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0 GBT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草案)

00 GBT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草案)

举报
开通vip

00 GBT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草案)ICS03.120.10A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001—2015/ISO9001:2015代替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ualitymanagementsystems—Requirements(ISO9001:2015,IDT)(草案)2015-082015-12-31发布2015-12-3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19001—20151目录前言....................

00 GBT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草案)
ICS03.120.10A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GB/T19001—2015/ISO9001:2015代替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ualitymanagementsystems—Requirements(ISO9001:2015,IDT)(草案)2015-082015-12-31发布2015-12-3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19001—20151目录前言............................................................................I引言...........................................................................II0.1总则..........................................................................II0.2质量管理原则...................................................................II0.3过程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III0.4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组织的环境........................................................................1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1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1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25领导............................................................................25.1领导和承诺...................................................................25.1.1总则.........................................................................2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5.2方针.........................................................................35.2.1制定质量方针..................................................................35.2.2沟通质量方针..................................................................3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36策划............................................................................3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3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46.3更改的策划......................................................................47支持............................................................................47.1资源...........................................................................47.2能力...........................................................................67.3意识...........................................................................67.4沟通...........................................................................67.5形成文件的信息..................................................................68运行............................................................................78.1运行策划和控制..................................................................7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78.2.1顾客沟通.....................................................................7GB/T19001—201528.2.2与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确定....................................................78.2.3产品和服务相关要求的评审.......................................................8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8.3.1总则..........................................................................88.3.2设计和开发策划................................................................88.3.3设计和开发输入................................................................88.3.4设计和开发控制................................................................98.3.5设计和开发输出................................................................98.3.6设计和开发更改................................................................9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98.4.1总则..........................................................................98.4.2控制类型和程度...............................................................108.5生产和服务提供...............................................................10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11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129绩效评价.........................................................................12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129.2内部审核.......................................................................139.3管理评审.......................................................................1310持续改进........................................................................1410.1总则..........................................................................14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410.3持续改进......................................................................14附录A(资料性附录)................................................................15附录B(资料性附录)................................................................18参考文献........................................................................21GB/T19001—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版)。本标准代替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附录A给出了相对于GB/T19001—2008的主要技术变化。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武、康键、……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0300.2—1988、GB/T19001—1992、GB/T19001—1994、GB/T19001—2000、GB/T19001—2008。GB/T19001—2015II引言0.1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组织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如下潜在益处:a)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c)应对与其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d)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内部和外部各方均可使用本标准。实施本标准并不意味着需要:——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形成与本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文件;——在组织内使用本标准的特定术语。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将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与基于风险的方法相结合。过程方法能使组织策划其过程及其相互作用。PDCA循环使得组织确保对其过程进行恰当管理,提供充足资源,识别改进机会并采取行动。基于风险的方法使得组织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见附录A.4)。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持续满足要求,并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行动,这无疑是组织面临的一项挑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可能会发现,除了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还有必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改进,比如突变、创新和重组。在本标准中使用如下动词:“应”表示要求;“宜”表示建议;“可”表示同意;“能够”表示可能或能力。“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0.2质量管理原则本标准是在GB/T19000所描述的质量管理原则基础上制定的。每项原则的介绍均包含其简要说明、该原则对组织的重要性的理论依据,应用该原则的关键益处示例,以及应用该原则时组织绩效的典型改进措施示例。质量管理原则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GB/T19001—2015III——全员积极参与;——过程方法;——改进;——以证据为决策依据;——关系管理。0.3过程方法0.3.1总则本标准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采用过程方法所需满足的具体要求见4.4。在实现其预期结果的过程中,系统地理解和管理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此种方法使组织能够对体系中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增强组织整体绩效。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对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系统地进行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结果。可通过采用PDCA循环(见0.3.2)以及基于风险的方法(见0.3.3)对过程和体系进行整体管理,从而有效利用机遇并防止发生非预期结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能够:a)理解并持续满足要求;b)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c)获得有效的过程绩效;d)在评价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改进过程。单一过程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每一过程均有特定的监视和和测量检查点,以用于控制,这些检查点根据不同的风险有所不同。