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

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

举报
开通vip

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 2000年第4期 第19卷 (总74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EDUCATIONINSITI't舵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4,2000 GeneralNo.74 v01.19 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 苏永旭黄俊英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03;许昌师专综合技能室,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历来以“整个世界的和谐”为指归。中国的“天人合一”,印度的“梵我合一”,日本的“森林思...

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
2000年第4期 第19卷 (总74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EDUCATIONINSITI't舵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4,2000 GeneralNo.74 v01.19 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 苏永旭黄俊英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03;许昌师专综合技能室,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历来以“整个世界的和谐”为指归。中国的“天人合一”,印度的“梵我合一”,日本的“森林思想”历来 都是东方文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无论是上古文学的“巫术”精神,中古文学的“宗教”精神,近古文学的“民族”精神,近代文学的“反帝、反 封”,现当代文学的“反殖、反霸”,无不以“世界和谐”、“人·|生和谐”为目标,且与一味讲“征服”的西方大异其趣。“二战”后,西方才开始把 眼光投向东方。当发现很多西方文学大家都频频向东方文学吸取养分,并把东方的“天人合一”理想作为他们的执着追求的时候,东方 文学也开始对厚重的东方传统进行自我审视。他们发现文学在经历了“自然性的人”、“社会性的人”的阶段后,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精神 性的人”的阶段。而“人性和谐”、“天人合一”也正是“精神性的人”执意追求的核心特质。 关键词:东方文学;-t!-界和谐;人性和谐;精神性的人;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920(2000)04—0033—04 东方文学即习惯上的亚非文学,较之西方文学在上吉、 中古时期曾一度辉煌,并走在世界文学的前列。在进入近代 以后,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文化渗透,东方文学 的发展受到严重扼制和摧残,逐渐失去昔日的光彩,并开始 落在西方文学的后面。进入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体 系的瓦解,东方国家独立民族运动的风起去涌,东方文学的 发展也逐渐恢复了生机。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频频 东顾,也再次预示了东方文学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美好的前 景。 就整个东方文学的历史进程来看,一般意义上讲,基本 上同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成正比。社会的历史发展愈先进, 其文学的发展往往也愈辉煌。东方文学数千年来的兴衰荣 辱大体上也离不开这条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制约。当一 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落后于整个世界的前进步伐时,其 文学的发展往往也难于跃人世界先进文学之列。然而在特 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即马克思所说的 “社会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个别时 候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物质生产获得了很大发展,甚至还 走向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暂时的发达,也迟迟出现不了文学 的高度繁荣。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产 非常落后,其经济发展也不发达,但却偏偏出现了文学的高 度繁荣。这主要是因为文学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相对独立 性。它的发展还要受文学自身规律的制约。更何况社会的 物质生产这样一种经济基础又不是制约文学发展的惟一因 素。高度发达的社会意识形态,诸如哲学、宗教、伦理、政治 等的发达也可以带来文学的高度繁荣。当一个特定时代的 文化积累不够充分时,纵令其经济生产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也很难造就出新时代的文化巨人,也很难出现文学的高度繁 荣。这在很多东方国家并不少见。至于近古时期处于封建 社会的少数东方国家依然还能够出现文学的高度繁荣,这要 做具体分析。