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汉语语法学(2013新补充)

古代汉语语法学(2013新补充)

举报
开通vip

古代汉语语法学(2013新补充)古代汉语语法学第一章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节汉语语法研究简史战国时代,《公羊传》、《谷梁传》就已涉及汉语语序、句子成分和句式。西汉初,《毛诗诂训传》提出了“辞”的语法概念。唐孔颖达正式提出“语法”这一术语。宋洪迈提出“句法”的术语。元卢以纬的《语助》标志着古人对汉语语法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运用分析比较、排比归纳的方法,揭示出大量的古汉语句法结构的规律,接触到许多汉语语法方面带规律性的问题。晚清马建忠《马氏文通》标志着古代...

古代汉语语法学(2013新补充)
古代汉语语法学第一章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节汉语语法研究简史战国时代,《公羊传》、《谷梁传》就已涉及汉语语序、句子成分和句式。西汉初,《毛诗诂训传》提出了“辞”的语法概念。唐孔颖达正式提出“语法”这一术语。宋洪迈提出“句法”的术语。元卢以纬的《语助》标志着古人对汉语语法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运用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比较、排比归纳的方法,揭示出大量的古汉语句法结构的规律,接触到许多汉语语法方面带规律性的问题。晚清马建忠《马氏文通》标志着古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第二节词类研究虚词《墨子·经说上》:“自前曰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谷梁传·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遂,继事之辞也。”《说文解字》:“者,别事词也。”“矣,语已词也。”“乎,语之余也。”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把虚词分为三类:“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劄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真正把汉语词类分为虚、实两大类,并在比较明确的语法理论指导下提出分类标准的是唐代的著名 语文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部编版八上语文文学常识部编八上语文文学常识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 学家孔颖达。其语法思想集中在他的《五经正义》中。孔氏以词义为标准,把词分成“义类”和“非义类”两大类。“全取以制义”的是义类;“假词以为助”的是非义类,即语助类。元泰定元年(1324),卢以纬收集古籍中的常用虚词129个,著成《语助》一书,这是我国虚词专著的先河。清刘淇《助字辨略》,将476个虚词,分为30类,是对虚词分类的第一个人,奠定了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基础。清王引之《经传释词》,收汉以前古籍中的虚词160个。因声求义;多解释特殊用法;材料宏富,分类细密,体例严谨。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力作。动词、形容词先秦人己知动词有主动和被动之别。《公羊传·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陈仪。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汉代开始对主动式和被动式外部结构进行探讨。《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国语·楚语》:“使子南戮于诸侯。”韦昭注:“言为诸侯所戮。”到了唐代,不仅对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外部结构形式作了进一步探索,而且还试图在理论上加以说明。《诗·邶风·柏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孔颖达疏:“小人见病于我既多,又我受小人侵侮不少。言觏,自彼加己之辞;言受,从己受彼之称耳。”古人还接触到动词及物、不及物的问题。《诗·周颂·赉》:“我徂维求定。”郑笺:“今我往以此求定。”孔疏:“往者,自己及物之辞。”《小雅·甫田》:“我取其陈。”疏:“且取者,自此及彼之辞耳。孔颖达曾提出“动义”这个术语。《易·颐·疏》:“朵是动义,如手之捉物谓之朵也。”这是汉语动词这个语法术语的胚胎。元代刘鉴《切韵指南·经史动静字音》正式提出“动字”(相当于现代的动词),“静字”(相当于现代的形容词和名词)。马建忠从静字中再分出“名字”(相当于现代的名词),从而使实词的语法分类日趋完善。西汉初《诗毛传》开始用词的外在形式来显示形容词的词性。其一是用词尾“然”。《诗·邶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传:“风且雨凄凄然,鸡犹守时而鸣喈喈然;”其二是用“××貌”。《鄘风·干旄》“孑孑干旄”,传:“孑孑,干旄之貌。”其三是用“××声”。《齐风·载驱》“载驱薄薄”,传:“薄薄,疾驱声也。”其四是用重言。《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传:“蕴蕴而暑,隆隆而雷。”唐孔颖达疏继承毛传声貌词之说而有所发展。《魏风·葛屦》“纠纠葛屦”,疏:“纠纠为葛屦之状,当为稀疏之貌。”《齐风·载驱》疏“其车之声薄薄然”,“薄薄,车声状。”《卫风·硕人》“硕人其頎”,疏:“以类宜重言,故笺云頎頎然也。”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问题,先秦人已有所涉及。《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乃瓜。瓜也者,始食瓜也。”古人还注意到了使动和意动。《国语·楚语》:“子尚良食,吾归子。”韦昭注:“使子归也。”《左传·昭公十七年》:“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孔疏:“刘炫云:乃是不复以君为君矣。”古人还注意到了使动和意动。《易·丰》:“丰,大也。”王注:“音阐大之大也。”疏:“凡物之大,其有二种:一者自然之大,一者由人之阐弘使大。丰之为义,既阐弘微细,则丰之称大,乃阐大之大,非自然之大,故音之也。”第三节句法研究句子结构先秦时代,古人便开始注意了句子结构。《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即认为“王”是“正月”的定语。《诗毛传》中有不少分析句子结构的例子。《周南·关雎》:“琴瑟友之。”传:“宜以琴瑟友乐之。”明“友”做动词用;“琴瑟”则是“友”的状语。《周颂·天作》:“天作高山。”传:“天生万物于高山。”用介词“于”表明“高山”做“作”的补语。语序《诗毛传》已有不少对语序的分析。《小雅·小旻》:“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传:“迩,近也。争为近言。”原诗用的是“维……是……”特殊语序,《传》改成了一般语序。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提出“置言有位”,“句司数字,待相接以为用”,强调了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的重要性。句式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古人对这一语法现象的认识是颇为深刻的。《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毛传:“言无忧也。”《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传:“岂不,言有是也。”