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举报
开通vip

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 [内容提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建设和谐社会是现代化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现实理性向理想理性发展的最佳途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相映成趣。构建“和谐世界”这一理念的提出,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发展的未来走向及发展目标。构建和谐世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关键词]和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一、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 [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建设和谐社会是现代化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现实理性向理想理性发展的最佳途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相映成趣。构建“和谐世界”这一理念的提出,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发展的未来走向及发展目标。构建和谐世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关键词]和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一、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和谐”在中国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1、人与自然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儒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既然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类理应善待自然,就更应尊重自然秩序。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什么是天?春夏秋冬皆按照规律运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便生息不至。儒家认为“天”即自然界有着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礼记·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以助天地之变化,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道法自然”说就是主张天、地、人三者之间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提出了“与天为一”观点,他认为,“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达生》,就是要求人抛却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黄帝阴符经》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可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则,自然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不仅是人类社会今天需要认真思考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而且应该是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的精神和理念。宋代大儒张载在其著作中首阐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公平善待每一个人和天地万物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命题实质上就是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如“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和“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等典故都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至今价值不减。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未完待续) 2、人与人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礼志》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无德於人,而求用於人,罪也”。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能够宽厚待人,与人和谐相处,是君子人格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这里的“动之斯和”,就是能让人们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提出的仁、义、礼、智、忠、孝、爱、悌、宽、恭、诚、信、笃、敬、节、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礼记·礼运》)等等都是这一价值理念的具体表述。孟子还希望能够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推己及人”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又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会冲突,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77章)。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 3、人与自身和谐。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破坏人身心和谐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从一定角度可以说是欲望,特别是对于物质生活资料占有的贪欲。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荀子认为,欲望是“知所必出也”。儒家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与个体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儒家要求人们首先要妥善处理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孟子亦云:“人亦孰不欲富贵”,“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不过,孔子认为富贵有义与不义问题,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并不笼统地排斥富贵,而承认合乎道义的富贵。儒家强调“欲而不贪”(《论语·尧日》),反对放纵欲念。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季而》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孔子“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体现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对精神享受的追求,避免因对金钱物质的过分追求而导致的人的异化。孔子还提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培养坦荡荡的心胸开阔、仁民爱物、“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的君子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天人和谐的基础。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56章)这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 4、世界的和谐。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无争无讼,平等待人,和谐共处,协和万邦,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尚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历代中国封建王朝都把“协和万邦”的理想运用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坚持“大师维厄,邦郑维屏,大宋维翰,怀德维宁”的思想,“布恩信,怀远人”以求得中外和谐共存的局面。《尚书·精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是大公之道,天下之常道也。”《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论语·颜渊》》中有一句话:“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保患乎无兄弟?”孔子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这种以和为本,以诚信为德,以礼法为手段的“和为贵”的外交文化,体现了一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外交策略,是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的精髓。《论语•学而》中也有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对于外交来说,这里阐述的思想十分深刻。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王道与霸道相反,霸道是以武力做后盾,处理国内和国际关系;王道则是利用和平的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中国古代三国时诸葛亮的“七擒孟获”,汉武帝时的“昭君出塞”,唐太宗时的松赞冈布和文成公主,都是“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典范,成为千古佳话。《礼记》中的“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说的则是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这说明,中国传统的圣贤政治,正是以达到天下一家的和谐理想即“大同社会”为目标的。 关于和谐的本质是什么?、和谐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能够达到和谐?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都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1、和谐的本质。恒卦《彖传》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恒久、恒常就是法则,就是常规,也就是规律。所以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就是说,天地按照规律而动,即和谐的运动。日月周转不会偏离轨道,四季更替不会出现差错。天地万物,有盈满就有亏损,都是因应着时光的流转,或消衰,或生息。自然界的变化,有规律可循,有序运动,不相紊乱。