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

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

举报
开通vip

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团队名称: 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沈关心 所在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 推荐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7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

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
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团队名称: 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沈关心 所在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 推荐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7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系基本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免疫学系于1990年,由原微生物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实验医学中心免疫学实验室从事免疫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重组而成,免疫学系承担学校各层次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任务。成立之初,在龚非力主任带领下,借助原有工作基础,充实和稳定教师队伍,在完成教学任务前提下,努力争取科研资助,使免疫学科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有力促进了教学工作,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学术地位逐年上升,被评为免疫学硕士点(1990)、校重点学科(1995);1996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免疫学科博士点;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以免疫学系为主体,联合我校与免疫学相关的临床免疫研究室、过敏反应科、检验科等单位,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极大地促进了我校免疫学教学与科研的发展。2002年免疫学系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七年制教学质量检查”和湖北省“双基教学实验室评估”,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同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网络教学精品课程;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于2006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参与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学科申报通过了教育部的重点学科评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免疫学教学团队创建人龚非力教授任免疫病理研究室主任;免疫学参与申报的基础医学被评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二、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免疫学教学团队拥有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博士导师为中坚力量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富有进取精神、立志在国内创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具有团队精神。骨干教师共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其中包括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龚非力教授;副主任技师3名以及主管技师6名。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8人;12人具有出国留学经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7%;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全英语教学资格。本教学团队不仅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和分子免疫学等各类教学任务,而且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已分别在武汉(1999)、深圳(2000)、珠海(2002)、深圳(2005)举办免疫学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免疫学教学师资300余人。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国际化教学平台,聘请德国马堡大学教授,免疫研究所所长Gimsa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美国NIH纳米研究中心主任郭培宣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副教授王从义等为名誉或客座教授,进行英语讲座及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免疫学国际化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三、教学改革 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核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医学教学模式与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本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提出“免疫学教学研究应适应科学发展、教学改革、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利于教学体系改革”。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改革,承担实施了多项教学研究课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受到了学生和校内外同行的好评。近5年完成的课题有: (1)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省级2000-2005,负责人:曾金华) (2)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省级,2003-05,负责人:沈关心) (3)医学免疫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省级,2003-05,负责人:龚非力) (4)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校级,2001-03,负责人:龚非力) (5)医学免疫学PBL教学模式研究,(校级,2004-2006,负责人:郑芳)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高校“质量工程”要求,为了适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要求,培养创新性、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科研与临床实用性人才,我们从2001年以来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和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目的,探讨了基础医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目前,基础医学与免疫学实验改革已见成效,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已被评为国家级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为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与校外同行的交流,先后组织并主持了6次全国性或全省教学研讨会。数百名全国各地同行参加会议,针对免疫学教学进行研讨,共同商讨与交流免疫学教学改革与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的思路。 四、教学成果 (一)教学获奖 1. 国家级奖励 (1)2007年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 沈关心(课程负责人); (2)2006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曾金华(课程负责人); (3)2003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龚非力(课程负责人); (4)2003年首届全国教学名师 龚非力; (5)2002年全国优秀教师 龚非力; (6)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 沈关心主编 (7)国家研究生用优秀教材二等奖 龚非力主编 2. 省部级奖励 (1)2004年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沈关心 (2)2003年湖北省省级优质课程; 龚非力(课程负责人); (3)2003年湖北省“三育人”奖; 龚非力; (4)2007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和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沈关心; 3. 华中科技大学奖励 (1)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 沈关心,龚非力,李卓娅 (2)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 龚非力,郑芳 (3)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 沈关心,李卓娅,吴雄文 (4)华中科技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 郑芳 (5)华中科技大学教学竞赛二等奖 雷萍,王晶 (6)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 2002 (二)教材、辅助教材及多媒体建设 1.