的性而存在的手段,其本身不具有独立的目标与利益存在。个人是本原性的存在,社会/集体现象是派生性的建构。MiltonFreedman《Capitalismandfreedom》《freetochoose》B.个人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好评判者。只要给定个人活动的环境,个人必然会采取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方式。不同人偏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不同,对同一环境的反应也不同,就因如此外部观察者不能确定个人的福利状态。所以,必须给个人以自由选择的权利,只要这些选择不违反限有的制度。C.所有的社会经济现象,包括社会制度、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及其演变都是个人决策和行为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产物。而社会制度、规范邮市限制个人选择的。该三点表明根本立场:个人先与整体社会。方法论个人主义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A.只有个人才有自身独立的目的和利益,是唯一的真正的行动者。所有的社会现象都起源于个人行为,是个人行为的产物。C.对所有社会现象都必须通过对个人行为的分析来理解。(所有社会现象都可以还原为个人行为)其强形式:所有社会现象都必须用纯个人行为来理解。Aqgasei方法论整体主义A.社会整体大于其成员的简单加总(社会是有机体)。社会整体拥有历史传统,在某些方面会独立于,并影响各题。B.社会整体对个体的偏好、目标、行为会产生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人是社会化的人C.对个人行为应该根据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理解,而且这种社会环境本身不可以理解为完全是个人行为的无意识的产物。个人主义:研究个人行为如何导致社会制度的形成,坚持真正的行为是个人,社会整体物独立的自身目的、利益。集体主义:研究社会制度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坚持认为不仅个人有独立的目的和利益,而且社会/整体也有独立的自身偏好和行为。第五节经济学与方法论个人主义“强形式”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市场均衡理论•强形式:对所有的社会经济现象都可以直接根据个人行为来给出完全充分之解释,在这种解释中看不到制度和社会的英姿(制度视为是完全外生给定变量)。该方法论被称为“原子式方法论个人主义”,其所有缺点都表现在一般均衡模型中。方法论“强形式”允许存在的外生变量只有:个人心理状态、自然环境。“弱形式”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经济学帝国主义产权经济学(Coarse,North)、公共选择理论(Buchanan)、家庭经济学(Becker)•它们仍然坚持用方法论个人主义来分析各种制度,但已经认识到其弱点,并不是用个人主义就可以完全充分完整地理解制度,很多制度不能完全还原为个人行为。该方法论被称为“制度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想把制度内升华,把制度是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行为互动产生的,这里的个人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个体,且这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很多制度的产生。贝克尔引入了利他主义;布坎南引入了意识形态因素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宏观经济分析间的冲突宏观研究总量问题,以之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不相容的,使用总量分析必然模糊个人主义信条:唯一行动者是个人。重建宏观经济分析的微观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真是经济周期理论要把宏微观一体化,建立在严格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之上。主流经济学都围绕“赞美市场”来进行的第二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一节“经济问题”的特征理性选择问题经济学经典定义(马歇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那些部门。罗宾斯:经济学是研究一种人类行为,即目的与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手段之间关系的科学。