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挽歌诗_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挽歌诗_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1)

举报
开通vip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挽歌诗_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1) 2001 年 10 月 第 24 卷 第 4 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 . 2001 Vol. 24 No. 4Ξ 挽歌诗 :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 胡 宝 珍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  要 :用诗歌的形式来叩问死亡、抒发由此引发的忧伤 ,由来已久 ,中国古代的挽歌即其中之一种。挽 歌起于执绋者的讴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挽歌诗_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1)
2001 年 10 月 第 24 卷 第 4 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 . 2001 Vol. 24 No. 4Ξ 挽歌诗 :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 胡 宝 珍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  要 :用诗歌的形式来叩问死亡、抒发由此引发的忧伤 ,由来已久 ,中国古代的挽歌即其中之一种。挽 歌起于执绋者的讴歌 ,本是送葬仪式的组成部分 ,但是自汉末起 ,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强化 ,开始在葬仪以外的 场合流行起来。此后 ,魏晋文人不仅好唱挽歌 ,且自制新辞。文人挽歌诗往往带有自挽的性质 ,是特定时代的 产物。陶渊明的《挽歌诗》堪称此类作品的千古绝唱。 关键词 :挽歌 ;魏晋文人 ;陶渊明 ;《挽歌诗》 中图分类号 : I 207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Ο5587 (2001) 04Ο0092Ο04 一 生与死既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又是生命的全过程 , 所谓“方生方死”是也。生与死决定了人的在世是有时限 性的 ,死亡作为生命过程的终点 ,同时也是对其时限性的 突破。而“在世”的时限之外的彼岸世界 ,是有生之人无 法亲身感受的。因此 ,自先民以来 ,对死亡的恐惧、疑惑、 好奇就一直困扰着人类。随着人类理性精神的慢慢觉 醒 ,人类逐渐意识到此岸与彼岸是无法逾越的 ,当人们以 此岸为参照物去“看”彼岸时 ,看到的只有永恒的黑暗与 寂寞、虚空。这时 ,生死隔绝的痛苦、对死亡的恐惧就会 更加深切 ,想要深刻理解死亡以减轻痛苦和恐惧的努力 也会更加执着。于是 ,在以抒情见长的诗歌中 ,死亡也像 爱情一样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在我国最早的诗歌 总集 ———《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葛生》、《素冠》、《蓼莪》 这样的悼亡诗。如果说悼亡诗大抵是痛定思痛的产物 , 那么还有一类诗与死亡的关系就更直接了 ,它们甚至就 是有关死亡的仪式的组成部分。如巴西波罗罗人的丧 歌[1 ] 、中国的挽歌等。 关于挽歌的缘起 ,谯周《法训》云 :“今有挽歌者 ,高皇 帝召田横 ,至于尸乡自毙。从者晚至宫不敢哭 ,而不胜其 哀 ,故作为此歌 ,以寄哀音焉。”(《全晋文》) 这种说法流传 颇广。实则挽歌之来久矣 ,非始于田横门人。《世说新语 ·任诞》注引《庄子》:“绋讴所生 ,必于斥苦。”司马彪注 : “绋 ,引柩索也。斥 ,疏缓也。苦 ,用力也。引绋所以有讴 歌者 ,为人有用力不齐 ,故促急之也。”“柩”,《说文》解作 “棺也 ,从ㄈ从木”。由此可见 :第一 ,挽歌是随着木棺葬的 出现而产生的。而木棺葬在殷商时期已被大量采用 [2 ] , 那么 ,挽歌的历史当十分悠久。最早的挽歌产生于何时 , 我们不得而知 ,但至迟在春秋时已有挽歌 ,如《左传》所提 到的《虞殡》;第二 ,最初的挽歌具有劳动号子的性质。