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手册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手册

举报
开通vip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手册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试验手册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试验手册 handbook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 teaching experiment 一,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英文名称:Materials of Civi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22102017(土木工程系), 22102118(建设管理系), 22105004(交通工程系) 课程性质: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不是独立设课的实验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手册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试验手册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试验手册 handbook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 teaching experiment 一,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英文名称:Materials of Civi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22102017(土木工程系), 22102118(建设管理系), 22105004(交通工程系) 课程性质: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不是独立设课的实验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交通工程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54 总学分:2.5 实验学时:18(3个课外学时) 实验学分: 执 笔 人:丁铸 董必钦 刘伟 制定时间:2006年3月 1.1,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非独立的建筑材料实验课。 建筑材料试验是一门与生产密切联系的科学技术。在工程上检验材料质量、确定设计施工依据、改善材料性能、使用新材料及选择代用材料等,都需要进行建筑材料试验。因此,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为了能正确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材料的质量,合理而经济地选择、使用材料,具备一定的建筑材料试验知识和技能是完全必要的。 其教学目的是: (1)熟悉土木工程材料性能试验基本方法,加深对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2)培养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从事科技工作打好基础。建议学生通过试验得出原材料的技术性质参数之后,按照给定的工程条件和要求,认真思考相关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自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与其他小组实验不同配合比的试验结果相互对比,分析造成不同试验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其他土木工程材料单项试验仅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1.2,专业教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情况介绍 1.2.1 ,建材实验室简介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实验室是隶属于深圳大学土木工程教学试验中心的专业教学实验室,是深圳大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公共实验平台。建材实验室创建于1984年, 建筑材料面积1300平方米,设备投资300万元。建筑材料实验室现有人员5人,其中专业教师3人、技术人员2人。 作为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根据“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试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可提供包括“水泥”、“混凝土”等基本的土木工材料教学试验项目。 作为大学开放型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根据“深圳大学实验室开放型实验室”的规定可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混凝土耐久性方向的研究生提供完善的实验环境和充足的技术保障,使其可以充分利用建材实验室的试验环境进行科学探索和发明创造。 1.2.2,建材实验室试验环境介绍 建材实验室主要由水泥专业实验室,混凝土专业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和养护室等专业实验室组成。 各专业实验室分别可进行水泥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测,砂石物理性能检测,混凝土设计试验和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等常规教学试验。 下面列出各项教学试验(试验名称为简称)所需要的主要试验仪器,试验设备和试验工具。 水泥技术性能检测 ——天平、烘箱、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稠度测定仪、量筒、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氏夹 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动台、抗压试验机、抗折试验机; 砂石物理性能检测 ——砂样标准筛、天平、摇筛机、烘箱、容量瓶、标准漏斗、液体静力天平、磅秤; 混凝土设计试验 ——坍落度筒、弹头捣棒、维勃稠度测定仪、容量桶、磅秤、混凝土拌和物;立方体试模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压力试验机、混凝土试件; 试验用原材料 ——水泥(各种型号),标准砂,建筑用石子(各种级配),建筑用砂(各种级配)。 1.3,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实验内容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实验要求 实验时数 每组人数 实验类型 1 水泥物理 技术性能检测 细度(筛析法)、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胶砂强度 必做 3 7-8 演示与验证 2 砂石物理 性能检测 A细骨料:颗粒级配、视密度、堆积表观密度、吸水率 B粗骨料:视密度、堆积表观密度、吸水率、颗粒级配 必做 3 7-8 验证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合物基本性能 和易性、表观密度,影响和易性因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拌调整 必做 4 7-8 设计 4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试验总结 各龄期混凝土强度发展,试验结果全面分析 必做 4 7-8 设计与验证 5 混凝土碳化试验 碳化深度测量、机理分析 必做 4 7-8 演示与验证 1.4,教材、实验教材(指导书) 《土木工程材料》,苏达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试验报告结合问答方式,试验成绩占课程总分的20% 六、大纲审核人: 编写说明: 1、教学计划中有安排实验学时的课程和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已开出或即将开出的教学实验均应编写教学实验大纲。 