第二章《马氏文通》第一节《马氏文通》的作者和时代马相伯(1840—1939)、马建忠(1845—1900),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两人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又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研究有深厚功底,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和双语教育,具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撰写语法著作视为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两人经过十余年的勤求探讨,终于完成了三十余万言的《马氏文通》。如果没有他们,中国语法体系的建立,恐怕会更晚一些。19世纪末叶,马建忠与其他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也在探索科学救国的道路,他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的载体——汉语太难,难的原因是“隐寓”在汉语中的“规矩”(语法规则)没有被揭示出来。这就使得国人“积四千余载之智慧材力,无不一一消磨于所以载道所以明理之文”。这样,要想与“达道明理之西人相角逐焉,其贤愚优劣有不待言矣”(《文通·后序》)。第二节《马氏文通》的内容《文通》全书共10卷,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正名,第1卷。这是全书的总纲,开宗明义,对本书的字、词、次、句、读等作出界说。第二部分实字,第2至6卷。详细论述各类实词。第三部分虚字,第7至9卷。详细论述各类虚词。第四部分句读,第10卷。专论句法。马氏首先根据字有解无解,把汉语词分为虚、实两大类,然后再各分为若干小类。实字名字,相当于现在的名词。又分为两小类:公名(普通名词);本名(专有名词)。代字,相当于现在的代词。分为四类:指名代字;接读代字(其、所、者);询问代字;指示代字。静字,相当于现在的形容词、数词。分为象静(形容词);滋静(数词)。动字,相当于现在的动词。分为外动(及物);内动(不及物);同动(有、无、似);助动(可、足、能);受动;无属动词。状字,大致与现在的副词相当,但又包括了做状语的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等。虚字马氏根据虚词的意义、语法功能把虚词分为四类。介字,与现在的介词相当,只是还包括了起连接作用的“之”。2、连字,与现在的连词相当。分为提起连字、承接连字、转捩连字、推拓连字。助字,与现在的语气助词相当。分为传信助字(表示叙说、论断、感叹语气);传疑助字(表示疑问、反诘语气)。叹字,与现在的叹词一致。词、次、比“词”:相当于现在的句子成分。主要有七类:1、“起词”,与现在的主语相当。2、“语词”,与现在的谓语相当。3、“止词”,与现在的宾语相当。4、“转词”,多指介词结构。5、“表词”,略同于英语中的表语。6、“司词”,相当于现在的介词宾语。7、“加词”,相当于现在做状语的介词短语和同位语。“次”:“凡名、代诸字在句读中所序之位曰次。”马氏共立了六个次。1、“主次”,大致相当于主语。2、“宾次”,相当于现在的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3、“偏次”,相当于现在偏正词组中的修饰成分。4、“正次”,指偏正词组中的中心词。5、“同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同位语。6、“前次”,与同次相对而言,在前者为前次,在后者为同次。“比”:“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进行比较。共分三项:平比,所比两端相等。差比。“两端相较有差”,相当于英语的比较级。极比,“将所以比之象推至于其极”。相当于英语的最高级。顿、读、句“顿”:是指句子内部朗读时的小停顿。“凡句读中字面少长而辞气应少住者曰顿,顿者,所以便诵读,于句读之义无涉者也。”顿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无直接关系,但能从节奏、停顿等语感上间接揭示有关的结构。“读”:指由主语、谓语组成,但又不能独立或半独立的句子形式。“句”:“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第三节《马氏文通》的成就《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杨树达《马氏文通刊误·序》:“自马氏著《文通》而吾国始有文法书,盖近40年来应用欧洲科学于吾国之第一部著作也。”缪子才《〈马氏文通〉答问》:“鄙人对于《马氏文通》,钦其精博,谓作者心境极虚灵,而眼界极宽阔也。”黎锦熙《比较文法》称《文通》“是第一部沟通中西之大规模的创作,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邢庆兰《中国文法研究的进展》:“较《文通》晚出的一些文法书,不管是讲古文法的也好,讲国语文法的也好,每出一部,几乎都要把《文通》骂一顿。”陈望道:“二三十年来,‘忆了千千万,恨了千千万’,对于《马氏文通》体系的千万忆恨缠结也就从这一部书的出版时候开始。”(《〈一提议〉和〈炒冷饭〉读后感》)其成就是多方面的:目的:作者的直接目的是总结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和规则,要变读古文难为读古文易。间接目的是缩短人们学习语言的时间,好腾出时间来学习自然科学,从而富国强兵。方法:《文通》从语法上对汉语作了全面、系统的整理。作者从语言事实出发,收集了大量语言材料(七、八千条古文例证),把理论建筑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之上。创造:《文通》把汉语词分为虚、实两大类,并创造性地再分为九个小类。第一次全面研究了句法。影响:马建忠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奠基人,他使汉语语法研究从训诂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来的章士钊《中等国文典》、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杨树达《高等国文法》、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等都受到了它的影响。第四节《马氏文通》的不足首先,研究方法上生搬拉丁语法,难免削足适履。其次,句法讲得不够,并且散见旁出,显得杂乱。另外,行文上的八股风格,使文章不能明白晓畅;有些地方辞不达意,以辞害意,损害了论证的准确性。第三章实词第一节词类活用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一般活用(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即活用为动词。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2、名词如用在代词前,活用为动词。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张仪,材士也,将西游秦,愿君礼貌之。(《吕氏春秋报更》)名词后有介词结构、方位词组做补语,而名词前又无谓语时,活用为动词。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五年》)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用连词“而”、“以”连接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史记淮阴侯列传》)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若被副词、时间名词修饰,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臣闻之,为臣必臣,为君必君。(《国语周语》)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盐铁论本义》)凡名词前加了助动词便活用为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的两个名词连用,则其中的一个活用为动词。