图1:单一过程各要素示意图0.3.2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后续过程例如内部或外部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过程物质能量信息例如以产品、服务或决策的形式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例如以材料、资源或要求的形式存在此前过程例如内部或外部供方、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过程起点终点输入源输出接收方用于监视和测量绩效的可能的控制和检查点输入输出活动GB/T19001—2015IVPDCA循环能够应用于所有过程以及作为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第4章至第10章内容在PDCA循环中的应用如图2所示。注: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本标准的相应章节。图2:本标准的基本结构适用PDCA循环示意图PDCA循环可以简要描述如下:策划:建立体系及其过程的目标、配备所需的资源,以实现与顾客要求和组织方针相一致的结果;实施:实施所做的策划;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要求对过程以及产品和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适用时),并报告结果;处置:必要时,采取措施提高绩效。0.3.3基于风险的方法基于风险的方法(见附录A.4)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本标准以前的版本已经隐含基于风险方法的概念,例如: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对发生的不合格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其再次发生。本标准要求组织应对风险和利用机遇,并进行策划和实施。应对风险和利用机遇可为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实现改进结果以及防止不利影响奠定基础。机遇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某种有利于实现预期结果的局面,例如:有利于组织吸引顾客、开发新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4)组织及其环境(4)支持和运行(7、8)顾客要求策划(6)领导(5)绩效评价(9)改进(10)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顾客满意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果产品和服务策划实施检查处置GB/T19001—2015V服务、减少浪费或提高生产率的情形。利用机遇也可能需要考虑相关风险。风险是指可能造成某种正面或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正面的风险可能提供改进机遇,但并非所有的正面风险均可提供改进机遇。0.4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本标准采用ISO制定的管理体系标准框架,以提高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见附录A.1)。本标准使组织能够使用过程方法,并结合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方法,将其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进行协调或整合。本标准与GB/T19000和GB/T19004存在如下关系: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为正确理解和实施本标准提供必要基础;GB/T19004《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为组织选择超出本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方法提供指南。附录B给出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制定的其他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详细信息。本标准不包括针对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或财务管理等其他管理体系的特定要求。在本标准的基础上,已经制定了若干行业特定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其中的某些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附加要求,而另一些标准则仅限于提供在特定行业应用本标准的指南。本标准的章节内容与之前版本(GB/T19001:2008)章节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见ISO/TC176/SC2(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质量体系分委员会)的公开网站:www.iso.org/tc176/sc02/public。GB/T19001—2015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IDT)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组织的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组织应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注1: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注2:考虑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注3:考虑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由于相关方对组织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a)对质量管理体系产生影响的相关方;b)这些相关方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边界(部门和适用领域),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见4.1;b)相关方的要求,见4.2;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GB/T19001—20152如果本标准中的要求适用于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组织应遵循本标准的全部要求(组织应实施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应用范围的本标准的全部要求)。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加以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若组织认为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不适用本标准的某些要求,应说明理由。那些不适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能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1.1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内的应用,且应: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d)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e)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f)应对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更改,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4.4.2在必要的程度上,组织应:a)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b)保留确认其过程按策划进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5领导5.1领导和承诺5.1.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明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b)确保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符合组织的环境和战略方向;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组织的业务过程相结合;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方法;e)确保获得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g)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h)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i)推动改进;j)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支持其他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注:本标准使用的“业务”一词可大致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动,无论是公营、私营、营利或非营利组织。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明(履行)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GB/T19001—20153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风险和机遇;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5.2方针5.2.1制定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具备以下特征的质量方针: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b)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5.2.2沟通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a)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可获得并保持;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c)适宜时,可向有关相关方提供。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整个组织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与沟通。最高管理者应规定职责和权限,以: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c)将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见10.1)报告给最高管理者;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更改时保持其完整性。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当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描述的因素和4.2所规定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因素;c)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d)实现改进。6.1.2组织应策划:a)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b)如何: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见4.4);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合格的潜在影响相适应。注1:应对风险可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GB/T19001—20154智决策延缓风险。注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组织应针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设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b)可测量;c)考虑到适用的要求;d)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e)予以监视;f)予以沟通;g)适时更新。组织保留有关质量目标的形成文件的信息。6.2.2策划如何实现其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a)采取的措施;b)需要的资源;c)由谁负责;d)何时完成;e)如何评价结果。6.3更改的策划当组织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更改时,此种更改应经策划并系统地实施(见4.4)。组织应考虑到:a)更改目的及其潜在后果;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c)资源的可获得性;d)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7支持7.1资源7.1.1总则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组织应考虑: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b)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7.1.2人员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所需要的人员。7.1.3基础设施GB/T19001—20155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为获得产品和服务合格而运行过程所需的基础设施。注:基础设施可包括: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b)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c)运输资源;d)信息和通信技术。7.1.4过程运行环境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为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而运行过程所需的环境。注:适当的过程运行环境可能是人文因素与物理因素的结合,例如:a)社会因素(比如无歧视、无对抗、和谐稳定);b)心理因素(比如舒缓心理压力、预防过度疲劳、保护个人情感);c)物理因素(比如温度、热量、湿度、光照、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对这些因素的要求可能存在显著差异。7.1.5监视和测量资源7.1.5.1总则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活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所需的资源。