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数学复习总结

高考数学复习总结

举报
开通vip

高考数学复习总结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榆林教学资源网 http://www.ylhxjx.com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内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榆林教学资源网 http://www.ylhxjx.com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高考数学复习总结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榆林教学资源网 http://www.ylhxjx.com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内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榆林教学资源网 http://www.ylhxjx.com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集合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 ,同时 ,那么A = B. 如果 . [注]:①Z=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也是有限集.(×)(例:S=N; A= ,则Cs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集合B,则CBA = , CAB = CS(CAB)= D ( 注 :CAB = ). 3. ①{(x,y)|xy =0,x∈R,y∈R}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y)|xy<0,x∈R,y∈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y)|xy>0,x∈R,y∈R} 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 . (例:A ={(x,y)| y =x+1} B={y|y =x2+1} 则A∩B = ) 4. 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 ②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 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 逆否命题. 例:①若 应是真命题. 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 . 解:逆否:x + y =3 x = 1或y = 2. ,故 是 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例:若 . 集合运算:交、并、补.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包含关系: 等价关系: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0-1律: 等幂律: 求补律:A∩CUA=φ A∪CUA=U CUU=φ CUφ=U 反演律:CU(A∩B)= (CUA)∪(CUB) CU(A∪B)= (CUA)∩(CUB) 有限集的元素个数 定义:有限集A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A的基数,记为card( A)规定 card(φ) =0. 基本公式: (3) card(UA)= card(U)- card(A)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 根轴法(零点分段法) ①将不等式化为a0(x-x1)(x-x2)…(x-xm)>0(<0)形式,并将各因式x的系数化“+”;(为了统一方便) ②求根,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③由右上方穿线,经过数轴上表示各根的点(为什么?); ④若不等式(x的系数化“+”后)是“>0”,则找“线”在x轴上方的区间;若不等式是“<0”,则找“线”在x轴下方的区间. (自右向左正负相间) 则不等式 的解可以根据各区间的符号确定. 特例①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解的讨论; 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ox>0(a>0)解的讨论. 二次函数 (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无实根 R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1)标准化:移项通分化为 >0(或 <0); ≥0(或 ≤0)的形式, (2)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 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公式法: ,与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 (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1)根的“零分布”:根据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分析列式解之. (2)根的“非零分布”:作二次函数图象,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列式解之. (三)简易逻辑 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记作“p∨q” );p且q(记作“p∧q” );非p(记作“┑q” ) 。 3、“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 (1)“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F的真假相反; (2)“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3)“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4、四种命题的形式: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5、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原命题 逆否命题)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 q且q 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7、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高中数学第二章-函数 考试内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函数的应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 和性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02. 函数 知识要点 一、本章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回顾: 映射与函数 映射与一一映射 2.