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2001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2001

举报
开通vip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2001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 西安相家巷遗址(简称“CH相”)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南的东西向公路以 南 500米处,其东邻一条南北向的干渠,南靠一条东西向的土路。该遗址地处汉长安城桂宫遗 址东北角外侧(图一;图二)。1996年,相家巷村村民在此地挖积肥坑时,发现了大量封泥。此后 遗址遭多次盗掘,破坏严重。为究明遗址范围、时代和文化内涵,加强对遗址的保护,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于 2000年夏季对此进行了勘察和发掘。勘察发掘时...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2001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 西安相家巷遗址(简称“CH相”)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南的东西向公路以 南 500米处,其东邻一条南北向的干渠,南靠一条东西向的土路。该遗址地处汉长安城桂宫遗 址东北角外侧(图一;图二)。1996年,相家巷村村民在此地挖积肥坑时,发现了大量封泥。此后 遗址遭多次盗掘,破坏严重。为究明遗址范围、时代和文化内涵,加强对遗址的保护,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于 2000年夏季对此进行了勘察和发掘。勘察发掘时间自 2000年 4月27日至5月18日。共开5×5米探方6个(编号为T1一T6),22×2.5米探沟 1条 (编号为 TG1),加上扩方部分,总发掘面积 500余平方米(图三)。现将发掘情况叙述如下。 2。.。2 。0米 图一 汉长安城位置图 一 、 地 层 堆 积 该遗址的地层堆积比较简单。T1--T6的堆积可分三层。现以T3南壁剖面为例简介如下 — — 50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门 图二 汉长安城平面图(·秦封泥发掘地点) 门 门 门 (图 四)。 第 1层:耕土层。灰色土。结构疏松,质地较软。包含物有少量砖、瓦碎片和红烧土粒等, 还有少量现代瓷片。厚 8—14.4厘米。 第 2层:扰土层。黄褐色土。结构紧密,质地较硬。包含物很少,有少量的砖瓦碎片和红烧 土粒等,还有少量现代陶瓷残片。距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深为8--28、厚 12--19.6厘米。该层下的遗迹有晚期 建筑夯土(位于T3向西扩方部分)、窖穴 (J1)、早期建筑夯土和一现代扰坑。 第 3层:文化层。深灰色土。质地松软。包含物有板瓦及筒瓦残片、陶器和玉器残片等,另 外还有大批封泥。距地表深为 28—108、厚 O一78厘米。该层叠压在早期建筑夯土上。 早期夯土下即为生土。 各层堆积的叠压及打破关系图示如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 图三 秦封泥发掘遗址探方分布图 图四 秦封泥发掘遗址 T3南壁剖面图 1.耕土层 2.扰土层 3.灰土 厂 现代扰坑— I ①一②一k- 一 ⋯ ⋯ . , . ' ~7早期建筑夯土一生土 ●况 棚 力 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1年第 4期 二、晚 期 遗 存 晚期遗存包括晚期建筑和 TG1第 2层。 (一)晚期建筑 1.遗迹 晚期建筑遗迹位于遗址的西部,其夯土台基大部分处于 T1、T2和 T3西侧,在 T2和 T3的西部发现了同一时期的三个窖穴。 晚期建筑夯土台基在第 2层下,打破并叠压在 早期建筑夯土上(图五;图六)。根据钻探资料,夯土 台基的形状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 17.5、东西宽 12 米,中央部分较厚。土质为五花土,含有较多的料礓 石块及瓦片。包含物有较多的粗绳纹板瓦及外饰细 绳纹、内为麻点纹的筒瓦残片等(图七)。 窖穴位于夯土台基的东侧,共发现 3座,编号为 儿、J2和 J3(图六 ;图七)。 图五 秦封泥发掘遗址T3扩方北壁剖面图 J1 位于 T3西北部,夯土台基以东 1.1米,开 口在第 2层下,打破第 3层和早期夯土建筑。距地表深 0.24—2.84米。窖穴口呈圆形,直壁, 平底。直径 1.07、深2.6米。内填深黄褐色土,湿度较大,质地稍硬,内有较多的瓦片、瓦当等。 瓦片有筒瓦和板瓦两种,板瓦表面一般饰细绳纹,内为素面;筒瓦一般外饰细绳纹,内为麻点纹 或布纹。瓦当有凤纹瓦当、云纹瓦当、葵纹瓦当等。 J2 位于 T2的西北部,夯土台基以东 1.35米,开口在第 2层下,打破第 3层和早期夯土 建筑。距地表深0.25—2.63米。窖穴口近圆形,直壁,平底。直径 1.06、深 2.38米。内填灰色 土,结构疏松,质地较软。出土遗物有瓦片、陶片、瓦当残块、兽骨、木炭块、封泥和红烧土粒等。 瓦片有筒瓦和板瓦两种。板瓦表面一般饰细绳纹,内为素面;筒瓦一般外饰细绳纹,内为麻点 纹,其中有一件筒瓦,表面戳印阴文“大匠”陶文。瓦当有葵纹瓦当和素面瓦当。 J3 位于T2北隔梁中部,夯土台基以东 1.9米,开口在第2层下,打破第 3层和早期夯土 建筑。距地表深 0.26—1.89米。窖穴口呈椭圆形,直壁,平底。直径 0.75—0.9、深 1.63米。内 填灰色土,结构疏松,质地较软,含有较多的红烧土块。出土遗物较多,有瓦片、瓦当残块、井圈、 陶盆残片、兽骨、木炭碎块和红烧土粒等。瓦片有筒瓦和板瓦两种。板瓦表面一般饰细绳纹,内 为素面;筒瓦一般外饰细绳纹,内为麻点纹或布纹。瓦当有勾连云纹瓦当。 2.遗物 晚期建筑遗迹的出土遗物有陶质建筑材料和器皿,还有 1件封泥残块。 建筑材料 均为灰陶。