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细品国学-梁冬对话蒋晔3讲合集》

《细品国学-梁冬对话蒋晔3讲合集》

举报
开通vip

《细品国学-梁冬对话蒋晔3讲合集》《细品国学-梁冬对话蒋晔3讲合集》 梁冬对话蒋晔 主讲:蒋晔 主持:梁冬 目 录 TOC \o "1-7" \h \z \u 20101016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一讲 1 20101023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二讲 11 文字整理:★尐木頭★ 慕越人 yhlj 初懂 清风 蝴蝶 夜未央 慧从卢溪 11 20101030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三讲 21 20101016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一讲 本期主题:中国文化未作古之谜 主 讲 人:蒋 晔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0-16 21:4...

《细品国学-梁冬对话蒋晔3讲合集》
《细品国学-梁冬对话蒋晔3讲合集》 梁冬对话蒋晔 主讲:蒋晔 主持:梁冬 目 录 TOC \o "1-7" \h \z \u 20101016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一讲 1 20101023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二讲 11 文字整理:★尐木頭★ 慕越人 yhlj 初懂 清风 蝴蝶 夜未央 慧从卢溪 11 20101030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三讲 21 20101016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一讲 本期主题:中国文化未作古之谜 主 讲 人:蒋 晔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0-16 21:45-22:30 资源下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581a6b0100mw6j.html 文字整理:云游 风轻云淡 猪光宝器 雪狐 赤梅舞雪 大熊 小鱼儿 夜未央 慧从卢溪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有一天我在看古书的时候,不是古书了,只是一些线装书而已,看到了一些关于中国历史的一些描述,其中有一个人提出过一些问题,引发了我的很多的好奇。他说你有没有看到在世界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唯独呢是中国不叫古中国,而叫中国的。而且另外的那三个国家,现在呢某种程度上,生活在埃及的人已经不是古埃及人了,生活现在印度的人也不能称之为古印度人了。余秋雨老师也曾经跟我说过,现在在印度,只有一个研究宗教的研究生,才或许多少知道一点关于佛教的东西。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我们为什么这些文化在埃及和印度不能传承下来,现在的埃及人是造不出金字塔的,而为什么中国的文化却可以一直的延绵不绝几千年?大部分今天我们的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能过读得懂孔子,或者起码都知道孔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有一天碰到一个人,这个人是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副秘书长蒋晔老师。蒋老师呢,对我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回答,所以呢我就今天请来蒋老师和大家来一起分享这类问题。蒋老师你好! 蒋晔:好,你好,谢谢主持人。 梁冬:蒋老师,我知道你以前是学历史的,你出身是学历史的。你觉得在学历史过程当中,为你带来的最多的滋养和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你学到最有深刻的一个概念是什么? 蒋晔:好,好,我是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梁冬:哦,那算是跟张艺谋是同一辈的喽。 蒋晔:我是79级的,83年从北师大毕业。我们的老师,就是当代的司马迁、当代的司马光之称的白寿彝先生。 梁冬:不能随便说哪个人是当代的司马迁。 蒋晔:对。因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为中国献上了一部最大的中国通史。看中国的历史,一定要站在通史的角度上看,而不能站在断代史的角度看,如果站在断代史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就中断了,看断代史站在通史的角度看,断代史不断了,这是个关键。 梁冬:通史和断代史的关系,什么叫通史,什么叫断代史?恕我们也是文科毕业,但是坦白说好像都忘记了,什么叫通史,什么叫断代史了。 蒋晔:断代史的话呢,也就是说按照咱们的历史划分来说,就是二十四史当中的每一个朝代史叫断代史。那么什么是通史呢?那么这个朝代是怎么产生的,诞生的?那么这个朝代为什么会灭亡?它的前因、它的未来、它的过去,也是说它过去、现在与未来通在一起,叫做通史。我给你举个例子,如果是看在宋朝,那么这个朝代来看,那么就有一个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断代在是北宋,假如说断代史是北宋,那么当你站在通史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梁冬:怎么看? 蒋晔:为什么叫宋朝,那么赵匡胤发家于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宋国,也就是今天河南商丘。因为这个宋国是赵匡胤得到天下,所以宋朝起名字的时候为了纪念这一个风水宝地宋国,而命名宋朝。 画外音:站在全球通史的角度,我们发现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却很少有人说古中国。为什么中国历史外族入侵,其文字和种族依然延绵不绝,这有什么秘密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又是否能在其中汲取智慧、营养,逢凶化吉,长命百岁? 梁冬:抓紧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今天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在四大文明古国里面没有作古? 蒋晔:它没有作古的一个“非常”原因是没有断代史的中断,它是一部通史的通。 梁冬:此话怎讲? 蒋晔:他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中华文明为什么八千年为什么没有中断,从伏羲女娲时代没有中断,为什么?它有一个标志基本的标志,没有中断基本的标志——就是文字,我们中国的汉字。我们今天读书,我们为什么能够读到三千三百年的甲骨文?我们为什么能从三千三百年前的甲骨文是一个成熟的文字,那么往上推可以推到炎黄二帝的时代,等于是文字没有中断。 梁冬:印度就是有中断的,对不对? 蒋晔:印度今用的是英语啊!它的文字在中断了的。而我们中华文明的文字没有中断的,这在世界史上是一个非常大的人类文明奇迹。 