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举报
开通vip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2010-03-30 10:18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翻译:闻中 第一章:不动心篇   1,向辉煌的平静(不动心)致敬!它是无止境的,不被时空诸因所限,其纯净的意识惟有被经验者所知。   2,此书既不适于全然无知者,亦不适于那已了知真理谜底的人学习。只有这样的人,即他正在焦虑着“我被捆绑了,我必须重获自由”,此人才是研究和学习此书的合格人选。   3,除非那人已被至高的主所祝福,否则他既不会找到合适的古鲁,也发现不了正确的经典。   4,哦,罗摩啊,正如一只舟筏的稳定得益于某位舟子...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2010-03-30 10:18 瓦西斯塔瑜伽精义 翻译:闻中 第一章:不动心篇   1,向辉煌的平静(不动心)致敬!它是无止境的,不被时空诸因所限,其纯净的意识惟有被经验者所知。   2,此书既不适于全然无知者,亦不适于那已了知真理谜底的人学习。只有这样的人,即他正在焦虑着“我被捆绑了,我必须重获自由”,此人才是研究和学习此书的合格人选。   3,除非那人已被至高的主所祝福,否则他既不会找到合适的古鲁,也发现不了正确的经典。   4,哦,罗摩啊,正如一只舟筏的稳定得益于某位舟子,同样,渡过轮回之洋,其方法之获得,必须得益于伟大灵魂的陪伴。   5,疗救恒久轮回之疾的伟大药方就是这样的一种探究:“我是谁?谁在轮回?”这种追寻能完全地治愈此疾。   6,如果你所呆的地方没有一棵了知真理的智者之树,上面没有挂满累累的硕果,也没有那凉爽的树荫,那么,这样的日子一天也不能去过。  7,要接近圣者,即便他们没有开示,即便他们以轻微的方式在谈话,也是饱含智慧。   8,因圣者的陪伴,虚空被充满,死亡成不朽,逆境化为了财宝。   9,假如圣者也只是关心他们自己的幸福,那么,深受轮回之苦的人又如何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庇护和慰藉呢?   10,那已入不动心之境者,哦,上好的灵魂啊,他就是合格的门徒,此经所要传达给他的是真正的智慧;它要传达神圣经文的要旨,传达大全的智慧。   11,追随习俗的教育方法,只是保存了传统。而纯然的觉悟惟能来自于门徒理解的清澈。   12,借助于圣典和古鲁的帮助,还不能够觉悟主。因自我只能被带着纯然悟力的自性所觉知。   13,所有已被人类所获的技能,皆因缺少 练习 飞向蓝天的恐龙练习非连续性文本练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呼风唤雨的世纪练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练习 而丢失。但只有此种智慧的技能一旦兴起便稳定发育和壮大。   14,正如脖颈间所带的饰环因遗忘而以为不存,却又因忆及此误而重新得之,因古鲁的话语(使得幻相移开之后),自性也就一样地重新获得。   15,其实,一个不了解自性(真我),而溺于感官享乐的人是不幸的。正如一个人太迟以后才了解到他自己所吃的食物皆为毒药一样。   16,那不正当的人哪,即使已经明了世界物质的虚幻性质,还仍然思念着它们,这样的人,与其说他是人,不如说是蠢驴。   17,即便最轻微的思想也能够将一个人淹没在悲伤里面,而当所有的思想清空之后,他却反而能享受到永不朽坏的极乐。   18,正如我们梦中所经验一百年的幻觉,其实才不过延续了一个时辰,在我们的觉悟状态中看清摩耶的游戏,亦复如此。   19,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其内心冷静,并且没有执迷和憎恨,而且他观察世界宛如一局外之人。   20,如果一个人已经很好地明白了该如何放下所有的赞同和拒绝的想法,而且他已经亲证了那藏于内心最隐秘处的觉知,那么,这样的人,其生命是卓越而辉煌的。   21,在肉体溶解之后,意识因心(hridyam)不再存在而受到限制。