Polamyi:“经济”有两层含义,实质含义与形式含义,前者与维持生活有关,后者强调目的与手段之间的逻辑特性。手段选择必须是市场环境之下选择,市场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是一种制度,体现人与人之间交换关系的约束。以交换为特征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八连个特征结合在一起的关节点是:进行理性选择的成本收益核算的基础是价格。这个价格不仅是现实中可观察的价格,还包括非市场领域的影子价格。价格是衡量机会成本的度量。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偏好的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所有的行为和决策,其与其它科学的区别在于经济学家研究人类行为的特殊思维方式:最大化行为、偏好稳定和市场均衡的综合假设及其不折不扣的运用,并构成经济分析的核心。第二节经济人最大化行为实质上是对经济人假定的一种精炼形式。驱策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人们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方式是理性的,即目的的自利性和行为的理性。最大化行为每个人都一样,即使自己的目标最大化,差异仅在于对自己偏好、目标的理解有不同。该假设给经济学家提供了用经济学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的一个逻辑基础,使经济学很容易数学化,决策停留在“边际”条件上,但该行为时有约束的,包含影子价格、“完全收益”(自己所有的资源都用在最佳用途上所能带来的收益)。自利对最大化的对象和行为进行限定。亚当•斯密:我们期待之中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面包师的慈行,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注。埃奇沃斯:经济学的第一法则就是人的每一个行为的动机都仅仅是由自利心所激发的。Robterton:经济学节约了爱,在市场经济中不需要爱,只要自利整个社会就繁荣了。斯密:自利与利他不冲突,自利是在研究市场中的假定。拓展:经济学家对自利作出广义解释,尽量包含人类的利他主义行为。生物学家的自利包含行为和动机的自利,动机的自利可能表现为行为的利他,对其他人的关心视为自己满足的一个来源。U1=U1(C1)+&U2(C2),0<3<1(3为利他主义参数)自利假设没有要求确定具体的目标,它仅仅只是把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象征性的界定为人是满足其生活目标最大化的动物。贝克尔:自利假设纯粹是一种分析方法上的假设,并不是某种具体动机的假设。人的行为是受一整套丰富得多的价值观和偏好来推动的。自利与人性善恶无关,自利是因人被迫生活在各种资源都稀缺的环境中,因而促使人们进行成本收益核算,斤斤计较。《自利的基因》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最大化是经济人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行为。给定目标,采取有效(有效是指符合逻辑的成本收益核算)的实现该目标的行为才是理性行为。强理性假设信息是完全的。面对现实,经济学家如何维持理性假设:重新定义,把人们所有选择方式都定义为是理性的,意味着在给定的环境下所选择的行为时最优的,与信息无关,并不要求决策者明确知道其行为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理性假设对个人性也许是不够有效的,但对整个行为分析仍然是有效的。(这是逃避行为经济学的批评,行为经济学解释具体的个人行为)。坚持“有限理性”,承认人们理性是有限度的。第三节偏好稳定该假设是对“自利的刻画”偏好效用是从个人偏好中引申出来的,偏好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是通过个人选择行为来表现的。内在偏好:价值观决定的,不能观察到的偏好。外在偏好:通过选择推断出来的偏好。经济学中假设偏好是给定的。•加里•贝克尔、斯蒂格勒:《偏好是自然形成的》,把偏好“给定”假设转化为偏好“稳定”假设,偏好是指生活的实质性目标(比如健康的生活等),偏好与满足偏好的其他因素存在着稳定的的函数关系。f让经济学家不能用偏好去解释与理论预测不一致的现象,满足偏好的方式变了(满足偏好的方式更有效率了)与偏好本身变了是不同的。第四节均衡用来刻画协调个人互动过程的机制,引入物理学中的均衡是为了寻求理论问题的一个解,或者说是为了将理论与观察到的经验现象建立某种稳定的联系。均衡分为个人、市场、博弈三个层面上的均衡(走向均衡的机制多样化了)只有把有关知识与预测结合起来,均衡才有明确的含义。