梁冬:于是我的问题就来了,就是说,你说由于我们的汉字一直一脉相承没有断掉,所以我们的文化没有断掉。但是为什么中国汉字一直没有断呢?而这个没有断的这个中国文字,它又如何保佑了这个民族延绵不绝呢? 蒋晔:因为什么呢?中国的这一个文字从诞生的时候,从诞生的时候是象形文字。这个和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 梁冬:都是……都是象形文字呀。 蒋晔:都是象形文字。全世界鸟都叫一个声音,叫鸟语。 梁冬:广东人说的都是鸟语嘛。 蒋晔:全世界的狗叫的声音是一样的。全世界的人类在一开始发音时,都是一样的,都是妈妈、爸爸,都一样的。那么同样的一个语言,也就是说同一个地球是同一个语言;同一个语言是同一种文字——象形字。而同一个文字分化成两只,一个向拼音文字发展了,一个向着象形文字,沿着这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走了,等于这是人类历史上两大文字体系,出现了一个长江和黄河。例如是拼音文字假如说是长江的话,那么象形文字所形成的今天的中华文字就是文字的黄河。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和蒋晔秘书长,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蒋晔秘书长,同时也是历史学者呢,蒋老师一起谈到这个话题。他说呢中国文化的延绵不绝和中国文字的延绵不绝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我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其他的民族他以前开始也是用象形文字,后来就没有延续下来呢?而这个和外族入侵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有没有想过,任何一个人你如何保持你自己的文化一脉相承,可能也可以一个国家的发展当中呢找到某种的根据呢?包括很多的我们电视机前的做企业的朋友,你有没有想过,你们公司的文化,保存下来,那是不是又能够从中国文化这个过程当中汲取某一些的价值和某一些的这个……启迪呢? 蒋晔:好,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为什么中国汉字在发展变化的时候没有走向另外一条道路,这里面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汉字有一个妈妈,这位妈妈一直在引导着这个儿子,不会走偏的。 梁冬:谁? 蒋晔:《易经》! 梁冬:噢…… 蒋晔:是《易经》这个妈妈,《易经》生了汉字这个儿子。这个中国这个《易经》可以讲,其他文明古国没有产生《易经》这个文明。而我们这个《易经》这个文明,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 梁冬:什么特点? 蒋晔:以不变应万变。 梁冬:是哦,好像外面的人都是觉得说要变化,对不对?我们现在看了整个全世界,在讲创新啊变化啊,但只有中国人呢在被大家忽悠完了之后呢在想,如果我不变有会怎样呢? 蒋晔:跟你讲《易经》这个含义,可以讲它为啥后来演变成周易六十四卦,为什么?就是它在不断的以万变应万变,在以万变应万变的过程当中,它保留了一个精神的脊梁——以不变应万变。另外什么呢,《易经》有一个词是咱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容易”这个事很容易,为什么叫很容易?《易经》是什么含义?易经前面加个“容”是什么?有易经便能包容,有包容之心便容易。 梁冬:所以能容则易。 蒋晔:能容则易,包容天下。所以中华文明,汉字的母亲给了他一个灵魂——以万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以包容之心天下便易。 画外音:正是《易经》的积极面对变化和包容变化的智慧,令中国人对外来文化不排斥、不拒绝、不对抗,所以有容乃大,外族的强权经过时间沉淀之后,反而成为融合后的中国文化统一的一部分。而汉字已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文字,而这些智慧又如何为企业家们带来启发呢?《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梁冬:所以呀,有些时候呢,我有些朋友他们是做这个企业管理的,这个咨询的啊,他们说,实际上看一个公司会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啊,他中间当然会有很多的技术啊、市场啊变化的条件,但是呢,看这个公司最开始那么两三个人,三五个人的时候,它的那个基因——文化基因是什么? 蒋晔:特别重要。 梁冬:特别重要。所以说,这群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在做事情?如果没有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那是团伙,当它有了这些东西它就是团队。那么他们中间是怎么样的变化的过程呢?什么小孩子将来就成王成将成相,成王成侯?原因在哪里呢?跟他妈妈对他这个文化加持有很大的关系。 蒋晔:很大的关系。 梁冬:所以,你刚才这个比喻就是说,《易经》就是中国汉字的妈妈,它给这个汉字注入了一个;加持了一个很重要的灵魂。 蒋晔:很重要的灵魂式的基因。 梁冬: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容易之道。 蒋晔:对,以不变应万变。正是因为文化,中国文化在八千年的时候,形成了这么一个大的智慧。这个大的智慧,是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它给破了,所以产生了这个文字体系。文字可以说是《易经》的象,它只是一个表象。 梁冬:请试举几例。 蒋晔:我给你举个例子。例如,妈妈,我就说妈妈这个字。妈妈这个字,可以讲,为什么叫妈妈?它是一个象。那么,这个象反应了《易经》的什么道理?什么道理? 梁冬:什么道理呢? 蒋晔:妈妈的妈,为什么右边是个马? 梁冬:对,这个事情我问过很多人。 蒋晔:为什么是个马?这里边就是《易经》的精神,《易经》的精神是两个大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第一个精神是自强不息,第二个精神是厚德载物。 梁冬:乾、坤二卦。 蒋晔:乾、坤二卦。那么这乾、坤二卦,全部在妈妈身上表现起来了。 梁冬:怎说? 蒋晔:第一,右边这个妈妈的妈的马,就是天上的龙,龙马精神。 梁冬:对,广东人过年的时候,墙上写着“龙马精神”。 蒋晔:对,龙马精神。大家想一想,龙是什么?龙就是乾卦。我们的妈妈,可以说,她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奋斗的精神就是乾卦。那么,大家注意一下,我们中国是龙国,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大家可以想一个问题,大家见到没有,在龙的文化当中,有没有龙,睡觉的龙? 梁冬:在传说当中,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你说,所以的动物都有睡觉的过程,龙,你说它晚上歇息在哪儿呢? 蒋晔:龙,是永远不睡觉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梁冬:所以,自强不息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永远不停地折腾? 蒋晔:不是永远不停地,不是折腾,是奋斗,是自强不息。而不是让别人不息,而是自强不息。 梁冬:就像心脏一样,是吧? 蒋晔:对。 梁冬:所以心脏为什么是心主神明?它是整个身体的……你看这个心脏,是从出生的那一刹那开始跳,甚至没出生就开始跳了,是吧?跳到不跳——就死了。 蒋晔:对。实际上呢,我们从来就没有看到龙,睡觉的龙。