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举报
开通vip

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第 l1卷第 5期 2009年 lO月 安 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SHUN UNIVERSITY Vo1.1 NO.5 0ct.2009 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李朝千 (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7) 摘 要 :中国饮茶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是随茶叶制造技术而演变,饮茶方式和 习惯的不同是 随朝代的不同而有变化。主要经历 了唐代团茶的煮饮到宋代的末茶点注,明清以来的叶茶冲 泡的演变过程。在唐代茶文化 的繁 荣期,通过传播 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 中国茶 ...

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第 l1卷第 5期 2009年 lO月 安 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SHUN UNIVERSITY Vo1.1 NO.5 0ct.2009 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李朝千 (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7) 摘 要 :中国饮茶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是随茶叶制造技术而演变,饮茶方式和 习惯的不同是 随朝代的不同而有变化。主要经历 了唐代团茶的煮饮到宋代的末茶点注,明清以来的叶茶冲 泡的演变过程。在唐代茶文化 的繁 荣期,通过传播 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 中国茶 文化传入 日 本,日本结合禅 宗和本 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 中国茶文化的改造,形成一套完整规 范的茶文 化和 日本独特的茶道文化。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茶道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507(2009)05--0026--03 一 、 茶文化在中国的起 源和发展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 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 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 酒精饮料 (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 21世纪的 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 5O余个国家种 茶。寻根溯源,世界各 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 以及饮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 直接或间接地 由中国传播去的。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 的发祥地,被誉为 “茶的祖国”。 茶 文化从广义上讲 .分茶的 自然科学 和茶的人 文科学 两方面.是指人类 社会历 史实践 过程 中所 创造 的与 茶有关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 人文科学 ,主要 指茶对 精神 和社 会 的功能。由于茶 的 自然 科学 已形成独立 的体 系 ,因而 ,现在 常讲 的茶 文化偏重 于 人文科学。 1.三 国以前的茶文化启 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 现时 阃定 为公元前 2737—2697年 , 其历史 可推到三 皇五帝 。东汉华 佗 《食经 》中 : “苦 茶久 食,益意思”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 名为 “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 《广雅》中已最 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问采叶作饼,叶老者饼 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 学而形成茶文化 。 2.晋代 、南北朝茶文化的 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在晋代、南北朝时期有关茶的 诗词歌赋 日渐问世 ,茶 已经脱 离作为一般 形态 的饮食走入 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3.唐代茶文化 的形成 公元 780年陆羽著 《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 志。其概括 了茶 的 自然和人文科 学双 重 内容 ,探讨 了饮茶 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以后又 出现大 量 茶书 、茶 诗,有 《茶述 》、 《煎茶 水 记》 《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 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 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 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 礼 、文 人茶道 。 4.宋代茶文化 的兴盛 宋代茶业 已有很 大发展 ,推动 了茶 叶文化 的发展 ,在 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 “汤社”、佛教 徒的 “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J青【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 中设立茶事机关 ,宫 廷用茶 已分等级 。茶 仪 已成 礼制 ,赐 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 使节。至于下层 社会 ,茶文 化更 是 生 机 活泼 ,有 人 迁徙 . 邻里要 “献茶”、有客来,要敬 “元宝茶”,定婚时要 “下 茶”,结婚时要 “定茶”.同房时要 “合茶”。民间斗茶风 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5.明、清荼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 收稿 日期 :2009—03—12 作者简介:李朝千 (1981~),男,回族.