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孟子万章》)[给……牛羊、仓廪]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封建论》)(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三)动词活用为名词1、单独的动词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通常活用为名词。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论贵粟疏》)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2、动词用在做定语的他称代词“其”之后,或相当于“的”字的结构助词“之”之后,也活用为名词。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论贵粟疏》)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碚。(《捕蛇者说》)(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一)名词的使动用法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经雅信南山》)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以令吏完客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论语宪问》)三、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战国策魏策》)“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孟子梁惠王下》)]四、名词、动词作状语(一)普通名词做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孙子谋攻》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蜡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表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或方式。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5、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形势或道理。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同上)(二)方位名词做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史记淮阴侯列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三)“岁、月、日、时”等时间名词做状1、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做状语,具有“每年”、“每月”、“每日”的意思。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2、“日”用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性状形容词前做状语,相当于“一天一天地”、“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地”。道明则国日强,道幽则国日削。(《商君书·错法》)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列传》)3、“日”放在句首主语之前,用来追溯往事,也做状语,相当于“往日”、“从前”、“当初”。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左传昭公二十年》)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国语晋语》)(四)动词做状语1、动词直接在谓语前做状语。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2、动词在谓语前做状语,两者之间用连词“而”或“以”连接。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先生伏踬就地,匍匐以进,跽而言曰:“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第二节数量词一、古汉语数量词的特点(一)量词不发达先秦的物量词主要是随着度量衡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表度量衡的词,如“尺、丈、寻、常、仞”;“升、斗、斛、钟”;“两、镒、斤、钧”等。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只有“匹”、“乘”(一车四马)、张、个、两等极少数几个。汉以后物量词有所发展。如“枚、头、株、只、颗、枝、条、片、朵、粒”等。这些物量词一般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来。成都有桑八百株。(《三国志诸葛亮传》)东方朔得风声木十枝以献。(《洞其记》)动量词则在魏晋时代才开始出现,到唐代才逐渐多起来,在古汉语书面语中动量词一直不发达。(二)语序差异1、表动量的数词古汉语中,表动量的数词,其位置是直接放在动词前,充当状语。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左传桓公二年》)子三困我于朝,吾惧,不敢不见。(《左传襄公二十二年》)2、表示物量的数词,其位置有两种情况。其一,数词(有时还带了量词)放在名词后面。遣大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战国策齐策》)其二,也有的数词其位置在名词前面,与现代汉语相同。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左传宣公二年》)(三)表数法上的差异1、基数表示法其一,个位数前常加“又”或“有”字。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韩非子解老》)其二,零本义为雨落,原无“没有”之类的词义,因此缺位处,不用“零”补位。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荆楚岁时记》)2、分数表示法其一,分母、分子之间加“分”或“之”。黄钟长八寸十分一,宫。大吕长七寸五分三。太簇长七寸十分二……(《史记律书》)其二,分母、分子连写,分母常为“十、百”等。“十”通常又做“什”。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滕文公下》)其三,在分子前插入名词。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率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史记天官书》)其四,只用分母,不用分子,实际表示分子是“一”;或只用分子,而不用分母,实际却表示分母是“十”。贪贾三之,廉贾五之。(《史记货殖列传》)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论语颜渊》)3、倍数表示法其一,用专字表倍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其二,两数连用表示倍数,前面一数表示倍数,后面一数表示基数。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后汉书陈蕃传》)4、以定数表示虚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概数其一,相邻两数连用,表示其数大约在二者之间。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上》)其二,十以上的整数后加“余”,表示略多于此数。