2、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课内上机学时可视为实验学时。 3、实验类型是指: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探索型; 4、实验要求是指:必做、选做和其它; 二,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程序与要求 2.1,试验前 预习相关试验内容。 (1),《土木工程材料》(苏达根编)教材相关章节 第3章  无机胶凝材料  第4章  混凝土与砂浆  试验3    水泥技术性能试验   试验4    建筑用砂石试验  试验5    普通混凝土试验   试验6    砂浆试验   要求:1,了解以上章节关于水泥,砂,石,混凝土,砂浆的相关知识; 2,掌握水泥,砂,石,混凝土,砂浆基本性能; 3,对水泥,砂,石,混凝土,砂浆的试验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把握。 (2),《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手册》(深大建材实验室编) 要求:1,理解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理论学习的关系; 2,理解建材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3,了解各项试验目的和要求; 4,了解水泥,砂,石,混凝土,砂浆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5,熟悉水泥,砂,石,混凝土,砂浆试验内容和试验步骤。 (3),《土木工程材料试验试验报告册》(深大建材实验室编) 要求:1,了解各项试验目的和要求; 2,了解试验后的报告填写任务,带着目的进行试验。 2.2,试验期间 认真进行试验,仔细记录数据。 (1),严格遵守建材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见附录1); (2),同组人员须科学分工,各司其职,确保试验科学,有序的进行; (3),具体进行试验的同学须严格按照“土木工程试验手册”制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不明之处及时请教实验室工作人员,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 (4),负责数据记录的同学须认真观察试验,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和试验细节,确保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负责辅助试验的同学,在辅助工作之外,尽量避免拥挤围观,确保主要操作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和轻松的环境进行试验; (6),在试验中,凡涉及仪器的使用,须认真观察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演示,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操作,不明之处及时询问实验室工作人员; (7),凡试验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可随意丢弃,须按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导处理; (8),凡试验中制作的试快,应及时装模成型,待翌日拆模后,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将试块放入养护室,待龄期一到,即取出测其性能; (9),试验结束后,同组同学将器具归位,打扫实验室卫生。待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10),试验试块养护龄期到时,应及时进行性能检测,并认真记录数据。 2.3,试验后续 整理试验数据,仔细填写试验报告册。(见附录2) (1),试验完成后,认真整理数据,编制试验数据表; (2),在试验数据表的基础上,认真填写“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册”; (3),及时上交试验报告册,由指导教师批阅评分。 2.4,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1),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须掌握土木工程基本材料的性能,对土木工程材料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须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基本常识; (3),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须在试验中积累相当的实践动手能力; (4),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应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设计方法,并能通过试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5),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应通过试验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试验内容 3.1,土木工程材料教学试验内容简介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简介 3.1.1,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内容简介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内容列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实验要求 实验时数 每组人数 实验类型 1 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测 细度(筛析法)、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胶砂强度 必做 3 7-8 演示与验证 2 砂石物理性能检测 A细骨料:颗粒级配、视密度、堆积表观密度、吸水率 B粗骨料:视密度、堆积表观密度、吸水率、颗粒级配 必做 3 7-8 验证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合物基本性能 和易性、表观密度,影响和易性因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拌调整 必做 4 7-8 设计 4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试验总结 各龄期混凝土强度发展,试验结果全面分析 必做 4 7-8 设计与验证 5 混凝土碳化试验 碳化深度测量、机理分析 必做 4 7-8 演示与验证 注: 试验1,“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测”为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的基础性试验,必须掌握; 试验2,“砂石物理性能检测”为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性试验,必须掌握; 试验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合物基本性能”为土木工程材料的重点设计性试验,必须掌握; 试验4,“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试验总结”为土木工程材料的重点试验,必须掌握; 试验5,“混凝土碳化试验”为观摩演示试验,了解即可。