人们没有必要去悲叹自性的消失。   22,当像陶罐一样的容器被打破以后,其里面的空就变成了无限。同样,当肉体停止存在,自性就恢复了永恒和不执的面目。   23,没有任何东西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诞生和死去。一切都只是大梵以世界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幻觉。   24,自性比空更加地辽阔,它是纯粹的,它是精微的,不会朽坏,而且无往而不利的。所以,它又如何能够被诞生,又怎么会死去呢?   25,万有是一,是宁静的,它没有开始,也没有中间和结尾。它不能被说成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会获得幸福。   26,哦,罗摩,你要知道,不可接触者(chandalas)所过的一种手持钵碗、沿街行乞的生活,也要比在无知中沉眠的生活方式要高贵啊。   27,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疾病,任何毒物与任何逆境,以及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其他的事物,会比促成自己肉体的诞生这个蠢主意造成更大的苦难了。 第二章:世界篇   1,当曼荼罗山(天神和阿修罗们用它来搅拌乳海)静止时,庞大的牛奶之洋(乳海)也恢复了平静,同样,当头脑澄清了,轮回(samsara)的假象就会终结。   2,当头脑活跃起来,轮回也随之出现,而头脑安静了,轮回(samsara)也就停止了。通过控制呼吸和潜藏(承自前世的熏习和倾向)的种种欲望,使得头脑得以宁静。   3,这毫无价值(燃烧起来)的轮回(samsara)起于我们的想像,也会因中止想像而消失。它的非真实性是可以确定的。   4,图片中的蛇似乎是活的,当我们明白真相之后,这蛇的(活的)念头便会停止运作。同样道理,(当真理被亲证之后),轮回(samsara)也就消失,尽管其表象也许还在继续。   5,这漫长的轮回之魔起于一个人头脑的幻觉。一旦他深入地追究,这个苦难的源头也就消失了。   6,哦,罗摩啊,摩耶(maya)是这样的,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下坠而带来快乐。它的本性不可思议。当被觉察,它就无法继续存在。   7,亲爱的孩子啊,这个摩耶(maya)真正有意思的是,它居然让整个世界受到了迷幻(生起错觉)。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感知到阿特曼(Self),即便它布满我们的四肢和全身。   8,无论我们看到了什么,其实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好像甘达尔瓦(fata morgana)的神话之城,或者海市蜃楼。   9,那虽然藏身于我们里面而我们无法见着的,就是被称为永恒的,而且不会朽坏的阿特曼(Self)。   10,正如湖岸边的树木倒影在水中一样,世上的所有事物也倒影在我们意识的大镜子里面。   11,这个宇宙,它不过是意识的游戏:当它显现时,就像以绳为蛇的幻觉一样(出于无明),然后当正确的知识出现,这场戏剧也就是落幕了。   12,即便如此,捆绑并不存在,它之所以如此之强,全然是出于追逐尘世的享乐所致。当欲望淡去,这种捆绑也就逐渐弱化。   13,如同从海洋中涌起了波涛,那辽阔和稳定的最高我(Supreme Self)的庞大区域也会涌起易变的心意。   14,正是根据它自己的秉性,想象(任何事物)的迅捷和自由,这神奇的(对世界的)显示投射到醒觉的状态。   15,这个世界虽然不真实,但是它不但显现,而且对于一个无明的人,还是毕生受其折磨的原因,这正如(并不存在的)鬼魂之与孩子(的恐惧之因)。   16,一个对黄金没有概念的人只是见到了手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黄金。   17,同样地,那些城市,房屋,山脉,巨蛇等等,俱是无明之人的眼中所见,是孤立的客体,而从绝对的观念来看,这个(客体的)世界其实正是主体(The Self)自身,它并不是孤立的(从阿特曼那里出来)。   