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项羽本纪》)其三,数词后加“所”、“许”等助词,相当于“左右”。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其四,数词前加“且、将、几”等副词,表示“将近”。钦子及昆弟支属至二千石者且十人。(《汉书杜钦传》)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上二、数词的其他用法(一)数词用为动词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二)数词用为副词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礼记檀弓》)蔡、许之君,一失其位,不得列于诸侯。(《左传成公三年》)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诗经邶风北门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商君列传》)“一何”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做状语,增强某种感叹语气,相当于“多么”。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东方朔传》)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陌上桑》)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三)“一”用为形容词。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孟子公孙丑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第四章虚词第一节代词一、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常用:吾、余、予、我古音“余、予”同属喻母、鱼部,二字同音。“吾、我”同属疑母;“吾”鱼部,“我”歌部,韵可通转,二字音近。不常用:卬(《诗经》)、台(《尚书》)、身、甫、言。专用:朕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乃、而古音“女、若、尔、而”同属日纽,“乃”属泥纽;“女”属鱼部,“若”属铎部,“尔”属支部,“乃、而”属之部,它们同出一源。游雅尝众辱(陈)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北史儒林陈奇传》)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3、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厥)、彼”。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祈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左传襄公三年》)魏晋以后出现了“伊”、“渠”。唐宋,“他”正式成为第三人称代词。4、古汉语人称代词特点:(1)单复数同形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战国策赵策》)“辈、属、曹、侪、等”(2)多谦称和尊称①谦称:自己称名不称字臣、仆、愚、小人、鄙人、妾、婢子等孤、寡人、不榖②尊称:称对方的字或身分、职位以示尊敬;特殊的尊称:陛下;殿下;阁下;麾下;子、先生、君、公、卿、足下;将军、执事、左右等。“您”在宋元史料中是“你们”的合音。二、指示代词1.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国语越语》)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尚书秦誓》)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之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2.远指代词彼、夫、其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荀子解蔽》)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3.无定代词肯定性:或民或不务农而事末,故生不遂。(《汉书文帝纪》)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史记秦始皇本纪》)否定性:莫、无、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史记太史公自序》)三、疑问代词1.谁(畴)、孰(主要用于问人)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敢问,人、道谁为大?(《礼记哀公问》)畴逆时而能存?(《汉书司马相如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鬼神孰与圣人明智?(《墨子耕柱》)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2.何、曷、胡、奚、盍(主要用于问事物、原因、情况、时间、处所等)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善哉!技盍至此乎?(《庄子养生主》)卫君待子而为政,予将奚先?(《论语子路》)3.恶、安、焉、乌(一般询问原因、办法等,常做状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秦乌能与齐县衡?(《战国策秦策》)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礼记檀弓》)第二节副词一、程度副词1、最高限度:最、极、至、甚、大、殊、良、绝等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嫪毒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史记吕不韦列传》)2、逐渐加深:愈(逾)、兹、益、弥、加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佩缤纷其繁饰今,芳菲菲其弥章。(《离骚》)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斯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礼记儒行》)3、程度较轻:少、稍、略、微等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4、程度接近:几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论积贮疏》)5、少、稍、颇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然而每见文士,颇读兵书,微有经略。(《颜氏家训诫兵》)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叔孙通列传》)二、范围副词1.表示总括:悉、皆、咸、尽、毕、具(俱)、举、凡、总、遍、通、共、率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2.表示限定:唯(惟)、但、特、直、独、徒、第、止、啻、祇、才、仅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读孟尝君传》)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3.