种类有瓦、瓦当、井圈等。 瓦 有板瓦和筒瓦。 一 1≯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 酉塞担塞鳌渔 塞 堡 图六 秦封泥发掘遗址建筑遗迹平面图 板瓦 均为残片。表面多饰绳纹,内面则为素面,有的有明显的刮抹痕迹。儿 :2,已残。表 面饰交错细绳纹,距离瓦唇 8.3厘米处有一道凹槽。内面素面,有刮抹痕迹。绳纹宽 0.1—0.2 厘米。瓦残长 5.6、残宽 9.1、厚0.75—1.65厘米(图八,2;图版壹,1)。J3:3,已残。表面饰绳 纹,内面素面。绳纹宽 0.1—0.25厘米。瓦残长 22.1、残宽33、厚 1—1.5厘米(图八,1;图版贰, 1)。晚期夯土 :2,已残。表面饰交错粗绳纹,内面素面。绳纹宽3厘米。瓦残长19.5、残宽 15.5、 厚 1.4厘米(图八,4;图版壹,7)。 筒瓦 均为残片。J1:1,已残。表面饰绳纹,绳纹宽 o.15一o.2厘米,瓦内面为布纹。瓦残 长2o.13、瓦唇长 2.4厘米(图九,3;图版壹,2)。J2:4,已残。表面饰细绳纹,绳纹宽 o.1厘米; 内面饰麻点纹。瓦残长30、径 17、厚 1.2厘米(图九,2;图版壹,5)。瓦表面有“大匠”戳印(图九, 1;图版壹,6)。晚期夯土 :1,已残。表面饰细绳纹,绳纹宽0.1厘米;内面饰麻点纹。残长 17.6、 残宽 16.2、厚 1.4厘米(图八,5、6;图版壹,3、4)。 一 5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查直堂亟 生箜 塑 图七 秦封泥发掘遗址晚期建筑遗迹平面图 瓦当 多为残片。种类有凤纹瓦当、葵纹瓦当、云纹瓦当、素面瓦当四种。 凤纹瓦当 1件(J1:4)。稍残。当面纹饰为边轮内一周凸弦纹,当心饰一小圆圈,其外环 绕三只凤鸟,首尾相接,每只凤鸟的足踩在小圆圈上。背面有绳切的痕迹。当面直径 16.4、边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桓家巷遗址塞封 的箧堡 图八 晚期遗存出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1.板瓦(J3:3) 2.板瓦(J1:2) 3.井圈(J3:1) 4.板瓦(晚期夯土 :2) 5、6.简瓦(晚期夯土 :1,表面、内面) 7.方砖(TG1:6) 8.筒瓦(TG1:2) 9.长方砖(TG1:5) 10.板瓦(TG1:1) 宽 1.1、当厚 2.1厘米(图一o,1;图版贰,3)。 葵纹瓦当 多为残件。当心为一乳丁,当面有四个正“S”形纹,每两个“S”形纹之间有一个 右向葵瓣纹。当背有绳切痕迹。J1:7,稍残。葵瓣和“S”形纹由三线构成。当面径 17.4、边轮 宽 1—1.4、当厚 1.9厘米(图一o,2;图版贰,2)。 云纹瓦当 多数为残件。可分三型。 A型:1件(J3:2)。残。当心为一小乳丁,其外饰两周同心圆凸弦纹,当面有四朵云纹,每 朵云纹的末端分别向两边卷出一条曲线,相邻两云纹的外卷曲线在中部相交后连至边轮内的 凸弦纹。当背有绳切痕迹。当面径 15.5、边轮宽 0.8、当厚 2.6厘米(图一o,3;图版贰,5)。 一 51 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 1.建筑材料 均为灰陶。种类有砖、瓦、瓦当等。 砖 有长方砖、方砖、空心砖和扇形砖。 长方砖 均为残块。平面呈长方形。素面,有的饰方格纹(tJ,i/t丁)。TG1:5,残。正面饰 方格纹。残长 16.8、宽 17.5、厚 4.5厘米(图八,9;图版叁,3)。 方砖 均残。平面方形。表面多饰有几何纹。TG1:6,残。正面饰回形纹。残长 18、残宽 15.5、厚 4厘米(图八,7;图版叁,4)。 空心砖 均残。表面饰太阳纹。 瓦 有板瓦和筒瓦两种。 板瓦 均为残片。表面多饰粗绳纹,绳纹宽 0.3厘米;内面为素面,有的有明显的刮抹痕 迹。TG1:1,残。瓦残长 22、残宽25.5、厚 1.5—2.2厘米(图八,10;图版叁,5)。 筒瓦 均为残片。TG1:2,残。表面饰绳纹,绳纹宽0.15厘米;内面为布纹。瓦残长 14.5、 宽13.3、厚 1.3厘米,瓦唇长 4.7、厚 1.6厘米(图八,8;图版叁,8)。 瓦当 多为残片,种类有葵纹瓦当、云纹瓦当两种。 葵纹瓦当 多为残件。当心为一乳丁,当面有四个正“S”形纹,每两个“S”形纹之间有一个 右向葵瓣纹。TG1:15,当面径 16、边轮宽 0.8、当厚 2.2厘米(图一一,1;图版叁,6、7)。 云纹瓦当 可分三型。 A型:当心为一平面圆形的凸起,当面内外各四个单线云纹连续成环,每两朵内云纹和每 两朵外云纹之间各有一个“X”形纹。当背有绳切痕迹。TG1:13,稍残。当面径16.5、边轮宽1、 当厚 3.1厘米(图一一,4;图版肆,1)。 B型:双界格线不穿当心。可分二式。 I式:边轮内一周凸弦纹,当心为菱形网格纹。当背有绳切痕迹。TG1:7,残。界格线连至 每朵云纹的中部。当面径 16.2、边轮宽0.9、当厚2.4厘米(图一一,7;图版肆,2)。TG1:9,残。 当面双界格线将每朵云纹从中部一分为二。当面径 15.2、边轮宽 0.9、当厚 2.2厘米(图一一, 2;图版肆,3)。 Ⅱ式:当心为一大乳丁,其外为多枚小乳丁组成的连珠纹,再外为一圆;当面每界格内饰一 云纹。TG1:10,残。边轮内有两周同心圆凸弦纹,其间饰菱形网格纹。当面径 15.7、边轮宽 1.5、当厚 2厘米(图一一,5;图版肆,4)。TG1:12,残。当面径 18.4、边轮宽 1.4、当厚 3厘米 (图一一,8;图版肆,5)。 Ⅲ型:边轮内有一周凸弦纹,双界格线穿过当心四分当面,当心每界格内饰一曲尺纹,当面 每界格内饰一卷云纹。TG1:8,残。每朵云纹的正中向内有一个“儿”字形纹连至当心外圆。当 背有绳切痕迹。当面径 15.5、边轮宽 1.1、当厚3.1厘米(图一一,6;图版肆,7)。TG1;14,残。 当面径 14.8、边轮宽 0.7、当厚 3.3厘米(图一一,3;图版肆,6)。 2.其它 包括陶支垫、陶珠形器、圆陶片等。 一 51 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 图一二 秦封泥发掘遗址早期建筑遗迹平面图 被 J1、J2、J3打破。现存夯土台基的形状很不规则,大致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已发掘部分长约 15.45、宽约 9.25米。