但 因是特定场合的号子 ,所以声调必然是哀伤的 ,兼有一定 的抒情性。作为葬礼的组成部分的挽歌 ,后世一直延续 着。汉以后对执绋和唱挽歌的人数也根据死者的身份、 地位而有明确的规定 [2 ] 。北朝时又兴起了文人为葬礼的 需要而写赠挽诗的风气 ,这种习俗至今仍存。古代的赠 挽诗现存很多 ,不过多是一种礼仪上的应酬之作 ,往往缺 少深沉的情感。 挽歌虽起于挽柩者 ,但以后也有不限于此的。如《列 子·仲尼篇》有 :“季梁之死 ,杨朱望其门而歌”,这里的 “歌”大约也是挽歌。挽歌的抒情原本是抒发生者对死者 的哀悼之情的。想到自己也终有一日会如此了结 ,固然 令人感伤 ,但对于歌者而言 ,那毕竟是以后的事 ,而且人 一旦沉溺于日常生活之中 ,就常常把这个“以后”等同于 “遥远”,因而那感伤也只是一时性的。而带有自挽性质 的唱挽歌就不同了 ,在这种情况下 ,歌者面对的是比较清 晰的自己的死亡。《左传》哀公十一年 ,鲁会吴伐齐 ,“将 战 , (齐)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 :“《虞殡》,送葬 歌曲 ,示必死。”这或许就是后世自挽的发端。 二 汉末 ,挽歌始大行于世。今本《后汉书·五行志》刘昭 注引《风俗通》:“时京师宾婚嘉会 ,皆作《魁 》,酒酣之 后 ,续以挽歌。”注文指出 :“《魁 》,丧家之乐。”又据《后 汉书·周举传》,永和六年三月上巳 ,大将军梁商“大会宾 客 ,宴于洛水 ⋯⋯商与亲昵酣饮极欢 ,及酒阑倡罢 ,继以 《薤露》之歌 ,坐中闻者 ,皆为掩涕。”时人在与死亡、丧礼 全然无关的喜庆场合 ,居然大唱挽歌 ,末世的颓废、感伤 亦可见一斑。这种现象的出现 ,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 首先 ,汉末政局黑暗动荡 ,有识之士都已预感到王朝的倾 覆在所难免。两次党锢之祸造成的恐怖气氛更是令士人 们人人自危。社会上弥漫着愤懑、绝望、放废的情绪。非 常的情绪需要借助非常的形式来宣泄 ,挽歌就成了一种Ξ 收稿日期 :2001Ο03Ο23 作者简介 :胡宝珍 (1948Ο) ,女 ,山西省定乡县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很好的选择。其次 ,挽歌之风与东汉后期兴起的清议之 风也有一定的关系。“清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品评人 物。于是“士大夫相率让爵、推财、避聘、久丧 ,极力把自 己装为具有孝义高行的人物 ,以博得清议的赞扬。许多 求名不得的人 ,不惜饰伪以邀誉 ,钓奇以惊俗。”[3 ]这种风 气与王莽篡政后士人中出现的重名节、轻去就、尚自然之 风相鼓荡 ,形成了重个性、好标新立异的士风。宴会上时 兴唱挽歌与这种士风不无关系。当然 ,挽歌的流行还不 能仅仅被视为一种放诞的表现 ,它也是东汉中期以后渐 渐涌动起来的理性思潮的产物。人们不避讳言及死亡 , 至少还说明他们已经能够以理性的目光去审视死亡、直 面死亡了。这也正是魏晋感伤主义所由产生的原因之 一。这点从《古诗十九首》里那些有关人生无常的咏叹中 也可以看得出来。自汉末至魏晋 ,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大 大地强化了 ,在葬礼以外的场合 ,它以一种特殊的抒情诗 的身份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流行的过程中 ,文人们不 仅好唱挽歌 ,而且开始自创新辞。最初是以乐府挽歌旧 题写新辞 ,如曹操的《蒿里行》、《薤露行》。曹植也写过 《薤露》、《泰山梁甫行》等。但这些诗虽然用了挽歌旧题 , 实际上却是政治抒情诗。倒是阮王禹的《七哀诗》,虽未用 挽歌题目 ,却是一首真正的挽歌诗。 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以“挽歌”名篇的文人之作 ,是 魏代缪袭的《挽歌诗》。缪袭是仲长统的友人 ,其所撰《上 仲长统〈昌言〉表》称 :“为臣道统性倜傥 ,敢直言 ,不矜小 节 ,每列郡命召 ,辄称疾不就。默语无常 ,时人或谓之 狂。”其父缪斐 ,“汉帝在长安 ,公卿博举名儒。时举斐任 侍中 ,并无所就。”[4 ]由此看来 ,缪袭后来虽身居高位 ,但 也当是一位欣赏或本身就具有狂狷作风的人。从“挽歌日方 于缪袭”[5 ]亦可见文人写挽歌诗与汉末以来的士风不无 关系。袭诗云 : 生时游国都 ,死没弃中野。朝发高堂上 ,暮 宿黄泉下。白日入虞渊 ,悬车息驷马。造化虽神 明 ,安能复存我。形容稍歇灭 ,齿发行当堕。自 古皆有然 ,谁能离此者。 从内容上看 ,这首诗与汉乐府、汉末古诗中类似题材的作 品相比 ,并无多少新意。