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环境应急管理

环境应急管理

举报
开通vip

环境应急管理null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天津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null*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15日)目 录目 录第一章 突发环境事件概述 第二章 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对 第四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环境应急管理
null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天津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null*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15日)目 录目 录第一章 突发环境事件概述 第二章 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对 第四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第一章 突发环境事件概述第一章 突发环境事件概述 一、 突发环境事件概念 二、 突发环境事件现状 三、 突发环境事件分类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一)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 突发环境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环境污染事件。(二)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二)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null不确定性不分时段不分区域工作日或节假日白天或黑夜敏感区域非敏感区域成因复杂安全生产事故引发 交通事故引发 违法排污引发 自然灾害引发 超负荷发展引发 苛求提高引发后果严重性工厂关闭 损失(直接或间接) 生态破坏 企业与政府人员受处 群众中毒二、突发环境事件现状二、突发环境事件现状(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我国正处于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和频发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多区域、多方面、多形式的环境风险相对集中爆发,近几年明显出现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的态势。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环境污染确实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 问题。null ▲平均两天发生1-2起; ▲有时一天同时处理7起以上事件; ▲事件一般持续2-3个月。 近年来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基本情况 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理的重大事件 近年来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基本情况 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理的重大事件 null2009年突发环境事件仍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为主,占总数82.5%。环境污染事件中存在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等特征。据统计,2009年的171起事件中涉及80多种污染物(包括高毒类化学物),涉及饮用水源污染事件有25起。典型重大环境风险事件*典型重大环境风险事件今年以来污染事件频发今年以来污染事件频发福建上杭紫金矿业 污染事件吉林原料桶流入松花江事件大连油管爆炸污染事件null(二) 突发环境事件原因分析(二) 突发环境事件原因分析外因: 1、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加剧了突发环境事件的突发与频发; 2、产业粗放,布局与结构不合理; ●结构:目前主要以冶金、化工、有色、电力、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为主。 ●布局:化工、石化企业一般都建在大江大河两岸或饮用水源上游。 3、排污大。排污总量居高不下。 COD排放位于世界第一位 SO2排放位于世界第一位 4、地方为了片面的发展经济,重经济轻环保加速了污染危害的发生。内因:内因:政府监管不力企业监管跟不上失职渎职1>监管 无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只引进生产技术未引进环保技术 (陕西凤翔血铅超标事件)2〉操作人员不会操作一知半解(如四川沱江事件就是在强行开车时运营造成泄漏引发的。)null主观上:企业把追求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把对外部的不经济性转化给社会客观上: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设备 陈旧、管理粗放,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弱。3> 企业防范环境风险 意识弱、基础差4〉社会公共管理比较薄弱: 预警预测能力薄弱,技术支撑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和队伍还未构架起来5〉 社会公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null 三、突发环境事件分类(一)按发生原因分类(一)按发生原因分类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交通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淮安液氯泄漏事件) 违法排污造成突发环境事件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 水利工程调节引发突发环境事件 开发与施工引发突发环境事件 自然灾害引发突发环境事件 (5.12汶川地震后环境破坏、辐射危险) 其他原因引发突发环境事件 (二)按污染对象分类(二)按污染对象分类水:影响饮用水事件(千岛湖尾矿库垮塌事件、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影响跨界事件(山东临沂砷污染事件,造成下游江苏邳州断水,居民恐慌) 气:江苏氯气翻车事件、湖南浏阳隔污染事件、沧州光气事件 土壤作物:重金属污染事件(铅、隔、砷) (三)按环境敏感对象受到危害的原因分类(三)按环境敏感对象受到危害的原因分类如: 污染物长期积累常态:太湖蓝藻事件,不属于环境应急 非常态:凤阳血铅事件、湖南浏阳镇头镇镉污染事件突然危害:大连油管爆炸、吉林原料桶进入松花江群体性事件:浙江东阳画水镇化工污染爆发群体性事件,导致数十人被打死,上千人受伤,数百部警车破坏第二章 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第二章 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 一、 几个基本概念 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控的责任 主体 三、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的主体 一、几个基本概念一、几个基本概念null* 什么是环境风险 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 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一)什么是环境风险*(一)什么是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 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所谓防范环境风险,就是既要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又要减轻事故造成的危害。