市场均衡反映了经济学“价格始终能够使一切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趋于一致”的信念一般均衡的经济含义:供求相等,具有最优性质,买卖者都无动力改变该均衡。博弈的均衡是否带有最优性质与博弈均衡互动过程的类型有关,博弈均衡并不一定带有社会或个人最优性质。均衡存在所引出的知识性质问题:个体均衡到市场均衡增加了含有新的性质的东西,假设均衡的存在就是经济学家不去分析均衡实现的过程(指研究其存在性、稳定性与唯一性)。Hayek:《经济学与知识》第五节研究范式的弹性问题・新古典范式的硬核与保护带保护带的构成:1.行为主体所面对的特定环境约束2.行为主体所拥有的关于环境的特定信息3.特定的互动过程的方式制度经济学论点:制度本身也是传递信息的杨春学05年《经济研究》标准经济人假设原型:百分之百的自利、理性、自我约束,该假设是分析纯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完美假设。新奥地理学派假设:有目的的行为、有待说明的偏好、过程分析新古典原教旨主义与方法论新古典主义前者最典型表现为: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数学化程度高;后者主要应用局部均衡:强调与经验研究、直觉相符。经济学的数学问题第三章理性与效用理论经济学持有非常独特的理性观,个人目标被归结在一种偏好关系之中,把偏好与选择行为联系在一起第一节效用、偏好与福利有关效用问题的争论把效用用作对个人福利的指示器,衡量个人快乐、幸福的状态,以此作为解释个人行为的动因,效用是一种心理特征。杰文斯: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了解的一个谜。现代经济学家都认为效用可量度,只是度量方法的问题。理论上的可测度与现实中的可测度是不同的问题。效用有两种用法:一,作为度量个人主观满足的指标;二,作为个人偏好的指示器。争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测度效用最好,是用基数效用论还是用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基数是数据集合的总量。该理论下可知个人在不同状态下的绝对水平,也可比较不同人间的水平。序数效用论:序数是数量等级上的位置。该理论下可比较不同状态下的效用大小,不允许人际间的效用比较(个人间的评价标准不同)。序数效用论用于分析市场交换是完全可以的,但不能讨论效用强度的问题。历史回顾。边沁:功利主义一庇古《福利经济学》:假设每个人从同一种事物中获取效用的能力是相通的。罗宾斯:效用不可用基数度量,不同人从同一事物中获取效用的能力是不同的(个人偏好不同)哈罗德: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可用很多指标来衡量而不能只用效用指标。・偏好理论的三种模式经济学家对效用函数的心理学基础所知甚少,所采用回避的方式。不单用效用而转向偏好来解释个人行为,在这种转化中效用函数仅仅被视为描述偏好的一种方法,从而剥去了效用这个概念本身所固有的心理学基础。效用函数成为个人选择行为的表现,其本身并无实质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序数效用论12,显示偏好理论讨讨论确定条件下的个人理性行为3.期望效用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理性行为。基数效用论不需直接描述偏好福利与偏好经济学家为了回避效用的计量,而把偏好视为与福利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其有不合理之处,原因:1.个人偏好会受到对其他人福利考虑的影响(相互依存的效用函数)。2.由于无知和不完善的预期,偏好不能等同于福利(事前估计与事后实际福利之间差异的问题)。3.非理性偏好的存在。第二节确定性条件下的偏好与理性・偏好与理性公理为了对主观的偏好进行客观的有意义的分析,而对偏好施加以各种限制,即为理性公理。公理一:反身性对于任意组合有XNX,即X至少与其本身一样好。此公理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商品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同一物品的效用并不因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公理二:完备性两种可供选择的备选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X、Y有X>Y或XZ,Z>Y,而X。丫,违背了传递性公理。总:若个人之偏好满足以上三个公理,则我们可定义出个人的偏好排序。效用函数存在性若有无限个备选方案,则还需连续性假设才能保证能够排序公理四:连续性保证能用实值效用函数来表达个人偏好。若XNY,与X充分接近的的另一可选方案Z,也满足ZNY。个人偏好间无间断点。该公理要排除字典式偏好。若存在字典式偏好,则意味着必然有某一个备选要素具有最大的优先权。机,A(X1,Y1)、B(X2,Y2)之间的关系与X1、X2之间的关系相同(X1WX2)若X1=X2,则有完全与Y1、Y2间的关系相同。