我们在地上看马,饲养马的饲养员都知道的,马是不睡觉的。所以,我们的妈妈,大家注意一个问题。 梁冬:诶,晚上这个马干嘛呢? 蒋晔:你晚上去看看马就知道了。 梁冬:它干嘛呢? 蒋晔:妈妈,我跟你讲,马的睡觉是短暂性的,就像我们心脏跳动一样,永远是不休息的。 梁冬:所以,我听徐文兵老师说,说休息的息这个字呀,就是说,在两个跳动之间的一刹那之间,就已经完成了这个息,这叫一息,就是它已经完成了休息了。所以呢,马呢,估计也是这个样子的,是不需要连贯时间休息的。 蒋晔:就像妈妈一样。妈妈为什么右边是个马?妈妈在养孩子的时候,是不睡觉的。你看着她是在睡觉,她的旁边躺着自己的子女,孩子动一点,妈妈都知道的。这就是坤卦,妈妈是女性,是坤。那么为什么是坤卦呢?可以讲,妈妈养子女,埋怨过没有?妈妈厚德载物啊。所以,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民族的妈妈这个字的含义的时候,我们更加尊重我们的母亲。 梁冬:什么叫厚德载物?我的理解就是说,你越发达我越高兴,这叫厚德载物。而不是说……对吧?就是说,妈妈是不会跟小孩子争功的。 蒋晔:对。就是天地不争私。妈妈可以说养育子女,是无私的爱。我们这个民族,《易经》产生这个汉字,妈妈的妈,就是龙马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和坤卦的厚德载物。正是有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妈妈给我们传达了这个基因,我们民族的文明没有中断。 梁冬:很有道理!深刻,深刻!好了,但是这个东西跟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蒋晔:它当然有关系了! 梁冬:跟中国一脉相承,没有作古有什么关系呢? 蒋晔:它当然有关系了。由于我们的母亲,就刚才说的这个母亲。由于我们《易经》的这个基因,文化基因,产生了我们的汉字这个体系,又产生的中医这个体系。所以,我老是在谈这个问题,中华文明为啥没中断?三大护身符就出来了。 梁冬:哪三大护身符? 蒋晔:第一个是《易经》这个妈妈,妈妈带了两个儿子--一个是中医,一个是中国的汉字。 梁冬:刚才你讲了一个妈妈《易经》,生出了两个孩子,有一个呢是中医,一个是汉字,是吧?我们稍事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一下,就是说,你觉得这个《易经》它除了提供给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包容产生容易,这样的一种思想之外,你觉得《易经》还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什么?而这个带来的价值,又如何令到我们这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呢? 蒋晔:好。我觉得《易经》呢,给中华文明带来了三个观点,带来了三个观点,这是主要的观点。第一个观点:易是什么?易是变化。 梁冬:变化。 蒋晔:第一个是变。 梁冬:就是说要与时俱进。 蒋晔:就是变化。就是易变,这个人容易变。易就是变,变化,它变化无穷。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它用这个万变来应付整个复杂的世界。这是它第一个观点。第二个基本的观点:是不变。不变,以不变应付万变。这是它的变化。第三个:就是容易的易。容易,它很容易。正是有了这三个,就是一二三的关系出来了。 梁冬:但是,我的问题就来了,它不是矛盾的吗?你又讲它是变化,又讲它是不变化。 蒋晔:它不是矛盾的,它是统一的。 梁冬:怎么说? 蒋晔:它是统一的。如果你站在,可以讲,一个阴阳鱼你一看就知道了。一边是黑的,一边是白的。你看着是对立的,对立当中有统一。然后那个三,这个黑鱼和白鱼中间有一条S线,这个S线就是三,这个S线是特别的关键。 梁冬:怎么个关键法? 蒋晔:它特别的关键,因为它是连接黑与白的结合点。所以,中华文明呢,是三的文明,而不是二的文明,不是对抗对立的文化,它是三生万物的文化。这一点和西方呢是不太一样的。由于中国人形成了三的观念,这个三生万物的观念,所以,造成我们中国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 梁冬:总是选择第三条道路。 蒋晔:第三条道路。 梁冬:诶,我以前呢,在《经济观察报》上看见过一个访问,好像是许知远还是谁做的,访问了英国当时的一个政治家,他就讲到是说,在英国政坛上发展出所谓的第三组,第三股力量吧。所以呢,现在呢,我觉得你这个给我很大的一个启发,就是说,比如说现在的很多问题,民间和政府,政府和民间这个关系里面,有些时候呢它多多少少,虽然大家是和谐统一的,但是说,有些时候它还不完全一致。于是呢就要发展出所谓的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呢,兼具了政府和民间的某种力量,这就是所谓的你们现在做的这个事情嘛。 蒋晔:诶,你这个谈得就很好,用现实的道理来说。可以讲,当你站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二必对立。 梁冬:嗯,不是你对,就是我对嘛。 蒋晔:它必对立,因为阴必出阳,阳的对面就是阴,它肯定是对立的。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当有了孩子,这个三出来的时候家庭稳定了。 梁冬:我想起了一句话,也就是说:婚姻是如此沉重,以至于不能够用两个肩膀来承担起它。当时我看到这个话,哇,难道这意味着还要再找一个女朋友吗?就是他说错了,也可能不是这样的,是吧?三还可以……带来的不是小三,而是儿子或者女儿。 蒋晔:孩子是三,当孩子出来三的时候,家庭是稳定的。 梁冬: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易经》给我们这个民族,就是《易经》这种文化令到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延绵不绝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第一,要面对变化的时候不要恐慌,因为变化是世界的常理。第二呢,面对变化呢,要用不变的态度去面对它。有意识你要坚持某一些你自己的定见。第三呢,就是说当有矛盾的时候呢,要寻找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来兼济,来形成调和。也就是……其实第三条路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之路,中间的道路嘛,是吧?用这几个原则呢,令到我们每次碰到困难的时候呢,诶,这个民族呢,总是能够在看不到解决方法的情况下,再绕出去,再找到一个地方,而且自己没有那么痛苦。这也解释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你看西方的哲学家,尼采啊什么的,是吧?晚年不是疯掉就是自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很少有干这种事情的,除非是皇上赐死。 蒋晔:我跟你说,中国的为什么呢?越老越值钱,因为越老越懂得《易经》,越老越有智慧。为什么就中医和西医来说,你要注意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叫老西医?为什么有老中医这个词?西医一老不值钱,中医越老越值钱。为什么? 梁冬:点解呢? 蒋晔:智慧嘛。他把人生的智慧与思辨的智慧融为一体了嘛。所以这一点特别的关键,中国的,包括武术,和西方的拳击不一样的。西方的拳击年轻的时候厉害;中国的武术老的时候厉害。 