18,这个世界对于无明者充满痛苦,而对于智者却是祝福和喜乐,这个世界对于盲人是黑夜,而对于眼睛明亮者却是阳光灿烂。   19,一个有辨别力的人,随着他跃出了轮回,头脑里的概念也全部抛下,他的喜乐也越发高涨了。   20,正如云层突然显现而又消失于清明的天空,整个宇宙也从阿特曼里(显现),(而又融入到阿特曼里面)。   21,如果他认识到光线与太阳没有不同,并且明白都出于太阳本身,那么此人就可以被视为非介入者(nirvikalpa)   22,正如一件衣服,当我们细加观察,就会看出它其实都是细线,同样地,当我们细细追究这个世界时,(我们就会明白)它其实就是阿特曼。   23,这个迷人的世界如同从芬芳的意识之海里边涌现出,而又消失于它。它(即意识,相当于海洋)与(即中间,相当于波浪)过程又有何差异呢?   24,正如泡沫,波涛,朝露和水泡与水并无不同,同样地,这个从阿特曼(Self)里面显现出的世界与阿特曼本身也并无差别。   25,如同组成一棵树的果实,叶子,藤蔓,树丫,小枝和树根在树的种子里存在,同样地,这个显现的世界也存在于梵。   26,如同陶罐(最终)归于尘土,波涛归于水域,金饰归于金子一样,这个由自性(Self)里显现的世界,(最终)也要归于自性(Self)。   27,当一个人没有认出绳子的时候,蛇就出现了,当他识别出是绳子时,则蛇就消失了;同样地,当没有觉知阿特曼时世界就显现,当他觉知到阿特曼,世界就消失。   28,仅仅是因为我们对那不可见的阿特曼的遗忘,才使得世界显现出来,就如同(没有认出)绳子而(导致)蛇出现一样。   29,如同在醒觉状态,梦境显得不真,而在梦境中,醒的状态显得不真一样;对于生,死显得不真,对于死,生也显得不真。   30,所有这些既不是真实,也不是非真实,它们俱是出于错误知觉的影响,俱来自于过去经验引起的印象。 第三章:标志篇   1,对阿特曼(Self)的知识是那火焰,它可以燃尽欲望的干草,这才是真正的三摩地,而不仅仅指禁语。   2,那已经亲证到了整个宇宙只是意识,并仍然保持其心不动的人,他已受到了梵的盔甲之护卫,他是快乐者。   3,那已抵达超然境界,并总是保持着如同满月般平静的瑜伽士,他才是真正至上者。   4,那在自己的内心深思《奥义书》中关于梵的要旨者,他不再会被悲喜所左右,也不再会受轮回之苦。   5,正如鸟兽不会将自己的巢穴筑于火山之上,同样地,邪恶的(念头)也不再现于梵知者那里。   6,智者(偶尔)也像愚者那样对别人发火。(但是他们这么做不过)是为了验证他们控制内在情绪的能力。(也即是说,为了知道别人的生气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   7,正如即便已经认清并没有蛇真正存在,但这关于蛇的想象所延续的时间里,还是会造成身体的紧张;同样地,即便已经摆脱了尘世所有的虚妄,这虚妄的影响还是会持续一些时候。   8,正如水晶玻璃不会被那些在它里面映现的事物所濡染,同样地,了知真相者亦不会被他的行为结果所影响。   9,甚至当他指向外部行动时,(了知真相者)也总是保持了内倾,而且极为平静,如同一位眠者。   10,坚定地信服不二性,而且享受着完美的心灵之宁静,瑜伽士从事他们的工作,将世界视如一个梦境。   11,无论是让他(指了知真相者)今日死去,还是亿万年之后死,他仍然保持完美的状态,如同藏于泥沼之黄金。   12,他可以置其身体于圣地,或者也可以在不可接触者(如吃狗肉者)的房中出现,他,这无欲者,在无论哪个时候总是自在地与(梵的)知识合一。   13,罗摩啊,对于那无欲者来说,大地如同是牛的蹄印,迷卢山亦不过是一土堆,苍穹也不过是一容器,此三个世界俱不过是草芥一般地毫无意义。   14,一个知道真理的人,就像一艘陆地上的虚舟,其里外都是空的,而同时,他里外又是满满的,如同一艘沉没在海洋中的船只。   15,一个对所见之物既没有喜,也没有非喜的人,并且其(在世上的)行为如同眠者,据说这样的人就是一位解脱者。   16,一个从(欲望的)绳索中释放出来的人,他的所有迷惑也已经得到了解决,这样的人甚至还活在身体里时(jivan mukta),他就已经是解脱者,尽管看起来是束缚,其实仍是自由的。他如一盏画里的灯。   17,一个很容易就(如同在游戏中)放下所有自我中心倾向的人,甚至放下冥想的对象,这样的人尽管还在肉身之中,其实已经获得了解脱。   