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 试验内容 相关仪器设备 相关原材料 1 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测 水泥细度(80um筛析法) 《GB1345-1991》 水泥细度 细度(筛析法) 1,负压筛试验机 2,电子天平 3,烘箱 1,水泥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GB/T1346-2001》 净浆搅拌 标准稠度 用水量 1,电子天平 2,250ml量筒 3,10ml量筒 4,水泥净浆搅拌 机(行星式) 1,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1,水泥 2,水 水泥凝结时间检验《GB/T1346-2001》 凝结时间 1,凝结时间测定仪 (初凝,终凝) 2,水泥混凝土标准养护箱 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GB/T1346-2001》 体积安定性 1,雷氏夹 2,沸煮箱 3,水泥混凝土标准养护箱 4,雷氏夹测定仪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ISO法) 《GB/T17671—1999》 胶砂成型 胶砂抗折强度 1,250ml量筒 2,电子天平 3,胶砂搅拌机 4,胶砂振动台 5,胶砂试模 6,水泥混凝土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 1,水泥抗折试验机 1,水泥 2,标准砂(ISO) 3,水 3.1.2,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内容明细 土木工程材料具体内容列表 2 砂石物理性能检测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 《GB/T14681-2001》 砂的颗粒级配检验 《GB/T14684-2001》 A细骨料砂 吸水率 1,密度桶 2,铁锹 3,粗骨料标准筛 1, 砂子 2,石子 颗粒级配 石子密度测定 《GB/T144685-2001》 B粗骨料石 视密度 堆积表观密度 颗粒级配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合物 基本性能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 《JGJ55-200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 1,笔记本 2,计算器 1,坍落度桶 2,插捣棒、卡尺 3,铁锹 1,水泥 2,砂 3,石 4,水 5,减水剂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检验——坍落度法 《GBJ80—1985》 混凝土 试拌 混凝土和易性 1,容重筒 2,塑料烧杯 3,台秤 4,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5,振动台 6,混凝土试模 7,恒温恒湿养护室 混凝土拌和物 湿表观密度检验 《GBJ80—1985》 混凝土表观密度 1,容重筒 2,台 秤 3,振动台 4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和试验总结 普通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混凝土碳化 深度测量 各龄期混凝土 强度发展 1,压力试验机 2,水泥抗压试验机 1,记录本 2,计算器 1,混凝土试块 试验结果全面分析 1,记录本 5 混凝土碳化试验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 耐久性试验方法 《GBJ82—85》 混凝土 碳化 深度测量 视密度 1,密度桶、碳化箱 2,铁锹棒 3,细骨料标准筛、压力试验机 4,摇筛机 1,记录本 2,计算器 1,砂混凝土试块 2,酚酞试剂 (浓度为1%) 机理分析 3.2,土木工程教学试验内容详解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 试验内容 相关仪器设备 相关原材料 1 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测 水泥细度(80um筛析法) 《GB1345-1991》 水泥细度 细度(筛析法) 1,负压筛试验机 2,电子天平 3,烘箱 1,水泥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GB/T1346-2001》 净浆搅拌 标准稠度 用水量 1,电子天平 2,250ml量筒 3,10ml量筒 4,水泥净浆搅拌 机(行星式) 1,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1,水泥 2,水 水泥凝结时间检验《GB/T1346-2001》 凝结时间 1,凝结时间测定仪 (初凝,终凝) 2,水泥混凝土标准养护箱 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GB/T1346-2001》 体积安定性 1,雷氏夹 2,沸煮箱 3,水泥混凝土标准养护箱 4,雷氏夹测定仪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ISO法) 《GB/T17671—1999》 胶砂成型 胶砂抗折强度 1,250ml量筒 2,电子天平 3,胶砂搅拌机 4,胶砂振动台 5,胶砂试模 6,水泥混凝土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 1,水泥抗折试验机 1,水泥 2,标准砂(ISO) 3,水 3.2.1,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测 试验一 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验 * 试验要求: (1)试验室温度为17 ~ 25℃,相对湿度大于50%。养护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0%。 (2)试验用水应是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也可采用蒸馏水。 (3)水泥试样就充分搅拌均匀,并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其筛余物情况。 (4)试验用材料、仪器、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一致。 3.2.1.1,水泥细度(80um筛筛析法)检验《GB1345-1991》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通过80um筛析法测定筛余量,评定水泥细度是要达到标准要求,若不符合标准要求,该水泥视为不合格。 试验原理:通过80um筛析法测量筛网上所得筛余量(即大于80um的颗粒含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试验方法:细度检验方法有负压筛法,水筛法和干筛法三种。当三种检验方法测试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本手册针对干筛法)。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Test method for fineness of cement-The 80μm sieve》)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80μm筛检验水泥细度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3 方法原理 本标准是采用80μm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1)试样经烘干至恒量后,冷却至室温过筛(0.9mm方孔筛),称取25g试样。。 (2)将试样置于洁净负压筛上,盖上筛盖。 (3)启动负压筛并连续筛析2min, 期间如有式样黏附于筛盖,可轻轻敲打筛盖使其落下。 (4)筛毕取下,用天平称取筛余物的质量,精确至 0.05g。 *注意事项:筛子必须保持洁净,定期检查。 4,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 (1)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F =Rs /m×100 式中: F ——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m——水泥试样的质量g。 结果计算至0.1% (2)结果评定 当水泥筛余百分数F≤10%时为合格。 3.2.1.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GB/T1346-2001》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均受水泥浆稠稀的影响,为了不同水泥具有可比性, 水泥必须有一个标准稠度,通过此项试验测定水泥浆达到标准 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用水量的标准。 试验原理:水泥标准稠度的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的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 需加入的水量。 