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幸福感研究综述(2)

幸福感研究综述(2)

举报
开通vip

幸福感研究综述(2) 基金项目:宁波市女教职工压力与幸福感研究课题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项目(“幸福象牙塔-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 200452022)的资助 通讯作者:金一波,女,副教授,博士。 Email: jinyibo@nbu.edu.cn 1967 年,Wanner Wilson 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 素》公开发表之后,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幸福感的 文献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 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存在 两种研究取向———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 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

幸福感研究综述(2)
基金项目:宁波市女教职工压力与幸福感研究课题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项目(“幸福象牙塔-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 200452022)的资助 通讯作者:金一波,女,副教授,博士。 Email: jinyibo@nbu.edu.cn 1967 年,Wanner Wilson 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 素》公开发表之后,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幸福感的 文献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 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存在 两种研究取向———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 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 20 世纪末,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 入, 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重视, 并促使幸福感研究的两种取向出现整合 的趋势。 1 主观幸福感 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模型 主观幸福感早期的涵义界定是从情感的角度切 入的。 20世纪 60年代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情感是单 一维度, 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负相关。 Bradburn 在 1969年提出幸福评估的情感取向模式。 Bradburn认 为, 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并不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方 面,而是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幸福感应理解为正性 情感与负性情感之间的平衡, 正性情感增加一个人 的幸福感,负性情感降低一个人的幸福感,所以要增 加幸福感,既要减少负性情感,又要增加正性情感[2]。 随后,Diener等人提出,应从情感类型的频率和强度 两个方面衡量情感。 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频率变化 相反,体验正性情感的时间多,体验负性情感的时间 就少。而在强度变化上则有相关趋势,即容易体验到 强烈正性情感者,也容易体验强烈的负性情感[3]。 这 一观点支持了 Bradburn 的观点,即正性情绪和负性 情绪并不是同一连续体的两端。 Diener 等人进一步 发现, 主观幸福感的整体评价更多的是建立在积极 体验的频率而不是积极体验的强度基础上。事实上, 强烈的积极体验通常也会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消极 情绪[4]。 Andrews 和 Withey 在 1976 年提出了主观幸福 感的第三个维度:认知维度(生活满意度)。 认知维度 是指个体建构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并将生活的 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评定自己的满意感程度[4]。 二战后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随着物质生 活的不断丰富, 人们对生活的心理体验问题逐渐显 现出来。针对这种变化,西方经济学家不再满足于仅 仅以收入水平等客观要素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和 国民生活水平指标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生活质 量”(quality of life,QOL)概念,以强调精神生活水 平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与之相适应,社会学和 心理学研究者在尝试构建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体系 过程中,发展出认知维度(生活满意度)的测量,并将 其作为幸福感的第三个维度[5]。 Mckennell,Atkian 及 Andrews 在美国 、英国和 加拿大等国进行的一项调查中, 区分出主观幸福 感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 Horlry 和 Little 在美国 的研究也同样区分出主观幸福感的这两个成分 。 Hox 在荷兰的研究中也区分出了独立的认知因子 和情感因子 [4]。Diener 在其《主观幸福感研究的 30 年进展》中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模型进行了总结, 认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成分是生活满意度与情感 平衡。其中,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 和总的概括认知; 而良好的情感平衡则是积极情 感占优势的情绪主动掌控状态, 是个体对生活中 各种事件的总体情感反应 [6]。 