在一个新的朝代尚处于历史的上升时期出现 文学的繁荣时,这说明社会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是成正比 的,文学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符合文 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在一个朝代日益走向反动、没落、社 会物质生产目益走向落后和不景气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文学 的高度发达时,则是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在发挥作用。这时 社会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体现了社 会发展的经济因素对文学发展的严重失控。黑暗的政治和 沸腾的民怨倒成了造就文学繁荣的直接因素。这时不仅容 易捕捉到一些重大的社会题材,同时出于对现实的强烈不 满,也更容易激发一些作家愤世疾俗的创作激情。加上新生 政治力量的出现,也更容易使他们看到社会未来的美的曙 光。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是这样,东方文学的发展自然也不 例外。 上古时期的东方文学主要是指蛮荒时代到公元三、四世 纪的文学,大体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到整个奴隶制社会时 期。个别地区甚至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文学往 往与原始宗教和巫术关系密切。这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诸 如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埃及(约公元4千纪后期)、南亚印度 河流域(约公元前3千纪中期)和东亚、中国、南欧爱琴地区 (约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地区的初民文学中都有充分反映。 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歌谣、诗歌和祭扭 收稿13期:2000一07—29 作者简介:苏永;幢(1964一),男,河南禹州人,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黄俊英(1963一),女,河南长葛人,许昌师专综技室讲师。 ·33 万方数据 文学<亡录书>,犹太教的<旧约>文学、琐罗亚斯德教的<阿维 斯塔>文学,印度的吠陀颂诗、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两大史 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佛教文学和早期戏剧,中国的 神话传说<诗经>和<离骚>无不如此。这个时期上古东方文 学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世界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印度上古文学的起始 (以<梨俱吠院>为标志)晚于两河流域和埃及,但仍然是印欧 语系中最古老的文学。中国上古文学的起始(以<诗经>为标 志)晚于印度,而与希腊上古文学的起始(以“荷马史诗”为标 志)大体相当”。[1](P15) 由于这个时期文学还不够发达,很多文学形式都是口头 创作,其流传形式也多是口口相传。因此就上古文学的流布 形式而言主要是一种口头文学。诗歌则是这一时期主要的 艺术形式。在稍后的一些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 会上出现了少数从事文化活动的人,他们把过去口头上流传 的文学作品加工整理或记录下来,或是自己进行创作,大大 推进了文学的发展。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远古时期的文学 作品,都是他们采用诗歌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譬如古埃及诗 人恩纳和他的<尼罗河颂>(公元前13世纪)、古印度佛教诗 人、剧作家马鸣和他的<佛所行赞>、<美难陀传>(公元1世 纪),稍后的首陀罗迦和他的剧本<小泥车>都是杰出的代表。 中古时期的东方文学(3、4世纪一13世纪前后)大体相 当于魏晋南北朝和宋朝时期,在西方大体相当于罗马帝国的 末期至文艺复兴前。这时东方的大部分地区都已过渡到封 建社会,而且还是他们的封建社会形成、发展乃至鼎盛的时 期。这个时期的东方文学依然走在世界文学的前列,领导着 世界文学发展的潮流,而西方文学却处在黑暗的基督教神学 的统治之下而停滞不前。与东方文学的灿烂辉煌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1000年过去了,欧洲中古文学除产生了<贝奥武 甫>、<尼伯龙根之歌>、<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 征记>5部英雄史诗及13世纪初的但丁的<神曲>之外,基本 上都是一片荒漠。只是偶尔才现绿色。而在东方情况就大 大不同了。这时由于印度、中国、阿拉伯三大文化圈的形成 有力地促进了亚非文学的繁荣。这繁荣既来自于碰撞,又来 自于交流;既来自于倾慕,又来自于迫不得已。血与火的美 的洗礼中,在印度出现了大往事书、小往事书,迦梨陀娑的 <云使>;还出现了最著名的抒情诗人伐致呵利,古典梵语文 学时期的最后一位诗人胜天,出现了印度泰米尔地区封建伦 理哲学的百科全书<古拉尔箴言>。就叙事文学而言,还出现 了婆罗门文人最早编订的<五卷书>、佛教徒编订的<佛本生 故事>、<譬喻经>。此外还出现了以娱乐听众为主要目的的 世俗故事<故事海>。4、5世纪出现的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 则集中代表了印度古梵语戏剧的高峰。受印度文学的影响 在印尼还出现了<阿周那的姻缘>、<爱神遭禁>。在日本有 <古事记>及其汉诗的代表作<怀风藻>、<凌云集>,和歌的代 表作<万叶集>。<怀风藻>摹仿的主要是中国六朝古体诗风, <凌云集>则多受唐朝诗风的影响,而且又尤以白居易的影响 最深。