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禅的智慧 可直接打印

禅的智慧 可直接打印

举报
开通vip

禅的智慧 可直接打印禅的智慧:序   序   我一向认为,“感应道交”是不变的真理,如果孔夫子没有优秀的门人和他对话,像《论语》这样的儒典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释迦世尊没有杰出的诸大弟子向他请法,像大小诸乘那样的佛经,也是不容易出现的。此诚如人叩钟,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   我很惭愧,比起儒释二家的圣人,不仅不堪喻为洪钟大吕,甚至连一把小铃也不是,可能只是一块顽石吧!所幸我有诸佛菩萨给我启示,一些资质优秀的师友和弟子给我催化,这使我依据佛法的智慧,解答了一些初机学佛人的疑问。在台湾,我曾应《菩提树》杂志的要求,解答了七十...

禅的智慧 可直接打印
禅的智慧:序   序   我一向认为,“感应道交”是不变的真理,如果孔夫子没有优秀的门人和他对话,像《论语》这样的儒典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释迦世尊没有杰出的诸大弟子向他请法,像大小诸乘那样的佛经,也是不容易出现的。此诚如人叩钟,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   我很惭愧,比起儒释二家的圣人,不仅不堪喻为洪钟大吕,甚至连一把小铃也不是,可能只是一块顽石吧!所幸我有诸佛菩萨给我启示,一些资质优秀的师友和弟子给我催化,这使我依据佛法的智慧,解答了一些初机学佛人的疑问。在台湾,我曾应《菩提树》杂志的要求,解答了七十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辑集成书,名为《正信的佛教》。又为《人生》杂志提供了一个每期一篇的专栏,后来集印成书,即是《学佛群疑》,这两本书很受中文读者的欢迎。我在西方社会中弘扬佛法,也发行了一份英文的季刊《禅杂志》,它的编者和读者群,同样希望我能就他们于西方社会的学佛生活中所遇到的疑难,给一些指点。他们有一组人,预先设想了一个一个的问题,每周一个晚上,用两个小时,坐在纽约禅中心的地板上,围绕着我,轮番发问。逐篇刊出后,编成一书,名为《禅的智慧》。   事先,大家已有共识,我早就声明,我欢迎他们提出任何想问的问题,我虽不可能全部都有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但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若不知者,便不作答。如果发现我解答得不够清楚,允许他们反复追问。   在西方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人,毕竟比较直率,对于某一个感到困惑的问题,往往会从不同的层面来追求答案,他们不必顾虑适合不适合由我来解答,都会向我发问。有时相当深刻,有时极其敏感,也有时看来比较肤浅,却又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凡此种种,都能使我感到欣喜,甚至会发现我也有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的反应能力,纵然在平日从未想到过的答案,竟然会从我的口中流露出来。因此,我对那段日子的DharmaView(法见)小组集会,直到现在,依旧记忆新鲜。目前,我在西方,另有一些资质相当俊美的弟子,也正酝酿一个类似于法见的小组,集中某些焦点,准备跟我讨论,如果因缘成熟,也许还会出版一册叫做禅什么的英文书哩。   我们非常有福气,“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单德兴教授,花了很多心血,把我两种版本的英文著作《禅的智慧》重新考订修正,集译成了这一册中文版,共计三十八篇。为了避免引生不必要的误会,在出版前,我又将部分内容略做删修,因此它的面貌,与英文原著已稍有不同。借本书与中文读者们见面的机会,谨向译者及相关的诸君致谢。    作品相关(1)   作品相关   圣严   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序   于美东象冈道场译者志   《禅的智慧》英文本初版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问世,至一九九九年四月共印行四次,在英文世界拥有一定的读者群。圣严法师中英文著作等身,本书为与西方人士的对话录,尤具特色。其实,师父以往不乏问答形式的作品,但大抵止于一问一答,且多以书面为之。针对时人关心的佛法与相关议题深入对话,辑录成书,《禅的智慧》堪称第一本。由于对话地点是在西方,面对的又是文化、社会、生长背景、知识环境、思维方式殊异的佛教徒、非佛教徒或异教徒,如何善巧地解惑、弘法,实为巨大挑战。   国人讲求尊师重道、反躬自省,面对一代高僧,罕于打破沙锅,追究到底。西方人没有这些文化上、心理上的包袱,不迷信权威,一切唯理是从,唯法是问,通过反复叩疑、诘难,逐步解开心中疑团;法鼓老人名副其实,大击则大鸣。这些回答是多年闻思修佛法、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与慈悲的结晶,互动过程的真诚、活泼,以及独有的幽默,也显露出师父的特色。总之,本书结合了正信的佛法,圆融的世理,练达的人情,以一贯剀切、明晰的方式,回应当代人的知性及心灵需求,处处表现出以佛法为依归,以人本为诉求的人生佛教精髓。   由于原书颇受欢迎,为了精益求精,经果谷师悉心增补,以期充分表达师父的正见。增补稿于出版前又经专人仔细修订,文字更加通畅,条理更为清晰。身为译者,有责任向读者说明此书的版本以及中译本的经过与特色。   本书的内容最初为师父在纽约东初禅寺与修习禅坐者的法谈,誊稿先刊登于《禅杂志》,其后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一九九三年由纽约的法鼓出版社印行的《禅的智慧:知与行——与圣严禅师的三十八篇对话录》([WTBX]ZenWisdom:KnowingandDoing,Thirty-EightConversationswithChanMasterSheng-yen〔NewYork:DharmaDrumPublications,1993〕)。第二个版本就是前面提及的增补版,序言署于一九九八年一月,一般读者无缘目睹。第三个版本则是二○○一年由法鼓出版社与美国加州柏克莱的北大西洋出版社同时印行的《禅的智慧:佛教对话录》([WTBX]ZenWisdom:ConversationsonBuddhism〔ewYork:DharmaDrumPublicationsandBerkeley,CA:NorthAtlanticBooks,2001〕)。   由于英文先后有三个版本,因而中译也有两个版本。译者于一九九八年八月至一九九九年八月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ofBirmingham)进行一年研究访问。