定义不出两种商品组合的无差异。若公理一、二、三定义出的是一种偏好排序,那么当一、二、三、四同时成立时,我们就可用一种具有正向单调变换的效用函数来表达这种偏好排序,也就是说存在一种效用函数U(・),对每种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指派数字使得对于任意一对备选方案X、Y,当对X的偏好优于Y时,指派给X的数字要大于指派给Y的数字,当X、Y之间无差异时,对X、Y指派的数字一样。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是序数表达定理。证明效用函数的存在就证明了理性偏好的存在。效用最大化与理性行为可用模式来精确描述理性行为:行为者A的偏好是理性的,当且仅当:1.A的偏好完备2.A的偏好可传递3.A的偏好是连续的,则可推出A的选择是理性的。行为者A的选择是理性的,当且仅当:1.A的选择是理性的2.A除已选方案外不偏好任何其他方案,则可推出A的偏好是理性的。理性行为的一种标准定义就是效用最大化行为。效用最大化行为与自私无必然关系,要考察选择对象执行之。第三节显示偏好理论偏好是主观的,无法直接观测到,可通过观测个人实际行为而估计出隐藏在个人行为背后的偏好,人们的真实偏好是通过其选择行为显示的,而非其语言。《蜜蜂的寓言》显示偏好弱公理假设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X、Y,但行为者实际选择YX,则意味着X杯显示出比Y更可取,或者说,X是该行为者可选择而未直接选择Y的显示偏好。显示偏好仅表示了可选择Y时选择了X,而偏好表示行为者把X排在Y之前。显示偏好是行为的结果,而非术语定义出来的。偏好是由术语定义出来的。用显示偏好来倒推偏好时要注意到选择行为是有条件约束的,人们实际选择的可能并非是其最偏好的。为了回避这种情况而提出此弱公理。如X被显示出至少与Y同样好,且X、Y是两种不同的备选项,则Y就不可能被显示出优于X(所选择的选项对其来说是最优的)。若以行为者之选择满足此弱公理,则可判断其选择是一致的。对此弱公理而言,个人偏好完备性是至关重要的。阿马迪亚•森:布利丹之驴。偏好不完备性不对选择构成威胁,效用最大化始终是有条件下的最大化。最优选择指备选方案中包含了行为者最优偏好的选择方案。显示偏好的强公理(为了强化显示偏好中推断出来的是行为者的偏好)若X是Y的显示偏好,且Z与X不同,则Z不可能是X的间接显示偏好,强调人们的选择行为具有内在一致性。理性行为标准定义只要选择行为满足相关的内在一致性条件,那么我们就能从选择行为中推导出一个完备的、可传递的及连续的选择和排序。若A的选择行为满足显示偏好强公理,则其选择是理性的。只有偏好反映出自身利益时,显示偏好这一术语才能建立起选择与个人利益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对显示偏好理论的评价把选择与偏好联系起来的偏好法:把偏好视为个人的基本特征,通过要求个人偏好满足显示公理来推导选择行为。(无经验内容)显示偏好法:把个人选择行为视为个人的基本特征,然后通过相关假设来推导出个人偏好的有关理论。(有经验内容,但并没有改善序数效用理论的经验基础,具有同义反复的色彩,在重新建立个人偏好时没有考虑人们的策略行为,如囚徒困境)典型问题是:这种偏好存不存在效用函数?这种行为是由某种偏好引起的吗?行为背后有什么样的偏好?第四节理性与不确定性:期望效用理论,“弱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偏好与理性选择,分析或然结果之间选择的过程,主要刻画带有风险状态下的选择行为及对风险的偏好风险:可能结果可以估计出概率;不确定性:可能结果不可指定概率分布假如对不确定指定一种主观概率,则不确定性就同风险一样。“圣彼得堡悖论"(DanilBernoulli1738)最早的数学家认为可用货币期望值来估计彩票的价值:EMV:EXiPi圣彼得堡一家赌场:我可以任何一种价格将一张彩票卖掉,若如EMV=2*(1/2)+22*(1/2)2+……=1+1+……+1-8;而现实中人们只会支付很少的钱来参与博弈。Danil:参加这种博弈的人不是要使EMV最大化,而是要使期望效用最大化为目标。E(U)=EU(Xi)Pi-“确定性等值”U(w+a)=(1/2)*U(w+1)+(1/4)*U(w+a)+……,w表示财产、a表示确定性余值,假如为“9"。U(EMV)二In(EMV)确定性等值:对拥有5元美元的人来说,确定地拥有9美元与用9美元参与这场博弈的期望效用是一样的。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函数理性公理用“彩票”来代表“不确定性的备选项”。彩票以不同的概率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L=(x1,x2;p,1-p)/(x1,p;x2,1-p)例:可以1元买彩票中50元概率为1%,贝UL=(-1,0.99;49,0.01)假设:面对不同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具有逻辑上一致的偏好排序公理:①完全排序公理。反身性、完备性、传递性对所有彩票L都是有效的②连续性公理。