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这里表达 的不是对某一个人的哀挽 ,而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对死 亡的哀挽 ,其中自然也含有自挽之意。魏晋文人挽歌诗 多属此类。另外 ,此前的挽歌未见有直接以“挽歌”名篇 的 ,如抛开内容、功能单看题目 ,它们与其他乐府诗并无 明显的区别。缪袭以“挽歌”名篇 ,使诗的性质更加明确 , 也使挽歌作为一个类的概念被固定下来。此后 ,文人此 类诗作以挽歌命名的渐多 ,至萧统编《文选》时 ,已将这类 诗单独列为一类。可以说 ,缪袭的做法 ,客观上适应了魏 晋人注重文章辨体的趋势。 晋人对挽歌的喜好与此前相比更是有增无减。这固 然与汉末以来的风气有关 ,但又不尽如此。首先 ,西晋王 朝是在统治集团内部的血腥残杀中建立起来的 ,又是靠 玩弄权术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搞平衡来维持统治的。这 种平衡相当脆弱 ,因而两晋政治斗争一直比较激烈。处 于这种环境中的士人往往有如履薄冰之感 ,人生无常的 感慨也就比较多。傅玄、陆机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 傅玄《挽歌》今存三首 ,其中两首分别以“人生鲜能 百 ,哀情数万端”和“人生鲜能百 ,哀情数万婴”开篇。可 以看出 ,诗人是将死亡置于生命的整个过程中来审视的。 当诗人在想象中从生命的尽头回顾人生时 ,感受最深的 是人生的可悲 ,正如《庄子·至乐》所言 :“人之生也 ,与忧 俱生”,而死亡更是人生数万端哀情中最令人痛心的一 端 ,是人生可悲的极点 ,因为等待死者的将是永远的孤 独 :“欲悲泪已竭 ,欲辞不能言。存亡自远近 ,长夜何漫 漫。”“地下无刻漏 ,安知夏与冬”诗中流露出的生之留恋 正是与这最大的哀痛相比而产生的。傅玄历仕魏、晋两 朝 ,对朝代更迭所带来的仕途险恶有亲身感受 ,难免有人 生多哀之叹。 晋人写挽歌诗最多的是陆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 诗》收有他的《挽歌诗三首》、《庶人挽歌辞》、《王侯挽歌 辞》、《挽歌辞》等 ,此外还有以乐府挽歌旧题名篇的《泰山 吟》、《梁甫吟》等。陆机的多写挽歌 ,恐怕不能完全归之 于一时的风气或天性忧郁。陆机出身东吴名门 ,他的两 个哥哥都死在晋灭吴的战争中。吴亡后他“退居旧里 ,闭 门勤学 ,积有十年。”[6 ]太康末他与弟云应诏入洛 ,以后就 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从《君子行》一诗可 以清楚地看到他身处宦海的复杂心理 :“天道夷且简 ,人 道险而难。休咎相乘蹑 ,翻覆若波澜。去疾苦不远 ,疑似 实生患。近火固宜热 ,履冰岂恶寒。”经历了世事沧桑而 又不甘寂寞的陆机对“人道”的“险而难”有深切的体会 , 因而对生死流变格外敏感。其《叹逝赋序》云 :“昔每闻长 老追记平生 ,同时亲故 ,或凋落已尽 ,或仅有存者。余年 方四十 ,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 曾共游一涂 ,同宴一室 ,十年之外索然已尽。”坎坷的经 历、险恶的仕途带给他的沉重的人生无常之感 ,恐怕才是 他多写挽歌诗的深层原因。 其次 ,晋代挽歌的流行还与玄学以及玄学所带来的 风气有关。两晋是玄学盛行的时代 ,生与死也是玄学家 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东晋张湛作《列子注》,讨 论的核心即生死问题。他认为生死存亡都是相对的 ,“聚 则成形 ,散则为终”[7 ] ,“夫尽于一形者 ,皆随代谢而迁革 矣 ;故生者必终。”[7 ] 所以人应当懂得 :“夫万物与化为 体 ,体随化而迁 ,化不暂停 ,物岂守故 ?”[7 ] 。另外 ,当时的 玄学已与佛学合流 ,佛教的无常论也认为一切都是变化 无定、迁流不息的 ,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这 些思想使晋人容易对生死持有一种比较通达的态度。不 过 ,晋人虽普遍热衷于玄学 ,但能在学理上深究的毕竟是 39胡宝珍  挽歌诗 :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少数 ,一般士人的兴趣往往并不在于探究玄理 ,而在于借 “谈”来表现一种名士风度。这点与汉末清谈有相似之 处 ,只是谈的内容有所不同。在玄风的熏染下 ,借挽歌来 宣泄情怀 ,表现对死亡的超越 ,自然也是名士风流中应有 之义。有关晋人好挽歌的记载 ,文献中时有所见。如 : 《晋书·袁山松传》载 :“桓伊能挽歌 ⋯⋯时张 湛好于斋前种松柏 ,而山松每出游 ,好令左右作 挽歌 ,人谓 :‘湛屋下陈尸 ,山松道上行殡。’” 