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举报
开通vip

秦始皇陵1、​ 秦始皇陵遗址概况 秦始皇帝陵位于西安市临憧区东的骊山北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就开始修建陵墓,直至公元前210年入葬,陵墓的修建工程长达37年,用工最多时达70余万人。陵墓的封上呈平顶的四方锥体,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115米。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部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76米。陵墓的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75米,外城周长621O米。内外城均四面有门,并有门网建筑。通过考古勘探,在陵园内外已发现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员的墓葬500余座。陪...

秦始皇陵
1、​ 秦始皇陵遗址概况 秦始皇帝陵位于西安市临憧区东的骊山北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就开始修建陵墓,直至公元前210年入葬,陵墓的修建工程长达37年,用工最多时达70余万人。陵墓的封上呈平顶的四方锥体,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115米。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部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76米。陵墓的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75米,外城周长621O米。内外城均四面有门,并有门网建筑。通过考古勘探,在陵园内外已发现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员的墓葬500余座。陪葬坑中比较重要的有: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以及各种附葬坑等。另外,在陵园内外还发现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大量的宫殿建筑遗址。整个陵园犹如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园。     秦始皇帝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形南高北低,属于山脚下的洪积扇区。郦道元《水经·渭水注》云:啊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在这些陪葬坑中,有象征皇室帝王乘舆的铜车马坑;象征皇帝涉猎游玩之苑囿的珍禽异兽坑,象征宫廷养马的马厩坑以及象征秦王朝百万雄师的兵马俑,近年来,陵区内有50000余件重要的历史文物出土,其中不少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如铜车马、跽坐俑、乐府钟、夔纹大瓦当等。   秦陵的选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意思是说,秦始皇帝刚一即位,就在骊山为他营建陵墓。“初即位”是指秦始皇13岁即王位,也就是公元前246年。说明在即位当年,秦陵选址就确定在了骊山。甚至可以说在即位之前就在骊山地区进行了有目的的勘察。初即位就营建陵墓是中国古代帝王预作“寿陵”的传统。那么,秦陵选址为什么要选在骊山呢?古人建陵选址理念首先讲究的是风水,中国古代看阴阳的风水先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他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骊山正是当时的“堪舆学家”选中的风水宝地。事实上,根据考古发现,就连秦陵陵区的诸多从葬坑,也都是经过勘察,选定在了比较开阔土质较好的地带。秦陵从地理环境上处于骊山北麓,背靠骊山,面临渭水,东西也在较高的土塬位置。可以说陵墓与周围的山水形势完美结合,浑然一体。《两京道里记》“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根据勘察,秦始皇陵封土中心顶端以及外城垣的南北两门与其南边的骊山最高峰望峰南北相对在一条直线上,印证了文献的记载。从宏观角度,位于陵南的骊山,望峰两侧均匀分布的诸峰山脊形成一条弧线,而每一道峰脊又恰似一个花瓣,秦始皇陵刚好就在花蕊位置。民间称始皇陵为“莲花穴”也是有其道理的。这个莲花穴的风水佳地,显然也被为秦王陵墓选址的风水先生所看中,也就是说,这里的山势环境符合了风水学陵墓选址的理念和原则。风水堪舆学家之所以选中骊山,更多的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山形地势环境。另外,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注》记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骊山之南的蓝田玉著称于世,骊山之北的云母片在阳光之下闪闪发光,倒很像黄金,另外现代的地质队也曾在骊山北麓开凿金矿,说明骊山矿石中确实蕴藏有金的含量。