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选读论述题

公文选读论述题

举报
开通vip

公文选读论述题PAGE---..--总结资料《公文选读》论述题答案1.1.崇尚“儒素”,要求“实录”,在公文写作学上有何重要积极意义?答:公文的用途与文艺作品不同,故其文体风格有异,判断优劣的标准着眼点不一。公文是推行政令、进行管理的工具。其写做出发点是实用为本。(1)首重内容实在。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阐述具体意见,以推动阅、知者照此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际目的。这些就是公文所倡导的“儒素”中“儒”的内涵。(2)次重文字朴实。为确保公文行政效能之实现,在表述上,要求格式符合常规,文意清楚并适应阅知者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文从字顺...

公文选读论述题
PAGE---..--总结资料《公文选读》论述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答案1.1.崇尚“儒素”,要求“实录”,在公文写作学上有何重要积极意义?答:公文的用途与文艺作品不同,故其文体风格有异,判断优劣的标准着眼点不一。公文是推行政令、进行管理的工具。其写做出发点是实用为本。(1)首重内容实在。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阐述具体意见,以推动阅、知者照此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际目的。这些就是公文所倡导的“儒素”中“儒”的内涵。(2)次重文字朴实。为确保公文行政效能之实现,在表述上,要求格式符合常规,文意清楚并适应阅知者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文从字顺、语句通畅、语气得体。故文风以“简朴晓畅”为高。而不刻意追求形式新颖、辞藻华丽,以免“因文害事”。这些是公文倡导的“素”的内涵。文艺作品以意境为统率,情趣为根本,欣赏为目的。其内容既可寄情自然,也可以托于世事。但就取材而言,既可以本于实事,也可以拼合、拔高乃至虚构。故其写作时形式情有独钟。崇尚“儒素”,要求“实录”作为对公文写作的要求,在公文写作学上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1.2.分析《上书正文体》一文的局限和缺失。答:从公文写作指导思想来看,《上书正文体》有其局限性:(1)没有明确指出文艺、公文两者有不同的写作规律,而一味指责崇尚文词就是“雕虫之小艺”,欠全面。反之,如用写公文的标准,去进行文艺创作,同样不妥。(2)强调公文应有实在内容、正确意见,当然有积极意义。但仅将其解释为儒家学说、古代典籍,则是其历史局限性。(3)从矫往必先过正的策略看,为有效地遏止华而不实的文风,提出“弃绝华绮”有其必要。但就写作指导思想而论,在内容充实、观点正确、措施得力的前提下,适当追求结构巧、文句工、辞采华,有时更能增强公文的表述效果。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统一认识:就文学欣赏意义上的好文章,未必就是好公文;就实施行政效能角度看的好公文,不必就是好文章。但优秀公文,就应该既是好公文,又是好文章。《上书正文体》的缺失是:(1)对“魏之三祖,更尚文词”,批评为“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有些过分。曹操的公文,意实词雄,被誉为“建安风骨”。(2)曹丕在《典论·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中对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的写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非一味地追求文字的华丽。(3)至于魏明帝曹睿也一网收之,实属冤枉。他在文章写作上的主X与李谔是一致的。1.3.分析《霍光等请皇太后废昌邑王帝位奏》一文的写作特色。答:《霍》文之写作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举纲X目、循名责实。皇帝是封建社会皇权的代表和象征,以臣劾君难度极大,关键在于名正言顺。有见于此,本文在正文的开头明揭总纲:“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一海内者,以慈孝、礼谊、赏罚为本。”继而从三方面列举昌邑王X贺入嗣以来废失礼仪、赏罚无度、不慈不孝的言行,纯用事实说话,不加议论但却显示了X贺不具备皇帝的素质、品行和气度。(2)辨明所嗣、比附经义。《霍》文又揭露昌邑王入嗣昭帝后,却在其祭祀昌邑哀王园庙的玺书中自称嗣子皇帝,显然X贺未守昭帝后嗣之本分,而后引《春秋》周襄王事比附X贺不孝于孝昭皇帝,自绝于皇室,自绝于天下。(3)回避“即位”字样,多用无主句式。《霍》文以“祖宗庙祠未举”、“未见命高庙”来说明X贺未完成继帝位之程序,故选词上竭力回避“即位”字样,也不以皇帝称之。列举X贺之行为均采用无主句,直到申述废昌邑王帝位时才称其“陛下”。而避免阅文者对无主句引起的对行为人的疑问,该文采用了三种方式来扣定行为者是X贺。其一是烘云托月法。以活动中涉及的昌邑国从人来托出X贺。其二是用指称皇帝的器物、行为的专门词语来说明是X贺所为。其三是引用X贺的自称。1.4.从修辞角度分析《请均田疏》一文的表述特色。答:《请均田疏》一文全文以“四字格”短句为主,使句式工整、节奏平均,易于诵读。又适当冠以关联词、缀以语气词,并兼用长句,从而避免了生硬呆板。全文普遍运用对偶手段。诸如“土不旷功,民罔游力”、“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采”等等。从而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对照鲜明,大大增强了感染力、说服力。但又不是刻意雕琢。使文句格式服从文意开展的需要,避免文意受格式限制。文字的锤炼简洁贴切。加之镶嵌格、联用格修辞手段的运用,为该文增色不少。1.5.分析《谏造大像疏》一文得体的文风特色。答:臣下向君主进言,希望君主采纳,很需要注意文笔的“得体”。《谏造大像疏》文笔的得体表现在:(1)不诋毁佛教,仅谏造大像。武则天推崇、扶持佛教,借此巩固其既得的权位。因此,本文回避了对佛教本身的抨击,不危及武则天的根本利益,肯定其造像的出发点,以照顾武则天的心理感受。文章汲取佛教义理,作为谏造大像理论根据,指出:佛家强调,既达涅般彼岸,正法尚应舍弃,“像”为“法”之余,还有何不可舍弃?