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比较财政学

比较财政学

举报
开通vip

比较财政学1.《国富论》创造了财政学科,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提出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把财政学的研究主题确立为增进国民财富,这是《国富论》对财政学科的一大贡献,财政学在此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有了比较稳定的研主题。第二,阐述了国家职能,为财政活动划定了合理的边界。《国富论》在分析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依据劳动价值论对国家活动的性质作了界定,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国家的职能,使财政活动的范围有了理论依据。基本特征是“自由放任”“守夜人”。第三,对财政的具体范畴如税收、财政支出、公债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有些研究成果如税收原则迄...

比较财政学
1.《国富论》创造了财政学科,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提出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把财政学的研究主题确立为增进国民财富,这是《国富论》对财政学科的一大贡献,财政学在此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有了比较稳定的研主题。第二,阐述了国家职能,为财政活动划定了合理的边界。《国富论》在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依据劳动价值论对国家活动的性质作了界定,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国家的职能,使财政活动的范围有了理论依据。基本特征是“自由放任”“守夜人”。第三,对财政的具体范畴如税收、财政支出、公债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有些研究成果如税收原则迄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四,初步提出了财政学的框架体系,包括研究对象、国家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和公债)。2.如何建立与我国的公共财政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①社会保障收支具有财政性质通过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使财政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社会保障。财政天然与现代的社会保障基金和费用的收支活动相联系。②财政是社会保障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坚强后盾财政是社会保障的财力总后台和根本支出,市场经济体制下无政府预算就无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的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税”来满足,社会统筹的不足部分也要由财政来弥补。③社会保障基金只能由政府来掌握和支配。社会保障资金要设立财政专户,纳入到财政预算中进行集中管理,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要用于风险小、能够提供应有的收益、并能随时变现的项目,投资盈余由财政预算统一掌握。④对现行体制的改革(1)统筹层次不高;(2)覆盖面不完整;(3)企业包揽过多;(4)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不健全;(5)社会保障费用总量不足;(6)社会保障改革缺乏总体协调和宏观控制。3.请比较国家分配论与其他几种主要观点的优缺点。第一,国家分配论。优点:从分配的主体来把握财政的概念,比较准确地抓住了财政范畴的特殊性;把本质界定为分配关系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缺点:国家分配论变成了国家决定论。第二,剩余产品论。优点:为合理界定财政分配力度提供了参考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不存在国家决定财政的悖论。缺点:仅仅强调财政客体难以把财政范畴与非财政范畴区分开;事实又结合财政分配的目的来界定财政概念,不过仍强调没有剩余产品就没有社会公共需要。第三,价值分配论。优点:界定了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所采用的形式。缺点:财政分配并不都采用货币形式;采用货币形式的分配也不都是财政分配。第四,社会共同需要论。优点:便于合理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避开了国家决定财政的悖论。缺点:没有处理好阶级性和公共性的关系问题;没有准确解释说明公共需要出现的时间。第五,社会再生产决定论。优点:认识到了财政与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联系。“要以国家为前提转到以再生产为前提建立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缺点:没有摆脱国家分配论的制约,只分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财政。4.比较中西方财政收入来源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原因。一、差异表现(一)财政收入来源的部门构成不同。我国:工业部门在财政收入中占绝对优势;商业部门在财政收入中大体上一直居于第二位;财政收入来自于农业部门的收入一直处于相当次要的地位。西方:由于国民经济结构不以工业为主,而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因而财政收入构成不可能以工业部门为主。(二)财政收入来源的所有制构成不同我国:财政收入几乎只来自公有制经济,其中绝大部分又集中在国营经济身上。西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则不可能是国有经济,而是私有经济。(三)财政对个人的征税不同中国:几乎没有直接来自于个人所得的税收收入,直接来源于个人财产的税收收入也很少。西方: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中第一大税种。(四)财政的主要收入项目不同中国:以税收和国有企业利润上缴为两大主要来源。在税收制度内部来看,对流转额课税一直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西方:税收一直在财政收入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而且所得税占税收的主要比重。二、差异析源(一)是当时国家片面追求工业化政策的结果。(二)是当时国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的结果。(三)是当时国家片面实行国有化政策的结果。(四)是当时国家实行片面压低个人消费的政策的结果。5.税收价格理论如何解决现实税收过程中的三个难题?税收价格论基本内容是:税收是公民为了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支付的价格,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税收契约的客体。税收价格基于社会契约论可以很好地解决现实税收过程中的三个疑难问题问题一:公民为什么要纳税?在市场经济下,社会成员个人将自己的部分收入以税收形式让渡给政府,使之能够提供公共产品而服务于自身利益,就如同支付个人产品价格一样,也具有货币支付与利益获得之间的交换关系。税收价格论清楚解释了人们必须纳税的原因:人们是在为自己纳税,而不是为政府纳税。问题二:政府怎样征税?人们有着强烈的逃税、避税、偷税、抗税的动机与愿望,这就使政府运用权力强制征收成为必要。一旦政府权力的行使不受外力制约,必然导致作为政府收入重要来源的税收失控和泛滥。因而,只有个人愿意纳税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征收活动使之正常化。因此,税法的确立,就是税收价格的确定,就是社会公众愿意支付公共产品价格契约的签署,是对政府征税权的认可和授予。问题三:税收目的如何实现?纳税人支付税收的目的在于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税收“价格”体现了纳税人作为购买者的根本利益。因而政府支出的具体安排的决定权也同样属于作为价格支付者的纳税人,即税收价格的支付者也同样拥有“消费者主权”。