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史记苏秦列传》)4、但、仅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史记李斯列传》)人体欲多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三国志华佗传》)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张中丞传后序》)三、时间副词1、将、且、行、行将、方且;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史记李将军列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滕文公上》)2、方、适、正;3、曾、尝、既、已、业、向;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4、遂、因、乃、寻、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海内由是翕然而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后汉书黄琼传》)5、猝(卒)、立、即、遽、亟(jí)、暴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史记刺客列传》)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史记项羽本纪》)卒、终7、数、亟(qì)、常、素、屡(娄)、累、每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东种所余三万余落,久乱并、凉,累侵三辅。(《后汉书段熲传》)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答司马谏议书》)四、情态副词1.表示肯定、果决、确认:固、必、诚、信、良、实、本、果;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信可事也。(《左传襄公三十—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三峡》)2.表示估量、揣测:殆、其、盖、得无苏秦已而告其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史记张仪列传》)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资治通鉴淝水之战》)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史记项羽本纪》)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3.表示反诘:岂、其、宁、詎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史记项羽本纪》)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易经乾文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读山海经》)4.表示祈使:唯(惟)、尚五、否定副词1.不、弗:使用范围上“不”比“弗”广。2.毋、勿:通常用于祈使句。3.非、微:“非”常用于判断句中。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4.未: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尚未实现。5.罔、蔑、莫、靡、无六、谦敬副词1.请、敬、谨;2.幸、惠、辱、蒙;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君惠吊亡臣,又重有命。(《国语晋语》)3.敢、窃、伏、伏惟。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左传隐公元年》)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七、指示性副词“相、见”(一)相1、互相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2、递相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3、共相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汉书史丹传》)4、偏相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二)见中古以后放在及物动词前做状语,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只是一般限于第一人称,并且动词后无宾语。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侍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后汉书吕布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第三节介词一、于(於、乎)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荀子·劝学》)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爱》)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同、对于”等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青,取之於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4.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等,可译为“用”、“把”、“凭”、“依据”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5.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6.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二、以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这是介词“以”的最基本用法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2.引进动作行为的理由或原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3.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4.引进动作行为凭借的资格、身分或地位赵食其以主爵为右将军,曹襄以平阳侯为后将军,韩说以校尉从大将军。(《史记卫青霍去病列传》)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三、为1.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战国策齐策》)2.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3.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第四节连词一、连词的分类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同”、“与”、“并且”。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3.表示进层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何况”。4.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还是”。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却”、“可是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等。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所以”等。二、常用连词1.而(1)前后两部分彼此相容,表示并列、顺接、顺承关系。