西北角有一曲尺形的生土缺El,东部被一现代渠所压,无法钻探,东南部 一 51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1年第 4期 有一略呈梯形的生土缺口,南部被一近现代扰沟打破,北部边缘和 T3北壁大致重合,西部边 缘在T2、T3西壁以西 0.3米处。夯土台基的中部较厚,T1东隔梁下厚 0.8米,T2中部厚 1.8 米,T3北部厚 0.8米,T6的西南部厚0.5米;夯土的边缘部分较薄,其中夯土的东北边缘处厚 0.07米。现存夯土台基当是原建筑台基最底部靠近生土的部分(图一二)。 (二)遗物 早期遗迹出土的遗物主要有陶质建筑材料和陶器残片、残玉环等,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封 泥。 1.建筑材料 均为灰陶。种类有砖、瓦等。 砖 1件(T2③ :6)。方砖。残。表面饰绳纹,绳纹宽0.2厘米,边缘部分有抹平的痕迹。砖 边长 33.6、厚 2.8厘米(图一三,5;图版伍,3)。 图一三 早期遗存出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1.细绳纹筒瓦(T3③ :1,表面、内面) 2.细绳纹板瓦(T3⑧ :2) 3.细绳纹筒瓦(T3③ :4,表面、内面) 4.绳纹板瓦(T2③ 5) 5.绳纹砖(T2③ :6) 瓦 有筒瓦和板瓦。 板瓦 表面饰竖中粗绳纹,绳纹宽0.2厘米,一端有一段抹去绳纹,中部有数道抹去绳纹 后形成的带纹。内为素面,有明显的刮抹痕迹。T2③ :5,瓦残长 17.6、残宽 16.2、厚约 0.9-- 1.5厘米(图一三,4;图版伍,5)。早期夯土 :2,绳纹宽约0.2、瓦残长 5、残宽 4.8、厚约 1厘米 (图一四,2;图版伍,4)。T3③ :2,表面饰细绳纹,绳纹宽约0.1厘米;内为素面。瓦残长 17、残 宽 12.5、厚 1.7厘米(图一三,2)。 一 5 0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童 ;亘塞担塞鲞遣 至 筮 一 图一四 早期遗存出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1.筒瓦(早期夯土 :1) 2.板瓦(早期夯土 :2,内面、表面) 筒瓦 表面饰细绳纹,内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明 显。T2③ :4,残。绳纹宽约0.I、瓦残长 30.5、残宽 13.5、厚 约 I.6厘米(图一三,3;图版伍,6、7)。T3③ :I,残。绳纹宽 0.1、瓦残长 9.5、残宽 7.3、厚 1.2厘米(图一三,1)。早期夯 土 :I,绳纹宽约 0.I、瓦残长 3.8、残宽 8.3、厚约 I.6厘米 (图一四,1;图版陆,1、2)。 2.陶碗 1件(T2③ :2)。灰陶。圆唇,卷沿,短颈,腹 微鼓,小平底。素面。高 7.5、底径 8.6厘米。底部与下腹部 交界处有阴文戳印“咸阳亭久,,(图一五;图版陆,3)。 图一五 陶碗戳印‘T ③ : ‘原大 3.陶器残片 1件(T2③ :3)。为一陶钵的残片。夹砂红陶。上部素面,下部饰方格纹(图 版伍,8)。 4.玉环 1件(T2③ :1)。残。白色。圆形,中央有一圆孔。素面。外径 3.4、内径 1.5、厚 0.5厘米(图版陆,4)。 出土封泥见本文第四节。 四、封 泥 该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封泥,其中多数已残,经初步整理,比较完整或字迹较清 晰的有 325枚,共 100多种。从形制上看,这些封泥多数为灰色或褐色,经过烘烤。封泥印文面 大多呈圆形、椭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个别为方形。正面有印文,侧面有指纹痕迹,背面有封缄 遗痕(封泥背面有竹简残迹及绳索痕迹),有些封泥面有若干道有意的划痕。印文多数为四字, 少数为二字,个别为三字,无字封泥极少。封泥面上多数有田字或 日字界格,亦有少数无界格 者。从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看,它们分别属于中央官署和地方官署。现依出土单位介绍如下。 口阳丞印 2件。T2③ :2,灰色。椭圆形。字迹模糊,仅可辨识“阳”、“丞”、“印”三字,有田 字界格。长径 2.8、短径 2.5、厚 1厘米(图一六,1;图版陆,8)。 5 1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耋直堂 生笠 塑 翁 {簿茹 霸l蠡 ? 厂 11 1’ ’ .一。 ‘ l图 23 ;圆媾 、—■■一 , 5厘米 25 26 图一六 封泥拓本 1.口阳丞印(T2⑧ :2) 2.御府丞印(T2@ :3) 3.左乐丞印(T2⑧ :5) 4.宫司空印(T2⑧ : 6) 5.中官丞印(T2⑧ 7) 6,宫司空丞(T2③ :8) 7.阳都丞印(T2⑧ :9) 8.大内丞印(T2 ⑧ 。11) 9.左厩(T2③ :13) 10.禁苑右监(T2⑧ 】5) 11,旱丞之印(T2⑧ :1 6) 12.阳都 船丞(T2③ :22) 13.内史之印(T2③ :23) 14,少府工官(T2③ :24) 15.口口丞玺(T2③ : 25) 1 6,西口丞印(T2⑧ :26) 1 7.高章宦者(T2⑧ :27) 18.少府工丞(T2⑧ :28) 19.丰玺 (T2⑧ :32) 2O.大匠丞印(T2⑧ :36) 21.西共(T2⑧ :39) 22.大仓丞印(T2⑧ :40) 23. 属邦之印(T2⑧ :42) 24.骑邦尉印(T2 :43) 25.走翟丞印(T2⑧ :55) 御府丞印 7件。T2⑧ :3,灰褐色。椭圆形。文为“御府丞印”,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 长径 2.8、短径 2.5、厚 0.6厘米(图一六,2;图版陆,7)。 一 522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塑 鳌运 塞封遇 筮堡 左乐丞印 2件。T2③ :5,灰色。圆形。文为“左乐丞印”,字迹稍显模糊,有田字界格。径 2.6、厚 0.8厘米(图一六,3;图版陆,6)。 