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即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载体。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成为商品。在这里马克思并未否定使用价值(效用)在交换中的重要作用。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马克思还认为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的市场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显然马克思也没有否定供给与需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7.为什么说经济建设支出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财政支出类别和内容.对248.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新古典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奥意财政学者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说明公共产品理论。他们认为,边际效用理论除了适用于私人产品外,还适用于公共产品,但由于公共产品消费(效用)的不可分性,人们无法通过消费数量的调节来改变边际收益,因此只能通过改变成本(税收价格)来适应同一数量的公共产品。这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个人支付不同的税收价格。(2)瑞典学者也为此做出了贡献,主要是威克塞尔和林达尔。威克塞尔主张将公共产品带给人们的好处与个人为公共产品供应所做的贡献结合起来,即征税应按受益原则进行。维克塞尔从市场到政治的论述,指出了公共产品供应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且还是政治问题。维克塞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政治程序的角度指出了公共产品供应的实质。林达尔正是在维克塞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关于公共产品供应的模型,提出了林达尔均衡模型。在模型中,林达尔分析了两个政治上平等的消费者共同分担成本的公共产品供应模型。9.简述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增长变动说。经济发展早期阶段,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所以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较大;在经济发展中期,政府投资还要继续,并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此时的公共财政投资只是私人投资的补充。当经济进入“成熟”期,公共财政投资的份额有可能有所上升,资源更多地被用于满足教育、健康、社会福利等方面。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公共产品尤其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政府公共投资往往要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因为这些投资对于帮助早期阶段的“经济起飞”,以至于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经济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后,社会基础设施供求趋于均衡,政府公共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有可能降低,但公共支出总规模并不一定下降甚至有可能继续上升,其愿意在于: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后,市场失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阻碍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矫正、补充、完善市场机制的不足,政府对经济干预范围的扩大和干预力度的加强必然导致财政支出的增长。随着经济发展由中期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即从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结构,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购买性支出相对下降,转移性支出相对上升。从长期看,公共支出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引致了公共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10.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新古典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局限是什么?(1)马歇尔运用经济学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了税负转嫁与归宿问题,并建立了税收归宿的实证理论。(2)庇古研究了局部均衡下的外部性问题。他认为由于市场活动没有考虑到外部成本和收益,可能导致市场失效,因此需要政府通过税收或财政补贴来弥补这一市场缺陷,以促进边际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相等。(3)除了实证理论之外,新古典财政学还研究了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税收理论。庇古就税收负担应如何在个人之间分摊所进行的功利主义视角的研究就是规范税收理论的代表。(4)但这一传统忽略了两大问题:一是公共支出;二是集体决策过程。而这两大问题恰恰是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新古典财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1.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价值由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则指每增加购买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边际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价值并非实体,也不是商品的内在客观属性。价值无非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与评价”。他们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价值的形成还要以物品的稀缺性为前提。稀缺性与效用相结合才是价值形式的充分必要条件。这里稀缺性是指物品供给的有限性。物品只有在对满足人的欲望来说是稀少的时候,才可能成为人们福利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而引起人的评价,表现为价值。(2)边际效用论者还提出了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的市场价格论,并称之为“客观价值论”,并将主观价值论与供求均衡论结合起来。认为市场价格是在竞争条件下买卖双方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12.简述皮考克和怀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促进论。(阶梯理论)内在因素:税率不变时,经济发展导致收入增加;外在因素:经济发展时遇到动荡时期,如战争、饥荒以及其他社会灾难。他们认为,政府支出份额的上移,是因政府在应付某种重大危机或者混乱时,不得不增加公共收入而引致的。他们认为,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可归纳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且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速超过GDP增速的主要因素。⑴内在因素。追求政治权力最大化的政府喜欢多安排支出,但公民不愿意多纳税,因此公民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了公共收入水平,从未构成了政府扩大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上升,政府以不变的税率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增长与GDP增长就呈一种线性关系。