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华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 生 。研究方向: 日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 · 26 · 安顺学 院学报 2009年第 5期 改成 “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 虎的 《烹茶画 卷》、 《品茶 图》,文 徵 明的 《惠 山茶会 记 》、 《陆 羽烹茶图》、《品茶 图》等。茶类的增多 ,泡茶 的技艺有 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 已成一种正式行业 ,茶书 、茶事 、茶诗不计其数 。 6.现代茶 文化 的发 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 1949的年产 7500T发展到 1998年的 6O余万 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 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卅l成立了第一个 以宏扬茶文化为宗 旨的社会 团体—— “茶人之家”,1983年 湖北成立 “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 “中国茶人联谊 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 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 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已开到第五 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 市及生产茶的县纷纷主办 “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 节、云南的普洱茶 节 ,浙 江新 昌、泰顺 、湖 北英 山 、河 南 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 。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 贸易发展 。 二、中国茶文化传入 日本形成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 的茶道文 化的形成 和发展 不像 中国茶 文化那 样主 要受儒道佛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综合影响。日本的茶文化 是由中国传人的。在 7世纪之前,日本人没有喝茶记录。 而在这 一文化 传人 过 程 中起 主要 作用 的是 佛 教 的僧 侣 们。 他们 去中国学习佛教 。同时将寺院 的生 活文化 也带 了回来。 其中之一便是饮茶与茶礼。由此,日本茶文化自开初就与 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饮茶习俗传人 日本的初期,饮茶 活动是 以寺院 、僧侣为中心展开的。据史料记载 ,公元 805 年 日本 传教 大 师最 澄从 中国带 回茶 籽 ,栽 种在 比睿 山麓 , 形成 了 日本最古的 “日本茶 园”。从 那 以后 .弘法大 师空海 于公元 806年把从 中国带 回来 的茶献 给 了嵯峨 天皇 .他还 从 中国带 回了茶 碾 、茶籽 。至 815年 4月 ,嵯峨 天皇 幸游 近江时.在唐代生活了长达 3O年之久的高僧都永忠亲自煎 茶献给天皇,嵯峨天皇对此大为欣赏,由此命 令近江等地 修建茶园。至荣西为止.茶与禅宗的关系可以说是以禅为 主.以茶为辅。茶为坐禅修行时的饮料、禅案的素材、行 道之资、救国之助等等。这些都只能说明茶与禅宗生活的 密切关系 ,仍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法嗣关系 。 茶道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利休在茶道圣典 《南方录》 中说 :茶道的技 法 以台子技 法为 中心 .其诸 事 的规 则 、法 度有千上万种,茶道界的先人们在学习茶道时,主要是熟 记、掌握这些规则。并且将此作为学习茶道的目的。 由此可见,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 为佛教 ,其思 想的核心是禅 。它 是 以禅的宗 教 内容为 主体 ,以使人 达 到 大彻大悟为 目的而进行 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 。 在 日本文化中,禅文化 占有很大比重,这是 日本文化 中最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有特色的文化现象。禅的思想及禅宗的形 式影响到 日本 文化的大部分角落。如建筑、园林 、音乐、 茶道、书画、武术等 。 在 日本,历代大茶人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禅寺获 得 法名 .并终生 受禅 师的指 导 .但在 他们 获得 法名之 后并 不留在禅寺,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茶人的生活近 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艺术家的生活。所以说,茶人虽通过 禅宗学 习到 了禅 ,与禅 宗持 有法 嗣关 系 ,但茶道 有其 独立 性 ,是独立存在于禅寺之外 的一种 “在 家禅”。如果 把禅寺 里的宗教活动叫做 “寺院禅”的话,那么茶道与掸宗就是 一 组平行并行的关系。 久松真一说:“茶道的第一 目的为修炼身心,其修炼身 心是茶道文化形 成 的胎盘 。无 相 的了悟 为一种现 象显示 出 来 的才是茶道文 化 。茶道 文 化真是 一种 内容丰 富的文 化形 式,自己开始研究茶道以后感到惊讶的是,其文化形式有 着强烈的独特性,即它是一种由无相的了悟,无相的 自己 表现出来的形式。未渗透着无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 反过来说 .茶道 中必 须渗透 着无 相 的 自己。即茶道 文化 是 无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现。茶道又是一种根源性文化,它修 炼人 的身心 ,创 造无 相 的人 、了悟 的人 ,即创 造文 化 的创 造者 。所 以说 ,茶 道是 创造 文化创 造者 的文化 。这些 创造 者创造 的文化反 过来 又创造 文化 创造 者。茶道是 这样一 种 修炼人的天地.是这样 的一个文化创造的领域。在此意义 上来说 .茶道是无 相 自己 的形成 及无相 自己表现 的场 所。” 如上所述,真正意义上的 日本茶道的形成,是以珠光为开 山。邵鸥为先导,千利休为集大成者而完成的。 在 日本 ,最纯正 的茶道 被称之 为 “草庵 茶”。草庵茶 的 茶道是对高贵、财富、权利的彻底批判,以及对低贱、贫 穷的新的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 至今 ,茶道 已成 为 日本人最 喜爱 的文 化形式 ,也 是 最 常举行的文化活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为追求茶道 而终身不嫁的女子,为追求茶道而辞去公职的男人屡见不 鲜。