试验方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有两种方法即标准法和代用法。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water requirement of normal consistency,setting time and soundness of the Portland cement》) 3 原理 3.1 水泥标准稠度的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的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的 水量。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1)水泥净浆的拌制同标准法(1)、(2)条 (2)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可采用调整水量法或不变水量法,采用调整水量法时拌和水据经验确定,采用不变水量法时拌和水用142.5m (3) 水泥净浆搅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好的水泥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振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至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 锥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注意事项: (1)锥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2)调整至试锥(柱)接触锥模顶面(玻璃板)时指针时对准零点; (3)沉入深度测定应在搅拌后1.5min的内完成; 4,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 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为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水泥质量百分比计。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据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计算得标准稠度用水量(P)%。 P = 33.4—0.185S 标准稠度用水量也可从仪器上对应的标尺上读取,当S<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3.2.1.3,水泥凝结时间检验《GB/T1346-2001》*(演示)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通过凝结时间的测定,得到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便评定水泥质量,判定是要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试验原理:通过测定试针沉入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来表示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 试验方法:凝结时间的测定可以用人工测定,也可用符合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一般以人工测定为准。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water requirement of normal consistency,setting time and soundness of the Portland cement》) 3 原理 3.2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演示性实验(略) 3.2.1.4,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GB/T1346-2001》*(演示)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通过测定沸煮后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试样的体积和外形的变化程度,评定体积安定性是否合格。 试验原理:雷氏法是通过测定沸煮后两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来恒量水泥标准稠净浆体积膨胀程度,以此评定水泥浆硬化后体积是否均匀变化。 试饼法是观测沸煮后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外形变化程度,评定水泥浆硬化后体积是否均匀变化。 试验方法:体积安定性测定的方法有两种,雷氏法和试饼法。当发生争议时,一般以雷氏法为准。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water requirement of normal consistency,setting time and soundness of the Portland cement》) 3 原理 3.3 安定性 3.3.1 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3.3.2 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演示性实验(略) 3.2.1.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GB/T17671—1999》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通过检验不同令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或评定水泥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原理:通过测定以标准稠度制备成标准尺寸的胶砂试块的抗压破坏荷载,抗折破坏荷载,确定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试验方法:水泥强度检验采用ISO法(国际标准)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1]法)》(《 Method of testing cements-Determination of strength》)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基准方法的仪器、材料、胶砂组成、试验条件、操作步骤和计算结果等。其抗压强度测定结果与ISO679结果等同。同时也列入可代用的标准砂和振实台,当代用后结果有异议时以基准方法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的检验。其他水泥采用本标准时必须研究本标准规定的适用性。 3 方法概要 本方法为40mm*40mm*160mm棱拄试体的水泥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定。 试体是由按质量计的一份水泥、三份中国ISO标准砂。用0.5的水灰比拌制的一组塑性胶砂制成,中国ISO标准砂的水泥抗压强度结果必须与ISO基准砂的相一致。 胶砂用行星搅拌机搅拌,在振实台上成型。也可使用频率2800—3000次/min,振幅0.75mm振动台成型。 试体连模一起在湿气中养护24h,然后脱模在水中养护至强度试验。 到试验龄期时将试体从水中取出,先进行抗折强度试验,折断后每截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0.2 试验结果的确定 10.2.1 抗折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强度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10.2.2 抗压强度 以一组六个梭柱体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的技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以剩下的五个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结果,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出平均数±10%时,则此组结果作废。