《世说新语·任诞》:“张 酒后挽歌甚凄苦。” (张 即玄学家张湛。) 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引曾端伯语 : “晋桓伊善挽歌 ,庾日希亦喜为挽歌 ,每自摇大铃为 唱 ,使左右齐和。” 由晋入宋的颜延之也是一位好挽歌者。据《太平御 览》卷五五二引《宋拾遗录》,“宋太祖尝召颜延之 ,传召频 日 ,寻觅不值”,最后经太祖提示 ,传诏者才在酒肆找到了 他 ,当时他正“裸身挽歌 ,不应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 诗》亦录其《挽歌》一首。正如清人温汝能《陶诗汇评》卷 四所言 :“晋人慕清虚 ,尚旷达 ,诸所为《挽歌辞》皆一时习 尚使然。”晋人的多情、风流也可由此看出。 三 晋人挽歌诗中影响较大的是陆机的《挽歌诗》三首和 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 作为抒情诗的挽歌诗原本出自葬礼的挽歌 ,因而这 类作品中常常保留有对葬礼仪式的描述。但不同的诗人 在处理这方面内容时 ,手法却不尽相同。陆机的《挽歌 诗》也是从葬礼写起 : 卜择考休贞 ,嘉命咸在兹。夙驾惊徒御 ,结 辔顿重基。龙巾荒被广柳 ,前驱矫轻旗 ⋯⋯死生各 异伦 ,祖载当有时。舍爵两楹位 ,起殡进灵车需 ⋯⋯(其一) ⋯⋯素骖伫车需轩 ,玄驷骛飞盖。哀鸣兴殡 宫 ,回迟悲野外。魂舆寂无响 ,但见冠与带。备 物象平生 ,长旌谁为旆 ⋯⋯(其二) 上述诗句从卜葬日、备灵车、起殡、祖载至挽歌、送葬 ,即 古代出丧仪式的主要过程都写到了。傅玄《挽歌》对此也 有描述如 :“衣衾为谁施 ,束带就阖棺 ⋯⋯寿堂闲且长 ,祖 载归不还”,“路柳夹灵车需 , 随风征”等 ,不过显然没有 陆诗写得具体、完整。陆机这样细致地描述 ,可以真实地 再现葬礼的肃穆场景 ,但也会占据了抒情的空间 ,因而显 得板滞。这种繁缛的笔法正是陆诗的一个通病。陶渊明 的《挽歌诗》则与此不同 ,他对仪式写得极为简略。我们 只是从“娇儿索父啼 ,良友抚我哭”知道是在写入殓 ;从 “肴案盈我前 ,亲朋哭我旁”知道是在写祭奠。全诗的意 象完全不像陆机的诗那样密集。陶诗对葬礼上的“器物” 写得很少 ,而代之以对“景物”的大笔勾勒和抒情。这样 不但使画面显得非常省净 ,而且还能造成一种疏朗、开阔 的意境 ,在茫茫荒草、萧萧白杨、马悲鸣、风萧萧之间自有 一种大悲哀充塞于天地。 陶诗与陆诗在对待生死的态度方面 ,也存在着明显 的差异。陆诗三首中 ,“重阜何崔嵬”这首集中体现了他 对生死的态度 ,自挽的性质也比较明显。这首诗全篇都 在描绘想象中死后世界的情景 ,以及自己身处其间的感 受。诗中写道 : ⋯⋯侧听阴沟涌 ,卧观天井悬。圹宵何寥 廓 ,大暮安可晨 ⋯⋯昔居四民宅 ,今托万鬼邻。 昔为七尺躯 ,今成灰与尘。金玉素所佩 ,鸿毛今 不振。丰肌飨蝼蚁 ,妍姿永夷泯。寿堂延魑魅 , 虚无自相宾 ⋯⋯拊心痛荼毒 ,永叹莫为陈。 这些感受虽然是从死后有知这个假设的前提出发而想象 出的 ,可是由于诗人的描绘太具体了 ,所以显得异常逼 真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令人毛骨悚然。陆机在《大暮 赋序》中也曾说过“使死而有知乎 ,安知其不如生 ? 如遂 无知耶 ,又何生之足恋”这样旷达的话 ,但当他设身处地 面对自身的死亡时 ,却显得远没有那么超脱。诗里明显 地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 ,以及对尸体在坟墓中渐渐腐朽 这一事实的极度厌恶。这种心理曲折地反映出诗人对生 命、对现实世界还是相当眷恋的。尽管他也曾发出过人 生多艰的感叹 ,可真到了与人生永别之际 ,那痛苦还是刻 骨铭心的。 陶渊明是一位具有哲人气质的诗人 ,生与死是他曾 长期思索过的问题。他在四十二岁时写的《归去来兮辞》 里就隐含着一种迟暮之感 ,文中写道 :“善万物之得时 ,感 吾生之行休”,其中也表现出对死的超然态度 :“聊乘化以 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以后在《神释》诗中他又说 :“纵 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这种 对待生死的通达态度显然与他在玄学方面的深厚修养有 关。以委运任化、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生死 ,在魏晋人中 并非陶渊明所独有 ,但将理性认识在人生中贯彻到底 ,却 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难怪祁宽说 :“昔人自作祭文挽 诗者多矣 ,或寓意骋辞 ,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 ,乃 绝笔于祭挽三篇 ,盖出于属纩之际者 ⋯⋯其于昼夜之道 , 了然如此。”