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在用词方面,紧扣“大像”不说“佛像”以限定所谏劝的X围。(2)用事实说话,论理实在恳切。作者对佛教泛滥,耗费国财,加重民负,寺院与国争人争财之现状深表担忧,否定了“令天下僧尼每日人出一钱以助成之”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批驳了“不损国财,不伤百姓”之谬,指出大兴土木将使国家财尽力竭等等,并充分表达了对统治者XX久安的关注。1.6.分析《奏孝子X敦儒状》一文之写作特色。答:《奏孝子X敦儒状》是唐权德舆写给唐宪宗的奏状,主要内容是就X敦儒孝敬老母的典型事例奏请皇上授官。写作特色表现在:(1)事迹典型,理由充分,措施可行,是本文的内容特色。奏状对X敦儒孝母之事迹叙述具体,“承顺恬然”,久而“不改其养”,对儒家礼法崇尚真诚。对X特授一官之理由充分,应继先帝惠政授其一官不仅可使孝子免“朝不继夕”之困,而且可“庶厚时风”,具有典型效应。奏状还证明可授X一小京官,不担实责,就近照顾其母的可行性。(2)刻画形象,用笔缜密,是本文的表述特色。反面写其母之行为反常,心绪乖乱。正面写X敦儒坦然侍奉、绝无恼羞。奏状之用笔缜密,写X母乖乱是患有疯疾,值得同情。对违议授X一京官曾调查其可行性,并非贸然提出。写授X一官之社会效益有利于朝廷并言及X具备授官条件。(3)从总体看:该文既事核理明;又寓论理于叙事之中,无空泛说教。既饱蘸情感,生动描绘,笔触细腻;又文约事丰,文字质朴,符合公文规X。既以四字格的短句和排叠、偶句为主,贯句以蓄势,又兼用长、散句,使表意适切、承转自如、语气顺畅。1.7.分析《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答子》一文的表述特色。答:议叙结合,两扇开阖,文气贯通,是《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答子》一文的表述特色。(1)该文有的段落以叙为主,叙中有议;有的段落以议为主,议中有叙;有的段落首尾为议,中间为叙。纵观全文夹叙夹议,事核理明。(2)第四段对唐相陆贽之评价,概括为此文之重心所在。此文以“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的总评,以正反对照、两扇开阖的手法,排比了陆贽从为政、待人、弥兵、理财四方面规劝唐德宗除弊救时,免酿成错。再以蜻蜓点水之笔法概括用人、治边、罪己等各方面之雅言,罗列全面、疏密得宜。(3)“断续”是层次分明、文气贯通的关键。断,段落显示,各有文意。续,则凭借前后文意,前呼后应,从而形成贯穿全文的“内气”,使通篇浑然一体。1.8.分析《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割子》一文的语言特色。答:句式整齐、炼字精当、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段是《乞校正陆贽奏文上进答子》一文的语言特色。根据表意需要,本文选字炼句极精。(1)贴切。对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之评价,前者用“才本”言其具备辅佐帝王之才。后者用“学为”言其学识堪为帝师。(2)精当。“仕不遇时”,兼指盛世、明君。医手、药方以喻进言人及所进之言,颇为传神。(3)分寸感强。对远古的经典学说,评为“非无可观,皆足为治”,既肯定又有所保留。(4)刻画德宗为政、待人,贬以“苛刻”、“猜忌”;表述陆贽之谏,褒以“忠厚”、“推诚”。(5)该文还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对偶、排比、明喻、暗喻、借喻、精警、互文等,使字面避复、文句简捷、节奏轻快。1.9.《出师表》文风特色试析。答:《出师表》一文文风的基本特色是:意高辞朴、情真而辞简、见深而辞恭。(1)意高辞朴。不以魏、蜀之强弱倒悬之势而气沮,志在兴复汉室,且充满信心。表述平实无华。被后人誉为“千古一表”而成为仁人志士之精神力量。(2)情真辞简。表文感念先帝礼贤下士之诚,受任器使之重,寄国托孤之信,恩铭衷心;追忆创业的艰辛,情辞恳切。口不言功,“许以驱驰”,实本诸赤诚及崇高之人格。(3)见深辞恭。“亲贤臣,远小人”,乃千古名言。意对X禅年少暗弱,深以为忧。以其父相之尊、怀望切之忱,表文是意正而辞恭。(4)叙议抒情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达意缜密精当,是《出师表》文风重要特色。表文既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手段,又以意役笔,曲尽变化。为适应文意之展开或由叙入议,或议中夹叙,或单纯议论,或叙议交错。表文之句式是长、短结合,整、散错综。表文在达意上能照顾收文者之感受。注意前后文之照应承接。遣词用语精当、缜密。故X勰将诸葛亮之《出师表》奉作表文撰写之楷模,言其“志意文畅”。1.10.章的语言风格及其消亡试析。答:章是臣下向君主表示谢忱的公文。在西汉,章的用途是陈谢君主的恩赐、封拜、礼遇。东汉也用于祝贺国家庆典。后世相沿,以“谢贺”作为章的基本用途。由于章不用于庶务,遂带来内容空洞的基本缺陷。要写好无内容之文,必然导致在文字华丽上下功夫,因而形成华而不实、空话、假话连篇之文风。至唐代,章文种趋于消亡。1.11.概述启作为上奏文种的沿革。答:“启”作为一般用语其初始涵义是“开”。书信拆封称启封,故汉《通俗文》解释“官信曰启”。启由开口说话引申为下对上陈述事宜之行为。三国时带有书札色彩的“笺记”,以“启”字为公文首尾程式的特定用语。晋代启成为上奏皇帝之公文,唐以后启成为对皇太子、诸王陈事的准上奏文种。明代沿用又称启本。清顺治初废启本。1.12.概述“笺”行文对象之变化。答:东汉时选拔人才,需要考核撰写笺文的能力。顺帝初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各郡有人口二十万可举荐孝廉一人。被举者凡为行政官吏的,要试写笺、奏各一篇以察其高下。魏代,笺的致文对象向高层发展。与此相对,将笺规定为上于太子的公文文种。唐代将启、笺都作为上于皇太子的公文。启用于对太子陈庶政,笺用于对太子致谢贺。宋代对太子、后妃用“笺奏”。明代用笺。清雍正以后,笺只用于对皇后表庆贺。2.1.汉代戒书与敕书的使用有什么区别?答:戒、敕是汉代性质有异的两种公文:戒书属于君命公文,皇帝对新任官吏有所训诫使用戒书;敕书则是可普遍采用的下行文种,并不限于由君主对臣下专用。2.2.清代敕书在写作上有何特色?答:清代敕书的写作特色:(1)规X是其内容特色。它由内阁撰写,用以规X地方文、武官员职守的公文。其正文结构有固定套路,通常分为四层,其一是职务、管辖X围、驻地。其二是职责要求。其三是归属谁节制统辖,哪些事务须向其上级汇报。