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1)配合比:对于GB/T17671限定的通用水泥,按水泥试样、标准砂(ISO)、水,以质量计的配合比为1:3:0.5,每一锅胶砂成型三条试件,需水泥试样 450±2g,ISO标准砂1350±5g;水225±1g。 (2)搅拌:把水加入锅内,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后开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一个30s开始搅拌的同时均匀加入 砂子(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大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然后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胶皮刮具将叶 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3)成型:胶砂制备后应立即成型,将空摸及模套固定于振实台上,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模槽内约放300g胶砂,并将料层插平振实 60次后,再装入第二层胶砂,插平后再振实60次,然后从振实台上取上试模,用金属直尺以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从横向以锯 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将超出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抹平,然后作好标记。 (4)养护:将做好的标记的试模放入养护箱内至规定时间拆模,对于24h令期的试件,应在试验前20min内脱摸,并用湿布覆盖到试验。对于24h以上 令期的试件,应在成型后20-24h间脱模,并放入相对湿度大于90°的标准养护室或水中养护(温度20±1℃)。 (5)强度测试:养护到期的试件,应在试验前15min从水中取去,擦去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到试验。先进行抗折试验,后做抗压试验。 抗折试验:将试件长向测面放于抗折试件机的两个支撑园柱上,通过加荷园柱,以50±10N/S速率均匀将荷载加在试件相对侧面至折断,记录破坏 荷载(Fl)。 抗压试验:以折断后保持潮湿状态的两个半截棱柱体以侧面为受压面,分别放入抗压夹具内,并要求试件中心、夹具中心、压力机压板中心,三心 合一,偏差为±0.5mm ,以2.4KN±0.2KN/S的速率均匀加荷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Fc)。 * 注意事项: (1) 试模内壁应在成型前涂薄层的隔离剂; (2) 脱模时应小心操作,防止试件受到损伤; (3) 养护时不应将试模叠放; 4,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 一组试件三条,分别进行三折六压试验,测得破坏荷载。 抗折强度按下式计算: Rl=1.5Fl/b3 (精确至0.1MPa) 式中:Fl——棱柱体折断时的荷载(KN) L——两个支撑园柱之间的距离(mm),L=100mm b——棱柱体边长 ,b=40mm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强度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Rc=FC/A(精确至0.1MPa) 式中: Fc——受压破坏最大荷载(N) A——受压面积40mm×40mm 以一组六个梭柱体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的技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以剩下的五个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结果,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出平均数±10%时,则此组结果作废。 当强度值低于标准要求的最低强度值时,应视为不合格或降低等级。 试验一 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检验对照数据表 1,国标规定各项性能合格标准 3.2.1, 水泥物理技术性能 3.2.1.1,水泥细度(80um筛筛析法)检验《GB1345-1991》——水泥筛余百分数F≤10%; 3.2.1.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GB/T1346-2001》——无具体判定指标; 3.2.1.3,水泥凝结时间检验《GB/T1346-2001》——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3.2.1.4,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GB/T1346-2001》——(雷氏夹法){(C1—A1)+(C2-A2)}/2≤5mm} 3.2.1.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GB/T17671—1999》——以下为标准规定的42.5水泥胶砂在相应龄期应达到的抗折抗压强度值。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d 28d 3d 28d 42.5 16.0 42.5 3.5 6.5 2,实验结果与结论(对照国标标准) 3.2.1,水泥物理技术性能(所检测水泥为PO42.5) 3.2.1.1,水泥细度(80um筛筛析法)检验——水泥筛余百分数F= 。(结论: ); 3.2.1.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 3.2.1.3,水泥凝结时间检验——初凝时间为 ,终凝时间为 。(结论: ); 3.2.1.4,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 {(C1—A1)+(C2-A2)}/2= 。(结论: ); 3.2.1.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 (结论: )。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3d 28d 3d 28d 42.5 3.2.2, 砂石物理性能检测 试验二,砂石物理性能检测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 试验内容 相关仪器设备 相关原材料 2 砂石物理性能检测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GB/T14681-2001》 砂的颗粒级配检验《GB/T14684-2001》 A细骨料 砂 视密度 1,密度桶 2,铁锹 3,细骨料标准筛 4,摇筛机 1,砂 堆积表观密度 吸水率 颗粒级配 石子密度测定《GB/T144685-2001》 B粗骨料 石 视密度 1,密度桶 2,铁锹 3,圆钢(直径16mm), 4,粗骨料标准筛 5,摇筛机 2,石子 堆积表观密度 吸水率 颗粒级配 注:主要进行的试验为砂的颗粒级配和堆积密度以及石的的表观密度 * 试验要求 (1)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单项试验不少于规定的最少取样数量;对于多项试验,若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另一项试验结果,可用同一组样 品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2)每组样品应按缩分法(四分法)缩分至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须的质量为止。 (3)砂、石的含水量、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的检验,所用试样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4)试验温度应在15℃~30℃。 (5)试验用水应是洁净的淡水,有争议时可采用蒸馏水。 3.2.2.1,砂的颗粒级配检验《GB/T14684-2001》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通过筛分析试验测定不同粒径骨料的含量比例,评定砂的颗粒级配状况及粗细程度,为合理选择砂的提供技术依据。 试验原理:通过一套由不同孔径的筛组成的一套标准筛对砂样进行过筛,测定砂样中不同粒径的颗粒含量。 试验方法:采用国际统一的筛分析法。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T14684-2001》建筑用砂标准规定:砂的级配应符合3个级配区的要求(粗砂区、中砂区、细砂区),并据细度模数规定了三种规格砂的范围, 粗:3.7~3.1;中砂:3.0~2.3;细砂2.2~1.6。