先前阅读此书初版,获益良多,遂发心移译为中文,并获师父首肯。后来得知此书已完成增补,比初版更为充实。一九九八年九月接到果谷师自纽约寄来的列印稿后,便利用研究之余,在笔记型电脑上进行翻译,字斟句酌,仔细咀嚼,悉心回味,深入师父的智慧法语,为异国生活平添不少安定的力量,回国之后不久便交出全稿,并于二○○○年一月开始在《人生》杂志逐月刊载。英文修订版则于一年多之后才出版,因此连载的中译根据的是列印稿。   “禅的智慧”专栏自二○○○年一月至二○○三年四月连载于《人生》,前后四十期(一九七至二三六期),总共三年四个月。在《人生》刊出时,经编辑加刊头语、标题,略事润饰,并协助若干专有名词的中译。连载期间颇受读者欢迎,频频询问出版单行本的事宜。此番趁出书之际,先请吕洁桦小姐协助比对列印稿与修订版,标示异文,译者再对照修订版,逐字逐句地修改前译,以期忠于最新的版本,并方便有心人参照原文。对于列印稿有兴趣的读者,则可参考《人生》上的中译。   初版除了序言和书末的专有名词之外,内文分为修行(Practice)、哲学与教义(PhilosophyandDoctrine)、社会议题(SocialIssues)三部分,各为十六、十二、十篇,总共三十八篇。列印稿略去原书第一篇,总计三十七篇。修订版将内文重新分类、排序,分为佛法(Buddhadharma)、修行与日常生活(PracticeandDailyLife)两部分,各为十五及十九篇,总共三十四篇。   相较于初版、列印稿,修订版的英文更洗练,条理更清晰,版面更清爽,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与专业。例如,《知识障碍修行?》中有关两个喇嘛的故事,只是删去几个字,就显得合理许多;《禅病》全盘调整顺序,条理更为顺畅。有些修订不限于同一篇,如原先《日常生活中的修行》结尾有关业力的问答,修订版改纳入《业》;原先《日常生活中的修行》结尾的问答,改纳入《每日打坐之道》,都更适得其所。若干篇名的更动,如《你是佛教徒吗?》改为《身为佛教徒是什么意思?》,《师生关系的重要》改为《老师的重要》,《禅与心理分析》改为《禅与心理治疗》,《文化与历史对禅的影响》改为《禅与民族文化》,《老年人的禅修》改为《禅修与老年人》,《开悟值得吗?》改为《开悟持久吗?》,都更显得贴切。此外,编辑固然添加了《有情众生》一篇,但为了精简篇幅,也删去了五篇(《礼佛》、《梦》、《佛教与堕胎》、《安乐死与自杀》、《佛教、道德与医学科技》),少数内文或因国情不同,或因英文读者兴趣不高,也有删节。   中文本既然没有篇幅上的严格限制,当然以充分呈现师父的原意为依归,因此纳入先后两个英文版本的序言,添加《有情众生》一篇,将修订版删去的三篇依列印稿译出,作为附录,并以“译按”注明版本中较重大的异文(如,纳入初版中具参考价值、却被修订版所删除者),至于文句的修订因过于繁琐,则不特别注明。读者比对先后版本,便知分晓。   总之,《禅的智慧》中文版已不只是翻译,而是比对、校勘、综合不同版本,探求师父原意、考量读者需求的成果,既有修订版内容的增添、条理的通畅、文字的精要,又保留了初版值得参考之处。至于圣严师父为中文本撰写的序言,更是此书的特色。因此,中文本比英文的任何一个版本都更丰富。   由于《禅的智慧》先后有三个英文版本,本书出版前又另有中译连载,特此说明,并邀请有缘人共享禅的智慧。单德兴台北南港   二○○三年二月二十二日这本书费时八年而成。我从台湾来到美国,开始指导西方人禅修之后不久,弟子们就决定出版一份通讯和杂志〖HT5K〗(译按:即《禅杂志》)[HT]。那是在一九七九年。自那之后,禅中心逐渐发展,我们出版了许多书,其他的刊物也有成长。   一九八四年,当时的编辑建议我们在杂志上开辟一个“法见”(DharmaView)的专栏,由弟子向我提出有关修行或哲学方面的问题,专栏的形式就类似:你所想了解、却没机会去问的有关禅的问题。我记得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对于自我的观念如何?”我可以用一句话就回答了,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专栏当时就告终了。然而,我决定更仔细地回答。自那之后,弟子针对许多的议题提出了许多的问题。   在佛陀的时代,有些人不能或不愿接受他的全部教诲。这不是说佛陀值得怀疑,而是说怀疑是人之常情。再者,有些事情如果没有直接的体验,实在很难、甚至不可能了解。   我和弟子之间也有类似的情况。到了某个时候,心中有疑的弟子要求我更仔细地解释佛法。在这之前,弟子都把我所说的话当成金科玉律般的真理。其实,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由于我通常是通过翻译和西方人沟通,有些意思在翻译中会失去。比方说,如果翻译没有正确地传达发问者心里的问题,就可能误导,产生完全不同的回答。如果弟子不问我,到头来可能得到的是错误的讯息。幸运的是,弟子在我的回答不清楚时会询问我,请我澄清,举出例证,让事情不致显得那么神秘或抽象。其实,他们愈是要求我解释清楚,就愈对所有的人有益。因此,我感激我的弟子们。   我没有自夸已经开悟,我不是无所不知,也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家。我是佛教的法师,承袭了禅宗两个宗派(曹洞宗与临济宗)的传承,因此人们认为我是禅师。由于我具有佛教的文学博士,发表过有关佛法的学术著作,所以也被认为是学者。我没有宣称我的答案是终极的真理,因为没有任何回答能表达那种真理。然而,禅是普遍的,超越了时空的文化差异。因此,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存在于西方。我相信我的回答没有违背基本的佛教原则。   佛法不变,但能适应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只不过未开悟的人执著于佛法表达的方式,那就像愚人把指月的手指误认为月亮一样。   到这里为止,我谈的都是佛教。我了解在美国有许多人相信禅和佛教多少有些分离。我这里要强调:禅就是佛教,禅是修行佛法的一个方式。也许由于禅的直截了当,使人们认为它有异于佛教。我希望这个误解能得到澄清。   “法见”这个专栏在《禅杂志》逐篇刊出多年,并未依照特定顺序。然而,为了组织与清晰的缘故,此番结集出书时,编辑决定把这些文章分为“修行”、“哲学与教义”、“社会议题”三大类。这些类别是问题所触及的范围。当然,其中有彼此跨越之处。每篇文章自成单元,但也有彼此相关之处。因此,这本书不必从头读到尾,也不必按照顺序阅读。   我知道本书没有触及所有的议题。我们曾经决定要不要出版这些材料。本来可以等得更久,但显然我们处理不完那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如果将来有人询问更多的问题,也许会出版续集。同时,我希望这些文章能帮助回答读者的一些问题。我相信他们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我也确信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回答。