函数 函数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这二者确定后,值域也就相应得到确定,因此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二者完全相同的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3.反函数 反函数的定义 设函数 的值域是C,根据这个函数中x,y 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得到x= (y). 若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 (y),x在A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 (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y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 (y) (y C)叫做函数 的反函数,记作 ,习惯上改写成 (二)函数的性质 ⒈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 ⑴若当x1f(x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此时也说函数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7. 奇函数,偶函数: ⑴偶函数: 设( )为偶函数上一点,则( )也是图象上一点. 偶函数的判定: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 轴对称,例如: 在 上不是偶函数. ②满足 ,或 ,若 时, . ⑵奇函数: 设( )为奇函数上一点,则( )也是图象上一点. 奇函数的判定: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①定义域一定要关于原点对称,例如: 在 上不是奇函数. ②满足 ,或 ,若 时, . 8. 对称变换:①y = f(x) ②y =f(x) ③y =f(x) 9. 判断函数单调性(定义)作差法:对带根号的一定要分子有理化,例如: 在进行讨论. 10. 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是内层函数的值域. 例如:已知函数f(x)= 1+ 的定义域为A,函数f[f(x)]的定义域是B,则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关系是 . 解: 的值域是 的定义域 , 的值域 ,故 ,而A ,故 . 11. 常用变换: ① . 证: ② 证: 12. ⑴熟悉常用函数图象: 例: → 关于 轴对称. → → → 关于 轴对称. ⑵熟悉分式图象: 例: 定义域 , 值域 →值域 前的系数之比. (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 a>1 00时,y>1;x<0时,00时,01. (5)在 R上是增函数 (5)在R上是减函数 对数函数y=logax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运算: (以上 ) a>1 00 时 时 (5)在(0,+∞)上是增函数 在(0,+∞)上是减函数 注⑴:当 时, . ⑵:当 时,取“+”,当 是偶数时且 时, ,而 ,故取“—”. 例如: 中x>0而 中x∈R). ⑵ ( )与 互为反函数. 当 时, 的 值越大,越靠近 轴;当 时,则相反. (四)方法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⑴.相同函数的判定方法: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相同. ⑴对数运算: (以上 ) 注⑴:当 时, . ⑵:当 时,取“+”,当 是偶数时且 时, ,而 ,故取“—”. 例如: 中x>0而 中x∈R). ⑵ ( )与 互为反函数. 当 时, 的 值越大,越靠近 轴;当 时,则相反. ⑵.函数表达式的求法:①定义法;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 ⑶.反函数的求法:先解x,互换x、y,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⑷.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布列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不等关系式,求解即可求得函数的定义域.常涉及到的依据为①分母不为0;②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小于0;③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④零指数幂的底数不等于零;⑤实际问题要考虑实际意义等. ⑸.函数值域的求法:①配方法(二次或四次);②“判别式法”;③反函数法;④换元法;⑤不等式法;⑥函数的单调性法. ⑹.单调性的判定法:①设x ,x 是所研究区间内任两个自变量,且x <x ;②判定f(x )与f(x )的大小;③作差比较或作商比较. ⑺.奇偶性的判定法:首先考察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计算f(-x)与f(x)之间的关系:①f(-x)=f(x)为偶函数;f(-x)=-f(x)为奇函数;②f(-x)-f(x)=0为偶;f(x)+f(-x)=0为奇;③f(-x)/f(x)=1是偶;f(x)÷f(-x)=-1为奇函数. ⑻.图象的作法与平移:①据函数表达式,列表、描点、连光滑曲线;②利用熟知函数的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③利用反函数的图象与对称性描绘函数图象.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列 考试内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数列.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03. 数 列 知识要点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递推公式 ; ; 通项公式 ( ) 中项 ( ) ( ) 前 项和 重要性质 1. ⑴等差、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通项公式 = +(n-1)d= +(n-k)d= + -d 求和公式 中项公式 A= 推广:2 = 。推广: 性质 1 若m+n=p+q则 若m+n=p+q,则 。 2 若 成A.P(其中 )则 也为A.P。 若 成等比数列 (其中 ),则 成等比数列。 3 . 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 4 , 5 ⑵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 ②2 ( ) ③ ( 为常数). ⑶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 ① ② ( , )① 注①:i. ,是a、b、c成等比的双非条件,即 a、b、c等比数列. ii. (ac>0)→为a、b、c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 iii. →为a、b、c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 iv. 且 →为a、b、c等比数列的充要. 