梁冬:好,非常有意思,稍事休息一下之后呢,我继续想和蒋晔秘书长讨论一个问题呀,就是说,这样的一种文化令到有我们这个民族有这么一种心智模式,是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命运,那么,这样的一个民族,分解下来到每一个人,我们又如何能够掌握这样的,或者更好地运用,娴熟地应用这样的心智模式,令到我们在自己生活当中也能够逢凶化吉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 蒋晔:你这个话题特别重要。 梁冬: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到《国学堂》。刚才我们提到一个话题,说呢,其实我们的命运呢是无法控制的,但是用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去面对问题,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有一些人为什么一辈子总能够逢凶化吉,难道真的是他的运气很好吗?很可能不是这样的。很可能只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比如说有一些人,你给他一千万,他还说不够,要两千万。所以给他一千万他也觉得很难受,是吧?有一些人呢,他有个一百万呢,他觉得已经很高兴了,是吧?可以每天吃鸡腿了,我们大学的时候觉得,吃鸡腿喝可乐,那人生完美之极。所以呢心智模式而不是外面的境遇才是真正令到我们能够一直走下来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蒋晔:特别重要。 梁冬:那这个问题我想请教秘书长,就是说其实一个国家和一个人都应该是一样的。无非大就是一个国家,小就是一个人,长无非是五千年,短无非是五十年,对不对?那么这个东西,什么样的心智模式令到一个人能够逢凶化吉? 蒋晔:好,这个特别重要。你今天谈论的话题正是我研究的一个重点。 梁冬:哎呀,你看我这马屁拍的。 蒋晔:我研究的一个重点。为什么呢?因为学历史在学什么?学规律!通史是掌握规律的,断代史是掌握故事的。通史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通古今之变。那么研究历史要看人的,没有人物就没有历史的演变。那么研究历史必研究人,研究人必研究人生的规律。那么有些人为什么这一生非常成功,有些为什么不成功,什么原因?关键有没有我们民族的智慧。 梁冬:这句话就其实,一个人的故事就和一个民族一样,如何能够不作古,如何能够得以善终,对吧?人就是这样。你研究历史,你觉得中国古代有哪一个人特别具有这种智慧,令到他可以善终呢? 蒋晔:我跟你讲,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人物。今天,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绝大部分不知道的。 梁冬:谁呀? 蒋晔: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 画外音:中国历史上可能只有一个人的人生比老子和孔子还要成功:他三次创业,三次成为世界首富,但是也不用进监狱;他拥有世间最美丽的女人西施,却无人妒忌;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屡建奇功却毫发无损——他就是商圣范蠡。他的遇难呈祥的口诀到底是什么?这和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有何关联?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梁冬:诶,这个人我倒是听说过一两句,但是关于他的故事不是很清楚,据说他不仅有钱,他女朋友很漂亮,西施哦。 蒋晔:对,我跟你讲,可以讲是什么呢?如果这人生分五大部分,就人这一生,如果分五大部分的话:政治一生、经济一生、军事一生、文化一生…… 梁冬:财富一生。 蒋晔:刚才我说的就是经济一生,就是财富一生,还有一个生活一生,家庭生活。如果这五个方面是一百分的话,大家想一想,孔子这一生,大家就知道,孔子这一生,他不是财富的一生,他是文化的一生,他是教育家。 梁冬:对,他这个就可以拿20分。 蒋晔:他文化的一生是20分,大家去仔细想。 梁冬:对,拿满分了。 蒋晔:20分,在政治上,孔子这一生政治的使命没有完成。 梁冬:对,拿个10分、15分也就是。 蒋晔:到不了的。 梁冬:是吗? 蒋晔:他在政治上孔子是不及格的。 梁冬:他做到司寇啊,起码是国家总理吧。 蒋晔:那很小很小的,他很短暂。他在政治上可以说10分吧。经济上,孔子这一生财富是不行的。 梁冬:没什么钱。 蒋晔:没什么,在军事上10分吧,他还会射箭吧,还有一点军事才能吧。家庭上,孔子你想想这一辈子颠沛流离。老子,大家算算,老子在政治上,就任过国家图书馆馆长吧。 梁冬:也可以了,比咱们做主持人强多了。 蒋晔:另外在经济上呢,老子经济上不行的,在文化上是《道德经》。 梁冬:老子在文化上,那可以拿20分,满分。 蒋晔:大家一加就知道了,而范蠡呢,大家一想就知道了。范蠡在政治上,他帮助越国完成越吴的统一,在政治上是一个大家。在军事上,你想想这场战争,他把东南沿海给统一了。在经济上,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比尔·盖茨,他是那个时代的世界首富啊。在经济上,而他三次当了比尔·盖茨,一次当比尔·盖茨把全部散给了穷人,第二次他说再看看本事,又散了。正因为他在经济上的富裕,巨富,他成为中国的商圣,大智慧啊。他为了让人理解:他挣的钱是靠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官商勾结挣的钱,他把挣的钱全散了,他离开官场才挣的钱。 梁冬:就三次从零开始? 蒋晔:对!三次从零开始!商圣,中国的商圣。另外还有一个,范蠡除了这政治、军事经济以外,还有文化上。文化上他把三次挣来的钱,全部搞了慈善公益事业。在这人生当中的五个方面,范蠡做到一什么样呢?功成,名遂,身退。他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非常伟大的思想,他认为什么多了都不祥。今天我们很多人贪得无厌,多多益善,其实不是的。贪得无厌,多多益善,这是不对的!应该知道什么东西多了,都是不详之兆,要适度。这就是我们民族《易经》的文化,《易经》的智慧啊。实际上是研究人这一生,站在我们历史学角度,历史学,国家是规律,研究人生也有规律。正是我们中国有文化的规律,大家注意一下你会发现,人这一生当中,一百年来计算,百年人生来计算。其实我们…… 梁冬:三万多天。 蒋晔: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度过,这就要从我们的民族的智慧来判断。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八千年未中断什么原因?我们每一个人,能不能让我们身上的文化把我们的长辈的文化,我们祖先的文化继承下来,再传承下去,“为往圣继绝学”,那么这里面就要理解人生了,从历史当中汲取人生智慧。从我们的《易经》当中汲取智慧就非常简单。 梁冬:那刚才我们讲到一个话题,就是《易经》是我们整个民族绵延不绝,没有作古的一个护身符,而她生出来的两个孩子,一个汉字,一个中医呢,又是如何保护了我们这个民族呢?我们又如何从三个东西的里面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太美呢?期待着下一期的节目,仍然是有请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历史学者蒋晔老师为我们慢慢道来,谢谢。 下期预告:中国文化凝聚剂 梁冬:在中国的社会里有钱好不好? 蒋晔:钱多不好。 画外音:《国学堂》请来历史学者蒋晔和您分享善终人生的秘诀。 蒋晔:他知道退。 梁冬:但是有一些人不退也不累。 蒋晔:一个人为天下去做事情的时候他就不知疲倦。 画外音:如何从文化的基因里去寻找长生不老密码?