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1)取按规定取样缩分后的试样约1100g,放入烘箱内(105±5)烘干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成 相等的两份试样(每份550g)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至下组合的套筛上。 (3)将放好试样的套筛安放在摇筛机上,摇筛10mm后,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依次逐个进行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即 0.5g)为止,通过的试样(即小于筛孔直径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手筛,依次分别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4)称量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1)式计算出的量,若超过应按下列处理方法之一进行: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G=A×d1/2/200…………………………………………………(1) 式中: 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筛面面积(mm2) d——筛孔尺寸(mm) 处理方法: 1)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1)式计算出的量(至少分成两份),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2)将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取其中1份,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继续筛分。计算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分比例进行修正。 * 注意事项: (1)试样必须烘干至恒量,恒量是指在相隔1h~3h情况下,前后两次烘干重量之差小于该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 (2)试验前应检查筛孔是否畅通,若阻塞应清除; (3)试验过程中防止颗粒遗漏; 4,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精确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 至1%。 (3)按式(2)计算细度模数(Mχ)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时,须重新试验。 Mχ=[(A2+A3+ A4+ A5 + A6 )-5 A1 ] /(100-A1)………………………(2) 式中 Mχ——细度模数 A1、A2、A3、 A4、 A5、 A6——分别是孔径为4.75mm、2.36mm、1.18mm、600um、300um、150u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据计算得到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按标准要求的级配区判定级配是否符合标准,若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双倍取样复检,复验符合标准要求,判定该类砂 合格,若复验的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类砂为不合格,据细度模数MΧ的大小,按标准确定砂的规格。 3.2.2.2,砂的堆积密度测定《GB/T14681-2001》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通过测定砂的堆积密度,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为计算空隙率及砼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原理:通过测定装满容量筒的砂的质量和体积(自然状态下)计算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试验方法: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T14684-2001》规定: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 3,试验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 (1)按规定取样缩分后,称取试样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 用,称容量筒质量G2。 (2)称取试样一份,用料斗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mm处,以自由落体落下徐徐倒入容量筒中并呈堆积,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 沿筒口中心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G1(精确至1g)。 *注意事项: (1)试样通过料斗装入容量筒时,料斗口距容量筒口最大高度不超过50mm,试验过程中应防止振动容量筒;试验过程中应防止振动容量筒; (2)试验前可按规定方法对容量筒体积进行校正; 4,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 堆积密度及空隙分别按下式计算,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堆积密度:ρO=(G1-G2)/V0 式中 ρ0——堆积密度(kg/m3)(精确至10kg/ m3) G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 G2 ——容量筒质量(g) V0——容量筒体积(即1L)(L) 空隙率:P=(1-ρ0/ρO)×100 式中 P——空隙率(%) ρ0——砂的堆积密度(kg/m3) ρO——砂的密度(kg/m3) 当砂的堆积密度≤1350kg/m3,及空隙率≥47%时,应重新选砂。 3.2.2.3,石子密度测定《GB/T144685-2001》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通过密度测定,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为计算试样空隙率及砼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原理:利用阿基米德原理(骨料排出水的体积为骨料的体积)确定粗骨料(卵石或碎石)的近似密实体积(包括封闭孔隙在内),计算粗骨料的密度。 试验方法:方法有液体比重瓶法和广口瓶法。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T14685-2001》规定:卵石或碎石密度大于2500kg/m3。本指导书针对广口瓶法。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1)按规定取样缩分至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然后洗净,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将试样浸水饱和,装入广口瓶,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左右摇动排尽气泡后,向瓶内滴水至瓶口边缘,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 滑行,紧贴瓶口水面,覆盖瓶口,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G1(精确至1g)。 (3)将瓶中试样倒出,放烘箱(105±5)℃内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GO(精确至1g)。 (4)将瓶内重新注水至瓶口,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覆盖瓶口,擦干瓶外水分后,称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G2(精确至1g)。 *注意事项: (1) 带水称量各项质量时水温应一致; (2) 整个试验中称量时水温可在15~25℃范围内进行,但温度不应超过2℃; 4,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 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ρO= GO/(GO+G2-G1) ×ρ水 式中 ρO——密度(kg/m3) GO——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G1——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质量(g) G2——水瓶和玻璃片的质量(g) 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当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须重新试验,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 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试验二 砂石物理性能检测对照数据表 1,国标规定各项性能合格标准 3.2.2, 砂石物理性能检测 3.2.2.1,砂的颗粒级配检验《GB/T14684-2001》——细度模数,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 3.2.2.2,砂的堆积密度测定《GB/T14681-2001》——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 3.2.2.3,石子密度测定《GB/T144685-2001》——卵石或碎石密度大于2500kg/m3。。 2,实验结果与结论(对照国标标准) 3.2.2, 砂石物理性能检测 3.2.2.1,砂的颗粒级配检验——细度模数为 , (结论:所测砂属 砂); 3.2.2.2,砂的堆积密度测定——堆积密度为 kg/m3,空隙率为 %, (结论: ); 3.2.2.3,石子密度测定——(所测石子为 石),密度为 kg/m3, (结论: )。 3.2.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合物基本性能 试验三 新拌混凝土性能检验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 试验内容 相关仪器设备 相关原材料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合物基本性能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 《JGJ55-200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笔记本 2,计算器 1,水泥 2,砂 3,石 4,水 5,减水剂 混凝土拌和物的 和易性检验——坍落度法 《GB/T50080—2002》 混凝土试拌 混凝土和易性 1,容重筒 2,塑料烧杯 3,台秤 4,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5,振动台 6,混凝土试模 7,恒温恒湿养护室 1,坍落度桶 2,插捣棒、卡尺 3,铁锹 混凝土拌和物 湿表观密度检验 《GB/T50080—2002》 混凝土表观密度 1,容重筒 2,台 秤 3,振动台 * 试验要求 (1)试验用原材料应提前运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温度一致,拌和混凝土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 (2)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重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骨料为±1%,水、水泥和外加剂为±0.5%。 (3)混凝土部分的有关试验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内容,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即按设计好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性能试验。 3.2.3.1,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JGJ55-2000》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 试验原理:根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试配。 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实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 2,原材料 (1),水泥 P.O.42.5,实测强度: 富余系数1.13 ;密度: 3.1g/cm3 。 (2),砂 河砂,中砂,细度模数: 2.7 ;表观密度 2600kg/m3 ;堆积密度 1400 kg/m3 。 (3),碎石 规格: 10-31.5mm ,表观密度 2650kg/m3 ;堆积密度 1450 kg/m3 。 (4),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 3,混凝土性能要求暨设计题目 (1),普通混凝土 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C45,C50任选 坍落度:35~90mm之间选定 (2),大坍落度(泵送)混凝土 强度等级:C30,C35,C40,C45,C50任选 坍落度:100~140mm之间选定 4,参考文献与标准 (1),《GB/T50080-2002》——《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2),《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GB/T50081-2002》——《普通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试验相关行业标准截录 《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 for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ordinary concrete》) 3.0.1 混凝土配置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式中 fcu,0——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fcu,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5.0.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1 计算配置强度f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2 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 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6.1.4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6.1.3条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 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6.1.5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和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 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 7.4 泵送混凝土 7.4.1 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道之比宜符合表7.4.1的规定;(表略) 3 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 4 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和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试验要求 (1)、每组任选题目及相关性能要求设计配合比一组;提供配合比设计过程(配合比设计列表见附录); (2)、现场配制混凝土15升,按计算配合比计算出15升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及减水剂(如掺用)的用量; (3)、记录坍落度、调整过程(满足坍落度要求); (4)、混凝土满足坍落度要求后,成型100×100×100mm三联模3组,分别测定3、28d混凝土抗压强度;28d混凝土劈拉强度; (5)、组长安排好3d、28d龄期试验时间及人员安排。 