宫司空印 1件(T2③ :6)。灰色。椭圆形。文为“宫司空印”,字迹稍显模糊,有田字界格。 长径 3.1、短径 2.9、厚 0.9厘米(图一六,l4;图版陆,5)。 中官丞印 2件。T2③ :7,略残。灰色。圆形。文为“中官丞印”,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 径 2.6、厚 0.6厘米(图一六,5;图版陆,9)。 宫司空丞 4件。T2③ :8。灰色。椭圆形。文为“官司空丞”,字迹稍显清晰,无界格,正面 有两道划痕。长径 3.25、短径 3.05、厚 1.1厘米(图一六,6;图版陆,10)。 阳都丞印 1件(T2③ :9)。灰色。椭圆形。文为“阳都丞印”,字迹模糊,有田字界格。长 径 2.3、短径 2、厚 0.6厘米(图一六,7;图版柒,1)。 大内丞印 1件(T2③ :11)。左上角残。灰褐色。椭圆形。文为“大内丞印”,“丞”字残,字 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长径 3.2、短径 3、厚0.7厘米(图一六,8;图版柒,2)。 左厩 1件(T2⑧ :13)。灰褐色。近圆形。文为“左厩”,字迹清晰,有 日字界格。径2.4— 2.5、厚 0.5厘米(图一六,9;图版柒,3)。 禁苑右监 1件(T2③ :15)。灰色。椭圆形。文为“禁苑右监”,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径 2.6、短径 2.4、厚 0.4厘米(图一六,10;图版柒,4)。 旱丞之印 1件(T2③ :16)。灰褐色。椭圆形。文为“旱丞之印”,有田字界格。长径2.8、 短径 2.3、厚 0.8厘米(图一六,11;图版柒,5)。 阳都船印 1件(T2≤ :22)。灰褐色。椭圆形。文为“阳都船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 长径 3、短径 2.85、厚 1.1厘米(图一六,12;图版柒,6)。 内史之印 2件。T2③ :23,经挤压变形。灰色。椭圆形。文为“内史之印”,字迹较清晰, 有田字界格。长径 3.5、短径 2.85、厚 1.2厘米(图一六,13;图版柒,7)。 少府工官 1件(T2③ :24)。左下角已残。灰色。椭圆形。文为“少府工官”,字迹稍显模 糊,其中“官”字残,有横日字界格。长径 3、短径 2.7、厚 0.5厘米(图一六,14;图版柒,8)。 口口丞玺 1件(T2⑧ :25)。残。灰色。印文仅存“丞”、“玺”二字,字迹模糊,无界格。残 长 2.3、残宽 1.8、厚 0.8厘米(图一六,15;图版柒。9)。 西口丞印 1件(T2③ :26)。下部残。灰色。圆形。印文存“西”、“丞”、“印”三字,或为“西 共丞印”,字迹稍显清晰,有田字界格。径 3.1、厚 0.6厘米(图一六,16;图版捌,1)。 高章宦者 1件(T2⑧ :27)。边缘残。灰色。文为“高章宦者”,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残 长 2.35、残宽 1.8、厚 0.7厘米(图一六,17;图版捌,2)。 少府工丞 7件。T2③ :28,灰色。椭圆形。文为“少府工丞”,字迹清晰,无界格。长径 2.8、 短径 2.35、厚 0.9厘米(图一六,18;图版捌,3)。 丰玺 3件。T2③ :32,深灰色。椭圆形。文为“丰玺”,字迹清晰,有 日字界格。长径 2.6、 一 52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1年第 4期 短径 1.9、厚 0.5厘米(图一六,19;图版捌,4)。 大匠丞印 1件(T2⑧ :36)。深灰色。椭圆形。文为“大匠丞印”,字迹模糊。长径 2.8、短 径 2.4、厚 0.8厘米(图一六 ,20;图版捌,5)。 西共 1件(T2③ :39)。灰色。圆形。文为“西共”,字迹清晰,有 日字界格。径 2.7、厚0.9 厘米(图一六,21;图版捌,6)。 大仓丞印 2件。T2③ :40,灰色。椭圆形。文为“大仓丞印”,字迹较模糊,无界格。长径 2.6、短径 2.4、厚 0.7厘米(图一六,22;图版捌,7)。 属邦之印 1件(T2③ :42)。边缘残。深灰色。文为“属邦之印”,字迹模糊,有田字界格。 残长 2.5、残宽 2、厚 0.7厘米(图一六,23;图版捌,8)。 骑邦尉印 1件(T2③ :43)。灰色。近圆形,略有变形。文为“骑邦尉印”,字迹较清晰,有 田字界格。径 3.4—3.5、厚 0.9厘米(图一六,24;图版捌,9)。 走翟丞印 2件。T2⑧ :55,灰色。圆形。文为“走翟丞印”,字迹较为清晰,有田字界格。 径 2.6、厚 0.8厘米(图一六 ,25;图版玖 ,1)。 居室丞印 7件。T2③ :56,灰褐色。椭圆形。文为“居室丞印”,字迹较模糊,上有刻划圆 圈,有田字界格。长径 3.1、短径 2.8、厚 1.4厘米(图一七,1;图版玖,3)。 章厩丞印 4件。T2③ :57,灰色。圆形。文为“章厩丞印”,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径 2.6、厚 0.8厘米(图一七,2;图版玖,2)。 成阳工室 1件(T2③ :61)。灰色。椭圆形。文为“成阳工室”,字迹模糊,有田字界格。长 径 3.8、短径 3.1、厚 0.5厘米(图一七,3;图版玖,4)。 中府丞印 2件。T2③ :66,灰褐色。圆形。文为“中府丞印”,字迹清晰,无界格。径3、厚 0.8厘米(图一七,4;图版玖,7)。 无字封泥 3件。T2③ ;70,灰色。椭圆形。长径 2.75、短径 1.75、厚 1厘米(图一七,5)。 少府 1件(T2③ :71)。上部略残。灰色。椭圆形。文为“少府”,字迹较清晰,无界格。长 径 2.9、短径 2.6、厚 0.9厘米(图一七,6;图版玖,5)。 阴都船丞 2件。T2③ :72,灰色。椭圆形。文为“阴都船丞”,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径 3.3、短径 2.9、厚 0.7厘米(图一七,7;图版玖,8)。 都水丞印 1件(T2⑧ :75)。左上角残。灰褐色。椭圆形。文为“都水丞印”,字迹较清晰, 有田字界格。长径 2.7、短径 2.5、厚 0.6厘米(图一七,8;图版玖,9)。 宫厩丞印 3件。T2⑧ :78,灰色。椭圆形。