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20101023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二讲 本期主题:中国文化凝聚剂——汉字 主 讲 人:蒋 晔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0-23 21:30-22:15 资源下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581a6b0100n3pk.html 文字整理:★尐木頭★ 慕越人 yhlj 初懂 清风 蝴蝶 夜未央 慧从卢溪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在上一期的时候呢,我们有请到了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以及历史学者蒋晔老师,蒋老师你好。 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提到这个话题,跟什么有关呢?跟为什么中国文化这么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作古有关。其实我觉得它是一个比喻,就是说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他都是根据某一种的心智模式,或者他的内心的某一种的情绪,或者他某一种的文化价值体系来决定他的人生命运的。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人民,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所以我们从这个话题就引申出来就是说到底一个中国人如何才能活得圆满人生,才能够得以善终,才不会随便作古,不会说走到半途突然夭折,那么一个国家能够帝祚永存,国祚永存吧。那么一个人他又如何能够完美得持久的人生呢?诶,恰好一不小心问到蒋老师的命门上了,他正好这几十年来就在透过历史的研究,就是看到底什么中国人能够活得完美的,他就在上一期节目结束之前呢举到了范蠡的例子。这是一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商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你说孔子和老子呢,他们如果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是不完美的,文化上是很好的,所以说打不到满分,但是范蠡就厉害了,政治、文化,还娶了个美女,而且这个美女还没有给他戴绿帽子,等等等等。但是范蠡总体来说呢,他能够在春秋战国时期三次从零开始,做到当时的比尔盖茨,那他是如何能够做到的呢?这个我觉得蒋老师你一定要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蒋晔:如果再深入探讨他这个人生的过程,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易经》当中的这种以万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以包容之心容天下,这种容易的概念,在范蠡身上全部体现了。 梁冬:怎么说? 蒋晔:全部体现了。第一个,在战场当中,在政治上,是以万变应万变的。因为这个军事,这个政治是变化莫测的,但是他有不变的思想,他不变的思想就是越国一定要胜利。这是从政治和军事上的,从经济上你会发现他一个智慧,发现他的一个智慧,就是《易经》出来的一个智慧,那么在经济上钱多不好。今天我们的智慧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我们认为钱挣得越多越好。 梁冬:主要还是通货膨胀太厉害。 蒋晔: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当我们知道适可而止,知止而福,知道止。你就像我们中国汉字当中就有一个字——正,正中的中“正”,天下的“正”,正就是“知止为一”,要知道止,下边是止。 梁冬:对,正字是一个一,下边一个止。 蒋晔:对,要知止。实际范蠡呢,就是把正,知止为正,他用了。实际上钱多了不好,那么他把挣钱多的时候,他认为达到一定程度一定要散的,一定要散的。这个智慧很厉害。 梁冬:否则就有杀身之祸。 蒋晔:对。另外呢,他的功名很大,钱很多,在这个时候他知道退,进退自如。在大进的时候他知道退,可以讲那是很难很难的,在中国历史上这么几千年很少。 画外音:中国历史几千年,大跃进而知勇退者少之又少,范蠡功成身退,是保佑他在剧荡格局之下得以无恙的关键。这一选择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贯心智模式。 蒋晔:中国这个智慧呢,这个智慧呢,等于出现了一个阴阳平衡,不断地调节,达到一个至善至美的程度。所以它在每一个朝代上,你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在每一个朝代,在颠覆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会发挥作用。 梁冬:什么作用? 蒋晔:超稳定结构。 梁冬:什么意思? 蒋晔:它超稳定结构。中国历史上,出现动荡不安的时候,它就开始自动地调整出一个正常的常态,常态出来以后呢,它又继续沿着这个中国的文化的主流走。 梁冬:试举一例。 蒋晔:我跟你讲,可以讲中国二十四史,中国的每一个朝代的变迁,都是剧荡的,都是剧荡不安的。但是在剧荡不安不久,很快就会趋于平衡。趋于平衡的时候,当战争的时候是用武为主的,当武结束的时候,很快进入文化的状态,文武结合。武,也就是说在文化当中是阳,文,在文化当中是阴,这两个就结合了,自然地出现。由于中国文化它知道这个,在进的时候要想到退,在退的时候要想到进,所以太极拳就出来了,所以中国这个文化,可以讲当和每个人结合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一点的。该进的时候一定要想到退,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该退的时候,当你……因为人这一生不可能永远是好的,那么这个时候你要想到,在不好的时候你要充满乐观,要想到进。实际上山不转水转,中国文化的一个……用通俗的语言是:山不转水转。曾经有一个朋友说:“那山不转水转,那水不转呢?”水不转云转。那云不转呢?云不转天转。所以中国文化一直是以不转应万转,它整个是个变化。 梁冬:对,云不转的时候,天不转的时候,是人心还在转。 蒋晔:人心还在转。所以正是由于这么一个状态,所以中国的这一个三大保护神就出来了。我们三个护身符,还有三个保护神啊!我们的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又是三。 画外音:中国文化除了有《易经》、汉字、中医这三大护身符,还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位保护神,他们为中华民族提供的智慧模式,怎样保佑了每个中国人走过一生呢?而汉字又如何令到中华民族绵延一统呢?《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梁冬:这三个怎么保护中华民族呢? 蒋晔:这三个仨,这三个我们的保护神啊,特别绝。我们的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于把我们这人生这一生,伴随我们这一生了。 梁冬:怎么说?啊,我待会儿再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释迦牟尼都不是中国的,怎么又成为中国的保护神? 蒋晔:我给你讲,融入中国血液的统统是中国的。 梁冬:这倒是真的哈。 蒋晔:只要融入我中华民族血液的都是我们中国的。 梁冬:这倒是真的,就说现在的中国人对释迦摩尼的了解,可能比印度人要多。 