⑵外在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非正常时期,私人投资和消费能力下降,为了稳定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政府不得不急剧增加以填补私人支出不足的缺口,政府被迫提高税率或开征新税,而公众在危机是企业会接受这种税负的增加。但动荡时期过后,因公共产品福利刚性的作用,政府开支和宏观税负水平又不会退回原来的水平上。一般情况是,一国在战争结束后,总要发行大量国债,公共支出规模会持续扩张。因此,每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政府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从长期看,政府支出就呈现台阶式上升趋势。13.我国与西方对财政学含义的研究思路上有什么异同?⑴相同点:在研究思路上,都立足于特定阶段的财政实践,对财政现象的共性予以概括;在表述思路上,都通过逻辑推理完成对财政概念的界定。我国的表述思路: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提高→剩余产品出现→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国家产生→财政产生西方的表述思路: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市场失效→公共组织(国家和政府)的介入→政府的经济行为⑵不同点:分析思路上虽然立足于我国的财政实践但通过抽象分析界定了财政一般,而西方仅仅是界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特殊;在表述思路上,我国符合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形成了一相对开放的理论体系,而西方的表述虽然具有逻辑上的严谨性,但只完成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共性的概括,形成的是一封闭的体系,没有体现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15.简述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他认为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日益充裕。瓦格纳还认为,只要符合国家职能的要求,即使出现暂时的财政不均衡也无妨。利用公债举办公共事业是可行的,条件是它将来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额能抵消这些公共事业的费用。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的政治因素,随着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就需要政府加强管理与调节工作,需要政府不断介入物质生产领域,因而形成了很多公共企业。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增长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16.萨缪尔森是如何用数学公式区分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17.20世纪以来西方财政学发展与演变的原因。(一)经济理论的发展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演变必然会在财政学中得到反映。(二)财政学发展内在逻辑的影响:理论的分化与综合的作用①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首先是对最优商品税所做的研究,然后对最优所得税进行研究,再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这就体现出理论的分化特征。②20世纪50年代之前,新古典财政学中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和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并存就是这样的一种分工。前一传统更着重对财政收入问题的研究,而后一种传统则研究了前一种所忽视的一些问题,彼此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展深化。而当这两种传统实现了对接,即理论得到综合之后,就大大地推动了理论的进步。(三)实践的推进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原动力,财政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实践推进的结果。①宏观财政学就是在实践推动下产生的经济危机使得新古典经济学束手无策,从而推动了作为宏观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财政学的产生。宏观财政学的产生就与经济危机有关。宏观财政学专门研究政府干预的问题。当政府(财政)干预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问题,即政府失灵问题。接着,政府失灵问题推动了研究该问题的公共选择财政学的发展。②公共产品的私人供应问题研究的深入,成为公共产品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与国际上这一现象增多有关。国际财政学的兴起也是如此,它是经济全球化倾向的直接反映。当一种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并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后,往往也会推动新理论的发展。新凯恩斯主义财政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③再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实践导致原先的理论失效,就直接推动了经济学关于过渡经济理论的研究,这也在财政学中得到一定的反映,研究如何促进经济转轨的转轨财政学也在西方兴起。18.马歇尔均衡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是建立在静态局部均衡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论。均衡价值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主要通过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商品的价值,所谓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相均衡,从而它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因此均衡价格论亦称马歇尔价值论。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21.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认为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哪个更接近于现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同6边际效用价值论同11马歇尔均衡价值论同18首先要知道经济学说里面的“成本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之分,即价值到底是由成本决定的,还是由消费者对其的主观判断决定的。很显然,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于是马歇尔将其综合成了供求价格论。成本影响供给,边际效用影响需求,供给是长期的,需求的作用是短期的。成本,也就是耗费的意思。劳动价值论也是耗费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关注的是一种长期的、固有的、本质的价格的表现,而效用价值论关注的是短期的、表现的、能观测到的价格的表现。就科学方法论而言,后者更具“科学性”,因为它更为符合实证科学的标准。就前者而言,它讨论的是一种观测不到但又“本质上存在”的东西。可以发现20世纪以前的古典经济学中才有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论述。这种理论在20世纪早期过后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已经很难立足了。这也是当前的经济学并不讨论这一理论的原因之一。更进一步来说,这两种价值论都解释了一个事物的不同部分,虽然可能是对立的,但都是我们认识这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这样理解才不是偏颇。