18,如果一个人如同盲人一般地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害怕执著如同害怕蟒蛇;将感官享受与疾病等观;将女人的陪伴视如草叶;而在友敌之间也并不作区分,他在此世和下一世经验着快乐。   19,如果一个人从自己的脑中放下所有的感知对象,获得了完美的宁静,如同虚空一般安然,不受悲伤影响,这样的人是一个解脱者,他是至高的主人。   20,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他的内心欲望都已经熄灭,他是一位解脱者,至于他冥想与否或行动与否,这其实并没有关系了。   21,在“无我”里面还存有“我”的观念,就是束缚,将这观念放下才是解脱。对于自由的阿特曼,是既没有束缚,也没有解脱的。   22,如果通过感知那并非真正存在的感知对象,而内心保持了完全的自由(从这些对象里),这能够保证解脱的极乐。   23,智者说,放下所有潜藏的欲望,是最完美的(亦即最真实)的解脱,这也是(获得自由的)上好的法门。   24,解脱既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地狱,甚至也不是在人间,根除了内心所有的欲望便被视为解脱。   25,罗摩啊,既没有知,也没有非知,既没有心灵,也没有个体的灵魂(jiva),它们都是出于梵的想象。   26,对于一个已经建立起无限、纯粹意识,喜乐和绝对的不二性的人,哪里还有什么束缚和解脱的问题?对他而言再无第二实体。   27,哦,罗摩啊,头脑会依照它自己的力量,束缚了自己,当其宁静时,就获得了自由。 第四章:头脑篇   1,意识全然专注于它所欲求的对象,并且追逐它们,这就生出了我们所知的头脑。   2,在至高无上的全能的主那里,借想象之助力,分离出客观之事物,如同水纹显现于水面。   3,正如大火从(吹出火苗的)风而生,亦因从风而熄灭,同样地,那生自想象的亦因想象自身而废去。   4,由于遗忘,头脑经由这种(想象)而存在。就像一个人在自己梦中所经验的死亡,当细心检查时,这死的经验就不复存在。   5,因错误的理解,将非我当成了我,把虚假的当成了真实的,罗摩,你要知道此皆因这头脑啊(chittam)。   6,“这是他”,“这是我”,“那是我的”,这些(观念)构成了头脑,当一个人沉思这些虚假的观念时,它们就会消失。   7,头脑的本性就是去接受某些事物,又去拒绝某些事物;这不是别的,这正是捆绑。   8,头脑既是尘世的造物主,也是世上的个体(purusha),我们只是视那些被心意所完成而不是被身体所完成的事情,才认为是完成。这拥抱女儿的手臂,也正是拥抱妻子的手臂。   9,头脑是感知对象(产生)的原因。三界都立于它,当它废去,世界也就随之废去。这需要努力才可以达成(即净化)。   10,头脑因被诸多潜藏的印象所束缚,当这些印象俱都消失,它就获得了自由。所以,罗摩啊,你应通过智慧,迅速抵达那没有印象的状态吧!   11,正如浮云(出线后)遮住了月亮,或者墨迹污损了石灰之墙,同样地,欲望的念头会玷污内在之我。   12,哦,罗摩啊,如果有谁将心意转过,将这三界视若干草,作为智慧之火的祭品,这样的人已从头脑的幻觉中获释。   13,当一个人明白了接受和拒绝的真相,就不再欲求任何事物,而只是安居于自我,放下所有,(他的)头脑就不复存在。   14,头脑就是醒觉中的忧惧(ghoram),睡梦中的和缓(santam),酣睡无梦中的迟钝,以及超出此三态的死亡。   15,就如卡塔卡粉(kataka)的晶粒可使水中的脏物沉淀,然后,它自己也溶于水中一样,头脑(在印象消失之后)自身也(在自我里面)融化。   16,头脑就是轮回(samsara),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束缚,身体因它而动,正如树木因风而摇晃。   17,首先需要控制的是头脑,其方式是:以掌压掌,以牙咬牙,以四肢征服四肢   18,如果尚未控制好头脑,而愚者在世上却喜欢讨论冥想,难道他不感觉羞愧吗?   19,唯一需要被控制的神祇就是头脑,它的受制可以导向所有的成就,没有这种控制,其余的全部努力都归于无效。   20,保持泰然是幸福的根基。