幸福感研究综述 王 燕 1 李 悦 1 金一波 1,2 (1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宁波 315211; 2 宁波大学研究生学院,宁波 315211) 摘 要:幸福感的研究存在两种研究取向———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本文综述了两种研究取向的界定、测量和不足,梳理了主 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并指出幸福感研究的两种取向正在呈现相互整合的趋势,最后探讨当前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 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概念整合;体验论主观幸福感 心理研究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0,3(2):14-1914 1.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经典的评价指标: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研究者发展出很多基于情感的主观幸福感测 量。 Bradburn根据幸福感评估的情感取向模式编订 了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ABS),根据 被测者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方向的得分情 况,推测其主观幸福感状况 [2]。 由于 ABS 只评价了 个体当前的情感状态, 有研究者对短期情感反应能 否用来说明一个人整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提出质 疑。于是,Kozma和 Stones编订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 福感量表(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尝试从短期情感反应 和长期情感体验两个方面来把握被测者的幸福感状 况[7]。随后,Watson等人编制的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 (the Poss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使测量更加简明方便,并且广泛使用于跨 文化幸福感调查[8]。 目前最常用的生活满意度测量包括 Neugarten 等的生活满意感指数 (Life Satisfaction Index,LSI) 和 Diener等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9]。LSI是一个多维度量表, 包括对整体生活满意和具体领域生活满意的评价。 SWLS 是一个单维度的量表, 其理论基础是认为生 活满意是个体比较其目前的生活状况与其自我期望 的差异,这种比较与自我的愿望,或者其他人,或与 自己过去的生活状况有关。 SWLS由五个项目构成, 每个项目采用七等级记分法,分值越高幸福感越强。 SWLS 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测量特性, 近年来被广泛 运用于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10]。 以上量表都只侧重幸福感的情感维度或认知维 度的单方面测量, 也有很多研究者结合幸福感的情 感维度和认知维度来测量总体幸福感。 Campbell编 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包括 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 两者的得分 进行加权相加即为总体幸福感指数[11]。 Fazio编制的 总体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PGWB)共有 33 个项目,包括对健康的担 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抑郁或愉快的心境、 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焦虑六个因子 [11]。 Argyle 在 Beck 抑郁问卷的基础上发展了牛津主观 幸福感问卷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OHI),为 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个主观幸福感测评量表 [8]。 Lyubomirsky 和 Lepper 发展了对个体快乐或不快乐 进行总的主观评断的主观幸福感量表 (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SHS), 包括美国在内的至少五个文 化的研究表明,SHS适用于跨文化的总的主观幸福感 测量 [12]。 单项目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 (Single-item Self-repor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SISRSWBS) 很有特色,由一个项目组成,即“总的看来,我是一个 幸福的人”,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同意与否的程度做出 判断。 量表按六级评分,分值越高,幸福感越强[5]。 1.3 主观幸福感的不足 首先, 当前主观幸福感研究通过认知评价和情 感体验来评价幸福。 但是,情感具有即时性,往往会 随着生活事件的改变而变化; 总体的生活评价只是 一个大概的把握, 不能完全细致地反映出个体的生 活状态。 其次,主观幸福感的哲学渊源是快乐论。 快乐论 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Kahneman在《幸福感: 快乐心理学的基础》中,把快乐心理学定义为研究生 活愉快和痛苦的实证科学,明确地表述出快乐心理学 的研究范式。 在快乐主义心理学中,快乐与幸福感是 等同的概念。主观幸福感研究试图最大限度促进人的 快乐水平,并致力于评估快乐对于幸福的影响[13]。 20 世纪 90年代,一些心理学研究者从西方哲学中的实 现论出发,对幸福的含义进行新的阐释,提出幸福不 仅仅是获得快乐, 而且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 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 他们认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仅局限于人们的情绪感受, 并不等同于健康向上的 生活,因此提出另一术语“心理幸福感”,以与主观幸 福感区别。 2 心理幸福感 2.1 心理幸福感的界定 心理幸福感的哲学渊源是 Aristotle 的实现论。 实现论认为主观的快乐并不完全等同于幸福, 当那 些能使个体产生快乐但对人类发展无益的愿望实现 时,并不能产生幸福感。 因此,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 的体验,而应更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14]。 Waterman 认为,快乐是享乐主义的定义,而幸 福则涉及人们与真实的自我相协调一致; 幸福发生 在人们从事与深层价值最匹配的活动中, 是一种全 身心的投入。 在这样的状态下, 人们感受到强烈活 力,展现了真实的自我 [15]。 他称这个状态为人格显 现, 并通过实证的方法证明了快乐和实现的显著相 王 燕等:幸福感研究综述 15 关。因此,Waterman将幸福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格展 现(personal expressiveness)的幸福,是指个人全心 全意的投入生活中时, 一种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充分 发挥,自我得以展开,进而有助于达成自我实现的体 验, 是实现自我的愉悦。 