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a)适合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b)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组织应保留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7.1.5.2测量溯源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重要要素,则测量设备应: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验证)依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b)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c)予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退化。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必要措施。7.1.5组织的知识组织应确定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而运行过程所需的知识。组织应保持这些知识,并在需要范围予以提供。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考量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更多必要的知识并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注1:组织的知识是指组织从其经验中获得的特定知识,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息。注2:组织的知识可以基于:a)内部来源(例如知识产权;从经历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得到和分享未形成文件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GB/T19001—20156b)外部来源(例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7.2能力组织应:a)确定其控制范围内的人员从事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b)确保这些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的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c)适用时,采取措施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d)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注:采取的适当措施可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胜任的人员等。7.3意识组织应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的相关工作人员通晓:a)质量方针;b)相关质量目标;c)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d)偏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7.4沟通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a)将进行何种信息交流;(沟通的内容)b)何时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时机)c)与何人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对象)d)如何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e)何人负责信息交流。(负责沟通的人员)7.5形成文件的信息7.5.1总则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a)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b)组织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注: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信息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组织的规模,以及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类型;——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人员的能力。7.5.2编制和更新在编制和更新形成文件的信息时,组织应确保下列内容得到适当安排:a)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b)格式(例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例如:纸质、电子格式);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3.1应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以确保:GB/T19001—20157a)无论何时何处需要这些信息,均可获得并适用;b)予以妥善保护(例如: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缺失)。7.5.3.2为控制形成文件的信息,组织应关注下列活动(适用时):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c)更改控制(比如版本控制);d)保留和处置。应对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来自外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进行适当标识和管理。应对所保存的作为合格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予以保护,防止意外更改。注: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访问”可能意味着仅允许查阅,或者意味着允许查阅并授权修改。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组织应通过采取下列措施,策划、实施和控制满足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过程(见4.4),并实施第6章所确定的措施:a)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b)制定有关下列内容的准则:1)过程;2)产品和服务的接收。c)确定满足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e)在需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keeping)形成文件的信息:1)证实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2)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注:“保持(keeping)”意味着形成文件的信息的保持和保留(建议删除注)。策划的输出应适合组织的运行需要。组织应控制策划的更改,评审非预期更改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组织应确保控制外包过程(见8.4)。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1顾客沟通与顾客沟通的内容应包括:a)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b)处理质询、合同或订单,包括更改;c)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d)管理(处理)或控制顾客财产;e)当关系重大时,制定(建立)有关应急措施的特殊要求。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在确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组织应确保:a)所确定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包括:1)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GB/T19001—201582)组织认为的必要要求。b)组织能够满足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8.2.3.1组织应确保有能力满足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组织应对如下各项要求进行评审: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组织规定的要求;d)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e)与先前表述存在差异的合同或订单要求。若与先前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存在差异,组织应确保有关事项已得到妥善解决。若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8.2.3.2适用时,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a)评审结果;b)针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更改,组织应确保相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更改的要求。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总则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过程,以便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8.3.2设计和开发策划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组织应考虑: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进度(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b)所要求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c)所要求的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活动;d)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f)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g)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顾客和使用者的参与需求;h)有关后续产品和服务的提供的要求;i)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设计和开发过程期望的控制水平;j)证明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8.3.3设计和开发输入针对特定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组织应确定对于设计和开发来说很重要的要求。组织应考虑:a)功能要求和性能(绩效)要求;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c)法律法规要求;d)组织承诺实施的标准和行业规则;GB/T19001—20159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出现故障时的潜在后果。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完整、清楚,满足设计和开发的目的。设计和开发输入不能自相矛盾。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形成文件的信息。8.3.4设计和开发控制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a)规定获得的结果;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要求;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f)保留这些活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目的。根据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或以任意组合进行。8.3.5设计和开发输出组织应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a)满足输入的要求;b)适宜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后续过程;c)包括或引用接收准则,适当时,包括监视和测量的要求;d)规定对于保证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特征。8.3.6设计和开发更改组织应识别、评审和控制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以便避免对符合要求造成不利影响。(以便避免不利影响,确保符合要求。)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a)设计和开发更改;b)评审的结果;c)更改的授权;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总则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在下列情况下,组织应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控制:a)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是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b)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c)组织决定将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外包。组织应基于外部供方提供所要求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组织应保留这些活动和评价措施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GB/T19001—2015108.4.2控制类型和程度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组织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组织应:a)确保外包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b)规定用于外部供方的控制和用于输出结果的控制;c)考虑:1)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持续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2)控制外部供方的有效性;d)确定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8.4.3外部供方的信息组织应确保在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的。