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经济学并不讨论价值,而是讨论可以观测到的价格。价格是由供求决定,一般认为,耗费决定了供,偏好决定了求,这两者缺一不可。22.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有什么现实借鉴意义。(1)政府必须把握好在干预经济活动中的适度原则,在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架构起一套激励共容机制。由于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注定会有失灵,所以政府就有必要对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但是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并不一定就能弥补市场的不足之处,因为政府本身也有职能上的缺点,它也会失败。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经济行为限度,使政府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2)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进行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职能。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具有相似性,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政治过程的缺点会对经济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虽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但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与效率改革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理论上与实践上的障碍。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为我们对政府、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为了早日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并依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3)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将政府的决策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逐步优化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系统,完善公共决策体制和相关规则,逐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4)要正确看待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特征,并且适当考虑政府行为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无疑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但是政府部门和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追求,我们不但要加以重视,而且要真确地进行引导,并进一步加以规范。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调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防止腐败行为发生。23.请评述蒂布特模型。(1)蒂布特模型的基本内涵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的“看不见的手”:“人们从各种利益出发所作出的选择和决定会导致效益的最大化,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使他们向消费者提供尽可能低的一般商品”。与这一研究背景相关联,查尔斯.蒂布特将“看不见的手”的机制引申到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来,并用“用足投票”理论分析了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问题。蒂布特认为,由各地方政府分别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有助于揭示消费者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不同地方政府分别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而形成的政府间竞争,还可以促进地方政府提高运作效率,更好地提高本地区居民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就是蒂布特模型的基本内涵。(2)蒂布特模型的基本内容在蒂布特模型中:第一,把地方性公共产品在一个由众多辖区组成的国家中的提供,看成类似于私人产品在一个有众多企业组成的竞争性市场上的提供。第二,一个国家一般都被分为若干个地区,每个地区提供的公共产品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而且每个地区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政府财政收支组合。第三,在地区间的流动性比较大以及流动成本很小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居民就可以像选购私人产品一样挑选一个符合自己偏好政府财政收支组合的地区来居住。如果某个居民对某个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以及由此所应负担的税收不满意的话,那么他就可以选择离开,到他所喜欢地方去居住。这样,各地方居民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揭示问题就可以通过“以足投票”的方式得以解决。第四,由于各地区居民可以在不同地区间进行选择,如果一个地方政府的运作效率低下,就有可能导致本地区居民选择到其他地区去居住,这无疑是对地方政府提供更有效率和更适合居民偏好的公共产品的一种激励,即人口流动向地方政府发出的信号与市场需求向企业发出的信号极为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决策者就会像企业经理一样对各种信号作出必要的反映,并且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财政收支上,于是在各地区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竞争的格局。第五,政府间竞争最终将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一个理想状态:社会资源在各地区间的配置达到最优,各地区之间的人口规模达到最优,有相似偏好的居民聚居在一起从而使得居民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也达到均衡。(3)蒂布特模型的基本假设第一,各地区的居民可以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间自由流动,能够自由地选择到那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征税的组合最适合其偏好的地区去居住。第二,各地区居民对不同地区的财政预算有充分的了解,即他们完全了解各地区为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所征收的税收和进行相应的财政支出方面的信息,并且能够对这种差异作出反应。第三,存在足够多的能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征税组合的辖区。第四,消费者不会因为某种原因而长期居住某个固定地方,其流动性不受任何就业机会约束或限制。第五,地方性公共产品和税收在各辖区间不存在任何外部效应。如果存在外部效应,那么每个地区所选择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数量尽管对本地区的居民来说是最优的,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一数量却是无效的。第六,各辖区都以最低的平均生产成本生产地方性公共产品。(4)蒂布特模型的理论局限第一,在分析和解释人口流动问题的过程中,只是说明了地方政府公共预算对人口迁移所产生的作用。