<万叶集>的地位相当于我国的<诗经>,可算是日本民 族文学的滥觞。后来出现的<古今和歌集>则表现了以民族 和歌取代汉诗的趋势。叙事文学方面于10世纪初出现了使 ·34· 用假名写作的<竹取物语>,到11世纪初时又出现了紫式部 创作的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在朝 鲜出现了著名的汉语诗人崔致远和李奎报(他们都曾于新罗 时期到中国留学)。在越南出现了著名的<自云照春赋),其 作者就是曾在唐朝当过宰相的姜公辅。在阿拉伯国家和地 区出现了麦阿里的<宽恕书>,赫迈札尼和哈里里的(玛卡梅 集>,贾希兹的<动物书>,还出现了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散 文经典著作<古兰经>。古波斯出现了波斯诗歌之父鲁达基, 菲尔多西的(王书>、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集>、内札米的 <五卷诗>。<五卷诗>中又以<蕾莉与马杰农>的影响最大。 这个时期的文学精神多与宗教有关。这时佛教、伊斯兰 教、印度教等作为各国封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重要的精神支柱在中古时期 得到广泛传播。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受宗教观念的影响。 不少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诸如日本文学和东 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常带有浓郁的佛教色彩,中国文学常 带有儒、道、释综合色彩,印度文学常带有浓郁地印度教色彩 和耆那教色彩,波斯和阿拉伯文学常带有伊斯兰教色彩。很 多作品中的思想意蕴,自觉不自觉表现的就是某种高尚的或 消极的宗教思想。由于所有宗教都带有一种浓郁的宿命论 色彩,这便使中古时期的亚非文学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高度 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欣喜的是由于中古亚非地区文 学交流的空前频繁,民间文学的蓬勃发展,致使中古文学日 益向内容的复杂化和文学形式的多样化迈进。在这样一种 美的追求的历程中,往往时有杰作问世,充分地向世界昭示 了东方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肥沃的艺术土壤。 四 近古时期的东方文学(13世纪前后~19世纪中叶)主要 指封建社会后期乃至晚期的发展状况。由于发展的不平衡, 尽管中国、印度的封建制度已开始走下坡路,但在不少国家 和地区封建社会还在向前发展。非洲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还 处于奴隶社会阶段。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封建制度已经奄奄一息。而这个时期的西方文学恰值文艺 复兴至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高峰迭现的时期。文艺复 兴运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诸 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乔叟、维迦、17世纪的古典主 义文学和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中也出现了高乃依、拉辛、莫里 哀、弥尔顿,18世纪的启蒙文学中出现了歌德、席勒、孟德斯 鸠、狄德罗、卢梭、伏尔泰,18世纪末19世纪初又出现了拜 伦、雪莱、济慈、雨果、普希金,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运动中还出现了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三座高峰。 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经过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 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5次浪潮的冲 击,日益走向繁荣。其前提就在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及其 对封建主义的较为彻底的清算。 而东方还远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虽说这时的封建社 会已开始走向衰落,但某一新的朝代出现的初期往往还是比 较开明的,采取的某些措施还是比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的。不能一概而论。譬如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出现的元 曲和明清小说所造就的关汉卿、王实甫、罗贯中、施耐庵、吴 承恩、曹雪芹等数十个光辉的名字,不仅不标志着中国文学 万方数据 的衰落,偏偏却标志着中国文学的高度繁荣。中国的四大文 学名著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某种意义上还已成为铸就 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侧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恐怕还要用马克思关于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存在着社会 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的基本原理去解释。 在日本虽还出现了“军记物语”和某些优秀的作品,但已 远不能同中古时期文学的辉煌相比。在朝鲜出现了<春香 传>,在越南则出现了<金元翘传>,古印度这个时期正值传统 的古典梵语文学开始衰退,各个地方语言文学方兴未艾的时 期。