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举报
开通vip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现象描述、因素探索 阶段,理论建模阶段,跨文化研究阶段。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对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还 比较贫乏。 ① 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之间对于幸福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把文 化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两种。一般认为西方社会(以西欧、北美为典型)是以个 人主义文化为导向的,而东方社会(以日本、中国为典型)则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 这些文 化上的差异,很有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② 自我建构...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现象描述、因素探索 阶段,理论建模阶段,跨文化研究阶段。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对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还 比较贫乏。 ① 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之间对于幸福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把文 化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两种。一般认为西方社会(以西欧、北美为典型)是以个 人主义文化为导向的,而东方社会(以日本、中国为典型)则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 这些文 化上的差异,很有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② 自我建构概念的核心是将自我分为相依自我和独立自我。相依自我强调关注他人,把与 所属团体保持和谐关系作为重要的生活目标。独立自我强调关注自我,把表现自己的内部特 质作为重要的生活目标。对自我建构的测量学研究表明,两者是相互独立的概念。这表明,一 个人可以同时具有相依自我倾向和独立自我倾向。 ③ 人们所处的环境会塑造自我建构,因为文化会规范适宜与不适宜的人格与行为。个人主 义与集体主义这两种文化层次的价值系统,会造成个体层次上不同的两套自我建构,在个人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许慧霞 叶 科 摘要:本文引入了自我建构的理论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在台湾学者 对台湾人群研究的基础上假设:当代中国大陆大学生群体应当同时具有两种自我建 构的特色;独立自我建构可以通过自尊获得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建构可以通过相 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 以 240 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 《自我建构量表》、《自尊量 表》、《相融和谐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施测。 结果发现:大学生相依自我与独 立自我并存,相依自我显著高于独立自我;路径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独立自我可以 通过自尊而获得其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则以与他人的相融和谐为其主观幸福感来 源的假设。 关键词:自我建构 相依自我 独立自我 自尊 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D432.64 文献标识码:A 51· · 主义文化下成长的个体,视自我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称之“独立自我”,在集体主义文化下成 长的个体,视自我为与重要他人相互依赖、连结共存的,称之“相依自我”。 因此,个人会发展 出哪一种自我建构,是由个人和所处文化形成的信念、价值观、习惯和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 践交互作用而来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每种文化下成长的个体,并不会单单只接受一 种文化,而是会同时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因此同一文化中个人的自我建构其实也是相对不 同的。以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个人成长过程为例,便是同时在接受着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熏陶。 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在中国社会中成长的个人自我建构的影响是: 可能除了发展出与集体主 义文化相协调的相依自我外,还可能因其个人成长经验的特殊性,以及自身受西方文化影响 的程度不同,发展出不同程度的独立自我,也就是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同的个人可能同 时拥有不同程度的相依自我和独立自我。 这种两种自我并存的情况在大学生身上应该更为 明显,因为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 在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跨文化的研究表明:个人所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会 受到个人内化的成长环境中的文化影响。 研究显示:对于在西方文化下成长的个人,其主观 幸福感来源的确受到独立自我的影响。对强调相依自我的东方社会而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则是来自于人际间关系的相融和谐。 ④ 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过去的研究发现:一个人自尊的高低和他(她)是否感到 幸福有相当的关系,自尊应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但是,Markus 与 Kitayama自我建构理论以及 其后续一系列的研究(以美国、日本样本为主)表明:不同文化(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有着不 同的文化任务,形成了不同的自我建构:相依自我与独立自我。 自尊的需求来自于独立自我 想要表现内在积极自我特质、属性、能力的动机,而相依自我则不断自我改进以追求融入他 人(包括关系与团体)与维持和谐。从过去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独立自我与自尊有相当稳定的 相关,高自尊就是这种积极自我的达成。 据此,可以推测:独立自我通过自尊获得主观幸福 感。相依自我(通常在东方社会中)则追求融入社会关系并维持和谐,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 要任务;可以推测:相依自我和相融和谐应当有正相关,而相依自我很可能通过与他人实际 的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 ⑤在自我建构理论中,自尊与相融和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 既是个人的生活任务,也可能是个人主观幸福感的来源。因为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情感性体验, 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以及自我悦纳或自爱两个部分 构成。 ⑥由自尊的概念可以看出:相融和谐有可能对自尊有预测作用,即在相融和谐中获得对 自我的积极的情感性体验,即获得自尊。因此,在构建理论模型时,假设相融和谐对自尊有预 测作用。 二、研究假设与方法 根据前文对独立自我、相依自我、自尊、相融和谐、主观幸福感彼此关系的分析,提出以 下研究假设:1.大学生应同时具有相依自我建构与独立自我建构;2.独立自我建构可以通过 自尊来获得主观幸福感;3.相依自我建构可以通过与他人的相融和谐来获得主观幸福感。 本 研究假设独立自我与相依自我可能存在着相关,独立自我可以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以 通过自尊进行预测;相依自我可以通过相融和谐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以直接对主观幸福感 进行预测。 以浙江师范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问卷 305 份,回收有效问卷 240 份,有效 率为 82.76 % 。被试中男生有 49人,占 20.4%,女生有 187人,占 79.2%,缺省 4人。被试年龄 介于 17岁与 2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0.84岁。 52· · 表 1 自我建构量表的得分的描述统计 N Min Max Mean SD 相依自我 240 1.45 6.73 5.2580 0.7402 自我表达 240 1.29 6.86 3.9095 0.9136 追求独立 240 1.67 7.00 5.4986 0.8354 独立自我 240 2.46 6.67 4.6429 0.7001 研究工具为:1. 自我建构量表。 采用台湾政治大学研究生简晋龙编制的 《自我建构量 表》,并根据中国大陆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个别词语进行了改动。 该量表根据 Kashima 等人的 RIC量表编制而成,包括“独立自我”和“相依自我”两个分量表,独立自我又可分为自我表达 和追求独立两个因素。整个量表共有相依自我、自我表达、追求独立三个因素。独立自我的得 分来自自我表达与追求独立得分的平均分。 量表共有 24 题(原有 32 题,在台湾的研究中已 经由因素分析删去 8题,但题号未改动)。 量表采用 Likert 7点计分的方式,具有较好的信效 度,因素一(相依自我)、因素二(自我表达)、因素三(独立自我)的 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 0.79、0.73、0.66。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 0.7789。 2.自尊量表。采用 Rosenberg 所编制的自尊量表,来测量个人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为很多人 所采用。量表共有 10题,采用 Likert 4点计分的方式,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本研究中,该量表 的 Cronbach α系数为 0.7998。 3.相融和谐量表。 采用台湾政治大学研究生简晋龙编制的《相 融和谐量表》,并根据中国大陆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个别词语进行了改动。该量表参考了 Kwan 等人的方法来测量个人与他人或团体的和谐程度, 来测量个人和其重要人际关系与团体的 实际相融和谐程度。所有分数总加起来,为个人的相融和谐分数,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本研究 中,该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 0.6776。4.主观幸福感量表。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感、积 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成分。本研究使用的《主观幸福感量表》由《生活满意感量表》和《积极、 消极情感量表》两个分量表组成。 主观幸福感的得分采用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 (反向记分后的分数)的得分的总分除以 3后的得分。 《生活满意感量表》共 5题,采 Likert 7 点量表的方式计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积极、消极情感量表》是由台湾政治大学研究生简 晋龙根据 Diener 等人的研究编制而成。该量表共 10题,量表采用 Likert 7 点量表的方式。本 研究中,《主观幸福感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 0.6532。 三、结果 (一)大学生自我建构的现状 将被试在相依自我(11 题)、自我表达(7 题)以及追求独立(6 题)三个因素上的总分各 自除以其题数,使得每种自我的理论中点皆为 4,并求出所有被试在三种自我上的平均数、 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见表 1。 