第二,模型重点在于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上,没有考虑到公平问题。第三,如何测定居民对公共产品消费偏好的显示程度,是蒂布特模型和“以足投票”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5)理论贡献第一,蒂布特模型为地方性公共产品偏好的揭示提供了一种“以足投票”的准市场方法。第二,蒂布特模型揭示了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充分竞争的理论。第三,蒂布特模型为分析地方财政收支政策变化及其影响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第四,蒂布特模型所揭示的深层次问题,是当存在着“以足投票”的情况时,地方政府必须尽可能合理地界定自身的活动范围,规范公共财政的收支行为,并将这一要求切实体现在公共预算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当中。24.比较中西方经济建设支出,指出存在差异的原因,思考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主要差异(一)对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同中国:经济建设支出是政府直接以指令性计划配置社会资源的具体财力手段。西方:财政的经济支出只是政府弥补市场失效的具体财力手段,是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二)对国民经济覆盖面的差异中国:仅仅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和扶持,包括公有制企业与单位,农村社队,基本不涉及私营企业。西方:财政除了对公共企业进行扶持的投资外,还对私人企业进行补助支出。(三)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同中国:财政经济建设支出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财力来源,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调整。西方:财政经济支出是弥补市场失效的支出,为私人资本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经济环境和条件。(四)占总支出比重的差异中国: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大。西方: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小,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国防和卫生支出分列前四位。(五)影响财政根本性质不同中国: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大,决定了我国财政具有生产建设性,是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和根本任务的财政。西方: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小,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国防和卫生支出分列前四位。决定了西方财政是以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财政。二、差异析源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不仅包含着传统的支出项目、类别和内容,而且还新增了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所要承担的投资支出和其他费用支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运行的主体,政府没有可能掌握、控制和提供整个社会绝大部分费用。三、借鉴意义(一)克服经济建设支出的低效浪费状态。财政支出由于缺乏社会公众的约束和监督,造成了财政支出的低效浪费情况的出现。(二)财政应从包揽经济建设费用的传统理念中解脱出来财政逐步退出市场竞争领域,使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由企业来承担,财政主要任务是弥补市场失灵。(三)大大提高社会文教的财政支出在财政退出经济建设范围之后,应将注意力放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满足人们对这些领域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社会文教具有强烈的外部性,是公共财政必须涉及的领域。社会文教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提高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5.请评述林达尔均衡模型。(1)什么是林达尔均衡模型林达尔均衡是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提出的。林达尔均衡是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林达尔均衡模型实际上是在维克塞尔工作基础上建立的。内容:林达尔认为公共产品价格并非取决于某些政治选择机制和强制性税收,恰恰相反,每个人都面临着根据自己意愿确定的价格,并均可按照这种价格购买公共产品总量。处于均衡状态时,这些价格使每个人需要的公用产品量相同,并与应该提供的公用产品量保持一致。因为每个人购买并消费了公用产品的总产量,按照这些价格的供给恰好就是各个个人支付价格的总和。林达尔均衡使人们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问题取得了一致,即分摊的成本与边际收益成比例。也称为维-林模型。(2)假设前提林达尔均衡的实现,是以两个假设前提为条件的:第一,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以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消费中获得边际效益,而不存在隐瞒和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该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第二,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的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的掌握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可以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可能。(3)林达尔均衡模型的理论意义林达尔通过一个新的定价方法来建立起一个类似于但又不同于私人物品竞争性均衡公共物品的均衡模型,称为林达尔均衡。在林达尔的均衡中,不是所有消费者面临一个公共的(相同的)价格,而是全部消费者有一个公共数量;不是总产量在全体消费者之间分配,而是总成本在消费者之间分摊。因此,要尽量使每个消费者面临的价格符合其对公共物品的真实评价(或偏好)。这样就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总和正好等于公共物品总成本。于是生产约束条件就变成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林达尔均衡的解就是在正常利润为零的约束条件下,使公共产品的定价采取与消费者的需求弹性相关的方式来确定,即依据每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不同评价,分别确定不同价格。林达尔均衡的功绩在于从理论上论证了公共物品(包括信息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原理与私人物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原理之间的差异,另外为进一步探讨信息商品的价格问题找到了强有力的理论。(4)现实意义公共经济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即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从理论上讲,如果市场机制可以向社会高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那么公共经济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反过来说,如果市场不能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并且公共产品又不可或缺,那么公共部门的存在就具有了必要性。所谓的“林达尔均衡”只是一种虚拟的均衡,它是依据不具现实性的假定条件所构建的纯理论的经济模型。