注意:任意两数a、c不一定有等比中项,除非有ac>0,则等比中项一定有两个. ③ ( 为非零常数). ④正数列{ }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 }( )成等比数列. ⑷数列{ }的前 项和 与通项 的关系: [注]: ① ( 可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数列充要条件(即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若 不为0,则是等差数列充分条件). ②等差{ }前n项和 → 可以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的充要条件→若 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若 不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 ③非零常数列既可为等比数列,也可为等差数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数列) 2. ①等差数列依次每k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原公差的k2倍 ; ②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 ,则 ; ③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 ,则 ,且 , . 3. 常用公式:①1+2+3 …+n = ② ③ [注]:熟悉常用通项:9,99,999,… ; 5,55,555,… . 4. 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常见应用题: ⑴生产部门中有增长率的总产量问题. 例如,第一年产量为 ,年增长率为 ,则每年的产量成等比数列,公比为 . 其中第 年产量为 ,且过 年后总产量为: ⑵银行部门中按复利计算问题. 例如:一年中每月初到银行存 元,利息为 ,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则每月的 元过 个月后便成为 元. 因此,第二年年初可存款: = . ⑶分期付款应用题: 为分期付款方式贷款为a元;m为m个月将款全部付清; 为年利率. 5. 数列常见的几种形式: ⑴ (p、q为二阶常数) 用特证根方法求解. 具体步骤:①写出特征方程 ( 对应 ,x对应 ),并设二根 ②若 可设 ,若 可设 ;③由初始值 确定 . ⑵ (P、r为常数) 用①转化等差,等比数列;②逐项选代;③消去常数n转化为 的形式,再用特征根方法求 ;④ (公式法), 由 确定. ①转化等差,等比: . ②选代法: . ③用特征方程求解: . ④由选代法推导结果: . 6. 几种常见的数列的思想方法: ⑴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在 时,有最大值. 如何确定使 取最大值时的 值,有两种方法: 一是求使 ,成立的 值;二是由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 的值. ⑵如果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乘积,求此数列前 项和可依照等比数列前 项和的推倒导方法:错位相减求和. 例如: ⑶两个等差数列的相同项亦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此等差数列的首项就是原两个数列的第一个相同项,公差是两个数列公差 的最小公倍数. 2.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 为同一常数。(2)通项公式法。(3)中项公式法:验证 都成立。 3. 在等差数列{ }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1)当 >0,d<0时,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大值. (2)当 <0,d>0时,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三)、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 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2.裂项相消法:适用于 其中{ }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3.错位相减法:适用于 其中{ }是等差数列, 是各项不为0的等比数列。 4.倒序相加法: 类似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常用结论 1): 1+2+3+...+n = 2) 1+3+5+...+(2n-1) = 3) 4) 5) 6) 高中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 考试内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表示.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8)“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sinα/cosα=tanα,tanα•cosα=1”. §04. 三角函数 知识要点 1. ①与 (0°≤ <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 与角 的终边重合): ②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③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⑤终边在y=x轴上的角的集合: ⑥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 ⑦若角 与角 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则角 与角 的关系: ⑧若角 与角 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则角 与角 的关系: ⑨若角 与角 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 与角 的关系: ⑩角 与角 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 与角 的关系: 2. 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 180°= 1°=0.01745 1=57.30°=57°18′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57.30°=57°18ˊ. 1°= ≈0.01745(rad) 3、弧长公式: . 扇形面积公式: 4、三角函数:设 是一个任意角,在 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x,y)P与原点的距离为r,则 ; ; ; ; ;. .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6、三角函数线 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 AT. 7.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三角函数 定义域 sinx cosx tanx cotx secx cscx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9、诱导公式: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三角函数的公式:(一)基本关系 公式组二 公式组三 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 公式组六 (二)角与角之间的互换 公式组一 公式组二 公式组三 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 , , , . 10.