主编教材 (1)沈关心主编《医学免疫学》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沈关心主编《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3)龚非力主编《医学免疫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教材) 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7; (4)龚非力主编 沈关心 李卓娅 吴雄文副主编《医学免疫学》全国研究生选修教学 科学出版社 2004; (5)沈关心主编《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全国规划教材)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6)龚非力主编《医学免疫学》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 2003; (7)吴雄文,梁智辉主编《实用免疫学实验技术》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研究生用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2.辅助教材 (1)谭政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配套教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王晶主编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配套教材《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雷 萍 吴雄文主编 医学免疫学学习与习题指南 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4)李卓娅主编 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丛书《医学免疫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5)尹丙姣 吴雄文主编 医学免疫学应试指南 科学出版社 2005 3.多媒体建设 (1)根据网络课件的要求和特点,借助FLASH制作免疫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动画课件,形象与生动地展示免疫学重点和难点。 (2)建立医学免疫学教学用图图库(2000余幅);建立医学免疫学试题库;组织制作适合不同层次(专升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需要的医学免疫学教学多媒体课件;上述课件、题库、图库不仅在本校使用,并无偿提供给国内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获得较高评价。 五、科研情况 1. 近5年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各项基金多项,目前总经费逾1000万元; 2. 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武汉市科技进步奖共10余项 3. 湖北省2007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 沈关心 4.湖北省2007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导师 沈关心 二、团队成员情况 1.带头人情况: 姓 名 沈关心 出生年月 1952.04 参加工作时间 1969.04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民 族 汉 性 别 男 最终学历(学位) 硕士 授予单位 同济医学院 授予时间 1982.07 高校教龄 33 职 称 教授 行政职务 系主任 联系地址、邮编 武汉市航空路13号 430030 办公电话 027-83692611 移动电话 13018006629 电子邮件地址 Guanxin_shen@yahoo.com.cn 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 1994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5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2004年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7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2007年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起止时间 学习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 1972.04-1975.12 原武汉医学院学习 临床医学 1975.12-1978.11 原武汉医学院学习 临床医学 1978.02-1979.07 原武汉医学院师资班进修 免疫学 1979.09-1982.07 原武汉医学院研究生 免疫学 1982.07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师 免疫学 2.成员情况:成员人数 13 姓 名 郑芳 年 龄 35 参加工作时间 1994.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14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系副主任 姓 名 尹丙姣 年 龄 43 参加工作 时间 1988.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8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双师) 系副主任 姓 名 方 敏 年 龄 42 参加工作 时间 1989.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12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双师) 无 姓 名 王 晶 年 龄 39 参加工作 时间 1991.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17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双师) 无 姓 名 龚非力 年 龄 65 参加工作 时间 1968.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28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双师) 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姓 名 李卓娅 年 龄 56 参加工作 时间 1969.02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26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双师) 系副主任 姓 名 吴雄文 年 龄 45 参加工作 时间 1987.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16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双师) 副院长 姓 名 曾金华 年 龄 60 参加工作 时间 1975.12 最终学历(学位) 学士 专 业 实验医学 高校教龄 33 职 称 研究员 职 务 (双师) 姓 名 张文杰 年 龄 54 参加工作 时间 1977.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31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双师) 姓 名 雷萍 年 龄 33 参加工作 时间 1997.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11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双师) 无 姓 名 韩军艳 年 龄 35 参加工作 时间 2000.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8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双师) 无 姓 名 谭政 年 龄 35 参加工作 时间 1996.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12 职 称 讲师 职 务 (双师) 无 姓 名 黄亚飞 年 龄 33 参加工作 时间 2001.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7 职 称 讲师 职 务 (双师) 无 姓 名 李清芬 年 龄 43 参加工作 时间 1987.07 最终学历(学位) 博士 专 业 免疫学 高校教龄 21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双师) 无 (根据人数复制、填写) 三、教学情况 1.主要授课情况:(2005年以来) 课程名称 授课人 起止时间 总课时 医学免疫学 沈关心等 2005-2008 3200 基础与临床免疫学 沈关心等 2005-2008 144 分子免疫学 沈关心等 2005-2008 512 热带医学 沈关心等 2005-2008 32 实验免疫学 沈关心等 2005-2008 9600 2.教材建设情况:(主要教材的使用和编写情况)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 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 医学免疫学 龚非力 科学出版社 2007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医学免疫学 龚非力 科学出版社 2004 教育部推荐用书,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六版 沈关心 人卫出版社 2007 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五版; 沈关心 人卫出版社 2003 全国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 实用免疫学实验技术 吴雄文,梁智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研究生用书 3.教学成果获奖情况:(限国家级奖励)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奖励级别 时间 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 2006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 二等奖 2005 医学免疫学 国家优秀教材 二等奖 2002 龚非力 首届高校教学名师 2003 龚非力 全国优秀教师 2002 4.