那也很好。我不愿意把佛法强加在任何人身上。 作品相关(2)   致谢   这本书得以问世,是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有些人希望隐姓埋名,所以我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首先,我要感谢这些年来的翻译,使这本书成为可能。第一个就是王明怡,我来到美国之后,他就是我主要的翻译,可以说他就是我的英语代言人。偶尔明怡无法在场时,其他人也协助帮忙,其中包括了PaulKennedy、李佩光(Pei-gwangDowiat)、DanStevenson、TrishIng和果谷师。   其次就是那些誊稿的人,主要是DorothyWeiner和EchoBonner,他们辛勤地把录音带整理成文字。   一九八五年第一位编辑ErnestHeau离开之后,第二位编辑ChrisMarano就负责编辑的重任。我的回答很少是一贯、流利的,其中有些缝隙需要填补,因此就补问了一些后续的问题。编辑的工作是使我的问题尽可能让外界的读者觉得容易了解,在这方面,Chris得到AlanRubinstein和HarryMiller等人的协助。   这个版本的设计和形式,是由TrishIng和PageSimon所构思、制作的。书中多帧照片则由许多人捐赠。   最后,我要感谢问这些问题的弟子,尤其是那些对我不明确的回答觉得不满意的弟子。   这个谢辞中如果遗漏有关人士,谨此致歉,那纯属无心之过,因为这么多年来许多人来来去去,实在很难记录曾经协助出版的每个人。   致读者   如果我的一些回答和意见有冒犯任何人的地方,谨此表示歉意,但我并不为答案本身致歉。我所说的全是我相信是真实的,之所以致歉,只是因为造成别人的不快。   最后,我注意到英文本身的限制造成了某些人的不快。这问题来自英文中没有充分表现男女两性的中性代名词,在(英文版的)回答中,编辑已经尽量祛除这些情况。   有时佛教被人批评为歧视女性。在佛教祖师的长久传承中,我无法为每一位发言。就像我在序言中所说的,文化与时代一直在改变。在美国,佛教会沾上一些美国的价值。我把这个迈向性别平等的运动,视为正面的措施,对佛教而言也是改进。   圣严   一九九三年一月英文版   第二版序   我从台湾来到美国,开始指导西方人禅修之后不久,弟子们就决定要出版一份有关佛教观念的季刊——《禅杂志》。后来,其中固定出现的若干文字就成了“法见”这个专栏,由禅中心的成员向我提出有关佛教的各种问题,由我即席回答。第一个问题是:“佛教对于自我的观念如何?”我可以用一句话就回答了,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专栏当时就告终了。但我决定更仔细地回答。自那之后,弟子针对许多的议题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把出现在“法见”的这些文章辑为《禅的智慧》一书,目的在于帮助其他有类似问题的人找到一些答案和指引。   就某个意义而言,《禅的智慧》符合佛教的传统,因为许多佛法就是两千多年来通过师徒之间的对话来阐明。在佛经中,弟子和菩萨为了众生而向佛陀发问,佛陀予以回答。禅师对于弟子有关修行与了悟的深入问题,一向抱持开放的态度。好奇和怀疑的心态并不限于现代,甚至在佛陀的时代,许多人都无法立即、毫无疑问地接受佛陀全部的教诲。其实,怀疑是人之常情。再者,有些事情如果没有直接的体验,实在很难、甚至不可能了解。   有些弟子要求我更充分地解释佛法。这很好,因为全盘接受我的说法,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即使人们有相同的语言、训练、文化,都还可能产生沟通不良的现象。那像我这样来自台湾的中国和尚,向大多是说英文的在家弟子讲课,可以想见犯错的空间大得多了!因此,如果弟子不问我,到头来可能得到的是错误的讯息。幸运的是,弟子在我回答不明确时会要我澄清,举出例证,让事情不致显得那么神秘或抽象。为此,我感激我的弟子们,因为他们愈是要求我解释清楚,就愈对所有的人有益。   一般说来,这些问题和接下来的讨论都是自动自发的。上课时先打坐,打完坐,“法见”的编辑以特定的问题开启对话。有时是当场提出问题,有时则事先告诉我题目(译按:只有《诗歌与王维》一章是一周前就知道问题)。这些文章在《禅杂志》逐篇刊出多年,此次结集出书时分为两部分:“佛法”及“修行与日常生活”。佛法的部分多少讨论佛教的观念与教义;至于修行的部分,则多集中于如何把教义运用在修行和日常生活上。这种分类方式绝非截然划分,而是有许多彼此跨越之处。每篇文章自成单元,但也有彼此相关之处。所有文章不是依照当初刊出的年代顺序排列,而是基于编辑上的考量。因此,这本书不必从头读到尾,也不必按照顺序阅读。我们并没有尝试触及有关佛教的所有议题,但我希望这些对话能帮着回答读者的一些问题。我确信他们会提出更多的问题,而且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回答。那也很好。佛教要维持活力,就必须接受检验。我的观念不是金科玉律。我只是一位佛教僧侣,谦虚地提供一己的见解,给那些有问题的人。如果这本书回答了你的一些问题,澄清了一些误解,或激励你禅修,那么我的愿望就达到了。   我既不是无所不知,也不是西方文化的专家。我是佛教的法师,承袭了禅宗两个宗派(曹洞宗与临济宗)的传承。“传承”意味我的师父肯定了我的修行体验。我具有佛教的文学博士,以中英文发表过有关佛教的文章。我没有宣称我的答案是终极的真理。然而,禅的原则是超越时空的。虽然我的回答来自于一辈子的研究和训练,但我相信没有违背佛法。   佛教的原则是普遍的,但随着散播世界各地,许多佛教的外在方面已经有所改变。佛法随着人和历史而演化,这是良好、自然的现象。佛法并不是开悟的状态。佛教的普遍真理无法传授,或以知性的方式学得。法的目的就是指出更好的生活、开悟与解脱之道。但人们经常执著于法所表达的文字及方式,那就像把指月的手指误认为月亮一样。   有些人相信禅多少有别于佛教。其实,禅就是佛教,禅是修行佛法的许多法门之一。有时从我说话的方式,好像禅与佛教是不同的,如果这造成混淆,我在此道歉。佛教的途径众多,层次繁复。然而,禅的途径以素朴、直捷著称。由于禅没有装饰,也许看起来不像佛教,其实不然。我希望如果有误解的话,以上的说法能够澄清。   如果我的回答和意见有误导或冒犯任何人的地方,谨此表示歉意,但并不为答案本身致歉。我所说的全是我相信是真实的。再者,英文本身的限制来自于没有充分表现男女两性的中性代名词,在(英文版的)回答中,编辑已经尽量祛除这些情况。   佛教也被人批评为性别歧视。在佛教祖师的长久传承中,我无法为每一位发言,但文化与时代一直在改变。在美国,佛教会沾上一些美国的价值,而且受到它的影响。我把这个迈向性别平等的运动,视为早该到来的正面措施,对佛教而言也是改进。至于行文中的“师父”一词,只是中文里对“老师”的尊称。   《禅的智慧》第二版与第一版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文章的顺序,以及因为篇幅之限所做的一些修整。   