由于近古时期的印度和阿拉伯国家一样,受到外来民族 的统治,对文学的发展十分不利。强调本民族文化中的宗教 因素无疑是保持民族文学个性的重要途经。因此,这个时期 的文学精神除了“宗教精神”之外还多了一个内容,那就是通 过文学形式抵抗外民族侵略的“民族精神”。他们往往通过 改写古代的史诗,弘扬印度教教义和民族团结精神。致使印 度教色彩的文学作品十分流行。苏尔达斯的<苏尔诗海>和 杜勒西达斯的<罗摩功行之湖>就很典型。但文学品类较之 中古明显减少,只是在东南亚和南亚,印度文学的影响还在 继续。在很多国家,不仅流传着印度的文学作品,而且印度 的史诗、神话故事、寓言童话也都成为这些国家的诗人和作 家进行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譬如泰国的<拉玛坚>就是对 <罗摩衍那>的改编,缅甸的很多作品便是对<佛本生故事>的 再创造。在印尼还出现了一批哇扬戏剧作者。在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圈,阿拉拍地区从13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 了恰值文学的衰落时期。由于蒙古人(1258--1516)和土耳其 人(突厥人)在统治(151卜1798)期问,强行以土耳其语取代 阿拉伯语,严重阻碍了阿拉伯语文学的发展。自13世纪出 现蒲绥里(1211--1296)以后就很少有大作家出现了。这时在 民问还流行着一种“影戏”,只是并未发展成真正的戏剧。14 世纪流行了数百年的<一千零一夜>出现了最后定本。“这部 流行极广的民间故事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 交流或东方各地区文化交流的结晶。因为它吸收了包括希 腊、希伯莱、印度、埃及、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寓言故事,最后 由阿拉伯人加工整理出来的杰作,它对当时和后世以极大的 影响”[1](P491)。伊朗地区(波斯)这时出现的萨迪和他的 <蔷薇园>,及其哈菲兹的诗歌创作不容忽视。但和中古相 比,和西方同时期文学相比,明显处于颓势。显然这与社会 发展的滞后乃至退化密切相关。 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宗教精神”和“民族精神” 是该时期文学精神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宗教精神”中往 往渗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中往往渗有“宗教精神”。这 种“民族精神”和“宗教精神”又多来自对民间文学传统的继 承,对传统题材的改编和二度创作,同时在艺术上也出现了 体裁的多样性与单一性并存的局面。有的国家和民族的文 学由过去的丰富复杂走向了单一,有的却由单一走向了丰富 复杂。 五 近代东方文学时期主要指19世纪中叶—∞世纪初这段 时间。东方近代史极不情愿地始于19世纪中期,止于20世 纪初期,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发展,便迫不及待地进入到了现 当代时期。一部近代史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东方民族和国家 的一部灾难史、苦难史。这个时期正处于国穷民弱的封建社 会的晚期,其虚弱程度已是不堪一击。随着西方国家由自由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转变,及其对东方国家接连不断的入 侵,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只有 日本由于1861年及时进行了“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 道路才得以幸免。这个时期亚非各国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与亚非人民之间的矛盾。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是这一时期东方文学的基本主题,同时也是这一时 期东方文学精神的灵魂。 不少作家都以争取民族的解放事业为己任,把手中的笔 作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重要武器。有的作家本身 甚至就是民族英雄和爱国领袖。譬如印度作家帕勒登杜的 剧本(印度惨状>(1876),般吉姆的长篇小说<阿难陀寺院> (1882)、巴拉蒂的诗集(祖国之歌>(1908)、泰戈尔的长篇小说 <戈拉>,菲律宾作家何塞·黎萨尔的小说<不许犯我)(1887)、 <起义者>,缅甸作家德钦哥都迈的<洋大人注>(1914),黎巴 嫩作家希德雅格的玛卡梅体<法里雅格谈天录>(1855)、叙利 亚诗人杰卜拉伊勒的长诗<王位与寺院>、埃及作家海卡尔的 长篇小说<宰那布>(1914)等都是该方面的典范。 其次这个时期很多国家出现的旨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 教迷信、向往科学、民主的“启蒙文学”也是近代文学的一个 重要内容。由于它带有一种浓郁地资产阶级性质,因此这样 一种“启蒙文学”才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譬如印度早期启 蒙思想家拉姆莫罕·拉伊(1774一1833)强烈要求改革印度教, 反对种姓制度和妇女殉节,主张吸收西方制度的某些合理成 分来改造印度社会,就具有很强的近代意味。他们自觉地把 文学当作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抨击封建主义的武器。创作 中力求创新,别具一格。不少人把西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奉为楷模。日本与其他国家不同,它的启蒙文学主要是为发 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文学改良运 动”从摹仿西方诗歌创作新体诗开始,一直扩展到改良小说、 戏剧以及短歌、俳句等,对于近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 过直接影响。