教学改革项目: (省部级以上、2000年以来,如精品课程、教学基地等,限15项) 项目名称 经费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7 湖北省教育厅 2000-2005年 医学免疫学国家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12 教育部 2007 医学免疫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8 教育部 2003 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0 湖北省,教育部 2007 “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2 湖北省 2003 医学免疫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 湖北省 2003 5.教学改革特色:(团队设置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等) 一、特色 1.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本团队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学术大师,拥有一支以博士导师为中坚力量的年龄结构合理、富有进取精神、立志在国内创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具有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和教辅人员,能够承担各类教学任务。并有一批国际知名专家加盟本教学体系,打造了国际化教学平台。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工作相互促进:教学工作为科研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和科研课题设计的新思路;以科研成果丰富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科研与教学融合,科研促进教学,使免疫学教学始终与相关领域科研进展同步,充实了免疫学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有利于个体化能力与素质培养。 2. 将名教材建设视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本课程教师编写了一流的多样化免疫学教材,已主编教材7部;参编教材多部;主编专著10部,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作了多套多媒体课件。 3. 创新的教学模式和动态的教学内容 强调素质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贯彻少而精教学理念,强调师生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将科学研究成果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积极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注重教学研究,努力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在八年制教学中全面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改革 1.教学方法 (1)强调素质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免疫学系强调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教育,在讲授免疫学理论的同时贯穿医德教育,例如:讲授MHC和移植免疫时,介绍并宣传骨髓捐赠和献血等,每年均有数百名学生志愿捐赠骨髓或无偿献血;结合免疫生物学现象,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贯彻少而精教学理念,强调师生的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模式:针对日新月异的免疫学理论和技术,以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核心,在介绍最新进展的同时,强调“三基”,精简讲述内容,编写“免疫学教学纲要”,减少课堂讲述时间,增加讨论时间和增设讨论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2005年开始在试点班级中探索PBL教学模式,现在八年制教学中全面实施。 (3)改革七年制和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考试形式(口试及综述):为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免疫学系对七年制和研究生的考核由以前单纯笔试改为笔试与口试或综述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拓知识面,也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4)更新免疫学实验课内容和开展全英语教学:免疫学是实践性很强且应用广泛的学科,教学实验不仅关系学生对免疫学基本理论的掌握,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免疫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本学科对原有实验课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更新,基本思路是建立以免疫学现象(按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为中心的实验课教学体系。 免疫学系已对学校部分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开展全英语教学任务。2003年执行教育部支援西部任务,派出教师协助重庆医科大学完成尼泊尔学生的全英语免疫学教学工作。 2.教学手段 目前,本系全体教师均能独立制作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和使用多媒体课件,重点突出,能够很好地解决本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应用于本科生(五/七年制)、专升本、网络班、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教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和实践性教学 近年来,本校已建立“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平台”,用于免疫学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该平台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价值500万元,并配备了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展示某些特定的实验步骤,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实验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如下改革: 1. 加强三基训练:为培养学生开展医学实验的动手能力,通过更新实验内容和增添实验设备并加大教学实验经费投入,增加学生操作机会。 2. 改进实验内容:以科研成果丰富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例如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逐渐增加创新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内容,将科研中建立并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逐步取代陈旧、临床不常用的实验项目,例如新增HLA基因分型、细胞凋亡、NK细胞活性检测等实验项目。目前开展的实验课内容已达到当代相关学科的进展水平,并结合相关临床领域分析实验结果,促进了基础与临床的融合。目前开展的实验课内容已达到当代代免疫学进展的水平。 3. 将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内容改为以问题(现象)为中心的实验课教学:即以抗原接种机体所致免疫应答为主线,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法,并进行动物免疫和检测各种免疫学指标,使学生能更好掌握免疫学理论与技术,以及与基础和临床相关学科的关系,促进了学生从理论——技术——临床实践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4. 科研课题为长学制学生提供研究支撑条件:每年接受大批本科生开展创新性设计性课题研究,根据个人兴趣设计课题,对本科学生从科研设计,课题研究、到资料数据总结与撰写论文进行指导,培养和讨论,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医学免疫学基础理论与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为此,我们采用导师模式,对于设计型和创新实验研究,学生2~3人为一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了解实验背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生自行完成查阅文献、以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方式完成设计性科研,进行实验操作、测量数据、数据结果分析讨论等,最后撰写科技论文格式的研究报告,并参加实验交流(答辩)会。以七年制、八年制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为契机,在七年制和八年制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中大力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勇攀高峰的精神,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和科学实践,努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提出七年制与八年制科研实践理念与思路。从教学科研内容上将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以及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模型与整体动物实验进行有机的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协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从整体水平组织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以及又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器官水平整体水平认识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规律。 