与理论中点 4 相比较的相依自我、自我表达、独立自我、追 求独立的单样本 T 检验的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的结果说明相依自我、独立自我、追求独 立的得分显著地高于 4分,自我表达的得分虽低于 4分,但与 4分的差异不显著。 由表 1、表 2的结果可以说明,当代中国大陆的大学生群体相依自我建构与独立自我建构并存。 进一步 检验显示,大陆大学生群体中,相依自我显著地高于独立自我。 (二)各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表 4中是本研究中连续变量的两两简单相关系数。 相依自我与独立自我有显著正相关 (r = 0.434,p<0.05),这表示相依自我和独立自我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并存的。 相依自我和 53· · 表 2 相依自我、自我表达、独立自我、追求独立的单样本 T 检验 T sig Mean Diffirence 相依自我 26.327 0.000 1.2580 自我表达 -1.534 0.126 -9.0476E-0 追求独立 14.227 0.000 0.6429 独立自我 27.792 0.000 1.4986 自我表达有显著正相关(r = 0.27,p<0.01),相依自我和追求独立也有显著正相关(r =0.444, p<0.01)。独立自我和自尊有显著正相关(r =0.254,p<0.05)。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 (r =0.223,p<0.01)。 独立自我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r =0.190,p<0.05),这可能是来自 自尊的影响,也可能是来自独立自我直接的影响,需进一步分析。 自我表达和自尊有显著正 相关(r =0.222,p<0.01),和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正相关(r =0.35,p<0.01)。追求独立和自尊有 显著正相关(r =0.131,p<0.05)。 相依自我和相融和谐有显著正相关(r =0.207,p<0.01)。 相融 和谐和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正相关(r =0.266,p<0.01)。 相依自我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 关(r =0.273,p<0.01),这可能是来自相融和谐的影响,也可能是来自相依自我本身直接的预 测力,需要进一步分析。 自尊和相融和谐也有显著正相关(r =0.131,p<0.05)。 (三)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 分析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途径中,有三条显著路径:第一条是独 立自我→自尊→主观幸福感;第二条是相依自我→相融和谐→主观幸福感;第三条是相依自 我→主观幸福感。 在独立自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自尊是一个中介变量,而相依自我既 可以通过相融和谐影响到主观幸福感,也可以直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本研究显示独立自我对主观幸福感没有直接的影响途径, 必须通过自尊来影响主观幸 福感;相依自我除了可以通过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之外,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四、讨论 (一)两种自我建构的并存 在第一个研究假设的证明方面, 本研究的相依自我的平均分为 5.2580、 标准差为 0.7402,自我表达的平均分为 3.9095、标准差为 0.9136,追求独立的平均分为 5.4986、标准差 为 0.8354。台湾的研究相依自我、自我表达、独立自我均在 4点以上,而本研究中自我表达的 得分没有达到理论中点,但经过后面的单样本 T检验说明:自我表达的得分和 4 分没有显著 差异,独立自我、相依自我显著地高于 4 分。 因此,研究假设一是成立的,即当代中国大陆的 大学生群体具有独立自我与相依自我两种建构的并存。 本研究还用配对 T 检验的方法对独 立自我与相依自我的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相依自我与独立自我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01),相依自我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独立自我的得分。 对于这个结论,可以这样进行讨论:前 面已经提到,在一个社会中,可能会存在两种自我建构,原因是随着全球化进程、文化的交流 越来越密切,生活在多元文化下的人,会发展出两种不同的自我建构,一方面,在传统的儒家 文化的熏陶下使得中国大学生很注重与他人的相融和谐, 注意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另一方 面,他们也发展出了追求个人特质的展现、追求自尊的满足的独立自我的倾向。因此,与台湾 群体一样, 处于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大陆人与台湾人身上存在着相依自我建构与独立自 我建构。然而,经 T检验,大陆大学生群体的相依自我显著高于独立自我的得分,似乎可以解 释为大陆在 1978 年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距今不过 30 多年的时间,因此,虽然西方个人 54· · 相依 自我 自我 表达 追求 独立 独立 自我 相融 和谐 自尊 主观 幸福感 生活 满意 积极 情感 消极 情感 自我表达 0.270* 1.000 追求独立 0.444* 0.262** 1.000 独立自我 0.434* 0.847* 0.735* 1.000 相融和谐 0.207** 0.094 0.02 0.067 1.000 自尊 0.014 0.222** 0.177** 0.254* 0.131* 1.000 主观幸福感 0.273** 0.223** 0.061 0.190* 0.266** 0.317** 1.000 生活满意 0.282** 0.262** 0.089 0.233* 0.204** 0.292** 0.909** 1.000 积极情感 0.164* 0.176** 0.136* 0.198** 0.268** 0.087 0.367** 0.196** 1.000 消极情感 0.220** 0.178** 0.172** -0.220* 0.067 -0.064 -0.134* 0.062 0.576** 1.000 相依自我 1.000 主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独立自我建构对大陆大学生群体有影响, 但集体主义文化的烙印还 是深深地刻在大陆大学生群体身上,因此,相依自我建构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独立自我建构的 得分。 (二)主观幸福感的获得途径 本研究中,相融和谐对自尊的路径不显著。除此之外,与台湾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也证 实了假设模式的存在。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假设,即相依自我建构与独立自我建构 并存、相依自我建构可以通过与他人的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独立自我建构可以通过自 尊获得主观幸福感。得出这个与台湾学者相同的研究结论,原因可能是大陆与台湾都属于中 华文化圈,深受相同的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因而研究结论没有较大的差异。 (三)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很多理论认为自尊会导致主观幸福感。 Sullivan 认为,当自尊下降时,主观幸福感会消 失。 Sanford和 Donovan(1984)则认为,我们需要自尊,因为没有其他因素会比自尊对主观幸 福感的影响更大。Diener(1984)的研究也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也就是自尊 高的人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达 到 0.317(p<0.01)。 另外,很多研究显示:自尊、自我控制和抑郁是社会支持影响主观幸福感 的中介变量,社会支持通过这些变量间接地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 ⑦本研究显示:自尊也是 独立自我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对独立自我建构的人而言,他们追求独立、自主,重视 内在积极属性的表现与肯定,这些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追求的目标。而自尊的达成就是 他们独立、自主、内在积极属性实现后的状态,因为自尊就是“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 因 此,独立自我通过自尊的获得,进而实现主观幸福感。 (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研究表明,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个 体的社会关系会影响主观幸福感、个体的价值取向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⑧本研究在引入 自我建构的理论后发现: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与自我建构有关,个体身上存在的独 立自我通过自尊获得主观幸福感, 个体身上存在的相依自我则一方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 福感,另一方面则可以由与他人的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这可能是由于具有独立自我建 表 3 各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注:*p<0.05 ,**p<0.01 55· · 构的人较注重自身的主观体验,倾向于区分自己与他人,直接表达个人态度和内心感受的行 为受到鼓励,因而通过自尊获得主观幸福感;而相依自我要求和外界社会规则保持一致,个 人的主要目的不是区分自己与他人,而是与他人保持和谐一致,个人理想往往是所属群体的 理想,因而个人通过与他人的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 五、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台湾学者简晋龙的研究结论,即华人相依自我与独立自我并存,独 立自我可以通过自尊而获得其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可以通过自尊而获得其主观幸福感。具 体是:1.中国大陆大学生相依自我显著高于独立自我;2.自尊是独立自我影响主观幸福感的 中介变量;3.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与自我建构有关,个体身上存在的独立自我通过 自尊获得主观幸福感,个体身上存在的相依自我则一方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另一方 面则可以由与他人的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 注: ①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3):632-633. ②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34-139. ③Lu, L., Robin, G., Kao, S. F., Weng, T. H., Hu, C. H., Chern, J. G., Huang, S. W., & Shih, J. B. (2001). Two ways to achieve happiness: When the East meets the Wes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0, 1161-1174. ④韩贵香.自我概念差异、不同生活向度满足与正、负向情感感受之关系———以台湾女性幼教老师为例[J].中 华心理卫生学刊,2003,16(4):1-22. ⑤简晋龙.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自尊与相融和谐的角色[D].台北:政治大学,2003. ⑥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82-86. ⑦郑雪,严标宾,邱林,张兴贵.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82-183. ⑧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37- 142.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许 臻 56· ·
本文档为【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064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6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