文为“宫厩丞印”,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径 3、短径 2.5、厚 0.9厘米(图一七,9;图版玖,6)。 祝印 1件(T2③ :79)。灰色。椭圆形。文为“祝印”,字迹清晰,无界格。长径 2.4、短径 1.6、厚 0.4厘米(图一七,10;图版拾,1)。 阳都船丞 3件。T2③ :80,灰色。圆形。文为“阳都船丞”,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径2.7、 一 5 4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主围 金型堂 耋直 塞 队: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 3 孚 .I ‘匐 i善j2『 喾 彘 图一七 封泥拓本 1 居室丞印(T2⑧ :56) 2 章厩丞印(T2③ :57) 3.咸阳工室(T2⑧ :61) 4.中府丞印(T2⑧ :66) 5,无字封泥(T2⑨ :70) 6.少府(T2 :71) 7.阴都船丞(T2⑨ ;72) 8.都水丞印(T2 ⑧ 。75) 9-宫厩丞印(T2③ ;78) 1 0.祝印(T2毫 :79) 11,阳都船aTe(T2 :80) 12,郎中丞 即(T2⑧ :81) 1 3-大官ZT~ (T2@ ;82) 14.御府丞印(T2⑧ :86) 15.西方谒者(T2⑧ :87) 16·寺车府印(T2⑧ :88) 1 7.中谒者(T2l :90) 18.私府丞口(T2③ :91) 19 . 雒丞之印(T2 ⑧ :93) 20,寺车丞印(T2③ :96) 21.南阳郎丞(T2薹:lOO) 22.中羞(T2⑧ :101) 23 , 宦者 丞印(T2⑨ :107) 24.郡右邸印(T2⑧ :1()9) 25.咸阳丞印(T2⑧ :11 3) 厚 1厘米(图一七,l1;图版拾壹,1)。 郎中丞印 3件。T2@ :81,灰褐色。圆形。文为‘‘郎中丞印”,字迹清晰 ,有田字界格。径 2.5、厚 0.9厘米(图一七,12;图版拾壹,2)。 5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1年第 4期 大官丞印 4件。T2③ :82,左下角略残。灰色。椭圆形。文为“大官丞印”,字迹清晰,有 田字界格。长径 3.1、短径 2.6、厚 0.9厘米(图一七,13;图版拾壹,5)。 御府丞印 7件。T2③ :86,灰色。椭圆形。文为“御府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径 2.7、短径 2.3、厚 0.9厘米(图一七,14;图版拾壹,3)。 西方谒者 2件。T2③ :87,灰褐色。圆形。文为“西方谒者”,字迹清晰,“方”字残,无界格。 径 2.7、厚 0.5厘米(图一七,15;图版拾壹,4)。 寺车府印 1件(T2③ ;88)。灰褐色。椭圆形。文为“寺车府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 长径 2.9、短径 2.6、厚 0.7厘米(图一七,16;图版拾壹,6)。 中谒者 1件(T2③ :90)。灰色。椭圆形。文为“中谒者”,字迹清晰,无界格。长径 3、短 径 2.8、厚 0.6厘米(图一七,17;图版拾,2)。 私府丞口 1件(T2③ :91)。残。灰色。印文存“私”、“府”、“丞”三字,或为“私府丞印”,字 迹清晰,有田字界格。残长 3、残宽 1.7、厚 1.2厘米(图一七,18;图版拾,3)。 雕丞之印 2件。T2⑧ :93,灰色。圆形。文为“潍丞之印”,字迹较模糊,有田字界格。径 2.4、厚 0.7厘米(图一七,19;图版拾 。4)。 寺车丞印 1件(T2⑧ :96)。边缘残。灰色。文为“寺车丞印”,字迹清晰,无界格。长 2.6、 残宽 2.1、厚 0.7厘米(图一七,20)。 南阳郎丞 1件(T2③ :100)。左上角和右下角残。深灰色。椭圆形。文为“南阳郎丞”,字 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长径 2.5、短径 2.2、厚 1厘米(图一七,21;图版拾,5)。 中羞 4件。T2③ :101,灰褐色。圆形。文为“中羞”,字迹清晰,有日字界格。径 2.4、厚 0.7厘米(图一七 ,22;图版拾,6)。 宦者丞印 5件。T2③ :107,灰褐色。近圆形。文为“宦者丞印”,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 径 2.7—2.8、厚 0.6厘米(图一七,23)。 郡右邸印 15件。T2③ :109,深灰色。圆形。文为“郡右邸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径 2.9、厚 1.2厘米(图一七,24;图版拾 ,7)。 咸阳丞印 7件。T2③ :113,灰褐色。近圆形。文为“咸阳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 径 2.4—2.5、厚 0.7厘米(图一七,25;图版拾,8)。 御羞 3件。T2③ :114,灰褐色。椭圆形。文为“御羞”,字迹清晰,有日字界格。长径 2.7、 短径 2.3、厚 0.8厘米(图一八 ,1;图版拾 ,9)。 寺从丞印 4件。T2③ :116,灰色。近圆形。文为“寺从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径 2.4—2.5、厚 0.6厘米(图一八,2;图版拾贰,1)。 永巷丞印 1件(T2③ :118)。边缘残。灰色。文为“永巷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残 长 2.1、宽 2.6、厚 0.7厘米(图一八,3;图版拾贰,4)。 阳御弄印 2件。T2③ :119,灰色。文为“阳御弄印”,字迹较清晰,“御”字稍残,有田字界 一 5 R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 l ‘ ’ 图⋯八 封泥拓本 1.御羞(T2⑧ :1】4) 2.寺从丞印(T2③ :1】6) 3.永巷丞印(T2⑧ :1】8) 4.阳御弄印(T2③ : l19) 5.募人丞印(T2⑧ :120) 6.