其四是训勉告诫之词。(2)缜密是其表意特色,具体体现在表述全面,虑事周密,选词精当。(3)典雅是其语言特色。陈意高远,言简意赅,用语雅致。2.3.《天祚帝封金主为东怀国皇帝册》一文有何缺失?答:《天祚帝封金主为东怀国皇帝册》一文有何缺失是:傲慢自大,文句晦涩,未达到预期行文目的。辽夫祚帝之册文是作为战败一方被迫履行议和条件而撰写的,但却对处于战胜方的金主,以居高临下的口吻,摆出宗主国对藩属的架势行文,矫揉造作地使用骈俪体,文辞华而不实,文意晦涩不明,语调滞而不畅,以致造成某些理解的歧异,使金主盛怒,拒受册文,并痛打辽使。事实演变完全违背了撰写册文的初衷。2.4.《除肉刑制》一文的思想、谋篇、文风特色析。答:《除肉刑制》一文的写作特色是:(1)思想特色:重教轻刑、严于责己。制书开篇,采用古今对照表述手法,依照儒家典籍所称帝舜时期重教化、轻责罚的传说,揭示今“法有肉刑三,而好不止”的矛盾,指责“教未施而刑已加”的不合理性。认为根本原因是“朕德之薄而教不明,,,提出“训道不谆而愚民陷”的观点。显示了政治家以化民为己任的博大胸襟。(2)缘由为表述重心,政令为表意中心,是该制的谋篇特色。正文以本书分为三段:首段问题、次段理由,共同构成颁发政令的“缘由”,占全文5/6的篇幅,叙事论理、引经据典,从多角度、多侧面阐述了轻刑的必要性。第三段“政令”,仅占全文2/6篇幅,以坚决的语气、简要的文句做出决定,以有期徒刑代替肉刑,给罪人开自新之路,并据以制订法令,是全篇的中心所在。(3)浓郁的情感、流畅的文句,是该制的文风特色。该文饱蘸情感的文句,诚恳、委婉、真切。给人一种淳厚长者剖明心曲的印象,颇能感染人。本文以消极修辞为主,使言简意明,论理周详,适当辅以引用、对偶、设问和反问等积极修辞手段。全文长短句、整散句结合运用,使进展自如,文意明晓,节奏富于变化,流现出清新文风。2.5.分析《宫殿告成诏》一文之写作特色。答:《宫殿告成诏》一文之写作特色:(1)华夷一家是本文的思想特色。诏书写的地理优势,其着眼的基点是将各民族视为一个大家庭。其赞词“华夷绥靖,隆古今全盛之基”即这一思想的体现。(2)议叙结合是本文的表述特色。第一层议中有叙;第二层夹叙夹议;第三层叙中有议。叙事论理角度全面、思虑周严、实在贴切、用笔洗练,具有清晰的层次和文意的跳跃。(3)训雅畅达是本文的语言特色,全文辞色一致,都具喜庆色彩。句式长短交替,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整句为主,散句为辅,使文意准确精密、承转自如。3.1.《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一文在反映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和用语格式上有何特色?答:《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中的《汉元嘉三年三月壬寅诏书》,在反映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和用语格式上有如下特点:(1)据汉末蔡邕《独断》一书记载,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及用语格式有三类:一是皇帝主动下诏,其格式为:首称由“告”字后跟承诏官的衔、名组成,中间述诏书正文,末尾多用“如故事”字样收笔。二是奏下诏书。即:臣下的奏请,由尚书令奏对,皇帝如批准,答“可”字,然后由尚书令在“可”字前加书“制日”字样,表示其后的“可”字为皇帝批准之语,若将之下于某官,也称诏书。三是奏拟诏书,即臣下的奏请,尚书令奏对后,皇帝未画“可”字,由尚书令批“已奏”二字,并据奏对时皇帝所授精神起草诏书。首称格式为:写奏对并负责草诏官之衔名,接写“下所当至”语式。再接写所草诏书正文,结末书“如诏书”字样。本文诏书从形成途径上属第二类“奏下诏书”,从用语格式上说,与蔡邕所述二、三两类基本吻合,只是奏对者不是尚书令,而是司徒、司空。(2)详于奏对经过,疏于对实际下发诏书内容的核准。这反映了汉代诏书形成途径的又一特色。以本文中诏书为例,前半部分为奏对之文,其首称、末称格式,除将“昧死”字样改为“稽首”外,均与西汉奏文格式相吻合,其正文反映了奏对的过程;后半部分为奏对人起草的复文,显然未再履行由皇帝批准的手续。这就容易出现后半部分内容可能会溢出奏对精神之外的漏洞,给权臣上、下其手,开了方便之门。3.2.为什么说“过所”经历了与“传”分工到合一的过程?答:传为我国古代通行关津的符信、凭证。《周礼·司关》和《韩非子·说林》均有用传的记载,由此可知,我国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用传,其书写载体有木、帛两种。过所,于西汉武帝时开始使用。过所中须写明持文书者之XX、住址,为何事去何地,途经哪些关卡,甚至包括有无犯罪前科等项。平民请领过所,须由乡啬代请,由县丞批发。汉代传与过所的分工是:传,相当于通行证或XX,以备盘查;过所,相当于路证,可凭证投宿于官驿馆舍。对于因公外出的官吏来说,仅持过所,而无传,则过关津时询查周折;仅有传,无过所,则食宿无依。因此,传与过所,多相辅为用。东汉、三国均二者并行。由于传与过所性质相近、作用互补,后世逐渐融合。到晋代,就只用过所一种。后人忽略了二者由分到合的演变,往往将传与过所视为一物。准确的说法应是,晋以后的过所,相当于西汉武帝以前的传,汉武帝到三国期间的传与过所之总和。作为单独行世的公文,过所由晋开始,历南北朝、隋唐,到五代后梁废止。过所虽然是用途固定的一种公文,但就文种学角度考察,其演化,尚未成熟为规X文种。例如《高昌县为申麴嘉琰请过所由上西州都督府状》一文所附《石染典请往伊州市易过所》,就是由请领过所者的牒文、批发者的批语,合成为一篇过所公文。3.3.清代,禀由书札演变为公文的原因和过程如何?答:(1)南北朝以来,禀是卑幼对长上陈述事宜的行为。(2)至迟在宋朝,禀逐渐演化为书札的一种。在官场,每逢年节或遇喜庆,下级例须写信祝贺、问候;官员就任伊始,须向上级报告;官员遇复杂的事项须向上级请示前,为求妥帖,往往先以书信疏通。由于启首语多称“敬禀者”,末结“谨禀”字样,因而遂将这种书札之名谓之“禀”。此后,对不便于用公文上报的事宜或无须使用公文的事项,下级对上级汇报,遂用禀文。(3)清乾隆年问,禀文取得公文的地位。作为书札的禀文,程式用语大为简化,不必使用例行的公文套语,书写较为自由。在行文关系上,也不受既定公文运转程序的限制。譬如,地方州、县官往往越过府、道、及布、按二司,而直接写给总督、巡抚。因此,下级乐于用禀文事先探明上官意向、底蕴;上官也往往能从禀文中察知基层的实情,并鉴别下级和属员的能力,利于选拔人才,临时委办、差遣。起初,禀只与公文相辅而用。但正式立为案卷时,禀文多被视为私书,不予归档。至迟在乾隆初年,随着禀文运用于公务日益普及和频繁,请示公事的禀多被归入卷宗,由此逐渐具备公文的性质,成为上行公文。4.1.移是怎样演变为公文文种的?