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2)前后两项彼此相悖,表示逆接或逆转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3)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示偏正关系。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2.则(1)连接的前后两项先后相承,上下一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史记淮阴侯列传》)(2)表示转折关系。求牛则名马,求马则名牛,所求必不得矣。(《吕氏春秋审分》)3.与(1)常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表示联合关系。(2)“与”、“与其”还常和“不如”、“不若”、“岂若”、“宁”等配合,构成选择复句。第五节助词一、结构助词:之、所、者二、语气词:1.表示顿宕:“者”、“也”、“与”、“乎”;2.发语词:“夫”、“惟(唯、维)”;3.表示陈述:“也”、“矣”、“焉”、“耳”;4.表示疑问、祈使、感叹:“乎”、“与”(欤)、“邪(耶)”、“哉”;三、词头、词尾有、其、言、于、薄有周不显,帝命不时。(《诗经大雅文王》)有洸有溃,既詒我肄。(《诗经邶风谷风》)八月其获,十月陨萚。(《诗豳风七月》)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卫风氓》)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诗周南芣苢》)然、若、如、尔、乎、焉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第六节叹词、兼词一、叹词1.表示欢悦、赞叹的感情。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庄子养生主》)2.表示愤懑、斥责的感情。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史记张仪列传》)3.表示惊疑、叹息、哀痛的感情于嗟鳩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卫风氓》)4.表示命令、呼唤。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礼记檀弓》)二、兼词1.诸:“之于”、“之乎”的合音。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2.盍:“何不”的合音。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3.叵:“不可”的合音。(吕)布目(刘)备曰:“大耳儿最叵信。”(《后汉书吕布传》)4.旃:“之焉”的合音。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襄公二十八年》)5.焉:“于之”的合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荀子劝学》)6、那:“奈何”的合音。犀兕尚多,弃甲则那(nuó)?(《左传宣公二年》)第五章句法第一节古代汉语的语序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一般放到动词前。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诗经鄘风相鼠》)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吕氏春秋贵公》)管仲敬诺,曰:“公誰欲相?”(《吕氏春秋贵公》)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面。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介词宾语前置古汉语介词的宾语,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常常放到介词前面。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经陈风墓门》)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左传僖公九年》)彼何罪?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四、宾语靠“是”、“之”等的帮助,放到动词前。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诗经小雅节南山》)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幽风七月》)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第二节倒装和省略一、句子成分的倒装1.主语和谓语倒装贤哉,回也!(《论语·雍也》)2.定语后置(1)者字结构置于中心词后,做后置定语。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2)“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3)用“之……者”的格式把定语后置。人之涂其体,被襦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韩非子内储说上》)3、诗词中的倒装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云石荧荧高叶曙,风江飒飒乱帆秋。(杜甫《简吴郎司法》)二、句子成分的省略1、省略主语(1)主语表泛指,常省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2)对话省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3)承前省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4)蒙后省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望海潮》)2.省略谓语(1)承前省略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2)蒙后省略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女为惠公来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3)根据前后文,语意明确不会引起误解者,也可省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战国策赵策》)3.省略宾语(1)动词宾语省略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论语宪问》)(2)介词宾语省略稷以[]告王。(《国语周语上》)按:韦昭注:“以太史之言告王。”补出了介词的宾语。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公输》)4.介词“于”、“以”省略(1)于:弗敬上天,降灾[]下民。(《尚书泰誓》)公子引侯生坐上座,遍赞[]宾客,宾客皆惊。(《史记魏公子列传》)(2)以: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5.修饰语或中心词的省略(1)修饰语的省略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左传僖公四年》)且调都内故钱予其禄:公,岁八十万;侯,[]四十万;子、男,[]二十万。(《汉书王莽传》)(2)中心词省略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第三节判断句一、肯定判断句1.用“……,……也”、“……者,……”、“…&hell
本文档为【古代汉语语法学(2013新补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15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7-13
浏览量:17