然而,这种非现实的经济模型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这样的模型,恰恰说明了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所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也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26.我国与西方对财政含义界定存在哪些异同,原因是什么?关于二者的异同(一)研究思路①相同点:在研究思路上,都立足于特定阶段的财政实践,对财政现象的共性予以概括;在表述思路上,都通过逻辑推理完成对财政概念的界定。我国的表述思路: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提高→剩余产品出现→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国家产生→财政产生;西方的表述思路: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市场失效→公共组织(国家和政府)的介入→政府的经济行为②不同点:分析思路上虽然立足于我国的财政实践但通过抽象分析界定了财政一般,而西方仅仅是界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特殊;在表述思路上,我国符合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形成了一相对开放的理论体系,而西方的表述虽然具有逻辑上的严谨性,但只完成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共性的概括,形成的是一封闭的体系,没有体现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二)定义的落脚点①相同点:都认为财政属于经济范畴,从事的是一种经济活动。②不同点(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一种分配活动;而西方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是经济活动。(2)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而西方财政理论强调财政的客体,强调财政作为经济活动的结果:提供公共产品。(三)财政主体①相同点:都认为非公有的企业及家庭不是财政活动的主体。②不同点(1)我国使用“国家”,而西方使用“政府”。从政权组织的角度看,“国家”的含义有时大于“政府”,政府只是国家政权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行政部门),它与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并立;但“国家”含义有时又小于“政府”,西方的“国家”有时又是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的代名词。(2)对国家与政府的理解不同:阶级国家主体与社会契约性政府主体(3)对国家与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理解不同:我国的政府在计划体制下发挥绝对主导作用;西方政府在市场中只是与企业和私人处于平等地位活动主体。(四)财政目的①不同点: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活动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此时公共需要对财政来说是次一级的需要,是从属于国家自身需要的;而西方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活动目的是满足公共需要。②相同点:至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国家职能实现的需要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在内容及实现形式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我国与西方界定财政概念存在差别的原因(一)为什么会存在相同点①研究的对象具有共性②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二)为什么存在明显差别①财政实践基础不同(1)经济体制的差别:计划与市场计划体制→国家财政制度→国家分配论市场体制→公共财政制度→公共经济的财政观(2)经济制度的差别:公有制与私有制公有制的制度基础→所有生产活动的主体都可归结为政府→若把财政界定为公共部门经济→无法区分财政与经济范畴私有制的制度基础→私人生产提供私人产品满足私人需要、政府生产、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可以把财政界定为公共部门经济(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欠发达与发达经济越发达,公共产品在总产品中所占比例越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越呈现两大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格局。经济越不发达,私人产品在总产品中所占比例越高,公共产品的生产越依附于私人产品的生产而缺少独立性,私人部门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强、地位越重要,公共部门处于弱化地位,政府财政越可能被界定为分配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②理论基础不同(1)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价值,政府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因此不可能把政府看作是经济活动,而只能看作是分配活动。效用价值论认为,所有能提供产品或服务活动都在创造价值,都可以认为是生产活动。公共部门经济观事实上就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产生的。(2)阶级国家论与社会契约论国家分配论中“国家”,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国家”,这一国家观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构和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构和工具。依据这样的国家观,财政活动的目的不可能被界定为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只能是满足国家职能实现的需要;财政活动主体地位也会凌驾于一般社会成员或组织之上。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国家阶级性,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分成阶级的地方和时候、在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出现时候才出现的”,“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利器”。契约论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伊壁鸠鲁,后经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阐释而发扬广大,而德国哲学家康德则把契约论推向了顶峰,他不像以前的思想家将其仅视作一个社会事实,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理性的规定和“一种评价国家合法性的标准”。康德之后的一个多世纪,社会契约论趋于沉寂,而罗尔斯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使之再次引起世人关注。马斯格雷夫也是典型的契约论者,他认为:“简而言之,国家是以个人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并且反映这种共同利益的契约性组织”(3)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正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原理:在产品实行按劳分配之前,应进行必要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的部分再进行按劳分配之前,还需要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基金。评述公共选择理论。(1)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应该再继续采用凯恩斯的研究思路。