秦始皇帝不但贪其美名,而且贪其财物。从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分析,秦始皇死后还想把这里的金和玉占为己有。 综上所述,秦陵选址一是有专门的阴阳风水堪舆主持其事,二是骊山的确是一处风水宝地,三是秦始皇帝本人同意陵址选在骊山。所以,鉴于骊山周围最理想的山川形势,才与此选址建陵,营建地宫的。 秦陵的营建程序 前面已经讲过,秦陵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13岁开始营建,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前后用了38年的时间。其主体工程包括地宫、城墙、建筑、从葬坑四大部分。动用人力可达十万人以上。从营建程序上,由于工期时间长,人力有保证,可以说秦陵区工程是统一规划,同时动工的。当时的场面是修地宫的修地宫,筑城墙的筑城墙,搞建筑的搞建筑,挖建从藏坑的挖建从藏坑。地宫最为复杂,当完工最晚。当然,各项工程施工都有各自的程序,这里拟就地宫的营建程序重点予以讨论。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我们认为地宫营建首先是排水设施,其次为挖掘墓圹,第三是布置墓室,四是券砌石顶,五是墓顶封土,六是回填排水渠。 排水设施,营建地宫,首先要考虑的是地下水问题。文献记载秦陵地宫“穿三泉”、“已深已极”、“下锢三泉”,所谓三泉,研究者认为就是指三层地下水。那么,秦陵地宫究竟有多深?是不是穿过了第三层地下水呢?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推断秦陵地宫的深度为30米左右”11。据秦陵地区地下水文资料,第一层地下水距地表15米左右,第二层地下水距地表30多米,第三层地下水距地表50多米。可以肯定秦陵地宫深度超过了第二层地下水是没问题的。本地区的地下水源丰富,不解决地下水问题,地宫土圹工程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文献中的“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靠“塞”和“堵”的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排”才是最根本的办法。果然,物探技术就在封土地宫以南和东西南半部发现了阻排水系统。但笔者认为,要隔断排走地宫地下水,排水渠应该环绕地宫一周,只有一段是不行的,另外,排水渠的深度一定要超过地宫深度,还有排水方向根据地势,排向地势较低的秦陵西北最为合理。所以说在挖掘秦陵地宫时,首先动工的是排水渠工程,水渠四周围陵,地宫范围形成孤岛。 挖掘墓圹,当排水系统把地下水通过暗渠坎儿井不断排出后,就可以在排水渠以内的范围正式开挖地宫墓圹了。秦陵是竖穴土圹墓,物探技术利用重力定量反演地宫的开挖范围东西170米,南北约145米,深约30米,墓室底部东西80米,南北宽约50米。我们如果把这个口大底小的土圹粗略计算,可以得出挖掘土方约50.475万立方。如果我们再把四边墓道的土方量计算在内,可能已接近6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这些土方量是经过墓道和周壁所留台阶而运出土圹的。至于墓圹底部的地下水则可用靑膏泥填封。青膏泥之上再夯土,夯土表面再铺石或铺砖。 布置墓室,地宫土圹底部约4000平方米的面积,也是要经过精心策划布置的。分区分室很有必要,首先主室要确定位置,主室要安排铜棺12、石椁、黄肠题凑,文献中还有所谓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墓室中的“水银河”也是要费一番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制作的,其他一些放置陪葬品的副室或耳室亦必留有空间。 券砌石顶,一般的竖穴土圹墓都是用土填实的。但秦始皇帝的陵墓可不是那么简单,《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不是有“上具天文”的记载吗?上具天文就是说地宫顶部有绘制的天文星宿图,“863”计划秦始皇陵物探验证结果就有“地宫中存在石质板材”、“墓室中存在石质板材可能属于地宫墓室顶部的覆盖材料,……”。至于石材来源,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骊山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诸山。故其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骊山的石质是火成岩,青石质地优于麻石,秦陵郑庄打石场、石质铠甲坑发现的都是青石石料。关于大跨度的墓室用石材券顶技术倒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墓顶封土,实质上这已经是地宫建造的最后一道工序了,“经实测,原封土堆的底部近似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13,其高度《汉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刘向传》说“其高五十余丈”,学者多提出质疑。