答:先秦时期,移是指“致送”的行为(包括指发公文)。其字面经历了“贻”、“遗”、“移”一音之转。具体而言,周代称为“贻”。春秋、战国,发出文书称为“遗”,亦写作“移”。经长期交互混用,逐渐定型为“移”字。两汉时期,移由泛指发送公文的动作,逐渐演变为专指的公文名称。由两汉至南北朝,是“移”这种公文的原生期,故使用较为泛杂,行移属性和用途,有待纯化和规X。这一时期,移,有用于武事的,实质为“檄”文种的衍生名称,最初称“移檄”,指发出檄这种军事文告。使用日久,或称“檄移”,以作为军事文告的双音节名称。从这一意义出发,檄文又可别称为“移书”。有用于文事的移书,这种“移”,从文种角度辨析,很多实质上属于“书”的X围。“书”是先秦时期上、平、下均可普遍运用的古老文种。汉代,用于政事的“移书”,虽未纯化为单独的文种,但已向限定于平行X围这一方向转化。南北朝时期,移已由汉代主要用于发布军事文告的用途,逐渐转向以理民为主要内容。从而为日后正式确立为官署之间的平行公文文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宋,是将“移”明定为平行公文文种的正式确立期。4.2.《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一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答:《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一文的写作特色,主要是采用了正、附件的构篇方式,正件简洁明快,与附件的详尽周备,两者风格蔚成对照。本文要求巴县知县粘贴印花,作为运铅若干途经此地的凭证。行文目的和要求虽然单一,但提请证明的事项本身有必要详细交代。因此,若采用单篇式结构,势必顾此失彼;或则,因表述船只载铅情形过于琐碎,导致冲淡要旨,淹没目的;或则,为追求目的突出,刻意压缩文字,影响载铅情形表述的周详性。为解决这一矛盾,作者采用了正、附件构篇方式,使作为附件的清册脱离了移文的语境束缚,宁取字面繁复,也要逐一交代每船的装铅数量、吃水深度,以备不测。由于船只装铅的细节已另作附件表述,故而,正件移文又能做到总体概貌清楚、简洁、要言不烦;目的、要求突出、明快。二者文风迥异,写作效果却相得益彰。4.3.清代,关文种的分支及其行文关系如何?答:清代,“关”大体用于同级或不相隶属的中、低级官署之间。其适用X围极为广泛,行文关系的分工趋于细密,文种分支为关文、平关,并往往与牒呈文种配套使用。(1)行政系统的同级官署用关文。如,知县之间相互用关文。(2)在行政系统,地位差异较小的官员之间,将平行文“关”与平上文“牒呈”配合运用。其行文关系大体分为两类:①府、州、县正职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对其佐贰官用关文;府、州、县佐贰官,对其正职长官用牒呈。②下级官署长官(如知府为从四品),官阶高于直接上级衙署内办事机构负责人(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首领官经历为从六品)。前者对后者用关文,后者对前者用牒呈。③下级官署长官(如知州从五品、知县正七品),与间接上级衙署办事机构负责人(如两司经历)官阶大致相当,相互用关文。(3)文、武不相隶属官署间,级差不太悬殊者,相互使用平关。4.4.《XX清军总捕分府催速运石料关文》一文的行文关系如何?答:由于该文是层层转引的公文,其内容体现的各层行文关系颇为复杂:(1)XX府对总督用禀。此时,XX知府已被遴选委派为协办全省采石事务的委员,暂不在XX府任上,故可直接行文总督。而总督批文中,命其“仍移知藩司”,就是基于其“协办委员”的身份。如依其本官,XX知府是布政使司的下级,行文断不可称“移”字。(2)总督把对“协办XX府”作的批文,下发苏巡道,其行文方式带有类似今“批转”的性质。(3)布政使司对苏松太道用咨文,这是根据司、道平行的定制,而采用平行文种。(4)苏松太道对常驻XX的总捕同知使用“牌”这种下行公文。(5)XX总捕同知对太湖厅同知使用平行文种“关文”。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知府对厅同知虽用平行文种关文,但实际上带有准下行意味。此时,XX总捕同知发此关文,实质上是代行XX知府的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转知于太湖厅。但由于虽代行府务,未兼摄知府之职,名义上与太湖厅同知仍是平级,故行文自称“分府”,对收文机关,不称“太湖厅”,也称“太湖分府”,就含有避嫌之意,表示不以上级自居。4.5.清代揭帖的类型和运作情况如何?答:清的揭帖,可以分为随奏本揭帖、随题本揭帖、随启本揭帖。清初,在京衙门的本章(称为“京本”)也可以附揭帖;后来仅限于地方衙署的本章(称“通本”)随附揭帖。清初,揭帖随送两份:一交相关部;一交六科备考。雍正七年,增附一份留通政使司、一份给起居注馆。又:送部的揭帖,如事关几个部院,则各送一份。如与内阁事务有关,则加送一份给内阁典籍厅。关于揭帖的送达时间,雍正二年定制,于到京次日送部;雍正十二年改为到京五日后送部。其目的,是加强皇帝批示对部议的导向作用。但是,有关部预知本章内容的初衷顿失,因为揭帖到部之日,本章多已批下。4.6.清代照会的分支类型有哪些?它是怎样演变为外交专用文种的?答:清代沿明设置照会文种,使用者则限于地方衙署。并依两类行文关系发展为两个分支类型:(1)朱笔照会,用于地位高低悬殊的不相隶属官署间,带有准下行属性。例如:总督对总兵;提督对司、道、盐运使司;总兵对府、厅、州县行文。其成文日期用红笔书写,并在重要文字部位(如文种名称、事由、结语中表示要求的特定提示用语等),用红笔加点,称为“标朱”,以示威严。(2)墨笔照会,全文用墨笔书写,并不得标朱。用于地位平行或高低差别不大的官署。例如,知府(从四品官)行文直隶州知州(正五品),用墨笔照会。清末,中央官署和地方大员借用墨笔照会,对外国公使、领事行文。到民国时期,正式定制为外交专用文种,并沿用至今。4.7.分析《太平天国殿前左一指挥罗大纲、木官正将军吴如孝致英使文翰的照会》一文的语言特色。答:该文在语言上总的特点是:承转自如,文句流畅。全文采用外交信函的体裁,尽管采用了旧式公文的抬头制度,但未用传统的公文套语和各类专门词语。单纯依赖内在文意的密切联系自然展开;阐明观点、纵论大势、宣布政策、揭破阴谋、追往道今、 寄语 幼儿园毕业家长对孩子的寄语幼儿园毕业家长寄语小班开学寄语幼儿园寄语简短的家长幼儿园家长寄语简短的 希望、表明信心。各部分既有独自文意,通篇又浑然一体。既道出殷切交好之意,又显示了自强精神。是一篇较好的外交文书。篇中以散句为主,使文意畅晓;又问用偶句,以蓄语势。例如:“天意定而人不能违,志气正而邪不可夺。”“良禽择木而栖,贤行择主而事。”“天人归与之际,忠义振奋之秋”等等。由于整、散句结合,长、短句交错,使节奏起伏有致。5.1.