[8 ]的确 ,陶渊明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 ,对生与 死所表现出的冷静和深刻常使我们的灵魂为之一颤。此 前的文人挽歌诗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对死亡的畏惧和无 奈 ,其中隐含着的是对生的强烈的留恋。傅玄、陆机对人 生的可悲虽有亲身感受 ,但那哀叹多半源于入世太深 ,所 以感叹归感叹 ,真要失去世间的一切时 ,他们还是觉得这 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而陶渊明却能在本该十分留恋人 生的时候 ,依然清醒地看到了人生可悲的一面。他认为 死后可以“得失不复知 ,是非安能觉 ! 千秋万岁后 ,谁知 荣与辱。”诗人在此表达的并不完全是道家齐同得失、是 非、荣辱的思想 ,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出 :与“千秋万岁”相 比 ,人世间的荣辱、得失不过是瞬间的事 ,可人只要活着 , 只要有知有觉 ,得失、是非、荣辱就总是难以齐同。陶渊 4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 4 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明生逢乱世 ,又偏偏不肯在举世混浊之时也去“随其流而 扬其波”。在是非、荣辱上 ,他的观念与当时社会的主流 意识往往相左。毫无疑问 ,他要执着于自己的价值尺度 , 就得承受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 ;他要用正义去衡量那个 充满非正义的社会 ,内心的痛苦就不可避免。出、处的选 择也决非易事 ,在徘徊了十三年后 ,他终于选择了归隐 , 而这一选择又注定了他要承受更多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困 窘。这些正是他在《自祭文》中所谓“人生实难”的内涵。 死亡可以使诗人对这一切不再有任何知觉 ,岂不是一种 彻底的解脱 ! 人在临终时 ,亲情往往是最难以割舍的。从“娇儿索 父啼 ,良友抚我哭”的诗句可以看出 ,陶渊明对与亲友的 永诀也是很痛心的。但除此之外 ,他还看到了人情的另 一面 :“向来相送人 ,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 歌。”“或”、“亦已”,显示出诗人从一生遭际中深深感受到 的人情的淡漠。至此 ,他对人世的眷恋已冲淡了许多。 难怪他临终时最大的遗憾竟是“但恨在世时 ,饮酒不得 足”,“在昔无酒饮 ,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 ,何时更能 尝 ?”自《庄子·达生》篇提出“醉者神全”说 ,为醉酒提供了 理论依据之后 ,中国文人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醉为 美也是魏晋风度的表现之一。陶渊明的嗜酒是人所共知 的 ,大概是因为酒能使他释去一些人生的重负 ,从而获得 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感吧。以田园诗人著称的陶渊明 ,很 容易给人们留下悠然的印象 ,其实只有在酒醉时以及在 将田园景物、田园生活作为审美对象去观照时 ,他才是悠 然的。而此外的时间里 ,他心中常有很多的郁结。 陶渊明对人生的可悲看得比较透彻 ,这也是他能对 死亡淡然处之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 ,死 ,不过是“永归 于本宅”而已。就像鲁迅先生在《无常》中所说的那样 : “想到生的乐趣 ,生固然可以留恋 ;但想到生的苦趣 ,无常 也不一定是恶客。”对生死的淡然态度使陶渊明对彼岸的 描绘完全不像陆机笔下那样阴森可怖。他只是对“幽室 一以闭 ,千年不复朝”有些感伤、无奈 ,而一旦“托体同山 阿”之后 ,其实连那黑暗和寂寞也全然无知了。从自然中 来 ,又回到自然 ,这就是生命的历程。 困扰着人类的生死问题 ,在长于思辨而又富于感伤 气质的魏晋人那里 ,似乎已经从哲学的高度得到了解决。 但就有限的个体生命而言 ,对生死的体验永远是具体的、 独特的、令人忧伤的 ,情感很难与理智同步。正因如此 , 后世诗人仍在以不同的形式吟唱着发自自己心中的哀 歌 ,抒情诗一类的挽歌也一直没有绝迹。鲍照、白居易、 秦观这样一些著名的诗人 ,都有挽歌诗传世 ,而且它们的 自挽性质更加明显 ,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有比陶渊明的《挽 歌诗》更凄苦的 ,如秦少游在其《挽词》自序中就说 :“昔鲍 照、陶潜皆作哀词 ,其词哀 ;读余此章 ,乃知前作之未哀 也。”