经探测观察,封土全部经过粗夯。高大的封土堆,象征着秦始皇帝的威严,标志着秦陵营建工程的基本结束。《史记·秦始皇本纪》:“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就是讲的地宫工程的结束情况。 回填排水渠,要想使秦陵地宫长期永久性不被地下水浸蚀,地宫工程结束后,还要及时回填排水渠。实践证明,青膏泥(南方多用白膏泥)是用于密封的绝好材料,现代中国北方的农村水窖,如发生漏水现象,就是用类似于青膏泥的一种胶泥进行修补。青膏泥密度大、粘性强、不透水、不透气,用于密封地下水源也是上好材料。所以,秦陵排水渠底部就应该有回填很厚的青膏泥层,青膏泥之上再用土层夯实。如果我们用考古探铲钻探,打过夯土层,穿过青膏泥,必然会见到地下水,不过深度一定要打过30米才行。由于排水渠的回填密封,秦陵地宫内至今仍然没有地下水患也在情理之中。 2、​ 兵马俑 1、​ 秦俑的属主和性质问题         (一)秦俑坑是谁的陪葬坑         这是秦俑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秦俑考古队于1975年在《第一号兵马俑坑试掘简报》(《文物》1975年11期)中,明确提出:秦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事实证明这一指认是正确的。秦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已是学术界广大学者的共识。 2、​ 秦俑坑的修建和焚毁问题         (一)秦俑坑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         兵马俑坑什么时候开始修建,史无明文。俑坑内出土的铜兵器铭文中时代最晚者为5件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寺工铍。此距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后进行大规模地修建陵园的工程仅差七年。由此推测,秦俑坑的修建当是在统一全国后进行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死葬于骊山;次年农民大起义,修陵的人员被征调去与农民起义军作战。因此俑坑修建的时间下限应是在公元前209年,俑坑修建大约用十年左右的时间。         (二)秦俑坑是被谁焚毁的         对这个问题学者的认识不一,有自燃说、葬仪说、被项羽的军队焚毁说等各种不同的见解。关于自燃说,由于俑坑内不存在产生沼气而引起自燃的条件,故此说不确。关于秦人自焚的葬仪说,秦人没有自焚的葬仪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始皇陵园内已发现180余座陪葬坑,其中被焚毁的仅10余座,绝大部分陪葬坑未被焚毁。3个兵马俑坑中的三号坑也未被焚毁,因此葬仪说亦有可商之处。 关于俑坑被项羽的军队焚毁问题,秦俑考古队在《第一号兵马俑坑发掘简报》中首先提出是被项羽焚毁的。笔者在《秦俑坑的修建和焚毁》(《秦俑馆开馆三年文集》1982年)一文中作了进一步论述。这一认识曾被国内外广大的学者认同,但也有些学者对此说提出不同的见解,说“也许是周文的百万之师,或许是项羽的芸芸部下”,“也不排除刘邦的各路军马”(《秦始皇陵园考古报告》103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这个问题尚可作进一步探讨。 三、秦俑艺术的研究             (一)秦俑艺术的主要成就         秦俑艺术以形体高大、数量众多、形象逼真为主要特征,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典范。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秦俑把中国雕塑写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秦俑群塑,在整体布局上模拟军阵的编列,8,000件兵马俑一列列、一行行地排列有序,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气势恢宏,显现一种巨大的力量,令人心灵震撼,在艺术效果上产生一种崇高感。 在局部处理上,每件作品都经过精雕细刻,极力模拟真实,追求与实体相似,带有一定写生性、肖像性的特征,是写实主义的作品。      但它与西方写实主义作品又不相同,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写意性,表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风格。 第二,千人千面,大面积地展示了中国人的形象美。数千件武士俑的形象、神情各不相同。秦俑的面型可分为目字型、国字型以及用、田、甲、由、风等八种基本型,也就是说,中国人所有的面型在秦俑中都有反映。每一型中又多彩多姿,千人千面,个性鲜明,像大批活生生的秦军战士。其中既有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战士的形象,有年龄大的老战士,也有天真活泼带有稚气的小战士形象。王朝闻先生说:“越看越觉得人物的神态很不平凡,在严肃中显得活泼,在顺从中显得自信等等,引人入胜的个性特征 。”