另一种是尽情享乐(hedo- nic enjoyment)的幸福,指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生 活或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15]。 Ryff也从实现论引申并探索了幸福感问题。 他 批评主观幸福感对于情感的过度关注, 认为幸福不 能等于快乐,情感的评估不能明确地回答主观幸福的 涵义,幸福感应该定义为“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 力。 ”Ryff等人根据人的发展理论建立了幸福感的多 维模型,区分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并提出心 理幸福感的六个维度:自我接受(Self-acceptence)、个 人成长 (Personal growth)、 生活目标 (Purpose in life)、良好关系 (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环 境控制(Environmental mastery)、独立自主(Autono- my)[16]。 Ryan 和 Deci 的自我决 定理 三点共线定理勾股定理的证明证明勾股定理共线定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论(Self-determina- tion Theory,SDT) 是又一个以实现论作为幸福感中 心概念的模型,其定义一方面包括自我实现,另一方 面试图指明自我实现的意义及途径。 SDT 认为自主 需要(Autonomy)、关系需要(Relatedness)、能力需要 (Competence)是三个基础性的心理需要,这三个因 素的满足是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它们不仅仅是心理 健康的最低要求, 也是社会环境必须提供给人们的 基本心理养料[17]。 SDT 和 Ryff 的多维模型既有重要的相似,又有 不同之处。 这两个理论都认同 Rogers指出的幸福是 机能的充分发挥,而不仅仅是欲望的满足;它们对幸 福感内容的认识也是一致的。但是,SDT认为这些内 容是促进幸福的主要因素,而 Ryff 等则用这些需要 来界定幸福的维度[14]。 2.2 心理幸福感的测量 Waterman 编制了 《个人表现行为问卷 》(The Personally Expressive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 PEAQ), 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快乐和个人表现之 间的相关[18]。 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Scale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SPWB) 是目前测量心理幸福感最常用 的量表之一。 SPWB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健康、临床和 生命周期发展理论,通过自我接受、良好关系、独立 自主、环境控制、生活目标和个人成长这六个维度测 量幸福感。 Daci 等人编制了总体基本需要满足量表(Basic Need Satisfaction in General,BNSG),包含三个分量 表,分别测量人们在自主、能力和关系方面的需要满 足状况。 同时,Daci等人在领域满足状况测量方面, 分别编制了工作领域基本需要满足状况量表(Basic Need Satisfaction at Work,BNSW)和人际关系领域 基本需要满足状况量表(Basic Need Satisfaction in Relationship,BNSR),共同组成完整的基本需要满足 状况量表[19]。 3 幸福感发展趋势 3.1 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一部分研究者认为,SWB 和 PWB 是相互独立 的,它们之间并没有联系,或者只是一种微乎其微的 相关。 例如,McGregor和 Little的研究抽取出两个相 互独立的因子:快乐感(包括抑郁、积极情感和生活 满意度)和意义(包括四个 PWB 的指标:个人成长、 生活目标、良好关系和独立自主)。 因素分析证实了 这两种取向之间的差别关系: 快乐感同目标的功效 相连,而意义则同目标的完整性相连[20]。 不过,也有很多证据表明 SWB 和 PWB 之间是 相互联系的。 Ryff和 Keyes研究指出,心理幸福感的 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自 我接受和环境控制两个维度同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 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独立自主、个人成长、良好关 系、 生活目标同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弱相关的混合关 系 [21]。 Richard M.Ryan 和 Edward L.Deci 指出两种 研究取向尽管在幸福感的定义和哲学基础上存在分 歧,二者的研究倾向于提出不同的问题(虽然存在一 定程度的重叠),进而相互补充,使对幸福感的理解 更加全面深刻 [14]。 Keyes 根据两种幸福感水平的不 同,将人们分为四类,即高 SWB 高 PWB、高 SWB 低 PWB、低 SWB 高 PWB、低 SWB 低 PWB。 并在此基 础上, 对 SWB 和 PWB 的关系结构进行了拟合,得 出了一个理想的交叉模型, 进而认为两种幸福感是 积极心理机能的两个截然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的方面 [22]。 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一 个预测指标。Robert指出,主观幸福感中对于生活满 意感的评价,既是主观情绪体验的体现,又是认知评 价的结果, 对生活满意的整体评价不可能绕开认知 的作用[23]。 主观幸福感测量中对生活满意的整体评 心 理 研 究16 价,需要涉及到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认知,其中就应该 会包括心理幸福感的各个方面。 只有各个方面有积 极评价,才会有整体的满意。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 以认为, 心理幸福感的评价是总体生活满意感评价 的前提。基于此,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可能 存在着因果关系, 即不同的心理幸福感状态会导致 不同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Reker 和 Peacock 研究指 出,由 SPWB 测量的心理幸福感结构只能作为主观 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 [10]。 L.Ring、S.Hofer、 H.Mcgee、A.Hickey、C.A.O’Boyle 指出主观幸福感和 心理幸福感都与个体生活质量有关, 而主观幸福感 是心理幸福感和个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中介变 量。