他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将经济分析进行扩大并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过程。同时,他通过研究美国的政治制度,最终找到了其经济处于困境的原因:是由于政治制度的失败而并非市场制度的失灵。(2)公共选择理论既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涉及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领域。(3)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选择问题,而公共选择就是指人们通过民主决策的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是把私人的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机制),是利用非市场决策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所以说,公共选择在本质上,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过程。28.我国传统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存在的差异及主要原因。我国传统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的差异(一)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概念及构建思路不同我国传统财政学以国家为核心基础概念,西方财政学以公共产品核心基础概念;我国传统财政学通过国家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展开分析建立理论体系,西方通过对公共产品的属性所推出的矛盾入手来建立理论体系。(二)对财政本质界定不同,研究侧重点不同我国传统财政学把财政本质看作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侧重人与人关系的研究,因此是政治经济学的分支;西方财政学把财政看作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手段、方式,侧重人与物的关系的研究,因此是经济学的分支。(三)对财政的目的界定不同我国传统财政学把财政的目的界定为满足国家职能实现的需要,强调国家的利益、整体的利益,并将其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强调国家在财政活动中主导地位。“从公有制导出国家、企业和个人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这在财政理论上的反映,就是国家利益可以完全取代企业和个人利益。中国传统财政理论中所隐含的有机体国家观与此相一致。忽略了个人、企业利益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留下印记,就是传统的财政理论从来不正面强调个人的利益,而主张财政活动中国家应处于主动地位”。西方财政学把财政的目的界定为满足公共需要,要实现公共利益、集体利益,但强调在满足私人利益的基础上来实现公共利益,强调民众在财政活动中的基础地位,把政府看作是民众为了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而创设的制度安排或可以选择的手段。(四)我国传统的财政学强调政府财政与国有企业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一度把国有企业财务看作是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在传统财政学中公有制或说国有企业一直被看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国有制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与国有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处理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问题,就成为当时财政理论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西方财政学也研究国有企业问题,但更多地是把国有企业看作是弥补和纠正市场失灵的手段,在规制经济学中有比较充分的研究。公有制或说国有企业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被看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西方财政主要建立在私人经济基础之上,政府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不构成西方财政活动的主要内容。(五)我国传统财政学强调收入在收支关系中的地位,并要求发挥政府在实现增收过程中的基础地位;西方财政学古典阶段强调收入在收支关系中的地位,现代阶段强调支出在收支关系中的地位,但都要求发挥市场在收入创造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六)我国传统财政学强调收支平衡的重要性,要求“量入为出”;西方财政学一度也强调收支平衡和量入为出,但进入现代阶段后要求财政收支要随着社会总供求对比关系相应调整,不单独追求财政自身的平衡。(七)我国传统财政学在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时虽然强调“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但“统一领导”原则的地位高于“分级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分权;西方财政学基于公共产品层次性的划分和各级政府的比较优势,强调基层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实质上体现了“自下而上”授权的思路。(八)我国传统财政学不强调财政法制建设,涉及的财政监督主要是讲述财政如何监督其他经济主体;西方财政学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强调通过法制建设及制度构建来约束政府部门从业人员的行为以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性、可行性。(九)我国传统财政学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以政府完全替代市场为重要特征,而西方财政学则是在肯定市场有效的前提下,研究市场失效进而建立理论体系。(十)我国传统财政学所进行的分析只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式的分析,很少采用内省的方式及边际分析的方法;而西方财政学依据经济人基本假设,经常自觉不自觉地采用内省的思路,并充分运用约束条件下求极值的办法来分析研究财政问题。(十一)经济分析工具上的不同是中西财政学差异的具体表现。中国财政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李嘉图之后的西方经济理论已经“庸俗化”了,所以对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置若罔闻,或仅为批判而进行蜻蜓点水式的了解,自然谈不到对西方新经济分析工具的借鉴和运用。其结果是在很长时间里,中国财政学中的经济分析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式的分析。西方财政学大量运用数学工具对财政问题进行研究,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西方已经建立起较为丰富的经济分析基础数据库,而中国至今类似的数据库尚未全面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财政学实证研究的开展,也使得两者的差异不会因共同选择了市场经济为背景而迅速得以缩小。我国传统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政治制度选择和经济体制的差异政治制度选择差异是中西财政学发展出现重大差异主要原因。即资义制度和社义制度差异。计划体制下的财政学要反映计划体制资源配置的规律性;市场体制下的财政学要反映市场体制配置资源的规律性。市场经济中存在经济周期,因此,西方财政学研究反周期的财政政策理论的出现是必然的;奉行计划经济理论时,人们往往不相信计划经济有经济周期问题的存在,于是,我国传统财政学中实践就不会有对此类理论的需求。(二)理论基础不同我国传统财政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之上,长期把财政学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分支;西方财政学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把财政学看作是经济学的分支。