(《中国历代雕塑——秦始皇陵俑群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傅天仇先生曾说:大型群雕最难解决的弊端是千人一面。而秦俑群塑解决了这一难题,塑造了众多面容和个性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可谓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伟大奇观。         第三,在雕塑技法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泥塑技法,把圆雕、浮雕和线刻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塑、堆、捏、贴、刻、画等技法,来显示立体形象的体、量、形、神、色、质等艺术效果,塑造出多彩多姿的形象。这套泥塑技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总上言之,秦俑艺术表明中国的雕塑艺术至秦王朝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自己民族的艺术风格,是古代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二)面对秦俑艺术引发的几点思考         1.以往人们认为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刻,是中国写实雕刻启蒙时期的作品。面对秦俑群塑这批比较成熟的写实主义作品,这种看法是否还能成立?         2.以往有人认为中国的雕塑在古代没有写实能力,只能搞得很粗犷,只能是那么一种古拙的风格。秦俑的发现,这一论断是否正确值得重新检讨。         3.以往人们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南北朝时期受佛教造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面对秦俑艺术,这种观点是否应作适当的修正?正是因为中国的雕塑已有深厚的根基,外来的造像风格才能很快地被吸纳变成自己民族的风格,从而促进雕塑艺术的发展。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民族,只能被外来文化所征服。         4.以往由于资料的匮乏,在学术界形成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秦王朝国运短暂,在文化艺术方面无新的建树。面对辉煌的秦俑艺术,这一传统观念应予修正。          6.秦俑群雕的设计者和制作者是谁?在发掘和修复陶俑的过程中发现在陶俑、陶马身上有刻画或戳印的陶工名。现已发现87个不同的人名,这些人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央官府制陶作坊,另一部分来源于地方民间或市府的制陶作坊。能够留下名字的是技艺高的工师,他们每人下面还有一批助手,估计数百人或近千人参加了兵马俑的制作。集合如此多的人从事一项艺术的创作,在古今中外雕塑艺术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兵马俑是谁设计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什么?设计者是谁,文献失载。古代帝王陵园的规划蓝图是由相邦受王命主持设计的。兵马俑就是在公元前221~前210年修建的。在此期间的丞相有隗状、王绾、冯去疾、李斯等人。这几个人谁是主持设计兵马俑者已不易确断,只能笼统地说是右丞相主持设计的。设计的指导思想,应是根据“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把守卫京城的屯卫军模拟于地下。推测其总的要求是在陶俑、陶马的造型方面:一是形体要与真人、真马的大小相似;二是数量多达8,000件;三是形象逼真,与真实的军队相似。在规划的细目中,应提出战车、骑兵、步兵俑制作的具体数量,以及军阵的编列、布局等实施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从兵马俑军阵布局的严整、形象的逼真生动,说明其规划的制定和工程的组织是严密的,效果是较圆满成功的。如无周密的规划控制,其结果必然是杂乱无章。 对8,000件兵马俑的形体、容貌、性格和气度等具体的形象,设计者是无法规定的。这就为陶工施展才能独立创作留下了空间。在这一较为宽松的范围内,创造了大批个性鲜明的秦俑形象。陶工制作兵马俑,是奉命制作,但在具体形象的创作上应该说是自由的,作品寓意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7.秦俑的艺术渊源问题。德国格尔曼·汉夫勒说,“没有西方艺术就不可能有中国雕塑艺术的诞生。甚至没有亚历山大大帝的吸引,也就不会有秦始皇建立的帝国——中国”,“在统一的中国,雕塑艺术的诞生来源于与西方的交往,来源于亚历山大的智慧和光彩耀人的希腊艺术”(《中国雕塑艺术的诞生——临潼兵马俑观感》,《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1年1期)。 对汉夫勒的观点,邱紫华先生在《秦俑是中国先秦审美文化的结晶——兼对“欧洲文化中心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汉夫勒既无确实的依据,又缺乏具体细致准确的分析,就武断作出结论。