厩丞之印(T2③ :1 23) 7.私官丞印(T2③ :124) 8.西丞之印 (T2⑧ :125) 9.左司空丞(T2⑧ :1 28) 10.右口相口(T2③ :129) 11.口口郡印(T2⑧ :l32) l2.寺工丞玺(T2⑨ :133) 1 3._]尉口口(T2④ :136) 14.谒口之口(T2⑧ :137) 格。长径 3.1、残短径 2.9、厚 0.8厘米(图--A,4;图版拾贰,3)。 募人丞印 2件。T2③ :120,残。褐色。文为“募人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残长 2.3、残宽 2.3、残厚 0.5厘米(图一八,5;图版拾贰,2)。 厩丞之印 2件。T2③ :123,略残。灰色。圆形。文为“厩丞之印”,字迹较模糊,有田字界 格。径 2.4、厚0.9厘米(图一八,6;图版拾贰,5)。 私官丞印 2件。T2③ :124,灰褐色。圆形。文为“私官丞印”,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 径 2.4、厚 0.7厘米(图一八,7;图版拾贰,6)。 西丞之印 1件(T2③ :125)。略残。灰色。圆形。文为“西丞之印”,有田字界格。径 2、 厚 0.5厘米(图一八,8;图版拾贰,7)。 左司空丞 3件。T2③ :128,灰色。椭圆形,挤压变形。文为“左司空丞”,字迹较清晰,有 田字界格。长径 2.8、短径 1.8、厚 1厘米(图--/\,9;图版拾贰,8)。 右口相口 1件(T2③ :129)。残。深灰色。印文仅存“右”、“相”二字,或为“右丞相印”,字 迹较模糊。残长 1.6、残宽 1.4、厚 0.5厘米(图一八,10;图版拾贰,9)。 口口郡印 1件(T2③ :132)。残。灰色。方形。印文仅可辨识“郡”、“印”二字,有田字界 格。残长 2.3、残宽 2、厚 1厘米(图一八,11;图版拾叁,1)。 寺工丞玺 1件(T2③ :133)。左半部已残。灰色。椭圆形,略有变形。文为“寺工丞玺”, 一 52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1年第 4期 字迹较清晰,无界格。长径 3.1、残短径 1.6、厚 1.1厘米(图一八,12;图版拾叁,2)。 口尉口口 1件(T2③ :136)。残。灰色。印文仅存一“尉”字,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残 长2.2、残宽 2.1、厚 1.2厘米(图一八,13;图版拾叁,3)。 谒口之口 1件(T2⑨ :137)。残。灰色。印文仅存“谒”、“之”二字,或为“谒者之印”,字迹 清晰,有田字界格。残长 2.6、残宽 1.6、厚 0.8厘米(图一八,14;图版拾叁,4)。 俦陵口口 1件(T2⑧ :138)。残。灰色。印文仅存“偶陵”二字,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2.9、残宽 1.6、厚 0.5厘米(图版拾叁,6)。 陉山 1件(T2③ :139)。残。褐色。文为“陉山”,无界格。残长 2.8、残宽2.2、厚0.6厘 米 。 鹿口禁口 1件(T2③ :142)。残。灰色。印文存“鹿”、“禁”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2.5、 残宽 1.7、厚 0.9厘米。 寺口之印 1件(T2③ :143)。残。灰色。印文存“寺”、“之”、“印”三字,有田字界格。长 3.3、残宽 2、厚 1厘米。 东口口口 1件(T2③ :145)。残。褐色。印文存“东”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2、残宽 1.5、 厚 0.7厘米 。 走口之印 1件(T2③ :146)。残。灰色。印文存“走”、“之”、“印”三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残宽 2.1、厚 0.6厘米。 口走之印 1件(T2③ :147)。残。深灰色。印文存“走”、“之”、“印”三字,有田字界格。与 T2③ :146“走口之印”印文内容或相同。残长 2.6、残宽 1.6、厚 0.7厘米。 口浴口口 1件(T2③ :148)。残。褐色。印文存“浴”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1.5、残宽1.7、 厚 1.1厘米。 口宰口口 1件(T2③ :151)。残。灰色。印文存“宰”字,无界格。残长 1.9、残宽 1.6、厚 0.6厘米。 属邦口印 1件(T2③ :152)。残。灰色。略有变形。印文存“属”、“邦”、“印”三字,有田字 界格。长 3.2、残宽 2.3、厚 1.1厘米。 中夫口口 1件(T2③ :153)。残。褐色。印文存“中”、“夫”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1.5、 残宽 2.7、厚 0.9厘米。 北口弋口 1件(T2③ :155)。残。褐色。印文存“北”、“弋”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6、 残宽 1.7、厚 0.8厘米。 口趋丞印 1件(T2③ :157)。残。褐色。印文存“趋”、“丞”、“印”三字,有田字界格。长 3、 残宽 1.9、厚 0.7厘米。 邯造工丞 2件。T2③ :159,残。褐色。文为“邯造工丞”,有田字界格。残长1.9、残宽2.5、 厚 1.1厘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长塞缝 ;亘窒担塞鲞遣 至 递 垄堡 芷阳口口 1件(T2③ :160)。残。深灰色。印文存“芷”、“阳”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1.4、 残宽 2.3、厚 1.1厘米。 栎口丞口 1件(T2③ :161)。残。灰色。印文存“栎”、“丞”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3、 残宽 1.6、厚 1厘米。 外乐 1件(T2③ :162)。残。深灰色。文为“外乐”,“外”字残,无界格。长 2.1、残宽1.8、 厚 0.9厘米。 诏口丞口 1件(T2③ :166)。