3.2.3.2,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检验——坍落度法《GB/T50080—2002》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通过坍落度测定,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检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制成标准试件,以便进一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 试验原理:通过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作用下坍落度及外观现象(泌水,离析),评定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试验方法:坍落度法。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截录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tandard for test method of performance on ordinary fresh concrete》) 3.1.1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测定。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1)湿润坍落度筒及各种拌和用具,并把坍落筒放在拌和用平板上 (2)按要求取得试样后,分三层均匀装入筒内,捣实后每层高约为筒高的1/3,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在整个截面上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捣棒应插透 本层,并与下层接触。 (3)顶层插捣完毕,刮去多余混凝土后抹平 (4)清除筒周边混凝土,垂直平稳提起坍落度筒,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进行,在150s内完成。 (5)提出坍落筒后,立即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拌和物的坍落度。 *注意事项: (1)装料时,应使坍落度筒固定在拌和平板上,保持位置不动 (2)坍落度筒提升时避免左右摇摆 (3)在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混凝土的外观状态 4,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 坍落前后的高度差即为坍落度。精确至5mm。 据坍落度的大小判定是要满足施工要求的流动性,据在测试过程观察到的砼状态,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是否良好。 当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1),流动性以坍落度的大小判定(具体标准为施工确定) (2),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 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3),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和物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 此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保水性良好。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 3.2.3.3,混凝土拌和物湿表观密度检验《GB/T50080—2002》 1,试验目的,原理与方法 试验目的:测定混凝土拌和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重量,以提供核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之用。 试验原理:根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试验方法:根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2,试验相关国家标准节录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tandard for test method of performance on ordinary fresh concrete》) 6 表观密度试验 6.0.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和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即表观密度) 6.0.5 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试验报告除应包括本标准第1.0.3条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容量筒质量和容积; 2 容量筒和混凝土试样重质量; 3 混凝土拌和物的表观密度。 3,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1)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出重量(W1),精确至50g。 (2)混凝土的装粒及捣实方法应视拌和物的稠度而定。一般来说,为使所测混凝土密实状态更接近于实际状况,对于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 用振动台振实, 大于70mm的混凝土有捣棒捣实。 采用振动台振实时,应一次将混凝土拌和物灌满到稍高出容量筒口。装料时允许用捣棒稍加插捣,振捣过程中如混凝土高度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 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表面出浆为止。 (3)用刮尺齐筒口将多余的混凝土拌和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 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与容量筒总重(W2),精确至50g。 * 注意事项: (1)容量筒容积应经常予以校正; (2)混凝土拌和物湿表观密度也可以利用制备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时进行,称量试模及试模与混凝土拌和物总重量(精确至0.1kg),试模容积,以一组 三个试件表观密度的平均值作为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 4,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 混凝土拌和物容量按下式计算: γh =(W1-W2)/V×1000 式中W1——容量筒重量,(kg) W2——容量筒及试样总重,(kg) V ——容量筒容积,(L) 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至10(kg/m3)。 试验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合物基本性能对照数据表 1,国标规定各项性能合格标准 3.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合物基本性能 3.2.3.1,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JGJ
本文档为【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手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90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7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1-01-21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