若彩票L1至少与彩票L2一样好,L2又至少与L3一样好,即L1NL2三L3,则总存在以概率P,使得(L1,L3;p,1-p)sL2-总可找到一概率,使得具有确定性结果的备选项寓于带有风险的选项无差异。该公理也是为了排除字典式偏好。③独立性公理。设x1,x2对选择若无差异(x1sx2),且x3为任一种结果,若L1=(x1,p;x3,1-p)L2=(x2,p;x3,1-p),则L1sL2;若x1三x2,则L1NL2。该公理是期望效用理论的核心。若我们将两张L中的任意一张与第三张混合,则这两个混合后L的偏好排序将不依赖于我们选择的特定的第三张L。例:糖、茶、咖啡(设咖啡没有糖不能喝),则在茶与咖啡中选择,要不受糖的影响才具有独立性。两种不同自然状态下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④概率不等公理。若x1三x2,且L1=(x1,p1;x2,1-p1)L2=(x1,p2;x2,1-p2)(p1Wp2),则L1NL2,当且仅当p1Np2。概率的变化会改变人们对备选项的评价。⑤合成彩票(简化公设)。设L1=(x1,p1;x2,1-p1)L2=(L3,p2;L4,1-p2)L3=(x1,p3;x2,1-p3)14=仪1卫412,1卞4),若p1=p2*p3+(1-P2)*p4,贝UL1^L2O给定L2,取得x3的概率是p2,由此,通过L2取得x1的概率为p2*p3;通过L4取得x1的概率为(1-p2)*p4。一通过L2取得x1的概率为p2*p3+(1-P2)*p4o该公理起识别各种彩票标准的作用。奖项相同、概率相等的两种不同抽奖方法可以看成是等价的,该公理排除人们对赌博本身的偏好。例:卡尼曼、特维斯基:“亚洲疾病”试验。一疾病威胁6000人生命。由A、B种方案第一组人:A(200人活);B(600活,1/3;0活,2/3)试验结果大部分选A第二组人:A(400人死);B(600死,2/3;0死,1/3)试验结果大部分选B-偏好不完全。语言描述会影响人们的偏好但对独立性公理的批判最多例:一大夫遇两病人,只有一盒药可以救一人。A治愈的概率为90%;B治愈的概率为95%。L1=(0,A;1,B),L2=(1,A;0,B),L1>L2,抛硬币:L3=(0.5,A;0.5,B)L3>L1•期望效用函数给定上述五公理,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期望效用定理,若个人偏好满足上述所有理性公理,那么可用一种具有期望效用特性,而且唯一适合于一种正仿射变换的效用函数来表达其偏好。更正式地说,一种效用函数具有期望效用的特性,当且仅当对于有两个可能结果的任意彩票,其期望效用为E[U(L)]=P*U(X1)+(1-P)*U(X2)加性效用函数要计算期望效用函数:①要具体说明某高效用商品和低效用商品的效用指数②以某种概率为基础来计算一组彩票的效用值(有基数效用论的含义)可把效用理论归结为:行为者的偏好是理性的,当且仅当:①其偏好是完备的、可传递的、连续的②他对复合彩票公设识别出的备选项是无差异的③偏好满足独立性行为者的选择是理性的,当且仅当:①其偏好是理性的②他只偏好已选择的备选方案期望效用最大化士收入最大化第五节风险态度的描述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描述风险态度,具有使用前景,是一种精巧的构思。期望货币值:EMV:EXiPi期望效用:E(U)=£U(Xi)Pif可得到“确定性等值”,可对不同风险偏好进行分类。一种彩票的货币期望值排序不一定与其期望效用排序一致。例:A:受赠500元;B:60%的概率得1200元,40%的概率得-100元。EMVb=680元。若选a则为风险规避者,500元称为博弈b的确定性等值,即确定地拥有500元与参与博弈b所带来的效用是相等的。设某种彩票L的评价是彩票的期望值效用大于该彩票的期望效用,即U(EMV)>E(U),则称其为风险规避型的或为风险厌恶者;若为U(EMV)=E(U),则该人为风险中性的,只对期望值感兴趣,对风险不在意;U(EMV)0,则为正常品(01,为奢侈品);e<0,则为劣等品。正常品价格上涨,有△*(-)=△Xs(-)+△Xm(—)劣等品价格上涨,有△*(-)=△Xs(-)+△Xm(+)(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吉芬商品价格上涨,有△*(+)=△Xs(-)+△Xm(+)(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吉芬品对某个体可能存在,但对整个市场则是不可能的。补偿需求函数马歇尔需求函数x*Px+y*Py=m,max(u)二g(x,y)(决定变量为x,p)f支出最小化为原问题f对偶问题:m=x*Px+y*Py,g(x,y)=ufx,y的最优值:决定变量为u、p,即x、y是由u、p来表示的,比如Hx(u,Px),Hy(u,Py)该函数被称为希克斯需求函数(或补偿需求函数,若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得到完全的补偿,则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会购买的商品数量是多少。