谈谈我国古代令文种的演化沿革情况。答:令,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公文文种之一,也是由先秦沿用至今的惟一文种。在我国古代,令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三个时期:(1)先秦时期,“令”由各种下行公文的统称,演变为专门的下行文种,君、臣皆可使用。(2)秦以后,令成为高级官员(或将领)使用的政令(或军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文种规X化:改令为诏,君主之令遂不复存在,但王公大臣用令仍予保留。(3)作为特殊的准君命文种。魏晋南北朝,皇太子、诸王之令称“令书”。至唐,皇太子颁下公文称令。元朝时皇太子则用令旨,成为准君命文种。’5.2.两宋以来,牒文种的分支、演化情况如何?答:由汉至唐,牒是上行公文。两宋时期,是牒这一古老文种分支、繁衍、解析的关键。(1)上行的牒仍是法定公文。主要有两种用途:其一,收、发文机关间虽是上、下级关系,但历来未有用申状行文定例的,则用牒文上行;其二,县对于级别相当于州的官署行文,也用牒文上行。(2)平行的牒逐渐定型。南北朝时,牒就有分化出平行文的迹象,到宋代定型为平行的牒文,譬如,宋代六部之间往来文移,用公牒,也称为通牒、移牒。(3)下行的牒脱颖而出。带下行牒意味的公文应追溯到唐代的敕牒。“敕牒”的字面含义是“以牒载敕”。其本质上是“敕”这一种君命文种的分支。历五代、宋、元,皆用“敕牒”于封拜、封赠。宋“敕牒”的用途有所拓宽,诸如:差遣科举考试官、出使国外、接待外邦使臣、令僧道为寺庙住持、给降寺额等公事,皆可用“敕牒”。元代,上、平、下三种行移方向的牒并用。平行的牒,元代称“平牒”,明代称“牒文”,清代前期仍然沿用。下行之牒始于宋;元代称为“今故牒”,用于品级稍高之官对品级稍低之官行文;明代省称为“故牒”,也用于无隶属关系的高级官署对低级官署行文。例如:各护卫指挥使司或各盐运司行文各府;应天府行文在外兵马指挥使司;各处提刑按察使司行文在内四品衙门、在外各府长史司、守御千户所;各王府长史行文审理所;各处守御千户所行文各州;等等。5.3.什么叫札子?札子的演变过程如何?答:札子,是宋代中央衙署变异“堂札子”而创设的下行文种。其名称经历了“堂札子——中书札子——札子”的演化,并进而演变为“札付”文种。“札子奏”本为上奏文种之名。宋代的堂札子,表面上承袭札子之名,而实质上是堂帖的变种。堂贴,本为唐代宰相颁下的判事公文。宋初沿用堂帖,不久废除,而改称堂札子。“堂札子”为三字格,称谓不便。时人因称为“省札”、“中书札子”、“札子”。其格式,多在正文结束后,由宰相押字,再由副相、参知政事依次押字于下。宋代作为下行文种的札子,起先仅限于中央军、政衙署使用,后来运用X围有所扩大,如:各路帅司对所属指挥,也用札子。札子的结语,称“札付某某”。其中,札为文种,付是动作,某某为收文者。由于札子的这一特定结语,演变至元、明,文种名称遂改谓“札付”。5.4.清代牌文的地位及其分支类型如何?答:清朝沿袭明代政务实践中使用的牌,将其载入《会典》,作为法定的主要下行文种,由各文、武衙门向所辖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性内容的公文。其名称多写“信牌”、“宪牌”。用途十分广泛:(1)文职衙署。凡六部行文各道、府以下;府行文州、县以下;厅、(领有属县的)直隶州行文县以下;州、县行文杂职衙门等;均可运用牌文。(2)武职衙署。凡提督行文副将以下;总兵行文参将以下;副将、参将行文所辖游击、都司以下;均可运用牌文。又,经略行文总兵以下,也用。清代牌文的分支类型有:(1)牌票。由总督、巡抚行文守备、千总。(2)牌檄。如织造衙门行文府、州、厅、县。(3)传牌,是按站递传的通知性下行公文。5.5.谈谈札体公文的发展演化过程。答:札体公文的发展演化经历了三个时期:(1)宋朝是札体公文的原生期。因此,它的行移方向、用途、名称均欠规X,流品十分繁杂,有大臣上于皇帝的札子,叫做“奏札”,这是上行方向的札子。其余的札子,都是下行方向,大致可分为:①御札,属于以皇帝的名义下发的君命文种。②省札,又称“中书札子”。其中用于人事的,又有“照札”、“信札”等名称。③各路帅司所下札子,称为“帅札”。(2)元、明,是札体公文的规X期,札子演化并定名为“札付”,限于下行方向。(3)清朝,是札体公文的发展期,分为札付、札、劁三个支种:①札付。中央六部及地方巡抚、提督等衙门,向非所属的下级衙门行文,用札付。如:巡抚行文副将、参将、游击、都司;提督行文府、州、厅、县。②札。清初,官员之间以书信商洽公事,称为札,多用于上官写给属下。由于封建等级观念影响,下级上达的书信,往往避称“札”字,而改用“禀”。札遂成为非正式下行公文,上级往往用札交代内情、理由、要求等真意作疏通后,再下达正规公文“牌文”。由于用札,上级感到方便,下级感到亲切,使用日益广泛。乾隆中叶,上级下札后,不再另发公文。从此,札成为名副其实的正规公文名称。例如:中央六部行文顺天府尹、各寺监院局、各仓关监督、各织造、各省布、按二司;都察院行文顺天府尹、六科;礼部行文各省学政;兵部行文各提督、总兵;经略行文提督、副都统,均用“札”。③劁。清末搞“预备立宪”,成立地方民意机关“咨议局”。地方督、抚对咨议局行文,初用“札”,被咨议局拒绝接受。遂于宣统元年,由宪政编查馆规定,督抚行文咨议局用“答”。于是“答”便成为札体文书的一个支种。清代,札、答二字义本无别,作为下行文,既可写作“札”,也可写作“劁”。至宣统元年规定,对咨议局行文用“答”,在本质上是对民意机关的欺骗。5.6.票是怎样发展演化为公文文种的?答:票的本意是小块纸片。其名始显于明代。明朝,皇帝对臣工本章的批示、答复,例由内阁首辅用墨笔拟旨,供皇帝审定后令司礼太监改用红笔写定。其内阁拟旨,称为“票拟”,就因为拟写于小块的票签上。由明到清,票由小块纸片的含义,发展演化为公文,经历了三阶段的意义延伸:(1)作为一般意义的凭证。如,盐商用的“引票”,当铺用的“当票”。(2)作为派遣官、差执行任务的凭证性公文,有兵票、火票、差票等名目。(3)清代前期,普遍用票作为上级官署对下级催办公务、命令指示的下行公文文种。中叶以后,作为下行文种的票逐渐为札文所取代。6.1.谈谈唐代三省对君命公文办理分工制度及其意义和局限性。答:唐初,中央最高官署实行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制。三省长官,都居宰相之位。三省在对君命公文办理上的分工原则是:中书省作为对皇帝负责的最高决策政令机构,负责诏、敕的起草工作;门下省作为对皇帝负责的最高政令审议机构,负责对中书省起草的诏、敕进行审核,如认为失宜的,可封还中书省;对有错误的,可予以驳正;尚书省作为对皇帝负责的最高政令执行机构,负责诏、敕的贯彻执行工作。在实行君主专制国体和中央集权政体的我国封建社会,君命公文就是最高政令。