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安徽省合肥六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淮北一中四校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年安徽省合肥六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淮北一中四校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开通vip

2023年安徽省合肥六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淮北一中四校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若用DNA酶处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再使其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是()A.小鼠不死亡B.小鼠死亡C.从小...

2023年安徽省合肥六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淮北一中四校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若用DNA酶处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再使其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是()A.小鼠不死亡B.小鼠死亡C.从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S型活菌D.从小鼠体内可分离得到S型菌的DNA2.孟德尔在观察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对分离现象原因的假说。下列属于假说内容的是: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③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的后期B.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代表的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细胞呼吸5.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①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増强的方向变异②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③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④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法了抗药性弱的个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女儿的X染色体都来自母方C.儿子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7.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培育出作物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杂交育种,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利用诱变育种,可在短时间内定向获得所需新品种C.利用多倍体育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单倍体育种中,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种子的产量高8.(10分)下图表示某同学调查的一个红绿色盲家族的患病情况。由于疏忽,此家族中有一人的表现型标注错误。下列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正确的是A.I-2的基因型可以确定B.I-1的外孙不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C.一定是II-4的表现型标注错误D.III-2的致病基因只来自II-2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以二倍体水稻(2N=24)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回答问题。(1)A→D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A→B育种途径中,常采用__________方法来获取单倍体幼苗。(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对基因控制不同性状,且A对a、B对b完全显性):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②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__________种纯合植株。(3)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种,而海岛水稻没有抗旱类型。有人想培育出抗旱的海岛水稻新品种,但是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10.(14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癌症免疫疗法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相关研究揭示,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关闭T细胞的抗癌反应,从而使癌细胞逃过人体的免疫系统。药物X能抑制上述结合过程,从而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如图表示该种药物作用后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癌变是细胞中_______发生突变的结果,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机体产生的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2)由图可知,T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_________相结合实现的。癌细胞表面的PD—U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结合图示分析药物X可能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从而恢复T细胞的抗癌反应。11.(14分)图1表示某个生物(基因型EEFf)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3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细胞核中DNA分子数。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染色体组。(2)图1中,乙细胞处于图2中的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3)图1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丙细胞变异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4)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BC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12.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试题分析:若用DNA酶处理S型肺炎双球菌,由于DNA酶能催化DNA的水解,因此S型细菌的DNA被破坏,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故小鼠不死亡,故A正确,B错误;R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因此不能分离得到S型细菌,故C错误;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因此小鼠体内不能分离S型细菌的DNA,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D【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原因解释而提出的四点假说内容。【详解】对分离现象解释假说内容包括:(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3)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4)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故①②③④均与假说内容吻合,选D项。【点睛】假说演绎法一般步骤中,常考“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及实验验证”几个步骤,其中“演绎推理”为理论预测,“实验验证”则采用测交实验的方法。3、C【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4、C【解析】由图可知,只有1能利用4,所以1应为生产者,4为环境中的库。1、2物质都流向3,所以3应为分解者。2为消费者。【详解】A、3(分解者)中的种群没有被包括进去,A错误。B、3代表的是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蚯蚓,B错误;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只有生产者1能利用4的能量,C正确;D、1为生产者,2为消费者,所以①应为消费者对于生产者的捕食。②代表呼吸作用,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变为,返还给4,D错误。故选C。【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成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这些内容都是考试命题的热点。5、D【解析】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发生在使用抗菌素之前,使用抗菌素后,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了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掉。【详解】①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只是起了选择作用,①错误;②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②错误,③正确;④病菌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6、C【解析】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A错误;女儿的2条X染色体有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父亲的Y染色体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C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D错误。7、C【解析】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再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的过程是将花粉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再经过人工诱导使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正常的植株,然后从中选择出我们所需要的类型;目前多倍体育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详解】A、利用杂交育种,其变异来源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导致的基因重组,因此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B、利用诱变育种,其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定向获得所需新品种,B错误;C、利用多倍体育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正确;D、单倍体育种中,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结种子,D错误。故选C。8、A【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及儿子均为红绿色盲患者。【详解】A、II-2为色盲男性患者,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I-2表现正常,故I-2为携带者,其基因型可以确定,A正确;B、I-1的色盲基因传递给其女儿,但其女儿不一定将色盲基因传递给外孙,故I-1的外孙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也可能不是红绿色盲患者,B错误;C、女性患者的父亲及儿子均为红绿色盲患者,图中可能是III-3或II-4表现型标注错误,C错误;D、III-2的致病基因来自II-1、II-2,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甲、乙4陆地水稻与海岛水稻存在生殖隔离【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D是杂交育种,A→B→C是单倍体育种,E是诱变育种,F是多倍体育种。【详解】(1)A过程表示雌雄两个亲本杂交,D表示F1自交,经过连续自交和选择,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所需性状的个体,这种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获得单倍体幼苗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2)①甲(AaBb)与乙(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_BB(1/4)、A_Bb(1/2)、A_bb(1/4),所以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②乙(AABb)与丁(aabb)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产生的配子有AB、Ab、aB、ab,Aabb产生的配子有Ab、ab,故利用单倍体育种(A、B、C途径)可以获得4种纯合植株(AABB、AAbb、aaBB、aabb)。(3)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说明二者间存在生殖隔离。【点睛】本题将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的育种方法及识图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准确判断图解中各种育种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监控和清除T细胞表面受体和癌细胞表面抗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药物改变了PD-L1或PD-1的空间结构,从而使PD-L1与PD-1不能结合【解析】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机体产生的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3.通过图示可知,T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实现的。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关闭T细胞的抗癌反应,从而使癌细胞逃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此过程依赖于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详解】(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机体产生的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2)通过图示可知,T淋巴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相结合实现的。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关闭T细胞的抗癌反应,从而使癌细胞逃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此过程依赖于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3)结合图示可知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含有的PD-1抑制剂(或PD-L1抑制剂)可以和PD-1(或PD-L1)结合,进而阻止PD-1与PD-L1结合,使T细胞能重新识别癌细胞。【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题意和题图,一是明确T细胞识别癌细胞的机理;二是明白关闭T细胞的抗癌反应的机理。11、04BCB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发生基因突变DNA复制(染色体复制)B、C【解析】图1中:甲图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乙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2中:AB段表示DNA复制,BC段表示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图3中:A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有丝分裂的末期,B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D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详解】(1)图1中,甲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4个染色体组。(2)图1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对应图2中的BC段,对应于图3中的B。(3)图1中,根据乙图可知,该生物为雌性,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故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丙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E和e,由于该生物的基因型为EE,故产生的该变异的最可能是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4)图2中AB段DNA复制引起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加倍,BC段含有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DNA=1:2,对应于图3中的B、C。【点睛】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目:核内DNA数目:染色单体数目=1:2:2;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目:核内DNA数目=1:1。12、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选择定向会使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详解】(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这使得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没有产生抗药性变异的大多数害虫被淘汰,但有极少数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得以生存。(2)由图可知,害虫的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到定向的选择作用。(3)从图中可以看出,农药防治会使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而生物防治,可以将害虫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4)如果用农药防治,不同时期改用其他种类的农药,可以防止害虫的抗药性变异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可将害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点睛】对曲线的解读要准确到位,准确把握曲线中的各点的含义是做本题的关键。
本文档为【2023年安徽省合肥六中、合肥八中、阜阳一中、淮北一中四校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燕儿翩翩飞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6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23-04-07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