谢辞   这本书得以问世,是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有些人希望隐姓埋名,所以我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   首先,我要感谢王明怡和果谷师在这些对话进行时,所做的高明的翻译。其次,我要感谢那些辛勤地把录音的讨论转换为电子形式的誊稿人,主要是DorothyWeiner和EchoBonner。ErnestHeau和ChrisMarano先为《禅杂志》、再为《禅的智慧》编辑这些誊稿,并得到AlanRubinstein、HarryMiller和LindaPeer在编辑上的协助。TrishIng负责内文的编排、设计,Chih-ChingLee负责封面设计,王翠GFDA7大力促成本书的出版。   如果遗漏了任何人,诚属无心之过,谨此致歉。谢谢问这些问题的弟子们,尤其是那些不满意我回答的人。   圣严   二○○一年于纽约 身为佛教徒是什么意思?(1)   1身为佛教徒是什么意思?   问:有人问我:“身为佛教徒是什么意思?”我经常不晓得如何回答。如果我说我是佛教徒或我相信佛教,那是什么意思?   师:简单的回答就是:佛教是释迦牟尼佛教给弟子的,包括了哲学的观念和修行的方法。因此,佛教徒是根据佛陀的教诲来修行的人,而佛陀教诲的要旨是四圣谛和八正道。真心诚意奉行这些原则的人,以及能够完全遵循这条道路的人,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完美,得到解脱。一般说来,修行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努力:持戒、修定、得慧。佛教徒努力要掌握这三方面。   佛教的外在形式表现在三方面:佛、法、僧。佛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历史上的佛陀;法是佛陀的教诲、教训、方法;僧伽是佛教团体,不只包括了出家人所组成的团体,也包括了在家修行的居士。虽然佛教把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视为僧伽的核心,把在家的修行人视为外围,但如果没有在家的团体,出家的团体也就无法存在、发挥功能。没有这些因素,佛教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佛、法、僧称为三宝。   所以,在家的佛教徒也是僧伽的一部分。在家人修行戒律、禅定和智慧,这些是法的一部分,也包含在八正道中。八正道包含了所有的佛教徒——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所应遵循的原则: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如果持守戒律,修习禅定,得到智慧,在生活中奉行佛陀的教诲与观念,就可以自称为佛教徒。即使还没完全投入佛教,但有心遵循佛法,也可以视自己为佛教徒。其实很难立即完全热心接纳佛教的每一面,这是渐进的过程。但是如果有心行佛道,而且动机与意图纯净,就可以自称为佛教徒。另一方面,如果连释迦牟尼佛基本的教诲都不了解,不能修习方法、奉行戒律,就不该自认是佛教徒。   让我们更仔细地讨论戒律、禅定和智慧。戒律是一般的道德原则。佛教里有许多戒律,但所有僧伽成员共同奉行的则有五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服用毒品药物。这里不拟深入解释(详见《五戒》一章),只强调佛教徒应该试着遵行五戒,尤其是第一条不杀生戒。   禅定就最普遍的意义来说,就是心的训练。禅定分为很多层次,而进入禅定的方法则更多。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至少修行一种禅定的方法。   智慧和禅定一样有许多层次。一个人可以借着听闻佛法(听法师或在家的修行人说法)得到智慧,也可以借着读经、读论、修习禅定、甚至只是持戒,得到智慧。得到智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听闻佛法。以知性的方式来了解佛法的观念和原则是重要的,佛教徒至少应该从这个层次的训练开始。   成为佛教徒并不困难。如果奉行上述的全部或一部分,就是佛教徒。只要对佛法有基本的了解、有心修行,那就够了,并不需要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果完美的话,就已经成佛了。例如很可能这里的每个人都是佛教徒,否则为什么会在日常行程之外,到禅中心来听我说法?   我要说的另一件事就是,可以借由皈依合格的法师,明白表示要修行佛道。皈依是一个简短的仪式,只要颂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些是宣告你有心追随佛陀的法教,承认僧伽是你皈依之处。   问:身为在家的修行人,我不觉得自己像是真正的佛教徒,我觉得只有出家的法师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师:你不该那么觉得,不该认为只有出家的修行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而你只是准佛教徒。你们大家都是真正的佛教徒。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许多出家的弟子,但在家的修行人更多,这情况在今天也是一样。   在小乘的传统中,有四种成就的层次: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这里不讨论这些,只是要指出,一般的修行人能到达前三个层次,在那之后自然会放弃世间的欲望而出家,寻求得到阿罗汉果。在大乘的传统中,菩萨可以出家众或在家的修行者的身份示现,而且在大乘传统中也有许多著名的在家居士。 身为佛教徒是什么意思?(2)   我想,我知道你为什么觉得困惑。如果出家的修行者和在家的修行者都是真正的佛教徒,那为什么又需要有比丘和比丘尼?那是“投入”的问题。在家的修行人另外有家庭的重任,容易受到家庭和社会产生的问题所干扰,不能全心全力投入修行。相反的,比丘或比丘尼能全力专注于修行及弘扬佛法。   问:有时您说佛教的观点和禅的观点没有不同,但有时您又区分传统的佛教和禅宗。佛教中有许多不同宗派,宗派之间是否有很大的不同,还是说基本上是相同的?   师:其实,过去佛教的宗派比现在还多。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宗派,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就已经播下了种子——这些其实都来自释迦牟尼佛最亲近的弟子各自弘扬佛法。佛陀的每个弟子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修行,而这些方式视他的个性、才能而定。阿难对听闻佛陀的教诲有兴趣,大迦叶对苦行有兴趣,优婆离长于持戒,有的弟子长于辩论经典、开发神通。所以,打一开始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情况。   