在公文处理制度上,将最高政令的拟订、审定、执行,解析为相互衔接的三个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制订者私心自用、执行者屡改政令和政令自身的偏颇、疏漏。故而,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当然,这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改良,也具有本质上的局限性:(1)阶级局限性。尽管史书标榜屡有直臣抵制“乱命”,不肯草诏,或力加驳正、挽回“天心”,但其积极意义的极限,也仅是使皇帝个人的意志与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相合拍。(2)历史局限性。由于君权至高无上,三省长官皆由皇帝任免,这种诏书撰制程序对皇帝的制约,不能不受到在位君主个人素质(从善如流或刚愎自用)的影响和左右。唐中期以后,中书、门下两省合为政事堂,草诏与驳正分工作用也大为削弱。6.2.檄与露布的分、合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檄和露布经历了“分——合——分”的过程:(1)汉代,檄是以军事文告为主要属性的一种公文之名称。“露布”则指未加封检的形式,即不同于一般处理程序的公文。从而,使文字外露,内容得以传布。却并不限定某一具体文种及行移方向,故两者并无必然联系。(2)由于檄文大多具有“宣露于外,皓然明白”的特征。三国以后,遂以“露布”为名称,借指檄文。檄与露布合流后,定型为军事专用文种,是同一文种的两个名称。(3)经长期演化,又出现分工,至迟在唐代,已形成两个用途各有侧重的军事专用文种。其中,檄用于威敌、讨敌、晓谕,露布成为报捷文书。6.3.分析《为北伐谕中原檄》的写作特色。答:(1)全面体现檄文的撰写要领,是本文的基本特色:①主旨鲜明,表达巧妙。阐述自己的仁慈英明,列数敌方的苛政残民,指陈天意所归;比较强弱之形,显示竞逐趋势;历举先兆,验证时事;征引史实,预判成败。行文中声称本于XX,实质却糅入兵家权术,隐含利用、扩大敌方内部矛盾的用心。②事实清楚,理由明白,气势磅礴,文句果断,语势紧凑,刚劲有力。(2)综合运用多种思想武器,是本文的重要特色:①推崇“夏内夷外”,推进民族解放;②强调封建纲常,争取汉族士人;③宣扬天道循环,以坚胜利信心。由于檄文事明理直、气势恢弘,顺应民心,故能鼓己方之勇、灭敌方之气,从而分化瓦解、利用矛盾,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各个击破的军事策略。6.4.示和榜有什么区别?答:示与榜的区别有:(1)使用官衙级别有异,榜可高可低,而示,多由州、县亲民之官使用。(2)适应用途大、小有异。示,主要用于告诫、劝谕、禁约;而榜,除兼具这些用途外,还别有安民、悬赏缉拿、征求贤才异能之士、公布有关决定或结果等用途。(3)昭示X围广、狭有别。榜文面向地域X围广阔,通常在管辖X围内广泛X贴,如关隘渡口、通衢要道,乃至有高级官署拟就榜文,令所属省、府、州、县同时X榜公布的做法;而示,往往在较小X围内公布。6.5.《清代XX地区碑示二则》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两则示文的写作特色有:(1)应因示禁,是两则示文的构篇特色。两则示文的内容各异,但都是应民人请求而给示禁约,加之,在同一时代(清道光年间)、同驻一地的县级官署,故构篇特色大体划一:①正文均依前由(前衔缀事由)、缘由(引民人请求给示的上行文并表示“合行给示”)、谕禁三个层次构篇。②密切针对缘由部分的民人陈情和请求,来表述谕示一层,显现出内在的因果联系。使前者构成后者的依据、出发点;后者是对前者的归结和自然延伸,无丝毫溢出题外之语。(2)简、明、朴、切,是二示的语言特色。“简”指简洁,表现在:①篇幅短;②文句简;③用字洁。“明”,指明晓,表现在:①时间观念明确;②对受保护者授权明白;③对他人侵权、骚扰,表述具体。“朴”,指质朴,表现在:无华丽辞藻和刻意排偶句式。“切”,指切直,如“以凭提究、决不姑宽”,“凛遵毋违”。此外,长洲县所引的禀文中,“业”字的辞义变化颇具特色:①“开X水灶为业”中的“业”,指赖以谋生的“职业”;②“店业资本”中的“业”指固定资产(如房屋、设施之类);③“同业吴培基等公议”中的“业”,称谓“同行业”的执业人员;④“身业店伙”中的“业”,指所开设的店铺中的伙计。6.6.为什么说路引是明代官府控制民众、预防奸宄的制度?明代对路引是怎样管理的?答:路引是明代官府控制民众、预防奸宄的制度。明代对百姓控制很严,把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四业,编为里甲,登在黄册(户口调查清册)。邻里有责任相互监督,不许有游手好闲或私度为释(僧尼)道(道士道姑)者,以防其传道布教、结党造反。同时,设有关、津,严禁私度偷越。凡正当外出,须向官府请领路引,以备关、津盘查,及地方治安部门诘问。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路引者,军人以逃军论,百姓以私度关津论。明代对路引管理颇为严格:(1)路引须书明持有人XX;身份(如士子、农人、工匠、商贾、军丁、差役等);为何事务;前往何地。军引、民引,有时还须注明年、貌。商引须明书货物名称、数量,所经由水、陆路线。如物引已老(过期),或“无物可鬻,终日支吾者”,如拿捉赴官,就“治以游食,重则杀身,轻则黥窜化外”。(2)严防冒伪之弊。“若冒名告给引,及以所告引转与他人者,并杖八十”。对于贿领空白路引以舞弊,用严刑取缔。(3)回缴注销制度。倘若路引遗失,则须治罪,严重者治以死罪。6.7.明代的行移勘合制度如何?它有什么积极意义?答:明初“行移勘合”本是辨验公文纸真伪的文书工作制度,不作为公文文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为强化皇权对中央政令的控制,减少各中央衙署对地方衙署发文,并防止欺弊假冒,而创行“行移勘合”制度。这种制度的内容要点和得名之由为:(1)由内府(皇宫内机构)控制各中央官署发往地方官署公文的用纸。(2)为全国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直隶府、州、卫所,各置簿册(即收文摘由登记簿),将空白公文纸折合于册页,编写字号并加盖内府关防。使印文的右半在册页上,印文的左半在空白公文纸上,使一一对应。(3)将簿册发给既定的地方收文官署,半印空白公文纸依编号分类收藏于内府。(4)凡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等中央官衙对地方官署发文,均向内府领取限用于某收文官署的空白公文纸书写下发。(5)收文的地方官署,将公文上编号、半印与簿册该页的编号、半印核对(勘)、弥合(合)。如两半编号衔接、两半印文吻合,且字体一致,编号墨色、印文朱色各自浓淡相同,则执行公文的所述事宜。