现在.茶道被认为 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学术界对 日本 茶道精神 的解释 主要使 用三个概念: (一)和敬 清寂;(--)一 期一会 ;(三)独坐观念 。这些 概 念与禅 的思想是相联 系的。 “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 日本 茶道思想 中最 重 要 的理 念 。茶 道 思 想 的 主 旨为:主 体 的 “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 旨是无形的。 作为 “无”的化身而 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 寂 。它们是 “无 ”派生 出 的四种现 象 。由这 四个抽 象 的事 物又分别产生 了 日本 茶道艺 术成 千上 万种形 式,如茶 室建 筑 、点茶 、道具 、茶点心等 。 “ 一 期一会”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 茶论 《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 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 现此时此 刻 之事 。每次 茶事 之 会 ,实 为 我一 生 一度 之会 。 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 客人也须 以此世 再不 能相逢 之情 赴会 ,热 心领受 主人 的每 一 个细小 的匠心 ,以诚相交 。 “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弼的 《茶汤一会集》。面 · 27 · 安顺学 院学报 2009年第 5期 对茶壶一 只,独坐茶 室.回味此 El茶事 ,静 思此 时此 日再 不 会重演 .此刻茶人 的心里不禁 泛起一 阵茫然之情 ,又用 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 “主体 的无”。 由此可见,茶道 是一场静 一fl,清魂 的佛事 。茶 人不愧 为 在家的僧人。茶室可 比作寺院 的佛堂。所以 ,日本 茶道思 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 通。茶中有禅 理.弹 理又在 品茶 中得 到深刻体会。 三、结语 从饮茶文化历 史发展 的脉 络中 ,探 索 中国饮茶 文化传 播到 日本之后的现象,了解 了饮茶文化在 中国发展 的现象。 唐代以前由巴蜀向江南发展,唐代中叶,南北各地普遍嗜 好饮茶。宋代将饮茶带向生活化,游戏化。明代叶茶兴起 奠定今 El叶茶饮 用方 式。清代 饮茶文 化渐 向世 俗化 发 展, 饮茶文化的质量未 见提升 ,反渐 堕萎。 日本善 于吸收 外来 文化 ,饮茶习俗承 自中国 .经过融 和转 化 ,形成 日本 特色 的茶道文化,经历一代一代茶人传承发展而成。日本茶道 表现饮茶文化 的成熟 。由禅 宗思 想为主导 ,融入 日本风俗 , 平民化特色.形成一套仪式,复杂的宗教美学.是为茶道。 日本茶道最大的持 色是纵 向师徒传 承的延续 与发展 .后来 更形成家族制以延续 历 史的传 承。这种 现象实属 FI本所 独 有。中国饮茶传播到 日本.在 日本生根.并发展出属于 日 本形貌的 “茶道”文 化。注重饮 茶 的礼 仪 ,成为贯 穿整个 饮茶活动的重要 内容 ,讲求秩 序 .重视 气氛.按 步骤 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步骤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成本核算步骤微型课题研究步骤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进 行 整个饮茶活动.强调同心协力,注重和协圆满.使参与茶 道活动者共 同完成 一 回饮茶艺 术的表 演 中国的饮茶 方式 属于个人品饮冲泡,全在于熟能生巧.并未委以茶人或茶 师 .故人人能参与饮茶之事 。 参考文献 : [1]翟文伟,齐正奎 ·简话中国茶与禅rJ].丝绸之路,2003(2). [2]陈永华 ·禅文化: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 ⋯ 从中日茶道 的渊源、特点谈起[J].西北师大学报,2003(5). [3]糜玲 ·中日茶“道”之异同 作者『J].跨世纪(学术版)CROSS CENTURY.2008.10. [4]罗国中 ·中国荼文化与日本茶道[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 997(1).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ea Drinking Culture Li Chaoqia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Wununmqi 830057,Xinjiang,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 drinking culture in history has been changing with the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On the other hand, Pea drinking styles and habits has been altering with different dynasties.Roughly,Tea drinking culture experiences three phases:“Rounds”in Tang dynasty,“mattya’’ in Song dynasty and“leaf tea”mak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During the Tang dynasty,in which tea drinking culture is prosperous and wide— spread。monks who prefer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bring the tea drinking culture to Japan。Then,The Japanese combines Zen Buddhism with the conventional culture and transforms the Chinese tea drinking culture into a new as well as completely formal tea euhure. In this way,the unique and special Japanese sado comes into being. Key words:tea drinking;tea drinking culture;sado (责任编辑 :颜建华) · 28 ·
本文档为【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99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0-12-11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