当不同的法师把佛教引进中国时,他们使用某些经论,结果就发展出不同的宗派,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修行形式,每一种都诉诸特殊的兴趣。在唐代之前,中国有许多佛教宗派,但到了唐末,修行的方法主要剩下禅宗和净土宗。   禅宗和净土宗有没有重大的差异?在日本有很大的不同。禅宗和净土宗传到日本的方式,就像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变化。日本出现的宗派带有当时开山祖师的特殊性格,因此在日本,禅宗和净土宗是截然不同的宗派。   在韩国,净土宗甚至不存在。韩国虽然有一些哲学的学派,像华严宗和天台宗,但唯一的修行方式就是禅宗。日本、韩国的佛教徒看中国佛教,很奇怪为什么禅宗和净土宗能如此和谐共存?其实,禅宗和净土宗在中国是同一个时代发展,在唐代是不同的宗派,但到了宋朝末年就合流了。所以在今天,净土宗的佛教徒使用禅宗的方法,而禅师也不反对净土宗的方法。   其实,“净土”一词直到最近才在中国历史出现,它是引用自日本。在那之前,使用净土宗修行法门的人都自称是莲宗,因为这一派的信徒主张每尊佛都坐在一朵莲花上,因此在修行时可以用任何一尊佛的名号。今天由于他们修行时只念阿弥陀佛,因此这个修行方法被称为“念阿弥陀佛”。但是,过去中国人把这种方法称为“念佛法门”,因为不限于阿弥陀佛。   有人说,今天中国没有禅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佛教依然存在,佛教的修行和禅是分不开的。如果在修行净土时,达到一心不乱的层次,心无妄念,这和禅修达到的集中心是一样的。   禅有顿法和渐法。通常是以渐法(如诵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达到一心;在达到一心的层次之后,禅师就可以用话头来引起修行者的疑情,这时修行的方法就由渐法转为顿法。   禅宗有个说法:“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即使长期认真修行,但并不就保证开悟。虽然修行是功不唐捐,但许多人缺乏信心、决心来追寻顿法。对这些人来说,净土宗是很好的,因为至少有机会往生净土。因此,对于无法像禅宗那样的严格要求来修行的人,净土是很好的方便法门。   这并不是说,净土的修行者无法达到高深的层次,因为最高深的层次就是体验到处处是净土,这是心灵的净土,修行者知道自己的本性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性,这和禅宗的开悟没有两样。   从众生的观点来看,禅宗里的各门各派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就像禅与净土之间有许多的不同。但从佛的观点来看,所有佛教的法门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因此,所有的方法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所有符合法的教诲都是佛教的教诲。 有情众生问:什么是有情众生?(1)   2   有情众生问:什么是有情众生?   师:中文的“有情众生”包括了所有的生命形式,但佛教把“有情众生”定义为具有知觉的生命形式。生命形式可以是有情的,如人和动物,也可以是无情的,如花草树木。然而,由于生命形式包括了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所以使人觉得混淆。人们可能相信人可以转世再生为植物,或者说不杀生戒既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植物。   有些相信轮回的传统的确说,人的转世可以包括无情众生,比方说,人可以转世为树木。然而,根据佛教的哲学,轮回或转世不包括无情众生,也就是说,有情众生不会转世为无情众生,无情众生也不会转世为有情众生。转世只发生在人界、动物界和灵界。有情众生之所以陷于生死轮回,是因为他们执著于自我。   以下从物质形式和知觉这两个角度来解释有情众生。动物可根据物质形式的四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加以区分。首先是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的动物;其次是具有由细胞组成的神经系统的生物;第三是具有记忆的生物;第四是具有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动物。最高层次的动物,包括人在内,具备所有这四种特色。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标准来针对现象加以解释、分类。比方说,现代生物学把人归类为动物界的一分子,根据的主要是来自物质(解剖与生理学)的标准。佛教不争论这一点,但佛教哲学所使用的标准也包括了精神原则,比方说业。在这种模式中,人与动物是属于不同的领域。   下一个层次的动物只包括了上述四种特色中的三种——它们没有思考和推理的能力。思考必须要有象征,必须使用语言来思考。思考也包括了抽象的推理、预测未来的结果、解决问题等等。此时此刻在地球上似乎只有人类大量具有这些能力。   有些动物也许已经进化出粗略的象征语言。高等一点的猩猩、海豚和狗,对人类的语言似乎可以了解到某种程度。这些动物已经进化出思考的能力,但还未到达人类的程度。   具有记忆意味着生物体能贮藏经验以备将来之用,也具备保有和使用象征的潜能,而象征则是语言的先决条件。但对于推理和语言来说,记忆并不是唯一的条件。为了形成新的抽象思想,像是分别善恶,就必须有能力来唤起经验,并且把它们串连起来。没有推理就不可能有远见,也不可能运用经验来创造在未来有用的事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记忆和推理。   除了动物之外,也有灵界的有情众生,这包括了人界和天界的鬼神,以及净土宗的圣人、诸佛、菩萨。   问:这对于动物的标准不是很主观吗?我们怎么真正知道其他动物的智力如何?怎么知道它们的语言是简单或复杂?   师:这全看你怎么来定义智力。在思考能力方面,动物如果要和人相提并论,就必须能做道德判断。许多动物有不同的记忆能力,但任何动物使用语言的程度、复杂度都比不上人类。有些动物以粗浅的层次来思考,例如猩猩能在很原始的层次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也展现了其他的复杂行为,但没有人类那么复杂。   进一步说,物种与物种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根据上述四个标准来划分有情众生的界线,也是模糊不清的。然而,在所有动物中,就属人类在记忆和推理上最进化了。   我在台湾读到一篇有趣的新闻报道。有位老妇人养了几只狗,家中起火把她烧死了,有只狗本来有机会逃离火窟,却留下来陪主人,也一块烧死了。在老妇人葬礼时,另一只狗一再要跳到坟里,遭到旁边好几个人制止,后来那只狗不吃不喝,最后也死了。那个老妇人有几个孩子,在她死后不久,他们就为了遗产争吵。