四、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 1.加强教材建设 (1)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使用:龚非力教授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2007年 科学出版社出版)。 (2)供药学专业本科生使用:沈关心教授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第六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 (3)供专升本学生使用:沈关心教授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2007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4)供研究生教学使用:龚非力教授主编《医学免疫学》(教育部推荐用书,2000年科学出版社,2004再版)。该教材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年)。 2.扩充辅助教材 (1)雷 萍 吴雄文主编:医学免疫学学习与习题指南 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谭政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配套教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王晶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配套教材《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4)尹丙姣、吴雄文主编:面向21世纪基础医学辅导教材《医学免疫学学习与题解指南》 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吴雄文、梁智辉主编:研究生用实验课指导《实用免疫学实验技术》2002年(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研究生和七年制学生实验课教学参考书,为2003-2004年度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 3.强化多媒体课件建设 (1)已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6套,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学生、专升本、网络教学、硕士生、博士生等),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或自学。 (2)应用多媒体、CAI课件和Flash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了用于免疫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的FLASH课件,便于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有利于课件在网络上运行。 (3)引进英语原版教学CAI二套,用于辅导学生专业外语和自学参考。 4.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教学课件、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习题集、实验指导等材料均通过我校网络中心上网,网址为 http://202.114.128.246/2004/,可供学生查阅。 实现师生网络互动,利用基础医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的网络资源,采用学生与教师网络互动模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录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网上公布实验设备的名称、性能、用途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预约使用,实现设备共享。 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6.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目前免疫学系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内具有较高地位和较大的影响,体现在如下方面: 1.教学名师的影响 龚非力教授2003年获首届全国教学名师光荣称号,2002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与全国医学教育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经常被省内外院校邀请进行学术讲座与教学指导,对全国免疫学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主编教材的应用范围广,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普遍欢迎; 1)龚非力教授主编的研究生教材《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已销售5万余册,被全国数十所高校采用,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2004年已修订再版; 2)龚非力教授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已销售3万余册,被全国20多所高校采用;现又再版,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教材; 3)沈关心教授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五版及第六版《微生物与免疫学》(供药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已被全国20多所医药院校使用; 4)沈关心教授主编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专升本学生使用教材《医学免疫学》,2007年出版后受到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与领导高度重视,作为唯一教材主编应邀参加全国继续教育院长论坛会(2007年12月份在海南召开),在会上主题发言,介绍教材编写与教学经验,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关注。 3.教学模式的推广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已被我校多个学科和兄弟院校多个学科借鉴使用; 4.通过教学研讨会的形式推广教材编写与教学经验 在1997年和2001年在武汉和深圳召开全国教学研讨会的基础上,于2003年、05年、06年和07年先后在武汉大学、咸宁医学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召开了湖北省医药院校免疫学教学研讨会,并邀请了全国部分医药院校教师参加,龚非力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同时邀请了国内有关的免疫学家作了专题报告,交流与讨论了免疫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极大的促进了湖北省乃至全国免疫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5.通过省级与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接待全国50余所医学院、校的教师、领导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参观学习,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形式办班,参加学习的学员来自全国80多所医学院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对口支援了重庆医大、石河子医学院等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还接受了湖北省医学院校教师与技术人员的培训,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6.近5来,免疫学系获得“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项目等数十项研究课题资助,总金额逾1000万元;近年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200篇,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科研与教学融合,以科研成果丰富与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并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模式。 7.教学改革论文(限10项) 论文(著)题目 期刊名称、卷次 时间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107-109 2005 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教育,4(25-26) 2004 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6(3):266-267 2004 加强教学平台建设,促进教学全面改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4(2):97,102 2002 博士生免疫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5:57 2001 基础医学课程教考分离的实践与思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2):89-90 2000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体会 世纪之交论高教55-56 1999 医学专业外语教学探索 世纪之交论高教305-306 1999 科研促进免疫学教学 基础医学教育,10:230-233 1998 四、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一、培养青年教师工作 本团队结构合理、稳定,发展趋势良好,以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龚非力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以治学严谨、作风正派享誉国全国。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养,主要是年轻教师的培养。 