残。灰色。印文存“诏”、“丞”二字,有田字界格。长 3、残宽 2.3、厚 1.1厘米。 口车丞印 1件(T2③ :169)。深灰色。椭圆形,变形严重。印文存“车”、“丞”、“印”三字, 字迹模糊,无界格。长径 2.6、短径 2.4、厚 1.2厘米。 口山口丞 1件(T2⑧ :174)。残。褐色。印文存“山”、“丞”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5、 残宽 1.4、厚 0.6厘米。 口史 2件。T2③ :176,残。深灰色。印文存“史”字,无界格。长 2.2、残宽2、厚 1.1厘米。 口田口印 1件(T2③ :178)。残。深灰色。印文存“田”、“印”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6、 残宽 2.2、厚 l厘米。 口寝 1件(T2③ :179)。残。褐色。印文存“寝”字,无界格。残长与残宽各 1.9、厚 1厘 米。 口口口园 1件(T2③ :181)。残。灰色。印文仅存“园”字,无界格。残长与残宽各 1.9、 厚 0.7厘米。 容 1件(T2③ :182)。残。灰色。印文存一“容”字。残长 1.6、残宽 1.1、厚 0.7厘米。 公车司马丞 2件。T3③ :1,左上角略残。灰色。椭圆形。文为“公车司马丞”,字迹清晰, “马”字略残,中有竖界格线。长径 2.8、短径 2.6、厚 0.6厘米(图一九,1;图版拾叁,7)。 右厩丞印 2件。T3③ :3,灰色。椭圆形。文为“右厩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长径 2.9、短径 2.6、厚 0.5厘米(图一九,2;图版拾叁,8)。 桑林丞印 1件(T3③ :5)。灰色。椭圆形。文为“桑林丞印”,有田字界格。长径 2.9、短 径 2.6、厚 0.7厘米(图一九,3;图版拾叁,9)。 北宫私丞 1件(T3③ :7)。残。深灰色。椭圆形。文为“北宫私丞”,字迹清晰,有田字界 格。残长径 2.51、短径 2.5、厚 0.5厘米(图一九,4;图版拾肆,1)。 寿陵丞印 1件(T3③ :9)。灰色。椭圆形。文为“寿陵丞印”,字迹清晰,无界格。长径 3、 短径 2.8、厚 0.7厘米(图一九,5;图版拾肆,2)。 漳(废)丘丞印 4件。T3③ :II,残。灰色。圆形。文为“漳丘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 格。径 2.7、厚 0.7厘米(图一九,6;图版拾肆,3)。TGI:8,灰色。圆形。文为“废丘丞印”,字 迹清晰,有田字界格。径 3.2、厚 0.7厘米。 5 q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1年第 4期 《 霹 孽8 图一九 封泥拓本 1.公车司马z~(T3⑧ :1) 2,右厩丞印(T3⑧ ,3) 3.桑林丞印(T3⑧ :5) 4.北宫 私丞(T3⑧ :7) 5,寿陵丞印(T3 :9) 6.湾丘丞印(T3⑧ :11) 7.安台丞印(T3 ⑨ :13) 8.鲁丞之印(T ;1 7) 安台丞印 11件。T3⑧ :13,灰褐色。椭圆形。文为“安台丞印”,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 长径 2.9、短径 2.5、厚 0.8厘米(图一九,7;图版拾肆,5)。 鲁丞之印 1件(T3③ :17)。褐色。椭圆形。文为“鲁丞之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径 2.8、短径 2.6、厚 1.1厘米(图一九,8;图版拾叁,5)。 少府工室 1件(T3③ :18)。左上角残。褐色。文为“少府工室”,有田字界格。长2.7、残 宽 3.1、厚 1.1厘米。 斡口口口 1件(T3③ :22)。残。灰色。印文存一“斡”字,有田字界格。残长与残宽各 1.6、 厚 0.8厘米。 口磬桃丞 2件。T3③ :25,残。灰色。文存“器”、“桃”、“丞”三字,有田字界格。残长2.3、 残宽 1.5、厚 0.5厘米。 夷口 1件(T3③ :31)。残。褐色。印文存“夷”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4、残宽1.7、厚 0.7 厘米。 口陵口口 1件(T3③ :34)。残。灰色。印文存“陵”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1.5、残宽1.8、 厚 0.8厘米。 口苑口口 1件(T3③ :35)。残。深灰色。印文存“苑”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1.5、残宽 1.4、 厚 0.7厘米。 口土口印 1件(T3③ :36)。残。灰色。印文存“土”、“印”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1.9、 残宽 2、厚 0.8厘米。 成固口印 1件(T3③ :41)。残。褐色。文存“成”、“固”、“印”三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6、 一 3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塞 塞鳌运 塞 递 筮 残宽2.4、厚 l厘米。 西共丞印 1件(T3③ :42)。残。褐色。文为“西共丞印”,有田字界格。残长2.3、残宽2.2、 厚 0.8厘米。 中厩 1件(T3③ :43)。残。灰色。文为“中厩”,无界格。长2.7、残宽 2.1、厚 0.8厘米。 燧夫 1件(T3③ :45)。残。褐色。文为“燧夫”,有日字界格。长 2.9、残宽 1.6、厚 0.8 厘 米。 骑马丞印 2件。TG1:3,略残。深灰色。圆形。文为“骑马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 径 2.6、厚 0.5厘米(图版拾肆,5)。 御府 1件(TG1:4)。灰色。椭圆形。文为“御府”,字迹较模糊,有日字界格。长径 3.1、 短径 2.3、厚 0.9厘米(图版拾肆,6,)。 口阴御丞 1件(TG1:7)。灰色。圆形。首字漫漶不清,印文存“阴”、“御”、“丞”三字。 有田字界格。径 2.9、厚 0.8厘米(图版拾伍,1)。 