报纸评论说,这些狗比人还高贵,也更晓得痛悔。从人的角度来看,似乎那些狗比那些人还有同情心,而且道德上也更高超。   然而情况并不是这样。狗的思想、行动不像人那么复杂。这些狗记得那个老妇人曾经对它们好,所以在老妇人去世时觉得悲伤。的确,老妇人的孩子们的行径可议,而且人们也许认为那些狗更胜一筹,但那是根据道德感和正义感所做的判断。这些狗是在做道德判断、逻辑思考吗?狗不会去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只是那么去做。如果那算得上是思考的话,也是由直觉和习惯所控制。另一方面,人会做道德判断。人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时,我们说那是恶劣的。人类能推理、判断,这个事实显示了人的心智作用比其它动物都要高。   到目前为止,我们谈的都是比较高等的生命形式,至少是具有记忆的生命形式,以及其它具有思考能力的生命形式。还有许多其它动物和生命形式并没有思考和记忆的能力。一些有情的有机体只有原始的神经系统和细胞。最后,还有一些生命形式只有细胞,这些有机体不是有情,如植物、菌类、单细胞生物。   有人争辩说,我们总是在杀戮:砍植物吃,杀害了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植物和细菌都是生命形式,但没有神经系统,也没有能力感觉到痛,因此不是有情。根据佛教的标准,植物不能与有情众生相比。   具有神经系统的有情众生就能感受到痛苦与快乐,这些痛苦与快乐和先前的行为有关。具有记忆的有情众生能回忆、期盼并提升痛苦与快乐的经验。这意味着痛苦与快乐的经验并不限于立即的生理反应。记忆能让生物以更复杂、技巧的方式来回应环境。最后,如果有情众生能进行抽象的思考,臆测未来,并重组记忆来形成新的思考,那么就能分别好坏、利害、道德与不道德。以这种方式来分别的能力,是所有烦恼的根本。 有情众生问:什么是有情众生?(2)   体验烦恼,意味着进一步造善业与恶业。造业的这些行动会导致进一步的结果或报应。只有具备上述四种特色的有情众生有能力来推理、思考、沉思,了解自己在造业。   不能推理、不能分辨道德与不道德的有情众生,只能从以往的业得到报应。以他们目前的生命形式,不能再造新业,而他们的行动只不过是因应不同情况的自然、立即反应。狮子为了食物而捕杀并不造业。只有人会造业,因为他们能推理、判断。因此,推理是所有烦恼的根本,这些烦恼使人造新业,而业又产生报应。   另一方面,在所有的有情众生中,只有人能修习佛法。佛经谈到其它动物也能修行,但佛经解释说这些动物是佛菩萨的化身,而不是寻常的动物。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弟子注视蚊子在他手上吸血。他很有耐心地注视,一直到蚊子吸饱,然后用指头把蚊子摁死。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那是蚊子的报应,它吸我的血,代价就是自己的命。”   我说:“那个报应是不相称的,蚊子只是吸你一点血,你却要了它的命。再说,蚊子不晓得它在做什么,不晓得那会使你痛。”咬痛你的蚊子并没做错事,因为它不能推理或判断,而你却能。正常的反应就是把蚊子挥开。那是你的选择,尤其是如果你怕被传染疾病的话;但是如果你选择这么做的话,要知道自己已经造了业。   问:佛教提到六道,在其他道中的众生是有情还是无情?   师:你指的是有情众生依照自己所造的业,所可能进入的六道,也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有些人只知道、相信自己看得到的东西,然而佛教谈到其他的存在领域。并不是非得相信这些领域的存在,才能接受佛教对有情与无情的标准。鬼神也是有情众生,但形体微妙,没有神经系统,却依然能从心里,而不是躯体,感受到以往行为的报应。他们大多不能修行,但因为有些护持佛法,有些帮助其他有情众生,所以也间接得到功德。   问:灵界的生灵有形体吗?   师:有情众生通常居住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通称为轮回。在色界与无色界中的有情众生是精神的存在,是住于不同层次的三昧和禅定中的生灵。他们会一直停留在这些境界,直到禅定力减弱,那时就会坠入较低的层次。   欲界的生灵有形体,能存在于人道、畜生道和天道,差别在于形体的物质性。人和畜生有具体的形体,人界灵体的形体更微妙,天界灵体的性质甚至更微妙。   灵界的形体是物质的,但因为没有固定的形式,所以比人体更精微。当他们有意展现自己的能量时,通常会运用周围的任何物质,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因此能通过风、水、无生命的物质、甚至有生命的物质来发挥作用。   人道和天道的生灵,彼此的性质差别在于粗细。人界的生灵经常以固体或气体的形态出现,而天道的生灵则是以光或能量的形态出现。至于光和能量算不算是物质,对这里的讨论无关紧要。鬼神和菩萨以两种方式出现在人道:可以投胎转世为人,也可以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暂时以人体的方式出现。   阿罗汉和佛教的圣者则超越了欲界、色界、无色界,因此已经解脱了生死轮回,但这并不表示这些生灵的形体就完全超脱了三界,而是说他们不受三界的限制或束缚。如果这些圣者停留在色界,就会像色界中的其他生灵一样。如果他们待在人道,就会像人一样具有人的形体。差别在于他们不执著于自我,因此不受三界诸种烦恼所困扰。我们应该了解,在我们周遭围绕着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有情众生,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多得多。   问:来自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的生灵能否同时相处?   师:可以。比方说,有人进入深层次的禅定时,心理处于色界或无色界,但肉体依然处于欲界。当禅定力消退时,心理就回到了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未必是特定的地方,而是心境。色界与无色界相应于不同层次的禅定。   问:什么层次的杀生才会造业?   师:从第二个层次起的生物,也就是具有细胞和神经系统的生物,就会造业。换句话说,杀的是能感受到痛苦的生物时,就会造业。   问:所杀的动物愈复杂,恶业是不是也就愈大?   师:是的。所杀的生物愈复杂,恶业也就愈大。杀具有记忆的有情众生所造的业,大过于杀只具有神经系统的有情众生。杀能推理的有情众生所造的业,大过于杀不能推理的有情众生。杀人则是最大的恶业。 有情众生问:什么是有情众生?(3)   问:如果动物不能造业,只是从以往的业中受报,而人又是唯一能造业的生物,那么动物以往不就必须是人吗?   师:这个问题很普遍。人总是尝试要找到开始。但究竟从何开始呢?这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其他世界也有生物。其次,除了人道之外,还有其他道。