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第五章血液系统

5第五章血液系统

举报
开通vip

5第五章血液系统null第五章 血液系统第五章 血液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 血型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null一、体液和内环境体液 (体重的60-70%)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机体内环境) 组织液 4/5 血浆 1/5 null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即渗透压、温度、电解质成分、血糖和pH等相对稳定,这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null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5第五章血液系统
null第五章 血液系统第五章 血液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 血型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null一、体液和内环境体液 (体重的60-70%)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机体内环境) 组织液 4/5 血浆 1/5 null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即渗透压、温度、电解质成分、血糖和pH等相对稳定,这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null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血液 血浆:水、血浆蛋白、 低分子物质等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null血量: 机体中血液的总量。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 成人为体重的7-8%。 男性:5.0-6.0 L 女性:4.5-5.5 L 血量是相对稳定的。 失血量:20%,血压下降,造成损害 30%,出现昏厥或休克症状,如不立即抢救将危及生命null第二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第二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一、血浆的化学成分 血浆含水约90~92%,含溶质约8~10%。 1、血浆蛋白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 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  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  白蛋白(A):约40~50g/L  球蛋白(G):约20~30g/L  纤维蛋白原:约2~4g/L A/G比值:1.5~2.5/L一、血浆的化学成分null2、无机盐 0.9%,Na+、K+ 、Ca+ 、Mg+等, 阴离子有Cl-、HCO3、HPO4等。 3、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   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 氨和胆红素等。 4、其它  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 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  血清: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注: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 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二、血浆的理化特性二、血浆的理化特性比重 血浆比重为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 酸碱度(pH值,7.35~7.45) 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主:NaHCO3/H2CO3缓冲系(比值为20∶1 次:Na2HPO4/NaH2PO4和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 (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三)血浆渗透压(三)血浆渗透压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  大(300mmol/L) 小(1.3mmol/L)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数量 男:500万/毫升(450-550万); 女:420万/毫升(380-460万) 一、红细胞(二)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二)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1.红细胞的生成 ⑴生成部位: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 出生后主要在骨髓。 ⑵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 ①铁:Hb合成必须原料。(每天1mg) Fe3+需还原成Fe2+才能被利用。 ②蛋白质:DNA对于细胞分裂和Hb合成有密切关系,而合成DNA需叶酸和VitB12(每天1-2ug)的参与。nullPO2↓ RBC↓ Hb↓ null名称 百分比 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 50~70% 吞噬与消化 嗜酸性粒细胞 2~4% 参与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0.5~1% 参与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 20~40% T细胞  细胞免疫 B细胞  体液免疫 单核细胞 4~8% 吞噬、免疫 白细胞分类及功能 (二)白细胞的功能 null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2.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3.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null 4.嗜酸性粒细胞: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5.淋巴细胞: 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对“异己” 构型物,特别是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 T 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 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概 述概 述 血型的发现:1901年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的ABO血型系统。 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RBC除ABO血型外,还有Rh、Kell、MNSS、P等15个血型系统,还发现一些亚型。 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AL)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null 一、ABO血型系统  (一)分型原则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 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nullnull(二)发生与分布 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性基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 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子女的血型。但只能 基因型 表现型 OO O AA,AO A BB,BO B AB AB 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 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RBC可检测到抗原A和抗原B,但抗体却在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时达高峰。二、Rh血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一) 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E六种抗原,  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二) 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 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三)临床意义(三)临床意义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 2.妊娠:Rh-的母亲 ①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②第一次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  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nullnull三、输血原则 直接配血(主侧) RBC + 血清 → - - + + 间接配血(次侧) 血清 + RBC → - + - + 输血原则 结论:供血者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供血者 受血者 结 果可 慎少 不 不null
本文档为【5第五章血液系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2086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01-22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