《易传》还常常把这种“不相紊乱”的自然变化称为“阴阳不测”之“神”。如《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里的“神”就是规律,就是和谐。《国语·郑语》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性,求则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关于“和”的言论指出:“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祗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讲:“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协调统一,不是无原则的附合、同一,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和谐是适度、适合、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世界万物是千差万别的,正是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的和谐,才造就生机勃勃的世界。由此看来,所谓和谐的本质就是统一体内调和多种因素与协调各种关系所达到的平衡,是众物互补的共生共荣。 2、和谐的价值。《吕氏春秋·有始》日:“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苟子·礼论》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淮南子·泰族训》中所谓“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这都体现了万物生发源于和谐的思想。老子以为“天地相和,以降甘露”(《老子》三十二章),《中庸·天命》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日:“和者,天地之正也”,和谐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源泉和动力所在。孔子提出的“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孟子推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将“三才”重心最终落在了“人和”上,苟子主张“群居和一”(《荀子·荣辱》),“和则一,一则多力”(《荀子·王制》),把和谐作为社会运行和力量凝聚的规则。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达到天人间的协调统一。人不能“上逆天道”,中背人和,“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人不给利,“地不生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把和谐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准则,这是和谐的核心价值,即“太和所谓道”。《周易·乾·彖》中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万利贞。”这里的“太和”,意指和谐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了“太和所谓道”的思想。他讲道:“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不如野马、絪縕,不足谓之太和。”张载认为,世界上互相矛盾着的不同事物,具有相互感应的特性,矛盾着的事物之互相作用,从而使万物充满生机,达到最高境界的和谐,这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准则。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对“太和所谓道”进行了系统阐发,他说:“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万物之理,即谓太极也。阴阳异撰,而其絪縕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矣。”(《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和谐理念极其丰富的价值蕴含,让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民族根本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3、达到和谐的路径。道家把“道”看做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万物存在的依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二十五章),以遵循“道”作为达到和谐的机制。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认为和谐是阴阳二气相互冲突调和而达到的状态,而正如庄子所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道”就是这个和谐统一体里的“度”。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却始终遵循“道”的基本原则处在“和”的统一体中。儒家强调通过道德学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说,儒家构建“和谐”的路径就是:由自身之“安身立命”,而至“推己及人”,再至“民胞物与”,最后臻于“保合太和”而“与天地参”的境地。在儒家,和谐机制的适度性标准是通过“礼”来实现的。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中庸》对和谐之道作了经典性的阐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天命》),在这里,“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要达到的理想和目的,只有通过“中”这条道路才能达到“和”的大德,“中”就是实现和谐的标准、途径和机制。《礼记·中庸》把“中”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足下之大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旬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达到天人间的协调统一。人不能“上逆天道”,中背人和,“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人不给利,“地不生财”。故此,人们只有通过“执中致和”的正确方法,才能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共同发展的和谐境。贾谊在《新书·道术》中讲道:“刚柔得适谓之和。”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包括为人处事、礼节的运用、言语感性的表达等等,达到适合的程度才算和谐。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现实理性向理想理性发展的最佳途径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现代化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的基础。而对和的追求,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要求。儒学中的“和实生物”思想就是和谐社会的根据;“万物各得其所”是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度是达到和谐的条件;法、德、礼是和谐社会的杠杆。传统和谐思想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几乎涵括了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所有重大关系。这些思想,特别是它关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新颖,也科学和现实,既顺应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社会和谐都有过不少描述。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也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2004年12月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5年的工作任务中有一条:“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阶段,只有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才能真正产生法的规范和制度的力量,才能真正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反放的成果。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经典阐释,充分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构建的本质。“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确立了人本原性和主体地位。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制度框架、行为规范的原发点和生长点,意味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诞生,它从根本上走出了“本本社会主义”和“理想社会主义”的盲区,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真正的从理论走向现实,从天堂走向人间,从世界回到了中国。 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时强调,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和重大措施。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措施,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谁建设、怎样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共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哲学上讲,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和价值追求,因此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所谓和谐社会,并不是无矛盾、无差别的大同社会,而是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的能力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现实地说,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有共识、可包容、双赢、共生、有共同价值观与发展目标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最强音。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只有拥有更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反过来,只有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实现较大程度的和谐,才能更好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科学发展。 