组织应同外部供方沟通其对以下内容的要求:a)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b)对下列内容的批准:1)产品和服务;2)方法、过程和设备;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c)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质;d)外部供方与组织的接口;e)组织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f)组织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8.5生产和服务提供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组织应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可控条件应包括:a)可获得形成文件的信息,以规定以下内容:1)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或进行的活动的特征;2)获得的结果。b)可获得和使用适当的监视和测量资源;c)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d)为过程的运行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和环境;e)任命具备能力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质;f)若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和定期再确认;GB/T19001—201511g)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h)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8.5.2标识和可追溯性需要时,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输出,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输出状态。若要求可追溯,组织应控制输出的独特标识,且应保留实现可追溯性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组织在控制或使用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期间,应对其进行妥善管理。组织应标识、验证、保护和保管顾客或外部供方提供的用于或纳入产品和服务的财产。若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情况,组织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留相关形成文件的信息。注: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可能包括材料、零部件、工具和设备,顾客的场所,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8.5.4防护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防护,以确保符合要求。注:防护可涉及标识、搬运、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送或运输以及保护。8.5.5交付后的活动组织应满足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在确定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法律法规要求;b)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利(不期望的)后果;c)其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生命周期;d)顾客要求;e)顾客反馈。注:交付后活动可能包括担保条款所规定的相关活动,诸如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以及回收或最终报废处置等附加服务等。8.5.6更改控制组织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持续符合要求。组织应保留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的形成文件的信息。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已经符合要求。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组织应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形成文件的信息应包括:a)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b)授权放行人员的可追溯信息。GB/T19001—201512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1组织应确保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出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组织应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这也适用于在交付产品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输出:a)纠正;b)对提供产品和服务进行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c)告知顾客;d)获得让步接收授权。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8.7.2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a)有关不合格的描述;b)所采取措施的描述;c)获得让步的描述;d)处置不合格的授权标识。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组织应确定: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b)确保有效结果所需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c)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d)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组织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组织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9.1.2顾客满意组织应监视顾客对其需求和期望获得满足的程度的感受。组织应确定这些信息的获取、监视和评审方法。注:监视顾客感受的例子可包括顾客调查、对交付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反馈、与顾客会晤、市场份额分析、表扬、索赔和经销商报告。9.1.3分析与评价组织应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当数据和信息。分析结果应用于评价下列内容: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b)顾客满意程度;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策划是否有效实施;e)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GB/T19001—201513f)外部供方的绩效;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注:数据分析方法可包括统计技术。9.2内部审核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提供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下列信息:a)是否符合:1)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本标准的要求。b)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9.2.2组织应:a)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b)规定每项审核任务的审核准则和范围;c)选择可确保审核过程客观公正的审核员实施审核;d)确保相关管理部门获得审核结果报告;e)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f)保留作为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审核结果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注:相关指南参见GB/T19011。9.3管理评审9.3.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保持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一致。9.3.2管理评审输入策划和实施管理评审时应考虑到下列内容:a)根据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实施情况;b)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c)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下列趋势性信息:1)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2)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4)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5)监视和测量结果;6)审核结果;7)外部供方的绩效。d)资源的充分性;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见6.1);GB/T19001—201514f)改进的机会。9.3.3管理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下列事项相关的决定和措施:a)改进的机会;b)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更改;c)资源需求。组织应保留作为管理评审结果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10持续改进10.1总则组织应确定并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这应包括: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期望;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c)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注:改进的例子可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变、创新和重组。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1若出现不合格,包括抱怨所引起的不合格,组织应:a)适用时,对不合格作出下列应对:1)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和纠正;2)处置产生的后果。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1)评审和分析不合格;2)确定不合格的原因;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c)实施所需的措施;d)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f)需要时,更改质量管理体系。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10.2.2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a)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b)纠正措施的结果。10.3持续改进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组织应考虑管理评审的分析、评价结果,以及管理评审的输出,确定是否存在持续改进的需求或机会。GB/T19001—201515附录A(资料性附录)新结构、术语和概念说明A.1结构和术语为了更好地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保持一致,与此前的版本(GB/T19001—2008)相比,本版标准的章节结构(即章节顺序)和某些术语发生了更改。本标准不要求将其结构和术语应用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本标准的结构旨在对相关要求进行连贯表述,而不是作为组织的方针、目标和过程的文件结构范本。若涉及组织运行的过程以及出于其他目的而保持信息,则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信息的结构和内容通常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需要。无需在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时以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取代组织使用的术语。组织可以选择使用适合其运行的术语,(例如:可使用“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文件”或“协议”,而不是“形成文件的信息”;或者使用“供应商”、“伙伴”或“卖方”,而不是“外部供方”)。本版标准与此前版本之间的主要术语差异如表A.1所示。表A.1—ISO9001:2008和ISO9001:2015之间的主要术语差异GB/T19001—2008GB/T19001—2015产品产品和服务删减未使用(见A.5对适用性的说明)管理者代表未使用(赋予类似的职责和权限,但不要求委任一名管理者代表)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形成文件的信息工作环境过程运行环境监视和测量设备监视和测量资源采购产品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方外部供方A.2产品和服务GB/T19001—2008使用的术语“产品”包括所有的输出类别。本版标准则使用&l
本文档为【00 GBT1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草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187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1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9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9-01-11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