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神髓),主张采 用西方近代小说中的写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创作,今后的新 文学应以反映心理活动为主,从而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指 明了方向。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初的约40年的时间里, 先后经历了启蒙、奠基、发展、分化等4个阶段,走完了欧洲 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所经历的几百年的历程。先是自然主 义,继之而来的是浪漫主义,然后又是批判现实主义,出现了 一派繁荣的景象,并且对周围的中国、朝鲜等国的近代文学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日本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封建势力及浓厚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因而 着力揭露、批判束缚自我觉醒、个性解放的封建思想同抨击 资本主义的罪恶一样,被视为El本近代文学中的另一重大主 题。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统治下,始 终未能形成强大的文学力量。”[1](P830)这个时期的文学成 就主要以二叶亭四迷的<浮云)(1887--1889),岛崎藤村的<破 戒>(1906),夏目漱石的<我是猫)(190s--z906)为代表o —L ,、 现当代时期的东方文学主要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35· 万方数据 到今天,前后大约经历了70年的时间。又可分为1945年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昶结束后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对东 方诸国文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苏联十月革 命的成功。由于这些地区的人民长期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 欺凌,敢怒而不敢言。他们试图摆脱自己的不幸,赶走帝国 主义列强,但每次都以自己的失败而告终。苏联十月革命的 成功使他们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曙光。两次世界 大战期间,趁着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他顾之际,这些国家的民 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产业工 人。还有不少国家趁资本主义宗主国虚弱不堪之际,纷纷举 起了民族独立的旗帜。二战后随着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 出现,亚、非、拉地区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也风起 云涌。60、70年代时整个帝国主义体系基本上已经瓦解。随 着国家主权的失而复得及其先进的社会制度的确立,为各民 族文学的全面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进入80、 90年代以来,争取生存权和发展权,反对霸权主义13益成为 他们追求的共同目标。因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这 个时期东方文学精神的基本特质和灵魂。 就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日本出现了小林多 喜二和德永直,在朝鲜出现了李箕永和赵基天,在蒙古出现 了达·纳楚克道尔基,在越南出现了阮公欢等,在中国出现了 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世界级文豪;就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 文学而言还出现了泰戈尔、普拉姆迪亚、纪伯伦、川端康成、 大江健三郎等。然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自1913年泰戈尔第~ 次以东方国家作家的身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以来, 尤其自60年代以来,先后还有6位作家获得该项殊荣。他 们是:以色列作家穆艾尔·约瑟夫·阿格农(1966)、日本作家 川端康成(1968)、尼日利亚作家沃尔·索因卡(1986)、埃及作 家纳吉布·迈哈福兹(1988)、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1993)、日 本作家大江健三郎(1994)。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东方文学的 全面复苏,靠着东方文化厚实的文学根基及其对西方艺术手 法体系的创造性借鉴的不断成功和有机融合,一定会有更多 的东方国家榜上有名。 总之,这个时期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版图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再也不是东方诸国一味地摹仿西方了。西方诸国的 很多文学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东方。该时期的东方文学精 神除了反殖、反帝、反霸、反封为其核心特质之外,还大大加 快了同国际文学同步发展的步伐。数千年来东方文学的发 展在经历了“自然性的人”、“社会性的人”的阶段,在向“精神 性的人”、“审美性的人”阶段迈进时,必然还有一段漫长的路 要走。尽管它的步伐迈起来也许不如西方文学那么轻松。 