这正表现他思想中的欧洲中心论和审美判断上的失误。”邱先生在细致地分析了秦俑艺术与希腊艺术的区别后指出:“希腊雕塑则趋向于理想化、典型化,更追求普遍性的范式化”,“秦俑是侧重于神,立意于神”,走的是“以形写神”的道路,这正是与“希腊罗马雕塑大相径庭之处”,秦俑艺术“是勤劳聪明的极富美感的中国人民独立自发创造出来的”(《文艺研究》1994年3期)。 秦俑艺术不是凭空产生,是建立在本民族传统艺术基础上的,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特定的时代精神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是土生土长的具有民族特质的中国雕塑艺术。 四、秦俑军阵的研究         兵马俑群是秦“车千乘、骑万匹、带甲百余万”真实军队的缩影,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军事科学知识。因此对兵马俑军阵的研究,始终是个重大课题,学者们倾注了心力,取得了丰硕的果实。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概括起来看,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着秦俑坑出土的战车、骑兵俑、步兵俑这三大兵种的诠释,3个俑坑军阵的编列、军阵的名称,以及俑坑出土的兵器等方面展开的。通过学术交流,有些问题大家的见解已趋于一致,有些问题仍存在分歧。笔者在《秦兵马俑坑》一本小书中对有关的问题也曾经做过评介,在这篇短文中限于篇幅不便详述。现仅就秦俑坑在军事科学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新知识择要介绍如下。         (一)俑坑出土的战车、骑兵和步兵俑         1.战车:3个俑坑内共有战车140余乘。车的类别一般有战车、指挥车、佐车和驷乘车4种。一号坑和二号坑第三单元的战车后有隶属步兵俑;二号坑第二单元的64乘车后没有跟随隶属步兵俑,为纯车阵。上述情况为以往人们所不知,是崭新的知识,值得人们进一步思索和探讨。         2.骑兵俑:二号坑有骑兵116骑,其中108骑组成一个长方形军阵;另有8骑作为第三单元车徒结合军阵后的殿军。这在秦和先秦考古史上是空前的巨大发现。对于研究秦骑兵的装备、骑兵的编列及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提供了实物例证。骑兵俑有自己特有的铠甲和服装(胡服),说明装备是精良的。但马背上雕的鞍为低桥鞍,鞍上没有系镫,也没有攀胸的大带,说明骑兵的装备仍处于不完备的阶段。         3.步兵俑:俑坑步兵俑的数量众多,有数千件。从其编制看有独立步兵俑和隶属于战车的隶属步兵俑两大类。从其装备看,有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俑和身穿铠甲的重装步兵俑两种。轻装步兵俑为军阵的前锋部队,重装步兵俑为军阵的主体部队。这亦是以往人们所不知的新发现。         4.装备的配备:不同的兵种有不同的装备。骑兵俑身穿褶服(胡服)、足蹬短靴、头戴皮弁,外披双肩无披膊、长及腰际的筒子甲。一般战车上的御手俑的铠甲与众不同,披膊长及手腕,颈部有盆领,腿部缚絮衣。一般战士铠甲的披膊较短,仅护住双肩。轻装步兵俑不穿铠甲,身着长襦,腿扎裹腿。这种根据不同兵种实战的需要而装备有所分化,为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在军事装备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5.兵器的配备组合:以往出土的各个时代的兵器数量很多,但都脱离军阵的实体零星出现,各种兵器如何配备组合缺乏实物例证。兵马俑坑地下军阵的发现,使人们对这一问题获得清晰的认识。例如一号兵马俑坑军阵前锋的步兵俑手持弓弩,后续部队(军阵主体)的步兵俑手持戈、矛、戟、铍、弓弩等兵器,两翼部队多数俑手持弓弩,少数俑手持戈、矛。这体现了兵器配备组合的原则是:长兵在前,短兵在后,材士强弩翼吾左右;长短相杂,长以救短,短以护长。这种配备组合是科学的符合实战需要的,直到近代这一原则仍然适用。         6.秦军中区别地位高低的标志:秦军阵中区别地位高低的标志不是服装的颜色,而是铠甲与冠形制的不同。高级军吏俑身穿彩色鱼鳞甲,头戴鹖冠。中级军吏俑身穿带彩色花边的前胸甲或带彩色的齐边筒子甲,头戴双板长冠。下级军吏俑身穿不带彩色花纹的黑色甲,头戴单板长冠。一般士兵俑身穿黑色甲,但较下级军吏俑铠甲的甲片大、甲札少,头不戴冠。根据上述标识一望便知其职位的高低。这点不见于史书记载,可补史之缺。         (二)兵马俑军阵的编列         一号兵马俑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二号兵马俑坑是由弩兵阵、战车阵、车徒骑结合的长方阵及骑兵阵等四个小型军阵联合组成的曲形阵。三号兵马俑坑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这已是广大学者的共识。至于军阵的编列形式、军阵的名称等许多问题仍是各人见仁见智认识不一,这是学术探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现仅就俑坑军阵中反映的几个问题做点扼要的介绍。         1.秦俑军阵的命名问题:所谓军阵及队形的编列。以动态分有战阵、形阵和居阵(又名坐阵)等;以队形分不外乎方、圆、曲、直、锐5种阵型。