但秦作的哀苦主要源于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愤懑 , 写得偏于具体 ,显得局促 ,缺少陶诗那种将个体的生命融 入整个宇宙的意识和阔大的气度。可以说 ,文人以挽歌 诗抒情虽未止于陶渊明 ,然而他的《挽歌诗》三首的确是 此类诗作的千古绝唱。 参考文献 : [ 1 ]  列维 - 布留尔. 原始思维[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310. [ 2 ]  陈华文. 丧葬史[ M ]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138 ,77. [ 3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 M ] . 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 ,1986. 72. [ 4 ]  《三国志》卷二十一《刘劭传》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 Z] . [ 5 ]  吴淇. 六朝选诗定论[ M ] . 卷十一. [ 6 ]  《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 Z] . [ 7 ]  杨伯峻. 列子集释[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79. 18 ,10 ,30. [ 8 ]  李公焕. 笺注陶渊明集[ M ] . 卷四. [责任编辑  周祖谦 ] The elegiac poems —the mounf ul dirge for l ife of men of letter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HU Bao2zhe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ebei Normal Universit 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 ,China) Abstract :It has long been a tradition to ponder about death and the mounful mood in the form of poet2 ry. The ancient Chinese elegiac poems are of this kind of poetry. Originaly they were songs for funeral cere2 mony and then in the late Han Dynasty they were employed to convey people’s emotion and became more popular. The men of letter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Loved to sing mounful songs and wrote words of the songs. Their elegiac poems expressed their self - pity and were the products of the given time and society. The best of them can be found in Tao Yuanming’s Elegiac Poems . Key words :elegy ;men of letter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 Tao Yuanming ; Elegiac Poems 59胡宝珍  挽歌诗 :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本文档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挽歌诗_魏晋文人生命的哀歌(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629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7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