在所有有情众生的世界和领域中,业是无始无终的。   如果有开始的话,我们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这些有情众生从何而来?为什么他们以那种形式出现?”以往总是有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而将来也会有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动物是接受前业报应的有情众生,因此在以往某个时刻一定是会造业的有情众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因为还有其他能造业的有情众生,也存在着其他的世界。而且,这些动物在来生也可能变成人,也可能变成同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或其他世界中的生灵。谁又说得准呢?   佛法中一成不变的规则并不多。佛教说只有人能修行,但也有个别的动物、神祇和生灵能修行。他们知道某些事情,以致能修行。而且也有某些天道的生灵能修行。然而,大体说来,只有人能修习佛法。   问:这些和进化又有什么关系呢?   师:根据佛经的说法,这个星球的条件适合时,有情众生就会出现。他们从何而来?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地球并不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地方。宇宙广大浩瀚,有情众生之所以在这里出现,是因为他们的业的引导。因此,我们和地球上所有的有情众生都有共业。不管我们和地球上其他的有情众生从何而来,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就在这里。我们可能来自任何领域、任何世界。   有情众生造业,世界随之改变,我们能直接看到这一点。造的业愈多时,世界就会改变,而业并不限于地球上的生灵。地球并不是浮在虚空中,所有有情众生所造的业,对地球都会有影响。同样的,我们在地球上的作为也会影响各个领域、各个世界。   有人问:“如果人类毁灭了这个世界,或这个世界消失之后,有情众生会有什么遭遇?”当那种情况发生时,有情众生就会到其它地方。至于到什么地方,就看各人的别业和与其他无量无边有情众生的共业了。   问:科学家不能解释佛教描述的那些不同现象。就这点能否请您稍加发挥?   师:我先前说过,修习佛法并不一定要相信存在着所有不同的众生和状态。佛教中存在着一些我们接受的基本真理,我们可以从这些真理加以引申、推测。在佛教中,十二缘起、五蕴、十八界是不能分割或争辩的基本真理,我们只能根据这些观念加以发挥。   科学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只能解释他们能够测量或预测的。科学家只研究能实证、观察的。这是一个限制。佛教并不争论科学的发现——不管是已经验证的事实,或很坚稳的理论。当科学家从已知的事实推测或发挥时,他们的观念便会引起争辩。   进一步说,佛教并不强调下列的问题,比方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佛教关切的是有情众生,特别是人类,如何处理他们的痛苦与烦恼,教人如何认清、处理并终结烦恼,解脱痛苦。对于这些以外的事,佛教并不需要大肆发挥。佛教大体上是实用的。   我们也可以从感情的角度来探讨有情。有情意味着生灵有感情。如果生灵没有自我中心的感情,也不执著于观念,就能解脱轮回,摆脱所有的烦恼和因果。然而,如果生灵依然执著于观念或感情,就依然在轮回中,依然是一般的有情众生。   佛教区分不同层次的感情。最基本层次的感情包括了武断的情绪、感情,这些都时时刻刻来来去去。这些杂乱的感情和武断的情绪来自根深蒂固的烦恼,在这个层次也存在着贪、瞋、痴。   较高的层次包括了有助于稳定状态的那些感情,例如对家庭、眷属、朋友、僧伽的爱。如果在第二个层次的人感受到愤怒或憎恨,就又坠回第一个层次。   第三个更高的层次包括了人们描述为高贵的感情,像是神圣的爱。这些感情是无私的爱,为了崇高的理念而无私的奉献,包括了对于艺术自然而然的欣赏。这只比第二层次的喜好或感情稍微高一些。比这更高的是哲学的层次,涉及对于抽象、念头和观念的感情。更高层次的则是宗教的情操——对宗教、神、灵性的“无我的”投入。   然而,所有这些感情都是烦恼。在所有的情况中,执著和自我依然出现。即使在最高的层次,也就是所谓“无我的”爱和崇高的情操,还是有自我和执著。有情众生之所以是有情,正是因为他们具有感情。所有在三界轮回的众生都称为有情众生。如果超越了轮回,并不表示就是无情,而是意味超越了执著与生死,解脱了轮回。这就是开悟的有情众生的处境:依然是有情众生,具备有情众生所有的作用。要记住,诸佛也是有情众生。    自 我   3自我   问:佛教指出,人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执著于自我。然而西方却认为,发现、强化自我和认同,是通往成功与快乐之道。请问,我们要如何调和这些看法?佛教如何看待自我?   师:佛教用三种方式来看待自我,也就是:小我、大我、无我。大多数人把日常的自我当成真正的自我,果真如此,就不必修行了。一般人通常所认为的自我,就是佛教所说的小我,那只是我们为了回应外在环境所捏造出的名字和观念。自我会使我们不断地评量自己的感受并加以判断:“这是我的城镇、我的朋友、我的配偶、我的处境、我的观点、我的感觉。”小我便来自这些过程。自我存在的观念来自与外在环境(周遭的人与事)以及内在环境(身体、感情、思想)的互动。我们时时把对于自己的评量串连起来:“今天早上,我觉得充满着活力去上班;下午回家觉得很疲倦,但做了些家事;晚上想要有人作伴,就参加了个众会;睡觉前,我会想想明天的计划。”我们从这些连续不断的评量中,创造出虚幻的小我。   功成名就的人,对于存在和权力有很强烈的感受。如果他们不断地成功,就会一直强烈相信自己的存在。但这种自我感不管多么强烈,都还只是停留在小我的境界。但这种强烈的自我感已属不寻常。大多数人并不是经常觉得自己有个固定、集中的存在和性格,他们对自我的观感既不强烈也不集中。打坐则能帮助人培养冷静、澄明以及内在的决心,因此可能发展出较强烈的小我感。   “发现自我”通常意味着发展出强烈的小我感,这并不完全是西方的思维方式,而是人类所共有的。若是没有来自强烈自我感的那种意志力,人们的成就会是有限的。禅修开始时,用的是建立强烈的小我感的方法。之所以称为小我,是因为没有真正、持久的东西让人来掌握。小我来自时时的判断,但我们并不是经常觉察到自己的评价、自我的观感时时在改变。   大我似乎肯定了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中国哲学称之为“理”。另一个有关大我的看法来自精神的经验,在禅定以及其他的灵修中,人们能感受到一种绝对的、不变的精神自我。在这种时刻,似乎所有的存在都远离了,而个人的真性维持不变,仿佛个人的本质就是一切事情的基础,甚至就是一切事情的本身。   无我的观念更难掌握。佛教并没有说“小我”和“大我”不好或不值得,只不过由于小我和大我都有执著,而只要有执著就不能真正得到解脱。