(二)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环境风险隐患的定义不同: 广义:区域(流域)的环境风险隐患 狭义:指特定主体的环境风险隐患 根据立场、角度不同,可以指: “源”的环境风险隐患 “受体”的环境风险隐患(二)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null*环境风险隐患----狭义: 隐患主体:各种产业活动单位 产生原因:违反国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运输、质量检验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相关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或者其他因素 隐患组成: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环境事件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null*1、物的危险状态(不安全状态) 1)设施、设备、物质的危险状态 违反《安全生产法》、 《产品质量法》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环保法律法规等 生产、贮存的设备处于危险状态: 设备老化、装备技术水平低、污染防治设施简陋;管道有裂缝、法兰年久老化、压力贮罐压力不够、冷却循环装置不能正常工作等(安全生产)null* 有毒有害、危险化学物质未按有关规定贮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八条 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储运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null* 没有防范的设施或者设施达不到要求:各种污水装置的处理能力、各种事故池、监控池的实际容量;各清、污、雨水管网的布设以及最终排放口,是否设置消防水收集系统;排放口与外部水体间是否安装切断设施;主体装置区和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储存区(包括罐区)是否设置隔水围堰等(环保) 2) 环境的危险状态(环保) 对周边环境,如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产生威胁 周边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null*2、人的不安全行为 故 意:违法排污行为,违反操作规程行为 2005年12月,北江镉污染事件,关东韶关冶炼厂设备检修期间违法超标排放含镉废水; 2006年8月,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吉林省蛟河市吉林长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人为倾倒约10吨工业废液至松花江支流牤牛河; 2009年2月,江苏盐城市两自来水厂因污染停水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取水口约10公里上游的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停产检修间隙,将储存的含酚高浓度废液及生产废水偷排入厂北边的生产沟,通过蟒蛇河进入新洋港。 2009年12月30日凌晨,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发生柴油泄漏事故,有大量漏油进入赤水河,并流入渭河、黄河。 非故意:粗心大意,由于人对有关安全、环保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不安全行为2005年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2005年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2006年吉林省牤牛河水污染事件2006年吉林省牤牛河水污染事件null*3、管理上的缺陷(政府、部门、企业) 缺乏社会责任感; 决策、规划失误; 忽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 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个人防护培训; 生产操作规程制定不当; 有关应急预案(安全、环保)制定不当等。环境风险隐患成因示意图*环境风险隐患成因示意图在一定 条件下企业风险因子、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企业风险因子、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 企业内部的环境风险因子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风险因子都能成为事故隐患; 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基础,如果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了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能大大降低。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恩法则*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 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 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三)什么是环境风险隐患排查 在环境风险隐患识别的基础上,对环境风险隐患进行逐一检查,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治理,从而彻底消灭隐患,有效控制环境风险。null* 产业活动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储存、运输)是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控的责任主体。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控的责任主体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防控的责任主体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二十二条 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二十三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住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治发生突发事件。 2、《环境保护法》(1989年) 第三十一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依据:null3、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第六十七条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直接排入水体。 null*4、正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责任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企业环境事故防范的主要任务企业环境事故防范的主要任务工业企业1、安全文化总则 安全政策 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报告制度2、危险源的辨别和风险评估3、选址、设计、布局、建设4、操作程序 人员 内部交流 教育、培训 人的影响因素5、保养和维修 6、技术改造和组织的变更 7、安全管理的检查和评估 8、服务/期满/关闭9、企业的其他责任生产者对其他企业的服务和帮助 技术转让 联合体三、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的主体三、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监管的主体null* 环境风险源的监管涉及多个政府部门: 安监、交通、质检、环保、消防、公安、经贸、工商等 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第五条 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对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五)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查重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和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依据:*依据:1、《环境保护法》(1989年)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 第五条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3、制订《企业环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强化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责任主体,明确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责。 