蒋晔:对,我给你讲啊,我们中国人这一百年,可以讲,少年之时是儒家思想占上风,进取、学而优则仕,这个时候儒家思想占主导。当在儒家思想在社会上闯荡江湖的时候,遇到很多坎坷,这个时候突然困惑了,人生困惑,老子自然会来。当你翻到老子的《道德经》你突然发现,独善其身。老子的这个思想要以避——回避,以退让,以求自然、无为、用清静、用柔和上善治水,用这种风格,又把儒家的进取又往后收了一下。那么这个儒家的思想可以说基本上伴随我们三十岁之前。那么老子的思想伴随我们四十岁、五十岁前后。 梁冬:稍事休息一下呢,马上继续回来呢,仍然和蒋晔秘书长探讨一下,在中华文化的这个发展过程当中,除了《易经》以外,汉字和《黄帝内经》,也就是中医对中国人的加持和保佑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来的?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是如此,对于个人又同样亦是如此吗?稍事休息,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片花: 梁冬:在中国智慧里有钱好不好? 蒋晔:钱多不好。 梁冬:《国学堂》请来历史学者蒋晔和您分享善终人生的秘诀。 蒋晔:他知道退。 梁冬:但是有一些人不退也不累。 蒋晔:一个人,为天下去做事情的时候,他就不知疲倦。 梁冬:如何从文化基因里寻找长生的密码?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依然是有请的是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历史学者蒋晔老师。蒋老师刚才跟我们提到一个话题,说这个《易经》以及呢这个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佛他们的,释迦牟尼嘛,不是佛吧,释迦牟尼他的这个哲学家,这三个哲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整个中国民族文化的这种影响。那么我觉得说,您以前提到过,《易经》是这样,那么汉字又如何令到这个文化能够一直绵延呢? 蒋晔: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正是因为《易经》生了汉字,汉字承载了妈妈的文化基因,由于有了妈妈的这个基因,母亲的这个基因在传承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时间段。在三千三百年左右这个时间,我们的文字成熟了;在五千年到三千年之间,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字进入成熟阶段,以甲骨文为代表。甲骨文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为代表。那么到了三千三百年到二千五百年之间这大约八百年到一千年这个时间,我们的孔子、老子的原典文明用这些文字记载下来了,记载下来了。 梁冬:包括哪些呢? 蒋晔:《论语》,如果没有汉字,有《论语》吗?如果没有汉字,有《道德经》吗?然后再后来到了东汉这个时期,在这公元前后这个时期,就两千年左右,释迦牟尼佛教的文明,佛教的这个文明体系又进入了中土,那么开始进入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阶段。翻译如果没有汉字,能翻译吗?能有《金刚经》、《心经》吗?实际上呢,汉字作为一个表象,它又承载了儒、释、道原典文化的内涵,又得到挥发。而这个挥发的时候,把汉字每一个字变成词组,又把每一个词组变成成语、变成句子,然后传承下去。形成一个模式来传给……教育我们的子孙,形成了。那么这么一个形成了就形成什么呢?以汉字为载体,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儒、释、道精神的内涵。你像仁、义、礼、智、信,仁是一个单独的一个字,义是一个单独的字,智也是个单独的字。当仁、义、礼、智、信形成以后,形成了一个思想体系。 梁冬:所以说语言是思想的容器和凝固剂,这话是有道理的。 蒋晔:这话有道理的。另外每一个汉字,本身就是哲学符号。那么每一个哲学符号又团结了另外几个哲学符号,形成一个词组,那么这些词组形成一篇哲学论文,那么这篇哲学论文形成一个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变成教育传承下来。这个更加厉害了。 梁冬:而且呢,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在秦始皇统一汉字以后啊,令到中国人不管是哪一个方言的人,哪个地方的,广东人也好,福建人也好,四川人也好,东北人也好,是吧?大家都要用汉字写字的时候呢,就很容易沟通和交流,以至于令到这个国家一直就没有散掉。 蒋晔:对,你说得非常对。 梁冬:你看欧洲就是很多文字嘛。对不对? 蒋晔:这里边有一个什么问题呀?这就是文字的功能不一样。你像道德的“德”,道德的“德”那怎么好解释啊?跟他讲左边是个行动的行字旁。那行字旁是什么意思呢?道德在行动中不在口头上,这才有德行。德行德行,这个人有德行。什么叫德行?德行。什么叫德行?“德”在行动中叫德行。那么它是什么呢?是双立人而不是单立人。那么单立人指的什么含义呢?是一个人。双立人指的什么含义呢?是指的道德的“德”,要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才体现道德。 梁冬:对,自己跟自己不存在道德,是吧? 蒋晔:自己和自己不存在德,只有人和人之间发生关系的时候,才有德可言,这就是德。那么右边呢,右上呢是个直来直去的直,是个直来直去的直。 梁冬:翻转一下。 蒋晔:是反着写的。那么什么是一个人有没有德行,这个人德好不好,就关键看他对朋友说话是不是直来直去啊。如果他对朋友直来直去,这个人可交。如果这个人拐弯抺角…… 梁冬: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蒋晔: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是心非、拐弯抺角、不直来直去,此人不可交。中国这个字说清了。另外还有下边,右下角是一和心,什么含义?对朋友、对做事业,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梁冬:就是聚焦战略嘛,聚焦战略。 蒋晔:实际上呢,中国这一个德这个字说完了。 梁冬:就把所有美好的事情,应该做的,这一辈子应该做的事情…… 蒋晔:都说完了。 梁冬:人生的策略。 蒋晔:你按照中国这个“德”这个字去做就必成。“德”为什么发音叫德呢?它和得到的得是一个音,同音,同义。你这个有大德的人,你必大得到。你没有道德的人,你绝对不会得到的。必然。德是因,道德的德是因,得到东西的得是果,没有这个德之因,哪有那个得之果呢? 梁冬:深刻,深刻! 蒋晔:实际上中国这个文化,可以讲,通过这个汉字的体系,又进入了一个儒、释、道的中国原典文化的体系。你想想,每一个字是哲学,每一篇文章是一个哲学体系。我们中国人他怎么会亡呢?实际上我昨天…… 梁冬: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不写汉字了。 蒋晔:我跟你讲,只有两个原因会打败中国。第一,外国人侵略中国,把汉字消灭掉,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自己不争气…… 梁冬:把汉字消灭掉。 蒋晔:把我们自己的汉字自我宰杀掉。 片花: 梁冬:在中国智慧里有钱好不好? 蒋晔:钱多不好。 梁冬:《国学堂》请来历史学者蒋晔和您分享善终人生的秘诀。 蒋晔:他知道退。 梁冬:但是有一些人不退也不累。 蒋晔:一个人,为天下去做事情的时候,他就不知疲倦。 梁冬:如何从文化基因里寻找长生的密码?