但可以断言,随着充分的“社会性的人”的日益成为现实,必 然也要走向“精神性的人”的阶段。实际上一些较为先进的 东方国家的文学已经开始朝着这个方向逼近,或者说过渡。 只是没有西方文学的“精神向度”那么强而有力而已!可以 预言东方文学的伟大复兴已经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刘安武主编<东方文学史>(上、下)[M].长春:吉林教 育出版社,1995. TheOrientalLiteratureandItsLiterarySpirit SUYong-·XUHuangJun·-ying (ChineseDepartment,ttenanEducationInstitute,Zhenzhou450003,China) Abstract:Theoriental1itemtureandtheorientalliteraryspirithavealwaysaimedat“tlleharmonyofthewholeworld”. TheChinese“Onenessofgodandman”;theIndian“Onenessofbuddaandself”;theJapanese“forestthought”areall whattheorientalliteraturepursuingafter.The‘‘witchcraftliteraryspirit’’ofearlyancienttimes;the‘‘religiousspirit’’and “nationalspidt"ofmid&nearancienttimes;the“anti—imperialismandanti—feudalism”ofmodernliterature;the“anti. colonalismandanti—hedgemony’’ofcomtemporyliteratureallmovedtothegoalof“harmonyoftheworld”.‘‘harmonyof humanity”oIt’Squitedifferentfromthewesterntraditionof“conquer”oItwasonlyafterthedisastroustwoworldwars, thewestbegantocasttheireyesighttotheeast.Theorientalliteraturesincemodemtimes(sincethetwoworldwars)has paidcloseattentiontoeverymoveofwestemliterature.Theorientalliteraturewentsefarastoimitateandintroducetheir developedsystemofarttechniques.Whenithasbeenfoundthatmuchofthewesternliteraturehasabsorbednutritionfrom theeast。andtooktheoriental“onenessofgedandmail”astheirferventpursuit,theybegantoself-examinetherichoften— taltradition.Theyfoundthat,literature,afterthestagesof'‘naturalbeing”and“socialbeing”wouldinevitablymoveintothe stageof'‘spiritualbeing”.The“harmonyofhumanity’’andthe“onenessofgodandman’’aretheCOrepartofthefirmpur- suitofthe“spiritualbeings”.Hereafter,thedevelopmentofbotheasternandwesternliteraturemovestoacommongoal. ThistendencySeeIlI$tobemoreobviousattheturnofthe20thcentury.Thefrequentvisitsof出eNobelprizewinnersof literaturetotheeastsuggestandpredictthepmmisingtendencyoforientalhteratureandtheinevitablerenaissanceofart. Keywords:orientalliterature;hanmonyoftheworld;harmonyofhumanity;spiritualbeing;onenessofgodandman;no— beIprizeforlitemture;venaissanceofliterature; ·36· 万方数据 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 作者: 苏永旭, 黄俊英 作者单位: 苏永旭(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03), 黄俊英(许昌师专,综合技能室,河南 ,许昌,461000) 刊名: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HENAN EDUCATION INSTITUT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0,19(4)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1条) 1.季羡林 刘安武主编《东方文学史》(上、下) 199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njyxyxb-zxshkxb200004012.aspx 授权使用:陕西理工学院(sxlgxy),授权号:72fefcee-bd8e-4da6-9cfb-9e1c00a03ab0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7日
本文档为【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629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3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7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