一个人就是通过它而获得解脱的。就人类而言,即便已经征服了三界,而尚未控制好自己的头脑,那也不过如叶片一般毫无价值。   21,与智者为侣,弃下潜藏的印迹,自我反思,控制呼吸,这些都是征服头脑的手段。   22,对于以革皮为鞋的人,这足踩之地也就如同铺着革皮一般柔软舒适,同样地,对于圆满(即不二)的头脑而言,世界就如同流溢着甘露一般美好。   23,由于思及“我不是梵”,头脑就被缚住,它也同样会因“我是梵”的思想而得以完全释放。   24,当头脑被放下(即消解)了,所有二元的、一元的事物也就消解了,此后唯一留存的就是至高的梵,宁静,永恒和自由,再无痛苦。   25,一个实现了纯然意识之境的人,他因纯粹的心意而拥有的至高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他亦已征服了死亡。  第五章:印象篇   1,哦,罗摩啊,这种对阿特曼的本性和“我是谁”的追问就是火焰,它可以焚毁纠缠于头脑里面那些邪恶的树种。   2,正如再大的风也不能吹动画中的蔓草,同样地,一个以坚定而加固了理解的人也不复受痛苦影响,因这些痛苦(总是)落入了明察之镜中。   3,了知真相者宣称,对自性真理的探究就是智慧,它(智慧)被收藏于(探究)里面,正如香甜藏之于牛奶。   4,对于因追问梵天而亲证自性者,毗湿奴和湿婆都是他同情的对象。   5,对于那些愿意(恒久地)追问“宇宙是什么?”和“我是谁?”的人,这个世界显现为虚幻。   6,正如一个在幻境之中明白了(这是幻境)的人,水的念头就不会在他那里出现,同样地,一个因亲证“万物皆梵”而摧毁了无明者,甚至连潜藏的印象都不会出现了。   7,通过放下潜藏的印象或者控制呼吸,头脑就不再存在了,实践你所喜欢的任何一种。   8,哦,纯洁之灵魂啊,珍惜与圣者的交往,珍惜真正的经典,不需要几个月,仅需数日,你就会获得超然的意识状态。   9,一个以圣者为侣的人,他弃下所有轮回之思想,记住身体之必死,那些隐藏的印迹将都会(从头脑中)消失,   10,哦,罗怙的后裔啊,甚至连无知的人也都会因信念之坚定而改变,如同毒药化为甘露,或者甘露化成了毒药。   11,当这个身体被视为真实之时,它就依身体的需求来活动,但是当明白它的不真实时,它就成了虚空。   12,哦,罗摩啊,当你躺在舒适的床上,你曾用你梦中的身体四方走动,可是,现在,(在醒觉状态时),那身体去哪里了呢?   13,正如可敬的人不会与身负狗肉的低种姓的女子接触,同样地,即便所失甚多,一个人也应当舍弃“我是这身体”的念头。   14,当一个求道者(sadhu)只是思想着梵,保持平静,并摆脱了所有的悲伤,他的自我(egoity)就会自然死去。   15,如果一个人亲证了万物的合一性,他就会保持持续的安然,其内在如同虚空一般地冷静和纯洁,再无“我”的念头。   16,如果一个人内在是安然的,那么外在的世界也就是安然的,而如果其内在是(焦躁)不安的,那么整个外在世界也会燃着如火。      第六章:自我篇   1,我,即是纯粹的意识,无瑕而且无限,超越摩耶(maya),在行动时视这个身体为别人的身体。   2,头脑,知觉和感觉等,全都是意识(Consciousness.)之游戏,它们是不真实的,之所以看起来实存仅因缺乏洞见。   3,我不被逆境所左右,是所有富足世界之友人,没有存在的观念,也没有非存在的观念,我远离痛苦。   4,我无为,我无欲,我纯洁清明如天空,我无所追逐,平静,无形,恒在,而且安稳不动。   5,如今我已经完全明白了五元素,三界,以及我自己,它们都是纯然的意识。   6,我高于诸物之上,我存于四方,我像那虚空,我是那(真实的)存在,我无力言说超乎于此的任何事情。   7,让遍在的思想的波涛在我里面潮升潮落吧,我是那海洋一般的无穷无尽的意识,而我里面既无增亦无减。   8,在我里面是何等的精彩啊,在这无尽的意识的大洋里面,个体之灵(jivas)显现了,嬉戏一会,又依其本性而消失。   9,这个世界因出于我的无明而显现,现在又消解于我,如今我直接品尝着世界即意识的至上的喜乐。   10,我让自己居于万物,这自由永在的真我就以内在的意识进驻并栖居。 第七章:净化篇   1,哦,罗怙的后裔啊,你在世上应如是行:行动于外,而无为于内;表面是做者,而内里是非做者。   2,哦,罗怙的后裔啊,你在世上应如是行:弃下内在的所有欲想,不被执著和潜藏的印象所束缚,然后在世上可行诸事。   