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A、 >0) 定义域 R R R 值域 R R 周期性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奇函数 当 非奇非偶 当 奇函数 单调性 上为增函数; 上为减函数( ) ;上为增函数 上为减函数 ( ) 上为增函数( ) 上为减函数( ) 上为增函数; 上为减函数( ) 注意:① 与 的单调性正好相反; 与 的单调性也同样相反.一般地,若 在 上递增(减),则 在 上递减(增). ② 与 的周期是 . ③ 或 ( )的周期 . 的周期为2 ( ,如图,翻折无效). ④ 的对称轴方程是 ( ),对称中心( ); 的对称轴方程是 ( ),对称中心( ); 的对称中心( ). ⑤当 · ; · . ⑥ 与 是同一函数,而 是偶函数,则 . ⑦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 [只能在某个单调区间单调递增. 若在整个定义域, 为增函数,同样也是错误的]. 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 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奇偶性的两个条件:一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都要),二是满足奇偶性条件,偶函数: ,奇函数: ) 奇偶性的单调性:奇同偶反. 例如: 是奇函数, 是非奇非偶.(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特有性质:若 的定义域,则 一定有 .( 的定义域,则无此性质) ⑨ 不是周期函数; 为周期函数( ); 是周期函数(如图); 为周期函数( ); 的周期为 (如图),并非所有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例如: . ⑩ 有 . 11、三角函数图象的作法: 1)、几何法: 2)、描点法及其特例——五点作图法(正、余弦曲线),三点二线作图法(正、余切曲线). 3)、利用图象变换作三角函数图象. 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有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等. 函数y=Asin(ωx+φ)的振幅|A|,周期 ,频率 ,相位 初相 (即当x=0时的相位).(当A>0,ω>0 时以上公式可去绝对值符号), 由y=sinx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伸长(当|A|>1)或缩短(当0<|A|<1)到原来的|A|倍,得到y=Asinx的图象,叫做振幅变换或叫沿y轴的伸缩变换.(用y/A替换y) 由y=sinx的图象上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伸长(0<|ω|<1)或缩短(|ω|>1)到原来的 倍,得到y=sinω x的图象,叫做周期变换或叫做沿x轴的伸缩变换.(用ωx替换x) 由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当φ>0)或向右(当φ<0)平行移动|φ|个单位,得到y=sin(x+φ)的图象,叫做相位变换或叫做沿x轴方向的平移.(用x+φ替换x) 由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当b>0)或向下(当b<0)平行移动|b|个单位,得到y=sinx+b的图象叫做沿y轴方向的平移.(用y+(-b)替换y) 由y=sinx的图象利用图象变换作函数y=Asin(ωx+φ)(A>0,ω>0)(x∈R)的图象,要特别注意:当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原图象延x轴量伸缩量的区别。 4、反三角函数: 函数y=sinx, 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弦函数,记作y=arcsinx,它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 . 函数y=cosx,(x∈[0,π])的反应函数叫做反余弦函数,记作y=arccosx,它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0,π]. 函数y=tanx, 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切函数,记作y=arctanx,它的定义域是(-∞,+∞),值域是 . 函数y=ctgx,[x∈(0,π)]的反函数叫做反余切函数,记作y=arcctgx,它的定义域是(-∞,+∞),值域是(0,π). II. 竞赛知识要点 一、反三角函数. 1. 反三角函数:⑴反正弦函数 是奇函数,故 , (一定要注明定义域,若 ,没有 与 一一对应,故 无反函数) 注: , , . ⑵反余弦函数 非奇非偶,但有 , . 注:① , , . ② 是偶函数, 非奇非偶,而 和 为奇函数. ⑶反正切函数: ,定义域 ,值域( ), 是奇函数, , . 注: , . ⑷反余切函数: ,定义域 ,值域( ), 是非奇非偶. , . 注:① , . ② 与 互为奇函数, 同理为奇而 与 非奇非偶但满足 . ⑵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的解集: 的取值范围 解集 的取值范围 解集 ① 的解集 ② 的解集 >1 >1 =1 =1 <1 <1 ③ 的解集: ③ 的解集: 二、三角恒等式. 组一 组二 组三 三角函数不等式 < < 在 上是减函数 若 ,则 高中数学第五章-平面向量 考试内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05. 平面向量 知识要点 1.本章知识网络结构  2.向量的概念 (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2)向量的表示:几何表示法 ;字母表示:a; 坐标表示法 a=xi+yj=(x,y). (3)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4)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O |a|=O. 单位向量aO为单位向量 |aO|=1. (5)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 (6) 相反向量:a=-b b=-a a+b=0 (7)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b.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3.向量的运算 运算类型 几何方法 坐标方法 运算性质 向量的 加法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 向量的 减法 三角形法则 , 数 乘 向 量 1. 是一个向量,满足: 2. >0时, 同向; <0时, 异向; =0时, . 向 量 的 数 量 积 是一个数 1. 时, . 2. 4.