中国财政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体系和结构,所用的分析工具和所分析的问题与西方财政学都有很大的不同。(三)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上的差异,也是中西财政学差别的重要原因西方一般奉行个人主义,在财政问题的分析上,往往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而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分重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忽略了对个人利益的研究。因此西方能在财政学研究中开展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而中国没有对应的理论也就不是偶然的。(四)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转型国家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的差异,也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西财政学的完全趋同是不可能的。29.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方新古典财政学出现了哪两个分支?他们各自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二者又是如何对接的?一是英美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财政学,另一是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主要研究内容:10,820世纪西方财政学两大传统的对接:50-70年代微观财政学的发展20世纪50-70年代微观财政学的发展仍然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到了50年代,西方财政学两大传统实现了对接,这主要表现为英美财政学界已开始重视原先被忽略的公共支出研究。两种学派理论体系侧重了政府功能的两个方面,但是由于思想交流上的阻隔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对理论需求的缺乏,两个学派理论在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的催生以及众多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经过较长时期才慢慢融合到财政学理论体系之下,使得财政学拥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也打破了主流经济学只关注税收理论的传统。其实这种对接从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1936年意大利学者马尔科的《财政学基本原理》一书在美国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出版,斯堪的纳维亚传统也开始进入美国,虽然其真正的影响还是要等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显示。在此后,经过一系列经济学家的努力,其中主要包括鲍文、布莱克、马斯格雷夫、萨缪尔森、阿罗、布坎南等人,财政理论在20世纪中期实现了由传统财政学向当代财政学的转变。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下的财政学相比,当代财政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于公共支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包括对于政府干预经济必要性的基础理论分析,对于公共部门决策过程及其效率的规范和实证分析,以及对各类具体的公共支出项目的分析,从而极大地扩展了财政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后来随着数量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广泛应用,财政学研究方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对公共支出分析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它在税收方面没有发展,而恰好相反,20世纪70年代以来,税收理论丰富的发展以及重大突破使得财政学进入了最为繁荣的时期。30.请评述1949年后中国财政学发展的三次分化与综合。1949年后中国财政学发展的第一次分化与综合:与公共财政学的决裂1949年以后,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一致,中国财政学表现出与西方公共财政学决裂特征。这一次决裂所带来财政学的分化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化,即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中国的财政学。这次分化突出表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国家观来分析财政问题上。1.在20世纪50年代,源于苏联的“货币关系论”是中国财政学主流理论当时处于主流地位是货币关系论,这与当时的政治气候有一定的关系。货币关系论来自苏联,是中国从苏联引入的财政理论。它比同样源于苏联货币资财论更能反映财政本质,因此它成为主流理论。2.有主流理论,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非主流理论-国家分配论的雏形。3.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财政学进一步分化,还出现了“价值分配论”、“国家资金运动论”、“剩余产品价值运动论”等观点理论的分化也为理论的综合提供了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分配论在20世纪60年代主流地位的确定过程就是它对当时已有理论进行综合的结果。1949年后中国财政学发展第二次分化与综合20世纪80年代国家分配论与其他财政理论流派论战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财政学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1949年后当代中国财政学出现了第二次分化趋势。这次分化与上次相比,有共同的地方,也有相异之处。共同点在于60年代的其他财政学派有卷土重来之势。不同点主要在于这次分化产生了一种新理论,即社会共同需要论。1949年后中国财政学发展的第三次分化与综合:传统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的交锋(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学)这次新的分化与综合实际上就是传统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的交锋。它开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在此之后,中国财政学面临着走向何方的选择。(一)全面系统地接受西方财政理论观点国家分配论与西方公共财政学有着较多的差异,在对二者的综合当中,出现的排斥效应可能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性的。从最能反映对财政学的基本看法的教科书的编写来看,已有全面接受西方财政理论观点的著作。这代表了理论发展的一种取向。财政理论框架的建立最终取决于实践王传纶和高培勇在他们所著的《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财政理论框架的构建存在两种可能性。(三)叶振鹏和张馨(1999)对社会再生产理论在财政学中的深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们认为,由于社会再生产已不仅仅是物质产品的生产,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甚至在国内生产中已占绝对优势的实践要求讨论社会再生产时必须超越马克思传统上的物质生产范围。在分析社会再生产中非物质生产活动与公共财政的问题时,他们还结合市场失效等理论进行研究。这也体现出一种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综合的愿望。
本文档为【比较财政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安安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0-18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