无我就没有执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得到解脱,一切都不复存在。在解脱之后,智慧与功德继续存在。同样的,在体会到无我的经验之后,人生继续存在,依然有事要做。然而为了达到无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也就是从发展强烈的小我感开始。   问:解脱之后,自我评断是否继续?   师:这已经不是平常的评断了,而比较像所谓的自然反应。开悟的人不假判断,对世界自然反应。   问:您前面说过,打坐能帮助强化个人的小我感。这会不会使得后来在修行时,更难把它放下?   师:在修行之前只是散乱心,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自我。   打坐可以帮助人集中心志,建立起集中、强烈的自我感。只有在小我集中时,才能超越它。在参公案时,必须先集中自我才能突破自我。   首先,我教人如何集中、强化他们的小我感。如果他们没有体验到开悟,至少已经增加了自尊和自信,心也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散乱。在修行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层次有下列几种:首先是散乱的小我,接着是集中的小我,然后是大我,最后是无我。   问:达到大我阶段的人有何想法和感受?   师:大我这种经验会出现,也会消失,就像精神的启示一样。当这种经验出现时,人们觉得与宇宙合而为一,仿佛自己就是宇宙。这种经验消失后,他们又恢复正常,但那种感受会持续下去,他们会觉得更广大、更安定、更慈悲、更有自信。   问:这种经验可不可能维持很久?   师:这种感觉会持续,但经验不会持续。   问:您说过在解脱后,智慧和功德继续存在,而那就是无我。能不能请您再说清楚些?   师:彻悟的人有智慧、功德,但并不把它当成智慧、功德。如果他们想:“我有智慧、功德。”那就是依然执著于自我,不是真正的解脱。是别人见识到他们的智慧、功德,并前来寻求指引。   问:为什么会有人想要超越大我而达到无我?   师:必须记住,这些名词都是发明出来的,好让我们谈论修行者的不同经验。如果真有“无我”可求,那只不过是另一种自我,大我也是如此。在那种情况下,修行者会花上全副时间来追求吸引人的、虚妄的自我。   谁想要超越大我?谁就是想要体验佛法的开悟的人。然而,他们一旦到达那个阶段,并不会觉得自己开悟或解脱了。其实,他们会回到自己的日常世界,他们的生活也会继续下去,但却有个重大的不同,那就是不再执著。 因 缘(1)   4因缘   问:请您说明佛教的因缘观,以及因缘与缘起、因果、自我与幻觉等之间的关系。   师:因缘的原则以及附带的因果观念是佛教的基础,使它有别于其他的哲学和灵修。这些原则解释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所发生的事件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进一步说明之前,让我先解释一下“法”。法可以指任何事件、现象或意识到的东西。所有的法,不管是世间法或出世间法,都是因缘的一部分,也都受到因缘的影响。英文里大写的“法”(Dharma)指的是佛法或佛陀的教诲、修行的方法以及修行的原则。小写的“法”(dharma)指的是任何的现象。当然,在梵文中并没有大小写的区别。甚至佛陀教诲的修行方法本身都是现象或法。   简单地说,某件事在某个时刻发生,随后又发生了另一件事,如果前者不发生,后者也不会发生,这便是因缘在作用。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我们称为“缘”。   因缘和因果容易混淆不清。其实,这两个原则关系密切,很难只谈其中一个而不谈另一个。从因缘的观点来看,我们说过,有一件事现在发生,而另一件相关的事后来发生。从因果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前一件事是因,后一件事是果。   相反的,此刻没有事情发生,下一刻也就没有事情发生。比方说,父母生子女,父母是因,子女是果。有子女,就必然有父母,但没有父母,就没有子女。换句话说,先有父母是生出小孩的必要条件——至少就传统的方式来说。   然而,因不可能单独导致果或转变成果,必须发生其他事,和其他的因结合,才可能产生果。这些事件和因素的聚合,就称作因缘。男女在一起不会自动生下子女,必须有其他因素来使因(父母)导致果(子女)。父母、子女、其他相关因素,全被视为因缘。   假设有一个因单独存在,而没有其他缘与它互动,就不会有果。如果因固定不变,而不产生果,这甚至不能称作因,因为“因”意味着往前发展成另一件事。在这种情况下,因与缘之间没有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因果有赖因缘的聚合。   进一步说,缘(一种法)与因(另一种法)互动,本身必然已由其他事所造成,就这样在时空上向十方三世无限发展。所有的现象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因缘。任何生起的现象本身都是前一个因的结果,它之所以生起是由于因缘的聚合。这导致了缘起的观念,也就是所有的现象或法都来自因缘。法不孤起,有赖因缘。究竟地说,所有的法不管在何时何地发生,都彼此相关。   由于所有的法都是因缘的结果,它们的产生就是缘起。这不只包括生起和出现,也包括消失和破灭。人出生是一个现象,死亡是另一个现象;泡沫产生是一个现象,泡沫破灭是另一个现象;念头产生是一个现象,念头消失是另一个现象。所有的法都因为因缘而生,也因为因缘而灭。   “法”包括了所有的现象,不管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内在的或外在的。有些人也许认为,法只包括外在和生理的现象,并不包括心理的现象,如思想。而佛教认为所有的现象,不管是生理的或心理的,都是法。六种感官和六种感官的对象互动:眼见色、耳闻声等,这些都是法。第六个感官也就是意识,以思想为对象。意识的对象也包括了象征、文字、语言,人们以这些来思考、推理、记忆、沟通。所有这些象征和思想,从佛法的观点来看都是法。   唯识宗把法分为三种。第一种包括所有物理界的客体,有时称为色法。第二种称为心法,例如思想、情绪、感情。也有一种法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而是我们用来思索的象征,包括了名字、数字以及像是时空这类的抽象观念。虽然在思考和记忆时,这些象征是绝对
本文档为【禅的智慧 可直接打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2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0KB
软件:Word
页数:51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2
浏览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