要生成个人需求函数只要把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剔除即可)当讨论消费者剩余时,这两种方法有很大的差异。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其他解释:经验。加里•贝克尔:从非理性行为出发也能推出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西蒙:从有限理性出发也可推出卢茨(Lutz)《人道主义经济学的挑战》:用无差异曲线推导需求曲线是无用的(其含义不明确,一商品的效用是多维度的,无法明确区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存不存在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吉芬商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不等于说需求曲线向上倾斜(在推导需求曲线时收入效应是被剔除了的)。只要用希克斯需求函数就不可能出现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用马歇尔需求函数则不可排除。炫耀性消费(凡勃伦):使用价值效用和社会地位身份等的效用(高价本身带来效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炫耀性消费成为了个人能力的信号发送第三节劳动供给者的行为都是消费者理性行为的拓展,只不过是选择对象发生变化了,变成了工作和闲暇之间的选择。预算基础是时间禀赋,两种收入流量间的选择。时间的价值与闲暇贝克尔(Becker):1965《时间配置的理论》Linder:1970《TheHarriedLeisureClass》贝克尔定义闲暇为:可以自由支配的非市场性质的时间的利用,如睡觉、吃饭、与朋友相会、家务等。是为了从消费品中获得效用而必须投入的要素(如品茶等)。闲暇的时间价值是由其机会成本来衡量的(工作时间的价格/工资率),对一个职业女性生育来说其时间价值的机会成本太高,所以少生。Linder:闲暇越来越稀缺,没有时间来进行理性选择。劳动供给的一般模型劳动供给的决策实质上是时间禀赋的分配问题(时间禀赋是固定的)。工作、闲暇配置问题:U=g(L,c),L:闲暇,c:消费。设:所有收入用于购买。,收入唯一来源于劳动。T=24h,T=L+Wi…①,消费品数量如何随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设:r代表工资率,Wi代表工作时间,所有收入「*川1全部转化为消费品,并假定其价格为1。则r*Wi代表消费品数量或收入,即c=r*Wi=m…②,由①②得c=r*(T-L)fc+r*L=r*T为预算约束,r*T称为完全收入,时间禀赋的价值,表示所有时间用于工作可获得的最大收入。假设消费者对L,c的选择符合理性公理,则可用无差异曲线来刻画。U=g(L,c)本身隐含着劳动供给函数,但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具体形态取决于当工资发生变化时其作出什么样的反应。设rl-Pct、Plt-l替代工作,工作时间I一收入1一闲暇lJ。无法得到确切的劳动供给曲线,经济学家只能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具体地推导出劳动供给曲线。第四节作为人力资本投资者的行为(投资不投资,投资最又是多少的问题?)经济学家将之视为长期投资行为,从个人角度来看人力资本投资对个人收益的影响。出发点:个人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核算来决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形成包括教育、培训、人口迁移、医疗、健康保健等。可分为增进知识的和增进健康的,本节主要讨论教育的形成。教育的成本和收益收益:货币与非货币收益(职业环境的改善、职业本身的改善等)成本:直接成本(直接的货币支出)、间接成本(接受教育期间时间的机会成本)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实际上是在两种收入流之间进行选择,为了计算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使用两种方法:零方法(不进行投资收入流为:g(t))、投资法(进行投资产生收入流:f(t))o如下图:成本为A+B,A为直接成本,B为间接成本。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0t1[g(t)-f(t)]dt;收益为:,t1T[f(t)-g(t)]dt-^0t1[g(t)-f(t)]dt=/0T[f(t)-g(t)]dtMt退休时间用r表示使两种收入流(投资/不投资)贴现值相等的利率,也即是投资回报率。即通过:/01f(t)e-rtdt-70Tg(t)e-rtdt=0fr设i为市场利率,若r>i,则投资值得;反之则不值得。例:设18岁高宗毕业,65岁退休;不上大学:47年工作,收入流为HS;上大学:43年工作,收入流为CG。