3,哦,罗怙的后裔啊,你在世上应如是行:你要整体地去观照,你要以弃下所有默观的对象为标志,与你内在的自性一起,甚至还活着时(jivan-mukta)便得解脱。   4,以“我是那纯然唯一的意识”的信心之火焚毁二元性的森林,保持快乐。   5,你被牢牢地绑在了“我是这身体”的观念里,切断这绳索须借助“我即是觉知”的慧剑,然后得入喜乐。   6,弃下对“非我”的执著,将世界视为一个无分别(的整体),集中专注于内在,保持纯粹的觉知。   7,永远保持着纯然的觉知,这就是你不变的(真实)本性,超然乎醒觉、梦境和沉睡三态。   8,哦,臂力强大者,要从诸多精神的感知中解脱出来,如同岩石之心,虽不是如岩石般无生命。   9,(问题在于),不是被理解,也不是去理解,而应弃下所有的概念,保持你所是的。   10,以概念根除概念,以心治心,然后居于自性之中,这是何等的困难啊,圣者!   11,对头脑的锻炼正如冶金:因慎思而红热,因研读经典而锐利。   12,哦,罗怙的后裔啊,以此怠惰迟缓之身体,你意欲何为?为什么要因它的悲喜而感到无助和痛苦呢?   13,作为意识的体现者,你与肉体、血液等(身体的构成)之间该有着多么巨大的差距啊!然而既然明白了这一点,为何你还不弃下“自性居于身体”的观念?   14,这身体如木片,如尘土,仅凭此智慧便使得一个人认识无上的阿特曼。   15,奇哉!当真正的梵被人们遗忘时,那假的即“无明”(avidya)就会像真的一般出现在他们面前,(不可一世,趾高气扬)。   16,奇哉!当至高的梵被人们遗忘时,一个念头“某物属于我”即“无明”就被他们牢牢地握紧。   17,你行事时应不执著于事,甚至应如水晶映照它前面的物体(而不受之影响)一样。   18,“万物皆梵”的信念可将人们导向解脱,因此而舍弃了所有的二元观念,它们是无明,应完全弃下。    第八章:崇仰篇   1,如果你将自己与身体分开,安然地在意识中居住,你将会(与唯一的实在)合一,其他任何事物会显现出如草芥般地(无意义)。   2,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你将会明白这个(世界),于是把心意内转,然后你将会清楚地看到(即亲证)自性的光芒。   3,哦,罗怙的后裔啊,那使你识别出声音,味道,形状和气味者,即是你的真我,至高的梵,众神之神。   4,哦,罗怙的后裔啊,万物因它而震动,因它而创生,须知这阿特曼(Self)即你自己的真我。   5,借着理性,所有可被它所觉知到的都视为“非真实”而拒绝,那留下来的即纯然的意识,它就是你的真我。   6,所知的并不离于知识,知识并不离于你,因此除了阿特曼外无物存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它)分离。   7,“所有梵天,毗湿奴,湿婆,因陀罗和其他神祇所做的皆是经我而做,我即觉知者。” 你当这样想   8,“我是整个宇宙,我是不朽的阿特曼,既无过去,也无未来,一切只是我。”——你当这样思。   9,“一切皆是唯一者梵,纯然的觉知,万物的自性,独立而不改。” 你当这样思。   10,“既无我,也无其他,存在的只是梵,万国皆是它满满的祝福。” 你当这样默然冥想。   11,对于所有显现的存在而言,感知者和被感知者是普遍的,但是瑜伽士崇仰的是独一的阿特曼。   第九篇:自省篇   1,当由暂时遇合的诸如身体,感官等依据“这就是我”的观念行事时,这就是已被无明所玷污的个体之灵(jiva)。   2,当“万物皆是如虚空般(无限弥漫)的意识”的信念牢固扎根,则个体的灵(jiva)就会结束,如同无油的灯。   3,就像不智的婆罗门,他弃下自己高贵的地位,而过起了首陀罗的生活,无上的主也以为自己是个体的灵(jiva)。   4,正如孩童看到了(自己想象所造的)鬼魂,同样,愚蠢的个体之灵(jiva)也根据幻觉创造了不真实的身体,并将它视为(独立于己者)。   5,正如孩童以陶土制成的大象为(真实的)大象,并与之嬉戏一样,一个落入无明的人,会将身体等叠置在阿特曼(Self)上面,然后据之行事。   6,当认识到画卷中的蛇不过是图画而已,它就不再造成因蛇而来的恐慌。同样地,当个体灵之“蛇”(jiva)被清晰识别,则再无痛苦,亦无痛苦之因。   