增加心理幸福感能够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进 而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24]。 Deci 指出主观幸福感三个经典的评价指标是: 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而快乐论主观幸 福感的精确解释应是使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来标 示幸福, 因为生活满意度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 快乐论的概念, 它涉及了个体对生活条件的认知评 价,即快乐论的主观幸福感融合了实现论的视角[18]。 Ryan 和 Deci 认为, 研究幸福感的快乐论和实 现论取向只是在概念上不同,使用自我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的研究 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研究取向的结构大 部分是重叠的。Christopher S.Nave、Ryne A.Sherman 和 David C.Funder 的最新研究通过使用熟人报告、 临床评价和直接观察社会行为的方法为主观幸福 感和心理幸福感的结构是重叠的提供了进一步的 证据[25]。 3.2 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整合的趋势 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不同研究取向的研究者们对幸福感含义的理解不 同。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源自不同的哲学观点, 对幸福感的理解存在分歧。 主观幸福感偏重快乐和 享受,心理幸福感强调意义和发展。 但是,不论是主 观幸福感, 还是心理幸福感都没有把握幸福感的全 貌,幸福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人们对现实生 活的主观反映, 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 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26]。 幸福就其自身形态来说,确如主观论者所言,是 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一个人只要觉得幸福,他就是 幸福。但是,幸福同时又具有其客观的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性。 幸福 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心理体验, 不仅仅以个人 的意志为转移,还要取决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人的潜能是否实现。 因此, 幸福虽然是主观心理体 验, 却是一种对于需要、 潜能是否得到满足的客观 的、必然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体验[27]。 3.2.1 邢占军的体验论主观幸福感 我国学者邢占军整合以往幸福感的研究, 结合 我国的文化背景,提出了体验论主观幸福感。体验论 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 理解。 从形式方面讲,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 (experience)。这种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 状态, 而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self -reflection)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 心理感受(feeling)。 从内容上讲,主观幸福感是人们 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或非常满意的)存在状态。 这种体验到的存在状态, 反映的是人们是否作为一 个正常的人而存在, 以及这个正常存在着的人在物 质和精神方面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 前者反映的是 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 后者反映的是人们的享有发 展状况, 它涉及了特定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的主要 方面[27]。 邢占军在体验论主观幸福感的基础上, 编制了 一个包含 54 个项目、10 个分测验 (目标价值体验、 身体健康体验、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成长 进步体验、心态平衡体验、社会信心体验、人际关系 体验、自我接受体验、家庭氛围体验)的《中国城市居 民主观幸福感量表》,验证了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 感由身心健康体验和享有发展体验两种成分构成。 随后,将该量表用于城市居民中的一些特殊群体,例 如老年群体、青年群体、女性群体、大学生群体、研究 生群体、教师群体以及农村居民,都具有良好的测量 学特性, 且该量表的测量学特性也得到了纵向研究 的验证[27-31]。 但由于以上研究所采用的样本多取自 特定区域,所以量表的大范围推广存在较大局限。邢 占军在全国范围内取样研究, 并对该量表进行了修 订,形成了由 40 个项目组成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 福感量表,经检验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性。 最后,还 对量表的各个评价维度的权重进行了考察, 结果显 示, 采用回归方法合成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 量表总分的效标效度指数 0.521,明显优于采用等权 重方法合成的效标效度指数 0.485[28]。 3.2.2 苗元江的综合幸福感 我国学者苗元江尝试整合主观幸福感(SWB)与 心理幸福感(PWB)的概念框架与测评指标,建构综 合的、统一的幸福感理论框架,提出幸福是主观与客 王 燕等:幸福感研究综述 17 观的统一、快乐与意义的统一、享受与发展的统一。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与验证理论模型, 形成整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理论框架与测评 指标的《综合幸福感问卷》(MHQ-50)。 MHQ包括一 个指数(幸福指数)、两个模块(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 福感)、九个维度(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 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 人格成长),共 50个项目。问卷采用 Likert七点式计 分,幸福指数采用九级评分,已被应用于军人、大学 生、中学生、研究生、高校女教师、老年人、医务人员 以及特殊人群(例如听力障碍)等群体幸福指数的研 究[8]。 