重要定理、公式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λ1, λ2,使a=λ1e1+λ2e2. (2)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b a=λb(b≠0) x1y2-x2y1=O. (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b a·b=O x1x2+y1y​2=O. (4)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 设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为λ,即 =λ ,则 = + (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 (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当λ=1时,得中点公式: = ( + )或 (5)平移公式 设点P(x,y)按向量a=(h,k)平移后得到点P′(x′,y′), 则 = +a或 曲线y=f(x)按向量a=(h,k)平移后所得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k=f(x-h) (6)正、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b2=c2+a2-2cacosB, c2=a2+b2-2abcosC. (7)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设△ABC的三边为a,b,c,其高分别为ha,hb,hc,半周长为P,外接圆、内切圆的半径为R,r. ①S△=1/2aha=1/2bhb=1/2chc ②S△=Pr ③S△=abc/4R ④S△=1/2sinC·ab=1/2ac·sinB=1/2cb·sinA ⑤S△= [海伦公式] ⑥S△=1/2(b+c-a)ra[如下图]=1/2(b+a-c)rc=1/2(a+c-b)rb [注]: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一个是内心,其余3个是旁心. 如图: 图1中的I为S△ABC的内心, S△=Pr 图2中的I为S△ABC的一个旁心,S△=1/2(b+c-a)ra 附:三角形的五个“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旁心:三角形一内角的平分线与另两条内角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一点. ⑸已知⊙O是△ABC的内切圆,若BC=a,AC=b,AB=c [注:s为△ABC的半周长,即 ] 则:①AE= =1/2(b+c-a) ②BN= =1/2(a+c-b) ③FC= =1/2(a+b-c) 综合上述:由已知得,一个角的邻边的切线长,等于半周长减去对边(如图4). 特例:已知在Rt△ABC,c为斜边,则内切圆半径r= (如图3). ⑹在△ABC中,有下列等式成立 . 证明:因为 所以 ,所以 , 结论! ⑺在△ABC中,D是BC上任意一点,则 . 证明:在△ABCD中,由余弦定理,有 ①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有 ②,②代入①,化简 可得, (斯德瓦定理) ①若AD是BC上的中线, ; ②若AD是∠A的平分线, ,其中 为半周长; ③若AD是BC上的高, ,其中 为半周长. ⑻△ABC的判定: △ABC为直角△ ∠A + ∠B = < △ABC为钝角△ ∠A + ∠B< > △ABC为锐角△ ∠A + ∠B> 附:证明: ,得在钝角△ABC中, ⑼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 空间向量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⑴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 ⑵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 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⑶空间的两个向量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2.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向量运算如下 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 ⑵加法结合律: ⑶数乘分配律: 3 共线向量 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 平行于 记作 . 当我们说向量 、 共线(或 // )时,表示 、 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 4.共线向量定理及其推论: 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 、 ( ≠ ), //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 =λ . 推论:如果 为经过已知点A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 的直线,那么对于任意一点O,点P在直线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满足等式 . 其中向量 叫做直线 的方向向量. 5.向量与平面平行: 已知平面 和向量 ,作 ,如果直线 平行于 或在 内,那么我们说向量 平行于平面 ,记作: . 通常我们把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6.共面向量定理: 如果两个向量 不共线, 与向量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使 推论:空间一点 位于平面 内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 ,使 或对空间任一点 ,有 ① ①式叫做平面 的向量表达式 7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 ,使 推论:设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 ,都存在唯一的三个 有序实数 ,使 8 空间向量的夹角及其表示: 已知两非零向量 ,在空间任取一点 ,作 ,则 叫做向量 与 的夹角,记作 ;且规定 ,显然有 ;若 ,则称 与 互相垂直,记作: . 9.向量的模: 设 ,则有向线段 的长度叫做向量 的长度或模,记作: . 10.向量的数量积: . 已知向量 和轴 , 是 上与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点 在 上的射影 ,作点 在 上的射影 ,则 叫做向量 在轴 上或在 上的正射影. 可以证明 的长度 . 11.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1) .(2) .(3) . 12.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律: (1) .(2) (交换律)(3) (分配律).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一.知识回顾: (1)空间向量的坐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是横轴(对应为横坐标),y轴是纵轴(对应为纵轴),z轴是竖轴(对应为竖坐标). ①令 =(a1,a2,a3), ,则 ∥ (用到常用的向量模与向量之间的转化: ) 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 . (2)法向量:若向量 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 ,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 ,记作 ,如果 那么向量 叫做平面 的法向量. (3)用向量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法向量求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是平面 的法向量,AB是平面 的一条射线,其中 ,则点B到平面 的距离为 . ②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 分别是二面角 中平面 的法向量,则 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 方向相同,则为补角, 反方,则为其夹角). ③证直线和平面平行定理:已知直线 平面 , ,且CDE三点不共线,则a∥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 使 .