(6)在收文簿该页上登记相关内容(如来文机关、事由等项),待一本收文登记簿册用满,呈缴内府备查。(7)由于以两处半印相合为主要核查依据,所以又称“半印勘合”。明代政务实践中,基于分印为两半、合作凭信之意,形成多种勘合制度,如军籍勘合、调军勘合、勾军勘合、出关勘合、宗藩勘合、通贡勘合、除授官员勘合等。从公文学的角度看,行移勘合是供收文衙署检验编号、半印,以辨识公文真伪的制度。这时的“勘合”仅指公文外形特征,并非公文文种。故此:(1)可用于书写各种公文;(2)内容用途亦无限定。这种行移勘合制度的积极意义是:(1)杜绝伪造公文。(2)由于中央衙署发文,须向内府领纸;地方官署收文登记册满,须上缴内府。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中央衙署发文数量,并省察政令是否恰当。遏止文牍主义、抑制假公济私的乱政行为。6.8.分析《胡XX控X现武藉占祖茔状》的写作特色。答:本文的写作特色有:(1)紧扣主线,删削枝蔓、篇幅简短,层次清晰,是该告状的谋篇特色。X、胡两姓互控一案,头绪颇为纷繁,状文紧扣诉讼标的、审判反复、突出X姓倚财贿弊三方面基本事实,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屈断”的主线。对于胡姓自家析产原由、历来对坟山管理情况、X胡两姓为打柴口角等枝蔓,均不置一辞;将历次判语作附件抄粘状后,不占主文篇幅;X氏行贿的细节和串弊伪证的情形,皆从略。(2)含冤不屈,情悲词壮,以期感染人、打动人,是该禀状的文风特色。禀状竭力突出X现武父子“财可通神”的同时,不吝笔墨,渲染己方之悲:祖坟“讵遭侵占”、“情切伤心”、“人鬼含冤”。这样表述,既能唤起人们同情,也可使人对自己的稍稍过火言行谅解。(3)思路缜密,分寸恰当,提法灵活,是该禀状的表达技巧特色。本状的阻力虽来自X现武,而变卦导致反复的关键人物是陈县主。要使上级长官发话有因,势必要贬损陈县主;考虑到最终解决问题还要到县里,对陈县主又不能锋芒太露,以免激起陈县主横下心来帮X姓到底。碍难于此,用语轻重、隐显,颇足斟酌。禀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①旁敲侧击,明斥吏胥,隐责陈主;②语涉双关,可重可轻;③注意关键文句的安插顺序;④强调“若发回县,人鬼含冤”。正是因为上述写作特色,使该禀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7.1.试析教材第61课《XX省民政厅汇送各县填报三种调查表的呈文》所附“指令”的写作特点。答:教材第61课《XX省民政厅汇送各县填报三种调查表的呈文》所附“指令”公文,层次清楚,语言质朴、简洁,表意缜密(呈及清单并表均悉)。有明确的针对性:(1)摘由使该指令所复对象明确;(2)缺两表明确指出是针对“洱源县”;(3)催报是针对“其余未报各县”。语言采用白话书面语体,并参用个别文言(“皆付阙如”、“从速”等)。使通篇公文体现“简朴晓畅”的优良文风。7.2.分析教材第62课《京师警察厅总监请内务部通行各省查禁<人道>一书详》的“电厅通饬各区分别查禁”、“拟请通行各省一体查禁”二吾中,各动作的行为者和正在进行、预期进行之别。答:“电厅通饬各区分别查禁”是兼语预期连动结构语式,即根据叙述同一事项的公文预期中流经各机关而发挥作用的运转流程,将其依序连缀为一而形成的语句。其结构特点有两个:(1)第一个动作“电”是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动作;后续动作“通饬”、“查禁”是希望将会逐层发生的动作,故称预期连动。(2)第一个动作的行为人是本文责任人,其后各动作的行为者是该文流经的各机关,后者依次在句中,既构成前一动作的宾语,又是后一动作的主语。具体而言,“厅”是“电”这一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动作的承受者,又是预期动作“通饬”的行为者;“各区”既是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动作“通饬”的承受者,又是预期动作“查禁”的行为者。“厅”、“各区”这两个流经机关在句子中兼作两种成分(宾语兼主语).都是兼语。“拟请通行各省一体查禁”是省略兼语后的预期连动结构语式,即根据叙述同一事项的公文预期中流经各机关发挥作用的运转流程连缀成句,其中省略了部分充当兼语的流经机关名称的语句。在“拟请”和“通行”两个动作之间省略了兼语——即文中的“宪部”。正在进行动作“拟请”的行为人是本文责任人,“宪部”既是“拟请”的承受者,又是“通行”这一预期动作的行为者;“通行”不是本文责任人的动作,而是预期中由被省略的兼语“宪部”将会进行的动作。另一未被省略兼语“各省”,既是“通行”动作的承受者,又是“查禁”这一预期动作的行为者。7.3.分析《杨克献请改考技术职上铨叙局禀》与一般上行公文格式的不同之处。答:《杨克献请改考技术职上铨叙局禀》与一般上行公文格式相异者有三:(1)致达词“谨呈”与收文者“铨叙局局长先生”之间预留一个空白页(原意可备收文机关长官批示之用),并在空白页中,用“外”字领起,附注了在校所习科目及收据号(当为补呈毕业证书,由经办人开列的收据),从而以公文自身文字将致达语的构成要素分隔开来。(2)在收文者“铨叙局局长先生”后,缀有“台下施行”字样,所谓“台下”指不敢直接致文局长,而是致其下属(这是沿袭古代公文、书信的写法),以示尊敬。但这仅是形式上的礼貌用语,实质上仍以局长为行文对象。(3)将成文日期、署名连写为一行;未盖私章而用花押。7.4.试述签呈的使用特色。答:签呈是国民党政府时期行用于本机关、本系统内部,由属官呈于长官的非正规上行公文文种。签呈的使用特色有以下三点:(1)行文关系内部性。可以由某一部门负责人呈于本机关长官;可以由属员呈于本部门负责人;也可以由直属单位负责人呈于所隶属政府主管机关领导人。前两者行用于机关内部,后者行用于系统内部。(2)具署名义个人性。民国时期,承袭了我国古代以长官个人名义具署官署公文的习惯,签呈必须由个人具名上呈。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3)处理方式的批返性。签呈往往由具名人面交收文者,经收文的长官批示后,退返具签呈者遵照办理。故签呈原件在档案中往往留存于具文部门(或单位)的案卷。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政权也设置了签呈文种。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政务院《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解放区行用不久的签呈公文,更名为“签报”。7.5.试述民国时期报告的用途及其在前后期的文种地位。