上大学的直接成本为DC。则收入流的现值:PV=-C+Rn(1+r)-n=—£(HS+DC)i/(1+r)i+£(CG-HS)/(1+r)j,其中01,则为积极的;<1为消极的,=1为中性的。图中E1点储蓄者均衡;E2点位借入者均衡第五章厂商行为消费者行为中偏好无法观测,而厂商行为(生产、需求、成本、供给)都可直接观测到,故简单得多。本章讨论生产、需求、成本、供给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厂商行为中生产行为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生产函数确定了成本函数,也包含着对原料到需求函数,从而也决定了供给行为。厂商有两层含义:企业家所有(假定企业内部是有效率的,已达到最佳状态);企业家是理性的(与消费者理性一样,就可用厂商的人格化代表企业家的行为,视为企业的行为)。高度抽象的厂商概念用于分析其市场行为,价格行为是有效的,但是若要讨论厂商内部则不行。厂商理论公设:边际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利润最大化。前两个公设是生产函数的性质,这三个公设可推出供给曲线。第一节公设(一):边际报酬递减一般生产函数一厂商生产商品X,X=f(L,K)。f(・):表达对每一种L、K组合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在技术上是有效率的(生产函数本身假设)。技术本身发生变化则为另一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要分长期和短期,在短期至少有一种生产函数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而非一具体时间长度。不论场短期,生产函数都有特征:产量是每一种投入量要素的增函数,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就任意一种投入要素的增加会带来总产量的增加来说,产量是这一生产要素的递减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X=f(L,-):这一生产函数是具有一阶、二阶偏导数的单值连续函数如下图: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之斜率。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是有限的,生产要素完全替代旧不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MP=lim△X/△L=dx/Dl,平均产量AP=TP/L第二节行为公设(二):规模报酬不变要讨论生产规模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长期生产函数与等产量曲线X=Q(K,L)转化为一在某种产量条件下资本与劳动的有效组合问题X为定值下X=Q(K,L),f满足之一方程的所有组合为一条曲线,即等产量曲线(生产无差异曲线)。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A到C:L不变,△K下降;(X3-X2)=MPK;C到B:K不变^L上升;(X2-X3)=MPLfMP“K+MPL=0^△K/△L=MPK/MPL规模报酬的三种形态齐次生产函数:某厂商初始状况X0=Q(K,L)以相同比例V增加两种投入,新产量:X=q(v・k,v・DfX=V•X0=Vg・Q(K,L),g成为刻度规模报酬的指标。g=i:规模报酬不变(恒定的规模报酬);g>i:规模报酬递增;g0为固定成本。AC=TC(x)/x,AVC=VC(x)/x,AFC=b/x,MC=dTC(x)/dx固定成本为沉没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作用就是为MC曲线确定一个点而已,最重要的是MC、AC。MC=ATC/AXATC=AL*W-MC=AL*W/AX=W/MPl边际成本递增率等价于边际产量递减率•收益函数TR(x)=R(x,p),AR=TR/X=P,MR=△TR(x)/^x,这些曲线的形状完全取决于对市场竞争程度的假设。竞争性:TR=x*p,AR=Pz,MR=PX完全竞争利润最大化原则n(x)=TR(x)-TC(x),TR‘(x)-TC,(x)=0-MR-MC=0-MR=MC第四节生产与成本函数间的内在关系•c-d函数:X=AKaLB。X=AKaLB,A:技术水平,a:K的产出弹性,B:L的产出弹性体现出非常良好的性质,能够体现出单一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又能体现出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a、B:资本、劳动的产出弹性都大于0。不a+P:成为规模弹性L一产生成本函数:c-aX京a-(a+P)[一l]京a+b1则为凸的,a+8=1则为线性的。Aaa*PpAC-ax周MC-113Pa+P+ACa+P规模经济考虑成本与产出间关系,而规模报酬考虑投入产出关系。