null*在环境保护部门内部: 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部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控制 环境监察部门:现场执法、企业监督员、绿色信贷 环境监测部门:监督性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应急监测 污染防治部门:区域(流域)污染治理、化学品管理、 固废管理、公司上市环保核查… 政策法规部门:污染损害评估、环境责任保险、 “双高”(高污染和高环境风险)产品 环境应急部门: 应急工作统一管理,制定各类防控方案及应急 预案环境风险监管工作重点:* 从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为预防、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处置乃至救援服务: 1、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掌握现状、建立档案 2、制定环境风险源分级、分类标准——评估风险源、实现动态管理 化学物质种类、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 周边有环境敏感点的企业 3、开展部门间合作:安监、交通、公安、消防等环境风险监管工作重点: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对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对 一、环保部门职责 二、企事业单位职责 三、应急响应工作流程 四、报告 五、响应 六、处置 七、终止 一、环保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职责一、环保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职责1、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 2、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3、向毗邻地区环保部门进行通报; 4、向政府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5、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进行调查处理,对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分析; 6、处置结束后对环境损失的评估及对生态恢复 提出建议 二、企事业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职责二、企事业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职责1、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2、按照本单位环境应急预案规定,进行先期响应和处置; 3、向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通报; 4、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应急处置; 5、事后向环保部门提供调查报告。 三、应急响应流程三、应急响应流程善后处理先期处置恢复重建总结评估突发环境事件信 息 报 送应急响应应急准备市环保局 ( Ⅰ、Ⅱ 、 Ⅲ级应急响应)国家环保部 ( Ⅰ级应急响应)市 级 指 挥现 场 指 挥市级有关部门 救援队伍 驻津部队扩大 应急国务院工作组或指导组 区、县环保局 ( 负责Ⅳ级及未上等级应急响应,向市局报送)事中事前事后应急处置过程 应急运行程序信息传递 蓝、黄、橙、红色箭头分别代表四个不同响应等级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流程图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流程图 四、报告 四、报告 (一)接警 接警单位或负责人: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公民有义务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反映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信息。 接警人员要分析判断可能发生的危害,是水污染事件要分析是否影响到饮用水源地,是否造成跨界;是大气污染事件要分析危害与毒性,影响或可能影响的人群等。 (二)报送制度(二)报送制度突 发 环 境 污 染 事 件影响或可能影响饮用水源以及居民区、医院、学校、机关单位、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时准确上报Ⅲ级以上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总值班室同级人民政府 上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立即核实(4小时内上报)Ⅱ级以上立即Ⅳ级以上1小时1小时Ⅳ级以上(三)报告方式与内容(三)报告方式与内容初报:发现事件起4小时内上报。可用电话或直接报告,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人员受害情况、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终报: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采取书面报告,在初报、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与处理的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四)企事业单位报告时限、程序与内容(四)企事业单位报告时限、程序与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200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 企事业单位造成污染事故时,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在事故发生后48h内,向当地环保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经济损失、人员受害及应急措施等情况的初步报告;事故查清后,应向当地环保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事故潜在危害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遗留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五、响应五、响应1、预警 一般环境事件:蓝色预警:县级人民政府发布 较大环境事件:黄色预警:市(地)级人民政府发布 重大环境事件:橙色预警:省级人民政府发布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红色预警: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发布 2、环保部门五个第一时间要求: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 3、启动环境应急预案,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 null4、企业应急响应与指挥 企业值班操作人员(含污染治理设施值班操作人员)是最初应急组织。如发现污染事故苗头,应及时报告值班主管,评价状况,同时报告企业应急总指挥,成立应急小组。根据企业应急总指挥的指示,报告企业管理层,同时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对所有纠正和防护行动进行连续评价和控制,严格监控事态发展。 当污染继续扩大,应启动企业全体应急,如必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采取防护行动以保护临近区公众的安全和健康。企业环境应急人员应向应急总指挥提供行动计划或启动应急的建议,企业应急总指挥应召集全体应急反应组织采取行动,消除污染事故,并请求政府部门救援和企业外机构增援。 六、救援与处置六、救援与处置1、配合政府开展抢险与救援 2、应急监测 (1)制定查找污染源、污染因素、污染因子、污染范围、污染迁移转化规律的监测方案,确定监测项目; (2)确定监测范围和布点; (3)现场采样与监测; 3、控制和消除污染 (1)配合政府及组织企业做好现场污染源排查 (2)向政府提出切断与控制污染源及减轻与消除污染的措施建议 4、应急指导 (1)组织专家组进行应急处置指导 (2)组织环境应急部门及相关业务处室进行现场工作指导七、应急终止七、应急终止1、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露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内; (3)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已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再次免受危害,并使事故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null2、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 (2)现场指挥部向所属各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环保部门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急需进行后续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由专家进行应急过程评价及环境损失评估; (2)指导有关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3)编制环境应急总结报告,并上报备案; (4)由相关部门提出生态恢复建议。