7,叠置在花环上的蛇会消失于花环之中,同样地,从阿特曼(Self)处生出的分离感亦会消失于阿特曼。   8,虽然有种种不一的手镯,但都是一样的黄金;同样地,虽然分支甚多,但真我实为独一。   9,正如身体的器官和陶土的制品(如陶制之容器),非二元也以可动与非动的客观形式呈现为二元世界(即多样性)。   10,正如一样的脸在水晶、水、酥油或镜子中呈现出多样的脸,同样地,这(独一)的阿特曼也在(各样的)知识(或头脑)中映现出来。   11,正如澄明的天空(呈现为)是被尘土,烟灰和云雾等所遮盖,同样地,纯洁的阿特曼也因与摩耶(maya)品质的接触而(呈现为)被摩耶所濡染。   12,正如金属与火接触会获得火的品质(指生热),同样地,像感官等因与自性(Self )接触而获得自性的品质。   13,正如月神抓住罗睺时(即它吞噬了月亮),这不可见的魔怪就变成了可看见,同样地,阿特曼(Self)也会被觉知的对象经验到而发现。   14,当水火相遇,它们相互获得了对方的品质,同样地,当真我(Self)和怠惰的身体相遇,则真我看上去如同非我,而非我看上去如同真我。   15,正如把火焰投入巨大的水域,则火就丧失了火的品质;同样地,当意识与虚假和惰性接触,看上去也失其真实之品质,而成惰性。   16,亲证身体里面的阿特曼,必须付之于努力,正如让糖出自于甘蔗,麻油出自于芝麻,火焰出自于木柴,黄油出自于奶牛,以及金属出自于石头(即矿石)。   17,如同天空映现在水晶的每一粒完整的面上,同样地,这至高主人的意识本性也在万物中显现(存在)。   18,如同将大大的灯盏置于一饰盒中,它发放的光使得诸多宝石里里外外都光芒闪耀,同样地,独一的阿特曼(Self)也在(万物中)发光。   19,正如太阳在镜子中的反光也照亮了(其他事物),同样地,纯然智慧中的阿特曼(Self)之光也照亮(其他事物)。   20,这奇妙的宇宙从永恒发光的阿特曼(Self)中呈现正如同是——蛇因绳子而显现。   21,阿特曼(Self)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是永恒的存在和智慧,它使虚空显现,它是个体灵(jiva)的源头,它比至高者还高。   22,阿特曼(Self)是纯然的觉知,恒在、遍在、永不改变,且是自我发光者,如同太阳之发光。   23,这无所不在的阿特曼(Self),这万物的根基,与纯然的觉知并无不同,正如火中生热。它只能被经验(而无法被知道)。   24,纯然的觉知与才智不同,它是无上我,是众有的光,是独一者,它在(万物的)里面满满,外面满满,它是(万物)稳固的基础。   25,阿特曼(Self)是绝对的意识,它是纯然的觉知,永不朽坏,无缚于任何概念,无论可接受还是不可接受的,也不受空间,时间和属类的限制。   26,正如宇宙间弥漫于众有的气息,同样地,阿特曼(Self),无上者,亦不以形体居(于万物)。   27,意识存在于辽阔的大地,群星,苍穹和太阳中,也存在于泥土下虫子那硬壳里面。   28,既无捆绑,也无解脱,既无二元,亦无非二元,只有梵的觉知总是在闪耀着光芒。   29,智慧是梵,世界是梵,众元素是梵,我是梵,我的敌人是梵,我的朋友和我的亲戚也是梵。   30,有觉知和觉知的对象就是束缚,免乎于此就是解脱,觉知、觉知的对象和其他任何事物都是阿特曼(Self),这是所有哲学体系的精髓。   31,这里只有觉知,这个宇宙只是觉知,而不是别的,你是觉知,我是觉知,这尘世也是觉知——这就是结论。   32,存在与光(即对存在的觉知)都是阿特曼(Self),任何其他似乎觉知到的事物都不是(真正)存在,只有意识觉知着意识,知者和被知者的概念皆是无意义的假设。  涅槃篇第十   1,无上的狂喜无法通过感官与对象的接触而经验到,最高的状态是,此时头脑已因专注的质询而在里边获得了消解。   2,通过感官与对象的接触获得的喜乐是低层次的,与感官对象的接触是一种束缚,免乎于此乃得解脱。   3,在存在和非存在之间获得纯然之境,并于此精进不息,对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既不接受也不拒绝。   4,在有生界和无生界之间,总是要立基于真际实体,它是无尽的如同虚空的心灵。   5,从知者和被知中生起信念即是捆绑,因知者捆绑于被知,当他无所欲知时则得自由。   