和谐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类存在的法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蓝图,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构建和谐社会,是立足现实的理性选择,是现实理性向理想理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最佳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多元利益主体以理性的约束寻求多元利益满足的状态。对于和谐社会,不论是正义的价值,还是平衡的目标,都离不开社会理性。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主体在寻求自我利益满足的同时以理性的约束遵循社会利益实现的规则。理性精神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一方面,是理性对社会人性的确认,社会人性的最高表现就是理性,没有达到理性高度的社会,就没有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和谐社会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应当以理性为尺度,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各种社会主体,从而确立理性的权威;另一方面,是理性对社会人性的约束。人类社会获得了理性,不仅用理性认识和改造自然,而且不断地增进社会理性,把社会人性或人的自然属性置于社会理性的约束之下。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理性的约束,将处于无序的状态,亦即不是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价值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阶段相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在科学发展观大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和谐促发展,实质上体现了一种和谐的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期待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去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三、世界将被“和谐世界”之理念震撼 在人类社会不断实现自身美好理想、迈向光明和进步的21世纪,国家的兴旺发达,越来越需要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世界的繁荣发展,越来越需要和谐共存的国际环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深受“和谐”文化润泽和滋养的礼仪之邦,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005年,中国领导人在冷静观察当前国际政治现实,深刻分析国际关系失序、国际制度缺失和国际行为失范根源的基础上,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相互依存关系,坚决摒弃国际关系中的实力政治,倡导通过合作对话方式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努力增强国际秩序的合理性和国际关系的稳定性。 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2005年7月1日,胡锦涛出访莫斯科,“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标志着这一全新理念逐渐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中国领导人对“和谐世界”的思考也在逐步深入。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代表中国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首次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建设和谐世界的看法和主张,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愿做负责任大国,并希望与其他各国共建和平、繁荣、和谐世界的信息。在此次讲话中,胡锦涛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提出“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以及“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四条意见。胡锦涛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基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胡锦涛《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份“‘和谐’宣言书”将会穿越更长的历史时空而不断发酵,将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联合国不可回避的话题乃至主题,最终沉淀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政治财富、社会财富和文化财富。 2005年11月1日,胡锦涛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再提“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并在随后的欧洲之行中得到多次的重申。2005年11月17日,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以构建和谐世界为基石,发表了题为《树立开放思维,实现合作共赢》的演讲。2005年年底,中国政府首次以白皮书(《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的形式对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白皮书中还指出“中国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外交重视国际民意和与国际舆论积极互动的成熟心态。2005年12月31日,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提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加强团结,密切合作,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6年4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沙特发表的题为《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演讲中再次指出: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强调和促进和谐;建立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全球经济和谐发展和不同文明和谐进步;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互利合作,继续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2006年6月15日,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积极倡导“和谐地区”建设,胡锦涛在会上表示,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是美好的目标,更是艰巨的任务。为实现这一远景规划,胡锦涛提出四点建议:加强战略协作,巩固睦邻友好;深化务实合作,带动全面发展;拓展人文交流,夯实社会基础;坚持开放合作,维护世界和平。2006年8月21日,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2006年11月,中非首脑北京峰会是落实“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一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强调,要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所有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国际准则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世界各国不分大小贫富强弱应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应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和谐共存。在此基础上,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友谊、和平、合作、发展是中非首脑北京峰会的主题,也是推动中非和谐关系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中非首脑北京峰会丰富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必然地载入了中非关系乃至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史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发展和谐的友好合作关系,必将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07年2月7日,胡锦涛在访问非洲时倡导“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愿景伴随着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传递给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无论是中国的近邻,还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拉美、非洲,都能感受到中国践行和谐世界理念的习习“和风”。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多个地方多次强调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响亮地提出:“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不仅系统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在全球化时代打造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实力,用文化交流方式去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一项战略选择。和谐世界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国家安全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 构建“和谐世界”这一理念的提出,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发展的未来走向及发展目标。反映了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那就是:其一,说明中国的目光不再仅仅盯着国内,而开始关注国际。说明了中国发展理念的更加开放、成熟和自信。中国声称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就说明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不但关注国内的和谐发展也关注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其二,说明中国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要在自己崛起之后努力去维护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国际公理、国际正义和国际秩序,去身体力行构建一个以人类普世价值观为支撑的“和谐”的国际社会,造福人类;其三,说明中国的发展不只是为国际社会提供经济物质层面的贡献,更要发扬和实践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精华,要用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实践行动超越某种现实主义逻辑,为国际社会提供理念文化层面的贡献。 