一号俑坑军阵的整体形象是“前后整齐,四方如绳”,与兵书上所说的方阵的阵形相同,可名曰方阵。但这个方阵不是行军队形,亦非战时的队形,而是戒备森严、整装待发的队列。“阵不动不用为居阵”。因此它又可名之为“居阵”。军阵布局的特征:在军阵主体的前边有前锋,后边有后卫,左右两翼有翼卫。组织之严密,坚若磐石。         二号俑坑由4个小方阵组成一个曲尺形的军阵。弩兵方阵突出于大型军阵的左前角,车徒结合的第三个小方阵末端的8骑骑兵突出于大型军阵的后边为后犄,从而成为具有前角后犄的曲形阵。这种组合方式叫做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所谓阵中有阵、营中有营,可分可合。分开各自可独立作战,合起来浑然成为一体,发挥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二号坑军阵亦是处于整装待发状态,为不动不用的“居阵”。         三号俑坑内的武士俑不作军阵编列,而是在坑内作面对面夹道式排列,是担任警卫任务的卫兵,秦曰“短兵”。三号坑是统帅一、二号军阵的指挥部,古名曰军幕。古代作战时是临时命将出征,战争结束即交回兵权。因一、二号军阵不是战阵,不处于战时,故三号坑内不见将军俑出现。         2.从兵马俑坑军阵看车、步、骑兵在战争中的地位:有人认为“战国以来,由于步、骑兵兴起,战车退居于次要地位,再无单独列阵对战的记载”。从兵马俑坑出土的情况来看,二号坑第二单元是由64乘战车组成的车阵,第四单元的骑兵阵的阵首有6乘战车,一号俑坑也有战车50乘。这说明战车仍是当时作战的主要军力,并未退居次要地位。战车退居次要地位以致变为辎重车,是到汉代骑兵为主力兵种后的事。         二号俑坑的骑兵小阵位于大型军阵的左侧,另有8骑作为大型军阵中车徒结合小阵末尾的殿军。这说明当时骑兵虽已成为独立的兵种,但仍是作为机动兵力使用,在战争中多作为奇兵。         步兵是个古老的兵种。殷周和春秋时代的战争主要是车战,步兵隶属于战车,协助战车作战。到战国时出现独立的步兵编制。从兵马俑坑出土的情况看,隶属步兵和独立步兵二者并存。到汉代随着战车的没落隶属步兵消失,独立步兵进一步发展壮大。         战车为军队的重兵,在平原广野作战利用其强大的冲击力,可以陷坚阵、邀强敌、追败寇。骑兵机动、灵活,被称之为离合之兵、飘忽之兵,在战争中多作为机动兵使用。步兵亦为军之重兵,适宜于在山陵、沼泽及原野等各种不同地形的区域作战。《孙膑兵法·八阵》说:“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这是对车、步、骑三大兵种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辟论述,是实战经验的科学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五、关于俑坑出土兵器及防护装备的研究         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内已出土青铜兵器40,000余件。关于兵器的类型、兵器的制造工艺、兵器上的铭文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了许多论文,成果丰硕。尤其可喜的是许多自然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究,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进行检测,获得了宝贵的科学数据,使研究工作得到深化。关于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这里不再赘述,现仅就有关的几个问题做扼要的说明。         (一)罕见的几项发现         1.带铜廓的弩机:秦俑坑出土的弩基本上都是木廓,与战国弩的形制结构相同。但在1996年对一号坑做进一步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两件带铜廓的弩机。铜廓较木廓弩机提高了机械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增强了弩的杀伤力和使用寿命,是项重要的发明。以往认为铜廓弩机是汉代才出现的。新的发现证明它始创于秦,流行于汉。         2.铜弩辄:一号俑坑在第二次发掘的过程中,于一辆战车的前軨上发现并列的鸭兽形的铜钩两件。铜钩的形状与一号铜车马前軨上的一对银钩相同。此钩名曰弩辄,辄通蹠,为人双足的模拟,用以张弩。战车上用的多为强弩。强弩要用蹶张,在战车疾驰的过程中不便用双脚蹋拒弩弓以手引弦张弩,利用弩辄代替双脚是项重要的发明。弩辄以往也曾发现过,一般认为是装在弩臂的前端作承弓用,不知是装在战车上为了张弩使用。         3.金钩:一号俑坑出土金钩两件,形如弯月,齐头、两刃,可用来勾杀或推杀,是仪卫性的短兵。此为考古史上首次发现。金钩,后世又名吴钩,为春秋时吴王阖闾首先制造。由于未见过实物,人们一直不知道金钩是什么样子,俑坑金钩的出土使人们一目了然,获得了清晰的认识。 4.铜铍:一号俑坑出土带长木柄的铍16件。如此完整的铍为考古史上首次发现。铍头的形状与短剑相似,装在长3米多的木柄的前端,是与矛相似的刺兵。过去的考古资料曾出土多件铍头,都误认为是短剑。铍是春秋时流行的长兵器,延至秦汉,汉代以后消失。         (二)在兵器制造工艺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铜铍头表面隐现的花纹的形成问题:铜铍头的两面布满云头状的花纹,此纹样与铍表面金相组织融为一体,只可视见,不可触摸。对此花纹的形成人们做了种种猜测,有的说是用硫化法形成的;有的说是在铍的表面涂液体介质,然后加热使介质挥发,从而形成云头状的纹样。这个问题尚有待做科学的检测和模拟实验,方可获得较确切的认识。         2.铜剑表面的铬盐氧化层形成的问题:俑坑出土的青铜剑没有生锈,有的光亮如新。中国冶金史编写组《中国冶金简史》一书说:“经过检测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铬盐氧化层,具有防腐抗锈的良好性能。”他们并做了模拟性的实验,认为是利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形成的,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有的专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剑长期埋在地下,受土壤中铬的分子渗透形成的铬盐氧化层。这个问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三)关于铁兵器问题 兵马俑坑出土的基本上都是青铜兵器,铁兵器只出土铁矛一件,铁镞两件。有人认为,秦王朝时期铜兵器已成为陈旧落后的兵器,精锐的铁兵器已取代铜兵器成为秦军的装备。秦俑坑内为什么没有铁兵器?因为它是“具有纪念军功的意义,……只能陈列过去曾经用过的旧武器”。       战国和秦王朝时虽然出现了铁兵器,但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战国时的各国及秦王朝时军队装备的主要是青铜兵器,而不是铁兵器。因为当时利用块炼铁制造钢铁兵器费时费工,不能大规模地制造铁兵器。到汉代由于炒钢和灌钢技术的发明,为铁兵器大规模地生产创造了条件,铁兵器才渐次取代铜兵器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这一取代过程始于西汉中晚期,到东汉时才完成。秦俑坑出土的大批青铜兵器,都制作工艺精湛,刃锋锐利,杀伤力很强,不能说是陈旧落后的兵器。       (四)关于防护装备问题      兵马俑坑大批武士俑身上雕造的铠甲以及陵园内石铠甲坑出土的大批石甲、石盔与石马甲,为秦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秦甲与前代甲衣相比:         1.甲的种类较前代多、类型全。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甲衣,不同兵种的战士根据实战防护的需要而甲的形制有别。         2.甲片较前代趋于小型化,甲片编缀的方法更趋科学合理,使人穿上后弯腰、挺腹、抬臂等均感方便。         3.甲的质地与前代基本相同,仍以皮甲为主流,铁甲少量出现。         秦甲除上述基本特征外,需要说明的有如下几个问题:         1.关于头盔的问题: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士俑一律不戴头盔,于是引起人们种种猜测。石铠甲坑出土了大批头盔,说明秦军的装备是有头盔的。但是秦军作战时非常勇猛,常脱去头盔英勇杀敌。不戴头盔是英勇的表征。         2.关于马甲的问题:兵马俑坑出土战车上的车马及骑兵马身上均不披甲。而在铠甲坑的试掘方内出土了1具马甲,根据其形制判断为车马的马甲,这说明秦代是有马甲的。俑坑战车的车马为什么不披马甲呢?车马披甲为重装车,用作冲车有较大的威力,但臃肿、笨重,行动不便。所以战国及秦王朝时多用轻车,马不披甲,到汉代伴随战车的没落车马的马甲消失。战国及秦汉时期不见骑兵的马甲,到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时已有较完备的骑兵铠甲,唐代开始衰落。俑坑出土的骑兵马不披甲,应是轻骑兵,这与当时时代的潮流是一致的。        总上言之,秦俑自发现以来的三十五年间,对秦俑的研究工作广大学者倾注了精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谓之硕果累累。秦俑的内涵丰富,所蕴含古文化的信息多彩多姿。有些信息已被人们捕捉,并做了初步的诠释。由于受知识的局限,还有深层的许多文化信息,尚未被我们所认识和获取。对已作诠释的一些问题,也只能说是初步的认识。尤其是对秦俑的发掘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今后必然还会有新的重要发现,对已获得的初步认识也必然要作适当的补充或修正。再者,秦俑坑仅是秦始皇陵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陵园的考古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因而对秦俑的研究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本文档为【秦始皇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3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1-02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