1. 定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进修,大大提高了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迄今已选派7人次,其中5名教师已按期回国工作,在教学中发挥骨干作用; 2. 建立高年资教师-青年教师联系制度,通过高年资教师指导课件制作、听课、课后提出改进意见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 为青年教师提供教材撰写的机会,通过教材撰写督促青年教师掌握免疫学最新研究进展、最新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4. 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进行在职攻读学位;所有教师不仅要求其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其加强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采用预讲、督讲层层培养,对中青年教师讲课台风、方法、内容等进行实时修正。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讲课比赛、教学研讨、教改研究等学术活动,年轻教师获校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3人次。 5.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为青年教师争取科研经费,以科研促进教学,免疫学系所有青年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863项目资助课题。 二、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迄今,已接受来自全国及湖北省属院校,如广西医科大学、江西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广东医学院、江苏大学医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三峡大学医学院、江汉大学医学院、咸宁医学院、郧阳医学院、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和武汉市各医院的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进修生20多名。 五、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限5项) 项目名称 经费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新型靶向肿瘤基因干扰与沉默载体系统研究 80万 科技部 2006.12-2009.12 乙型肝炎重症化靶向干预和再生修复治疗的实验研究 130万 科技部 2007.12-2012.12 免疫识别、免疫调节与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和干预的基础研究 255万 科技部 2007.07-2011.8 抗移植排斥反应的可溶性HLA二聚体表达库的建立 98万 科技部 2007.12-20010.12 免疫识别相关的结构信息” 70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4.07-2009.06 2.科研转化教学情况 一、科研设计促进教学改革 在博士研究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利用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为模板,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撰写、讨论等“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 二、科研课题为长学制学生提供研究支撑条件 每年接受大批本科生开展创新性设计性课题研究,根据个人兴趣设计课题,或对免疫学系研究方向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对本科学生从科研设计,课题研究、到资料数据总结与撰写论文进行指导,培养和讨论,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免疫学理论与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 三、科研方法应用于实验免疫学教学 通过引入HLA分型、细胞凋亡检测、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等科研方法,充实了实验免疫学的授课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科研成果转化为理论课教学内容 本教学团队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固有免疫与免疫病理的关系,细胞因子的结构与功能,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遗传等方面。对相关领域免疫学知识的系统深入了解,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充实了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有选择地向学生讲授,及时地反映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及长学制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中。 六、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以教学名师、高水平教材为依托,建立适应于培养国际化创新性人才的科学教学体系。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本团队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发挥协同作用与“传、帮、带”作用,致力于团队的年轻化、专业化,进一步提升本团队的实力和影响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承担和参与教学改革项目,通过参加国际和国内的教学研讨会议,培养创新型、国际化的教学人才与国家级名师。加强与国内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既借鉴外校的先进经验,又发挥本团队的辐射和带头作用。 二、强化教材建设 继续强化教材建设,更新教材体系。进行主编教材的改编和修订,通过撰写一流的教材,支撑一流的教学团队。 三、深化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授课内容的融合,实验方法的整合等,在课程教学方面充分体现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支柱学科,注重与基础学科的交叉,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理论和技术与免疫学的相互渗透,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关系;免疫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等。进一步完善PBL教学法,逐步扩大其开展范围。加强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逐步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在八年制、七年制教学中试行Sandwich教学法,并逐步推广到各年制学生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努力实现质量工程的各项指标,根据国际医学教育专家对医学专业的试认证意见,推动免疫学教学工作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以目前课程为体系的教学模式逐渐使部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改革并形成以系统、以疾病为中心的理论课教学体系和以实验技术为中心的实验课教学体系。 四、召开教学研讨会与促进教学成果的推广 保持召开教学研讨会的优良传统,通过扩大研讨会的规模,增加研讨会的频率,扩大本团队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促进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五、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严要求 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近期建设目标,以国际化、创新型教学团队为远期目标,从人才、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严格要求,提升本团队的整体实力。 七、评价、推荐意见 教务部门评价意见 免疫学教学团队建立了老中青搭配的梯队结构,人员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免疫学教学工作中,形成了团结高效、分工协作的良好合作机制。 国家名师龚非力教授为该团队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具有明确的教学发展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系统、全面、深入的免疫学教育研究,内容涉及到教师队伍培养、教材以及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创立了一套有特色的免疫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内相关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推广。 该团队带头人沈关心教授在免疫学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和协作精神。加强该团队的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免疫学教学研究工作,推动免疫学教材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提高免疫学乃至医学的教学水平。因此,推荐该团队为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手机: 电子信箱: (负责人信息将进入专家库,请勿填写公用邮箱) 学校推荐意见 (公章) 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本文档为【医学免疫学教学团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087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6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0-09-30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