世界将被“和谐世界”之理念震撼。“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构建和谐世界这一蕴涵着丰富内涵的中国国际政治观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认同。包括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英国《经济学家》在内的国外主流媒体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中国通过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所主张的国际关系新理念有别于西方的价值观,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具吸引力;从长远来看,“和谐世界”这一主题的提出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将产生深远影响。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中国不但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并在外交政策上体现了中国尊重他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文化多样性上。《印度教徒报》在一篇题为《从“恐华症”到“中国热”》的文章中,赞扬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和多元外交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的朋友,“中国成功地消除了人们的惧怕心理”。现在,中国以更坦然的心态面对世界的不同看法,以更透明的政策消除外界对中国的疑虑。美国的一家主流媒体则认为,“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两大价值观。中国现领导人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不亚于上世纪70年代前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舆论普遍认为,从长远来看,“和谐世界”这一主题的影响力和作用不可低估。将来,东南亚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和非洲国家也可能加入到中国定义的“和谐”当中。那就将是它所迈出的第一步。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表达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念,是根据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时代特征、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提出的,超越了国家的自私和自我中心,顺应了当代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合理内核。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从国际关系层面上来说,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 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相映成趣  胡锦涛在多个国际场合特别是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科学内涵: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世界。“和谐世界”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和谐世界”首先强调在政治上要建立一个法制世界,国家、地区、集团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而不以武力相威胁,应该和平解决争端,在国际事务中,按照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办事。其次,在经济上强调共赢、共荣。在对外政策宣示中,我们不断强调,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跟世界共享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不仅有益于中国,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给世界带来发展。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文化上,“和谐世界”鼓励文明的对话,主张不同文明求同存异,相互学习。这个理念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强调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就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更加成熟、务实。无论是在双边,还是多边舞台,无论是扩大合作,还是解决冲突,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谐世界不是中国儒家理想中的大同世界,而是在承认世界复杂多样的前提下,求同存异,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秩序状态,为了实现共同的发展,各国之间互利合作,互相包容,文明对话,共同繁荣。 “和谐世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要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充分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和国情的多样性。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精神来处理彼此关系,必须追求最大程度上的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安全,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天人合一”的精神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世界”是在世界变化新现实和新趋势下的中国世界观。中国的“和谐世界”论述,其主旨是创造“普遍发展、共同繁荣与持久和平的”世界,这与《联合国宪章》等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宗旨完全一致。中国当前正在国内建设伟大的“和谐社会”,而在国际层面上的“和谐社会”就是“和谐世界”。这是对联合国精神和原则的丰富和贡献。一个“和”字,贯通天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二者密不可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提供了基础。中国有13亿人口,构建和谐社会将对构建和谐世界作出重大的贡献,构建和谐世界的进展则将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和平发展道路,还要求我们用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必然会对世界形势及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落后,世界无法达到普遍繁荣;中国无序,世界也难以实现和谐。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迈向“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增添新的内容,必然增强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能力。其次,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走和平发展道路,首先要求我们必须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中获取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不仅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只有面向世界,为世界所接纳,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因此,必须通过在国内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更加紧密地把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的发展始终和世界的发展相协调,使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相一致。再次,“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要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在对内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也重视对外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相映成趣,是内政与外交的有机统一。“和谐世界”思想是中国国内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国内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延伸,是“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在国内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很自然地延伸出和谐世界、和谐地区、和谐亚洲。从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再到建设和谐世界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务实和创新。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世界相结合,在和平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和崇高目标。对内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由此可以联想到,这是在努力追求内政外交的统一与平衡的境界。和谐的中国社会与和谐的国际社会,在这种内政和外交的统一和平衡中,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能够更协调、均衡、稳定地发展,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又可使中国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构建和谐世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全世界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和谐世界不是自然出现的。建立和谐世界,既是反对霸权主义的目标和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反对霸权主义、谋求世界和谐的过程。当今世界,要和平、求稳定、促合作、谋发展,已成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追求。 建设和谐世界,人类面临的最大机遇,就是世界和平力量在不断增强。