null*第四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管理一、应急预案管理现状 二、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及要求null* 应急预案管理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环境应急管理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 。 “一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管理现状一、应急预案管理现状null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5个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其中包括《国家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 国务院有关部门:80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政府总体应急预案 基层(企业、社区、学校)应急预案 临时预案(重大集会、重点工程建设等) (一)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目的(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目的 为了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三)应急预案应包含的基本要素(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类管理。 属地为主,分级响应。 平战结合,专兼结合。(五)应急预案的更新(五)应急预案的更新《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十七条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null* 环保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应及时修订、完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应急预案的与时俱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以下情况都会导致企业及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的更新。 (1)我国相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调整及更改。 (2)该区域的环境规划作出重大调整,功能区要求发生变化。 null* (3)工业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改变,重点污染源的位置变化。 (4)重大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种类增加或减少。 (5)大型工程及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投入使用。 (6)大型企业的搬迁使应急资源增加或减少。 (7)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应急资源的丧失。 (六)应急预案的演练* 预案演练可以看作应急预案的一部分或继续。通过演练,把应急预案加以验证和完善,确保事故发生时应急预案得以实施和贯彻。 (1)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 (2)测试应急装置、设备及物资供应; (3)提高现场内、外的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 (4)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5)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六)应急预案的演练null基层应急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差,原则性规定多,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应急处置方法不够明确具体,甚至定位不准,与实际工作脱节。 预案的动态化管理机制不健全。如,许多环境应急预案照抄上级预案,有的地方政府环境预案甚至规定了上级环保部门的职责。 大多数预案没有风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没有确定重点防范区域、流域,没有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没有应急物资调用等保障措施。 (七)存在的问题:应急预案不健全null正在做的工作: 修订《天津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制度,建立预案报备制度 从企业、园区、部门三个层面分类推进应急预案规范化编制、修订和执行工作,现初步完成《天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园区版)》,正在编制针对区县环保部门的导则,待发布后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单位落实情况进行评审。*拟建立的预案报备制度拟建立的预案报备制度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应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企事业单位制定的环境应急预案经审定完善后,应当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和环境保护部备案。 受理备案登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 登记表 调解登记表下载应聘登记表下载调解登记表下载调解登记表下载调解登记表下载 ;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null目标: 建立以《天津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总纲,以县区应急预案、应急监测预案、重点工业企业应急预案、专项预案为分支,以流域、区域、重点工业企业应急防控工程技术方案、应急指挥操作规程、分类应急操作手册为支撑的应急预案体系。二、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及要求二、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及要求(一)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一)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导则等的规定;  2、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  3、建立在环境敏感点分析基础上,与环境风险隐患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  4、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null 5、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6、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并能满足本地区、本单位应急工作要求; 7、预案基本要素完整 ,附件信息正确; 8、与相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9、文字简洁规范,通俗易懂。*(二)预案基本内容(二)预案基本内容 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2、基本情况,包括: (1)单位的基本情况,诸如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法人、法人代码、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凹地等)、交通图、疏散路线图等。必要时,可附平面图加以说明。 (2)生产的基本情况,诸如主、副产品名称及产量,主要生产原辅材料名称及用量,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主要生产装置、环保设施及储存设备平面布置图,雨、清、污水收集管网图等。 *null (3)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基本情况,诸如企业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的生产(产生)量、使用量、储存量、储存方式,运输(输送)单位、运输方式、运地、运输路线,危险废物转移处置方式、危险废物委托处理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 (4)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确定周边区域1公里范围内人口集中居住区(居民点、社区、自然村等)和社会关注区(学校、医院、机关等)的名称、联系方式、人数;查明周边企业、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基本情况;给出上述环境敏感点与企业的距离和方位图。说明企业产生污水的排放去向、下游水体河流名称、功能区及水源保护区等情况。 *null 3、环境风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包括: (1)环境风险源识别,通过对生产区域内所有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并列表明确给出企业生产、加工、运输(厂内)、使用、贮存、处置涉及危险物质的生产过程,以及其它公辅和环保工程所存在的环境风险源。 (2)环境风险评估,分析环境风险源在火灾、爆炸、泄漏等风险事故下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环境影响类别(大气、水环境或其它)。 结合企业环境风险源工艺预防控制、自动监控装置、报警、紧急切断、紧急停车等系统,以及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处理系统水平,分析突发环境事件的产生部位、持续时间、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含伴生/次生)的排放速率和数量。 *null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现场指挥机构、指挥机构的职责、专家组等,要依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设置分级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并以组织机构图的形式将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部门或队伍列出来。 5、应急能力建设,包括: (1)应急处置专业队伍,企业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建立应急处置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应急环境监测队等专业处置队伍,并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和各专业处置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null (2)应急设施(备)和物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设施(备)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 用于应急处置的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企业要采用就近原则,备足、备齐,定置明确,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理(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用于应急处置的物资,企业要明确调用单位的联系方式,且调用方便、迅速。 企业应按有关规范由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初期雨水收集池或事故应急池。 *null 6、预警与信息报送,包括: (1)报警、通讯联络方式,要有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驾驶员、押运员进行报警及与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的方式、方法等。 (2)信息报告与处置 企业内部报告,要明确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信息上报,要明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由企业事故现场指挥部向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报告内容,要规定信息报告的内容; 信息通报,要明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向可能受影响的区域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null 7、应急响应和措施,包括: (1)分级响应机制,要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不同级别的现场负责人,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工作和开展事故处置措施。 (2)现场应急措施,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如下内容: 应急过程中生产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null 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消防水、固体物质等)的处理措施。 *null (3)明确应急设施(备)及应急物资的启用程序。 (4)抢险、处置及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处置队伍的调度,抢险、处置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等。 (5)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要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场所、设施、周围情况,并考虑到事发时气象情况,制定分级处理人员的撤离方式、方法。 *null (6)大气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风向和风速,确定以下内容: 结合企业自身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危险物质的扩散速率,评估对可能受影响区域的危害程度; 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 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地点; 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临时安置场所。 *null (7)水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河流的流速与流量(或水体的状况),确定以下内容: 可能受影响水体说明; 消减污染物技术方法说明; 需要其他措施的说明(如其他企业污染物限排、停排,调水,污染水体疏导、自来水厂的应急措施等)。 (8)应急监测,有监测条件的企业要制定有关应急监测方案,无监测条件的要向监测部门提供污染物信息。 *null 8、应急终止,要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以及应急结束后的有关事项。 9、后期处置,包括明确现场清洁净化、污染控制和环境恢复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的清洁净化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在应急终止后,对受污染现场进行恢复的方法和程序,对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方法和程序,善后赔偿等。 10、保障措施,要明确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经费及其他保障等。 11、培训与演练,要明确培训与演练的内容、范围、频次和组织等内容。 *null 12、应明确预案评审、发布和更新要求,包括内部评审,外部评审,发布的时间、抄送的部门、企业、社区等。 13、附则,包括名词术语、预案解释、修订情况和实施日期等。 14、附件,包括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标准化格式文本、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图、重大危险源分布图和工作流程图等。 *结束语 一次次的突发环境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还将多年环境治理成果化为乌有,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更是难以恢复。因此,不能把环境应急与当前的环境管理工作割裂开来,而是要将它们融合起来、有机统一起来,既要在环境保护常态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防范环境风险,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又要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全面、充分地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切实保障人们群众利益,维护国家环境安全。*结束语null天津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孟冀川 电话:23050138
本文档为【环境应急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8250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7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0-09-18
浏览量: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