6,放下看者、被看和看的观念,这些俱来自于过去潜藏的欲望(vasanas),我们冥想原初的阿特曼(Self)之光,它是看的根基。   7,我们冥想永恒的阿特曼(Self),这光中之光,它位于存在和非存在的观念之间。   8,我们冥想阿特曼(Self)的觉知,我们所有思想果实的赠予者,所有发光体的照明者,所有可接受之物的最遥远的边界。   9,我们冥想永恒不变的阿特曼(Self),我们的实在,因看者和被看之间的密切接触,则于其心上涌现出狂喜。   10,如果一个人冥想这么一种状态,即醒的结束和睡的开始,他将会直接经验不败的喜乐。   11,所有的念头都静止的岩石般的状态,是迥异于醒和睡的状态,这就是一个人最高的状态。   12,就像泥土存于泥罐,至高的主是存在、是像虚空一般的觉知,是喜乐,他存于各地,并(与万物)不分。   13,阿特曼(Self)的自我发光,正如在无边的意识之洋上,激荡起思想的波涛。   14,正如海洋不是别的,只是水;整个世界也不是别的,只是意识,它像无限的虚空遍布四方。   15,梵与虚空一样,都是不可见,都是各处充满,都是不朽者,但是梵同时还是意识。   16,既无波澜又深邃莫测的海洋只是唯一,即纯洁的甘露之洋,它无处不是流溢着遍布的香甜(喜乐)。   17,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梵,所有这些都是阿特曼,不要将梵切割成“我是此”,“那是彼”。   18,一旦认识到梵是各处充满的,而且是独一者,我们会发现这巨大的轮回也是无上者的存在。   19,一个人真切地亲证到“万物皆梵”,他就变成了梵;如果他喝了那甘露,怎么能不变成不朽呢?   20,如果你是位有智者,你应依照这些信念而成为这(梵),如果你不是,那么尽管你被不断告知这些信念,它们仍是(无用的,如同把祭品)泼给了灰烬。   21,尽管你已经知道了真理,你却仍必须经常实践它,如果仅仅是口里诵着卡塔卡粉的名字,污水是不会得以澄清的。   22,如果一个人有牢固的信念:“我是无上的自性,名曰不朽的婆苏天神”,他就解脱了,否则就仍是被缚。   23,通过在万物中运用“不是这,不是那”(neti neti)的遮诠法去消减,(最后)无法消去的便是那最高的存在,思索“吾即此”,于是得喜乐。   24,如果总是知道这真我就是梵,一即一切,这独一者又如何能够被分成“我是冥想者”和“余者是冥想的对象”呢?   25,当一个人在思索“我就是纯粹的觉知”,这被唤作冥想,到了连冥想的念头都已消失时,此即三摩地。   26,通过专注练习自我的知识(jnana),臻于一种没有“我”的感觉,而与梵相关的精神概念而又源源不断地涌出的状态,这就叫做具有实体知识的三摩地(samprajnata samadhi即具有概念的冥想)。   27,让剧烈地可以终结一劫(kalpas)的狂风刮起;让所有的海洋合一;让十二个太阳(同时)燃烧,可对于头脑已然消失的人而言,仍是毫发无伤。   28,意识就是万物沉浮升迁的证人,它清楚终极狂喜的不朽状态。   29,任何动与非动的事物都不过是头脑形象化的对象,当头脑消失了,二元(即多样性)世界也就消解。   30,那是永生者,吉祥者和宁静者,那是将世界居于其中者,那是将自己显现出可变与不可变的形象者,——它就是独一的意识。   31,在蜕皮之前,蛇执著于这皮,以为是自己,但是当它在自己的洞穴里一旦弃之,它就不再将这皮视为自己了。   32,一个已超越了善恶两极的人,他会像一个孩子一样,不是出于罪恶感而避开了禁止的行为,也不是出于道德感而去做规定的行为。   33,正如雕像早就包含于柱子里面,尽管尚未真正地雕刻出来,世界也是这样地存在于梵的内部,因此,最高的境界不是非存在。   34,正如当柱子尚未被雕刻,人们会说并无雕像,同样地,当梵不具世界的印象时,人们就说,梵是非存在。   35,正如静止的水可以说既含有波纹,也不含有波纹,同样地,梵也可以说是既包含也不包含世界,它既不是非存在,也不是存在。
本文档为【瓦西斯塔瑜伽精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83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20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