4 总结 幸福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受到人们的重视,涌 现了大量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以快乐论 为基础的主观幸福感和以实现论为基础的心理幸福 感。 而两种幸福观的分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幸福感 含义的理解不同。幸福虽然是主观心理体验,却是一 种对于需要、潜能是否得到满足的客观的、必然的、 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体验。基于此,幸福感 的研究出现了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整合的趋 势, 其中两位代表性的人物是我国学者邢占军和苗 元江, 并各自在自己理论的基础上编制了幸福感的 测量工具。 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更多具有理论基础 的新的评估工具出现, 从而使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 更加深入。 尽管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很多, 但是所使用的方 法却很有限,大多是使用自陈量表法。国外的大量研 究表明,自陈量表测验一般具有较好的测量特性。量 表得分与日常心境报告、私下报告、配偶报告呈中等 相关。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的得分会 随所使用量表、项目顺序、时间坐标、当时心境以及 其他一些情景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主观幸福感 的自陈量表测量, 似乎也更多地受到被测者记忆偏 差、反应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 些不同于自陈量表的测量方法。 其中较为引人注目 的是经验取样法(the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SM)。该方法通过搜集被试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出现 的心境、情感以及其他感受的样本,来评价被测者的 幸福感状况。 由于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记忆偏差对经 验报告的影响, 因而被认为可以提供比自陈量表更 为精确的测量结果[4]。 另外,生理测量(如唾液中的 皮质醇水平测试)、记忆测量(被试能迅速地回想积 极与消极事件的速度)、微笑评估(当人们描述其生 活时微笑的频率)和他人报告(亲属、朋友对被试是 否幸福的报告)等方法也可用于幸福感的评估中。在 今后的研究中,可将多种测量方法相结合,来保证结 论的科学性以及对幸福感的信度、效度检验。 此外,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大多是相关的研究, 下一步可考 虑进行实验研究,探究因果关系,以能确实促进人们 幸福感的提升,进行干预研究。 幸福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因此,幸福感的研究也 将不断深化,以期使人们能深入把握幸福感的本质, 提升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任俊. 积极心理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 Bradburn N M.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Chicago: Aldine. 1969 3 Diener E, Emmons R A. The independ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4, 47: 1105-1117 4 苗元江 . 幸福感: 指标与测量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7, 3: 63-68 5 邢占军.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 2002, 25(3): 336-338 6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 95(3): 542-575 7 Kozma A, Stones M J. The measurement of happi- ness:Development of the memorial university New- 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980, 35(6): 906-917 8 苗元江, 朱晓红, 陈浩宾 . 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 心理结构研究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5(2): 128-133 9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Griffin S.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 sessment, 1985, 49: 71-751 10 Garrett J, Kafka, Albert Kozma.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Ryff’s scales of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SPWB)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easures of subjective well- bei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2, 57: 171-190 11 丁新华, 王极盛.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心理科 学进展. 2004, 12(1): 59-66 12 Lyubomirsky S, Lepper H S. A measure of subjective happiness: Preliminary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a- 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9, 46: 137-155 13 Kahneman D, Diener E, Schwarz N. Well-Being: The 心 理 研 究18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M.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 1999 14 Ryan R M, Deci E L.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 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 monic well-being.