(常设 求解 若 存在即证毕,若 不存在,则直线AB与平面相交). 高中数学第六章-不等式 考试内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5)理解不等式│a│-│b│≤│a+b│≤│a│+│b│  §06. 不 等 式 知识要点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不等(等)号的定义: 不等式的分类:绝对不等式;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 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同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对称性) (2) (传递性) (3) (加法单调性) (4) (同向不等式相加) (5) (异向不等式相减) (6) (7) (乘法单调性) (8) (同向不等式相乘) (异向不等式相除) (倒数关系) (11) (平方法则) (12) (开方法则) 3.几个重要不等式 (1) (2) (当仅当a=b时取等号) (3)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 (当仅当a=b时取等号) 极值定理:若 则: 如果P是定值, 那么当x=y时,S的值最小; 如果S是定值, 那么当x=y时,P的值最大. 利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必要条件: 一正、二定、三相等. (当仅当a=b=c时取等号) (当仅当a=b时取等号) (7) 4.几个著名不等式 (1)平均不等式: 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 (当仅当a=b时取等号)即: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b为正数): 特别地, (当a = b时, ) 幂平均不等式: 注:例如: . 常用不等式的放缩法:① ② (2)柯西不等式: (3)琴生不等式(特例)与凸函数、凹函数 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x),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 有 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 5.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 6.不等式的解法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 步骤:正化,求根,标轴,穿线(偶重根打结),定解. 特例①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解的讨论; 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解的讨论.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 (3)无理不等式: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 (4).指数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 (5)对数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 (6)含绝对值不等式 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去绝对值; 应用数形思想; 应用化归思想等价转化 注:常用不等式的解法举例(x为正数): ① ② 类似于 ,③ 高中数学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考试内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07. 直线和圆的方程 知识要点 一、直线方程. 1. 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 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 注:①当 或 时,直线 垂直于 轴,它的斜率不存在. 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 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 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 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 ,即直线在 轴,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时,直线方程是: . 注:若 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 ,但若 则不是这条线. 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当 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 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 为定植, 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 )的直线束.②当 为定值, 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 3. ⑴两条直线平行: ∥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① 和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②在 和 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 (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 ,它们在 轴上的纵截距是 ,则 ∥ ,且 或 的斜率均不存在,即 是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 )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 的倾斜角为 则 ∥ . ⑵两条直线垂直: 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①设两条直线 和 的斜率分别为 和 ,则有 这里的前提是 的斜率都存在. ② ,且 的斜率不存在或 ,且 的斜率不存在. (即 是垂直的充要条件) 4. 直线的交角: ⑴直线 到 的角(方向角);直线 到 的角,是指直线 绕交点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 重合时所转动的角 ,它的范围是 ,当 时 . ⑵两条相交直线 与 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 与 的夹角,是指由 与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最小的正角 ,又称为 和 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 ,当 ,则有 . 5. 过两直线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 为参数, 不包括在内) 6. 点到直线的距离: 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点 ,直线 到 的距离为 ,则有 . 