郡左邸印 5件。TG1:10,灰色。圆形。文为“郡左邸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径3.1、 厚 1.1厘米(图版拾伍,2)。 高章宦丞 6件。TG1:11,灰色。椭圆形。文为“高章宦丞”,有田字界格。长径 3.2、短径 2.8、厚 0.8厘米(图版拾伍,4)。 芒丞之印 1件(TG1:12)。略残。褐色。圆形。文为“芒丞之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 格。径 2.6、厚 0.8厘米(图版拾伍,3)。 华阳丞印 2件。TG1:14,略残。灰色。椭圆形。文为“华阳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 格。长径 2.9、短径 2.4、厚 0.8厘米(图版拾伍,6)。 乐府丞印 5件。TG1:15,灰色。近圆形。文为“乐府丞印”,字迹较清晰,无界格。径 2.3 — 2.4、厚 0.9厘米(图版拾陆,1)。 泰匠丞印 4件(TG1:21)。灰色。圆形。文为“泰匠丞印”,字迹稍显模糊,有田字界格。 径 2.6、厚 0.6厘米(图版拾伍,5)。 内官丞印 3件。TG1:22,稍残。灰色。圆形。文为“内官丞印”,字迹较清晰,无界格。径 2.6、厚 0.5厘米(图版拾陆,3)。 猷丞印 1件(TG1:24)。残。深灰色。文为“ 猷丞印”,字迹模糊,有田字界格。残长 2.2、残宽 1.7、厚 0.4厘米(图版拾陆,6)。 官臣丞印 1件(TG1:25)。左上角略残。灰色。椭圆形。文为“官臣丞印”,字迹清晰,有 田字界格。长径 3.2、短径 2.8、厚 0.7厘米(图版拾陆,4)。 南宫郎丞 8件。TG1:31,褐色。椭圆形。文为“南宫郎丞”,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径 2.9、短径 2.7、厚 0.6厘米(图版拾陆,2)。 蕃丞之印 2件。TG1:35,灰色。椭圆形。文为“蕃丞之印”,有田字界格。长径 2.6、短径 一 53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1年第 4期 2.2、厚 0.9厘米(图版拾陆,7)。 杜南苑丞 1件(TG1:36)。灰色。近圆形。文为“杜南苑丞”,字迹稍显模糊,有田字界格。 径 2.8—2.9、厚 0.6厘米(图版拾陆,5)。 巴左工印 1件(TG1:37)。深灰色。椭圆形。文为“巴左工印”,有田字界格。长径3.5、 短径 3.1、厚 1厘米(图版拾柒,1)。 四川水丞 1件(TG1:38)。灰色。椭圆形。文为“四川水丞”,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径 2.9、短径 2.7、厚 0.7厘米(图版拾柒,2)。 章厩 1件(TG1:41)。残。深灰色。文为“章厩”,字迹较清晰,有日字界格。长2.5、残宽 1.8、厚 0.7厘米(图版拾柒,5)。 平舆丞印 2件。TG1:42,灰色。椭圆形。文为“平舆丞印”,字迹清晰,有田字界格。长 径 2.6、短径 2.3、厚 0.9厘米(图版拾柒,3)。 商丞之印 1件(TG1:46)。左边稍残。褐色。椭圆形。文为“商丞之印”,字迹模糊,有田 字界格。长径 2.4、短径 2.1、厚 0.8厘米(图版拾捌,4)。 郢采金丞 2件。TG1:47,边缘残。灰色。椭圆形。文为“郢采金丞”,字迹清晰,有田字 界格。残长 2.7、残宽 1.9、厚 0.8厘米(图版拾柒,4)。 特库口口 1件(TG1:48)。左半部已残。灰色。椭圆形。印文存“特”、“库”二字,字迹较 清晰,有田字界格。长径 2.3、残短径 1.3、厚 0.9厘米(图版拾捌,3)。 中车府丞 2件。TG1:49,边缘残。灰色。印文存“中”、“车”、“丞”三字,字迹较清晰, “府”字残,有日{字界格。残长 2.5、残宽 1.8、厚 0.7厘米(图版拾捌,5)。 女阴 1{t:(TG1:50)。略残。褐色。椭圆形。文为“女阴”,字迹清晰,有 日字界格。长径 2.6、残短径 2.1、厚 0.9厘米(图版拾捌,1)。 高栎口口 1件(TG1:51)。边缘残。灰色。印文存“高”、“栎”二字,字迹清晰,有田字界 格。残长 3.1、残宽 1.5、厚 1.3厘米(图版拾捌,2)。 口医口印 1件(TG1:52)。残。灰色。印文存“医”、“印”二字,有田字界格,印文或为“泰 医丞印”。残长 2.6、残宽 1.5、厚 0.7厘米(图版拾捌,7)。 泰仓 1件(TG1:53)。上半部及边缘已残。灰色。文为“泰仓”,字迹模糊,无界格。残长 2.3、残宽 1.8、厚 0.4厘米(图版拾捌,6)。 武口丞口 1件(TG1:54)。下部及边缘已残。褐色。印文存“武”、“丞”二字,字迹较清晰, 有田字界格。印文或为“武库丞印”。残长 2.4、残宽 1.7、厚 0.5厘米(图版拾捌,9)。 骑尉 1件(TG1:56)。褐色。椭圆形。文为“骑尉”,字迹模糊,有 日字界格。长径2.3、短 径 2、厚 0.6厘米(图版拾捌,8)。 小厩丞印 1件(TG1:57)。深灰色。圆形。文为“小厩丞印”,字迹较清晰,有田字界格。 径 2.8、厚 1.1厘米(图版拾柒,6)。 53≯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 !酉窒担 鲞遑垫塞 塑 都厩 2件。TG1:59,残。褐色。文为“都厩”,无界格。长2.1、残宽 2、厚 0.6厘米。 东口丞口 1件(TG1:61)。残。褐色。印文存“东”、“丞”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 2.5、残 宽2、厚 0.9厘米。 胡口之口 1件(TG1:67)。残。灰色。印文存“胡”、“之”二字,有田字界格。残长2.6、残 宽 1.9、厚 1.2厘米
本文档为【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200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897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17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