当然,在肯定有利条件、积极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建设和谐世界,任务艰巨,过程漫长,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正如胡锦涛在2007年元旦献辞中所深刻指出的:“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继续演进,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各国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国际社会,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传统的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现实世界并不和谐。联合国历来倡导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但实质上一些国家往往不愿意让其他国家享有平等,强权政治依然在顽强地表现自己。联合国历来倡导国际政治民主化,让世界各国都真正享有参与全球治理的权利,但是奉行霸权政策的国家仍然企图垄断全球治理。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其凭借超强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借“反恐”之机,推行先发制人战略指导下的单边主义,甚至不惜绕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冲击着集体安全机制,构成了对多边主义的严重挑战。可见,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单极化与多极化的矛盾,全球主义与国家至上主义的矛盾,都客观存在着。同时,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继续猖獗,恐怖组织扩大化、技术高科技化、组织严密化,已成为最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一些国家和组织存在极端思维,重对抗轻协商,坚持以牙还牙,通过极端手段解决问题。在斯里兰卡、车臣、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地的分离主义制造了大量的恐怖事件,构成了威胁地区安全的另一个要素。在边界划分上的遗留矛盾,与殖民地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纠缠在一起,导致了许多地区冲突不断。另外,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全球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和谐,成为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面对依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最不发达国家严重缺少资金,债务负担沉重,技术水平落后,加上日益恶化的贸易条件和不断增加的金融风险,这些国家总体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贫困、饥饿、营养不良、文盲等问题有增无减,严重威胁着世界的稳定与安全。还有,边界纠纷、领土争端、地区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民族宗教冲突此起彼伏,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因素。因此,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然会碰到种种困难,需要世界各国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建设和谐世界,必须要从处理现实的国家利益做起,从解决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做起。这就决定了建设和谐世界的历程,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曲折的。 如何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建和谐世界,第一,要推行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平等、民主的原则。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精神是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由世界各国通过平等协调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共同治理世界事务,其本质是和平、发展、合作。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时代的呼声,是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文明进步的关键和前提。离开国际关系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就将步入歧途,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无从建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目标就难以实现。第二,要尽力实现互信、互利和协作共事。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安全。只有增进互信,平等协商,广泛合作,才能实现普遍而持久的安全。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第三,要寻求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各经济体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着能源市场价格高位波动、南北发展差距拉大、重大传染性疾病频发等共同问题,最有效的应对途径是加强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和各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各参与国皆赢的局面,着眼于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而不是死守着已分得的一块蛋糕,畏惧他国来分享。发达国家有责任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当前要特别注意减弱和克服经济全球化利益过于偏向发达国家的消极倾向,使发展中国家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权和利益,以免造成更大贫富差距,加剧南北矛盾。第四,要发扬包容开放的精神,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所谓“包容”,就是指在求同存异中相互容纳,而不相互排斥。和谐世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要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充分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和国情的多样性。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精神来处理彼此关系,必须追求最大程度上的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安全,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天人合一”的精神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包容精神,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第五,要充分发挥现存的较为公正、合理的国际合作规则和制度的作用。和谐世界不是中国儒家理想中的大同世界,而是在承认世界复杂多样的前提下,求同存异,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秩序状态,为了实现共同的发展,各国之间互利合作,互相包容,文明对话,共同繁荣。但和谐世界理念的最终实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间相互依存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下,单靠一国或几个国家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因此,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离不开公正、合理的国际合作规则和制度,它们是国际社会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石。建设和谐世界不能光靠良好的主观愿望与道德说教,不能一味期求有关方面的良心发现,而应广泛重视运用与实施国际规则和制度,以国际规则和制度来有效约束威胁世界和平、破坏和谐世界的国际不法行为。“和谐世界”并不是没有矛盾的世界,而是“和而不同”的世界。由于国际社会并不存在一个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际执法机构,所以惟有公正、合理的国际合作规则和制度的普遍性、规制性和凝结性作用,才能促使国际社会保持和平共存、和谐共处的秩序状态。六是,要推动联合国改革。几十年来,联合国现有的体制显现出一些不足,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抛弃它,而应通过必要的合理改革来完善它。可以说,有了联合国,各国人民才走得如此亲近。一个更加完善的联合国,将帮助人类更早地实现和谐。 从当前形势出发,构建和谐世界要强调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一是大国关系。大国关系是涉及一系列国家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多层面、多角度的复合体系。大国毕竟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角,为此应妥善处理大国关系,积极致力于大国之间的良性竞争、相互合作、和谐相处,努力建设和谐的大国关系,推动各大国共同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大国不仅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主体,和谐的大国关系也是和谐世界的关键内容之一。为此,应进一步增强大国之间的战略协调与“战略对话”,增信释疑、增加彼此战略互信,避免与减少战略误判、战略疑虑、战略猜忌,努力避免在大国关系中搞拉帮结派与零和博弈。二是南北关系和南南关系。建设和谐世界离不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为此应坚持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坚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适当发挥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桥梁作用,力争逐步缩小南北差距,努力建设和谐的南北关系。与此同时,也应正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新变化,建设新型与和谐的南南关系。三是不同宗教、文明的关系,包括东西方文明、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
本文档为【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5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9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1
浏览量: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