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141-166 15 Alan S. Waterman. Two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 Contrasts of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eudaimonia) and hedonic enjoy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4): 678 -691 16 Ryff C D.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 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 hological well -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7(6): 1069-1081 17 R M Ryan, E L Deci.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 ment, and well -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68-78 18 Ryan R M, Deci E L. Hedonia, eduaimonia, and well -being: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8, 9: 1-11 19 Deci E L, Ryan R M. The ‘what’and ‘why’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 -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 11: 227-268 20 严标宾, 郑雪, 邱林 . SWB 和 PWB:两种幸福感研究 取向的分野与整合.心理科学, 2004, 27(4): 836-838 21 Ryff C D, Keyes C L M.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 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 cial Psychology, 1995, 69: 719-727 22 Keyes C L M, Shrnotldn D, Ryff C D. Optimizing well-being: 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6): 1007-1022 23 Robert W L. Toward a unify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 cal perspective on well-being and psychosocial adjust- 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4, 51 (4): 482-509 24 L Ring, S Hofer, H Mcgee, A Hickey, C A O’ Boyle. Individual quality of life: can it be accounted for by psychological or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7, 82: 443-461 25 Christopher S Nave, Ryne A Sherman, David C Fun- der. Beyond self -report in the study of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Correlations with acquaintance reports, clinician judgments and directly observed so- 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8, 42: 643-659 26 苗元江 . 幸福感概念模型的演化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4: 42-46 27 邢占军. 城乡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比较初探.社会, 2006, 1: 130-141 28 邢占军. 基于六省会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心理 科学, 2008, 31(6): 1484-1488 29 张羽, 邢占军. 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初步研究. 青 少年研究, 2005, 4: 7-9 30 刘晓霞, 邢占军. 城市女性群体主观幸福感研究. 山东 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52 (3): 136-139 31 邢占军 .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在老年群体中 的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10): 648-651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Well-Being Wang Yan1, Li Yue1, Jin Yibo1,2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2 Graduate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Abstract: Research on well-being can be thought of as falling into two traditions———Subjective well-being (SWB)and Psychology well-being (PWB). This essay overviews the two orientations of wel1-being research (SWB & PWB)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conception, measurement and deficiency, and sorts out the researches of the relation of SWB & PWB, and sums up the integration tendency between them. Finally, the paper explor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tudies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subject well -being;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conceptual integration; subject well -being through experience view 王 燕等:幸福感研究综述 19
本文档为【幸福感研究综述(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859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1-02-11
浏览量: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