a+B<1:规模报酬递减,成本函数规模不经济;a+B>1:规模报酬低则功能,规模经济;a+8=1:规模报酬不变,规模经济为0。规模经济则产生于厂商内部各种投入要素间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用AC来刻画。AC体现出产出与成本间的关系。规模报酬递增并不是规模经济的唯一原因,还有更合理的专业化分工、技术进步;学习效应;范围经济。范围经济:同时生产若干产品比分别生产时单位成本低,若在讨论规模经济时不考虑学习效应和范围经济,则可将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视为是完全对应的。规模不经济: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官僚义(信息沟通受阻、决策失误),导致AC上升。生产函数刻画了技术约束,成本函数刻画了经济约束。而这又完全取决于厂商面临的“市场环境约束”(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行为互动方式)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单个厂商交易量不会影响市场价格,面临一条弹性无穷大的市场需求曲线。・最优产量选择。X=q6,L)、TC(X)=W•L+b、TR(x)=x•PnMR(x)=P兀(x)=TR(x)-TC(x)nMC=MR以上讨论时“最自然”的情形。短期中厂商最强有力的约束为有固定成本匕即便亏损也不退出市场,则厂商的最优选择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MC=MR=P,P>AVC设P=minAVC(x),x=0把丽为停产界限,其对应的点称为停止营业点,若P>P,则>0。厂商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成本曲线的再现。(,令则x,S(P)>0当且仅当P>P、0当且仅当PP:x=S(P)>0生产函数喘际报酬下降非限密集等产量曲线=成本函数=供给函数(讨论最优化行为)第六章竞争性市场均衡(一):局部均衡只讨论单一市场价格与产量间的关系,假设所有其他价格外生(马歇尔均衡)。在一般均衡中所有价格都是内生的(瓦尔拉斯均衡)。一般均衡讨论相对价格如何决定,等价于价格如何协调分散化的个人决策。某种商品一般价格是由局部均衡决定的,但其并没有说明,而只说明了价格调整的过程,后又用“拍卖者”模型来说明均衡价格,但仍没有解决价格的决定问题。“艾奇沃斯过程”“哈恩过程”想弥补这一问题。阿罗:要得到完美的价格决定,就必须要放弃完全竞争假设。在古典经济学中,市场价格是有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然价格是某种商品的内在价值,由某些长期的根本性东西决定的。哈耶克:个人无法决定价格,是由所有人共同互动的结果,但这无法形式化、数学化。价格传递了特定时空中的知识,包含了个人的默会知识。第一节短期市场均衡要讨论一个竞争性市场的基本理论模型。经济学中的“加总”是有问题的,如价格下降时,原来的消费者会增加消费,而且还有新的消费者加入,但在加总时没有考虑后者。需求方程:短期市场均衡由三个方程构成{供给方程:均衡方程:i=Di(P)X.=S.(p)iiD.=S.iid[h(D-S)]描述价格调整的速度d(D-S)描述D-S差额调整速度更复杂的需求函数为X=D(P,ii而需求曲线是x=d(p,m,ii1m1,)工Xd(P,m)ini=1m)的图解。严格的供给方程也应该包含其他生产要素的价n格。供求方程分别包含着对厂商和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在求解时预先假设了均衡的存在,但如何保证D=S是真实的呢?而均衡理论转而刻画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然后再讨论“调节”问题,即价格调节“供求”实现均衡(价格调整过程)samuelson定义之为:价格以何种速度(用导数代表),并以何种方向(用导数的正负号代表)调整。dp=h()sh为一函数,仍以D=S为前提。D—S差额越大,价格变化速度越快,差额dt为正,价格向上;差额为负,价格向下d[h(D-S力描述价格调整的速度d(D-S)描述D-S差额调整速度第二节价格调整方式“拍卖者模型”:假设有一拍卖者,其工作仅为“报价”,其没有自身利益,一开始随意喊价,确定在此价格下的D、S。直到D=S。但通过拍卖者喊价获得的均衡P仍是外生的,若要内生又必须有一个拍卖者市场,拍卖者有自身利益。在均衡P形成前不允许交易。Edgworthprocess:任何
本文档为【西方经济学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丁文惠
热爱运动,跆拳道。
格式:doc
大小:614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
上传时间:2023-02-26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