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梁冬: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今天呢,我们探讨的话题就是说,诶,《易经》、汉字、中医,是中华文化能够发展的这个护身符。讲完了《易经》呢,又讲到汉字。讲到汉字的时候,我刚才突然想到一个事儿,其实啊,您说,这个汉字对于国家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了,对于个人其实也是尤其重要的。我前两天碰到一些朋友哇,他们告诉我说,他们现在培养小孩子啊,六岁以前就学一个东西。我说学什么?他就学汉字。他说现在的这个教育,中国的现代汉字教育有问题,到了大概五年级的时候,才认识一两千个汉字,就是说,一个小学生,要到差不多五年级以后,才能够自己去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在六岁以前学会两千个汉字的话,那么从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开始,你的儿子就已经“决胜千里之外”了,他已经自己在看《红楼梦》了,是吧? 蒋晔:说得太好了,我跟你讲,不需要学两千多汉字。 梁冬:甚至只需要五百个就可以了嘛。 蒋晔:他实际上呢,把中国汉字的集团军学了就行了。汉字的集团军就六百个字。 梁冬:是吗? 蒋晔:是的,把六百个重要的汉字学成,就行了。 梁冬:那四岁以前我们就能完成这个工作。 蒋晔:在中国历史上,是先学汉字的,然后再学文章的。那么学汉字当时叫小学。今天的小学,我们今天的小学,一上来就学句子,我们古代的小学一上来是学字,小学学字,就是今天的话叫训诂。就是一个字对一个字的解释,然后解释完以后学经典,学原典。而我们今天学的什么呢?不仅不学字的本质,更不学原典的文明,上来就学童话,一些不是经典的东西,学来学去…… 梁冬:大灰狼啊,喜羊羊啊。 蒋晔:对,越学学的(越是)表面的东西,学的是知识,知识越多越累,智慧越多……大道至简。 梁冬:越不累。 蒋晔:大道至简,很简单,实际上呢,一旦把这个明白了,应该恢复,在小学前后这个阶段,集中精力,把中国的六百个汉字真学到,它这个童话好学。 梁冬:一点儿也不难啊我觉得。 蒋晔:不难,它是象形文字,不难的。你把道理说清楚,把“妈妈”一讲,我刚才讲的“妈妈”,昨天咱就讲这个“妈妈”,把“妈妈”讲完以后孩子能记住没有?很简单,把道德的“德”一讲呢?很简单,把“聪明”这两个字一讲,很简单,不复杂。所以当这样理解的话,他会带着这个字,带着这个字的哲学智慧 驾驭知识。例如,我给你举个例子,今天我们讲中医,那么“医(醫)”是什么意思呢?“医”为什么发音念“Yi”呢,是《易经》生出来的这个“医”啊。 梁冬:所谓“医者易也”嘛。 蒋晔:“医者易也”嘛。那这个“醫”,那中间,这是三个部分组成啊,左边是简化字今天的“医”,那么什么呢,右边,右边是我们的针灸手术的体系啊,那么下边是什么呢?是酒的,酒精消毒的体系啊。它整个把这个工具,消毒,包括治疗的阶段都说到了。为啥叫大(dai)夫啊?你理解什么叫大(da)夫,就知道什么叫大(dai)夫了。在中国的这个中医的智慧啊,中医的智慧,有了中医的智慧是可以治国家的,良相良医是一个事情啊。在朝廷可以当良相,不在朝廷可以当良医。 梁冬:所以在朝廷可以叫大(da)夫。 蒋晔:大(da)夫,不当大(da)夫当大(dai)夫,不当大(dai)夫当大(da)夫啊。 梁冬:深刻,很有意思。 蒋晔:所以他这个事情,你当理解了这个问题以后就很简单。 梁冬:嗯,就是说,刚才举到那个例子啊,汉字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它维系了我们这个国家的统一和团结,是吧?我们以前讲,讲到一个话题,说的是呢,由于西方这个拼音文字啊,它是和它的语音相关联的,你有这样的发音,就有这样的一个文字。所以呢,当有方言的时候呢,这个文字就不一样,于是呢,文字语言都不一样的时候,大家很容易就没法儿沟通交流,就形成很多的单独的实体--就是国家。而中国呢,由于是统一的文字,所以呢,一直以来呢,就算短暂的这个军阀割据,最后还是希望大一统,还是希望大家团结到一起。这种全民族的意识,令到这个国家,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散,总体上来说,面积还能够保持那么大。 蒋晔:它是什么呢?你说的非常重要。拼音文字,也可以叫做方言,方言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这么多,26个拼音字母,它拼音文字形成的时候呢,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由于他方言不同,所以在上面无非是字母的变化。 梁冬:对,音标啊,字母啊…… 蒋晔:英语了,德语了,法语了,西班牙语了,它无非是一个变化。但是呢,它由于它是个变化,由于方言的不同造成这个地方的人和那个地方的人语言不通,语言不通,他们没有一个桥梁让大家通,它自然就会裂,自然就会分。说不到一起嘛,不分吗?说不到一起,又没有说到一起的字,它怎么办?就分了。那么中国的方言很多,也说不到一起,也说不到一起,方言不同,就没法交流嘛。但是呢,大家在一起交流什么?用字啊,这个字一写都明白了。所以它有交流的工具,方言变成第二位了,而没有形成方国。所以中国的字个地方,像中国的这个方言向地方发展,向国家的某一个地方发展。而西方呢,由于方言不同,没有文字的交流,方言向着方国的国家方向走。方言这么多,竟然没分裂,靠啥凝聚的?靠汉字。 片花: 梁冬:在中国智慧里有钱好不好? 蒋晔:钱多不好。 梁冬:《国学堂》请来历史学者蒋晔和您分享善终人生的秘诀。 蒋晔:他知道退。 梁冬:但是有一些人不退也不累。 蒋晔:一个人,为天下去做事情的时候,他就不知疲倦。 梁冬:如何从文化基因里寻找长生的密码?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梁冬:继续回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刚才呢我们讲到一个话题,说这一个汉字呢,不仅仅帮助了整个中国文明得以保存,同时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刚才蒋秘书长也讲到说,我们如果了解汉字以后,就对人生的不同阶段就有一个先见的一个洞察,然后你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那可不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话题呢? 蒋晔:好,我给你举一个话题啊。我在这十几年当中,拜访了很多中国的文化大家,很多文化大家,例如冰心啊,例如张岱年、季羡林老人,我拜访了很多。可以讲我在拜访了,我现在拜访了340多人,这个文化大家。就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大家我拜访了达到80%左右。我在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写了很多这样的研究他们人生规律的文章。这些大家为什么进入一个幸福的状态?有一个特殊的原因:他们普遍比我们普通人,提前一个阶段认识人生。当一个人可以讲当他的年龄段获得智慧的时候,比他的生态年龄的智慧提前一个阶段的时候,他更早地获得人生的快乐。 梁冬:那提前两个阶段行不行呢? 蒋晔:有可能,有的更大的大家是提前的。提前得越多获得幸福的时间的长度越长,另外什么呢,越长寿。 梁冬:怎么说? 蒋晔:他长寿,因为什么呢?德者寿,仁者福,德者寿。这个人做好事,办好事的人,心特别静,特别安静。那么在这么一种状态下呢,他必然,可以讲神定气闲。 画外音:仁者福,德者寿。幸福首先源于对人生的前瞻认识以及由此而生的气定神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物质富足了人们反而感到身心疲惫?《国学堂》为您解读幸福人生的密码。 梁冬:这个梁漱溟先生就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当他意识到他自己人生的使命是做文化传播的时候,他说他这本书没有写完之前,他是不会死的。