答:报告,在民国前期是由属员对长官、部门对所在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非正规内部上行公文。在我国古代、近现代,官署之问行移公文,往往采用由典章法规明载的规X化文种;同时,在官署内部还存在多种不载于典章法规的非规X化公文,报告就是其中之一。例如,袁世凯政府中期,约法会议审查会的《(审计院编制法案)审查报告》;民国十六年X作霖安国军政府实业部矿政司的《审查报告书》等等,均是报告。纵观北洋政府及国民党XX政府,在历次的《公文程式》中均从未明确设置“报告”文种,但是,机关工作实践中对报告公文的运用却是屡见不鲜。实际事务活动的需要,是影响文种设置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民国三十一年,国防最高委员会核定《公文程式条例修正草案》,在第二条第五款正式规定:“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或人民对于机关有所呈请时”,用呈,或用“报告”。自此,报告才演变为正规上行文种。7.6.阐述韵目和韵目代日制度。答: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往“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纪)月、代(纪)时制度。韵目,是古代韵书目录中用来代表某一韵部的名称(或叫名目)。在韵书中,所有同一声调的同韵字称为一个韵部,选取其一为该韵部的名目(即名称),即为韵目。韵书总目录,即为代表各韵部名目的字的排序。一般是以《平水韵》为标准,使社会通行的韵部总数固定、韵目排序固定。例如,在上平声的韵目排序固定为:一东、二冬、三江、四支。韵目代日,是按照声调分别排定的韵目序号,在电报中用韵目代表日期的方法。清末开始用电报作为传递公文的手段,为节省字数,采用韵目代日,并为民国时期所沿用。为便于使用,民国时人对韵目在电文的运用和理解往往须借助于韵目代日表。该表具有以下特色:(1)代表同一日期的韵目不止一个。该表按“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类声调分别编排,遂使表示同一日数的韵目具有可选择性,从而避免同一天对同一机关发出几份电报产生韵目重复,也使对收电当天回复时,能选用不同韵目以免重复。例如,“鱼(上平声)、麻(下平声)、语(上声)、御(去声)、月(入声)”五个韵目都代表“6日”。(2)根据代日表各声调的韵目总数,人们习惯在上半月多采用“上平声”、“下平声”韵目;在下半月多采用“上声”、“去声”韵目。(3)采取补救措施。清代计日用阴历,每月最多30天,去声调的韵目刚好够用;而民国计日按公历,遇有31天则韵目个数不足,人们遂用“世”、“引”代表31日。二字均为象形,“世”像竖写的“卅一”;“引”像阿拉伯数字31。又因代表30的韵目只有一个“陷”字,而“陷”在军事电报中不吉利,故以“全”字代替,即用“全”韵目,就表示30日。7.7.阐述地支纪月和地支纪时制度。答:清末开始用电报作为传递公文的手段,为节省字数,采用地支代月、代时,并为民国时期所沿用。地支在电文中配合韵目运用的规律是:地支在韵目之前,代月份;地支在韵目之后,代时辰。地支纪月。因民国纪月是依公历分1年12个月,恰合12地支之数,故电文中常于代日韵目前使用地支字样来代表月份。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列次代表一至十二月。地支纪时。古代将一日分为12个时辰,以12地支为名。电报因事机急迫,常在落款中于代日的韵目之后,以地支注时。时辰的概念,有正某时(“某正”)与时辰X围两方面。与今24小时制对照:正子时,为午夜0点;X围23~1点。正丑时,为2点;X围1~3点。正寅时,为4点;X围3~5点。正卯时,为6点;X围5~7点。正辰时,为8点;X围7~9点。正巳时,为10点;X围9~11点。正午时,为12点;X围11~13点。正未时,为14点;X围13~15点。正申时,为16点;X围15~17点。正酉时,为18点;X围17~19点。正戌时,为20点;X围19~21点。正亥时,为22点;X围21~23点。8.1.分析《众议院抄附质问书送大总统的咨文》正件咨文与附件质问书蔚成对照的文风特色。答:《众议院抄附质问书送大总统的咨文》附件质问书的激情与正件咨文的冷静蔚成对照,构成各自的文风特色。质问书泼浓墨、着重彩,热情歌颂了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百折不回、舍生取义、毁家为国_的牺牲精神,强烈谴责了袁世凯蓄心僭帝、涂饰天下。同时,针对十月九日大总统令将抚恤对象限于“五年以来死难将士”(实即限于对“袁倒黎起”有功)的偏废态度,尖锐地斥为“溯厥先河,颇嫌忘祖”,进而鲜明、直接地质问:“经临时稽勋局核实呈候发表者,将以何时发表?其未经办讫者,将如何继续进行?”具有强烈的挑战性!与质问书“动之以情”适成对比,抄附质问书的咨文却是“理之以法”。众议院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和质朴平实的语言,先引述法律关于议员质问政府的规定;再说明该质问书已依法由二十人以上连署;最后提出咨送限答的要求。完全是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8.2.分析《众议院抄附质问书送大总统的咨文》附件质问书的篇章特色。答:层次谨严、断续自然、照应缜密,是质问书的篇章特色。(1)层次谨严。质问文主体文字包含四大层次:第一层是立论;第二层述由;第三层析谬;第四层质问。各层次环环紧扣,上一层次构成下一层次的基础;下一层次成为上一层次的发展。从而使全篇结构严谨、层次井然。(2)断续自然。文断意续,是公文写作中展开主体文字的要诀。本文的“断”体现于:四大层次各有其不同的具体文意,层间易于别异;相同事项集于一个大层次中,避免各层问的文意纠缠和文字重复。“续”则表现在:①各段围绕主旨次第展开,文意相承,构成了贯通全篇的“内气”,即内在思路的贯穿。②由于前、后层次之间的尾、首文
本文档为【公文选读论述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6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wdggjmm
从事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安全、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格式:doc
大小:10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21-04-29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