注: 两点P1(x1,y1)、P2(x2,y2)的距离公式: . 特例:点P(x,y)到原点O的距离: 定比分点坐标分式。若点P(x,y)分有向线段 ,其中P1(x1,y1),P2(x2,y2).则 特例,中点坐标公式;重要结论,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 直线的倾斜角(0°≤ <180°)、斜率: 过两点 . 当 (即直线和x轴垂直)时,直线的倾斜角 = ,没有斜率 ⑵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设两条平行直线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则有 . 注;直线系方程 1. 与直线:Ax+By+C= 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m=0.( m∊R, C≠m). 2. 与直线:Ax+By+C=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m=0.( m∊R) 3. 过定点(x1,y1)的直线系方程是: A(x-x1)+B(y-y1)=0 (A,B不全为0) 4. 过直线l1、l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1x+B1y+C1)+λ( A2x+B2y+C2)=0 (λ∊R) 注:该直线系不含l2. 7. 关于点对称和关于某直线对称: ⑴关于点对称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直线,且这个点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 ⑵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条直线性质: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对称直线也平行,且两直线到对称直线距离相等. 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对称直线必过两条直线的交点,且对称直线为两直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⑶点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用中点表示两对称点,则中点在对称直线上(方程①),过两对称点的直线方程与对称直线方程垂直(方程②)①②可解得所求对称点. 注:①曲线、直线关于一直线( )对称的解法:y换x,x换y. 例:曲线f(x ,y)=0关于直线y=x–2对称曲线方程是f(y+2 ,x –2)=0. ②曲线C: f(x ,y)=0关于点(a ,b)的对称曲线方程是f(a – x, 2b – y)=0. 二、圆的方程. 1. ⑴曲线与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上的 与一个二元方程 的实数建立了如下关系: ①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②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⑵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实质上是曲线上任一点 其坐标与方程 的一种关系,曲线上任一点 是方程 的解;反过来,满足方程 的解所对应的点是曲线上的点. 注: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 ,y)=0,那么点P0(x0 ,y)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f(x0 ,y0)=0 2. 圆的标准方程: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特例: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 的圆的方程是: . 注:特殊圆的方程:①与 轴相切的圆方程 ②与 轴相切的圆方程 ③与 轴 轴都相切的圆方程 3. 圆的一般方程: . 当 时,方程表示一个圆,其中圆心 ,半径 . 当 时,方程表示一个点 . 当 时,方程无图形(称虚圆). 注:①圆的参数方程: ( 为参数). ②方程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 且 且 . ③圆的直径或方程:已知 (用向量可征). 4.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给定点 及圆 . ① 在圆 内 ② 在圆 上 ③ 在圆 外 5.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圆 : ; 直线 : ; 圆心 到直线 的距离 . ① 时, 与 相切; 附:若两圆相切,则 相减为公切线方程. ② 时, 与 相交; 附:公共弦方程:设 有两个交点,则其公共弦方程为 . ③ 时, 与 相离. 附:若两圆相离,则 相减为圆心 的连线的中与线方程. 由代数特征判断:方程组 用代入法,得关于 (或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 ,则: 与 相切; 与 相交; 与 相离. 注:若两圆为同心圆则 , 相减,不表示直线. 6. 圆的切线方程:圆 的斜率为 的切线方程是 过圆 上一点 的切线方程为: . ①一般方程若点(x0 ,y0)在圆上,则(x – a)(x0 – a)+(y – b)(y0 – b)=R2. 特别地,过圆 上一点 的切线方程为 . ②若点(x0 ,y0)不在圆上,圆心为(a,b)则 ,联立求出 切线方程. 7. 求切点弦方程:方法是构造图,则切点弦方程即转化为公共弦方程. 如图:ABCD四类共圆. 已知 的方程 …① 又以ABCD为圆为方程为 …② …③,所以BC的方程即③代②,①②相切即为所求. 三、曲线和方程 1.曲线与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和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 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纯粹性); 2) 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完备性)。则称方程f(x,y)=0为曲线C的方程,曲线C叫做方程f(x,y)=0的曲线。 2.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建系设点,列式表标,简化检验; 2)参数法; 3)定义法, 4)待定系数法. 高中数学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 考试内容: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参数方程.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考试要求: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数学探索©版权所有www.delve.cn(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08. 圆锥曲线方程 知识要点 一、椭圆方程. 1. 椭圆方程的第一定义: ⑴①椭圆的标准方程: i.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
本文档为【高考数学复习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81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76
分类:高中数学
上传时间:2010-11-04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