他的信念就决定了这些。 蒋晔:使命是人的命。当一个为天下去做事情的时候,他就不知疲倦;当一个人为自己考虑太多的时候,就知疲倦。 梁冬:说的太对了。就像咱们共同认识的郭生白——郭老先生。郭老80多岁的时候,那天说他不知疲倦。你看一个老人家,站在那讲“本能论”,一讲讲了六七个小时,七八个小时,说我准备再奋斗二十年到100多岁的时候再休息一下。 蒋晔:我们遇到今天我们很多的年轻人未老先衰。 梁冬:为什么?就是心中无大志。 蒋晔:没有精、气、神。 梁冬:真的是这样。所以要活的长,真的是要有立大志才行的。 蒋晔:为什么没有精、气、神?原因是他在15岁的时候,在这个命格的时候,15岁的时候,他没有“有志于学”。他所有的学是为了就业而学,而不是为了志向而学。 梁冬:是这样的。 蒋晔:那么怎么才能有志向? 梁冬:你得明白什么叫志向。 蒋晔:什么叫志向?要追求人的梦想,人的梦想,把梦想化为理想。理想是什么?理想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只要是理想,必前边带有意识形态,必前边有信仰体系。那么信仰体系他肯定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事情。 梁冬:不光是自己的事情。 蒋晔:他一定是由自己发心而波及到更大的大众的事情。只有这么一个情况下他不知疲倦,你像郭老。郭老为什么不知疲倦?他胸怀天下,你考虑别人越多,别人考虑你越多。你考虑全世界的事,你办了全世界的好事,全世界的人都祝福你。 梁冬:这是规律,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蒋晔:大智慧。 梁冬:所以就是说,我觉得讲到这个地方,特别想跟电视机前的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分享一个观念,就是说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存在于这个世间,除了供一套房子,除了泡一个妞以外,这些都是小事,你还为人们做了什么事情?除了为父母以外,你为这个社区做过什么事情,你为这个时代做过什么事情?这个不是说一个简单的,就是一个提问而已,而是它与你人生的命运直接相关,与你的寿命也直接相关。 蒋晔:直接相关的。而且跟你子孙……每个人要想过得幸福,要想为子孙造福,你必须按照中国文化的这种文化未中断的原因来教育自己,来体悟,来实践。 梁冬:所以我们这个话题呢,延续了有两期,两个周末,聊这个话题呢。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从一个国家来引申到一个个人的命运,为什么中国没有作古?是有三个原因的,一个是《易经》,它带给我们智慧,这个智慧也成为了每个中国人的智慧。面对变化的时候,我们保持从容,面对分岐的时候,我们表示包容等等。那另外一个呢,就是文字。文字呢,因为中国统一了汉字,令到这个国家的所有人,就算只有方言,仍然能够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汉字呢,每一个汉字里面,也包含了中国的儒、释、道的精神,以令到每一个中国人,在使用汉字的时候,其实多多少少,都被这些伟大的思想所浸染,所提携。那么我们还讲到就是说中医对整个中国文化和中国命运的保护呢,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和蒋秘书长都不是学医的,所以我们在下一期的时候,会请来著名的中医大家郭生白老先生,“本能论”的提出者,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到底中医的思想里面,是如何对生命的智慧作出回应的。好,我们下一期再见。 20101030国学堂—梁冬对话蒋晔第三讲 本期主题:生命本能的奥秘 主 讲 人:蒋晔 郭生白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0-30 23:00-23:15 资源下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581a6b0100n6ow.html 文字整理:yhlj lym210 知行合① 小鱼儿 慕越人 慧从卢溪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延续前两周的这个话题,我们聊到一个问题,就是说在四大文明古国里面,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为什么都有“古”,而中国却不叫古中国,一直叫中国呢?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里面,只有中国没有作古呢?我们请到了中国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以及历史学者蒋晔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个观念。他认为其实令到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能够一直长存下来,逢凶化吉呢,是有三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易经》带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生存的智慧。我们面对变化的时候,保持了某种的包容性。保持了用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同时拥抱变化,这是《易经》。那《易经》生出了两个:一个是汉字;一个是中医。汉字令到我们的整个中华民族的不同的方言区的人们,都可以透过汉字来交流,从而大家不会因为语言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最后能够团结的牢牢地团结在一起。今天经过历史的沿革,这个国家仍然没有分裂,(而是)成为一个大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是很有原因的。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跟中医有关。试想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历经了那么多次大的瘟疫,而这个民族的人们,却能够永远的繁衍不息。那么多的人经过那么多战争,诶,还能够有那么多人,显然是拜中医所赐。由于我和蒋秘书长都不是中医,所以我们今天特别请来了老先生——郭生白老先生。八十四岁老中医郭老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关于中医是如何救了中国的命以及救了中国人的命的。同时,今天很难得蒋秘书长也和我们一起,和郭老一起来聊这个天,把这个话题延续下来。那郭老,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中医能够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把中国人的这个生活、这个生命延续得这么好? 郭生白:中医它是一种道,它不是术。中医和中
本文档为【《细品国学-梁冬对话蒋晔3讲合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78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0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0-12-04
浏览量: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